透析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并发症
时间:2008-4-23 19:53:12 发布人:admin
1.肌肉痉挛:透析中或透析后数小时内发生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抽筋),疼痛剧烈,一般多出现在下肢,腹部、前胸也可发生。常规透析的病人肌肉强直多在透析的后半部分时间出现,可同时或随后伴有血压下降。主要原因是脱水速度过快或过多造成血管内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肌肉内脱水所致。另外当脱水过多或过快时,为了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四肢的血管出现代偿性收缩而导致肢体缺血也是肌肉痉挛的原因。刚开始进行血液透析的新病人在诱导透析阶段也容易发生肌肉痉挛,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迅速被透析清除,血浆的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水分向间质、细胞内转移,使血管内循环的血量不足,同时水分转移到细胞、间质使其发生水肿压迫血管,流人肌肉的血液进一步减少。另外尿毒症的神经损害、左旋肉毒碱不足、癫痫发作、血液的电解质异常、颅内病变也可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应予注意由医生分析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缺钙并不是透析中抽筋的常见原因。
2.低血压:
常规血液透析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主要原因是脱水过多或速度过快引起的血容量下降,部分患者同时有血管顺应性差。透析脱水首先是除去血管内的水,血管外组织和间隙的水不断进入补,充血管内的水分使血压稳定。发生低血压后心、脑等重奏脏器供血严重不足,应尽量避免,发生后要迅速纠正。预防透析脱水过多过快可避免大多数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对心血管功能代偿不足、血管顺应性差的病人、经常性低血压的患者,选择对血浆渗透压影响较小的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更为合适。
3。高血压:
多出现在透析的中、晚期,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透析引起的血中肾素活性增高、小分子尿毒症物质清除所致失衡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此种高血压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一般不能自行缓解,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多在透析结束后才能缓解。当血压难以控制、症状严重时可静脉用硝普钠,治疗无显效时应停止透析。
4。失衡综合症:
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使尿毒症病人血液中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被很快清除,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而此时血管外组织、细胞内的尿素氮等尚未清除,渗透压高于血浆,水分从血浆向组织、细胞内转移所引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脑水肿、颅内压上升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意识障碍、痉挛等。渗透压的变化可使一些病人的眼压升高,表现为眼球胀痛、眼眶及前额部头痛。还有的患者出
现腹痛。水分向血管外转移还可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无力等,一般在透析停止后一天内消失。
5.心包炎和心包积液:
透析过程中出现心包炎和心包积液,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稍有活动即咳嗽气喘,转动不能,食不进,夜不寐,甚则呕吐不止,
6.贫血:
长期血透病人,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全身酸痛,步履艰难,面色晦黯,口唇苍白。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体会
文章来源: 2005-12-19 16:00:27
袁爱珍 龙玉萍 陈西琳 2005-12-13 12:57:41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5月第2卷第5B期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即人工肾透析,是最常用最主要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急
性药物中毒和毒物中毒病人是一种较好的抢救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病人的寿命得以延长,有的甚至可延长达20年以上。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而且有发生非常迅速,并且危及病人的生命,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1 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高尿素氮血症的病人,开始透析时易发生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偏高,抽搐,严重者可有昏迷。为了避免失衡综合征,我们采取措施如下:(1)术前用地塞米松5mg+5%GS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2)掌握第一次透析时间,一般首次为2h,以后每次视情况增加半小时至1h。(3)每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4)采用高钠、碳酸氢盐透析。(5)发生综合征可采用5%GS40ml静脉缓注和应用镇静剂等。
2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由一定量的空气进入血管内,这些气体与血液混合,呈泡沫体液到达右心及肺动脉,阻碍血液,可导致心衰,严重可导致死亡。有实践证明6ml空气注入兔静脉以后,在几分钟内兔就发生死亡。国外报道,用狗做动物实验,按5ml/kg体重计算,向静脉注入空气,狗很快死亡。上述情况说明,当大量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塞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再加上血泵的加压,在操作过程中处理不当,可造成空气栓塞。我院有1例,占0.01%,因抢救及时,未造成后果。经验教训:(1)在操作中万一从静脉输进少量气体,不可惊慌,可让患者左侧卧位,取头低足高位,使阻塞在右心室的空气向上浮起,而离开栓塞部位,少量空气在血管内,会很快地被吸收。(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因栓塞部位不同,症状不同,如肺循环被栓塞,则来自静脉系统的空气栓子,随血流过右心而入肺动脉及其分支被阻塞及
反射地引起肺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的痉挛,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呼吸困 难,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临床表现。(3)引血、进血、回血速度应减慢。(4)严格检查各管道连接密封是否完好。
3 管道内凝血
透析管道内凝血常起始于静脉滤网处,由于多种原因使血液中纤维析出而阻塞了滤网的孔隙,从而使血液逐渐凝固,严重时可扩展到整个透析管道。
凝血常发生于透析1h以后,表现为静脉压持续上升至>100mmHg,即使关闭血泵仍不下降,说明静脉滤网已被血块阻塞,此时应关闭血泵,阻断血流管道,更换静脉滤网或全部透析管道。
造成凝血的原因很多,如肝素用量不足、低血压、血流量每分钟<100ml,接静脉管路时或透析器时血液在静脉滤网处停滞时间过长,滤网有异物或透析器老化。此外,经静脉注射某些药物,如异丙嗪,高渗葡萄糖等也会促发凝血。患者全身因感染、血小板增多、血液浓缩、药物过敏等引起的高凝状态,应予以重视。为防止管道内凝血,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注意肝素的用量和用法。我们是在透析开始时给予肝素20mg,以后每1h4mg,静脉动脉穿刺针都要有一定的肝素,冲洗管道时,管道内应有一定的肝素,否则血液引出进入管道血液会被粘住管壁,引起凝血。(2)保证血流量在每分钟200ml左右。血流量过低应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处理。(3)对连续发生高凝状态的患者,应尽量祛除原因,并将肝素用量增大一倍,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改用体外肝素化。(4)严格冲洗管道以保证滤网通畅。
通过实践临床观察及护理,我们体会到,为了避免和减少在透析中出现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征、抽搐及意外、空气栓塞、漏血、凝血的情况发生,应注意以下环节:(1)掌握透析时间及脱水量。(2)保护透析器。(3)加强对水处理装置的管理。(4)合理使用肝素量。(5)妥善处理患者的用药,监控出、凝血状态。(6)严格冲洗管道。(7)在血液透析全过程中严格一切无菌操作,严格全管道封闭连接。
透析并发症应如何预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1:03:45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终末期的透析患者更易出现低血压情况。发生透析性低血压往往表现出一些前驱症状,如头晕、焦虑、胸闷不适、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少数透析患者可无前驱症状,突然血压下降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故透析过程中,应定时测血压,如上述症状一出现立即取平卧位,并给予积极的处理。
一、原因: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
有以下几点;
1.血容量不足: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多数与过量脱水使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在很短的时间内过量的超滤,致心搏出量和输出量降低,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由于:(1)对超滤量错误的估计;(2)透析患者为了多进水而多报体重;(3)血管通路静脉端不畅,使静脉压升高而致透析正压升高、超滤量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还多见于透析前已有血容量不足,如进食少、低钠饮食、恶心呕吐,服用降压药和血管扩张剂及治疗。
2.长期使用低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低于血浆,致使血钠降低,血浆渗透浓度下降,体液进入细胞内,使血容量减少。
3.透析期间体重增加明显:在血适时体重下降量超过适折前体重的5%以上,易于发生低血压,因此透析期间增加体重应控制在4%以下。
4.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功能不稳定:房颠、心包炎、内毒素、感染出血等易引发低血压。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超滤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多数发生在透析开始1小时后,在超滤一定量而不补充液体时,由于透析膜和过敏性毒素引起的低血压,则更早出现,以上几种因素同时存在,则发生低血压的机会增多。
二、防治
1.防治措施:
(1)防止过量超滤:较准确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每小时超滤不能超过透析患者体重的1%(单超例外)。定期调整透析患者的体重,工作人员亲自称透析患者的体重并准确记录。
(2)增加血浆渗透压:一般用含钠140一14anm01/L的透析液,透析一开始把钠的电导度调至143一l45mmol/L,急性低血压时,快速输入高钠盐水和高渗葡萄糖溶液,但过量可引起透析患者体重增加或加重心衰。
(3)改善心功能:充分透析,每周3次,时间保持在12—16小时,改善贫血:输浓红或用促红素,治疗胸腔积液、心包炎和冠心病。
(4)合理应用降压药:有些降压药半衰期长,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透析的停服降压药。
(5)若透析时,经常出现低血压者,可采用透析前饮用盐水,停用降压药等。
(6)改变透析方法:对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透析患者和老年透析患者反复发生低血压者,应改用支替血液滤过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7)支持疗法:如给予白蛋白、输血增加营养等。
(8)合理使用升血压的药物维持正常血压。
什么是透析?危害有哪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1:02:44
什么是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尿毒症患者基本上都依赖透析维持生命。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
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透析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全世界的透析医院有很多,基本上都把透析作为延长患者生存的一种技术手段,因而,都主张长期透析,等于患者有一个“机器肾”,原来的肾脏逐渐萎缩、废用。血透百弊而无一利:首先,它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其次、此时全身脏器损害明显,且有些为不可复性危害。第三、透析后并发症增多且严重。第四、开始透析后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且原有肾脏功能损耗殆尽,已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第五、晚期透析增加了治疗费用。
透析的危害如何避免?
面临肌酐高达1000多的尿毒症患者,透析是不可避免的,况且此时的透析对缓解各种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还可起到关键的作用,但这仅是一时的。所以,在患者透析各种症状好转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危害,最好采用中医进行治疗,从受损的肾脏功能入手,保护残存的肾功能。这样才有希望一步步远离并发症,避免透析对身体的永久性危害。
透析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1:01:34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终末期的透析患者更易出现低血压情况。发生透析性低血压往往表现出一些前驱症状,如头晕、焦虑、胸闷不适、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少数透析患者可无前驱症状,突然血压下降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故透析过程中,应定时测血压,如上述症状一出现立即取平卧位,并给予积极的处理。
一、原因: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容量不足: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多数与过量脱水使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在很短的时间内过量的超滤,致心搏出量和输出量降低,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由于:(1)对超滤量错误的估计;(2)透析患者为了多进水而多报体重;(3)血管通路静脉端不畅,使静脉压升高而致透析正压升高、超滤量过
多,引起血容量不足,还多见于透析前已有血容量不足,如进食少、低钠饮食、恶心呕吐,服用降压药和血管扩张剂及治疗。
2.长期使用低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低于血浆,致使血钠降低,血浆渗透浓度下降,体液进入细胞内,使血容量减少。
3.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在血适时体重下降量超过适折前体重的5%以上,易于发生低血压,因此透析间期增加体重应控制在4%以下。
4.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功能不稳定:房颠、心包炎、内毒素、感染出血等易引发低血压。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超滤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多数发生在透析开始1小时后,在超滤一定量而不补充液体时,由于透析膜和过敏性毒素引起的低血压,则更早出现,以上几种因素同时存在,则发生低血压的机会增多。
二、防治
1.防治措施:
(1)防止过量超滤:较准确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每小时超滤不能超过透析患者体重的1%(单超例外)。定期调整透析患者的体重,工作人员亲自称透析患者的体重并准确记录。
(2)增加血浆渗透压:一般用含钠140一14anm01/L的透析液,透析一开始把钠的电导度调至143一l45mmol/L,急性低血压时,快速输入高钠盐水和高渗葡萄糖溶液,但过量可引起透析患者体重增加或加重心衰。
(3)改善心功能:充分透析,每周3次,时间保持在12—16小时,改善贫血:输浓红或用促红素,治疗胸腔积液、心包炎和冠心病。
(4)合理应用降压药:有些降压药半衰期长,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透析的停服降压药。
(5)若透析时,经常出现低血压者,可采用透析前饮用盐水,停用降压药等。
(6)改变透析方法:对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透析患者和老年透析患者反复发生低血压者,应改用支替血液滤过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7)支持疗法:如给予白蛋白、输血增加营养等。
(8)合理使用升血压的药物维持正常血压。
除低血压以外,透析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在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上,一般推荐采用纯中医特色疗法云火活肾配合活肾系列方剂综合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切忌将透析作为一种单纯的治疗手段,否则极易导致肾功能的完全衰竭。
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的护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1:00:40
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的护理:
(1)医护人员应向尿毒症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血液透析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减轻尿毒症患者恐惧心理,使病人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
(2)血液透析的环境应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床铺干净平整,
卧位舒适。
(3)血液透析应专人专用透析器及管路,核对后冲洗和循环。
(4)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尿毒症患者一般情况、饮食、体重增加、出入量、血尿素氮、肌酐等有无出血倾向,根据医嘱设置血液透析时间、超滤量。
(5)医护人员在血液透析前应选择合适血管、消毒穿刺部位,熟练、轻巧地建立血管通路,从血管静脉端注入首剂肝素量。
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尿毒症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并同时记录跨膜压力、每小时超滤量、肝素追加量等,当尿毒症患者出现发冷、发热、眩晕、出汗、呕吐症状时立即查血压并通知医生。
(2)密切观察处理各种透析环境的报警及机器故障如动脉压、静脉压的升高、降低,透析液监测系统,空气报警等。
(3)密切观察尿毒症患者的整体状况如面色、意识有无改变,对躁动不安者加强肢体固定,防止穿刺针脱出漏出、渗血。
(4)提高超滤技术充分清除体内水分,透析结束时达到干体重。
(5)医护人员应微笑服务、脚步快捷,随时观察意外发生,收机时体外循环血液要回干净,防止空气栓塞。
二、并发症护理
在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迅速并危及尿毒症患者生命,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眼急手快,沉着冷静,如有发现及时告知大夫,果断处理。
(1)低血压:最常见,发生率50%~70% 。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尿毒症患者表现为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重者意识丧失,甚至昏迷,立即停超滤、减慢血流量,打开泵前管小夹,关闭动脉管大夹,输注生理盐水100~200ml。
(2)失衡综合征: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血压升高严重者惊
厥、木讷、昏迷甚至死亡。发现后,根据医嘱输注高渗盐水40ml或50%葡萄糖40~60ml(糖尿病禁用)。
(3)肌肉痉挛,老年人多见,腓肠肌多发,以痉挛性疼痛为主,局部按摩、热敷,必要时输注高渗盐水或高渗糖。在非糖尿病患者,首选高渗糖。
透析后的护理
(1)测体重估计透析效果。
(2)若尿毒症患者血压低时卧床观察不得离开透析室,告知医生处理平稳后再走。
(3)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力量适中,按压10~15min。
(4)控制尿毒症患者摄入量,防止体重增加过快,饮食含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控制钾、磷摄,入补充维生素。
血液透析在尿毒症危重阶段可以起到迅速缓解症状,维持生命的作用,但不能单
纯的作为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因为血液透析作用是以“人工肾”来尽量取代已失去的肾脏功能,它并没有对肾脏的修复起到丝毫作用,长期使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最终威胁到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因此血液透析不可能治好尿毒症。目前在尿毒症治疗上主张采用纯中医治疗,利用纯中药渗透疗法遵循治病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治疗尿毒症的根和本两方面入手,根除肾脏病发病因子,有效地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是通过什么方式清除毒素的?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0:56:43
血液透析是怎样清除毒素的?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尿毒症患者体内的高毒素状态?为了解答患者的种种疑问,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现阐述如下,希望对尿毒症患者有所帮助。
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分隔,通过溶质的浓度梯度和跨膜压差进行物质交换及水分的清除,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氮等和过多的水分向透析液侧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侧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尿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就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 ,临床上常在透析过程中用血泵增加膜内血压,同时增加透析液的负压,以促进水分的清除。一般来说,小分子物质主要是通过弥散清除,而水与中分子物质则是通过超滤来清除。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致热源、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都是不可透出的。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0:54:53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这对病情的好转以控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遵照医嘱,定时接受透析治疗,不可随意中止透析,以免加重病情。
2、两次透析之间增长的体重,最好不要超过3公斤,以避免或减少透析时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
3、配合药物和其它支持治疗,控制血压增长,保持血色素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4、注意饮食控制,适当限盐、限水,避免高钾、高磷食物摄入。
5、自我观察有无内外出血情形
、大小便颜色、皮肤上有无出现出血点、瘀斑等。
6、养成按时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必要时可服通便药物。
7、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8、预防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9、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10、要对治疗有信心和耐心,保持身心愉快,心胸开阔和开朗。
透析有什么作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0:52:54
透析疗法是根据半透膜的“膜平衡”原理,使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和葡萄糖组成的透析液和血液中积累的代谢产物,水及电解质进行渗透交换,通过血液透析:
1.移除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如血尿毒氮(BUN)、肌酸肝 (Creatine)、尿酸。
2.维持血中电解质在一安全浓度内。
3.移除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酸。
4.移除堆积在体内过多的水分。
从而达到可以及时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起到快速的缓解作用,对酸中毒、心力衰竭等症状起到较快的调节。透析后改变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积累的高毒素状态。
但这种透析不过是代替肾脏行使其功能,它通过外力将毒素排出,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依然解决不了肾脏功能细胞受损,纤维化的事实,更不能修复因受损产生的肾脏固有结构的改变。并且,频繁的透析还会使原有的存在一些功能的细胞受损,功能丧失。
所以,要想逆转酸中毒、体液平衡失调等问题,解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就必须在利用透析缓解机体中毒症状的这一时机,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细胞,使其恢复其功能。唯有这样才能减缓或逆转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使肾脏恢复其代谢功能。
尿毒症透析病人的营养评定应注意哪些方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0:51:39
尿毒症透析病人的营养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面:
体重:需对透析前体重与上次透析后体重及理想体重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透析期间体液增加量。同时,应系统分析反映体内水肿情况的参数。
血浆尿素氮水平:该指标既反映营养状况,也表示透析的充分度。透析病人血浆尿素氮升高的原因包括:蛋白质摄取量增加;分解代谢亢进;残余肾功能降低;透析不充分及消化道出血等。血浆尿素氮降低的原因有:蛋白质摄取量减少,残余肾功能增强;透析疗效增高以及其他一些疾病(如肝病等)的影响等。
血肌酐水平:该指标反映体内肌肉总体状况,但与蛋白质摄取量无关。该指示应与血尿毒氮水平结合起来分析;二者若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则反映的是透析充分度及残余肾功能变化情况;若血肌酐无变化而血尿素氮明显改变,则更可能是蛋白质摄入量
或内源性蛋白质分解代谢率变化所致的结果。
血脂:应密切监测透析病人血脂变化。有研究表明近50%的经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病人出现血清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蛋白(VLDL)轻至中度升高,而血清总胆固醇通常正常。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或轻度降低。
血糖:透析病人胰岛毒绝对分泌量降低,同时外周组织对胰岛毒的敏感性降低,并由尿毒症引起胰岛素拮抗作用。故所有透析病人糖耐量试验的血糖浓度均较正常人高且持久。目前认为,非糖尿病透析病人的空腹血糖应正常;若空腹血糖升高,则提示可能有糖尿病。
血浆钙、磷、铝、碱性磷酸酶(AKP)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晚期肾脏病患者大多发生骨病,透析病人骨病主要的原因是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和铝中毒。因而有必要密切监视钙、磷、铝、AKP、PTH。血铝的取样和测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标本被污染。AKP和PTH在甲状旁腺亢进时都显著升高;而在伴随铝蓄积中毒时,常降至正常。
血液学指标:主要有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铁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骨髓穿刺及外周血涂片等。
透析患者如何控制高血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10:49:5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钙、 碘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这些改变在慢性肾衰未透析时就已经存在,并且进行性加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 必将发展到严重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和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伴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软组织和血管硬化、顽固性皮肤瘙痒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骨病共存,因这些改变都与肾脏排泄和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那么磷在这些代谢紊乱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人体内的磷主要来源于食物,越是生物价高的食物(如牛奶、香肠、腊肉、牛肉等),磷的含量越高,正常饮食含磷1500— 2000mg/日。肠道是唯一将磷转送到体内的器官,而肾脏则是唯一将磷排出体外的器官。磷的吸收与排泄,受到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血液酸碱度及血浆钙、磷,镁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慢性肾衰早期,由于正常机能的肾单位减少,磷从肾脏滤过排出也随之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磷与游离钙在血浆中处于动态平衡,血磷通过与游离钙直接结合以及降低 肾脏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成而使血 浆游离钙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可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回吸收,增加尿中磷的排出,以维持血磷浓度正常。因此血磷升高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但时间—长,血磷虽然正常,但出现了甲状旁腺机能亢
进。以后随着肾脏病变的加重,肾功能进—步减退,即使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再高,肾脏也不能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肾功能衰竭时,磷的潴留引起。高血磷低血钙、维生素D减少,高甲状旁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肾性骨病的发生。临床上常常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肌腱断裂、钙化性关节周围炎、关节软骨钙化、瘙痒、软组织钙化、高血压等。
控制血清磷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1.如果血清钙的浓度维持在理想的水平(10mg/dL),则血磷的升高将导致钙磷剩积增加。当血钙×血磷>70,那么,转移性钙化的危险性大大增强。因此在补钙及使用维生素D以前,一定要先控制血磷。 2.高血磷会降低血钙,从而激发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3.高血磷对将25—羟维生素D3的酶有抑制作用,因而可造成严重活性维生素D缺乏。
影响血磷浓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饮食摄入磷的量,胃肠道对磷的吸收能力,维生素D及磷结合剂的使用,透析治疗的时间,频率和效果,以及残余肾功能的情况。
所以,治疗高磷血症也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应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但过于严格又会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摄入一般认为每日摄入的磷不应超过1.2克,其次,应使用磷结合剂。过去常用的铝—磷结合剂可能导致铝中毒,现已较少使用。目前常用的是钙—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由于碳酸钙中元素钙的含量高于40%,有降血磷,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增加钙磷乘积,有利于铝中毒性骨病的好转,
可纠正酸中毒等作用,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很受医患欢迎。而其它磷结合剂因元素钙含量少(8— 13%),而且需服用大剂量方可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难为患者所接受。再者,因为磷可 以自由通过透析膜,所以增加透析次数,使用大面积透析器,增加透析时间,增加透析血流量,充分透析,对降低血磷至关重要。
总之,控制血透患者的血磷水平十分必要,调整饮食,合理使用磷结合剂、钙剂及维生素D,对改善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有哪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11:22:05
(1)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具有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血尿素氮超过20毫摩尔/升,血肌酐超过400微摩尔/升者即可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2)急诊透析指征:①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钾(超过6.5毫摩尔/升);②药物不能治疗的少尿、无尿、高度浮肿;③慢性肾衰合并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④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⑤药物不能纠正的代谢性
酸中毒;⑥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血液透析在疾病的危重期是一种有效的救命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治疗上不能作为一种单纯的治疗手段。如果长期单纯依赖于血液透析,除会引发多系统的并发症外,最终将会导致肾功能的完全衰竭。因此,尿毒症专家特别指出,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中医治疗,安徽·中肾医院独创的中医云火活肾特色疗法配合活肾系列方剂,通过调节全身免疫功能,修复肾小球基底膜,将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穴位渗透扩散到患者肾脏,以通肾活络、活血化瘀、降浊排毒为途径,以疏通肾脏,激活肾脏功能为目的。促进和改善已经萎缩坏死的肾脏微循环,加速病变肾脏新陈代谢,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修复受损肾小球,增强肾小球重吸收,恢复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哪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11:16:22
1.透析失衡综合征: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头痛、疲乏、烦躁不安等。其发病率可达10%-20%。严重者可有抽搐、震颤。主要治疗是立即给予高渗性溶液如甘露醇或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射,给予镇静剂,必要时中止透析。
2.首次使用综合征:主要是应用新透析器及管道所引起的。多发生在透析开始后几分钟至1小时左右。按表现不同分为A型和B型。A型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发热感,可突然心跳骤停。轻者表现为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泪、流涕、肌肉痉挛、腹泻等。
3.低血压:发病率为20%-40%。典型的低血压表现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等。
4.透析中高血压:主要发生在透析中、后期,其原因不清楚,而且比较顽固,处理困难。
5.透析中头痛:比较少见,其发生率为5%,常见原因有高血压,神经性头痛。
6.心律失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冠心病、心功能衰竭、心包炎、严重贫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氧血症、低血压及药物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0%。
7.透析中肌肉痉挛:尽管产生肌肉痉挛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透析中组织缺氧、低钠和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透析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11:14:04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这对病情的好转以及控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遵照医嘱,定时接受透析治疗,不可随意中止透析,以免加重病情。
2、两次透析之间增长的体重,最好不要超过3公斤,以避免或减少透析时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
3、配合药物和其它支持
治疗,控制血压增长,保持血色素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4、注意饮食控制,适当限盐、限水,避免高钾、高磷食物摄入。
5、自我观察有无内外出血情形、大小便颜色、皮肤上有无出现出血点、瘀斑等。
6、养成按时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必要时可服通便药物。
7、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8、预防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9、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10、要对治疗有信心和耐心,保持身心愉快,心胸开阔和开朗。
透析患者注意事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11:04:10
透析患者既不能水潴留,又不能体重过轻。在透析中清除水的速度不能太快,尽量防止出现低血压,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可使肾脏进一步缺血,加重肾脏损害。
尿毒症患者接收透析治疗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原发病的治疗:
不同病因的肾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程度和进展速度各不相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恶化最快,但早期积极地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减慢残余肾功能下降也有一定作用。狼疮性肾炎虽然到了尿毒症期,也不应轻易放弃原发病的治疗,大量临床病例证明,即使发展至终末期的狼疮性肾炎,经过激素冲击治疗或血浆置换后肾功能也有恢复的可能,甚至有较长时间脱离透析的报道。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及肾动脉硬化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可较长时间保持尿量,应在多方面加以保护,包括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对任何患者都是一个促进肾脏疾病进展的因素,特别是透析患者,容易产生水潴留及脂质代谢紊乱,这两者又是引起血压增高和肾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将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非常重要,且应选择对肾脏损害较小的降压药。
(3)防止透析中低血压反应:
透析患者既不能水潴留,又不能体重过轻。在透析中清除水的速度不能太快,尽量防止出现低血压,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可使肾脏进一步缺血,加重肾脏损害。有些血液透析患者既有尿量又有轻度水潴留但不能耐受超滤,可以口服利尿药,既可增加水分和溶质的清除,又可防止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4)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高分子合成膜(如聚砜膜、聚丙烯腈膜等)可减少透析中补体的活,降低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产生,对保护残余肾功能和减少透析并发症均有益处。此外,使用无热源的透析用水和碳酸氢盐透析液,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可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防止透析中渗透压突然变化造成的肾损害。
(5)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案
:
血液透析患者最好每周透析2次,以减少体内容量和渗透压的变化幅度,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有研究表明,血透患者比CA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下降快,其原因有:血透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反复作用于已损伤的肾脏;透析过程中渗透压的快速变化和相应产生的容量减少使肾脏缺血加重等。所以,当有些患者一定要保持残余肾功能,必要时可采用CAPD,临床证实,长期CAPD患者每日仍可有1000ml以上的尿量。
透析的危害有那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 10:51:55
什么是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尿毒症患者基本上都依赖透析维持生命。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透析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全世界的透析医院有很多,基本上都把透析作为延长患者生存的一种技术手段,因而,都主张长期透析,等于患者有了一个“机器肾”,原来的肾脏逐渐萎缩、废用。血透百弊而无一利:首先,它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其次、此时全身脏器损害明显,且有些为不可恢复性危害。第三、透析后并发症增多且严重。第四、开始透析后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且原有肾脏功能损耗殆尽,已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第五、晚期透析增加了治疗费用。
透析的危害如何避免?
面临肌酐高达1000多的尿毒症患者,透析是不可避免的,况且此时的透析对缓解各种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还可起到关键的作用,但这仅是一时的。所以,在患者透析各种症状好转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危害,最好采用中医进行治疗,从受损的肾脏功能入手,保护残存的肾功能。这样才有希望一步步远离并发症,避免透析对身体的永久性危害。
血透简单地说,血透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来,用机器把血液输送到特制的“人工肾”(即透析器),在此处将血
液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是经处理的自来水和浓缩透析液),把血液内的毒素和过量的水分清除,然后把血液输回患者体内。如此周而复始,达到洗出(并非洗清)体内部分毒素的目的。每次需要4~5小时,每周2~3次。
血透可较迅速清除毒素和水分,如因患者少尿或无尿时,体内水分过多导致肺水肿(心肺功能急性衰竭);清除过多的钾和药物毒物等,血透可显示出其“起死回生”的本领。但血透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一是血透时须用抗凝血剂肝素,有出血倾向者,或有活动性出血(如胃出血、脑出血)者不宜做血透;二是若患者有严重心脏病或太虚弱(特别是老年人),做血透有一定危险性;三是做血透需要血管通路(即动静脉瘘,用来引出和回流血液),有些患者血管细小,或血管很脆,或有炎症、硬化(如糖尿病患者)等,难以找到有足够血流量的血管,则无法做血透;四是某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或意外可随时在透析中发生,如心跳骤停、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内脏出血等,这些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目前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需要正确看待透析问题,当血肌酐过高,威胁到尿毒症患者生命时,需要积极及时采用透析手段进行治疗
血液透析有那些适应症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3 10:44:03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其适应症有以下几方面:
(1)急性肾功能衰竭:①无尿或少尿2天(48h)以上,伴有高血压、水中毒、肺水肿、脑水肿之一者;②BUN≥35.7mmol/L(100mg/dl)或每日升高>10.7mmol/L(30mg/dl);③Scr≥530.4μmol/L;④高钾血症,K+≥6.5mmol/L; ⑤代谢性酸中毒,CO2-CP≤13mmol/L,纠正无效。
(2)慢性肾功能衰竭:①Scr≥884μmol/L(10mg/dl);②BUN≥35.7mmol/L(100mg/dl);③Ccr≤5mL/min。并伴有下列情况者:① 出现心力衰竭或尿毒症性心包炎;②难以控制的高磷血症,临床及X线检查发现软组织钙化;③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或代谢性酸中毒,如K+≥6.5mmol/L,CO2-CP≤13mmol/L; ④明显的水钠潴留,如高度浮肿和较高的血压;⑤严重的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毒物能够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且毒物剂量不大与毒物作用速度不太快的可进行透析,应争取在服毒后8~16小时以内进行,以下情况应行紧急透析:①经常规方法处理后,病情仍恶化,如出现昏迷,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暂停,难治性低血压等; ②已知进入体内的毒物或测知血液中毒物浓度已达致死剂量;③正常排泄毒物的脏器因有原发疾病或已受毒物损害而功能明显减退;④合并
肺部或其他感染。
(4)其他:①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②肝胆疾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完全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准备;③水电解质紊乱,如各种原因稀释性低钠血症与高钾血症;④ 精神分裂症;⑤牛皮癣。
血液透析护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3 10:41:24
(1)医护人员应向尿毒症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血液透析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减轻尿毒症患者恐惧心理,使病人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
(2)血液透析的环境应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床铺干净平整,卧位舒适。
(3)血液透析应专人专用透析器及管路,核对后冲洗和循环。
(4)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尿毒症患者一般情况、饮食、体重增加、出入量、血尿素氮、肌酐等有无出血倾向,根据医嘱设置血液透析时间、超滤量。
(5)医护人员在血液透析前应选择合适血管、消毒穿刺部位,熟练、轻巧地建立血管通路,从血管静脉端注入首剂肝素量。
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尿毒症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并同时记录跨膜压力、每小时超滤量、肝素追加量等,当尿毒症患者出现发冷、发热、眩晕、出汗、呕吐症状时立即查血压并通知医生。
(2)密切观察处理各种透析环境的报警及机器故障如动脉压、静脉压的升高、降低,透析液监测系统,空气报警等。
(3)密切观察尿毒症患者的整体状况如面色、意识有无改变,对躁动不安者加强肢体固定,防止穿刺针脱出漏出、渗血。
(4)提高超滤技术充分清除体内水分,透析结束时达到干体重。
(5)医护人员应微笑服务、脚步快捷,随时观察意外发生,收机时体外循环血液要回干净,防止空气栓塞。
二、并发症护理
在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迅速并危及尿毒症患者生命,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眼急手快,沉着冷静,如有发现及时告知大夫,果断处理。
(1)低血压:最常见,发生率50%~70% 。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尿毒症患者表现为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重者意识丧失,甚至昏迷,立即停超滤、减慢血流量,打开泵前管小夹,关闭动脉管大夹,输注生理盐水100~200ml。
(2)失衡综合征: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血压升高严重者惊厥、木讷、昏迷甚至死亡。发现后,根据医嘱输注高渗盐水40ml或50%葡萄糖40~60ml(糖尿病禁用)。
(3)肌肉痉挛,老年人多见,腓
肠肌多发,以痉挛性疼痛为主,局部按摩、热敷,必要时输注高渗盐水或高渗糖。在非糖尿病患者,首选高渗糖。
透析后的护理
(1)测体重估计透析效果。
(2)若尿毒症患者血压低时卧床观察不得离开透析室,告知医生处理平稳后再走。
(3)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力量适中,按压10~15min。
(4)控制尿毒症患者摄入量,防止体重增加过快,饮食含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控制钾、磷摄,入补充维生素。
血液透析在尿毒症危重阶段可以起到迅速缓解症状,维持生命的作用,但不能单纯的作为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因为血液透析作用是以“人工肾”来尽量取代已失去的肾脏功能,它并没有对肾脏的修复起到丝毫作用,长期使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最终威胁到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因此血液透析不可能治愈尿毒症。目前在尿毒症治疗上主张采用中医疗法,安徽·中肾医院独创的中医云火活肾特色疗法配合活肾系列方剂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治疗尿毒症的根本入手,根除肾脏病发病因子,有效治疗尿毒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1 透析中一个重要的事故就是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严重的致命并发症。
2 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
3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4.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若病人垂头仰卧位,空气进入下肢静脉系统引起局部紫绀及循环不良。
5.病人常表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6.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内,立即夹注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中吸收。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头低下肢抬高位;
7.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立即通知医生;
8.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
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9.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
10.进入体内空气量多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
11 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
12.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空气栓塞应急流程示意图:
空气进入体内
↓
立即夹注静脉管道,抬高下肢,左侧卧位
↓
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立即通知医生
↓
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
↙ ↘
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 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 ↓
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
↓
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
↓
高压氧治疗
(二)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
1.处理原则上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凝血块;
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
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内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
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
5.洗必汰湿纱布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
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
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
8.血透结束后血肿局部涂上喜疗妥,加速血肿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流程示意图:
穿刺失败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
↓
局部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
↓
四折纱布或止血棉球压迫穿刺出血点
同时压住皮肤进针点和血管进针点
↓
抬高内瘘肢体,将出血向周围分散
↓
洗必汰湿纱布冷敷
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
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
↓
血透结束后血肿局部涂上喜疗妥
(三)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1.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50%~70%,可发生在整个血透过程的任何时刻;
2.血透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很多,有效血容量的
减少、血浆渗透压的改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收缩能力降低、内分泌因素、醋酸盐不耐受以及药物等各种因素是引起血透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3.少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但大多数病人同时有头晕、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肌肉痉挛性疼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冠心病者可诱发心律失常及心绞痛;
4.血透病人发生低血压时,处理上应迅速补充容量,同时适当减慢血流量,减低超滤率或暂停脱水,并可给病人低流量吸氧;
5.一般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后症状会迅速好转,血压回升;
6.症状严重者,可加大输液量,还可考虑输入50%高渗糖40~60ml、10%氯化钠20 ml、甘露醇、白蛋白等;
7.必要时回血,终止血透,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加以解除;
8.对初次血透、年老体弱病人为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可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小面积透析器、适当预充,血透应缓慢进行,血流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脱水不宜过多、过快,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
9.应用高钠透析,增加钠浓度,增快血浆充盈率,保持血容量。
10.改进透析技术,应用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生理性透析,使用BTM 、BVM技术以及透析中钠模式超滤模式的应用。
低血压的应急流程示意图:
血透中发生低血压
↙ ↘
立即停止超滤,减慢 应用高钠透析、序贯透析\
血流量,同时输入生 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
理盐水100~200ml 生理性透析
↓ ↓
加大输液量,再输入50%高渗糖40~60ml、
10%氯化钠20ml、甘露醇、白蛋白等;
↓
必要时回血,终止血透,
↓
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加以解除;
(四)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部分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2、脑缺氧;
3、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二)、临床表现:
1、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2、重者表现为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3、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昏迷。
(三)、防治
措施:
1、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2、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
3、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
4、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补充高渗糖水;
5、重度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或立即终止透析。
(四)、失衡综合征应急流程示意图:
血透中发生失衡综合征
↓
安慰患者,避免患者过度紧张
↓
减慢血流速或缩短透析时间
↓ ↓
轻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重度患者立即终止透析
↓ ↓
补充高渗钠或高渗糖水 静滴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
指导患者不要过多进食蛋白质食物
(五)高血压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紧张的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2、失衡综合症、硬水综合症;
3、水分超滤不足,每次透析结束没有达到目标体重;
4、降压药在透析过程中被透出;
5、肾素依赖型高血压;
6、透析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二)、临床表现:
血压轻度升高者可,没有自觉症状,如果血压大于160/100mmHg,患者往往主诉头痛,难以忍受时会出现焦躁不安。
(三)、防治措施:
1、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量,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以内,盐的摄入量应小于2g/d,同时进行充分透析;
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
3、加强宣教,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在透析间期能做到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用药物;同时注意休息,戒烟戒酒;
4、改变透析方式,对特别严重者应中止透析。
(四)、高血压的应急流程示意图:
血透中发生高血压
↓ ↓
做好宣教工作, 通知医生
解除其紧张心理
↓
适当降低透析液钠浓度
↓
根据需要监测血压,注意观察有无脑出血、脑水肿的早期征象
↓
根据医嘱使用降压药,密切观察降压效果
(六)、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动静脉流量过大;
2、醋酸盐透析液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
3、饮食中水、钠控制不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水分超滤不足未达到干体重或透析液中钠浓度过高;
4、透析不充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