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分类及简介
厌氧菌作用机制、分类及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等常见厌氧菌总结

厌氧菌作用机制、分类及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等常见厌氧菌总结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长微生物,对健康非常重要,称厌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支原体,常称之为厌氧菌。
什么是厌氧菌厌氧菌是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细菌由于缺乏完善的酶系统,只能以无氧发酵进行能量代谢。
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包括环境、土壤、水源和动物中。
其中,人体本身也有众多厌氧菌,大多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肤、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厌氧菌对人体无害,只有当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等情况下,会诱发感染,造成腹腔内感染、牙周炎及妇科炎症、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疾病。
厌氧菌分类根据对厌氧的耐受程度不同,可将被分为三大类: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
2.中度厌氧菌:此类厌氧菌较为常见,在相应的技术条件下,容易被分离出,即使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仍然能被分离出来。
3.耐氧厌氧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长 4~8μm,宽 0.3~0.5μm。
它以芽胞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泥土、人畜肠道、粪便、皮肤和锈器表面等中。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杆菌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和心肌损害;后者是一种神经毒素并导致了破伤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毒素之一,人类最小致死剂量仅为2.5ng/Kg。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为梭状芽胞杆菌类属,是厌氧、无动力、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两段钝圆,芽孢大,卵圆形,位于次端,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
厌氧菌名词解释

厌氧菌名词解释厌氧菌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可以在没有氧的环境中生存。
它们不需要氧呼吸,而是通过使用其他替代原料,如硫化氢或有机物,产生能量。
厌氧菌是微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因此它们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细菌的形状,大小和前后端结构,而担任不同的生态职能。
厌氧菌分成两类:原核厌氧菌和真核厌氧菌。
原核厌氧菌是最古老的,属于古细菌。
它们没有真正的核,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而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包括线粒体。
真核厌氧菌是更新的,它们可以有多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
厌氧菌一般有鞭毛状、柱状、球状、棒状和梭状等几种形态,大小因属而异。
厌氧菌可以在没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常见于深海和地下湖泊,也可以在有氧环境中存活,但只要有一点氧都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所以它们通常不能在有氧环境中存活;另外它们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生存于腐烂有机质中,在污染物的环境中和常温下都能够存活。
厌氧菌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利用酸性的环境中的有机物的合成(硫醇酸合成)来获取的,因此它们可以在没有氧的环境中获得能量,并利用有机物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如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
它们也可以利用酚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等来源,来代替氧作为能量来源。
此外,厌氧菌的功能还包括发酵。
发酵是由厌氧菌分解物质而生成的,它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可以用来生产酒精、乳酸、乙酸和醋酸。
像乳酸发酵剂、酿酒菌、酸奶发酵剂、醋酸发酵剂以及矿物质提取剂等产品都要依靠厌氧菌来完成发酵反应。
此外,它们也可以把有机物质转化成非有机物质,如硝酸盐等。
厌氧菌对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不断环境中更容易被其他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非有机物质;另外,它们也能够降解有毒成分,因此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厌氧菌也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的肥力,通过产生一些有机物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总之,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
它们在做有机物的还原和氧化,以及减少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厌氧性细菌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 与神经系统的结合: – 重(B)链识别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 之结合,促使毒素进入细胞内形成小泡
• 内在化作用 –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 上,到达运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 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概述
•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 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 – 无芽胞厌氧菌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概述
• 大多为严格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 • 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大呈梭状,
所致疾病
1. 气性坏疽 – 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他梭菌引起 – 气性坏疽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 险恶
– 卵磷脂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 DNA酶等毒素的分解破坏作用,造成 气肿及组织坏死
– 局部表现 – 全身状况 – 内源性感染
2. 食物中毒
– 感染方式
– 腹痛、腹胀、水样腹泻;无热、无恶 心呕吐,可自愈
胶原酶、明胶酶、坏死作用
+
蛋白酶
-
μ (mu)
透明质酸酶
±
ν (nu)
DNA 酶
±
神经氨酸酶
改变神经节苷脂受体
+
其它
肠毒素
肠毒素、细胞毒素
+
+ 大多菌株产生;± 某些菌株产生;-不产生;nt 未研究
毒素分型
B
CDE
++ ++ ---
±+ ++ ++ ++± ++ ++
厌氧菌

第三节一、生物学特性 Nhomakorabea肉毒梭菌
1.革兰阳性粗短杆菌;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
胞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 2. 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血液琼脂平板上有β溶血。 二、致病性 肉毒梭菌的外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最强的一种,它比氰化钾毒力还大一 万倍,人服0.1微克即可致命,纯化的肉毒毒素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 内毒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作用于脑神经 核、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妨碍神经冲动 的传导而引起肌肉松驰性麻痹。 肉毒中毒的发生,主要由于豆类、肉类、腊肠及罐头食品等被肉毒梭 菌或芽胞污染,在厌氧条件下繁殖产生外毒素,被人食入所引起。表现为 全身无力、视力模糊不清、吞咽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或心力 衰竭而死亡。因毒素不直接刺激肠粘膜,故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二、致病性:
1.感染途径:经伤口感染。 2.感染条件:伤口形成厌氧环境: (1)窄而深的伤口,伴有泥土、杂物混入; (2)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 (3)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3.致病性
破伤风梭菌没有侵袭力,只在污染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一般不入血 流。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或称神经毒素。 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 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 ,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破伤风毒素的毒 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 当局部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后,通过运 动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 经细胞,上达脑干,也可经淋巴吸收,通过 血流到达中枢神经。毒素能与神经组织中的 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突触 末端,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从而 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 递,导致屈肌和伸肌兴奋性同时异常增高, 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状。
厌氧菌的种类有哪些?

厌氧菌的种类有哪些?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缺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和生存机制。
它们分布广泛,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厌氧菌及其特征。
1. 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利用无机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的厌氧菌。
它们通常存在于水体或土壤中含有硫酸盐的环境中。
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供体,通过还原反应生成硫化物和其他气体,如氢气和二氧化碳。
这些菌不仅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参与某些地质作用,如矿石的形成,还参与了循环有机物和硫的过程。
此外,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对于排放大量甲烷的沼泽地区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2. 甲烷生成菌甲烷生成菌是一类能够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菌。
它们存在于许多环境中,如湿地、沉积物和消化道中。
甲烷生成菌可以利用不同的碳源,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产生甲烷来获取能量。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甲烷生成菌的种类和功能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 铁还原菌铁还原菌是一类能够还原无机铁离子的厌氧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特别是在缺氧条件下。
铁还原菌可以利用无机铁离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还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二价铁离子,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菌在地球上的铁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铁还原菌还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环境过程,如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染物的还原。
4. 亚硝酸盐还原菌亚硝酸盐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厌氧菌。
它们存在于许多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消化道。
亚硝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还原反应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并释放出能量。
这种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对氮循环和氮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5. 产酸菌产酸菌是一类能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有机酸的厌氧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消化道中。
产酸菌可以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分解和发酵反应产生有机酸,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有机酸不仅对土壤的酸碱度具有重要影响,还参与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
厌氧菌的特征

厌氧菌的特征概述
厌氧菌呢,就是些在无氧条件下头,长得比有氧环境里头还好些的细菌。
这些家伙,不能在空气(18%的氧气)和(或者)10%的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上头长起来。
它们缺了套完整的代谢酶体系,靠无氧发酵来整能量。
厌氧菌嘛,种类多得很,按对氧的耐受程度,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那些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比如月形单胞菌,这些细菌要求厌氧条件高得很,在空气中露个脸10分钟就翘辫子,临床上头很难逮到它们。
第二类是中度厌氧菌,像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这些,临床上头常见得很,它们在空气中露个脸60到90分钟,或者在脓汁里头放个72小时,都还能逮到。
第三类是耐氧厌氧菌,比如溶组织梭菌,这些细菌不能用氧,在无氧条件下头长得好,有氧条件下头就长得不咋个行了。
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
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的时候,局部组织的氧浓度降低了,厌氧菌就出来搞事了。
厌氧菌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比如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这些。
治疗厌氧菌感染,一般用抗厌氧菌类药物,主要是硝基咪唑类,比如甲硝唑和替硝唑这些。
因为厌氧菌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口腔、腹腔、肠道及盆腔这些,所以这些部位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时候,治疗上一般会用到抗厌氧菌类药物。
此外,当脓液或者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者甜味的时候,多半就是厌氧菌在搞鬼了。
厌氧菌

3.生化反应:H2S-,蔗糖-,葡萄糖+,乳糖 -,麦芽糖-,吲哚-,脂酶-
(二)临床意义
正常菌群。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产生A、B 两种毒素,即肠毒素和细胞毒素,引起假膜性肠 炎。 (三)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鉴定鉴别
引起人类疾病的各种常见厌氧芽胞梭菌
细菌名称
所致疾病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艰难梭菌
破伤风 气性坏疽、毒血症、坏死性肠炎、
食物中毒等 食物中毒、婴儿肉毒梭菌症、创伤
肉毒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
伪膜性肠炎
破伤风梭菌
临床意义
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不入血 致病因素--痉挛毒素(外毒素) 临床症状--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
3.生化反应:H2S+,明胶+,葡萄糖+,乳糖-,麦 芽糖+,吲哚-,卵磷脂酶 -
(二)临床意义 肉毒毒素--毒性最强 嗜神经性,使神经麻痹;食 物中毒。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µg)
(三)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鉴定鉴别
艰难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革兰阳性大杆菌,芽胞椭圆形 或长方形,位于菌体次极端,无荚膜,有 鞭毛。
药物敏感试验
考虑做厌氧菌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情况:①明确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 染,②已确证厌氧菌感染而经验用药无效,③需长期用药的厌氧菌 感染。
方法 培养基 接种浓度 孵育时间 优点
琼脂稀释法 布氏血琼脂 105细胞/点 48H
可同时测多个菌株
肉汤稀释法 布氏心脑浸液 106CFU/ML 48H
经济,可商品化
厌氧菌及检验

二、厌氧菌感染
(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厌氧菌与需氧菌一起组成了人体的 正常菌群。人体许多部位厌氧菌在种类 和数量上远多于需氧菌,如在结肠中 99%的细菌都是厌氧菌。 临床厌氧菌感染中,由正常菌群的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最为多见。
常见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主要菌属
芽胞厌氧菌 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阳性杆菌 丙酸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乳杆菌属 优杆菌属 放线菌属 革兰阴性杆菌 类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 紫单胞菌属 梭杆菌属 革兰阳性球菌 消化球菌属 消化链球菌属 革兰阴性球菌 韦荣菌属 0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0 + 0 0 +- +- += + + + ++ +- ++ ++ ++ + +- 0 +- 0 0 +- +- ++ +- 0 0 0 ++ +- +-
5. 厌氧袋运送法
6. 棉拭运送法 (略) 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 不超过2h,防止标本中兼性厌氧菌过 度生长,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如不能 及时接种,应将标本保存于室温(因 冷藏对厌氧菌有害气味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接种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培养基)
(二)厌氧菌感染的原因 1. 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如血 管损伤、烧伤、动脉硬化、肿瘤压迫、组织 坏死等,可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使 Eh降低;此外,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感 染消耗了氧,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2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如接受免疫抑制 剂、放疗或化疗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 肾疾病病人及老人、婴幼儿、早产儿等,因 免疫力下降易併发厌氧菌感染。
临床常见细菌 厌氧菌

(二)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 ➢ 避免正常厌氧菌群的污染和接触氧气 2.鉴定 ➢ 涂片镜检:G+大杆菌,有荚膜,白细胞少,并伴有杂
菌,有初步诊断价值。 ➢ 分离培养:厌氧培养,如有菌生长,取可疑菌落进
行形态学和生化反应鉴定。
(三)临床意义
➢ 感染途径:创伤和消化道 ➢ 感染条件:厌氧微环境 ➢ 致病物质:外毒素、多种侵袭性酶和荚膜 ➢ 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无鞭毛,可形成明显的荚膜。芽胞
直径小于菌体宽度,位于中央或近极端。
2.培养特性 生长迅速,代谢活跃,45℃生长最好
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 卵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α毒素) 牛奶培养基:“汹涌发酵”
汹涌发酵
双层溶血环
卵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杆菌
一、 脆弱类杆菌
占临床厌氧菌分离株的25%,居临床厌氧菌分离 株的首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体内源性感 染,如脑脓肿、腹膜炎、阑尾炎、女性生殖系 统及盆腔感染。
脆弱拟杆菌的两极浓染及菌体的多形性
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常与其他厌氧 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引起混合感染。是引起口 腔与牙周感染、肺部感染及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常见 菌之一。
(三)临床意义
➢ 感染途径:创伤和消化道 ➢ 感染条件:厌氧微环境 ➢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毒性最强) ➢ 所致疾病:肉毒素中毒
防治原则: ➢ 加强食品管理和监督 ➢ 食品进食前加热煮沸 ➢ 治疗应尽早注射多价抗血清
四、艰难梭菌
➢ 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些 菌株有周身鞭毛,芽胞位 于菌体次极端,
厌氧菌的粒径

厌氧菌的粒径
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缺氧环境下的微生物,它们的粒径大小因种类而异。
根据其粒径大小,可以将厌氧菌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纳米级厌氧菌
纳米级厌氧菌是指粒径小于100纳米的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通常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深海、热泉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小,但却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繁衍,是极具生命力的微生物。
二、微米级厌氧菌
微米级厌氧菌是指粒径在1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通常生活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它们的体积相对较大,但仍然需要缺氧环境才能生存。
微米级厌氧菌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三、亚毫米级厌氧菌
亚毫米级厌氧菌是指粒径在100微米到1毫米之间的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通常生活在水体中,如河流、湖泊等。
它们的体积相对较大,能够裸眼观察到。
亚毫米级厌氧菌在水体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总之,厌氧菌的粒径大小因种类而异,但它们都需要缺氧环境才能生存。
厌氧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对于人类而言,了解厌氧菌的粒径大小及其生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厌氧菌有哪些

厌氧菌有哪些引言:厌氧菌是一类存在于无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其生存和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发酵过程。
这些微生物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找到它们的存在,包括土壤、水体、食品加工领域以及人体内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特征。
一、厌氧菌概述厌氧菌是一类不能生长在含有氧气的环境中的微生物。
与光合菌相比,厌氧菌通过无氧呼吸或发酵过程来产生能量。
厌氧菌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作为其能量来源,包括硫酸盐、硝酸盐、甲烷等。
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厌氧菌通常生活在深海、沼泽、土壤中以及某些动物体内。
二、常见的厌氧菌种类1. 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厌氧菌,其能够利用硫酸盐作为其主要能量来源。
硫酸盐还原菌常见于富含硫酸盐的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
这些菌通过还原硫酸盐产生硫化氢并释放出能量。
硫酸盐还原菌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参与了沉积物中的硫素循环。
2. 甲烷生成菌甲烷生成菌是一类厌氧菌,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甲烷的发酵过程。
这些菌可以在缺氧环境中繁殖,例如淤泥、沼泽地和动物的消化道内。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生成菌的活动对大气中甲烷的含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3. 产氢菌产氢菌是一类能够在无氧环境中生成氢气的厌氧菌。
这些菌通过发酵有机物,如葡萄糖,产生氢气和有机酸。
产氢菌的研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4.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产酸的厌氧菌,它们能够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乳酸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食品和人体内。
一些乳酸菌具有益生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结论: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通过无氧呼吸或发酵过程来产生能量。
硫酸盐还原菌、甲烷生成菌、产氢菌和乳酸菌是一些常见的厌氧菌种类。
这些微生物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地壳的物质循环和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厌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态学意义。
厌氧菌

艰难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图 1.形态染色:革兰阳性大杆菌,芽胞椭圆形或长方形,位于菌 体次极端,无荚膜,有鞭毛。 2.培养特性:严格厌氧,血平板无溶血环,CCFA平板呈黄色菌 落,在紫外灯下可见黄绿荧光。 3.生化反应:H2S-,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吲哚 -,脂酶- (二)临床意义
厌氧罐法-以物理或化学方法造成无氧环境
美蓝指示剂(有氧蓝色) 刃天青指示剂(有氧红色)
抽气换气法: 10%H2、10%CO2、80%N2、钯粒
图
冷触媒法: 产气袋、钯粒、美蓝 硼氢化钾、碳酸氢钠、枸橼酸药片
钢末法: 黄磷燃烧法:
钯粒 C2O+H2↑ H 2O O2
气袋法:图
原理同上冷触媒法简便
厌氧菌的检验
临床标本 肉眼观察 及直接镜检 分离培养 厌氧培养
2-7d
增菌培养
确定厌养培养 需氧培养 厌氧培养
生长
兼性厌氧菌
无生长
专性厌氧菌 分类鉴定
生化反应
生长
保存菌种
形态与染色 菌落特性
药物敏感试验
药敏性鉴定 气液相色谱
梭状芽胞杆菌属
严格厌氧菌,革兰阳性 芽胞比菌体粗,菌体膨大呈梭状,
肉汤稀释法 布氏心老浸液
E试验 布氏血琼脂
ß内酰胺酶 琼脂培养基
单个菌落
30-50min
经济快速 检测对青 霉素G和 AMP的耐药
耐药性:甲硝唑敏感,氨基糖甙类耐药
厌氧菌直接镜检初步鉴别
菌名 革兰染色 形态及其他特征 破伤风杆菌 G+b 细长、梭形或鼓状,有芽胞、周鞭毛 产气荚膜梭菌 G+b 粗大杆菌,呈单或双排列,有芽胞, 有荚膜 放线菌 G+b 分支呈棒状、X、Y、V或栅状,脓汁 中的黄色颗粒有琥珀酸气味 产黑色素类杆菌 G-b 多形性,长短不一,标本有恶臭, 琥珀味,紫外线照射发红色荧光 韦荣球菌 G-c 极小的革兰阴性球菌 消化链球菌 G+c 革兰阳性呈现链状的小球菌
临床常见厌氧菌及

细胞壁
PBP
PBP
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赖于PBP(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存在
1
2
3
4
5
细菌细胞
细胞膜
细胞浆
第21页/共58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PBP结合,使PBP失活,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目的。
第22页/共58页
PBP
PBP
PBP
-lactamase
-lactamase
第29页/共58页
四、碳青霉烯类
绝大多数脆弱拟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全球只有不到1%的耐药菌株,其广谱β-内酰胺酶抗性编码来自两个几乎相同的基因cfiA和ccrA中的一个,对比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性, 其共性是均表达了一个B类金属β-内酰胺酶。
第30页/共58页
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对厌氧菌的敏感性
内容简介
厌氧菌的概念厌氧菌的分类常见厌氧菌感染特点、部位厌氧菌的耐药机制各类抗菌药物药物抗厌氧菌的特点小结及注意事项病例分享
第1页/共58页
厌氧菌的概念
厌氧菌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 而不能在空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第2页/共58页
厌氧菌的分类
一、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二、按革兰染色法分类三、根据产生芽孢与否可将厌氧菌分类分为两大类
第12页/共58页
口腔中含有大量的厌氧菌
第13页/共58页
口腔主要菌属[3]
第14页/共58页
厌氧菌感染的部位---胸腔感染特点
肺部作为体内气体交换的最主要场所,氧气含量相对较高,厌氧菌不易生长。1、肺部厌氧菌的感染主要来自于口咽部内容物吸入所致。2、从腹腔膈下脓肿可穿透膈肌或通过淋巴道感染胸腔,亦可从远处感染灶(以盆腔或腹腔感染为多见) 。3、脓毒性血栓脱落播散而来。
厌氧细菌分类

厌氧细菌分类
厌氧细菌可以根据其生物化学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细菌的代谢途径和结构特征,厌氧细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氧顶呼吸厌氧细菌:这类细菌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但在缺氧条件下可以利用其他电子受体代替氧气,如硝酸盐(NO3-)或二氧化碳(CO2)等。
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发酵菌属(Fermentimonas)等。
2.厌氧呼吸厌氧细菌:这类细菌在缺氧条件下通过使用细胞内的无机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作用。
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属(Desulfovibrio)和乙酸菌属(Acetobacterium)等。
3.发酵厌氧细菌:这类细菌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能量。
它们通常能够产生一系列有机酸、气体和醇类化合物。
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等。
此外,厌氧细菌还可以根据其对氧分压的需求分为以下几类:
1.严厌氧菌:绝对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细菌。
2.微厌氧菌:需要极低的氧气浓度才能生长的厌氧细菌。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在缺氧条件下更适合生长的厌氧细菌。
厌氧菌ppt课件

三、临床常见的厌氧菌
• (一) 厌氧性球菌 • (二)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四) 梭状芽胞杆菌属
(一) 厌氧性球菌
• G+C:主要包括消化球菌属(黑色消化球
菌Peptococcus niger)和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anarobius)等9个种。
表1-2 不同部位标本采集法
标本来源 封闭性脓肿 妇女生殖道 下呼吸道分泌物
胸腔 组织 尿道 窦道、子宫腔、 深部创伤
收集方法 针管抽取 后穹窿穿刺抽取 肺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无菌外科切开 上阴部膀胱穿刺 用静脉注射的塑料导管 穿入感染部位抽吸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棉拭子取材,并采用 适合的培养基传送,做厌氧菌培养,最理想 是能取得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 渗出物中更易生长,而且组织标本可真实反 映出感染过程的细菌学变化。
3.厌氧菌的感染遍及临床各科,且多为混合感染;
4.厌氧菌对常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而对甲 硝唑(灭滴灵)普遍敏感。 5.厌氧菌的分离鉴定较繁琐,目前国内大多医院尚 未开展此工作,而发达国家早已列为临床检验常规。
种类
•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芽胞厌氧菌,
另一类是无芽胞厌氧菌。
•据目前最新资料显示,有芽胞厌氧菌只有
以及深部脓肿渗出物,经气管抽取的肺 渗出物或直接由肺抽取渗出物以及其它组 织穿刺液等。
下列标本无送检价值,不宜做 厌氧菌培养:
①鼻咽拭子;②齿龈拭子;③痰和气管 抽取物;④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⑤接近 皮肤和粘膜的分泌物;⑥褥疮溃疡及粘膜层 表面;⑦排出的尿或导尿;⑧阴道或子宫拭 子;⑨前列腺分泌物。
每次标本接种前均应观察标本的性状,包括标本 的气味、是否脓性、带血或腐败物质等,厌氧菌的 代谢产物中有某些带气味的物质,对厌氧菌的鉴定 很重要。均要求详细记录 。
厌氧菌是否会产生气味?

厌氧菌是否会产生气味?一、厌氧菌的定义厌氧菌指的是一类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不能依赖氧气进行呼吸作用,而是通过其他无机物或有机物代替氧气进行代谢和能量产生。
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动物的肠道及其它环境中。
二、厌氧菌的分类根据厌氧菌对不同代谢物质的利用方式,可以将其分类为多种类型,例如乳酸菌、硫酸还原菌、亚硝酸菌、甲烷菌等。
不同种类的厌氧菌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和产物生成,因此其产生的气味也会各不相同。
三、厌氧菌产生气味的原因1. 硫酸还原菌:硫酸还原菌是一类厌氧菌,其代谢产物中含有硫化氢等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合物。
当硫酸还原菌生长繁殖时,它们会利用有机物进行代谢,产生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恶臭、刺激性的气体,即使在非常低的浓度下也能够被人类感知到。
2. 蛋白质降解菌:蛋白质降解菌是一类厌氧菌,它们可以利用蛋白质进行代谢,并产生氨气等有臭味的产物。
当有机物质分解时,蛋白质会被分解成氨基酸,进一步产生氨气。
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在高浓度下会给人们带来不适感。
四、如何防止厌氧菌产生气味1.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通风,增加空气流动,可以有效地减少厌氧菌产生的气味。
及时开窗通风或者使用抽风设备,可以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降低室内气味的浓度。
2. 使用消臭剂:选择有效的消臭剂可以减少厌氧菌产生的气味。
消臭剂可以通过中和或吸附有害气体的方式,减少空气中的恶臭成分。
3.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厌氧菌的滋生和繁殖。
保持环境的卫生干净,降低有机物质的含量,可以减少厌氧菌产生气味的机会。
总结: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它们通过代谢产生气味物质。
硫酸还原菌产生的硫化氢具有刺激性气味,而蛋白质降解菌产生的氨气也存在臭味。
通过加强通风换气、使用消臭剂以及加强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厌氧菌产生的气味。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下列厌氧菌除病原菌分类

下列厌氧菌除病原菌分类
厌氧菌可以根据其对氧气的需求和相对能量来源进行分类。
根据能够耐受低氧环境的能力,厌氧菌被分为以下几类:
1. 绝对厌氧菌:这些菌类完全不需要氧气,生长和代谢都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
它们无法耐受氧气的存在,甚至氧气对它们有毒作用。
例如,一些肠道细菌如肠球菌属(Clostridium)就是绝对厌氧菌。
2. 微需氧菌:这些菌类在少量的氧气存在下能够生长,但不依赖氧气进行能量代谢。
它们可以通过使用其他电子受体代替氧气来维持细胞功能。
例如,一个常见的微需氧菌就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3. 好氧菌:这些菌类需要氧气进行生长和能量代谢。
它们依赖氧气对维持细胞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链进行。
好氧菌一般不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
例如,许多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就是好氧菌。
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除了根据氧气需求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根据其能量来源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光合厌氧菌和发酵厌氧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菌分类及简介
厌氧菌是指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一类细菌。
根据对氧的敏感程度,广义的厌氧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耐氧菌。
习惯上厌氧菌是指专性厌氧菌,即必须在大幅度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可分为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临床上所谓的厌氧菌肺炎主要指专性厌氧菌所致的肺部感染。
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或低于正常大气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或生长,进一步可分为极端厌氧菌、中度厌氧菌和耐氧厌氧菌。
1.极端厌氧菌这类厌氧菌对氧极端敏感,在0.5%的氧浓度下,或在空气中暴露不到10min 即死亡。
因在临床实验室极难分离到,目前尚不知其致病情况。
2.中度厌氧菌这类厌氧菌能在2%~8%氧浓度中生长,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 还能够分离出来。
导致肺部感染的常见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均属此类,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类厌氧菌。
3.耐氧厌氧菌这类厌氧菌在无氧件下生长最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较差。
第 2 梭菌和溶组织梭菌即属此类。
其中肺部感染的常见厌氧菌有: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为肺部厌氧菌感染的常见菌。
文献报道在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和脓胸,分离到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分别约占53.67%,56.45%,50.87%和39.29%,其中拟杆菌属占第1 位,其次为梭杆菌属。
①拟杆菌属: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少数菌株有荚膜或鞭毛。
专性厌氧。
能利用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
模式菌为脆弱拟杆菌。
菌体形
态为短杆状,染色不匀,中间染色浅或不着色,使菌体呈空泡状。
两端圆而浓染。
在固体培养基上不规则,表现长短不一。
在培养条件稍有改变,如厌氧条件不足、营养不良或酸性产物堆积时,菌体出现多形态性。
引起肺部感染的拟杆菌以脆弱拟杆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最多见。
②梭杆菌属:可能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专性厌氧,无鞭毛,能利用糖和蛋白胨。
模式菌种为核梭杆菌,该菌中间膨大,两端尖,菌体内有革兰阳性颗粒,长短不等,形态较规则。
菌体呈双,尖端对尖端。
引起肺部感染的梭杆菌属以核梭杆菌和坏死梭杆菌多见。
(2)革兰阳性厌氧球菌: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在肺部感染中仅次于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文献报道在上述肺部感染中均约占1/4~1/3,其中以消化链球菌属和消化球菌属为常见。
①消化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菌体较小,直径0.5~0.6μm,排列成双或成链,形成针尖大小直径1mm 的圆形、光滑、凸起、灰白色、不透明、不溶血的菌落,为肺部感染最常见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②消化球菌属:消化球菌的菌体圆形,直径0.3~1.3μm,排列成双、短链或成堆。
生长缓慢,培养2~4 天形成小菌落,为肺部厌氧菌感染较常见的细菌。
(3)革兰阴性厌氧球菌:革兰阴性厌氧球菌中的韦荣球菌,也是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病原菌,在肺部厌氧菌感染中约占3.7%。
该菌菌体较小,0.3~0.6μm 直径,有时成短链,在培养初期为革兰阳性,过夜即变为革兰阴性。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革兰阳性厌氧杆菌约占肺部感染厌氧菌的1/5,
其中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和梭菌属最为常见。
①真杆菌属:真杆菌属为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形态规则,菌体大小为
(0.6~1)μm×(2~4)μm。
常排列成单、双、短链,革兰染色阳性菌落小圆而扁,半透明,灰色,不溶血。
模式菌为黏性真杆菌。
约占肺部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的1/4。
②丙酸杆菌属:为革兰阳性无芽孢多形性杆菌。
直或微弯,呈棒状,大小为(0.5~0.8)μm×(1~5)μm,染色不均。
排列呈X、Y、V 及栅状。
无荚膜,无鞭毛.菌落小,圆形,灰白或其他颜色,不透明。
模式菌为弗劳地丙酸杆菌。
亦为肺部感染的常见菌。
③梭菌属:菌体中部膨大呈梭形,模式菌为酪酸梭菌。
菌体形态直或微弯,长短或宽度不变,两端尖或圆,排列呈单、双、短链或多样。
高龄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常有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炎、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癫痫、酗酒、全身麻醉等诱因病史。
另外,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新生物、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基础疾病也易引发厌氧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