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五部分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

标题: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1. 引言医疗器械包装是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包装检验的参考标准、检验项目及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2.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标准2.1 我国医疗器械包装检验标准我国医疗器械包装检验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GB/T 19633-2005《医用包装、容器和材料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验证》- YY/T 0681.1-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YY/T 0681.2-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2部分:可重复使用灭菌容器》- YY/T 0681.3-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3部分:一次性使用无菌容器》- YY/T 0681.4-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4部分:纸制无菌包装》- YY/T 0681.5-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5部分:塑料制无菌包装》2.2 国际医疗器械包装检验标准国际医疗器械包装检验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ISO 11607-1:2006《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通用要求》- ISO 11607-2:2006《医疗器械包装第2部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验证》- ASTM D 4169-2004《运输包装件的振动、冲击和堆码压力试验》3.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项目及方法3.1 物理性能检验3.1.1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检测方法:参照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板》进行测试。

3.1.2 热封强度检测方法:参照GB/T 8807-1988《塑料薄膜热封强度测定方法》进行测试。

3.1.3 抗摆锤冲击性能检测方法:参照GB/T 8809-1988《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3.2 阻隔性能检验3.2.1 水蒸气透过率检测方法:参照GB/T 1037-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进行测试。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技术审评规范(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技术审评规范(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技术审评规范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的要求并结合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特点,为规范该类产品的技术审查工作和指导该类产品的注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

该类产品适用于以医疗、保健为目的,以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用变压吸附法(PSA)制取医用氧气的医用分子筛设备(以下简称“制氧设备”)。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1、产品名称建议规范为“医用分子筛制氧机(装置)”;2、若有商品名称,应注意不应有夸大产品功效和误导消费者的含义。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1、单人用的制氧设备至少应由制氧主机、流量计和湿化器等组成。

2、多人用制氧设备至少应由气源、分子筛吸附分离装置、控制装置、氧气流量检测装置和产品气滤器等部分组成。

图1:家用型制氧设备图2:大型制氧设备空气压缩机 空气预处理 气体控制阀 分子筛吸附塔 监控系统 产品气处理系统 输出废气排出图3:制氧设备结构组成(1)空气压缩机:提供吸附时所必须的气体压力及用于分离氧气的原料(空气)。

(2)空气预处理:主要包括气体降温,除水,过滤等功能。

(3)气体控制阀:由空气压缩机加压后并经过空气预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加压空气,由控制阀按照一定的控制逻辑,对分子筛吸附塔进行周期性的加压、排气。

(4)分子筛吸附塔: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之内,密实地填充沸石分子筛。

利用分子筛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分离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与氧气。

(5)监控系统:(如适用)操作气体控制阀,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流程,实现变压吸附。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电路系统,实现产品的氧浓度监测、故障报警、定时等监视、报警和自动控制功能。

(6)产品气处理系统:主要指对制氧设备产生的氧气进行收集、过滤、调压、湿化等处理的部分。

(三)产品工作原理1、分子筛:分子筛是人工水热合成的硅铝酸盐晶体,其硅铝比不同生成各种不同型号分子筛。

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审评规范(2010版)

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审评规范(2010版)

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审评规范(2010版)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审评规范(2010版)一、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正确、有效地实施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本规范提出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中试验资料方面的要求,指导检测机构和北京市生产企业进行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

二、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的基本要求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的目的是确定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材料是否引起潜在的毒性。

医疗器械/材料不应直接或通过释放材料中的成分引起:(1)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2)致畸、致突变、致癌性;(3)生殖和发育毒性。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是在系统试验数据基础上的评价,是为了确保最终产品的受益超过器械材料产生的潜在风险。

当选择适宜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时,应考虑器械所用材料的化学特性,以及和人体接触的性质、程度、频率和时间。

通常这些试验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对皮肤、眼睛和黏膜的刺激;致敏性;血液相容性;遗传毒性;致癌性;以及发育和生殖毒性等。

然而,根据器械的特性、用途以及与人体接触的特性,这些试验也不能充分表明某些特殊器械的安全性。

对于特殊靶器官毒性的附加试验,例如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对某些器械是必须的。

(例如,直接和脑实质以及脑脊液接触的神经器械,应要求动物植入试验,评价对脑实质的影响、癫痫易感性、以及对脉络丛和蛛网膜绒毛分泌和吸收功能机理的影响。

)对于特殊用途和改变用途的医疗器械/材料,应确定哪些试验是适宜的。

对于不同材料构成的多部件医疗器械,宜对所用的每种材料或部件根据临床使用的情况分别进行生物学试验和评价。

三、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目前,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主要参考以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GB/T 16886.1-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生物学评价和试验GB/T 16886.2-200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部分:动物保护要求GB/T 16886.3-200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GB/T 16886.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4部分:和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DIS)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 16886.6-199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T 16886.9-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GB/T 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和迟发型超敏试验(DIS)GB/T 16886.11-199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GB/T 16886.12-2000医疗器械生物平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GB/T 16886.13-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的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6-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6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GB/T 16886.17-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YY/T 0268-2008牙科学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YY/T 0127.1-1993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溶血试验YY/T 0127.2-1993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静脉注射急性全身毒性试验YY/T 0127.3-1998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根管内应用试验YY/T 0127.4-1998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骨埋植试验YY/T 0127.5-1999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吸入毒性试验YY/T 0127.6-1999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显性致死试验YY/T 0127.7-2001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牙髓牙本质应用试验YY/T 0127.8-2001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皮下植入试验YY/T 0127.9-2001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细胞毒性试验:琼脂覆盖法及分子滤过法YY/T 0127.10-2001口腔材料生物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YY/T 0127.11-2001牙科学用于口腔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盖髓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GB/T16886.1给出了生物学评价试验及生物学评价流程,但是对于某些新的高风险医疗器械可能还需要补充其它的试验项目。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五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五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 5 局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1范围GB/T 16886 的本局部阐述了评价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方法。

这些方法规定了以下供试品以直接或通过集中的方式与培育细胞接触和进展孵育;a〕用器械的浸提液,和/或b〕与器械接触。

这些方法是用相应的生物参数测定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生物学反响。

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886 的本局部的引用而成为本局部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订正的内容〕或均不适用于本局部,然而,鼓舞依据本局部达成协议的各方争论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版本适用于本局部。

GB/T 16886. 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 局部:评价与试验〔GB/T 16886.1-2023,idt ISO 10993- 1:1997〕CB/ T 16886. 12-202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 局部:样品制备和参照材料〔idt ISO 10993-12 :1996〕3术语与定义GB/ T 16886. 1/ ISO 1993-1 中确立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局部。

3.13.2 阴性比照材料negative control material依据本局部试验时不产生细胞毒性反响的材料。

注:阴性比照的目的是验证背景反响,例如高密度聚乙烯1〕牙科材料的阴性比照物。

阳性比照材料 pos itive control material依据本局部试验时可重现细胞毒性反响的材料。

已作为合成聚合物的阴性比照材料,氧化陶瓷棒则用作注:阳性比照的白目的是验证相应试验系统的反响,例如用有机锡作稳定剂的聚氯乙烯的阳性比照,酚的稀释液用于浸提液的阳性比照。

2)已用作固体材料和浸提液1)高密度聚乙烯可从美国药典委员会〔Rockvillie, Maryland, USA〕和Hatano 争论所食品和药品安全中心〔Ochiai 729-5 ,Hanagawa.257-Japan〕获得。

二类医疗器械研究资料

二类医疗器械研究资料

二类医疗器械研究资料篇一: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实例5.2生物学评价研究1、评价的依据和方法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非活性材料产生的一种性能。

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既不引起生物体组织、血液等的不良反应。

生物相容性评价最基本内容之一是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是指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下必须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系统无不良反应。

产品1栓塞剂属于6877介入器材,与人体接触,能够在人体内进行降解,对其生物相容性评价依据《GB/T 16886.1-XX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1部分:风险管理评价与试验》中的内容。

产品1栓塞剂生物学评价方法流程如下:该器械与人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获得材料的识别信息并考虑化学表征材料与市场上器械所用材料相同该材料与市售器械具有相同化学组成制造、灭菌相同、加工助剂不同没有足够的风险评定所需充分的论证和/或临床相关数据根据材料化学性质和接触类别和时间对器械进一步评价进行的生物学评价试验的选择试验和/或豁免试验的论证进行毒理学风险评定最终评价。

2、产品所用材料的描述产品1栓塞剂是采用明胶与甲醛交联而成,其生产工艺与现在市售的产品2颗粒栓塞剂生产工艺基本一致,经合成(交联)、固化、洗涤、冻干、灭菌而成,产品2颗粒栓塞剂在中国已经有使用数年的历史,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了医疗器械行业。

经相关文献报道,产品1无全身毒性、无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无慢性毒性[1],植入符合规定[2]、无细胞毒性[3],无刺激性和致敏性[4],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

3、材料表征3.1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3.1.1 主要材料名称:明胶:由猪皮中含有的胶原蛋白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一种制品。

购自温州罗赛洛明胶有限公司,属于药品辅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XX版标准。

临床评价报告

临床评价报告

临床评价报告文件编号:XXX产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报告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XXX21年X月X日第1页共9页产品名称:XXX产品产品型号:申请者:临床评价单位:临床评价类别: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临床对比评价临床评价负责人(签字):日期2015年1月11日第2页共9页临床评价报告一、概述我公司(XXXXXXXX)研制开发的XXX产品供临床使用。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规定,XXX产品为第二类注射穿刺器械,类别代号为:6815.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同类产品注册上市,广泛应用多年,其临床上的安全性、有效性早已得到确认。

二、产品设计本产品的设计XXXXXXXX。

三、工作原理XXX产品的工作原理是按无菌操作要求,撕开注射器单包装,去掉注射器保护套,抽取、溶解或配制药液用。

四、市场概况现在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主要有XXX等。

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未发生过任何意外事故的报道;其中本公司的XXX产品与国内厂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XXX产品为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现将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以判定申报产品是否为列入《目录》产品。

第3页共9页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表比较项目目录产品申报产品差异性支持性资料名称符合医疗器产品技术要求和产品说产品名称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 XXXXXXXXXXX械命名规则,二者实质明书等同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采用符合YY 0242的聚丙烯或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可由护帽、配药针、外套、干规格,可配侧孔或斜面配药针;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T 0821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

描述效果等同,二者实明书产品技术要求和产品说适用范围供抽取或配制药液用。

二者实质等同产品说明书注:支持性资料是指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差异性对申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产生影响的理由和依据,可以附件的形式提供。

生物学评价报告

生物学评价报告

生物学评价报告生物学评价是对与人体接触的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等产品进行的一系列评估,以确定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产品进行全面的生物学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产品概述本次评价的产品是一款新型的心脏支架,由特殊的合金材料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提高生物相容性。

该支架设计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通过介入手术置入患者体内,以支撑血管并保持血流通畅。

二、评价目的确定该心脏支架在预期使用条件下是否具有生物安全性,是否会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其预期的治疗效果。

三、评价依据1、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 GB/T 16886 系列标准。

2、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学评价指南和规范。

3、已有的同类产品的生物学评价数据和临床应用经验。

四、材料和方法1、材料表征对支架的材料成分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主要元素和杂质含量。

对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硬度、弹性模量等。

2、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使用人源细胞系(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进行培养。

将支架材料的提取物与细胞共同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和增殖情况,以评估细胞毒性。

3、致敏试验采用豚鼠最大剂量法进行致敏试验。

观察动物在接触支架材料后的皮肤反应,判断是否引起过敏反应。

4、刺激试验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和眼刺激试验。

将支架材料直接接触动物的皮肤或眼睛,观察是否引起刺激症状。

5、血液相容性试验检测支架材料对血液凝固、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等的影响。

评估材料与血液接触后的溶血情况。

6、体内植入试验将支架植入动物(如大鼠或兔)的冠状动脉。

在预定的时间点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支架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化情况等。

五、结果与讨论1、材料表征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材料的主要成分符合设计要求,杂质含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物理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适合预期的应用。

2、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培养结果显示,在支架材料提取物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形态正常,生长和增殖未受到明显抑制,表明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与测试过程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与测试过程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与测试过程新的注册法规在体系和要求上变得越来越严,以前80多家机构可以做审核和注册,经过上一轮的筛选过后就变成了50多家。

新的法规出台后会进一步筛掉一些公告机构,因此医疗器械的注册和上市会越来越严。

今天的话题仅仅是围绕医疗器械的评价与测试这个过程,首先简单介绍什么是生物材料的测试;第二个要讲一下如何进行生物学评价的过程,这里主要介绍通过测试来进行医疗生物学评价;第三我讲一下ISO10993生物学相容性测试。

体外毒性测试关于医疗器械测试,这里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体外测试及体内测试。

首先来看体外测试,举几个例子:包括细胞毒性,溶血,遗传毒性……什么叫做体外毒性测试呢?就是不需要动物做的测试。

像细胞毒性,我们用小鼠型纤维细胞;像血液相容性测试、溶血测试,我们用兔子血或人血;遗传毒性测试,通常我们用细菌和小鼠淋巴瘤细胞。

之所以选择用细胞或体外测试,主要为了减少动物使用,考虑动物福利的原因。

国内也越发注重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以后可能会立法。

新加坡、法国、欧洲都有比较激进的动物保护者采取了针对实验动物的保护行动。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研发体外测试或替代测试方法。

因后者是比较灵敏的筛选性测试。

比如细胞毒性测试大致7天能得到结果,对后续研发或进一步测试很有指向性。

但体外测试无法完全代表体内环境的情况。

人体内环境有内环境稳态,包括免疫系统,酸碱平衡,耐受性容错性更好,因此,不能完全代替体内环境。

因此需要做体内测试,选择动物模型,更接近人体解剖结构和生化条件。

研发皮肤类,选择家兔做模型,因其皮肤更接近人体皮肤。

研发心血管类产品,倾向于选择猪,因其心脏结构最接近人体。

因此,当我们希望在更深层次研究和探寻器械功能是否合用的情况下,先做动物测试。

当然,要考虑动物福利322原则,尽量减少动物使用,考虑动物的伦理问题,人道和科学地对待动物,不能滥用、虐待动物,对实验进行详细计划,尽可能多地获取实验指标。

避免重复、无益实验。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物性能检验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物性能检验
200 0 GB/T 16886.15-2003(采用2000版)
199 7 GB/T 16886.16-2003(采用1997版)
200 2 GB/T 16886.17-2005(采用2002版)
200 5
200 6
200 6
200 0
试验/评价项目的选择
GB/T 16886.1 医疗器械生物学 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
反应分级为无刺激
皮内反应试验
将浸提液(极性和非极性)注射到动物 皮内,观察浸提液对动物的刺激作用 常见的产品:透析器、氧合器、管路、过滤器、 输血输液、注射器具、经皮椎体成型手术器械等
GB/T 14233.2-2005 GB/T 16175-2008 GB/T 16886.10-2005
试验流程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物性能检验
为什么要进行医疗器械生物性能检验?
• 医疗器械与人体接触、介入或植入体内后会与
人体发生非常复杂的反应过程:
• 组织反应、血液、免疫反应,以及这三种反应
所引起的全身反应
以上三种生物反应在临床上的表现:
渗出物反应; 感染; 钙化; 血栓栓塞; 肿瘤
因此,临床前的生物学试验或生物安全 性评价是必要的!
结果观察(24h和48h)
检验所需时间:至少35d!
结果判定
阴性--无致敏
阳性: --对照组动物等级小于1而试验组动物中等
级大于1或等于1 --对照组动物等级大于1或等于1时,试验
组动物反应超过对照动物中最严重的
刺激试验
用材料或其浸提液做试验,评价生物材料和 医疗器械的潜在刺激原。根据生物材料和医疗器 械的具体使用部位,可选择进行皮肤刺激试验、 皮内刺激试验或粘膜刺激试验等。常使用兔子做 试验

医疗器械工程导论5细胞毒性评价

医疗器械工程导论5细胞毒性评价
体外细胞培养评价技术
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方法
直接观察
光镜 电镜检测技术
• 透射电镜 • 扫描电镜
组织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ABC免疫染色方法
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 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 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物学评价
直接观察
相差倒置显微镜
无需制样
体外细胞培养评价技术
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方法
直接观察
光镜 电镜检测技术
• 透射电镜 • 扫描电镜
组织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ABC免疫染色方法
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 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 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物学评价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将细胞培养技术与免疫学技术结合
Color Cell/Tissue
Substr. Color
P1成骨细胞(6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00
P1成骨细胞(6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40
cytotoxicity of Si-substituted HA composite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
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正常成骨细胞(细胞骨架) HA/TCP材料表面结构
体外细胞培养评价技术
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方法
直接观察
光镜 电镜检测技术
• 透射电镜 • 扫描电镜
组织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ABC免疫染色方法
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 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 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物学评价
细胞活力检测
染料 克隆(集落)形成试验 四唑盐(MTT)比色试验 Alamar Blue比色试验 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细胞蛋白质含量测定法 细胞蛋白质合成测定法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热点问题及其解答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热点问题及其解答

1、哪些产品可以申请优先检验?下列产品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优先安排检验:(1)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认(2)我所没有受理过的新产品;(3)我所参与的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4)与我所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一致的超声手术设备。

2、GB9706.1-2020实施日期:2023-05-01,现在注册检验可以按照新标准来检测吗?目前还不能检测,因为新标准的检验资质还未取得。

3、GB9706.1-2020新版中对于超温的防护这一条,有提到如果用热电偶或其他方法测试绕组温度,那么温度限值要减掉10°C。

请问这一说明的增加会不会影响到产品测试的通过率?热电偶方法测试的是绕组表面的温度,不是绕组内部的温度,表面温度会比内部温度大约低10°C,所以温度限值减掉10°C不会影响产品测试的通过率。

4、关键元器件的变更,如何评估和控制?关键元器件的变更主要看是否引起电气结构的变化,比如更换电源线,更换熔断器的供应商,这些不会引起电气结构变化,只需做变更备案即可。

如果涉及到电气结构变化,如更换变压器,开关电源,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电气隔离的防护程度,此时建议做变更检验。

5、检测时开关电源内部的变压器是否需要额外提供?不需要。

送检须知中额外提供变压器进行试验的要求是依据GB9706.1标准57.9网电源变压器。

这里的变压器特指网电源变压器,而次级电路的变压器或者开关电源内部的变压器不属于网电源隔离变压器,所以检测时不需要额外提供。

6、微波类附件电磁兼容检测是否可以型号覆盖?不可以。

GB9706.6中明确了每个附件都必须进行检验。

7、电磁兼容发射类试验中的A类和B类如何定义?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范围进行划分,在医院或专业医疗场所使用的产品为A类,在家庭或非专业医疗场所使用的产品为B类。

两类产品的测试限值不同,B类比A类限值高,要求更加严格。

8、产品进行电气安全整改是否会影响电磁兼容检验结果,若有,哪些整改措施会有影响?电气安全整改可能影响电磁兼容检验结果的有:接地改动、线缆改动、更换关键元器件、外壳改变、关键元器件改变、更换显示器等。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五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五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1 范围GB/T 16886 的本部分阐述了评价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方法。

这些方法规定了下列供试品以直接或通过扩散的方式与培养细胞接触和进行孵育;a)用器械的浸提液,和/或b)与器械接触。

这些方法是用相应的生物参数测定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生物学反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886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886. 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 16886.1-2001,idt ISO 10993- 1:1997)CB/ T 16886. 12-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和参照材料(idt ISO 10993-12 :1996)3 术语与定义GB/ T 16886. 1/ ISO 1993-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阴性对照材料negative control material按照本部分试验时不产生细胞毒性反应的材料。

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验证背景反应,例如高密度聚乙烯1)已作为合成聚合物的阴性对照材料,氧化陶瓷棒则用作牙科材料的阴性对照物。

3.2阳性对照材料 pos itive control material按照本部分试验时可重现细胞毒性反应的材料。

注:阳性对照的白目的是验证相应试验系统的反应,例如用有机锡作稳定剂的聚氯乙烯2)已用作固体材料和浸提液的阳性对照,酚的稀释液用于浸提液的阳性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高密度聚乙烯可从美国药典委员会(Rockvillie, Maryland, USA)和Hatano研究所食品和药品安全中心(Ochiai729-5 ,Hanagawa.257-Japan)获得。

涂层导尿管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

涂层导尿管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

涂层导尿管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周小婷;徐玉茵;田林奇;周静;韩颖【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市场上常用的新型涂层导尿管的细胞毒性,给临床导尿管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参考GB/T 16886.5-2017/ISO10993.5:2009的试验方法,将涂层导尿管浸提液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接触,采用MTT细胞毒性试验计算细胞毒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材质和不同涂层的导尿管对L929细胞显示出不同的细胞毒性.结论聚氯乙烯(PVC)基材的涂层导管的体外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高;乳胶基材的涂层导尿管,细胞毒性结果有差异.【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涂层导尿管;细胞毒性;乳胶;聚氯乙烯【作者】周小婷;徐玉茵;田林奇;周静;韩颖【作者单位】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8引言导尿管是指通过尿路插入膀胱腔以排尿和冲洗膀胱为目的的管状器械。

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根据涂层不同,其管理类别也不同。

润滑涂层导尿管管理类别为Ⅱ类,银盐和抗菌成分等涂层导尿管管理类别为Ⅲ类。

随着临床上导尿管的应用日益广泛,由导尿管引起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损伤日益得到重视,如细菌定植、抗生素耐药性、慢性感染、肾脏和膀胱损伤、肾结石、膀胱假息肉、败血症、尿道损伤等[1]。

由于导尿管的原材料天然乳胶中含有对人体致敏性蛋白、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添加剂或助剂使用比例不正确易导致生物相容性尤其是细胞毒性试验不符合要求。

医疗器械相关标准

医疗器械相关标准

无菌医疗器械质量检验相关标准(一)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试验GB/T 16886.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GB/T 16886.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GB/T 16886.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 16886.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T 16886.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8部分:生物学试验参照样品的选择和定性GB/T 16886.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GB/T 16886.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GB/T 16886.1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和参照样品GB/T 16886.1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GB/T 16886.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GB/T 16886.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确定可溶出物允许极限的方法 GB/T 16886.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定性GB/T 16886.1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理化、机械和形态定性GB/T 16886.2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理和方法GB/T16175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GB/T 16886.9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总则YY/T 0473外科植入物 聚交酯共聚物和共混物 体外降解试验YY/T 0474外科植入物用聚L-丙交酯树脂及制品 体外降解试验YY/T XXXX 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方法GB /TXXXX 医疗器械 微生物法 第3部分: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用于常规监测和跳批检验YY/T 0567.1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 第1部分:通用要求YY/T 0567.2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 第2部分:过滤GB XXXX.1 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 第1部分:风险分析与管理GB XXXX.2 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 第2部分:索源、收集和处置GB XXXX.3 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 第3部分:病毒和传播媒介的去除与灭活GB XXXX.4 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 第4部分:液体灭菌剂灭菌的确认和常规控制 (二)医用输液(血)、注射器具标准GB/T14233.1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593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YY0114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乙烯专用料YY024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丙烯专用料GB 8368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 18671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YY 0286.1专用输液器 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YY 0286.2专用输液器 第2部分: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YY 02868.3专用输液器 第3部分:一次性使用避光式输液器,重力输液式YY 02868.4专用输液器 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装置用输液器YY 0286.5专用输液器 第5部分:一次性使用吊瓶式和分液袋式输液器YY 0286.6专用输液器 第6部分: 一次性使用非PVC输液器YY 0286.7 专用输液器 第7部分: 一次性使用流量可设定输液器YY XXXX 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袋YY 0451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YY XXXX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输注器YY 0585.1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 第1部分: 液路YY 0585.2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 第2部分: 附件YY 0585.3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 第3部分: 过滤器YY0585.4 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 第4部分: 防回流阀YY 0586输液用肝素帽YY/T 0582.1输液瓶悬挂装置 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悬挂装置YY/T 0582.2输液瓶悬挂装置 第2部分:多用悬持装置GB8369一次性使用输血器GB 14232.1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GB 14232.2 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2部分:图形符号GB 14232.3 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3部分:带特殊组件的血袋系统 YY 0327一次性使用紫外线透疗血液容器GB 19335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YY0113一次性使用采血器YY 03282一次性使用机用采血器YY 0326.1一次性使用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第1部分:血浆分离杯YY 0326.2一次性使用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第2部分:血浆管路YY 0326.3 一次性使用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第3部分:血浆袋YY 0329-2009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YY0031硅橡胶输液(血)管YY 0584一次性使用离心杯式血液成分分离器材YY XXXX一次性使用离心袋式血液成分分离器材YY/T 0289一次性使用微量采血吸管YY 031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YY 0464-2009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YY 0465-2009一次性使用空心纤维血浆分离器GB 15810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 1581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YY/T 0243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橡胶活塞YY/T 0282-2009 注射针(三)医用导管、插管标准YY 0285.1一次性使用血管内导管 第1部分:通用要求YY 0285.2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 第2部分:造影导管YY 0285.3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 第3部分:中心静脉导管YY 0285.4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 第4部分:球囊扩张导管YY 0285.5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 第5部分:套针外周导管YY/T 0586医用高分子制品X透射线不透性试验方法YY 0450.1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辅件 第1部分:导引器械YY 0450.2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辅件 第2部分:套针外周导管管塞YY 0450.3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辅件 第3部分: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泵GB/T15812.1非血管内导管 第1部分: 一般性能试验方法GB/T15812.2非血管内导管 第2部分: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YY 0030 腹膜透析管YY 0325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YY 0489一次性使用无菌引流导管及其辅助器械YY 0488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YY 0483一次性使用肠营养导管、肠给养器及其连接件 设计与试验方法YY 1040.1 麻醉和呼吸设备 圆锥接头 第1部分:锥头与锥套YY 0337.1气管插管 第1部分:常用型插管及接头YY 0337.2气管插管 第2部分:柯尔型插管YY 0338.1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YY 0338.2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YY 0339-2009 呼吸道用吸引导管YY 0461 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四)无菌植入物标准YY 0484外科植入物 双组分加成型硫化硅橡胶YY 0334硅橡胶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YY 0332植入式给药装置YY 0333软组织扩张器YY 0487一次性使用无菌脑积水分流器及其组件YY0308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YY/TXXXX医用天然高分子降解多糖材料:通用要求及试验方法(五)卫生材料、敷料YY/T 0471.1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液体吸收性YY /T 0471.2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透气膜敷料水蒸汽透过率YY/T 0471.3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YY/T 0471.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4部分:舒适性YY /T 0471.5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5部分:阻菌性YY /T 0471.6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6部分:气味控制YY/T 0471.7 创伤敷料试验方法 第7部分:颗粒脱落YY /T0471.8 创伤敷料试验方法 第8部分:关于粘连(创面和皮肤)YY/T 0472.1医用非织造敷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敷布生产用非织造布YY/T 0472.2医用非织造敷布试验方法 第2部分:成品敷布YY 0330医用脱脂棉YY 0331脱脂棉纱布和脱指棉与粘胶纱布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 0594 外科纱布敷料通用要求YY/T 0148医用粘贴胶带通用要求YY/T 0506.2-2009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 YY/T 0506.3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3部分:试验方法YY/T 0506.4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4部分:干态落絮试验方法YY/T 0506.5-2009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5部分:干态阻菌试验方法YY/T 0506.6-2009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6部分:湿态阻菌试验方法YY/T 0506.7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7部分:阻污染气溶胶穿透试验方法YY/T 0506.8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8部分:抗激光性试验方法(六)其他标准YY/T 0720-2009 一次性使用产包 自然分娩用YY 0321.1-2009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YY 0321.2-2009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YY 0583—2005《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水封式》YY 0167非吸收性外科缝线YY 1116可吸收外科缝合线GB 7543-1996 橡胶医用手套GB 10213-1995 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GB 7544-2004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非无菌医疗器械)YY /T0698.1-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1部分:吹塑包装复合塑料膜 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2-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3-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3部分:纸袋、组合袋和卷材生产用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 YY /T0698.4-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4部分:纸袋 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5-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纸与塑料膜组合的热封和自封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6-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6部分:用于低温灭菌过程或辐射灭菌的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7-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7部分:环氧乙烷或辐射灭菌的医用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可密封涂胶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8-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 要求和试验方法;YY /T0698.9-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YY/T0698.10-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10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五部分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doc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五部分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doc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1 范围GB/T 16886 的本部分阐述了评价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方法。

这些方法规定了下列供试品以直接或通过扩散的方式与培养细胞接触和进行孵育;a)用器械的浸提液,和/或b)与器械接触。

这些方法是用相应的生物参数测定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生物学反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886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886. 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 16886.1-2001,idt ISO 10993- 1:1997)CB/ T 16886. 12-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和参照材料(idt ISO 10993-12 :1996)3 术语与定义GB/ T 16886. 1/ ISO 1993-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阴性对照材料negative control material按照本部分试验时不产生细胞毒性反应的材料。

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验证背景反应,例如高密度聚乙烯1)已作为合成聚合物的阴性对照材料,氧化陶瓷棒则用作牙科材料的阴性对照物。

3.2阳性对照材料 pos itive control material按照本部分试验时可重现细胞毒性反应的材料。

注:阳性对照的白目的是验证相应试验系统的反应,例如用有机锡作稳定剂的聚氯乙烯2)已用作固体材料和浸提液的阳性对照,酚的稀释液用于浸提液的阳性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高密度聚乙烯可从美国药典委员会(Rockvillie, Maryland, USA)和Hatano研究所食品和药品安全中心(Ochiai 729-5 ,Hanagawa.257-Japan)获得。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目录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目录
动物源医疗器械第3部分:病毒和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去除与灭活的确认
2009-12-30
2011-06-01
SAC/TC248
55
YY/T 0771.4-2015
动物源医疗器械第4部分: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的去除和/或灭活及其过程确认分析的原则
2015-03-02
2016-01-01
SAC/TC248
30
YY/T 1292.3-2016
医疗器械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第3部分:一代生殖毒性试验
2016-01-26
2017-01-01
SAC/TC248
31
YY/T 1292.4-2017
医疗器械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第4部分:两代生殖毒性试验
2017-02-28
2018-01-01
SAC/TC24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2011-12-30
2012-05-01
SAC/TC248
12
GB/T 16886.12-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2017-12-29
2018-07-01
SAC/TC248
13
GB/T 16886.13-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SAC/TC248
56
YY 0970-2013
含动物源材料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灭菌液体灭菌剂灭菌的确认与常规控制
2013-10-21
2014-10-01
SAC/TC248
(十一)其他
57
YY/T 1500-2016
医疗器械热原试验单核细胞激活试验人全血ELISA法

生物材料在医疗药械领域的研发检验和评价

生物材料在医疗药械领域的研发检验和评价

1) 重要基础标准
生物学评价通用标准
• GB/T 16886.1-200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 (ISO 10993-1:1997)
• GB/T 16886.2-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保护要 求(ISO 10993-2:1992)
• GB/T 16886.12-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 与参照样品(ISO 10993-12:2002)
3) 产品性能检验(物理检验)
• 一次性输血、输液、注射、血路导管、耗材 • 心血管产品 • 介入治疗产品 • 视光学产品 • 骨科产品 • 卫生材料(含药器械) • 手术器械 • 诊断试剂
4) .外科植入物(举例)
a.通用技术标准\特殊要求) 无源外科植入物 通用要求 骨接合用非有源外科金属植入物 通用技术条件 b.产品标准(专用要求) 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 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螺钉 c.材料标准 外科植入物用不锈钢 手术器械 不锈钢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外科植入物用铸造(锻造)钴铬钼合金 医用镍钛记忆合金 d.分析方法标准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25个标准) 晶粒度、夹杂物评定方法等 力学性能测试
亚慢性 (亚急性)毒性* 植入*
慢性毒性 致癌性 生殖与发育毒性 生物降解* 免疫毒性
E.针对产品的特殊检验项目
• E1.物理、功能性 • 2.产品稳定性、密封性 • 3.药物相容性 • 4.产品工艺确认
E 5.含药医疗器械 技术要求
• 5.1 药物定性 Drug identification • 5.2 含药量 Content • 5.3 涂药工艺稳定性 Drug coating craft stability • 5.4 涂药均匀性 Drug coating uniformity • 5.5 药物稳定性试验 Stability testing • 5.6 药物具有缓释功能的:The drug in vitro release tests • 5.61 药物体外释放(溶出度)实验(必要时,要进行药物体内释放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1 范围GB/T 16886 的本部分阐述了评价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方法。

这些方法规定了下列供试品以直接或通过扩散的方式与培养细胞接触和进行孵育;a)用器械的浸提液,和/或b)与器械接触。

这些方法是用相应的生物参数测定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生物学反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886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886. 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 16886.1-2001,idt ISO 10993- 1:1997)CB/ T 16886. 12-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和参照材料(idt ISO 10993-12 :1996)3 术语与定义GB/ T 16886. 1/ ISO 1993-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阴性对照材料negative control material按照本部分试验时不产生细胞毒性反应的材料。

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验证背景反应,例如高密度聚乙烯1)已作为合成聚合物的阴性对照材料,氧化陶瓷棒则用作牙科材料的阴性对照物。

3.2阳性对照材料 pos itive control material按照本部分试验时可重现细胞毒性反应的材料。

注:阳性对照的白目的是验证相应试验系统的反应,例如用有机锡作稳定剂的聚氯乙烯2)已用作固体材料和浸提液的阳性对照,酚的稀释液用于浸提液的阳性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高密度聚乙烯可从美国药典委员会(Rockvillie, Maryland, USA)和Hatano研究所食品和药品安全中心(Ochiai 729-5 ,Hanagawa.257-Japan)获得。

提供这一信息是为本部分的使用者提供方便,但ISO对使用该产品不提供担保。

2)有机锡聚氯乙烯阳性对照材料可从SIMS Portex Ltd,Hythe, Kent,CT21 6JL,UK(产品号码499-300-000)获得。

ZDEC和ZDBC 聚氨甲酸乙酯可从Hatano 研究所食品和药品安全中心(Ochiai 729-5 , Hanagawa257-Japan) 获得。

提供这一信息是为本部分的使用者提供方便,但ISO 对使用该产品不提供担保。

3.3试剂对照 reagent control在不加试验材料的条件下,按浸提条件和试验步骤得到的浸提介质。

注:在本部分中,该定义取代GB/T 16886. 12/ lSO 10993-12中3.1给出的定义。

3.4培养器皿 culture vessels适用于细胞培养的器皿,包插玻璃培养皿、塑料培养瓶或塑料多孔培养板和微量滴定板等器皿。

注,在这些试验方法中,这些器皿只要符合组织培养级别的要求,并适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可以互换使用。

3.5近汇合 subconfluency在对数生长期末,约80% 的细胞汇合。

4 样品制备4.1 总则供试品可选用:a)材料浸提液;和/或B)材料本身。

样品制备应符合CB/T 16886. 12/ISO 10993-12。

4.2 材料浸提液的制备4.2.1 浸提原则为了测定潜在的毒理学危害,浸提条件应模拟或严于临床使用条件,但不应导致试验材料发生,诸如熔化、溶解或化学结构改变等明显变化。

注:浸提液中任何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的浓度及其接触试验细胞的量取决于接触面积、浸提体积、pH、化学溶解度、扩散率、溶质度、搅拌、温度、时间和其他因素。

4.2.2 浸提介质哺乳动物细胞检测中应使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溶剂。

对浸提介质的选择应进行验证:a) 含血清培养基;b) 无血清培养基;c) 生理盐水溶液;d) 其他适宜的溶剂。

注:溶剂的选择应反映出浸提的目的,并应考虑使用极性和非极性两种溶剂。

适宜的溶剂包括纯水、植物油、二甲基亚砜(DMSO)。

在所选择的测试系统中.如DMSO 浓度大于0.5% (体积分数),则有细胞毒性。

4.2.3 浸提条件4.2.3.1 浸提应使用无菌技术,在无菌、化学惰性的封闭容器中进行,应符合GB/ T 16886. 12/lSO 10993-12 的基本要求。

4.2.3.2 推荐的浸提条件是:a) 37℃±2℃下不少于24 h;b) 50℃±2℃下72 h±2 h;c) 70℃±2℃下24 h±2 h;d) 121℃±2℃下1 h士0. 2 h。

可根据器械特性和具体使用情况选择推荐的条件。

当浸提过程使用含血清培养基时,只能来用4. 2. 3. 2 a)规定的浸提条件。

4.2.3.3 浸提液用于细胞之前,如果进行过滤、离心或其他处置方法,最终报告(见第9章)中应予以说明,对浸提液pH值的调整也应在提告中说明。

对浸提撞的处理,例如对pH值的调整会影响试验结果。

4.3 直接接触试验材料的制备4.3.1 在细胞毒性检测中,多种形状、尺寸或物理状态(即液态或固态)的材料未经修整即可进行测试。

固体样品应至少有一个平面。

其他形状和物理状态的样品应进行调整。

4.3.2 应考虑试验样品的无菌性。

4.3.2.1 无菌器械试验材料的试验全过程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4.3.2.2 试验材料如取自通常在使用前灭菌的器械,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方法灭菌,并且试验全过程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用于试验系统之前,制备试验材料时应考虑灭菌方法或灭菌剂对器械的影响。

4.3.2.3 试撞材料如取自使用中不需要灭菌的器械,则应在供应状态下使用,但在试验全过程中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4.3.3 对液体进行试验应:a)直接附着;或b)附着到具有生物惰性和吸收性的基质上。

注:滤膜是适用的基质。

4.3.4 对高吸收性材料,如果可能,试验前应用培养基将其浸透,以防吸收试验器皿中的培养基。

5 细胞系5.1 优先采用已建立的细胞系并应从认可的贮源获取3)5.2 在需要特殊敏感性时,只能使用直接由活体组织获取的原代细胞、细胞系和器官型培养物,但需证明其反应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5.3 细胞系原种培养贮存时,应放在相应培养基内,在-80℃或-80℃以下冻存,培养基内加有细胞保护剂,如二甲基亚砜或甘油等,长期贮存(几月至几年)只能在-130℃或-130℃以下冻存。

5.4 试验应使用无支原体污染细胞,使用前采用可靠方法检测是否存在支原体污染。

6 培养基6.1 培养基应无菌。

6.2 含血清或无血清培养基应符合选定细胞系的生长要求。

注:培养基中允许含有对试验无不利影响的抗生素。

培养基的稳定性与其成分和贮存条件有关。

含谷氨酰胺和血清的培养基在2℃~8℃条件下贮存不超过一周,含谷氨酰胺的无血清培养基在2℃~8℃条件下贮存不超过2周。

6.3 培养基的pH 值应为7. 2~7. 4。

7 细胞原种培养制备7.1 用选定的细胞系和培养基制备试验所需足够的细胞。

使用冻存细胞时,如加有细胞保护剂应除去,使用前至少传代培养一次。

7.2 取出细胞,用适宜的酶分散法和/或机械分散法制备成细胞悬浮液。

———————————————3)推荐的细胞系如CCL1(NCTC clone 929),CCL 163(Balb/3T3 clone A31)、CCL171(MRC-5)、CCL 75(Wl-38)、CCL81(Vero)、CCL10[BHK-21(C-l3) 和V-79 379A。

这一信息只是为本部分的使用者提供方便,但ISO 对使用该产品不提供担保。

也可使用其他能得出相同或更佳结果的细胞系。

8 试验步骤8.1 平行样数至少采用三个平行试验样品数和对照数。

8.2 浸提液试验8.2.1 该试验用于细胞毒性定性和定量评价。

8.2.2 从持续搅拌的细胞悬浮液中吸取等量的悬浮液,注入浸提液接触的每只培养器皿内,轻轻转动培养器皿使细胞均匀地分散在器皿的表面。

8.2.3 根据培养基选择含或不含5%(体帜分数)二氧化碳的空气作为缓冲系统,在37℃士2℃温度下进行培养。

试验应在近汇合单层细胞或新鲜悬浮细胞上进行。

如仅是检测克隆形成,应采用较低的细胞密度。

8.2.4 试验前用显微镜检查培养细胞的近汇合和形态情况。

8.2.5 试验可选用:a ) 浸提原液;和b ) 以培养基作稀释剂的系列浸提稀释液。

试验如果用单层细胞,应弃去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基,在每只器皿内加等量浸提液或上述稀释液。

如用悬浮细胞进行试验,细胞悬浮液制备好后立即将浸提液或上述稀稀释液加到每只平行器皿中。

8.2.6 采用水等非生理浸提液时,浸提液用培养基稀稀后应在最高生理相容浓度下试验。

注:建议在稀释浸提液时使用浓缩的(如2倍、5倍)培养基。

8.2.7 加等量的空白试剂和阴性及阳性对照液至其他平行器血中。

注:如需要,还可以用新新鲜培养基做对照试验。

8.2.8 器皿按8. 2.3 中所述同样条件进行培养,培养期间应符合选定方法的要求。

8.2.9 经过至少24 h 的培养后,接8. 5 确定细胞毒性反应。

8.3 直接接触试验8.3.1 该试验用于细胞毒性定性和定量评价。

8.3.2 从持续搅拌的细胞悬液中吸取等量的悬浮液,注入与试验样品直接接触的每只器皿内。

轻轻水平转动器皿,使细胞均匀地分散在每只器皿的表面。

8.3.3 根据培养基选择含或不含5% (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空气作为缓冲系统,在37℃±2℃温度下进行培养,直至培养细胞生长至近汇合。

8.3.4 试验前用显微镜检查培养细胞的近汇合和形态情况。

8.3.5 弃去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基,加新鲜培养基至各器皿内。

8.3.6 在每只器皿中央部位的细胞层上各轻轻放置一个试验样品,应确保样品覆盖细胞层表面约十分之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样品不必耍的移动,否则可能会导致细胞的物理性损伤,这可从被移动细胞的碎片来判断。

注:如可能,在细胞加入前将样品放入培养器皿内。

8.3.7 同法制备阴性和阳性对照材料平行器皿。

8.3.8 器皿按8.3.3中所述同样条件进行培养,培养期间(最少24h)应符合选定方法的要求。

8.3.9 去除上层培养基,接8.5确定细胞毒性反应。

8.4 间接接触试验8.4.1 琼脂扩散试验8.4.1.1 该试验用于细胞毒性定性评价,该方法不适用于不能通过琼脂层扩散的可沥滤物或与琼脂反应的物质。

8.4.1.2 从持续搅样的细跑悬浮液中吸取等量的悬浮液,注入每只试验用平行器皿内。

轻轻水平转动器皿.使细胞均匀地分散在每只器皿的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