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第四章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史》之 完整笔记

《现代文学史》之  完整笔记

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梁启超的贡献: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倡导者有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黄遵宪等。

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改变小说是“小道”、“闲书”的传统观念。

文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

文体的特点:“务求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

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裘廷梁。

梁启超开创了写议论文、政论文。

1911年辛亥革命发起和倡导了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热情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激烈批判封建道德,批驳遗老们欲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入宪法的荒谬主张。

一场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的思想革命运动,如狂飚突起,迅猛展开。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的内容: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三大主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简述周作人《人的文学》的思想内容:周作人于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章。

①提出“我们现在应当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

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非人的文学。

”他解释“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所谓“肉”,是“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所谓“灵”,是指“逐渐向上,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能达到高上和平的境地”的人的“内面生活”。

现代文史4章

现代文史4章
他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
短篇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等
他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
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倪焕之》是叶绍钧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他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其“教育小说”的基调:有二:
一、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
《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有四,
一、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的生活、
思想、追求、苦闷、彷徨;
二、自叙传的写法和女大学生露莎形象;
三、对女性婚姻恋爱问题的探究;
四、感伤、哀怨、悲观和抒情格调;
29、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一、个性解放的追求;
二、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
三、色与欲的描写和颓废气息;
四、“零余者”的形象;
31、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有四,
一、“自叙传”的色彩;
二、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结构的散文化;
四、文笔清新、流丽;
33、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是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其诗的艺术特点:有四,
一、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二、韵律和谐、富音乐美;
三、章法整饬而灵活多样;
四、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34、徐志摩前期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1923年出版其第一部诗集《繁星》;
“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
24、冰心“问题小说”创作发展过程:有三,
一、《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
二、《超人》等宣扬的“爱”的哲学;
三、《分》在思想上的发展,萌生某种阶级观念;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章节复习题:第四章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章节复习题:第四章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章节复习题:第四章第四章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简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简析《沉沦》的思想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简述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简述冯至的《作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参考答案第四章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胡适《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

主要思想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针砭时政,揭露军阀,如《威权》贯注着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

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如《上山》,表达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如《人力车夫》,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的感情,如《尝试篇》,对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艺术形式: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

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是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的一大创新。

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史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二、1928—1937年,人文主义文学与左翼革命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的40年代文学。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这一时期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为代表,形成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潮流,出现了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小说等创作现象。

问题小说:冰心《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的“爱的三部曲”。

乡土小说:鲁彦是乡土写实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之一,《菊英的出嫁》写冥婚的古旧民俗,情节奇特,在荒唐的排场中隐现出深沉的悲痛。

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叶绍钧:《倪焕之》(1928)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比较完整地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期间的追求与遭遇。

第三节郁达夫郁达夫:1920—1921年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写作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和《沉沦》、《南迁》,1921年10月结集为《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沉沦》集以留日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郁达夫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

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第一节鲁迅的文学创作鲁迅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第二节《呐喊》《彷徨》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四章—第六章

1949——1976年的文学第一章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第一节“十七年”文学文艺新方向的确定1、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2、确立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的文艺方向的总指针二、建国初期的文艺风波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评(俞平伯《红楼梦辨》)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评(胡风反革命集团)三、在“左”与“右”之间的沉浮1、“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出现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红豆》(宗璞)、《小巷深处》陆文夫、《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秦兆阳、《论人情》巴人、《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电影的锣鼓》钟惦棐2、“反右”斗争扩大化作家、艺术家陷入罗网,被当做“毒草”。

3、文艺政策的调整1958年,文艺界“全名写诗歌运动”(新民歌运动)1960年,纠正左倾错误,文艺界“新侨会议”4、左倾思潮的泛滥1962年冬,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一些作品受到批评第二节文革十年文革十年1966.5——1976.101、1965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评历史剧《海瑞罢官》2、1966年2月,江青、林彪炮制了《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三突出”“三结合”3、八部“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龙江颂》二、两类文学1、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万山红遍》(黎汝清)、《李自成》(姚雪垠)、《山呼海啸》(曲波)、《闪闪的红星》(李心田)、《机电局长的一天》(蒋子龙)2、地下文学:《第二次握手》(张扬)、诗歌《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船》《春夜》(舒婷)、“天安门诗歌”第二章1950、60年代的小说第一节概述道路曲折、成绩显著、题材较为广泛、长篇小说大面积丰收。

中国现代文学第四章课程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第四章课程教案
十年留日(1914—1924)诗人身份:1913—1923年,留学日本。1916年夏在东京与佐藤富子(安娜)恋爱,同年12月同居;1921年6月,与郁达夫等在日本成立创造社,8月,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为新诗开了一代新风;1924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发表《革命与文学》,抛弃早期思想,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我说郭沫若,你可以不必害羞你思想的矛盾,诗人本来是有两重人格的。况且这过去的感情的痕迹,把他们再现出来,也未始不可以做一个纪念。”(郁达夫《<瓶>附记》)
3.政治抒情诗:
《前茅》:取名"前茅"——革命时代的前茅(《序诗》)。大多为1921—1924年作品,1928年出版,诗风转变之作。集中反映了诗人世界观和阶级立场转变的过程:泛神论——阶级论:革命的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A:破坏与创造精神
《匪徒颂》更是直接歌颂反抗叛逆精神的典型诗著。《凤凰涅磐》借用凤凰集香木自焚而更生的神话故事,象征了旧世界的死亡和新世界的诞生,充满彻底反叛的精神和对光明新世界的热切向往。在《女神之再生》中,诗人借古代传说中颛顼与共工争帝和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谴责了当时中国的军阀混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申诉了人民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旧社会的否定和对新社会的追求。《棠棣之花》取材于战国时代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通过聂政与姐姐聂莹姐弟二人在母亲墓前诀别时的歌唱和对话,揭露了当时军阀混战、苍生涂炭黑暗现实,揭示了“均贫富,茹强权”的社会理想,歌颂了聂政姐弟“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
从时间上来看,郭沫若并不是最早写新诗的人,在他之前就有胡适等人尝试新诗写作,但这些初期诗人的诗作大都是些带有旧诗词痕迹的“放脚体”新诗,内容肤浅,意境平淡,形式简陋,语言单薄,缺乏与伟大时代相适应的宏大气魄,不足以成为代表时代的声音。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学革命时期(1917-1927)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创作概况;了解《新青年》、《新潮》、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团体的创作特色并能够进行分析评价;掌握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对胡适、周作人、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冰心、朱自清、庐隐、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冯文炳、冯至、李金发等新文学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应基本了解,并且能够分析评价他们在新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概述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尝试阶段,1917-1920年;(二)初步繁荣阶段,1921-1927年。

了解《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贡献。

《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刊物。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是最早的白话诗作者。

刘半农被誉为平民诗人。

陈衡哲是最早的女小说家之一。

《新青年》上的随感录专栏上,新文学倡导者们最先展露了战斗的风姿。

《新潮》作家群也以关注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问题而著称。

文学革命初期创作的不足与意义:文学革命初期的白话诗与小说基本上属于过渡型的层次,白话诗偏于说理写实,散文化倾向严重,小说还不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其贡献在于对封建文学传统的冲击以及在艺术方面的开拓与探索,这些都具有开风之先的历史意义。

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写实的立场上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其中以两大文学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即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表现了作家们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深切关注,其缺撼之处在于审美价值较为薄弱。

乡土文学热潮则是文学研究会等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带着故乡和童年的回忆来表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各种陈规陋俗。

乡土文学形成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此外,文学研究会作家在诗歌、散文、戏剧领域也卓有建树。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目录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1 双簧戏: (10)2 文学研究会: (10)3 创造社: (10)4 新月社: (10)5 语丝社: (11)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1)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1)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1)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2)10 左联: (12)11 中国诗歌会: (12)12 京派 (12)13 论语派: (13)14 文协: (13)15 孤岛文学 (13)16 七月诗派: (13)17 九叶诗派: (14)18 战国策派: (14)第二章鲁迅 (15)1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15)2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15)3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16)4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175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18)6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19)7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20)8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21)9 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23)10 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 (23)11 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 (24)12 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25)13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 (26)14 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26)15 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27)16 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28)17 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8)18 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 (29)第三章郭沫若 (30)1 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30)2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31)3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31)4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 .. 325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 (33)6 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33)7 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34)8 简述《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情 (34)9 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 (35)第四章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36)1 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 (36)2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37)3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37)4 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38)5 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39)6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40)7 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41)8 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41)9 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42)10 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42)11 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43)12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 (43)13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5)14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5)15 简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45)16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46)17 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47)18 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 (47)19 简析《沉沦》的思想 (48)20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 (48)21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49)22 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0)23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50)24 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51)25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51)26 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 (52)27 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 (53)28 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54)29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 (55)30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55)31 简述冯至的《作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56)32 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56)第五章茅盾 (57)1 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57)2 简析《动摇》中的胡国光形象 (58)3 简析《蚀》的艺术特点 (59)4 分析《子夜》的思想内容 (59)5 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60)6 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 (61)7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61)8 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62)9 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6310 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64)第六章老舍 (66)1 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66)2 通过祥子的悲剧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思想 (67)3 分析祥子的形象 (68)4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 (70)5 简析《猫城记》思想的复杂性 (70)6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 (71)7 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 (72)8 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 (72)9 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73)10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74)11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75)12 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76)13 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76)14 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 (77)第七章巴金 (79)1 简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79)2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79)3 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80)4 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80)5 《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现代文学史第四章

现代文学史第四章

《女神》的形式
• 受到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启发
– “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 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 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 《匪徒颂》中赞扬其为“文艺革命家” – “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 – “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 – “这儿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 – 诗与诗之间没有一致的形式,一首诗内部有某种统一及格 律的考虑,但确实是以情绪自然消涨的内在韵律推动的。
• 强调主观性和抒情性。
– 《屈原》中“雷电颂”,几乎是自我倾诉
• 浓郁的诗意
– 外在形式上的吟诗、歌舞场面的插入(如《屈原》 以《橘颂》贯穿全剧,第二幕出现《九歌》场面, 第三幕有“招魂”);内在表现为强烈的抒情性。
• 戏剧冲突的营造
– 不仅靠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更有 层层推进的感情之流。
参考文献
• 刘纳《论<女神>的艺术风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4 • 王瑶《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创作理论》,《文学评论》 1983.3 • 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1984.3 • 黄曼君《自然科学的时代精神与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2 • 税海谟《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版 • 周海波《历史的废墟与艺术的王国——郭沫若历史剧文化命 题的文学意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
现代文学史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轮廓
• 白话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含 十四行诗)——象征诗(从节奏到旋律)——政治 抒情诗
胡适《尝试集》1920.3初版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题4)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题4)

第四章 1917~1927年的⽂学创作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于A.1918年B.1920年C.1921年D.1923年 2.下列哪部作品是叶绍钧的长篇⼩说?A.《夜》B.《校长》C.《潘先⽣在难中》D.《倪焕之》 3.下列哪部作品是许地⼭的散⽂集?A.《铁鱼的鳃》B.《命命鸟》C.《空⼭灵⾬》D.《缀劳蛛》 4.下列哪部作品是朱⾃清的长诗?A.《踪迹》B.《毁灭》C.《你我》D.《背影》 5.下列哪位作家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A.朱⾃清B.冰⼼C.郁达夫D.王统照 6.⼩说《迟桂花》的作者是A.叶绍钧B.许地⼭C.郁达夫D.王统照 7.阿⽑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主⼈公?A.《桃园》B.《微笑》C.《沉沦》D.《桥》 8.下列哪⼀位作家属于“京派作家”?A.庐隐B.冰⼼C.胡适D.冯⽂炳 9.诗集《猛虎集》的作者是A.闻⼀多B.徐志摩C.朱⾃清D.冯⾄ 10.下列哪位诗⼈是“沉钟社”的重要成员?A.李⾦发B.臧克家C.冯⾄D.冰⼼ 11.提出新格律诗“三美”主张的诗⼈是A.郭沫若B.闻⼀多C.徐志摩D.戴望舒 12.诗篇《沙扬娜拉》的作者是A.殷夫B.艾青C.卞之琳D.徐志摩 13.下列哪位作家在“五四”时期以“问题⼩说”的创作⽽步⼊⽂坛?A.郭沫若B.⽥间C.冰⼼D.周作⼈ 14.冰⼼是下列哪⼀⽂学团体的成员,A.⽂学研究会B.创造社C.新⽉社D.语丝社 15.诗篇《洗⾐歌》的作者是A.李⾦发B.闻⼀多C.臧克家D.陈敬容 16.诗篇《拜献》收⼊徐志摩的哪⼀部诗集?A.《志摩的诗》B.《翡冷翠的⼀夜》C.《猛虎集》D.《云游》 17.朱⾃情与俞平伯曾写下两篇同题散⽂,其题⽬是A.《荷塘⽉⾊》B.《背影》C.《给亡妇》D.《桨声灯影⾥的秦淮河》 18.下列哪部诗集是刘半农创作的A.《湖畔》B.《扬鞭集》C.《春⽔》D.《红烛》 19.社会问题剧《泼妇》的作者是A.欧阳予倩B.胡适C.洪深D.丁西林 20.⼩说集《地之⼦》的作者是A.冯⽂炳B.许钦⽂C.台静农D.鲁彦 21.散⽂集《绿天》的作者是A.瞿秋⽩B.张资平C.周作⼈D.苏雪林 22.下列哪部作品是胡适创作的独幕剧?A.《回家之后》B.《⼀只马蜂》C.《终⾝⼤事》D.《压迫》 23.下列哪位作家以⼩品散⽂的创作⽽著称于现代⽂坛A.鲁迅B.周作⼈C.许地⼭D.冰⼼ 24.诗集《微⾬》的作者是A.冯⾄B.李⾦发C.徐志摩D.闻⼀多 25.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是A.张天翼B.周作⼈C.叶绍钧D.冰⼼ ⼆、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它们的标号写在题于后括号内) 1.以下哪些是周作⼈的散⽂作品?A.《⾃⼰的园地》B.《⾬天的书》C.《⼭中杂记》D.《谈龙集》 E.《永⽇集》 2.以下哪些是徐志摩的诗歌作品?A.《猛虎集》B.《翡冷翠的⼀夜》C.《繁星》D.《云游》 E.《雪朝》 3.以下哪些是郁达夫的作品?A.《还乡记》B.《沉沦》C.《⼀个⼈在途上》D.《迟桂花》 E.《⼭⾬》 4.以下哪些作家是⽂学研究会的成员?A.胡适B.叶绍钧C.王统照D.许地⼭ E.冰⼼ 5.以下哪些作家是新⽉社的成员?A.郁达夫B.闻⼀多C.朱⾃清D.徐志摩 E.庐隐 6.下列哪些作品是新⽂学第⼀个⼗年(1917~1927)⼩说创作的重要收获?A.《阿Q正传》B.《春风沉醉的晚上》C.《潘先⽣在难中》D.《斯⼈独憔悴》 E.《海滨敌⼈》 7.下列哪些是许地⼭的作品?A.《长河》B.《桃园》C.《春桃》D.《缀劳蛛》 E.《空⼭灵⾬》 8.下列以⼥性形象为主⼈公的作品有A.《祝福》B.《沉沦》C.《春桃》D.《桃园》 E.《倪焕之》 9.下列哪些诗篇创作于20年代?A.《再别康桥》B.《死⽔》C.《我是⼀条⼩河》D.《⼤堰河——我的保姆》 E.《七⼦之歌》 10.下列哪些诗集是冯⾄的作品?A.《红烛》B.《云游》C.《昨⽇之歌》D.《⼗四⾏集》 E.《⼥神》 11.冰⼼的“⼩诗”集主要有A.《繁星》B.《毁灭》C.《春⽔》D.《微⾬》 E.《扬鞭集》 12.下列哪些是冰⼼散⽂中的名篇?A.《往事》B.《闲情》C.《南归》D.《荷塘⽉⾊》 E.《故乡的野菜》 13.下列哪些是朱⾃清的创作的?A.《背影》B.《欧游杂记》C.《毁灭》D.《踪迹》 E.《桨声灯影⾥的秦淮河》 14.冰⼼创作所追求的“爱的哲学”的具体内容包括A.母爱B.博爱C.互爱D.童真 E.⼤⾃然 15.下列哪些是瞿秋⽩创作的报告⽂学集?A.《还乡杂记》B.《饿乡纪程》C.《⾚都⼼史》D.《乱弹及其他》 E.《尝试集》 三、名词解释题 1.“语丝⽂体” 2.“新格律诗派” 3.象征诗派 4.新⽉社 5.《铁鱼的鳃》 6.《繁星》和《春⽔》 7.《死⽔》 8.《桃园》 9.周作⼈ 10.许地⼭ 11.朱⾃清 12.李⾦发 四、简答题 1.简述胡适《尝试集》对现代新诗的独特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中国现代文学史-00

中国现代文学史-00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晚清时期,维新派思想家、文学家在文学界掀起了以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白话文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改良运动。

“诗界革命”倡导者有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黄遵宪等。

黄遵宪在《杂感》中提倡“我手写我口”。

“小说界革命”和“文界革命”的倡导者是梁启超。

他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报章体”。

“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裘廷梁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主张。

陈子褒提出报纸应改为白话。

主要成就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一批意在匡世的白话谴责小说。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从1918年5月起,《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

稍后,又有《每周评论》、《晨钟》、《新潮》、《少年中国》等新文化刊物出现。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在思想上为“五四”运动作了准备;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发展。

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再论孔教问题》等文。

李大钊发表了《青春》、《孔子与宪法》等文。

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文学革命——文以载道的观念,使旧文学浸透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僵化的语言和形式,既影响思想革命的深入,也阻碍着文学自身的发展。

1916年10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在美国给陈独秀的信,提出文学改良的八条意见。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胡、陈的发难,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在《新青年》上展开了文学革命的讨论。

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构成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内容。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学革命时期(1917-1927)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创作概况;了解《新青年》、《新潮》、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团体的创作特色并能够进行分析评价;掌握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对胡适、周作人、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冰心、朱自清、庐隐、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冯文炳、冯至、李金发等新文学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应基本了解,并且能够分析评价他们在新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概述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尝试阶段,1917-1920年;(二)初步繁荣阶段,1921-1927年。

了解《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贡献。

《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刊物。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是最早的白话诗作者。

刘半农被誉为平民诗人。

陈衡哲是最早的女小说家之一。

《新青年》上的随感录专栏上,新文学倡导者们最先展露了战斗的风姿。

《新潮》作家群也以关注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问题而著称。

文学革命初期创作的不足与意义:文学革命初期的白话诗与小说基本上属于过渡型的层次,白话诗偏于说理写实,散文化倾向严重,小说还不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其贡献在于对封建文学传统的冲击以及在艺术方面的开拓与探索,这些都具有开风之先的历史意义。

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写实的立场上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其中以两大文学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即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表现了作家们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深切关注,其缺撼之处在于审美价值较为薄弱。

乡土文学热潮则是文学研究会等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带着故乡和童年的回忆来表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各种陈规陋俗。

乡土文学形成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此外,文学研究会作家在诗歌、散文、戏剧领域也卓有建树。

现代文学史之各章(1)

现代文学史之各章(1)

现代文学史之各章(1)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问题小说:‛五四‛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等人.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姻爱情.教育.就业.家庭.儿童.妇女贞节.社会习俗等问题,表现出作家关心社会,注目现实,探究人生的创作热忱和社会功利意识.社会功利的倾泄使问题小说不免带有观念化和抽象化的陋病.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综合练习题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综合练习题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独幕话剧是,作于。

3.刘半农被誉为,他的代表诗集是。

4.沈尹默的被认为是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美德的佳作。

5.周作人的借助象征手法表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广受好评。

6.陈衡哲的代表作是。

7.康白情的代表作是,俞平伯的交织着新思潮的哲理与旧文学的意象,既有对理想的憧憬,也不无自身的彷徨。

8.五四时期有两大文学现象与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家关系密切,一是热,二是的崛起。

9.问题小说热的出现,与在理论上的阐释分不开。

10.问题小说的出现,间接受到过当时作过较多介绍的易卜生的和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的影响。

11.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的。

12.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1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刊物,是由文学研究会诗人、、主持的。

该会8位诗人的诗合集从内容到形式代表着一种平实的诗风。

14.瞿秋白20年代初写的和,向国人报告社会主义苏联建国初期的情况,被视为现代的滥觞。

瞿秋白在30年代还写有杂文集,见解深刻独特,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15.创造社作家张资平带有自传性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16.女作家冯沉君的代表作与表现了毅然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历程。

17.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8.20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作家是,她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和自传体长篇小说。

19.是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杂文)刊物。

20.《语丝》的作者队伍大致可分两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的小品,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杂文。

21.林语堂五四以后潜入鼓吹幽默、抒写性灵一路,由的偏锋成为的主帅。

22.新月派诗人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主张,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23.女作家凌叔华的代表作有、等,风格清新、优雅、透逸,别具一格。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木,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梁实秋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美好与哲理,给人以宁 静与启迪。如《雅舍小品》系列文章,通过对雅 舍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
悟与热爱。
散文的影响与发展
对读者审美的影响
对后续创作的启迪
文化传承的意义
现代散文以其丰富的类型与深刻的内涵,对读者 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拓宽了读者的阅 读视野,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品味,促进了文学素
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舆论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白话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这一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为现
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工具。
代表性作家
鲁迅及其《狂人日记》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短 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独特魅力。
随笔的随意与深刻
随笔以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而著称,强调作 者随感而发,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独特见解。 如周作人的《苦雨》,以雨为引,探讨人生苦 短与淡然处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随笔的深刻
与随意并存的魅力。
杂文的社会批判
杂文以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为特点,通过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展现作者的思想深 度与社会责任感。如鲁迅的《热风》,以其犀 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呼唤民众觉醒,是杂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在现代诗歌中,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视角 和手法,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貌和 生活方式,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爱情与革命的诗篇
爱情与革命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诗 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歌颂了 爱情的甜蜜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文学名著精读第四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概述

文学名著精读第四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概述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 1、理性精神的显现 • 2、感伤情调的流行 • 3、个性化的追求 •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鲁迅 (1881-1936)
一、《呐喊》与《彷徨》:中国
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 (一)生平与思想发展
1、相关资料与书目 朱正:《鲁迅传略》、《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9月/1985年 6月 林非、刘再复:《鲁迅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林志浩:《鲁迅传》 北京出版社 1981年8月 彭定安:《鲁迅评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7月 吴中杰:《鲁迅传略》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6月 陈漱渝:《民族魂》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7月 曾庆瑞:《鲁迅评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年5月
鲁迅的小说作品先后结集成三个集子出版, 它们分别是:《呐喊》(1923年8月)、 《彷徨》(1926年8月)、《故事新编》 (1936年1月)
其中,《呐喊》与《彷徨》在中国 小说史上开拓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主题、 新的题材、新的人物和新的形式,开创了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传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张定璜在1925年写的《鲁迅先生》 一文中,曾把《呐喊》与五四以前的苏曼 殊写的小说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两种 语言,两样的感情,两个完全不同的世 界”,读《呐喊》,“我们就譬如从薄暗 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走到夏日的炎光里 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从这极 富有历史感的评价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鲁 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伟 大意义。
(一)《野草》
• 1、创作背景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一文中这 样叙述了他的散文诗集《野草》的创作背景:
后来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 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线中的伙伴还 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 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 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 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 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云游时期 (1927—1931)
以《猛虎集》和《云游》
作为标志
如果说,徐的艺术灵感是
被爱情激活的话,那么, 他那种贯注理想而讲究和 谐的审美趣味,便是从剑 桥闲适、优雅的环境中熏 陶出来的。
二、诗作的特点
1、在内容上
题材范围日趋狭窄,感情基调日趋低沉 (1)早期
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理想主义者
2、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等外国文学与社会思 潮的影响。
3、针对“五四”新诗创作的“流弊”,一 些诗人起而纠偏,并探索理想的中国新 诗的艺术与形式。
(二)中国象征诗派的诗歌主张
1、主张建立 “纯粹诗歌”,认为 诗与散文应明确分界。 2、提倡诗要用暗示,反对直接说明
认为诗越不明白越好。
(三)象征派的主要诗人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三)小诗的代表诗人和诗作
1.冰心的《繁星》与《春水》
一花一石的歌吟表现作者爱和美的哲学。
纯静、细腻、柔和、含蓄。
侧重于歌吟童心、母爱、自然,借对一草一木、
2、宗白华
《流云》收诗40余首 擅长表现诗人的心灵与自然宇宙
以及社会人生的律动之间的契合
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本身的诗
(四)“湖畔诗人”的诗作
五、“新月”诗派的诗作
(一)“新月派”崛起的文学背景 (二)“新月”诗派的概况 1、前期“新月”派 2、后期“新月”派
(三)“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 2 、提倡以“和谐”、“均齐”为新诗的审美特 征,倡导新诗的现代格律化。
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 (1)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 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
/ 你万一梦到它时, /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实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乡 思: /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 / 你头上的、 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 像一只绯红的 花朵。
四、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代性。
汪静之诗集《蕙的风》
蕙的风
汪静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命题,引发了诸种“零碎的思想”。
2、外来诗歌的影响:小诗的体式渊源于印度佛教哲学诗中一种名为 “偈”的短诗体裁以及日本短歌、俳句。由于郑振铎翻译的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周作人引入的日本短歌、俳句的影响, 以及冰心等人的自觉实践,使小诗创作在中国诗坛风靡一时。
(二)小诗的特点
诗行短小,讲求凝练;侧重表达个人的内心世 界,或即时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
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周作人:“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可以
有,只有诚实却早已找不到,便是爪哇国 里恐怕也不会有了罢,志摩却还保守着他 天真烂漫的诚实,可以说是世所稀有的奇 人了”。
(2)意象新颖、美妙,具有飘逸之美感
徐志摩的诗主要摄取大自然中各种
运动着的生命现象,作为诗情寄托 物,因而风云、日月、山水、草木、 花朵,诗人都赋予它以生命和动态 之美。
二、小诗创作与“湖畔诗人”
(一)小诗创作
1、1919年的一个冬夜,刚刚以问题小说的创作闯入文坛的冰心应弟 弟的建议,把“零碎的思想”以片断的杂感的形式记录下来,从
1921年开始以分行的自由体短诗的形式陆续在报刊发表,一时间蜚
声文坛,模仿者及呼应者渐多,小诗的体式遂在诗坛逐渐成形。作 家们广泛地思索着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个性等时代性的
( 2 )着意克制个人情感,努力在诗
人自身与客观现实之间拉开距离。
(3)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
2、提倡以“和谐”、“均齐”为新诗
的审美特征,倡导新诗的现代格律化。
3、“新月”派倡导新诗格律化的复杂 性 (1)精炼与集中,具有相对规范形式。 (2)盲目搬用西洋格律诗的音乐规则,
忽略了中西语言的本质区别。

创作《志摩的诗》时期的徐志摩可以用胡適的话 来概括:“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 这种三位一体的信仰缺一不可,表 征着徐志摩的情感、性灵和艺术的诸种取向。其 中自由的性灵尤其是他的生命和创作的核心支撑。 可以说,最终决定着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的,是他 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的天性。
1、李金发 (1901-1976)
诗中既有波特莱尔的恶
魔主义精神和“审丑” 的美学,又有魏尔伦的 感伤与颓废的气质。
“诗怪”
(1)意象选择:习惯用“寒夜”、“枯 骨”、“残月”、“落叶”、“荒野” 等 。 (2)抒写内容: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 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 颓废色彩。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
举人。
诗集《旧梦》
最好的诗作是歌谣
体的白话诗
《卖布谣》:歌谣
形式,浅显通俗。
3、俞平伯(1900-1990)
《冬夜》 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
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
欧化的文法
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

4、康白情(1896-1945)
第四章
第一节 概 述
20年代的诗歌
一、初期白话新诗 (一)胡适的历史 功绩
新诗实践和理论
建构。
1、胡适《谈新诗》 “以文入诗”,“作诗如作文” 2、胡适的新诗实践
《尝试集》
中国新文学史上最
早的新诗集
1920 年 3 月上海亚东
图书馆出版
3、 体裁特点
(1)以白话入诗。 (2)句式不限长短。
(3)声调不拘平仄。
(4)用韵自由。
4、《尝试集》中诗歌的内容
(1)反封建——《礼》、《威权》 (2)反军阀——《你莫忘记》
(3)倡自由——《鸽子》、《老鸦》
(4)尚进取——《上山》
(5)人道精神——《人力车夫》
湖上
胡适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并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长安人
诗集《圣母像前》有更多的异域情调
与病态的情感的渲染。
4、冯乃超(1901-1984),广东
南海人
主要诗集为《红纱灯》。以鲜明的色
彩感和铿锵的音节取胜
(四)象征诗派的诗歌特点
1、强调诗歌具象的多义性。
2、比喻的运用多取远譬。
3、在诗的组织上常用省略法。
4 、感觉世界过于狭窄,感情上存有 一定的颓废倾向,句法过于欧化。
4、朱湘(1904-1933)
安徽太湖人。诗集有《夏
天》、《草莽集》
(1)塑造“具有东方的静的 美丽”的女性形象,刻意 营造古典美 。 (2)探索诗的形式美,追求 音韵格律与“文字的典 则”。
第二节

徐志摩
徐志摩:三位一体的人生和艺术世界
徐志摩是我国二十年代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 位诗人,也是一个思想敏锐而又才华横溢的 诗人。
(3)表现手法: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 感、隐喻、联想等手法,营造出具有朦 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
2、穆木天(1900-1971)
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人。1921年
加入创造社。
诗集有《旅心》、《新的旅途》等。 诗作寻求诗人心灵与深邃遥远的世界
之间内在的契合与交响。
3、王独清(1898-1940),陕西
(3)音韵和谐,旋律优美、飘逸。
个诗集 —— 《翡冷翠的 一夜》 —— 可以说是我 的生活上的又一个较大 的波折的留痕。我把诗 稿送给一多看,他回信 说:‘这比〈志摩的诗〉 确乎进步了 —— 一个绝 大的进步’”。
(1)对爱恋的痴情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 把莲蓬》 (2)对现实的愤懑。 《梅雪争春》(纪念 三一八),大雪的 残酷,更衬托出春 梅的风骨。
“湖畔诗人”: “五四”
初期,与小诗派同时出现, 对诗坛有较大影响,引许多 青年读者“忘了归路”的, 正是湖畔诗人的创作。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
冯雪峰
情诗,构成创作的主线索。
湖畔派情诗充满生气,清纯天真 拓宽了现代新诗的题材范围 以对爱情的大胆咏唱和展示爱情
的非理性力量体现了较明显的现
三、冯至的诗(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
县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
冯至是少有的在两个历 史阶段(20年代与40年 代)都做出特殊贡献的 诗人。
诗歌特色:
1、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 2、着意追求诗情的哲理化,具有“沉思” 的调子。 3、诗形朴素 4、个性鲜明
(1)诗的意象——全都抹着凄清、孤苦的色彩。 (2)诗的情调——充满感伤与苦闷。 (3)诗的节奏——舒缓、幽婉、柔美。
2、成熟时期 (1922——1925)
(1)对爱情的执着追 求。 《雪花的快乐》
诗人的代表作 理解一:把雪花喻为爱情,象征着爱情
的纯洁无邪,美丽温柔。雪花富有灵性,
诗也富有灵性,给人明丽而又飘逸的感
觉。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