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摘要总结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深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力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048-01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一是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二是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实践证明,一项产业的培植和开发必须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现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前准备
选择地势较平坦,而且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丘陵地种植。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配备的拖拉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检验,要求技术性
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可靠。
2深耕整地
机械深松耕作业应严格执行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机作业质量标准,即播前整地一般不应该有直径>3cm的土块;深浅一致,耙深16~20cm;用于化肥深施的耙整地应覆盖严密。深耕应达到20cm以上,深松
30cm以上,秋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分。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下疏松,耕层绵软,土块细碎,确保播种质量。耙耱整地作业的质量标准为:漏耙面积80%,直径>5cm,土块不得超过5块/m2。3化肥深施
施肥均匀一致,位置准确,深度6~10cm,种薯与肥的隔离土层>3cm;施肥量应达到农艺要求;测土配方定量施肥,各种肥料的比例严格
按要求进行。施肥采用机械或半机械半人工化肥深施机具。种肥施用采用种肥分层马铃薯播种机,复式作业,种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或将肥料撒于地表,然后用圆盘耙进行耙施。施肥作业的质量标准为:肥料断条率<3%;肥料均匀度:碳酸氢铵为20%~30%,尿素等颗粒
肥为20%~25%,其中底肥深施均匀性变异系数≤6%,播种深施排肥及中耕深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40%;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均应
≤13%;化肥的土壤覆盖率要达到100%;施肥位置准确率≥70%;中耕深追施肥作业伤苗率<3%;各种机具的使用可靠性系数均应≥90%。4播种
马铃薯播种机常用的机型为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播种机,一
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工序。播种作业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执行,即适时播种,10cm土层温度稳定超过7~8℃时即可播种;播量、播深、垄高、垄宽、行距符合要求,不损伤种薯。5中耕
中耕作业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即适时中耕,中耕松土深度、培土高度及厚度符合农艺要求;达到土壤疏松、土块细碎;中耕行距与播种行距一致,达到不伤苗、不铲苗。中耕作业一次性完成行间松土、除草、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中耕作业以2次为宜,出苗后目测出苗率达50%、株高5~10cm时进行第1次中耕,株高20~25cm 时进行第2次中耕。
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执行,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的种类、药量、浓度配比和配药次数。进行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作业时,施药浓度要符合农艺要求,喷头与作物距离调至工作高度40~50cm。低速、匀速作业,每隔7~9d喷1次,喷药次数以4~5次为宜。
7收获
挖掘作业质量标准为:挖净率≥98%,明薯率≥97%,伤薯率≤3%。挖出的薯块应较集中铺放于作业带上,便于人工捡拾。常用的收获机具是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马铃薯收获机,作业速度
3~4km/h,挖掘深度20cm为宜,机具与拖拉机挂接要正。
8参考文献
[1] 闫贤邦.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科
技,2007(1):21,39.
[2] 肖学祥,程磊,王利,等.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试验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4):28-29,31.
[3] 付从兵,刘湘江.马铃薯机械化栽培与贮藏技术[j].中国果菜,2009(2):50-51.
[4] 孙振田,皇甫桂荣,孟宪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2009(1):45-46.
[5] 雷发林.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j].新农业,2008(10):58.
[6] 陈家林.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
技,2008(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