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协议和TCP IP四层协议之比较
(转载)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四层参考模型
(转载)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四层参考模型⽹络模型⼀般是指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四层参考模型。
#只是⼀种设计==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互联。
⼀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模型。
该标准定义了⽹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和),即ISO。
在这⼀框架下进⼀步详细规定了每⼀层的功能,以实现环境中的互连性、和应⽤的可移植性。
ISO/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个可以实现的⽅法。
ISO/OSI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些概念,⽤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
在OSI范围内,只有在各种的协议是可以被实现的⽽各种产品只有和OSI的协议相⼀致才能互连。
这也就是说,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个标准,⽽只是⼀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的概念性的框架。
下⾯是每⼀层的功能:(1)(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它主要关⼼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个节点向另⼀个节点传送⽐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
它关⼼的问题有:多少伏电压代表1?多少伏电压代表0?时钟速率是多少?采⽤全双⼯还是半双⼯传输?总的来说物理层关⼼的是链路的机械、电⽓、功能和规程特性。
(2)(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是为⽹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
数据帧中包含(⼜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
该层的主要作⽤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络层来说⽆差错的。
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的,即进⾏流量控制,以防⽌接收⽅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来的⾼速数据⽽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Network Layer)⽹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或分组。
该层的主要作⽤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选择算法()将数据包送到⽬的地。
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
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在计算机网络中,层次模型是一种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方法。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和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是两种不同的层次模型,它们都为网络通信提供了标准化的框架。
然而,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区别。
一、OSI层次模型OSI层次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一种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每个层次的简要介绍: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例如通过光缆或电缆发送数字信号。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帧,并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在多个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以实现数据的传递。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确保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提供数据的分段和重组等功能。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网络会话,以便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将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不同设备之间可以正确地解释和处理数据。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提供特定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所需的服务和协议。
二、TCP/IP层次模型TCP/IP层次模型是因特网的基本通信协议,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功能。
以下是每个层次的简要介绍:1.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负责提供网络接口以进行数据传输。
2. 网络层(Internet Layer):与OSI的网络层相对应,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与OSI的传输层相对应,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并为应用层提供端口和流控制等功能。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建立和维护通 信会话、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主要的传输层 协议是TCP和UDP。
链路层
负责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并进行 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该层的主要协议包括以 太网协议等。
0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 型的比较
层次结构的比较
总结词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在层次结构上存在差异。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按照发送顺序无错误地传输,主要协议有TCP和UDP。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以及同步和对话控制等功能。
表示层
用于处理数据格式化,包括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等转换功能。
应用层
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Web浏览等应用协议。
02 TCP/IP模型概述
应用场景的比较
总结词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主要用于指导网络设计和开发。而TCP/IP模型在实际的 网络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互联网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等,这些协
议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
0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 型的应用
05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 型的实践案例
基于OSI参考模型的案例
案例一
一个跨国公司的网络系统架构
案例四
一个在线购物平台的网络架构
案例二
一个大学校园网的设计
案例三
一个政府部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基于TCP/IP模型的案例
案例一
一个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
案例三
一个在线银行的网络服务架构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功能及不同点
试述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所完成的功能,以及这两个模型的不同点。
(一)OSI七层模型O S I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交互作用。
,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均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发送.物理层是O S 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是O S 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网络层,即O S 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例如,一个计算机有一个网络地址1 0 。
3 4 . 9 9 。
1 2(若它使用的是T C P / I P协议)和一个物理地址0 0 6 0 9 7 3 E 9 7 F 3.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B点(A、B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络段上)。
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受方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 S 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术语“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注:⽹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学术派标准OSI参考模型有七层,⽽⼯业标准TCP/IP模型有四层。
后者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在介绍时通常分为5层来叙述但应注意TCP/IP模型实际上只有四层。
1、TCP/IP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提供具有机械的,电⼦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2)数据链路层主要提供链路控制(同步,异步,⼆进制,HDLC),差错控制(重发机制),流量控制(窗⼝机制)1) MAC:媒体接⼊控制,主要功能是调度,把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负责根据逻辑信道的瞬时源速率为各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输格式。
MAC层主要有3类逻辑实体,第⼀类是MAC-b,负责处理⼴播信道数据;第⼆类是MAC-c,负责处理公共信道数据;第三类是MAC-d,负责处理专⽤信道数据。
2)RLC:⽆线链路控制,不仅能载控制⾯的数据,⽽且也承载⽤户⾯的数据。
RLC⼦层有三种⼯作模式,分别是透明模式、⾮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采⽤不同的模式。
3)BMC:⼴播/组播控制,负责控制多播/组播业务。
4)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负责对IP包的报头进⾏压缩和解压缩,以提⾼空中接⼝⽆线资源的利⽤率。
(3)⽹络层提供阻塞控制,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1)IP:IP协议提供不可靠、⽆连接的传送服务。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IP地址是重要概念2)ARP:地址解析协议。
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
以太⽹中的数据帧从⼀个主机到达⽹内的另⼀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的,⽽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比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1. OSI七层和TCP/IP四层的关系1.1 OSI引⼊了服务、接⼝、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TCP/IP模型。
1.2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实践;⽽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1.3 OSI是⼀种理论下的模型,⽽TCP/IP已被⼴泛使⽤,成为⽹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 protocol ⽤户数据报协议OSI七层⽹络模型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络协议应⽤层(Application)应⽤层HTTP、TFTP, FTP, NFS, WAIS、SMTP表⽰层(Presentation)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会话层(Session)SMTP, DNS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 UDP⽹络层(Network)⽹络层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数据链路层(Data Link)数据链路层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物理层(Physical)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具体如下图所⽰。
2. OSI七层协议模型2.1 七层结构记忆⽅法:应、表、会、传、⽹、数、物2.2 应⽤层协议需要掌握的是: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rotocol)、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2.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上图所⽰,在OSI参考模型中,当⼀台主机需要传送⽤户的数据(DATA)时,经历的过程如下:(1)(DATA)数据⾸先通过应⽤层的接⼝进⼊应⽤层。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什么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
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
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协议分层知识集锦:七层、四层、五层
一、概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
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
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
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第一层物理层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
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
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
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
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精品]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精品]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在网络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共同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典型结构,它们在网络模型的研究开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OSI 七层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来参照开发的,其参考模型由七个连接层组成;而TCP/IP参考模式,也就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 这两个重要网络协议,构成了一个四层架构,其具有泛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OSI参考模型由7层组成,主要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其中,物理层主要负责穿越物理网络的实体的传输的控制;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消息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节点,并编码信息;网络层主要是负责维护数据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服务;会话层提供端到端的交互服务;表示层负责提供了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的翻译和加解密的功能;而应用层则提供了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
而TCP/IP 参考模型由4层组成,分别是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其中,网络层和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功能完全一致,而链路层处理网络接入以及物理收发信号,既结合了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而传输层和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功能完全一致,包括维护两个终端间的传输信道、数据的可靠传输等;最后,应用层则提供了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如FTP,WWW,SMTP,SSH,TELNET等,和OSI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功能也完全一致。
总的来说,OSI参考模型更像是一个设计理念,一种通用的架构,尽管实施的很慢,但却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的需求来进行调整;而TCP/IP参考模型则是一套实际操作的施行规范,基本用于 Internet网络的通信,确定了具体的实现规范和参考示范,使得网络的实现更加地规范和可控。
有关分组、帧、报文、比特流的问题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或报文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物理层——比特(Bit)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packet也可译作分组或.数据包(是翻译造成的,其实是同一个词packet)知识背景:首先要了解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一、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TCP/IP模型实际上是OSI模型的一个浓缩版本,它只有四个层次:1.应用层2.运输层3.网际层4.网络接口层与OSI功能相比:应用层对应着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对应着OSI的传输层网际层对应着OSI的网络层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二、TCP/IP每层所对应的协议,OSI七层模型所对应的协议TCP/IP:数据链路层:ARP,RARP网络层:IP,ICMP,IGMP传输层:TCP ,UDP,UGP应用层:Telnet,FTP,SMTP,SNMP.OSI:物理层:EIA/TIA-232, EIA/TIA-499, V.35, V.24, RJ45, Ethernet, 802.3, 802.5, FDDI, NRZI, NRZ, B8ZS数据链路层:Frame Relay, HDLC, PPP, IEEE 802.3/802.2, FDDI, ATM, IEEE 802.5/802.2网络层:IP,IPX,AppleTalk DDP传输层:TCP,UDP,SPX会话层:RPC,SQL,NFS,NetBIOS,names,AppleTalk,ASP,DECnet,SCP表示层:TIFF,GIF,JPEG,PICT,ASCII,EBCDIC,encryption,MPEG,MIDI,HTML应用层:FTP,WWW,Telnet,NFS,SMTP,Gateway,SNMP三、OSI的七层结构第一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网络之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
⽹络之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13.OSI七层模型各层分别有哪些协议及它们的功能在互联⽹中实际使⽤的是TCP/IP参考模型。
实际存在的协议主要包括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和应⽤层。
各协议也分别对应这5个层次⽽已。
要找出7个层次所对应的各协议,恐怕会话层和表⽰层的协议难找到啊。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线的接⼝类型、光纤的接⼝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它的主要作⽤是传输⽐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传输,到达⽬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层的数据叫做⽐特。
【2】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户数⼤⼤增加,⽽⽹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4】传输层:定义了⼀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号(WWW端⼝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于传输可靠性要求⾼,数据量⼤的数据),UDP(⽤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数据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式传输的),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分段和传输,到达⽬的地址后再进⾏重组,常常把这⼀层数据叫做段。
【5】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号:传输端⼝与接收端⼝)建⽴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 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层:可确保⼀个系统的应⽤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读取。
例如,PC程序与另⼀台计算机进⾏通信,其中⼀台计算机使⽤扩展⼆⼀⼗进制交换码(EBCDIC),⽽另⼀台则使⽤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来表⽰相同的字符。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技巧]
1.1.2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表1-1是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
我们把OSI七层网络模型和Linux 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然后将各种网络协议归类。
表1-1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OSI七层网络模型Linux 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网络协议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层TFTP, FTP, NFS, WAIS表示层(Presentation)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 会话层(Session)SMTP, DNS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 UDP网络层(Network)网际层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接口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物理层(Physical)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1.网络接口网络接口把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放在一起,对应TCP/IP概念模型的网络接口。
对应的网络协议主要是:Ethernet、FDDI和能传输IP数据包的任何协议。
2.网际层网络层对应Linux TCP/IP概念模型的网际层,网络层协议管理离散的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如IP协议为用户和远程计算机提供了信息包的传输方法,确保信息包能正确地到达目的机器。
这一过程中,IP和其他网络层的协议共同用于数据传输,如果没有使用一些监视系统进程的工具,用户是看不到在系统里的IP的。
网络嗅探器 Sniffers是能看到这些过程的一个装置(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它能读取通过网络发送的每一个包,即能读取发生在网络层协议的任何活动,因此网络嗅探器Sniffers会对安全造成威胁。
重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ARP(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和IP协议(网际协议)等。
OSI参考模型与TCP_IP参考模型的比较
2001年12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Dec.2001 文章编号:1007-9734(2001)04-0071-03收稿日期:2001-10-08作者简介:罗道昆,男,高级工程师,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
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参考模型的比较罗道昆 于浩杰摘要:对网络ISO 中的OSI 七层参考模型与广泛应用的TCP/IP 四层参考模型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OSI ;TCP/IP ;参考模型;比较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体系结构非常复杂而又发展迅速的系统。
为了减少协议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网络都按层(Layer )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
不同的网络模型(比如OSI 和TCP/IP )其层的数量、各层的名字、内容以及功能等不尽相同。
然而,在所有的网络模型中,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并且隐藏本层的实现细节。
一、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参考模型的分层通过图1对两种参考模型的比较,在实际运用中,表示层和会话层作用不大,TCP/IP 参考模型中O S I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 P /I P 应用层(模型中不存在)传输层互联网层主机至网络层图1OSI 参考模型与T CP/IP 参考模型分层图没有这两层;它的网络层只定义了网络互连所需的最低功能,即为了使得该体系结构能拥有“无缝隙地连接多个网络的能力”;主机至网络层除定义了向上层提供服务的物理地址外,几乎没有作任何其他的规定。
11OSI 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通常规定网络传输媒体的机械、电气、功能、规程等特性,用来实现数据链路实体间透明的比特(Bit )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提供链路管理、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寻址等功能,主要用途是为在相邻网络实体之间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连接,并传输数据链路服务数据单元。
TCPIP四层
TCP/IP四层结构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
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
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
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网络接口层物理层是定义物理介质的各种特性:1、机械特性。
2、电子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 数据报,交给IP层。
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Ethernet 802.3、Token Ring 802.5、X.25、Frame relay、HDLC、PPP ATM 等。
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
IP 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
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
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
浅谈OSI七层网络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浅谈OSI 七层⽹络模型和TCPIP 四层模型OSI 七层⽹络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的⼀个⽤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OSI 七层模型功能对应的⽹络协议应⽤层应⽤层是⽹络体系中最⾼的⼀层,也是唯⼀⾯向⽤户的⼀层,也可视为为⽤户提供常⽤的应⽤程序,每个⽹络应⽤都对应着不同的协议HTTP 、TFTP, FTP, NFS,WAIS 、SMTP表⽰层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确保⼀个系统的应⽤层发送的消息可以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读取,编码转换,数据解析,管理数据的解密和加密,同时也对应⽤层的协议进⾏翻译Telnet, Rlogin, SNMP,Gopher会话层负责⽹络中两节点的建⽴,在数据传输中维护计算机⽹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决定何时终⽌通信SMTP, DNS传输层是整个⽹络关键的部分,是实现两个⽤户进程间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处理数据包的错误等传输问题。
是向下通信服务最⾼层,向上⽤户功能最底层。
即向⽹络层提供服务,向会话层提供独⽴于⽹络层的传送服务和可靠的透明数据传输。
TCP, UDP⽹络层进⾏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络之间的路径选择,IP 就在⽹络层IP, ICMP, ARP, RARP,AKP, UUCP 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MAC 地址),⽹络设备的唯⼀⾝份标识。
建⽴逻辑连接、进⾏硬件地址寻址,相邻的两个设备间的互相通信FDDI, Ethernet, Arpanet,PDN, SLIP, PPP ,STP 。
HDLC,SDLC,帧中继物理层七层模型中的最底层,主要是物理介质传输媒介(⽹线或者是⽆线),在不同设备中传输⽐特,将0/1信号与电信号或者光信号互相转化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数据发送时从上⾄下封装,收到数据包后从下⾄上解包。
TCP/IP 四层模型TCP/IP 四层模型:TCP/IP 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络的祖⽗ARPANET 和其后继的因特⽹使⽤的参考模型。
TCP IP与OSI七层对应简介
TCP/IP与OSI七层对应简介TCP/IP分成四层结构,从下到上分别是:一、链路层:对应OSI中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为:位Bit(比特),协议有: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连接网络的所有物理设备:线路、网卡、无线等。
集线器(HUB)工作于此层上。
2、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为:帧(Frame),协议有:SDLC、HDLC(Cisco)、PPP(通用标准)、STP、帧中继等。
在TCP/IP卷一协议中:将ARP与RARP归为这一层协议。
网桥、交换机工作于此层上,对MAC地址操作。
以太网数据帧的物理特性是其长度必须在4 6~1 5 0 0字节之间,分别可能要发送和接收I P、A R P和R A R P数据,因此也必须在以太网的帧首部中加入某种形式的标识,以指明生成数据的网络层协议。
为此,以太网的帧首部也有一个16 bit的帧类型域。
二、网络层:对应OSI中的网络层(互连层)3、协议数据单元为:数据包(Packet)(报文),协议有:IP,I C M P(Ping和Traceroute)、I G M P(组播)、IPX、RIP(UDP520)、OSPF、ARP、RARP等。
网关、路由器等工作于此层上,主要使用IP地址进行工作。
网络层可能发送和接收多种上层协议,所在IP包头中有一个8Bit的协议字段,指明上层(传输层)是什么协议,如:1---I C M P协议,2---I G M P协议,6---TC P协议,1 7---UD P协议等。
三、传输层:对应OSI中的传输层4、协议数据单元为:数据段(Segment),协议有:TCP、UDP、SPX等。
传输层上为了区分不同上层应用,在TCP/UDP中包头中都用一个16Bit的端口字段来指明应用层是具体哪一个应用,如:TCP80---HTTP,UDP69---TFTP 等四、应用层:对应OSI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5、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网络中的七层模型、五层模型、四层模型
网络中的七层模型、五层模型、四层模型一:ISO 七层模型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主要计算机生产厂家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但它们都属于专用的。
为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范围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1981年正式推荐了一个网络系统结构----七层参考模型,叫做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
由于这个标准模型的建立,使得各种计算机网络向它靠拢,大大推动了网络通信的发展。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其中高层,即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
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CII格式传输。
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ASC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CII后发送数据。
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C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
示例:加密,ASC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
OSI各层网络协议
各层网络协议OSI七层模型:一、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Physical)→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层(Network)→传输层(Transport)→会话层(Session)→表示层(Presentation)→应用层(Application)二、OSI七层模型快速记忆法: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e Processing三、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1、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4、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5、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6、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7、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四、OSI七层模型各层设备:1、物理层:各种传输媒体(光线、网线),各类DTE和DCE之间通讯的物理设备(如:计算机、HUB),各类插槽、插座。
2、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网卡(有争议)、网桥和二层交换机3、网络层:路由器、网关和三层交换机4、传输层:四层交换机5、会话层:五层交换机6、表示层:六层交换机7、应用层:计算机、负载均衡和七层交换机五、OSI七层模型各层标准:1、物理层:ISO2110(数据通信----25芯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ISO4092(数据通信----37芯DTE/DEC----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CCITT V.2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2、数据链路层:1、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ISO3309--1984(HDLC 帧结构)、ISO7776(DTE数据链路层规程)3、网络层:ISO.DIS8208(DTE用的X.25分组级协议)、ISO.DIS8348(CO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连接))、ISO.DIS8349(CL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无连接))、ISO.DIS8473(CL 网络协议)、ISO.DIS8348(网络层寻址)4、传输层:ISO8072(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定义)、ISO8072(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规范)5、会话层:DIS8236(会话服务定义)、DIS8237(会话协议规范)6、表示层:DP8822、DP8823、DIS6937/27、应用层:DP8649(公共应用服务元素)、DP8650(公共应用服务元素用协议)六、OSI七层模型各层协议:1、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2、数据链路层:PPP、FR、HDLC、VLAN、MAC3、网络层:IP、IPX、OSPF、RIP、IGRP、ICMP、ARP、RARP4、传输层:TCP、UDP、SPX5、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6、表示层:JPEG、MPEG、ASII7、应用层:Telnet、HTTP、FTP、WWW、NFS、SMTPTCP/IP四层模型:一、TCP/IP四层模型名称:网络接口层(Network Access)【又分为物理层(Physical)和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互联层(Internet)→传输层(Transport)→应用层(Application)二、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关系:三、TCP/IP四层模型各层的功能:1、网络接口层:负责实际数据的传输2、网络互联层:负责网络间的寻址数据传输3、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4、应用层:负责实现一切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四、TCP/IP四层模型各层的协议:1、网络接口层: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PPP(点对点协议)、SLIP(串行线路接口协议)2、网络互联层:IP(网际协议)、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3、传输层:TCP(控制传输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4、应用层:FTP(文件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DNS(域名服务器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NFS(网络文件系统协议)五、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区别: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OSI七层模型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而TCP/IP四层模型则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栈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栈的关系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栈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而OSI七层模型和TCP/IP 协议栈则是网络通信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分别是不同的网络通信体系结构,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栈的关系。
一、OSI七层模型简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通信标准模型,简称为OSI模型。
该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这七个层次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负责网络通信的不同方面,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交流。
二、TCP/IP协议栈简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栈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研发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TCP/IP协议栈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三、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栈的关系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是两种不同的网络通信体系结构,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具体如下:1. 对应关系OSI七层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合起来,对应于TCP/IP协议栈的网络接口层。
这一层负责处理物理传输以及数据在物理链路上的传输。
OSI七层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对应于TCP/IP协议栈的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处理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OSI七层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层对应于TCP/IP协议栈的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分段和重组,以及可靠的端到端传输。
OSI七层模型的上三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对应于TCP/IP 协议栈的应用层。
osi七层协议及各层标准和协议
osi七层协议及各层标准和协议OSI七层协议是一种网络协议栈,用于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
下面是每个层次的标准和协议: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通过物理介质(如电缆或无线信号)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的标准包括以太网(Ethernet)、WiFi(无线局域网)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数据帧,并在链路上实现可靠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标准包括以太网、PPP(点对点协议)等。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提供寻址和路由功能。
网络层的标准包括IP (Internet协议)。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标准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连接。
会话层的标准包括SSH(安全外壳协议)等。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表示层的标准包括JPEG图像、MPEG视频等。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网络应用程序与用户之间的接口,负责处理特定的网络服务和协议。
应用层的标准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标准和协议都严格遵循OSI七层协议模型。
实际上,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经常会有多个层次的功能合并在一起或者某些层次的功能被省略。
最常用的网络协议栈是TCP/IP协议栈,它将网络通信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I的七个层次: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OSI七个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在其上串行传送比特流,即所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此外,该层中还具有确定连接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手段,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为做到这一点,在每一帧中必须同时带有同步、地址、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信息。
网络层为了将数据分组从源(源端系统)送到目的地(目标端系统),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使源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信息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并交付给相应的传输层,即完成网络的寻址功能。
传输层传输层是高低层之间衔接的接口层。
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当报文较长时将它分割成若干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
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中的最关键一层,该层以上各层将不再管理信息传输问题。
会话层该层对传输的报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务。
在两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交互。
例如,确定是双工还是半双工工作。
表示层该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所传送的数据的抽象语法变换为传送语法,即把不同计算机内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的标准表示形式。
此外,对传送的数据加密(或解密)、正文压缩(或还原)也是表示层的任务。
应用层该层直接面向用户,是OSI中的最高层。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应用的接口,即提供不同计算机间的文件传送、访问与管理,电子邮件的内容处理,不同计算机通过网络交互访问的虚拟终端功能等。
TCP/IP的四个层次: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互联层
网络接口层
TCP/IP四个层次的功能: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协议的最低一层,包括有多种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访问协议。
网络接口层的功能是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传输,或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出IP数据报并转交给网络互联层。
网络互联层(IP层)该层包括以下协议:IP(网际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该层负责相同或不同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要处理数据报和路由。
在IP层中,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RARP协议用于将物理地址转换成IP地址,ICMP协议用于报告差错和传送控制信息。
IP协议在TCP/IP 协议组中处于核心地位。
传输层该层提供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两个协议,它们都建立在IP协议的基础上,其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即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应用层 TCP/IP协议的应用层相当于OSI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它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其中包括:Telnet、SMTP、DNS等。
此外,在应用层中还包含有用户应用程序,它们均是建立在TCP/IP协议组之上的专用程序。
OSP与TCP/IP的参考层次图:
OSP与TCP/IP的比较:
分层结构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都采用了分层结构,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有7层,而TCP/IP协议只有4层,即TCP/IP协议没有了表示层和会话层,并且把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
不过,二者的分层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标准的特色
OSI参考模型的标准最早是由ISO和CCITT(ITU的前身)制定的,有浓厚的通信背景,因此也打上了深厚的通信系统的特色,比如对服务质量(QoS)、差错率的保证,只考虑了面向连接的服务。
并且是先定义一套功能完整的构架,再根据该构架来发展相应的协议与系统。
TCP/IP协议产生于对Internet网络的研究与实践中,是应实际需求而产生的,再由IAB、IETF等组织标准化,而并不是之前定义一个严谨的框架。
而且TCP/IP 最早是在UNIX系统中实现的,考虑了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比较适合计算机实现和使用。
连接服务
OSI的网络层基本与TCP/IP的网际层对应,二者的功能基本相似,但是寻址方式有较大的区别。
OSI的地址空间为不固定的可变长,由选定的地址命名方式决定,最长可达
160byte,可以容纳非常大的网络,因而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根据OSI的规定,网络上每个系统至多可以有256个通信地址。
TCP/IP网络的地址空间为固定的4byte(在目前常用的IPV4中是这样,在IPV6中将扩展到16byte)。
网络上的每一个系统至少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与之对应。
传输服务
OSI与TCP/IP的传输层都对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传输策略。
OSI定义了五个不同层次的服务:TP1,TP2,TP3,TP4,TP5。
TCP/IP定义了TCP和UPD两种协议,分别具有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性质。
其中TCP与OSI中的TP4,UDP与OSI
中的TP0在构架和功能上大体相同,只是内部细节有一些差异。
应用范围
OSI由于体系比较复杂,而且设计先于实现,有许多设计过于理想,不太方便计算机软件实现,因而完全实现OSI参考模型的系统并不多,应用的范围有限。
而TCP/IP协议最早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在UNIX、Windows平台中都有稳定的实现,并且提供了简单方便的编程接口(API),可以在其上开发出丰富的应用程序,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CP/IP协议已成为目前网际互联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