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的经过简介 历史背景是什么
[键入文字]阿拉曼战役的经过简介历史背景是什么关于阿拉曼战役简介,这场战役指的是在二战进行中期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 年10 月13 日,之所以叫做阿拉曼战役,是因为在埃及的阿拉曼北部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德国意大利进行这场战争,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在阿拉曼战役简介中曾提及,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盟军有希望结束了德军北非装甲军团的攻势,因为在这场战争后轴心国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与运作阶段,阿拉曼战役一共分为三部分,1942 年的6 月阿拉曼战役正式打响。
英国集中了1000 门野炮和中型炮开始对德军实行日夜轰炸,10 月份英国首先发起进攻,第二天凌晨德国第15 装甲师反击英国人。
德国15 装甲师反击的同时,德国第16 装甲师也在旁边策应,由于英国不敌德国和意大利人的双重打击开始渐渐撤退,这时候法国带兵前来阻挠,激战数日后,双方伤亡惨重,最后经过惨烈的较量德国只剩下200 辆坦克,而英国还有800 多辆坦克在战线北段没有投入战斗。
阿拉曼战争后期,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埃及阿拉曼地区签订了和平协议。
希特勒命令德意志军团全线撤退,10 月下旬的时候,英国停止追击,阿拉曼战役到此完全结束,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对埃及地区的统治,也标志着同盟国开始打响了对轴心国战略反击的第一枪,扭转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使得第二次大战的天平开始渐渐向正义的一方倾斜。
阿拉曼战役历史背景是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有许多的战役爆发在不同的战场上,其中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就是一场殊死决斗的战役。
这场战争作为一场著名的战役,经过了十二天的殊死斗争之后,最终在英国取得全部胜利的局面下,战役结束了。
这是一场属于同盟国1。
沙漠之狐的悲歌——阿拉曼战役
沙漠之狐的悲歌——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是1942年10月23日在北非沙漠地区,英军对德意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规模较大的坦克会战,德意军惨败,英军大获全胜。
在阿拉曼之战中,后勤保障占有突出的地位。
双方都强调,后勤是北非之战的决定性因素。
北非德意军的最高指挥官是以闪电式的装甲战闻名于欧洲战场的隆美尔。
1914年初,隆美尔奉命率部进入非洲沙漠地区后,使意军的处境迅速转危为安,先后三次自西向东进击英军,战绩颇丰,但就是这个被誉为“非洲之狐”的常胜将军,最后在阿拉曼之战中受到蒙哥马利的致命打击。
主要是由于弹尽油绝,败在后勤上。
西方许多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都把阿拉曼战役作为说明后勤保障在现代作战中地位与作用的一个典型战例。
(1)战区的基本态势和战役简要经过北非包括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地,是欧洲主战场的南翼。
英军控制北非,可确保大西洋通往印度洋、太平洋这条地中海上交通线,保持两洋的战略联系,并得到中东重要战略物资——石油的不断供应,以支撑长期战争。
德意军控制北非,可确保对南欧的占领,切断对方地中海交通线,进而夺取中东,获得石油的源源供应,直接配合苏德战场作战。
因而,北非战区在交战双方的战略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北非战场是当时世界上最荒芜、最干燥的沙漠地区之一。
气候、天象、地理等因素对作战及后勤影响很大。
北非英军在开罗有经营多年的后方基地,还可得到自英国经海实用文档上运输线的增援。
德意军在北非则没有补给基地,全靠由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港海运人员、物资到利比亚的黎波里港,再用汽车向前线转运。
马耳他岛驻有英空军,是支援北非英军运输线的坚强堡垒,对德意军地中海上运输威胁破坏极大。
英军在开罗有铁路经阿拉曼,还有一条滨海公路和沿海航线,地面补给距离近,并可得到空、海军支援,保障充分、及时。
德意军则自的黎波里港以东有一条凸凹不平的临海公路,交通运输线漫长,而且穿越沙漠,困难较大。
如供水任务繁重,在运送作战物资的同时,还需向前线运水;沙漠中风暴大,影响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暴雨后,有些沙漠地段变成沼泽,机械化部队失去机动能力。
为何说阿拉曼战役是殊死决斗的战役
为何说阿拉曼战役是殊死决斗的战役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
下面是分享的为何说阿拉曼战役是殊死决斗的战役,一起来看看吧。
阿拉曼战役经过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6月,结束于1942年10月下旬,总共进行了不到3个月,阿马拉曼战役经过非常惨烈,后代专家把阿拉曼战役一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1942年的6月至10月,主要是英国人开始集中装备武器开始进行准备阶段。
阿拉曼战役开始于6月3号的晚上,英国的第八集团军在阿拉曼地区由北向南展开,企图以主力优势军队实施主要袭击,突破了德意志第30军的防线,随后歼灭了德意志的主力,在滨海地区英国的第13军和德意志的30军团正面相遇,最后英国的13集团军成功阻击和粉碎了德国的进攻计划,使得阿拉曼战役的天平开始渐渐向正义的一方倾斜。
战争发展到10月份,英国又集中了1000门野炮和重型火炮对德国实行日夜打击,这是这场沙漠战争中最大规模的炮火攻击,10月23日的凌晨英国发起进攻,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正式打响,随后意大利的第30军又和英国的第17军相遇,英国的51师前来策应,这次英国的打击战略实施得非常顺利,成功把装备精良的意大利人逼入了滨海地区死角,并阻挡了德军的救援行动,使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果实被巩固下来,攻破了意大利人和德国的防线。
后代历史学家对于阿拉曼战役的经过非常满意,认为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突出奇兵,采用了密集的炮火打击成功赢得了战斗,成功控制住了北非地区,也把轴心国的势力范围缩小了。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阿拉曼战役的影响非常深远,这场发生在1942年6月份的战争给二战带来的一个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拉曼战役是最为重要的几次战斗之一,也是标志着北非战场出现转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阿拉曼战役中德军阵亡6000人,意大利阵亡4000人,英国总共阵亡7000多人。
阿拉曼
联邦军队的重要的跨苏伊士运河补给线。在己方
的补给线拉得太长且缺乏支援,而盟军的大批援
军即将到来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定向盟军发起进
攻,尽管当时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1942年8
月30日,进攻阿拉穆· 哈尔发的德军被打败,于是
非洲军团开始准备迎击蒙哥马利派来反击的部队。
经过六个多星期的集 结后,第八集团军已经 作好了出击的准备。蒙
此次战役,英军以其海空优势,封锁和破坏对方后勤补给 线,使德军难于在沙漠地区机动兵力和持久作战。英军根据地 形、敌情、及时改变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正面进攻,以 德意步兵阵地德军则利用沙漠草原地带布 雷迅速的特点,广泛设置雷区,依托高地进行防守,以近战火
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
非覆灭的开端。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 隆
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中
东战场司令克劳德· 奥金莱克所统领
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
役。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
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
非覆灭的开端。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联的顽强抵抗使德国战争机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 线战场,只有很少量的支援到达了北非。
10月23日晚上10:00,盟军进攻
10月24日下午6:00,轴心国装甲部队反击
10月25日晚上,盟军试图冲破防线 10月25日下午,轴心国军反攻,却被澳大利亚第9旅袭击 10月25日晚上10:30至26日凌晨3:00,盟军从三个方向进攻
联邦军队的重要的跨苏伊士运河补给线。在己方
的补给线拉得太长且缺乏支援,而盟军的大批援
军即将到来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定向盟军发起进
攻,尽管当时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1942年8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山东省东营市广饶中专王文浩1940年9月到1943年5月的两年半多的时间中在北非战场上同样也进行着一场同苏德战场相似的残酷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背景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在欧洲起兵。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独裁统治者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北非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战场。
9月13日,意大利军队向埃及英军驻兵大举进攻,之后,英装甲部队在第七装甲师师长克雷少将的指挥下,多次击溃意军。
到1941年9月,英军进抵阿盖打,打开进攻黎波里的大门。
英军以4万兵力击溃意第10集团军,俘敌13万,击毁、缴获坦克400余辆,火炮1200多门,西跃1300公里。
1941年2月14日,希特勒在墨索里尼的要求下,派出新编成的“非洲军团”先头部队到达黎波里。
2月24日,德英第一次遭遇,德击退装甲车队和反坦克炮队。
3月24日,德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英军大规模撤退。
隆美尔将军的北非军团挽救了意大利军队,并向东推进1600多公里,夺回哈尔法牙关。
6月15日,英军实施“战斧计划”,但由于准备不充分,作战计划被隆美尔打乱,后来作战计划被迫取消,英军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1941年11月18日,英军在奥钦莱克将军的率领下,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十字军战士行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在经过各种反击失败后,隆美尔部队受到重创,为不遭到全歼,隆美尔开始撤退,12月下旬退至班加西,大体恢复1941年初的态势,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减员严重只剩3.5万步兵,30辆坦克和部分车辆。
1942年1月21日,隆美尔发动对英军的大规模进攻,英军被迫撤退。
7天后,隆美尔追击到距离托布鲁克只有64公里的位置,并在此与英军对峙。
6月20日,隆美尔将军在进攻托布鲁克周边的城市后,开始对托布鲁克的进攻,并于当天攻占托布鲁克,隆美尔7月1日的进攻被基本迟滞后,两军进入相持阶段。
8月13日,蒙哥马利接任英第8集团军司令,8月15日,亚历山大接任中东总司令,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阿拉曼战役
(四)双方兵力对比
盟军:11个师和4个 独立旅总兵力23万, 1100辆坦克 德意军队:12个师10 万余人,500辆坦克
二、作战过程
阿拉曼战役一般被分 为5个阶段,包括闯入 (10月23日-24日), 分散(24日-25日), 反击(26日-28日), 增压行动(11月1日-2 日)和突破(3日-7 日)。10月29日-30日 之间的僵持状态没有 名字。
炸弹在沙漠上爆炸,卷起巨大烟雾
德军士兵抬着受伤的同伴向富卡撤退
这次坦克大战的结果被后人称作“彻底击败了德国坦 克”。尽管双方损失了大约同样多的坦克,但是这个 数量对于英军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对于隆美尔来说则 几乎是全军覆没。 隆美尔将在南方的意军阿利埃特装甲师调到了泰尔阿 尔-阿恰齐尔来协助德军进行最后的防御。在当天夜 晚,轴心国部队只剩下32辆坦克还在前线。就在非洲 军团于阿恰齐尔作最后的斗争时,隆美尔开始向富卡 撤退了。
第4阶段:增压行动 这一阶段的战役开始于11月2日凌晨1点,目标为消灭 敌军装甲部队,迫使敌人在开阔地上作战,消耗轴心 国军队的油料储备,切断敌军补给路线,最终瓦解敌 军。增压行动是战役开始以来最紧张,最血腥的阶段。 这个行动的目标为攻占泰尔阿尔-阿恰齐尔,轴心国 最后一道防线。 这次进攻以空军连续7小时对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和希 迪阿巴德阿尔-拉赫曼的轰炸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 是360门炮连续4个半小时的炮轰,它们一共打出了 15000发炮弹。在正午时分,英军第1装甲师与120辆意 大利和德国坦克相遇,从而爆发了阿拉曼战役中规模 最大,最关键,也是最后的一场坦克大战:阿恰齐尔 山脊之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
四、主要作战样式
(一)坦克战 在本次战役中坦克战是双方最主要的作战样 式,两军多次出动大量装甲部队进行坦克大 战,双方各损失500辆和350辆坦克。与此同 时,这也是双方后勤装备、油料补给的比拼 。
阿拉曼战役名词解释
阿拉曼战役名词解释阿拉曼战役是伊拉克内战中的一次战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夜间。
这次战役由美国参与方激发,是为了针对特拉维斯军事政权。
这次战役是在美国进行“大规模反恐行动”开始前数月发生的,参与方包括美国陆军、空军、海军以及多个联军远在此之前,此次战役意味着美国和联军将参与到伊拉克内部的战斗中来。
阿拉曼战役的指挥官分别是美国的沃尔特休斯顿上将(General Walter E. Houston)和联军的菲利普-波特少将(Brigadier Philip Potter)。
他们指挥着在美国反恐行动开始前几月开始的这一行动。
在战斗开始前,美国军队和联军准备着一辆阿拉曼APC(全向装甲运兵车),它用以破坏任何可能对抗联军的装甲部队。
阿拉曼APC 由两名美国士兵驾驶,搭载着一架25mm榴弹炮。
作战行动以美国武装力量和联军部队在伊拉克建立空中和地面控制为主。
美国军队利用空中优势和航空火力打击伊拉克抵抗力量。
联军部队利用陆军力量和装甲部队突袭抵抗力量的主要阵地,并使用阿拉曼APC和其他装甲车(如M-2Bradley)利用地面优势进行战斗。
在空中和地面攻击下,伊拉克抵抗力量迅速收缩,最终陷入困境。
阿拉曼战役被视为一次胜利的战役,有助于管制伊拉克的内部政治局面,实现了美国在伊拉克的长期目标,确保伊拉克作为一个稳定的国家。
美国和联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的代价也不可忽视。
据估计,有数千名美国士兵和数千名伊拉克民兵在这场战役中丧生。
美国在伊拉克的政策在战后也遇到了一定的抵制,有许多反对派仍在抵抗美国和其他联军参与方的进攻。
总之,阿拉曼战役是伊拉克内战中一次关键的战役,在此之前,美国和联军指挥官利用空中和地面控制打击反抗抵抗力量,利用APC 和其他装甲车辆实施了突袭并获得了胜利,但战争的代价也不容忽视。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中东战场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所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
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阿拉曼战役(图1)[1]阿拉曼战役(ā lā màn zhàn y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二天,英军获胜,德、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境。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
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英国军队在此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史称阿拉曼战役。
这次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东非英军。
1941年1月,英军对意军发动进攻,收复了东非的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
2月,德国隆美尔将军率德国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地区增援意大利军队。
在德意联军的攻势下,英军开始从利比亚败退。
1942年7月,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莱曼地区。
但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与此同时,英国在美国的支援下不断加强其在北非的军事力量,积极备战。
经过周密的准备,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决定于10月下旬发动代号为“捷足”的反攻,在突破德意军的防御地域后,迅速向西挺进,占领利比亚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全境,配合即将在北非登陆的英美联军,将德意军全部逐出北非。
阿拉曼战役(图2)1942年10月,德意军队在北非共驻军12个师,10万余人。
他们防守在阿莱曼西南从地中海沿岸至卡塔拉盆地之间的地带。
阿拉曼战役有几次
阿拉曼战役有几次
第一次阿拉曼战役
随着1942年6月加查拉战役战败后,英国第8军团从迈尔萨·马特鲁撤退到阿拉曼防线。
阿拉曼防线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阿拉曼城与南方卡塔腊洼地之间,长40公里。
1942年7月1日,非洲装甲军团首先发起进攻,但阿拉曼防线没有被攻破,英军阻止了轴心国军推进。
7月2日,隆美尔集中力量在北面进攻,意图攻破阿拉曼防线。
奥金莱克在中路实施反击但不成功,在南面对意大利军同时进攻而且比较成功。
由于盟军反扑,隆美尔被迫重组部队及转入防御。
奥金莱克在7月10日再度进攻,攻击北面艾沙山,俘虏超过一千人,隆美尔企图夺回艾沙山上阵地但收获甚微。
之后,奥金莱克分别在7月14日及7月21日两度进攻中路的鲁维沙特山岭,两次进攻都失败。
7月27日,奥金莱克分别在艾沙山及米特里亚山岭再度进攻,进攻北面之艾沙山只有轻微损失,但南面进攻米特里亚山岭行动,因德军地雷区未被清除及德军抵抗而遭受惨重损失。
英国第8军团物资消耗巨大,7月31日,奥金莱克命令转入防御。
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是一场消耗战,但隆美尔企图夺取亚历山大港努力失败。
以后,隆美尔在8月份在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中尝试攻破英联邦军队防线失败。
10月份,第8军团在后任司令伯纳德·劳·蒙哥马利指挥下,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决定性打败轴心国军。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及其分析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数日激战导致双方损失惨重。26日,隆美尔在判明英军主攻方向之后,开始将第21装甲师调往北线。英军进攻受挫,27日暂停进攻;第7装甲师北调,加强主攻方向实力;第13军其他部队暂取守势,仅以小分队出击和炮火袭击牵制敌人。26日,意大利向非洲运送燃料的油轮全部被英国海、空军击沉,致使德军装甲部队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29日,澳大利亚第9师和英国第9装甲旅向海岸推进,被德军击退。由南线调来的德军主力第21装甲师向北部沿海机动,企图阻滞英军沿公路西进。蒙哥马利据此改变计划,决心对腰子岭以北德军防御薄弱部位实施纵深突破。31日,澳大利亚第9师进抵沿海地区,切断德国第164师退路。德国第21装甲师、第90轻型装甲师组织反击,但没有成效。至此,德意军坦克仅剩200余辆,而英军在战线北段尚有800余辆坦克没有投入战斗。
阿拉曼战役进程
1942年6月,蒙哥马利中将接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后,力主以进攻将德意军队赶出北非。战役发起前,英国第8集团军(19.5万人),在阿拉曼地区由北向南展开,企图以主力在战线北段实施主要突击,首先由第30军突破对方防线,随后由第10军实施纵深突击,歼灭德意军主力于滨海地区;由第13军在战线南段实施辅助突击。德意军(10万余人),企图依托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与大面积布雷相结合的坚固防线,阻滞和粉碎英军进攻。
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与隆美尔的对决
阿拉曼战役,二战北非战场上,德国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与英国蒙哥马利的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的战役,以英国及其盟军胜利而告终,至此整个北非战局逆转。
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从未打赢过一仗;但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
”【阿拉曼之战前】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东非英军。
1941年1月,英军对意军发动进攻,收复了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
1941年2月,德国隆美尔将军率德国的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增援意大利军队。
在德意联军的攻势下,英军开始从利比亚败退。
1942年7月,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直逼苏伊士运河。
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同时,英国在美国的支援下不断加强其在北非的军事力量,积极备战。
经过周密的准备,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决定于10月下旬发动反攻。
【阿拉曼的坦克大战】1942年10月,德意军队在北非共驻军12个师,10万余人,防守在阿拉曼西南从地中海沿岸至卡塔拉盆地之间的地带。
此时,英军在北非已拥有11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达23万。
整个阿拉曼战役大致分5阶段进行。
1、盟军的轻足行动10月23日晚上10点,盟军的“轻足行动”以882门炮连续五个半小时拉开序幕,共有125吨炮弹落到了德意阵地上。
盟军首先出击的是步兵,他们因重量太轻,而不会触发反坦克地雷。
同时,工兵会为装甲部队开辟一条安全通道,而由于轴心国雷场的面积很大,这个任务实际上失败了。
北部的英国第30军团在德军雷场中为英国第10军团的装甲师开辟道路,同时,部分英国军队在南方进行佯攻。
2、盟军推进,第一次坦克会战10月24日早晨,盟军的炮击切断了轴心国军队的通讯。
更糟的是,此时隆美尔已回国休假,指挥德军的施登姆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只能由冯·托马将军暂代指挥。
阿拉曼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
1942年10月23日,在 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 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 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 德、意联军“非洲军团” 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 二天,英军获胜,德、 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 境。
如果德军突破阿拉 曼防线,冲入埃及, 占据苏伊士运河, 意大利和德国的舰 艇就可以自由出入 红海,进而控制南 非战线,渗入到印 度洋。这样一来, 纳粹德国与日本会 师的计划将会成为 现实。
10月23日晚,蒙哥马利下令英军从南北两面同 时发起猛烈进攻。北面英军凭借优势兵力很快 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乘胜进攻。正在休假的隆 美尔接到报告后火速返回阿拉曼前线,并立即 组织兵力全力防守。他孤注一掷,调集一部分 南面部队投入到北面。战场形势一时僵持下来。
10月30日,英军从已经打开的缺口沿海向北发 起进攻,一直打到地中海边。此时,德军只剩 下 90辆坦克,而英军还有800多辆坦克。隆美 尔已经没有实力同蒙哥马利拼消耗,只能把有 限的力量集中到北面,企图死守。当德军全力 照顾北面的时候,蒙哥马利又在南面发起了攻 击。隆美尔顿时陷入首尾难顾的窘境。面对日 益恶化的战场局势,隆美尔决定殊死一搏。
11月4日,英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纵深推进 了8公里,控制了整个阿拉曼北部地区,眼看 就要完成对德军的包围。犹豫不决的隆美尔再 也顾不上元首的命令了,终于下定决心撤退。 蒙哥马利指挥英军一路穷追猛打,给德军重大 打击。由于担心隆美尔惯用的“回马枪”,蒙 哥马利行动十分谨慎,最终没能完成对德军的 包围。11月6日,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 英军大量坦克和装甲车顿时陷入泥潭。隆美尔 见状命令德军扔掉武器装备,得以轻装逃脱。 11月7日,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追击。至此,阿 拉曼战役以英国的最后胜利而告终。
阿拉曼战役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激战
阿拉曼战役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激战公元3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外部威胁不断,日耳曼部落成为罗马边境的长期困扰。
阿拉曼战役便是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的一场激烈对抗。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阿拉曼战役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一、背景1. 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后期,面临着政治腐败、经济危机和军队疲软等严重问题。
这导致罗马帝国的边境防线薄弱,无法有效抵御外部威胁。
2. 日耳曼部落的崛起与罗马帝国内忧外患相对应,日耳曼部落逐渐壮大。
这些部落以勇敢善战著称,对罗马帝国的边境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经过1. 罗马边境的日耳曼入侵日耳曼部落开始频繁进攻罗马帝国边境的城市和居民。
他们抢劫财物、掳掠妇女,并向罗马帝国勒索巨额赎金。
2. 克劳狄乌斯二世的对策面对日耳曼部落的威胁,罗马帝国的皇帝克劳狄乌斯二世采取了积极行动。
他加强了边境军队的训练与装备,修建边境堡垒,以应对日耳曼部落的入侵。
3. 罗马帝国的反击克劳狄乌斯二世亲自带领军队对付日耳曼部落。
在阿拉曼战役中,罗马帝国军队与日耳曼部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4. 战斗的结果由于罗马帝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以及克劳狄乌斯二世的英明决策,最终罗马帝国成功击败了日耳曼部落。
这场胜利恢复了罗马帝国的边境稳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内外交困的局面。
三、影响1. 增强了罗马军事威望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增强了罗马帝国军队的威望,使得周边国家对罗马的军事实力产生了一定的畏惧。
2. 促进了罗马帝国边境的稳定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使得罗马帝国边境的安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确保,带来了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
3. 日耳曼部落的削弱虽然在阿拉曼战役中失败,但日耳曼部落并未被彻底摧毁。
然而,他们的威胁程度得到了一定的削弱。
4. 对后世的影响阿拉曼战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它成为了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斗争的一个缩影,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结:阿拉曼战役作为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对罗马帝国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拉曼战役 文档
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于江欣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阿拉曼战役是英德意三国在非洲战场上进行的。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意图是占领北非,切断英国的地中海通道和石油供应线。
1941年初,英军在北非的大部兵力或奉调前去支援希腊、或撤至后方休整,兵力空虚。
2月间,德国隆美尔将军率德国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地区增援意大利军队,在德意联军的攻势下,英军开始从利比亚败退。
翌年6月,英军已退至埃及的最后一道防线——亚历山大以西100公里处的阿拉曼地域。
面对英军在北非的失利,丘吉尔首相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埃及”。
8月初,他亲抵开罗视察,并改组了英军中东司令部,由亚历山大将军接替奥金莱克任总司令,蒙哥马利将军任第8集团军司令,并加强了对北非的增援,指示他们歼灭隆美尔及其军队。
战役代号为“捷足”。
作战目的是,在突破德意军团的防御地域后,迅速向西挺进,占领利比亚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全境,配合即将在北非登陆的英美联军,将德意军队全部逐出北非。
德意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将军)拥有4个德国师、8个意大利师,其中包括4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师;装备坦克489辆,火炮1219门,飞机675架。
总计约10万人(其中德军5万人),驻守在阿拉曼西南一道正面宽60公里、纵深15公里至20公里的防线上。
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将军)辖3个军(第10军、第13军和第30军),共11个师又5个独立旅,其中包括4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旅;装备坦克1200辆、火炮2311门、飞机750架,总兵力达20万人。
1942年10月23日21时40分,英军发起阿拉曼战役,1200门火炮对德意军队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
22时英军30军在战线北翼开始进攻,13军在南翼发起攻击,牵制德军主要装甲部队使其不能向北翼增援。
黎明时,30军一半部队已达预定阵地,在布雷区打通两条重要走廊。
但是,在德、意军猛烈炮火的回击下,第10装甲军所属第1、第10装甲师在狭窄的走廊地域受阻;南翼13军第7装甲师也因受德军火力和雷区的阻滞前进受挫。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公元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第8集团军于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北非实施的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使纳粹德国丧失了对北非和地中海的控制权。
“沙狐”势如破竹英军临阵换将德国纳粹著名将领隆美尔有“沙漠之狐”之誉。
这个希特勒麾下的得力干将,以“速度第一”为宗旨,在1940年五六月间,率领装甲部队紧追溃退的法国军队不放,并大胆地孤军深入,连续作战,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重大战果,仅俘敌军人数就达9.7万余人。
1941年春季,隆美尔又率部同英军在北非地区交战。
他不顾己方兵力尚未集中完毕,便抓住战机向正在换防的英军发起突然进攻,边打边追,一鼓作气挺进500余公里,几乎把装甲部队开到埃及首都开罗。
若不是邱吉尔震惊之余及时换将,英国第8军团将彻底崩溃无疑。
新上任的第8军团指挥官是英军中将蒙哥马利,后来英军士兵都亲切地称之为“蒙特”。
这个小个子将军能指挥第8军团说来也是机缘凑巧,因为邱吉尔原先任命的指挥官并不是他,而是资格较老的英军将领戈特。
但是就在他即将走马上任之时,其座机被德军击落,不幸殉难,这才使蒙哥马利有了指挥第8军团的机会。
蒙哥马利一上任,迎接他的是一片败军的悲观、沮丧气氛。
因此,蒙哥马利认为,若想使这支昔日的作战劲旅从战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首先是要恢复他们的信心。
为此,他一面召开各种会议,以坚定、沉着、充满信心的话语鼓舞官兵士气,一面彻底废除了原指挥官制定的继续撤退的计划。
“蒙特”沙漠筑铁壁“沙孤”攻势受钝挫蒙哥马利认为,部队不能再继续撤退,而必须坚守,阻止隆美尔的进攻!他拟定了在阿拉姆哈勒法地区建立新防线,以挫败隆美尔进攻的计划,并提出了落实计划的具体战法,如,陆、空军指挥机构必须配臵在一起,以提高指挥协同作战的能力;劣势装甲部队必须构筑工事坚守,在未削弱敌坦克兵力之前不得出击。
蒙哥马利不愧是帅才,短短的十几天,就在第8军团中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气氛,部队按照蒙哥马利的布臵,迅速做好了防御准备。
阿拉曼战役要点
并且他们只能靠缴获的盟军给养来维持生活。在8月
时,隆美尔的部队在人员和装备上仍然具有优势。但 是在此之后,英联邦军队从英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得 到了大批人员和装备,并从美国获得了一些坦克和卡 车,而隆美尔的部队没有得到任何支援,他的优势很
快就失去了。他一直在向国内请求支援,但是当时苏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 隆
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中
东战场司令克劳德· 奥金莱克所统领
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
役。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
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
非覆灭的开端。
1942年7月,包括了非洲军团,意大利与德国的 步兵与机械化部队在内的非洲装甲军团,在埃尔 温· 隆美尔将军的率领下已经深入埃及,威胁着英
联的顽强抵抗使德国战争机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 线战场,只有很少量的支援到达了北非。
10月23日晚上10:00,盟军进攻
10月24日下午6:00,轴心国装甲部队反击
10月25日晚上,盟军试图冲破防线 10月25日下午,轴心国军反攻,却被澳大利亚第9旅袭击 10月25日晚上10:30至26日凌晨3:00,盟军从三个方向进攻
哥马利指挥着200000人
和1000辆坦克去攻击非
洲军团的100000人和
500辆坦克。
伯纳德· 劳· 蒙哥马利:英国杰出的军事家,英国陆军元 帅,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 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 两大杰作。
埃尔温· 隆美尔
艾尔温· 隆美尔(El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 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部队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先 后获得德皇威廉二世授予的二级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和功勋奖章。一战结束后担 任过步兵营长和陆军学院教官。1936年9月任希特勒警卫部队指挥官。1937年出版了《步 兵攻击》。1938年,隆美尔升任元首大本营司令官,并获少将军衔。1940年2月任第7装 甲师师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担任德国非 洲军中将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内就扭转了北非战局。隆美尔被晋升为上将。 在非洲战场的出色战绩,隆美尔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1942年6月隆美尔被擢升为 德国陆军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 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 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推崇,甚 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 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 “二战纵火犯”。
北非阿拉曼战役简介
北非阿拉曼战役简介推荐文章阿拉曼战役的分析热度: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热度: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热度:阿拉曼战役的过程介绍热度:二战中阿拉曼战役热度:1942年10月23日,英军集中1300门大炮向德军阵地猛烈的开火。
经过12天恶战,英军取得胜利,德意军队被驱逐出埃及,退守突尼斯。
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场的转折之战。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非阿拉曼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北非阿拉曼战役一、作战的背景。
1941年2月,隆美尔指挥的德军非洲军团前来支援意大利军队的作战,在德军的支援下,英军节节败退,包括托布鲁克在内的大批城镇失守。
1942年7月,德意军队进攻埃及。
为了防守埃及,英军迅速加强了防卫力量,总兵力集结了12个师,23万人。
为了把敌军赶出非洲。
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制订了作战计划,收复利比亚,配合北非登陆的盟军部队将德意军队赶出非洲。
这一作战计划代号为捷足,也就是北非战场转折点的阿拉曼战役。
二、作战的大致经过。
蒙哥马利的军队有1000门大炮和1000辆坦克,23万人。
总兵力和武器的比例超过敌人的2倍。
10月23日,英军对德军展开猛烈的炮火打击。
炮击过后,英军对德军的雷场展开艰苦的扫雷作战。
英军第13军在南线进行佯攻,和德军第21装甲师作战。
北部的第30军则在德军的雷场当中为英军第10军部队开路。
在北线,英军集中500辆坦克投入作战,很快突破了德军的阵地。
但是雷场并没有清除干净。
在10月24日早上,德军出动的坦克部队进攻英军第51师。
下午4点,英联邦澳大利亚军坦克部队在基德尼山脊和德军展开坦克战。
澳大利亚军队的坦克部队和德军反复冲杀,双方的进展不大。
就在澳军坦克部队和德军激战的同时,英军第51师也粉碎了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
很快,英军突破了基德尼山脊。
10月25日,英军到达米特里亚山脊。
德军部署坚固的工事防御以逸待劳。
很快,德军的第15装甲师对英军展开反击。
英军损失500多人。
这一天的激战,双方互有胜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杰出的军事家, 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 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 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 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 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集结中的盟军
一、基本情况
战役概况 战役序幕 作战计划 双方兵力对比
(一)战役概况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交战双方为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 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统领 的英联邦军队。这次战役从1942年10月23日一直持续 到1942年11月3日,以英国为首的盟军胜利而告终。
始准备迎击蒙哥马利派来反击的部队。经过
六个多星期的集结后,第八集团军已经作好
了出击的准备。
(三)作战计划
盟军作战计划:在“轻足行动”的名义下, 蒙哥马利计划用两支突击队穿越德军在北部 布设的雷场,之后装甲部队会经过这里去打 败德军装甲部队。同时一些部队会在南方佯 攻,这样剩余的轴心国部队就不会北上增援。 蒙哥马利计划用12天的时间分“闯入,混战, 击败”这三步来取得胜利。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 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 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次战役结束 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 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 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 段的开始。
估战役形势。他发现意军的特兰托师损失了一半步兵, 第164轻装师损失了两个营,其他大部分部队也经过 了高强度的战斗,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半口粮,一大 群士兵生了病,而且整个轴心国部队剩余的油料储备 仅够用三天。
德军在下午3点于泰尔阿尔-艾萨附近向“第29点”发 起了反击。隆美尔下定决心要夺回它,他命令所有位 于基德尼山脊周边的坦克全部移动到战场周围。空中 和地面的部队在德军第21装甲师与意军阿利埃特装甲 师沿着拉赫曼小道从南方推进时开始进入战场。这被 证明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英军一直坚守着阵地,而隆 美尔的部队因油料缺乏而无法撤退,因此他们只能滞 留在一片开阔地上,任由盟军飞机处置。
埃尔温·隆美尔,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著名 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 狐、帝国之鹰”。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 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 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 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 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 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 尔元帅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 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 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2岁。
第1阶段:闯入
在一个平静而晴朗的月圆之夜,“轻足行动”以882 门炮连续五个半小时的炮击拉开了序幕,在炮击结束 后每门炮都已经发射了大约600发炮弹。在那段时间 里,一共有125吨炮弹落到了敌人阵地上。
英国第13军团在南方进行佯攻,它会与德国第21装甲 师和意大利阿利埃特装甲师交火,与此同时,北部的 英国第30军团会在德军雷场中为英国第10军团的装甲 师开辟道路。
“轻足行动”源于首先出击的是步兵,他们 不会触发反坦克地雷,因为他们的重量太轻 了。
(四)双方兵力对比
盟军:11个师和4个 独立旅总兵力23万, 1100辆坦克
德意军队:12个师10 万余人,500辆坦克
二、作战过程
阿拉曼战役一般被分 为5个阶段,包括闯入 (10月23日-24日), 分散(24日-25日), 反击(26日-28日), 增压行动(11月1日-2 日)和突破(3日-7 日)。10月29日-30日 之间的僵持状态没有 名字。
在晚上10点,第30军团的步兵开始推进。他们的目标 是一条假想线,德军在这条线上投入了最多的部队。 当步兵前进到第一片雷场时,工兵开始为装甲部队开 辟通道。第二天凌晨2点,第一批500辆坦克开始推进。 凌晨4点,领头的坦克已经进入雷场,它们卷起了太 多尘土以至于在那里根本就没有能见度,堵塞的情况 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
就在日出之后,德军装甲部队开始攻击英军第51师。 到了下午4点时,进展仍然很小。傍晚,德国第15装 甲师和意大利里特瑞奥装甲师从基德尼山脊出发去迎 击澳大利亚装甲部队,阿拉曼战役中的第一次坦克会 战就此开始。双方一共投入了100多辆坦克,到了晚 上一共有半数坦克被击毁,而双方仍在僵持。
第3阶段:反击 德军坦克 残隆骸美遍尔地于25日夜回到了北非,他在到达后立即开始评
行进中的 盟第军2阶坦段克:分散 10月24日早晨对于德军指挥部来说是一场灾难。盟军 的炮击切断了轴心国军队的通讯,更糟的是,在隆美 尔回德国休假期间指挥德军的格奥尔格·施登姆将军 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暂时接替指挥的是里特·冯·托 马将军。
与此同时,第30军团只清空了第一片雷场,这还不能 保证第10军团能够安全通过,所以在这一整天里,盟 军使用了沙漠空军来攻击轴心国军队,那天共出动了 1000多架次。
(二)战役序幕
1942年7月,包括了非洲军团、意大利与德国
的步兵与机械化部队在内的非洲装甲军团,
在埃尔温·隆美尔将军的率领下已经深入埃
及,威胁着英联邦军队的重要的跨苏伊士运
河补给线。但轴心国的补给线拉得太长且缺
乏支援,部队也没有集结完毕,而盟军的大
批援军即将到来。1942年8月30日,进攻阿拉
穆·哈尔发的德军被打败,于是非洲军团开
第4阶段:增压行动
这一阶段的战役开始于11月2日凌晨1点,目标为消灭 敌军装甲部队,迫使敌人在开阔地上作战,消耗轴心 国军队的油料储备,切断敌军补给路线,最终瓦解敌 军。增压行动是战役开始以来最紧张,最血腥的阶段。 这个行动的目标为攻占泰尔阿尔-阿恰齐尔,轴心国 最后一道防线。
这次进攻以空军连续7小时对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和希 迪阿巴德阿尔-拉赫曼的轰炸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 是360门炮连续4个半小时的炮轰,它们一共打出了 15000发炮弹。在正午时分,英军第1装甲师与120辆意 大利和德国坦克相遇,从而爆发了阿拉曼战役中规模 最大,最关键,也是最后的一场坦克大战:阿恰齐尔 山脊之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