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简史
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1: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早在战国时期,女性们就开始“着粉施朱”了,其妆饰方法分为四道程序,即着粉、描眉、点唇、抹胭脂,唐宇文集《妆台记》说:“美人妆面即傅粉,后以胭脂晕掌中,施之两颊。
”战国时期的人们一向都以皮肤的嫩、润滑为美,于是爱美的女性就用白粉来做妆粉。
妆粉的原料一般为米粉、铅粉、石膏粉或滑石粉,由此可见古人十分讲究白粉的制作。
《妆台记》记载,“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抹之,为飞霞妆。
”另外,人们对描眉进行刻意地修饰大约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而细细长长的娥眉则是战国时期女性的最爱。
2:隋唐五代(581—960年)隋唐五代是中国中古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国家富强,社会开放,吸纳了多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唐代女性对审美的意识,使当时的化妆形式多样化。
隋唐女性的装扮比较朴素,不像魏晋南北朝有较多变化式样,更不如唐朝的多姿多彩。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盛行追求时髦。
无论是宫妓还是私妓,这些女性都是浓妆艳抹,着意修饰。
唐朝的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是中国历史上女权最高的一个朝代,也难怪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3:宋朝(960—1279年)宋朝建立之后,经济有所发展,美学思想发展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在绘画诗文方面力求有韵,用简单平淡的形式表现绮丽丰富的内容,形成一种回荡无穷的韵味,崇尚淡雅的风格。
虽说宋代女性的妆扮属于清新、雅致、自然的类型,不过擦白抹红还是脸部妆容的基本要素,因此,红妆仍是宋代女性在化妆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辽、金、元朝(907—1368年)辽在1125年被金所灭,金在1234年被蒙古所灭,蒙古又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元帝国,元朝一共延续了89年。
契丹、女真、蒙古都是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之前,长期转居于边塞,服饰装扮都非常简朴,直到逐渐汉化后,才变得比较讲究及华丽。
整体看来,元代女性的装扮在顺帝前后有较明显的差异。
2、西方化妆造型简史概述
哥特式时期(12-15世纪)
哥特有轻蔑的意思 服装:男,长衫外套,健美裤,两条裤 腿颜色不一样,骑士服扣子多 女,不对称裁剪和图案 鞋:尖头鞋,以尖,长为美 装饰品:男,带剑,刀 女,伞,手袋,手套(以羊皮为好) 帽子:女,安尼帽,像宝塔样上面有纱 男,像圣诞老人的帽子,但不是红色 化妆:干净,纤细,细眉 抹口红 头发:圣母式发型
二.不同时期风格简介 1、洛可可风格18世纪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 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 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 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 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 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4、其它风格如:古希腊风格、中世纪风格、帝政风格、 波普艺术风格、欧普艺术风格这些风格我们都可以融入 到我们样,繁索重叠,有令人眼花缭乱之感,喜用金,银宝石 及光性强的材料,显得五光十色,喜用嫩绿,粉红之娇艳色彩,人物造型 纤巧秀丽,极尽女性之媚态 化妆:脸打白,画眉,口红,腮红
当时胜行假发,夸张的假发以发棉增加高度头发染红色,撒金粉,在脸上 和胸上点黑痣,18世纪男人也化浓妆,18世纪未流行茶花女式的化妆风格, 脸白晰,突出眼线和睫毛
文艺复兴时期
服装:男,箱式 女,束腰,倒扣钟式 1、切口式的样式 2、拉夫领 3、衬垫,裙撑,短裤,长袜 4、帽子,贝蕾帽,十字架项链 5、鞋,方头,圆头,高跟鞋 6、灯笼袖,肩饰的出现 化妆:唇:1:1 2:3 三黑(眉毛,睫毛,眼线)+三红(口红,腮红,指甲红)
第二节化妆的发展史
19世纪——华丽服饰的诞生
19世纪女权主义也影 响了造型的观念,百货 商店,国际博览会也影 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化妆和发型极为朴素, 很少化妆,少数使用腮 红表现粉嫩的感觉。
24
2、现代美容发展史
20世纪初 一20年代 20世纪30 年代 20世纪40 代
经济的大萧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欧洲社会渴望温情的家庭生活, 女性们的化妆较为自然,唇色较为突出,女性们追求身体的线条美。
文艺复兴时期受当时美术界的影响,美的条件是椭圆型脸、尖挺的鼻、 完美的圆形拱眉 、唇宽与鼻齐,上下唇比例是1:1或2:3。 20
巴洛克风格——法国统治时期(17世纪)
这是法兰西的世纪,是新兴中 产阶级的崛起年代,个人审美也 通过专业设计在造型中闪耀光芒, 男女都推崇随意,自然,优雅。 沙龙,时装设计师,发型师,模 特儿以及花边,香水,高跟鞋, 手套,手袋等各种时尚纷至沓来, 烘托出巴洛克时期的繁荣和精致。 当时的化妆只强调红白两种颜色, 眼部化妆并不重视。
古罗马人
继承了许多希腊人的习俗,也喜欢使用香料和化妆品。妇女们在沐浴时将 从植物中提取并配制而成的香水滴入洗澡水中,并用浸透香液的海绵来 擦洗身体,沐浴后在身体上涂抹油脂或其他的化妆品来保持皮肤的润滑。
对健康与美的注重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公元601年,高丽僧人把口红传到了日本。 但日本女子普遍使用口红是在18世纪初。在中东地区,妇女们早就有把眼睛涂抹成 蓝黑色的习俗。东方人以其华丽的服饰、精美的手工艺品、清洁的习俗和良好的健 康习惯而闻名于世。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 时期
(476— 145 0) 美容被大 大弘扬了
宗教在欧洲人
的生活中扮演 着极为重要的 角色。
19世纪 是历史上被认为 最朴素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服饰、 发型及化妆也深 受保守作风的影 响。除了上剧院 外,妇女极少做 脸部化妆,她们 宁愿用手捏面颊 及嘴唇来形成自 然的红色,也不 愿用唇膏、胭脂 等化妆品,对发 型的梳理也极为 简单。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1、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 。
中国妇女化妆的习俗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兴起。
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沐”字。
《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
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
在殷纣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周文王时期,妇女已经广泛使用锌粉擦脸。
以白为美,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意识。
眉形虽有宽窄之分,但长眉也已经成为了主流审美意识。
人们普遍追求红唇。
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2、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的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阶层的妇女都会注重自身的容颜装饰。
汉桓帝时,大梁冀的妻子孙寿便是以擅长打扮闻名。
她的仪容妆饰新奇妩媚,使得当时妇女争相模仿。
那时的妆型,已出现了不同样式,而化妆品也丰富了很多。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会,加上世俗习风也经历了一个由质朴洒脱到萎靡绮丽的变化,使我国妇女的化妆技巧在此时期逐渐成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整体而言,妇女的面部装扮在色彩运用方面比以前更加大胆,妆态的形态变化也很大,而且女性以瘦弱为美。
这时期妇女的发型以各种髻为主,如百花髻、富荣归云髻、富人家的妇女插戴金、玉、玳瑁、珍宝等制成的簪钗,而鲜花都受各阶层欢迎。
这时期妆态没有太多变化,主要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
秦汉时期化妆历史
言单 简击 意此 赅处
汉
的输 阐入 述你
时
观的 点正
文 文
期
字 是 您
化
思 想 的 提
妆
炼 请 尽
历
汇 报 人 :
史 量
壹 目 录 标 题
肆 化秦 途妆的汉时 用期
贰 化秦 源妆的汉时 起期
伍 化秦 响妆的汉时 影期
叁 化秦 类妆的汉时 种期
陆 化秦 义妆的汉时 意期
目 录
章第 一
章
节 标 题
红妆
红妆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化妆方式 红妆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红色颜料进行面部修饰 红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红妆的种类包括胭脂、朱砂、红粉等其中胭脂是最常见的一种
翠妆
翠妆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化 妆方式
翠妆的特点是使用翠色即绿色
翠妆的妆容包括眉毛、眼影、 唇彩等
身份象征:显示社 会地位和身份
艺术表现:展现个 人审美和艺术修养
宫廷化妆:贵族女性化妆展现身份 地位
特殊行业的化妆
宗教化妆:宗教仪式中的化妆表达 信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演艺化妆:演员化妆塑造角色形象
军事化妆:士兵化妆提高士气和战 斗力
响化秦
第 五
妆汉 章
的时
影期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化妆成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
翠妆的流行与当时的审美观念 和时尚潮流有关
途化秦
第 四
妆汉 章
的时
用期
礼仪场合的化妆
宫廷礼仪:皇帝、 皇后、妃嫔等宫廷 人员的化妆
祭祀礼仪:祭祀活 动中的化妆
婚嫁礼仪:新娘、 新郎的化妆
社交礼仪:贵族、 士大夫等社交场合 的化妆
中国化妆起源与发展
四、南北朝
• 面饰: • 《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 种类繁多, 花色各异。
五、唐朝
1、眉
• ①眉形千变万化 • ②杜甫《北征》——狼藉画阔眉 • ③唐玄宗设计眉形
2.钿
• 部位:面部、头发 • 图案:原点、花、小鸟 • 材质:纸质、丝织、金箔
•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白居易
3、唇
• 唇形多 • 以形状命名 • 以颜色命名
4、其他
• 形成完整化妆 步骤 • 男女衣服混穿 • 化妆已经成为 礼仪
六、宋朝
• 染指甲技 术出现 • 男性与女 性一样喜 欢戴花 • 妇女地位 提高 • 思想开放
七、清朝
• 闭关 锁国 • 基本 没有 变化
八、1911——1949
• 人们思想发生巨大改变,西洋商品涌入, 化妆新材料、新技术不断传入我国。 • 人们逐渐形成了崇尚“新式”、“西式” 的风气,模仿电影明星。
九、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 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之长 期“左”倾思想影响。
处 于 停 顿 和 萎 缩 的 状 态
九、改革开放——今
• 经济飞跃发展,美容化妆发展空前繁荣,走上 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 化妆和艺术结合发展到更高层次,
谢谢聆听
中国 化妆 起源 与 发展
一、原始社会
1、“文身”:
用利器在人体前 胸、后背、两臂 和面部划出图案 和记号。
2、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推 进,人们发现文身是一种 残暴和野蛮的修饰手段。 3、颜面修饰术兴起,人们 从动物和矿物质中提支:是一种名叫“红 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 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 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 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 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2、米粉:将米做成粉末, 涂抹面部及身体裸露部分, 使皮肤洁白细腻,还可将 米粉染成粉红色,涂抹面 部,增加皮肤红润感。
化妆发展简史
在强调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社会,"女为悦己者容"无疑是女性最大的乐趣及关注所在。
加上古代女性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及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终身处在被男性选择、多位妻妾共事一夫、互相争宠的低劣情势中。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想要拥有较多优势,容貌之美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一、原始社会:1、“文身”是我国最初的化妆:⑴用利器在人体的前胸、后背、两臂和面部划出各种图案和记号,并涂红白两种颜色。
备注:持续时间很长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文明程度的推进⑵人们逐渐认识到“文身”来美化自身是一种残忍和野蛮的修饰手段。
颜面修饰术诞生,人们用动物和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脂、粉取取代了文身。
■颜面修饰术开始受到重视,为以后化妆发展奠定基础。
二、春秋、战国燕支: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
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
米粉:将米做成粉末,涂抹面部及身体裸露部分,使皮肤洁白细腻,还可将米粉染成粉红色,涂抹面部,增加皮肤红润感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
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改善面部皮肤的色泽开始成为化妆内容。
三、汉朝:1、黛:出产西域的黑色矿石,有染色的作用。
《中国化妆简史》课件
探索中国的丰富化妆历史,从原始时代到现代趋势,展示中西合璧的化妆艺 术,并探讨化妆品的发展、包装设计、安全问题和市场趋势。
中国化妆史概述
了解中国化妆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化妆风尚和习俗。
原始时代的化妆品
揭示中国古代人们使用的原始妆品,如天然植物和动物成分,以及其在当时 的意义和用途。
古代的化妆品与化妆习惯
探索古代中国人的化妆品种类和使用方式,并了解古代化妆对于个人形象和 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化妆
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尚和化妆趋势,展示不同阶层女性的妆容特点。
汉代的发展与兴盛
深入探索汉代的化妆技术和化妆品商业化,以及汉代皇室和贵族的化妆传统。
唐朝的化妆艺术
介绍唐朝时期的华丽妆容和化妆技术,以及中国古代化妆艺术对世界的影响。
宋朝的化妆革新
探讨宋朝时期的化妆变革,包括新的化妆技术、审美标准和流行趋势。
元代的化妆潮流
揭示元代时期的独特化妆风格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化妆艺术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化妆品种
展示明清时期的化妆品种类和制作方法,以及当时对于化妆的态度和约束。
现代化妆品的起源
研究西方化妆品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妆品品牌。
化妆品安全问题与监管
关注化妆品安全问题,探讨监管措施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
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选购心理 分析
研究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化妆品的心理因素,并提供相关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
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展望未来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兴技术、新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 化。
国际化妆品品牌在中国的发展
分析国际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和成功案例,以及消费者对国际品牌 的接受绿萝化妆所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展示其独特的产品 和品牌形象。
韩国化妆简史
韩国化妆简史在任何国际化的时尚聚会中,韩国妆会立即被众多时尚中人识出,厚却很有肌肤质感的立体粉底,明显而完整的粗黑眼线,亚光唇膏,以深红、暗紫红等为主的色彩。
这种妆容使人看起来精致动人、自然淡雅,仿若天生。
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下韩国化妆史:公元前2333年,檀君建立了古朝鲜古朝鲜是韩国最初的古代国家。
檀君是古朝鲜的开创人,其实是神话人物。
有关他传说中有一段讲述虎和熊变成人的故事。
讲的虎和熊为了变成人,按仙人的指示在不见阳光的山洞里只吃艾蒿和大蒜度过100天。
最终,只有熊坚持下来变成了又白又美丽的女人,后来人们叫她为“熊女”艾蒿和大蒜都有很好的美容功效。
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涉及到艾蒿和大蒜充分可以看出当时古代人已经对美容有所了解。
古朝鲜,南方人冬天为了预防冻疮和滋润皮肤,将猪油涂抹在皮肤上。
欧洲也长时间把猪油用以面霜的原料来使用。
公元前56年三国时代的建立三国时代按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顺序来成立,后来新罗统一了韩半岛,高句丽建立了渤海王国。
① 高句丽高句丽的坟墓里挖掘出来的壁画中,不同身份的女性都把头发梳得非常整齐,同时也修剪了眉毛,将眉形修成了粗短的形状,脸上也打了腮红。
这些都能看出当时女性们不管身份和贫富都对化妆很重视。
② 百济虽然在百济的历史上还没有关于化妆品的记载,但是日本书籍上有记载说,日本是从百济引进了化妆品生产技术和化妆技巧。
也可以看出,百济也保留一定的化妆技术。
③ 新罗当时新罗有一种“灵肉一致思想”就是美丽的肉体里面才会有美丽的灵魂之意。
当时不管身份和贫富的差异,所有女性都习惯带香囊、戴耳环来装饰自己,并且用花瓣提炼出塞红,涂抹在额头、两夹、嘴唇。
除了使用白粉外,还用山丹来作成有色粉来使用。
这一思想也影响到男性,也像女性一样化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来装饰自己。
当时有一支由贵族组成的部队叫“花郎徒”会武功、才貌双全,有为国家甘愿牺牲的维护国家利益精神。
比其他部队特殊的会在上战场之前,都会衣着华丽的服装打扮的最漂亮。
中外化妆简史
中外化妆简史化妆这件事啊,那可是从老早以前就有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有着各自特别又有趣的发展历程呢。
咱先说说中国吧。
在中国古代啊,化妆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
就说古代的女子吧,她们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多花花绿绿的化妆品,但人家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说胭脂,这可是古代女子化妆盒里的常客。
那时候的胭脂啊,大多是用花朵制成的,像什么红蓝花之类的。
女子们轻轻在脸颊上抹上一点,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娇艳欲滴。
还有眉黛,古代女子画眉可讲究了。
你看那些诗词里描写的“懒起画蛾眉”,这蛾眉可不是随便画画的。
不同的朝代啊,流行的眉形还不一样呢。
汉朝的时候流行那种又细又长的眉形,感觉特别的温婉;到了唐朝呢,就流行那种比较宽阔一点的眉形,这也体现出唐朝那种大气包容的风格。
而且啊,古代女子还会点面靥,在脸颊上点上那么小小的一个红点,就像一颗可爱的小樱桃,看起来俏皮极了。
再说说头发吧,古代女子的发髻也是化妆的一部分哦。
什么堕马髻啊,看起来就像是女子骑马的时候发髻不小心歪了一点,有一种慵懒的美;还有双丫髻,就像两个可爱的小角一样,特别适合年轻的小女子,显得特别的活泼。
这头发上还会插着各种簪子、步摇呢。
步摇一动啊,就像星星在头发上闪烁,走起路来那是摇曳生姿,真的是美极了。
说完了中国,咱们再聊聊外国。
在古埃及啊,那也是化妆大国呢。
古埃及的男女都化妆哦,是不是很有趣?他们特别注重眼部的妆容。
那标志性的黑色眼线,可不是为了单纯的好看,还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呢。
埃及那地方啊,阳光特别强烈,这眼线可以减少阳光对眼睛的刺激。
而且他们还会用绿色的颜料涂在眼皮上,就像尼罗河岸边的青草一样充满生机。
古埃及人还会在身体上涂抹香油,这不仅能让皮肤看起来光滑,还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呢。
古希腊呢,就比较崇尚自然美啦。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化妆哦。
他们会用铅粉来美白皮肤,虽然咱们现在知道铅粉对身体不好,但是在当时那可是很流行的呢。
而且古希腊的女子也会给嘴唇和脸颊上色,不过颜色比较淡雅,追求那种若有若无的美感,就像从神话里走出来的仙女一样纯洁又迷人。
简述中国化妆发展史
简述中国化妆发展史中国化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化妆品主要是由天然植物和动物的提取物制成的。
人们通过使用植物汁液、动物脂肪和其他天然材料来改善皮肤和头发的外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化妆品行业开始发展起来。
在唐朝时期(618年-907年),化妆品的制作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矿物质和金属来制作化妆品,如粉底、口红和眼影。
同时,人们开始用手绘花纹和彩绘来装饰自己的脸部。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化妆品来改善皮肤的质量和颜色。
他们使用植物提取物和动物脂肪来制作面膜和乳液,以滋润和美白皮肤。
此外,人们还开始使用香水和精油来增加自己的魅力。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化妆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天然矿物质和植物提取物来制作化妆品。
他们发明了用于涂抹和保护皮肤的基础化妆品,如粉底和面霜。
同时,人们还发明了一些新的化妆工具,如化妆刷和粉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化妆品行业在20世纪得到了飞速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质来制作化妆品,如合成香料、合成色素和合成防腐剂。
这些化学合成的物质大大提高了化妆品的质量和效果。
如今,中国化妆品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中国的化妆品品牌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中国化妆品行业不断创新,推出更加安全和高效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化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从使用天然材料制作化妆品到现代化学合成物质的应用,中国化妆品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提高,中国化妆品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1、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中国化妆造型简史 (1):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
中国妇女化妆的习俗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兴起。早在商周时期,甲骨 文中就出现了“沐”字。《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在距今一千 多年前,就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周文王时期,妇女 已经广泛使用锌粉擦脸。以白为美,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意识。眉形虽 有宽窄之分,但长眉也已经成为了主流审美意识。人们普遍追求红唇。商 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 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 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 女中逐渐流行。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 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头发:秦汉之即,妇女在日常生活发髻式样较 少,也普通以平髻为多,髻上都无饰品,西汉, 堕马髻 脸部:面:粉 颊:张骞西域带回中原的胭脂 西汉时期 眉毛:流行长眉,宫里画八字眉,远山眉, 东汉:宽眉.远山眉配慵来妆,啼妆,汉朝的 妆较淡 唇:用丹,朱砂来抹唇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谢谢观看
首脑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院
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讲师:蒋莉莉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
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考古学 家曾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发现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 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在洞穴壁画上发现了美 容化妆的痕迹。《诗经》中记载,“自伯之江,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汝。”大概是说丈夫离开之后,自己懒 得化妆,不是没有化妆的东西,只是自己为悦己者容。可 见,那时的妇女修饰妆容已经很普及了。
(5):宋辽金元时期(420----1368年)
中国化妆简史
魏晋南北朝
• 用色大胆、 以瘦为美
• 妆容:白妆、 额黄、斜红、 花钿
隋唐五代
• 装扮较朴素、崇尚简约之美
• 唐朝:
•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 与外族交往甚盛,妇女装 束有不少受外域影响追求 时髦,以珠圆玉润,丰满为 美,表现福利华贵的整体 妆饰风格,具有强烈的时 代特点.
• 唐代妇女脸部化妆的顺序:敷铅粉—抹胭 脂—画黛眉—贴花钿—点画靥—描斜红— 涂唇脂
• 6、明清时期
• 明清以薄施珠粉,清淡雅致.
• 明代装扮偏向秀美、清丽、端庄 的造型,素白洁净的脸,纤细略弯的 眉细长的眼,薄薄的唇,素净优雅.
• 清朝崇尚秀美型打扮,
• 弯眉细眼,薄小嘴唇.
30,40年代
30,40年代
70年代
裸妆
现代化妆追求个性美
古妆影视古妆造型影视古造型• 作业: • 1、解释何为妆粉、朱砂、墨丹 • 2、解释何为花钿、面靥 • 3、简述唐朝妇女的化妆顺序
• 唐代的妆面: • A、红妆 • B、面靥 • C、眉式 • D、花钿
宋辽金元时期
• A、宋朝 • 宋朝女子装饰倾向于淡雅幽柔、朴
实自然.
• B、辽金元
• a 、辽代妇女以金色的黄粉涂面,称为佛妆
• b 、金代妇女有在眉心妆饰花钿做花钿妆装 扮的习惯
• c 、元代妇女喜欢在额部涂黄粉,还喜好在 额间点痣
中国化妆简史
中国化妆史概述
• 1、化妆的起源 • 远古时期 • 主要手段:纹面、穿耳、穿鼻
2、化妆的演变
• 夏商时期:以刚健朴素、自然清丽、不着 雕饰
• 中国化妆史从夏商时才真正开始 • 夏商时期称为素妆时代 • 主要化妆品:粉黛、脂、泽
• 秦汉时期: • 化妆产品: • 妆粉 铅粉、敷粉 • 胭脂 • 朱砂 • 墨丹 • 唇脂
《中国化妆简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化妆
秦汉时期,化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女性开始使用铅粉和胭脂来修饰面容。
眉妆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蛾眉、远山眉 等多种眉形。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唇脂和面脂等化 妆品,使妆容更加丰富多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化妆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开始追 求自然美,化妆风格也逐渐简 约。
此时,女性主要使用妆粉、黛 墨和胭脂等简单的化妆品来修 饰面容。
同时,佛教的兴起也对化妆风 格产生了影响,女性开始注重 眉心的点饰,以示虔诚。
隋唐时期的化妆
隋唐时期,化妆技术达到了巅峰。女性开 始使用螺子黛等进口化妆品来画眉。
眼妆也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眼线、眼影 等化妆品。
此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面靥等妆容,使 面容更加精致动人。
02
近代化妆简史
晚清时期的化妆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3
现代化妆简史
改革开放后的化妆
改革开放后的化妆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 国女性的化妆风格逐渐多 样化,开始受到国际流行
趋势的影响。
化妆品市场的兴起
国内化妆品市场开始起步 ,国外品牌陆续进入中国 ,带来了新的化妆理念和
技术。
影视剧的影响
随着影视剧的蓬勃发展, 明星和演员的妆容成为时
尚潮流的引领者。
01
中国化妆风格逐渐受到国际时尚界的关注,成为全球流行趋势
的一部分。ຫໍສະໝຸດ 国际交流与合作02
中国化妆师开始与国际品牌合作,参与国际化妆活动和展览,
推动了中国化妆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播
03
中国化妆师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弘扬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04
第一课中外化妆简史
二、中国古代化妆中的局部 修饰 1、眉的描画
史料记载,画眉始于战国时期, 到了汉代画眉已经相当盛 行.当时妇女将原来的眉毛刮 掉,以“黛”画眉. “黛”是一种西域出产的黑色 矿物质 到了唐代,眉型已千变万化, 唐玄宗曾命人设计十种眉型, 以示提倡。
2、面饰
由金箔剪刻出来的花 形,贴在额头上称 “花钿”,贴在两颊 的叫“靥钿”。当时 人们不仅用面饰来表 达到丰富面部色彩, 还用面饰遮盖面部的 疤痕、瑕疵和修饰脸 型的缺陷。
7、欧洲到了19世纪初, 化妆和发型极为朴素,很 少化妆,少数使用腮红表 现粉嫩的感觉。
8、20世纪初,科学进 步,化妆品的种类已经十 分丰富。彩妆的发展影响 着时尚界的变化。
起初古埃及人是为了保护眼睛用西奈半岛产的孔雀石具有杀菌作用制作的青绿色粉末来涂抹眼睛画眼线并将眼睛画的很长眉毛也画的很重使人感到了美感男女都很盛行
第一章中外化妆简史
第一节 中国美容化妆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美容发展史 1.在三千多年前商纣时期人们就学会使用胭脂(古称燕支)燕支 是以红兰花汁液加入米粉 2.商纣以铅煅烧成粉用与敷面称为胡粉、宫粉。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以有了粉黛、胭脂、眉墨兰膏等。 4.后魏时期已有香粉(丁香放在粉盒中) 5.唐朝时期使用珍珠粉和中草药保养容颜,延缓衰老. 6.宋朝时期就有医方,用珍珠粉与油脂和成膏用以涂面的珍珠膏. 7.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我国也出现了小型的化 妆 品工厂
3、唇的美化 唇的美化在唐代 受到普遍的重视, 人们用“口脂”点 唇, 为了增加色彩,后 人称“胭脂锭”。
4、特色修饰
泪妆 啼妆
汉代有一种妆容称为“泪妆”,以米粉涂面。 在白妆的基础上,不用红色嘴唇改用乌膏, 眉化成八字眉,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北苑妆 在淡妆的基础上,将大小形态各异的油花子 贴在额头上。 黄妆 将一种药用植物的根茎磨成黄色粉末,涂在 脸上,直到春暖时才洗去,皮肤会变的细嫩 洁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唐代的妆面: • A、红妆 • B、面靥 • C、眉式 • D、花钿
宋辽金元时期
• A、宋朝 • 宋朝女子装饰倾向于淡雅幽柔、朴
实自然。
• B、辽金元
• a 、辽代妇女以金色的黄粉涂面,称为佛妆
• b 、金代妇女有在眉心妆饰花钿做花钿妆装 扮的习惯
• c 、元代妇女喜欢在额部涂黄粉,还喜好在 额间点痣
• 作业: • 1、解释何为“妆粉”、“朱砂”、“墨丹” • 2、解释何为“花钿”、“面靥” • 3、简述唐朝妇女的化妆顺序
中国化妆简史
中国化妆史概述
• 1、化妆的起源 • 远古时期 • 主要手段:纹面、穿耳、穿鼻
2、化妆的演变
• 夏商时期:以刚健朴素、自然清丽、不着 雕饰
• 中国化妆史从夏商时才真正开始 • 夏商时期称为“素妆时代” • 主要化妆品:粉黛、脂、泽
• 秦汉时期: • 化妆产品: • 妆粉 铅粉、敷粉 • 胭脂 • 朱砂 • 墨丹 • 唇脂
• 6、明清时期 • 明清以薄施珠粉,清淡雅致。
• 明代装扮偏向秀美、清丽、端庄 的造型,素白洁净的脸,纤细略 弯的眉细长的眼,薄薄的唇,素 净优雅。
• 清朝崇尚秀美型打扮, • 弯眉细眼,薄小嘴唇。
30,40年代
30,40年代
70年代
裸妆
现代化妆追求个性美
古妆
影视古妆造型
影视古妆造型
魏晋南北朝
• 用色大胆、 以瘦为美
• 妆容:白妆、 额黄、斜红、 花钿
隋唐五代
• 装扮较朴素、崇尚简约之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唐朝:
•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 与外族交往甚盛,妇女装 束有不少受外域影响追求 时髦,以珠圆玉润,丰满 为美,表现福利华贵的整 体妆饰风格,具有强烈的 时代特点。
• 唐代妇女脸部化妆的顺序:敷铅粉—抹胭 脂—画黛眉—贴花钿—点画靥—描斜红— 涂唇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