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六讲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安徽省萧城一中高三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的有关计算
t ℃t 2t 1萧城一中高三复习专题:溶解度的有关计算1、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 ·H 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B ,在60℃时m g 该晶体溶于ng 水中,得到v mL 密度为d g · mL -1的饱和溶液,下述表达式或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BV)mol ·L -1B .60℃时A 的溶解度为(100m(B-18)/nB)gC . 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m+n))×100%D .60℃时,将10g A 投入到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大于l0g2.将质量分数为2 a 的A 溶液与质量分数为2 b 的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大于a + bB .小于a + bC .等于a + bD .无法确定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 A 点表示T 1℃时甲的溶液已经饱和,乙的溶液未饱和B . B 点表示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均饱和,且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 B 点表示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B 点表示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密度一定相等 4.下图是KNO 3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B .t 1℃时,100 g KNO 3 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KNO 3C .t 2℃时,KNO 3的饱和溶液和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D .温度高于t 2℃时,KNO 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5. t℃时,将300 g A 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为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x g 、y g 、w g ,析出A 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依次为a g 、b g 、c g (a 、b 、c 都不为零),且x+y=w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cB .a+ b = cC .t℃时,A 的溶解度为y x a b --)(100g D .t℃时,A 的溶解度为x w a c --)(100g 6. 将4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或向其中加入少量CaO (但温度仍保持4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A. Ca(OH)2的溶解度B. 溶液的质量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 溶液中Ca 2+的数目7、现有80℃浓度分别为60%和90%的某物质的水溶液,以质量比1∶2相混合。
高三化学复习讲义溶解度计算
高三化学复习讲义 溶解度计算1、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基本公式:100)()(S m m =溶剂溶质,S S m m +=100)()(溶液溶质,%100100⨯+=SS ω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的溶质的质量x :100S x =溶剂变化的质量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x两溶解度之差原饱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溶解度=+100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其方法是: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2、溶解度计算练习例1.在20℃ CuSO 4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1)投入一小块缺角的CuSO 4晶体,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块晶体完整无缺了,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此时CuSO 4晶体质量_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 ____。
(2)投入一定质量的无水CuSO 4,静置一段时间后(温度不变),则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液中固体质量_______,固体的颜色由______变________。
(3)在足量的饱和溶液中投入1.6g 无水CuSO 4,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1.6gB.2.5gC.>2.5gD.<2.5g①设析出的晶体质量为xg,你认为(x-1.6)g 含义是什么?②已知20℃时CuSO 4的溶解度为16g ,则析出的晶体质量是多少?③若投入1.6g 无水CuSO 4,则CuSO 4饱和溶液正好全部转变为晶体,饱和溶液质量是多少例2.已知CuSO4的溶解度为:30℃时为25g,20℃时为16g。
溶解度知识点高考
溶解度知识点高考溶解度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之一。
溶解度可以理解为一个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通常用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浓度表示。
溶解度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
在高考中,考察溶解度的问题,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它的相关知识。
以下将从溶解度的定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以及溶解度相关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溶解度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或最大浓度。
溶解度可以用质量单位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质量单位下的溶解度可表示为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常用单位为克溶质/克溶剂(g/g)。
摩尔浓度单位下的溶解度可表示为溶质的摩尔浓度与溶剂的摩尔浓度之比,常用单位为摩尔溶质/升溶剂(mol/L)。
溶解度是一个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物理量,在高考中常常会给出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供考生使用。
其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大,而温度的降低则会导致溶解度的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溶质的分子热运动速度,使其更容易与溶剂的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溶解度。
另外,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影响。
如果溶质和溶剂之间具有相似的性质,例如分子结构相似、极性相近等,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增大,溶解度也会增大。
相反,如果二者性质差异较大,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解度也会较小。
此外,压力对大多数溶液的溶解度影响不大,仅在气体溶解度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可以增大气体溶质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溶解度。
在高考中,通常会要求考生掌握和应用亨利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最后,高考中的溶解度问题通常涉及到溶解度的计算。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以利用已知的溶解度数据和摩尔质量计算出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
计算溶解度的公式(一)
计算溶解度的公式(一)计算溶解度的公式1. 理论溶解度公式•理论溶解度公式是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溶解度值,是一种近似值。
公式示例:C = K * S^n•C代表溶解度,单位一般是摩尔/升(mol/L);•K是溶解度常数,与溶质和溶剂的化学性质有关;•S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物质浓度,单位也是摩尔/升(mol/L);•n是溶解度公式的指数,通常与具体化学反应有关。
例如,对于石膏(Ca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使用理论溶解度公式计算,该公式为C = K * [Ca^2+][SO4^2-],其中K是溶解度常数,[Ca^2+]为钙离子浓度,[SO4^2-]为硫酸根离子浓度。
2. 实验溶解度公式•实验溶解度公式是通过实验测定得出的溶解度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实验溶解度公式通常与温度有关,因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公式示例:C = K * e^(-∆G/RT)•C代表溶解度,单位同样是摩尔/升(mol/L);•K是溶解度常数,与溶质和溶剂的化学性质有关;•∆G是自由能变化,单位是焦耳(J);•R是理想气体常数,约为J/(mol·K);•T是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
例如,对于氯化铁(FeCl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可以使用实验溶解度公式进行计算。
该公式考虑了自由能的影响,可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出溶解度常数K,进而预测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3. 摩尔溶解度公式•摩尔溶解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量,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公式示例:Solubility = Mass of Solute / Molar Mass of Solute•Solubility代表溶解度,单位是摩尔/升(mol/L);•Mass of Solute是溶质的质量,单位可以是克(g)或毫克(mg);•Molar Mass of Solute是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例如,若有10克氯化钠(NaCl)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可以使用摩尔溶解度公式计算其溶解度。
高考化学化工流程全突破专题06化工流程题中有关溶度积计算知识讲解
专题 06 化工流程题中有关溶度积计算专练一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均衡1.溶解度和溶解性:难溶电解质和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溶解度小于0.01g 的称犯难溶电解质,离子互相反响生成难溶电解质,能够以为是完整反响。
在 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以下:溶易可微难解性溶溶溶溶溶>11-<解度10g-10g0.1g0.01g2.依据对溶解度及反响限度、化学均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积淀的离子反响能否真实能进行究竟?AgCl 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许Cl -、Ag+离开 AgCl 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Cl -、 Ag+受 AgCl 表面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回到AgCl 的表面析出晶体。
必定温度下, AgCl 饱和溶液成立以下动向均衡的反响式:AgCl( s)Cl -( aq)+Ag+( aq),积淀、溶解之间因为动向均衡的存住,决定了积淀反响不可以完整进行究竟。
3.溶解均衡的特点:逆:溶解均衡是一个可逆过程。
等:溶解速率和积淀速率相等。
动:溶解速率和积淀速率相等,但不为0。
定:均衡状态时,溶液中各样离子的浓度保持必定。
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溶解均衡发生挪动。
【名师点拨】难溶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如: AgCl 溶解均衡: AgCl( s)Cl -( aq)+ Ag+( aq);电离均衡:AgCl =Cl -+ Ag+4.影响均衡的要素:影响要素积淀溶解均衡电离均衡内因电解质自己的性质外温度温度高升,多半溶解均衡向溶解的方向挪动温度高升正向挪动稀释向溶解的方向挪动正向挪动因同离子效加入同样离子,向生成积淀的方向挪动逆向挪动应二 .溶度积(K sp)1.观点:必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 表示。
2. 表达式:关于积淀溶解均衡:M m A n( s)n+ m-mM(aq)+nA (aq) ,n+m m-)n溶度积常数: K sp = c ( M ) c(A3. 溶度积规则:比较 K 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 Q c)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积淀可否生成或溶解。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六讲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六讲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一、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1.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物质的溶解包括以下两个过程(1)物理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2)化学过程:物质分子或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某种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则是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结果。
例如,硫酸、NaOH等溶解于水时明显放热,而硝酸铵等溶解于水时则明显吸热。
2.平衡(1)表示方法;(2)溶解平衡主要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可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溶解平衡。
3.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措施:①增加溶质;②减少溶剂;③改变溶液的温度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
即:2.气体的溶解度:某气体在1atm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例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铵,水温会明显下降(B)12%的硝酸钾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把不规则的NaCl晶体加入到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NaCl晶体变规则了(D)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吸收氯化氢气体时,烧杯中无明显现象例2.在质量为200 g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0 gCaO后充分搅拌,仍保持原来的温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灰水下部有白色固体7.40 g (B)石灰水下部白色固体质量大于7.40 g(C)石灰水的浓度和质量均不会变化(D)石灰水的质量将会减少,石灰水的pH不会发生变化例3.某温度下氟化钙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10-4摩/升,则在此温度下氟化钙的溶解度为(设氟化钙在水中达到饱和时,溶液密度为1 g/ml)()(A)1.56×10-3 g (B)1.56×10-2 g (C)7.8×10-4 g (D)无法计算例1【答案】B、D例2【答案】B、D例3【答案】A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间的相互关系三、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下结论不适用于氢氧化钙等物质)曲线以上各点(如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的量已超过了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为饱和溶液与晶体共存状态。
高中化学题型之溶解度计算
高中化学题型之溶解度计算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溶解度计算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通过计算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进而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以具体的题目为例,分析溶解度计算的考点和解题技巧,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指导。
题目一:已知某物质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为20g,求该物质在200g水中的溶解度。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溶解度计算题,考察的是溶解度与溶剂质量的关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先求出单位质量水中的溶解度,然后再根据给定的溶剂质量计算出溶解度。
解题步骤:1. 计算单位质量水中的溶解度:20g/100g = 0.2g/g。
2. 计算200g水中的溶解度:0.2g/g * 200g = 40g。
因此,该物质在200g水中的溶解度为40g。
题目二:已知某物质在80g水中的溶解度为16g,求该物质在120g水中的溶解度。
解析:这是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溶解度计算题,考察的是溶解度与溶剂质量的比例关系。
同样地,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和计算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解题步骤:1. 计算单位质量水中的溶解度:16g/80g = 0.2g/g。
2. 计算120g水中的溶解度:0.2g/g * 120g = 24g。
因此,该物质在120g水中的溶解度为24g。
通过以上两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溶解度计算的一些考点和解题技巧:1. 溶解度与溶剂质量的关系:溶解度通常是以单位质量溶剂的质量来表示的,计算时需要根据给定的溶剂质量进行换算。
2. 溶解度与溶剂质量的比例关系:如果溶解度与溶剂质量成比例关系,可以通过计算单位质量溶剂中的溶解度,然后根据给定的溶剂质量计算出溶解度。
3. 注意单位换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理解溶解度的物理意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通过计算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化学溶解度的计算
化学溶解度的计算化学溶解度作为化学分析中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药剂制剂、食品添加剂及食品检测等,它反映材料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溶解度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计算:1.解方程式:通过分析溶液物质的构成,利用动力学方程式来计算溶解度。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更加精确,但是实际求解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
2.接测定:将被测物质加入溶剂中,直接测量得出溶解度。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但是需要购买一些仪器来完成实验,需要花费一些成本。
在实际的应用中,大部分情况都是采用直接测定的方法来推算溶解度。
首先,把被测物质加入溶剂中,如果溶液可以保持活动性,比如溶液可以混溶,可以搅拌等,说明被测物质已经溶解,溶解度为溶液的质量密度。
如果溶液不能保持活动性,则把被测物质加入溶剂中,每5分钟或10分钟测量一次溶液的质量密度,继续加入被测物质直至溶质溶解,此时所测得的溶液质量密度为溶解度。
接下来,要讨论一下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大致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温度和压强等,当温度或者压强改变时,溶解度会有相应的变化。
另外,化学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比如,如果一种物质在水中非常难溶,但是加入分子的极性容易使物质溶液的剂量降低,从而提高溶解度。
最后,还要着重强调一下,无论是通过求解方程式来计算溶解度,还是采用直接测定的方法,都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实验中被测物质和溶剂要充分混合;二是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也会有所变化。
总的来说,化学溶解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准确计算溶解度可以有效地增加应用价值。
本文介绍了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以期更好地把握溶解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高分对策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一.熟练掌握有关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计算公式。
1.溶解度计算基本公式:m(溶质):m(溶剂)=S:100(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2.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基本公式:w=m(溶质)/m(溶液)×100%。
3.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w=S/(S+100)×100%。
4.稀释公式:m(浓)×w(浓)=m(稀)×w(稀)=[m(浓)+m(水)]×w(稀)。
5.混合公式:m(浓)×w(浓)+m(稀)×w(稀)=[m(浓)+m(稀)]×w(混)。
二.在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时,注意“抓住不变量,简取相关量”。
1.温度不变时,溶解度、浓度、溶质与溶剂(或溶液)的质量比均不变。
2.降温析出无水晶体时,则溶剂的量不变。
3.两次蒸发不饱和溶液时,析出无水溶质的质量差与蒸发水的质量差之比=S:1004.温度升高时,可简取∆S或∆m(溶质溶解)的关系式计算。
三.在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注意推导并掌握经验规律。
1.同一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密度大于水的密度(ρ水)时,大于平均值;在密度小于水的密度(ρ水)时,小于平均值。
2.十字交叉法是速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份数比”的一种巧算方法,对于浓、稀(或水)溶液混合,可用质量分数(或质量)数值“十字交叉”,求得混合的质量比。
但一般不能用溶液体积数值“十字交叉”,求得混合的体积比,因为不同浓度溶液的密度不相同,其浓、稀(或水)溶液的体积之和不等于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四.典型试题。
1.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g。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2.某温度下,在100 g水中加入m g CuSO4或加入n g CuSO4 5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A.m=160n/250 B.m=1600n/(2500+9n)C.m=1600n/(2500+16n) D.m=1600n/(2500+25n)3.实验室需用20%的硫酸制取氢气。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学习教材PPT课件
100 g 100 g 282 g (282 g m加 ) 100 g 31.6 g 100 g 110 g
m加 168 g
答:需要加入168g硝酸钾才能重新饱和。
6、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在这温 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 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 克硝酸钾?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三门县海游中学 麻天鸣
一、已知溶解度的计算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要配制食盐 的饱和溶液。现有食盐18克,①需要溶剂多少克? ②能得到多少克溶液? 解:
100 g 100 g m剂 m质 18 g 50 g S 36 g
m液 m质 m剂 18 g 50 g 68 g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0C))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20.9
63.9 85.5
答:可以析出12.5g硝酸钾。
7、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 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 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 求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解:因为第一次蒸发时,溶液没有饱和,所以只析 出了4g晶体
m质 6g S 100 g 100 g 60 g m剂 10 g
答:①需要溶剂水50g;②能得到溶液68g。
2、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要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34克①需要 溶质多少克?②需要溶剂多少克?
解:
S 36 g m质 m液 34 g 9 g 100 S 100 g 36 g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溶解度的计算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计算公式:S=100m质量/M药剂(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画出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a、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明这两种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e、溶解度曲线上方曲线附近的点代表过饱和溶液(通常,物质在较高温度下被制成饱和溶液,并迅速下降到室温。
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超过室温下的溶解度,但晶体未沉淀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一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这反映在曲线的“陡坡”上,例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反映在曲线的“斜率”下降上,例如Ca(OH)2③ 申请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d、可选择分离或纯化混合物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
利用溶解度曲线确定混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
如kno三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些物质需要提纯。
可采用冷却结晶法。
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
如kno三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三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影响。
溶解度及有关计算
溶解度及有关计算溶解度是指固体溶解在溶液中的最大量,通常用摩尔浓度表示。
溶解度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对于绝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会增加,而对于气体溶解度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以下将详细介绍溶解度及其相关计算方法。
一、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解度通常由以下公式计算:溶解度=溶质的物质量/溶剂的体积常见的溶解度单位有摩尔/升(mol/L)或克/升(g/L)。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解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时,固体分子动力学能量增加,有利于固体分子与溶液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增加溶解度。
2.压力:对于气体溶解度而言,压力升高会导致溶解度的增加,这是由于压力升高使气体分子更容易进入溶剂中。
3.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这与其分子结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例如,极性物质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高,而非极性物质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三、溶解度实验方法实验测定溶解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过饱和法:将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少量溶剂中,使其超过溶解度,然后慢慢冷却或蒸发溶剂,测定溶质析出的质量,从而得到溶解度。
2.物理法:利用温度变化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进行实验测定。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溶质,然后逐渐升高温度,测定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3.电导法:利用溶液中的电离物质导电的特性进行测定。
测定电导度随溶质浓度变化的情况,从而得到溶质的溶解度。
四、溶解度计算示例示例1:求氯化钠在1000mL水中的溶解度。
已知:溶剂:水的体积为1000mL溶质:氯化钠的物质量为10g溶解度=溶质的物质量/溶剂的体积溶解度=10g/1000mL=10g/1L=10g/L示例2:已知氯化钠在25℃下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求在200mL 水中的氯化钠的溶解度。
已知:溶剂:水的体积为200mL溶解度=(溶质的物质量/溶剂的质量)×100溶解度=(36g/100g)×(200mL/1000mL)溶解度=7.2g/20mL=0.36g/mL。
高中化学溶解度常数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溶解度常数解题技巧高中化学中,溶解度常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溶解过程中溶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在解题过程中,掌握溶解度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度常数。
一、溶解度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溶解度常数(Ksp)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的溶质浓度乘积的数值,用于描述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
计算溶解度常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根据溶解度数据计算溶解度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数据中的溶解度来计算。
例如,已知某物质在25℃下的溶解度为0.1mol/L,那么可以根据溶解度定义计算出溶解度常数的数值。
2. 根据反应物的物质量计算对于一些可溶性反应物,可以根据其物质量来计算溶解度常数。
例如,已知某物质的质量为10g,溶解度常数为1.0×10^-3mol/L,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溶解度常数的数值。
二、溶解度常数的应用技巧1. 判断是否会发生沉淀反应在一些题目中,需要判断是否会发生沉淀反应。
可以通过比较离子的溶解度积与溶解度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如果离子的溶解度积大于溶解度常数,说明会发生沉淀反应;如果溶解度积小于溶解度常数,说明不会发生沉淀反应。
2. 计算沉淀物的溶解度当已知溶解度常数和其他条件时,可以通过计算溶解度常数的平方根来得到沉淀物的溶解度。
例如,已知某沉淀物的溶解度常数为1.0×10^-3mol/L,可以计算出沉淀物的溶解度为0.0316mol/L。
3. 利用溶解度常数计算溶液浓度在一些题目中,已知溶解度常数和其他条件,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
可以通过溶解度常数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来计算。
例如,已知某溶液的溶解度常数为1.0×10^-5mol/L,溶液中离子浓度为0.01mol/L,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
三、举一反三通过掌握上述的解题技巧,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溶解度常数相关的问题。
高考化学-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质质量 100% , 可推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将上述数据代入即可解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与水的质量;
根据稀释过程中, 溶质质量不变, 设需要 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列等式 l00g╳10% =20%x,或
20% x ×100% = 10% ,即可解得 x=50g。 100g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3.4 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看 图 6-5),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 4 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 6 mL(见下表)。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 6 mL 用量的糖浆? ( )
每 5mL 糖浆中含扑热息痛 125mg 安全用量 2~4 岁 5~6 岁 7~8 岁 6 mL 8 mL 10mL 250mg
例 1.制作“叶脉书签”需要 lOO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请问: (I)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是 g; g。
(2)若用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 需要 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解析] 本题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的配制,考查学生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的 能力。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20 g 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加入硝酸钠 (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蒸发水 (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5%,则应加水 8.下表为 K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g 0 27.6 10 31.0 20 34.0 30 37.0 40 40.0 50 42.6 60 45.5 70 48.3 g; g; g。
高考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溶解度积常数计算
高考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溶解度积常数计算高考化学中,涉及到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
这两个概念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非常重要,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反应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溶液的浓度计算。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计量单位有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
其中,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浓度(mol/L)=溶质的物质量(mol)/溶液的体积(L)。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有100毫升的溶液,其中含有0.2摩尔的氯化钠,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浓度:浓度(mol/L)= 0.2 mol / 0.1 L = 2 mol/L。
在高考化学中,通常会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要求我们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将题目中给出的物质量和体积数据进行单位转换,并代入浓度公式进行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
溶解度积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乘积。
对于简单离子化合物,溶解度积常数等于溶质溶解时所生成的离子的浓度乘积。
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需要知道溶质溶解时所生成的离子的物质量或浓度。
如果我们知道离子的物质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直接代入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题目中只给出了溶解度积常数值,而没有给出其他数据,我们则需要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测量。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氢氧化钙(Ca(OH)2),它在水中溶解时会生成钙离子(Ca2+)和氢氧根离子(OH-)。
如果我们知道溶解度积常数Ksp为5 x 10^-6,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离子的浓度和Ksp的关系,计算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假设溶液中Ca(OH)2的溶解度为x(mol/L),由于Ca(OH)2在溶解时生成1 mol的Ca2+离子和2 mol的OH-离子。
因此Ca2+离子的浓度为x mol/L,OH-离子的浓度为2x mol/L。
专题溶解度(高三化学复习人教版)
专题5 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1)公式:S=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 (克) (2)影响因素: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消石灰。
2.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1.01×105Pa 下,1体积的水里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数(指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数)。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二、关于溶解度的计算1、若温度不变,在饱和溶液中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剂变化的质量x =100溶解度 练习1 T ℃时,足量A 的溶液分别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至T ℃。
若蒸发2g 水时,无溶质析出,若蒸发4g 水时,析出溶质1g ,若蒸发6g 水时,析出溶质3g 。
则该温度下A 的溶解度为(上述析出的溶质不带有结晶水) ( )A. 33.3gB. 100gC. 50gD. 25g2、若溶剂不变,只改变饱和溶液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x =100两溶解度之差 或 原饱和溶液的质量x =原溶液的溶解度两溶解度之差 100 练习2 某盐在30℃时的溶解度为50g ,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 。
(1)若将100g30℃时的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为 ( )A. 1gB. 10gC. 16gD. 20g(2)若将100g 质量分数为30%的该盐溶液从30℃冷却至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为( )A. 1gB. 10gC. 16gD. 20g3、溶剂和温度均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练习3 60℃某盐的溶解度为40g ,现有140g60℃此盐的饱和溶液,蒸发掉20g 水,再降温到10℃,可析出无水晶体20g ,则该盐在10℃时的溶解度为 ( )A. 10gB. 15gC. 18gD. 25g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练习4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g 无水硫酸铜粉末,搅拌,静置后析出bg CuSO 4•5H 2O 晶体。
溶解度求法
溶解度求法
溶解度求法: m(溶质)/ m(溶剂)= s(溶解度)/ 100g (溶剂)。
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g)”。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里的体积数。
也常用“g/100g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
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溶液浓度与“三度”换算(含溶解度计算)
专题8、溶液浓度1. 电荷守恒: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由于整个溶液不显电性,故所有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
解这类试题思路应首先分析溶液中阴、阳离子种类及所带电荷数目,其次运用“电荷守恒法”列关系式进行计算。
2. 质量百分比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1000WcMρ⨯⨯=1.某学生用下列溶液配制一种混合液,已知配成的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如下:2c(K+)=2c(Cl-)=c(Na+)=2c(SO42-),则配制该溶液使用的盐可能是()A. KCl Na2SO4B. NaCl K2SO4C. NaCl Na2SO4K2SO4D. KCl Na2SO4K2SO42.在硫酸铁溶液中,Fe3+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00,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5%B. 10%C. 15%D. 20%3.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200mL Ba(NO3)2溶液中含Ba2+和NO3-总数为0.45N A,则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A. 2.25mol/LB. 0.75mol/LC. 1.5mol/LD. 6.75mol/L4.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溶液18mL,密度为1.102g/mL,则它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A. 1.685mol/LB. 3.370mol/LC. 11.24mol/LD. 22.49mol/L5.Mg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后,c(Mg2+) =c(SO4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液中c(Cl―)=c(Na+)B. 混合液中c(Cl―)=2c(SO42―)C. 混合前两溶液体积相等D. 混合前两溶液中MgCl2与Na2SO4物质的量相等6.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当SO42-的浓度为0.20mol/L时,加入等体积的0.20mol/L的K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最后混合物中K+的浓度是()A. 0.20mol/LB. 0.25mol/LC. 0.225mol/LD. 0.45mol/L7.在V升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沉淀,然后在高温下灼烧沉淀,最后得到白色固体mg,则原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27VB. 2m/27VC. m/18VD. m/34V8.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a%,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则C1和C2的关系是()A. C2=2C1B. C2>2C1C. C2<2C1D. C1=2C29.将pH=1的稀硫酸慢慢加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恰好使Ba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体积为100mL(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pH为2,则原BaCl2溶液中Cl―的浓度为()A. 0.011mol/LB. 0.22mol/LC. 0.022mol/LD. 0.11mol/L10.物质A2SO4的饱和溶液VmL,密度为d g/cm3,c(A+)=P mol/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溶质的式量为M,溶解度为Sg,下列表示式正确的是()A. P=2000da/MB. d/(100+S)=PM/2000C. d×a%=PM/1000D. a%=PM/2000d1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稀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A. 等于1.06gB. 大于1.06g而小于2.86gC. 等于2.86gD. 大于2.86g12.有一定质量的KNO3样品,在10℃下加m g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5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六讲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一、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
1.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物质的溶解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1)物理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2)化学过程:物质分子或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一个放
热过程。
某种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则是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结果。
例如,硫酸、NaOH等溶解于水时明显放热,而硝酸铵等溶解于水时则明显吸热。
2.平衡
(1)表示方法;(2)溶解平衡主要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可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溶解平衡。
3.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措施:①增加溶质;②减少溶剂;③改变溶液的温度
例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铵,水温会明显下降
(B)12%的硝酸钾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把不规则的NaCl晶体加入到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NaCl晶体变规则了(D)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吸收氯化氢气体时,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答案】B、D
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
即:
2.气体的溶解度:某气体在1atm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例2.在质量为200 g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0 gCaO后充分搅拌,仍保持原来的温
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下部有白色固体7.40 g (B)石灰水下部白色固体质量大于7.40
g
(C)石灰水的浓度和质量均不会变化(D)石灰水的质量将会减少,石灰水的
pH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D
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间的相互关系
例3.某温度下氟化钙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10-4摩/升,则在此温度下氟化钙的溶解度为(设氟化钙在水中达到饱和时,溶液密度为1 g/ml)()(A)1.56×10-3 g (B)1.56×10-2 g (C)7.8×10-4 g (D)无法计算
【答案】A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下结论不适用于氢氧化钙等物质)
曲线以上各点(如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的量已超过了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
溶解度,此时为饱和溶液与晶体共存状态。
曲线上各点(如B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各点(如C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不饱和溶液例4.有一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现有组成处于P点上的该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此盐不含结晶水)()
(A)加入10 g该盐,必变成饱和溶液
(B)50 ℃时,若该盐溶液含A克溶质,保持温度不变,加入A/4 g溶质,溶液必变
成饱和溶液
(C)50 ℃时,140 gP点溶液最少需蒸发掉20 g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
(D)该溶液冷却至0 ℃时,析出溶质10 g
(E)在保持溶质及溶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P点溶液达到饱和需降温20 ℃
【答案】A、D
2.重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一般地,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方可采用重结晶法,如分离NaCl 和KNO3。
但若分离NaNO3和KCl的混合物就不能采用此法了。
重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根本理论依据是:当溶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可组成多种物质时,在降温结晶过程中,先达到饱和的物质先析出。
0 ℃10 ℃20 ℃30 ℃
NH4Cl 29.4 33.3 37.2 41.1
例5.右表是几种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g )。
现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Cl 、CO 2、NH 3在30 ℃时制成溶液,此时溶液中无晶体,当降温至某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此晶体是( )
(A )NH 4Cl (B )NH 4HCO 3 (C )NaHCO 3 (D )NaCl
【答案】C
四、析晶过程与溶解度
1.利用析晶过程求溶解度
由Ⅰ→Ⅱ蒸发出的水及晶体中带出的结晶水的总和与析出晶体中所含溶质构成饱和溶
液,可据此计算溶解度。
例6.室温下140 g 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 g 水时,溶液中析出2 g 溶质,再继续蒸发20 g 水时,溶液中又析出5 g 溶质。
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 )
(A )2克 (B )8克 (C )10克 (D )20克
【答案】A
例7.t ℃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10 g 水析出1 g 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5 g 水,析出2 g 硝酸钾晶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25 g 水,可析出3 g 硝酸钾晶体
(B )t ℃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2 g 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 )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
(D )t ℃时,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答案】D
例8.某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30 g ,向该温度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m g 无
水硫酸铜,搅拌后静置,析出硫酸铜晶体n g ,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m=16n/25 (B )m=9n/25 (C )n=16m/9 (D )n=250m/133
【答案】D
例9.在某温度下,向25%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加入1 g 无水硫酸镁,可析出3.15
gMgSO 4·n H 2O ,则n 值为。
【答案】7
2.降温析晶量的计算(析晶前后均为饱和溶液)
【注意】S2和S 1分别表示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溶解度,故S 2>S 1。
解法二:确定溶液中水的质量,相同质量的水在高温和低温下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差即为析出晶体的质量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例10.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05 g ,NH 4HCO 3 11.9 15.9 21.0 27
NaHCO 3 6.9 8.15 9.6 11.1
NaCl 35.7 35.8 36 36.4
要得到39.2 g晶体,应将溶液冷却到℃。
温度(℃)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0
【答案】20℃
【习题】1.将40 ℃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 ℃或加入少量CaO。
但
温度仍为40 ℃,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Ca2+的数目
2.在一定温度下,某硫酸铜饱和溶液蒸发a g水后,同时析出W g胆矾。
若保持温度
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t ℃时某盐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6.8% ,取一定量的此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w g无水盐。
在t ℃时,析出m g含结晶水的该盐的晶体,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的质量为()
(A)m×26.8% (B)m-w(C)(w+m)×26.8% (D)(m-w)×26.8%
4.在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溶解度为A g。
向(100+A) g物质M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 克M,析出带一定结晶水的晶体B克,现取出B克结晶水合物加水配成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
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A)100克(B)大于100克(C)小于100克(D)(100+A)克
5.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若电解过程中始终保持
温度不变,则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值增大(B)溶液中水分子数与碳酸根离子数之比将变小(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溶液中Na+的数目不变
6.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现分别取58 gA和66 g B,均加入150 g水加热溶解并都蒸发去50 g水后,冷却至t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t ℃时,A、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t ℃时,析出固体B
(C)t ℃时,A的质量分数小于B
(D)t ℃时,二者均无固体析出
7.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它溶于水部分可完全电离。
室温时,氢氧化镁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 029 g,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镁饱和溶液的pH为(溶液密度为
1 g/ml)
8.已知某温度下四种化合物在水
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右图。
则:
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水中发生的复
分解反应为
硝酸
银
硝酸
钡
氯化银氯化
钡
水170 g 9.2 g 1.5×10-4
g
33.3 g
液
氨
86 g 97.2 g 0.8 g 0 g
能在液氨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
9.取100 g水,配成1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又取50 g水加入35.4 g硝酸钠配成溶液。
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后,10 ℃时有种晶体析出,质量是 g,该晶体的化学式是,析出该晶体的原因
是。
(1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KCl 31g NaNO3 80 g KNO3 20.9 g NaCl 35.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