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穿刺活检原理
![甲状腺穿刺活检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e8a4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1.png)
甲状腺穿刺活检原理
甲状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常用的甲状腺病理诊断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穿刺技术获取甲状腺组织样本,进一步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医生会在甲状腺上用超声或者CT引导设备确定穿刺位置,然后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皮肤切
口和针头推进器,将细针插入到甲状腺病变灶中,然后医生会扭转细针以刮取甲状腺组织细胞或者用抽吸器吸出甲状腺囊液。
最后,获得的样本会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细胞或组织学分析。
甲状腺穿刺活检可以提供关于甲状腺病变的详细信息,包括病变的类型、良恶性信息以及炎症程度等。
通过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医生可以判断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如结节是否是甲状腺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
此外,甲状腺穿刺活检还可以作为甲状腺炎的确诊方法。
尽管甲状腺穿刺活检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无创的检查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穿刺活检前,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确保操作安全。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终稿课件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终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eb88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5.png)
假阴性结果
假阴性结果是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显示为阴 性,但实际上存在甲状腺癌。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取样部位 不典型、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或取样量不足等原因所致。
假阴性结果可能导致漏诊和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 活质量。
告知医生病史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向医生详 细描述自己的病史、家族史、用药 情况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 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02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确定结节的良恶性
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 获取甲状腺结节的细胞样本,通 过病理学分析判断结节是良性还 是恶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避免过度治疗
对于良性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 检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 除,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
评估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
判断手术效果
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 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评估手术 效果,判断癌细胞是否完全清除。
监测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细针穿刺细 胞学检查可以监测甲状腺癌病情的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01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 种有技术难度的诊断方法,要求 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穿刺技术。
02
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直接影响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 此,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 和认证,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04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未来展望
新的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已经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细 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监测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fa6e998804d2b160a4ec053.png)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甲状腺疾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及治疗体会。
方法:选取2018年1-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行甲状腺细针穿刺,随后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对比两者的诊断结果,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果。
结果: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为90%,特异性为90.48%,敏感性为88.89%。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尤其是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与手术病理学诊断高度相符,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85-02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为中年女性,其致病因素较多,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自身免疫、炎症等。
近年来,随着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应用,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约为9%~67%,其中,恶性病变占比约为5%[1]。
但由于早期患者良恶性病变具有相似性,超声往往无法准确鉴别,可能造成不必要手术,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
穿刺细胞学检查创伤较小,准确性较高,可迅速鉴别结节性质。
本文将对甲状腺疾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及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行甲状腺细针穿刺,随后进行手术病理检查。
所有患者既往均无任何疾病病症,无甲状腺病史。
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4.54±5.11)岁。
1.2 方法对浅表结节可直接触及的患者,采取平卧位,颈部后仰,暴露穿刺区后直接穿刺,穿刺前进行常规消毒,连接5 ml注射器,使用22G针头,刺入甲状腺结节内部后,利用负压抽吸技术吸取2~3 ml细胞成分,反复2~3次,拔出针头。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aa62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3.png)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US-FNAC)是一种常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该技术结合了超声成像和细针穿刺采样技术,可以在实时观察下准确获取甲状腺结节细胞样本,以进行细胞学分析。
US-FNAC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将甲状腺结节内的细胞样本采集出来,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准确性高:US-FNAC能够精确定位结节,并采集到结节内的细胞样本,可以对结节进行细胞学分析,判断结节的性质。
该方法的准确性达到85-95%,较其他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更可靠。
2. 无创性:US-FNAC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开刀或麻醉。
只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无需住院和切口愈合,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3. 实时监测:US-FNAC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者可以实时观察穿刺针的位置和结节的形态,避免误刺和损伤周围组织,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
4. 重复性强:如果初次US-FNAC的结果不明确或可疑,可以再次进行细针穿刺采样,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这种重复性强的特点使得US-FNAC能够及时评估结节的变化和进展。
US-FNAC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细针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或感染,但这样的并发症风险较低。
US-FNAC只能对结节进行细胞学分析,无法进行组织学分析,因此不能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在US-FNAC结果非典型或恶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切除结节或其他诊断检查。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诊断方法,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和良恶性,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它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甲状腺结节评估方法之一,对于提高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挑战性的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FNA)TBS术语解读
![具有挑战性的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FNA)TBS术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3add02055270722192ef7e5.png)
FNA意义
• 欧美医学中心FNA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 选检查手段,国外报道其甲状腺癌诊断假 阴性率1-2%,假阳性率1-7%.
• FNA检查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分辨良性和恶性病变
FNA意义
• 医保控费趋势 北京市甲状腺手术术前未做FNA者实行医 保控费,定额报销六千元,其余费用由 医院自行承担。术前有FNA诊断者,正 常报销。
FNA适应症
• 直径大于1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 • 超声检查怀疑囊外生长或颈部淋巴结转移
的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 • 直径虽小于1cm,但超声检查发现有与恶
性病变相关征象的结节[低回声和(或)边 界不规则、呈细长形、有微小钙化或结节 内血流信号紊乱] 。
TSH偏低 123I、99Tc扫描
热结节
fna检查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辨良性和恶性病变fna意义医保控费趋势北京市甲状腺手术术前未做fna者实行医保控费定额报销六千元其余费用由医院自行承担
具有挑战性的甲状腺细针穿刺细 胞学诊断(FNA)
病理科王瑞才
FNA意义
• 甲状腺结节非常常见,现有术前手段难 以准确确定良恶性。
• 甲状腺癌发病率低,90-95%的结节是良 性。
甲状腺细胞学TBS报告解读
• Ⅲ级,意义不明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滤泡性 病变。
• 镜下细胞出现非典型性,但还不够诊断为 Ⅳ、Ⅴ和Ⅵ级。
• 该类别恶性风险约5%~15%,不能过度诊 断。
• 此类患者的处理是3个月后重复细针穿刺, 二次穿刺诊断多数能确定且是良性的。
甲状腺细胞学TBS报告解读
• Ⅳ级(可疑)滤泡性肿瘤。
• 镜下主要为微滤泡或嗜酸细胞。
• 该类别恶性风险约20%,其良恶性判断主 要靠术后病理检查,细胞学诊断仅起筛选 作用。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终稿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ab3dd2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2.png)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嗜酸细胞腺瘤
全部为大嗜酸细胞,核大深染,胞浆丰富呈红色, 细胞排列密集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进展
基于DNA旳标志物 原癌基因RAS突变 原癌基因RET/PTC转染重排 原癌基因BRAF突变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进展
基于RNA旳标志物 高迁移率蛋白HMGA2 microRNA E2C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进展
基于蛋白质旳标志物 galectin-3 ck-19 MP3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适应症实例-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亚甲炎?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不大于5mm甲状腺结节穿刺
总结1
优点:诊疗迅速、正确率高、费用低、合并症少、近于无损伤性
不足:
⑴穿刺不成功:甲状腺太小,结节不大于0.5cm或甲状腺纤维化, 穿刺时出血细胞成份稀释
⑵囊性病变诊疗:囊性病变能够是恶性也能够是良性,有时易误 诊
⑶滤泡细胞肿瘤:仅从细胞学角度鉴别良恶性困难,必须从组织 切片上看有无包膜外及间之内癌细胞浸润或血管浸润或远处转移才 干加以鉴别。对细胞学诊疗为滤泡细胞肿瘤旳病人应加以亲密随访, 必要时手术切除。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https://img.taocdn.com/s3/m/781bc857312b3169a451a4d3.png)
这类细胞的TG及T3、T4生成及过氧化酶碘 化活性均降低 组织学和细胞学表现为大嗜酸性细胞 TG免疫组化反应阴性或弱阳性 功能不清,可能为免疫、内分泌因素所引 起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调节适应性细胞 桥本病中最多见,甲亢也可见,结甲很少 见
休止细胞
为功能低下细胞 组织学上相当于被负大滤泡的扁平细胞 TG免疫组化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 细胞学:核小深染,圆形,扁平或梭形 核,胞质少,常见裸核,有的细胞胞质 内充满较大空泡。 常见于结甲或胶性腺瘤,甲亢治疗过度 或桥本病发展到功能低下时也可见。
嗜酸细胞腺瘤
全部为大嗜酸细胞,核大深染,胞浆丰 富呈红色,细胞排列密集
乳头状癌
癌细胞丰富,核密集、重叠或分散,可 见乳头状结构, 癌细胞核大、浅染,染色质细匀,毛玻 璃样 癌细胞多形性不明显,高倍镜下可见假 包涵体、巨核、核碎等。
滤泡细胞腺瘤
分化性滤泡细胞,核大小一致,形态规 则,可有少量变性坏死细胞,胶样型腺 瘤可见大量胶质 需结合临床诊断
谢 谢!
桥本病
淋巴细胞型:变性坏死细胞为主、有一 定的淋巴细胞,最常见 嗜酸细胞型:大嗜酸细胞为主、有大量 淋巴细胞、可见生发中心 纤维化型:不常见,大量纤维组织及变 性坏死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不等
甲亢
未经治疗的甲亢:涂片中多数成片或分 散的大浅染核、胞浆泡沫状的TG合成旺 盛细胞,有的胞浆内可见PAS阳性颗粒, 分化性细胞常见,变性坏死细胞及嗜酸 性细胞少见。休止细胞一般不见。 甲亢复旧:分化性细胞增加,TG合成旺 盛细胞减少,功能偏低时出现休止细胞。 可见较多淋巴细胞
甲状腺穿刺报告解读
![甲状腺穿刺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40132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c.png)
甲状腺穿刺报告解读甲状腺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根据穿刺结果,可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甲状腺穿刺报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穿刺报告中的一些常见术语。
比如FNAB(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即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在穿刺报告中,通常会包括细胞学分类、细胞数量、细胞形态特点等内容。
根据这些内容,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对结节进行准确的评估。
细胞学分类是甲状腺穿刺报告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细胞形态特点,结合核分裂象、核浆比、核形态等指标,可以将细胞分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滤泡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滤泡上皮细胞良性肿瘤、滤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等类型。
这些分类对于判断结节的性质非常重要。
另外,细胞数量也是甲状腺穿刺报告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结节的活跃程度和细胞增生情况。
一般来说,细胞数量越多,结节的恶性风险就越大。
除了细胞学分类和细胞数量,细胞形态特点也是甲状腺穿刺报告中需要着重观察的内容。
比如细胞的大小、形态、核浆比、核分裂象等指标都可以反映出细胞的异常情况。
通过对这些形态特点的观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结节的性质。
在解读甲状腺穿刺报告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等都可以对结节的性质进行评估。
此外,还可以结合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如超声、CT、MRI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甲状腺穿刺报告的解读需要全面、准确地评估细胞学分类、细胞数量、细胞形态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理解甲状腺穿刺报告的解读有所帮助。
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分析
![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f530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c.png)
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10月在实时超声引导下,采用日本八光自动吸引活检针,对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分析患者穿刺成功率,细胞学恶性率与病理活检的相符情况。
结果: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相较普通穿刺相比,成功率几准确率更高,临床价值更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实时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独立病灶,这个病灶可以触及,或者在超声检查下发现有区别于周边组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7%,而借助高清晰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67%,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
虽然其中大部分为良性结节结节,5%-1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1]。
但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同良性结节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给患者本人带来了痛苦及心理负担。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术前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最可靠的方法[2-3]。
本文主要针对超声实时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损伤更小,准确率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10月在我科就诊行超声实时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4—68岁,病程2天-4年,结节直径0.5-3.2cm。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结节直径>5mm;(3)彩超结节多在4a级以上或生长较快的3类结节。
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症;(2)合并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脏器疾病;(3)有甲状腺手术疾病病史;(4)精神系统疾病;(5)不配合治疗1.方法穿刺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四项、传染病四项、心电图及血压等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BRAF、RAS基因突变筛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BRAF、RAS基因突变筛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f080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6.png)
◇临床药理学◇摘要目的:评估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以及BRAF 、RAS 基因突变筛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行FNAC 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597例,其中25例因标本不满意予以剔除,282例患者进行了BRAF/RAS 基因检测,22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FNAC 、BRAF 、RAS ,以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
结果:分析FNAC 诊断为非典型病变、且术后病理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BRAF/RAS 基因的阳性率为42.9%,其中超声TI-RADS 分类4B 以上的亚组,BRAF 的阳性率6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16)。
单独应用FNAC 对甲状腺癌的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100.0%,联合BRAF 基因检测,其敏感性可提高到89.3%、特异性为96.6%,诊断的准确率由82.8%提升到85.9%。
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通过超声TI-RADS 分类筛查出高危患者(尤其是4B 及以上的),联合FNAC 和BRAF 基因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RAF ;RAS ;TI-RADS 分类中图分类号:R736.1;R9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3)06-0653-05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6.007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提高,可达到20%~76%,其中恶性肿瘤仅占7%~15%[1]。
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并予以合理治疗,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超声检查利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可筛查出高危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 )是目前公认安全性和准确性较高的术前诊断技术,但对穿刺医师和病理医师要求较高,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7fdb0fb172ded630b1cb64f.png)
总 结 取材 成 功率 较 高 的原 因可能 与 以 下 因素 有 关 :
1 )操 作 为超 声 引 导下 进 行 ,能 够 准 确显 示 结节 位 置, 选 择 超 声 征 象 可 疑 的部 分 如 回声 极低 、 微 小 钙
化 处 进行 穿 刺取 材 , 对 于 囊实 性 结节 可准 确选 择 实
本组进行 U S — F N A的 1 6 6个 甲 状 腺 结 节 大 小
特异性 为 4 7 . 2 % ̄ 1 0 % E 0 5 -  ̄ 。本组 资料将滤泡性病变归 为可 疑恶性 , 可疑 恶性 按 阳性 计算 , 得出 U S — F N A诊 断 的敏 感 性 为 8 4 . 8 %,特 异 性 为 9 4 . 3 %,准 确性 为
为涂 片太 厚 。
9 2 . 3 %, 阳性 预测值 为 8 0 . 0 %, 阴性预测值为 9 5 . 8 %。
U S — F N A取材 的不满意 率为 2 %- 3 1 % ,多 为 1 0 % ̄ 2 0 %_ 1 一 。本 组取 材 的不满 意 率 较低 , 为6 %,
5 7例 患者 获得 手 术病 理 , 其余 病 例全 部进 行 超
声检 查 随访 , 无失访 者 , 随访 时 间 6  ̄ 4 8 个月。
细胞 学诊 断 的 1 2 1 个 良性 病 变 中 , 2 0个进 行 了
手术 切 除 , 手术 病 理 证实 良性 l 5个 : 分别 为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8个 ,慢性 淋 巴 细胞性 甲状 腺 炎 5个 , 腺
2 结 果
性 病 变 ,避 免 了 良性 病 变 患 者 不 必 要 的 手 术 。
R a v e t t o等 H 认为, 大多 数 情况 下 U S — F N A能 够诊 断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9c544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发生率在人群中约为20%-70%不等。
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是恶性肿瘤。
对于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鉴别诊断,以确定其良性还是恶性。
甲状腺细针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它通过将细针插入结节内部,采集细胞样本进行细胞学的检查,以评估结节的性质。
甲状腺细针穿刺的辅助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甲状腺细针穿刺可以明确结节的良性或恶性特性。
通过细胞学的检查,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判断细胞是否具有异常和恶性特征,从而确定结节的性质。
在细针穿刺的结果中,大多数结节可以明确为良性病变,只有少部分结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甲状腺细针穿刺还可以评估结节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通过观察细胞学的特征,可以评估结节的生物学行为,如侵袭性和转移性等。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提供结节的预后信息,并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甲状腺结节的细针穿刺辅助检查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明确结节的良性或恶性特性,评估结节的风险和程度,评估结节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细针穿刺的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以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甲状腺细针穿刺评分标准
![甲状腺细针穿刺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7c0b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e.png)
1、质地:评估甲状腺的质地,主要是看甲状腺质地是否连续、存在砂粒样改变。
如果甲状腺质地较硬,存在砂粒样改变,则提示为甲状腺癌。
如果甲状腺质地较软,存在砂粒样改变,则提示为甲状腺癌变;
2、有无淋巴结转移:可以观察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如果存在淋巴结转移,则可以确定为甲状腺癌中度风险或高风险。
如果无淋巴结转移,则为甲状腺癌中度风险或低风险;
3、有无远处转移:主要是看甲状腺癌是否存在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等情况,如果存在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等情况,则提示为甲状腺癌中度风险或高风险;
4、穿刺部位的肿瘤为主:如果甲状腺癌穿刺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没有明确的肿瘤病灶,则为甲状腺癌中度风险或低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存在明确的肿瘤病灶,则为甲状腺癌高度风险或低风险;
5、肿瘤的分化程度:主要是看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髓样癌。
如果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是低分化,则为甲状腺癌中度风险或高度风险;
6、Ki67水平:主要是看甲状腺的特异性标志物,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的标志物,如果甲状腺癌的Ki67水平高,则为甲状腺癌高度风险或低风险。
甲状腺穿刺怎么做
![甲状腺穿刺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b765fc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8.png)
甲状腺穿刺怎么做
甲状腺穿刺(thyroid needle aspiration)是一种用针头抽取甲状腺细胞进行检查的方法,常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具体步骤如下:
1. 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以暴露甲状腺区域。
2. 医生会通过超声引导定位需要穿刺的结节或区域。
3. 用消毒剂清洁穿刺区域,通常在颈部。
4. 医生会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穿刺部位,以减轻疼痛。
5. 在超声引导下,医生会使用细长的针头穿刺到甲状腺结节中。
6. 一旦针头进入结节内,医生会使用一定的压力或抽吸来抽取细胞样本。
7. 医生完成抽取后,会将细胞样本放入草片或管内进行送检。
8. 抽吸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穿刺,以确保成功获取足够的细胞样本。
9. 穿刺结束后,医生会对穿刺区域进行消毒并进行简单的包扎。
整个甲状腺穿刺过程通常持续10-15分钟。
抽取到的细胞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确定结节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甲状腺右叶结节检查 需做这三大项目
![甲状腺右叶结节检查 需做这三大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e81a883b0722192e4536f62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甲状腺右叶结节检查需做这三大项目
导语:说起甲状腺类疾病,就不得不提到甲状腺右叶结节,其在不少男性的身上都有存在,那么,甲状腺右叶结节该做哪些检查呢? 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
说起甲状腺类疾病,就不得不提到甲状腺右叶结节,其在不少男性的身上都有存在,那么,甲状腺右叶结节该做哪些检查呢?
1.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结节处理很有帮助,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提高了术中恶性肿瘤的发现率,减少了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费用。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达70%~90%,与穿刺及细胞学诊断的经验有关。
2.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
FNAC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有90%的符合率。
仅有5%的假阴性率和5%的假阳性率。
当然符合率取决于操作者的成功率,差异较大。
3.颈部X线检查
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
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
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则提示有恶性病变。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c5f48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6.png)
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癌诊断 的重要手段,能够明确癌细胞的类型 和分化程度。
治疗指导
根据细针穿刺的检查结果,可以为甲 状腺癌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如手术 切除范围、是否需要淋巴结清扫等。
甲状腺疾病的监测与预后评估
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细针 穿刺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
VS
THANKS
感谢观看
重复穿刺的必要性及时机选择
必要性
对于首次细针穿刺结果不确定或诊断为恶性但需要进一步了解肿瘤类型和分级的患者,重复穿刺是必要的。
时机选择
应在首次穿刺后1-2个月内进行重复穿刺,以确保获取最新的细胞样本。
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与联合应用
01
与其他检查方法如超声、CT、 MRI等相比,细针穿刺细胞学检 查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准确 率高等优点。
恶性病变
细胞形态不规则,核沟模糊,染色质不均匀,核分裂像多。
03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
用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别诊断
诊断
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甲状腺结节的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结节的性质 。
鉴别诊断
对于B超检查提示恶性可能的结节,细针穿刺可以帮助鉴别良恶性,为后续治疗 提供依据。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指导
结节性病变
包括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如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等。
其他病变
如囊肿、脓肿等。
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良性肿瘤
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包膜完整 ,无浸润和转移。
恶性肿瘤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包膜不完整 ,常伴有浸润和转移。Biblioteka 甲状腺疾病的细胞学诊断标准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a37de9e3d15abe23492f4d3d.png)
龙源期刊网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怎么回事?
作者:李国安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03期
最近,我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有一个2厘米×2厘米大小的结节,医生建议我做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穿刺会不会导致甲状腺癌转移?
甲狀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通过直接获取少量甲状腺组织细胞,检查其有无恶性肿瘤细胞以明确诊断。
其准确率为70%~90%,在细针穿刺时如果辅助以B超引导,则准确性更高。
它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
不过,虽然其诊断价值很高,但是也有5%的假阳性和5%的假阴性,最终诊断还需要结合各方面的检查做全面评估才能完成。
临床中一些患者和家属担心如果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穿刺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转移,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来说,和身体其他的恶性肿瘤相比,大多数甲状腺癌的侵袭力并不强,而且穿刺时用的针很细,仅仅在局部取很少的甲状腺细胞,对整个甲状腺组织结构影响极少,导致甲状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而且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手术治疗了。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应用以来,国内外医学资料鲜有其导致甲状腺癌转移的报道。
因此,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已经成为医学界采用的诊疗常规,患者和家属不必过虑,应当积极配合医生,及时做此项检查,以求早诊断、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概述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现在已经确定为准确性很高的诊断方法,常规用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的第一步(1-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很常见,北美洲成人的患病率为4% ~7%,每年新增发病率为0.1%,换句话说,美国每年大约出现275,000个新结节(5)。
最近一项对美国甲状腺协会临床成员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96%)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结节。
所以,我们估计仅美国每年进行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就有250,000 ~ 300,000例。
估计全世界每年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者数以百万计。
因此,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检查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本章将介绍活检技术,细胞学诊断,并发症,细针抽吸结果,诊断缺陷,以及对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处理有用的其他信息。
定义Martin 和Ellis于1930年首次报道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当时他们使用的是18号针。
随后,有报道使用Silverman或Tru-Cut针行针刺切割活检组织学检查者。
但由于担心恶性肿瘤沿针剌穿剌道扩散、假阴性结果以及严重并发症等,这些技术均未被广泛接受。
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欧研究人员引入了甲状腺的细针抽吸活检,这一技术也逐渐被北美广泛接受,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广泛应用(8,9)。
FNA活检多采用22-27号细针针头(通常为25号针头)。
顾名思义,这一活检技术就是通过抽吸获得甲状腺肿块的细胞或体液。
与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不同,粗针活检是获取组织样本且需要组织固定,而抽吸活检所提供的是供细胞学检查的样本。
另一种细针非抽吸活检技术,可不用抽吸但仍可从甲状腺肿块得到供细胞学检查的标本。
尽管FNA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活检技术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有关谁最适合作FNA活检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很明显,如果已经掌握进行活检技巧的人进行活检的话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作者的意见是,内分泌专家是最适合行FNA活检的,因为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甲状腺触诊经验、还掌握和拥有活检的专长,而且能向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确切和持续的的治疗和指导。
行FNA活检需要的基本物品很简单,而且并不昂贵(5,6,8)。
下列几种是基本所需(图1):⏹持针器或注射枪——通常使用的是Cameco注射枪,如图1所示。
持笔式⏹一次性10-mL塑料注射器⏹一次性25或27号,一英寸长针头⏹玻片一面末端呈毛面,厚1mm⏹酒精棉球⏹用于立即浸入无水酒精中湿固定涂片的酒精瓶⏹手套——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要求活检操作者必须戴防护手套。
⏹囊液收集容器,收集囊液后送到细胞实验室⏹患者的姓名,门诊号码,活检部位,及其他相关信息都要转交到细胞学实验室⏹利多卡因——准备好1%利多卡因,以备活检时需要局部麻醉的患者患者对患者的甲状腺腺体需要仔细的触诊,并确定拟活检结节。
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具体的操作程序,对患者的任何问题都应进行详细解答。
我们告诉我们的患者,FNA一般不需要局部麻醉,2-4次抽吸只需要几分钟,除活检局部可能有轻微疼痛及轻微出血和肿胀外,一般不会有明显并发症。
活检可以在病床或者医生办公室的检查床上进行。
不论在什么地方活检,都应始终有一名护士或临床助手协助活检。
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我们喜欢仰卧位。
患者取仰卧位时需颈过伸以充分暴露甲状腺,可以在肩部枕一枕头以更好的暴露甲状腺。
嘱患者在穿剌过程中不要吞咽、说话或活动。
最好让患者随时了解活检的进展情况。
活检结束时切实压迫穿剌部位,然后让患者坐几分钟后离开。
偶有患者会有疼痛或头晕等,这时最好观察几分钟后如果没有明显问题,再让他们离开。
在操作过程中最好有护士或者临床助手在场协助。
FNA活检大量报道、综述及教科书对各种FNA活检技术均有详细的描写(10-15)。
虽然大多数报道对这一技术基本方法的描述是一致的,但也有很多改进结果的报道。
患者取正确的体位,仔细确定肿块及其位置,穿剌时有充足的光线及有助手协助等都很重要。
行活检的医生应该站在患者的侧面,有病变的对侧。
确定穿刺的结节部位,用酒精消毒表面皮肤。
聚烯吡酮或其他无菌技术都不必要。
用Cameco持针器固定10ml塑料注射器,习惯用右手的操作者用右手握住持针器。
(图. 2 B)一只手掌握持针器,另一只手(左手)的两个手指固定结节(图2C)。
针头迅速穿过皮肤进入结节。
一旦针尖进入结节,即抽吸针管产生轻柔的负压并在结节内垂直来回穿剌(图2D)。
这种方法易于抽吸到细胞成分并很容易被吸入针管。
在这一5-10秒的穿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负压状态,只要看到乳头内有液体或抽吸物出现就立即消除负压并拔出针头。
如果吸出液体提示该结节为囊性,则保持负压状态持续抽吸至所有的液体都被抽吸出。
在拔出针头前松开注射器的针栓消除真空状态是很重要的,这可使抽吸物保留在乳头而不至于被吸入针管内。
接着,将针头与注射器分开(图3A),吸入5ml空气。
将针头重新装在注射器上,针尖斜面朝下,在每一片玻片上滴一滴抽吸物(图3C)。
重要的是抽吸前所有的玻片都要标记好并按顺序摆放在附近的桌面上。
用另一张载玻片制备涂片,方法类似血涂片的制作(图3D)。
将采用巴氏染色法的玻片立即浸入95%酒精中湿固定;采用吉姆萨染色者空气干燥,不用固定直接送实验室。
尽管有些专家认为至少应该穿刺6次(16),但通常穿刺2—4次(10,12,13) 。
一般一个结节应该涂片8 ~10张。
最好从结节的周边部取材,并多部位穿刺,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10,12)。
对大的结节,穿剌时应该避免刺入中心部分,因为中心部位常有退变和液化坏死,从而降低取得可诊断样本的机率。
对于囊性病变,应该抽出全部囊液并对残瘤组织行FNA检查;抽出的囊液放在塑料杯中送细胞学检查。
我们每次穿刺都用新的针头和注射器。
细针非抽吸活检曾有几位专家对细针非抽吸活检方法做过描述(1,12,17),通常认为这项技术能使对甲状腺组织的损伤减到最低,从而减少血液稀释。
行FNNA检查患者的准备与FNA相似,但是不需要注射器或抽吸设备。
将25号针头象拿铅笔一样握住,轻轻刺入结节后来回移动5~10秒(图4)。
通过虹吸作用抽吸物会流入针头,只要看到针头内有抽吸物,就立即拔针,接上内有空气的注射器。
接着,推动针栓将吸出物打在玻片上。
可重复穿剌几次,载玻片准备同FNA一样。
活检后用4 x 4棉垫压迫穿剌部位,防止出血。
出血停止后用创可贴贴敷,观察几分钟确定没有问题后再让患者离开。
并发症甲状腺FNA非常安全,尚无严重并发症,如神经、组织损伤或血管损伤大出血的报道(10-14)。
即使局部很小血肿也很少见。
可有针刺痛感及穿刺点皮肤颜色改变。
使用抗凝药和水杨酸制剂并不妨碍FNA活检。
由于穿刺引起甲状腺癌沿穿剌道的种植转移极少见,截止目前几无报道,因此大多数专家并不认为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18)。
囊性病变穿剌后可发生囊内出血。
笔者曾经见到一位患者在FNA活检后数小时内发生结节内出血而导致剧烈疼痛,最后对他采取了外科手术切除。
病理证实结节内为穿剌所导致的新鲜出血。
但这是我们单位15,000多例活检中所发生的唯一一例。
细胞学诊断正常甲状腺活检标本中常有小量滤泡细胞和胶质。
湿固定的涂片常用改良的巴氏染色法染色,巴氏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核的结构。
空气干燥标本常用Romanovsky法染色。
MGG是改良的Romanovsky染色,有时在甲状腺细胞学检查中也使用。
细胞学诊断结果分四种:良性(阴性),可疑,恶性(阳性),标本不满意(难以诊断)。
良性细胞学结果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微小滤泡性腺瘤或正常甲状腺一般诊断为“胶性结节”,镜下呈较为松散的片样滤泡上皮细胞及胶质,血液成分,偶见巨噬细胞。
胶性结节含有丰富的胶质,滤泡细胞很少。
但细胞的数量及类型、胶质的多寡都有很大变异。
(图6)另一良性诊断是桥本甲状腺炎,它在FNA标本上有明显的特征表现:较多淋巴细胞,嗜酸性变细胞,胶质很少或缺无(图7)。
亚急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为一很少用穿剌抽吸细胞学诊断的良性疾病。
细胞特点为,涂片上有多核巨细胞,上皮组织样细胞和散在的炎性细胞(图8)。
恶性细胞学乳突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疾病,很容易通过FNA诊断。
典型的细胞学表现为:乳突状结构,细胞核大而不规则,可有核沟。
砂粒体可有可无,但一旦出现则乳突状癌的可能性非常大(图9)甲状腺髓样癌在甲状腺癌中占5% ~ 10%,可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或颈部肿块。
甲状腺髓样癌的抽吸物通常富含细胞。
常有淀粉样物质,但也有例外,没有胶质。
(图10)FNA结果高度恶性的肿瘤可经细胞学诊断,但要鉴别为原发癌或转移癌并不容易。
过去二十年的实践已经证实了FNA诊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11-14,16,19-23)。
FNA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作用已被充分肯定。
由于FNA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在大多数诊所,FNA已经成为一种通常由内分泌专家进行的标准检查。
细胞学诊断一个有足够细胞成分且涂片和染色较好的标本可看作是可以作出诊断或满意的标本,其诊断结果可以是良性,可疑或恶性。
细胞学诊断的良性病变占50%~90%(平均70%) (10,14, 22,24,25);可疑恶性或不确定性病变为10%~30%(平均20%)(24,25);恶性或阳性细胞学诊断比例自1%~10%不等(平均5%)。
Caruso 和 Mazzaferri (24)对9个系列包括9,000多名患者在内的统计结果如下:良性,74%;恶性,4%;标本量不足和可疑病变各占11%。
我们通过对7个大的系列18000多例细胞学标本的分析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良性,69%;恶性,4%;可疑,10%;标本量不足,17% (25)。
假阴性诊断假阴性结果意味着对恶性病变的漏诊。
假阴性率一般为1.5% ~ 11.5%(平均<5%)16,19,24,25)。
假阴性率是指细胞学诊断为“良性”,后来在甲状腺手术后确定为恶性的百分率。
细胞学诊断的假阴性率取决于后来进行外科手术及组织学检查患者的数量。
在大多数回顾性分析中,细胞学诊断为良性的患者中有不足10%后来进行了外科手术,因此应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假阴性结果(24,25)。
尽管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专家认为即使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甲状腺手术,真实的假阴性率仍然不会超过5%。
一些穿剌很有经验且有专门甲状腺细胞病理医师的研究中心其假阴性率更低。
假阳性诊断假阳性率自0 ~ 8%不等(平均3%)(19,24,25)。
假阳性是指FNA细胞学诊断“恶性”,但后来的组织学检查为良性。
误诊原因阅片或穿剌取材异常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12,13,25,26)。
桥本氏甲状腺炎很可能是最常引起细胞学假阳性诊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