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精品教案(通用版)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精品教案(通用版)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的策略,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体会方程的作用,增强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前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浏览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天坛、故宫、长城、秦兵马俑、“北京人”,这节课我们继续参观北京的颐和园、西藏的布达拉宫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

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们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仅如此,今天我们还要去领略一下它们所蕴含的数学之美。

课件出示情境图。

追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适时出示信息和问题。

生1: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生2:布达拉宫南北长多少米?生3:敦煌莫高窟最大石窟的高为多少米?(设计意图:以世界遗产为主线导入课题,在欣赏视频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美丽、雄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引入感受它们所蕴含的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二、合作探索1.解决“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播放视频——北京颐和园)(1)借助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六年级数学上册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下页
仓库里有化肥1200吨, 第一次运走 第二次运走 还剩下是多少吨?
1200吨 ————————————————— 还剩?吨 —————— ———— ———————————— 还剩下 第一次 第二次 —
下页
巩固题(二):
例二:超市运来花生油 和豆油共600桶,花生油 2 的桶数占总桶数的 5 。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大 家一起解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 用去 ,剩下多少吨?
下页
下面我们开始来进行分析:
单位“1”的量是谁? 总吨数2500吨 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是谁?
用去的份数
下页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 用去 , 剩下多少吨?
2500吨 ---------------- ------------------------------------------------------| | | | | | --------------------------------------------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 (1)谁是单位“1” 的量? • (2)谁是几分之几 相对应的量?
自主学习:
基本训练:
(1)已经运走这批货物的 。 (2)实际比计划少用电 。 (3)三月份比四月份少生产

下页
基础训练: 修一段长400米的公路 已经修了 , 已修了多少米? 还剩下多少 米?
用去
第一种 第二种
还剩下?吨
返回首页
思路一: 总吨数 -用去的吨数 =剩下的吨数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第一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理解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 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9 5 。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9 5”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 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 45 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9 5 。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1)比较复习题与例2 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 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9 5 ”的含义 59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 9 5 是哪个量?(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45-45× 9 5 说说45×59 的含义,独立解答。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45×(1- 9 5 )说说(1- 9 5 )的含义,独立解答。

(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 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一练第2 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3、做练习十六的第1 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

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六的第3 题。

让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4~15页例9及做一做,练三第4~7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检验惯。

【目标解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较复杂,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来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大胆探究。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阅读思考(一)课件出示信息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二)阅读信息,思考问题1.请学生认真阅读信息,思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1)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几何次?(2)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2.这些问题中,哪些你能解答出来?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常识就能解答。

解答完第一个问题时,说说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几何”的问题。

二、由浅入深,探索新知(一)改题在课件上补充前述问题(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呈现例9。

(二)探索解决稍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1.认真阅读例9,理解题意。

阅读讲义第14页例9及下面的“阅读与理解”和“阐发与解答”的线段图,并思考:(1)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把“阅读与理解”栏目的内容填写完整。

(2)从“阐发与解答”的线段图中你又读懂了甚么?说说每条线段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教案《解决问题》参考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3~14页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

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2.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相等。

(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女生多少人?相等,六(1)班有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一)阅读与理解/ 5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要求的是()的面积。

(二)分析与解答1.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学生动手操作。

2.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40(m2);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60(m2)。

2023年《分数乘法应用题》六年级教案(11篇)

2023年《分数乘法应用题》六年级教案(11篇)

2023年《分数乘法应用题》六年级教案(11篇)《分数乘法应用题》六年级教案1【教材简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加以解决。

例题是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总人数以及其中男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运动员人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材首先呈现一条表示运动员人数的线段,要求学生在这条线段上分别表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方面能使男运动员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当学生画图操作后,教材不在呈现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

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

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第1~2题中的数量关系都与例题相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例题所学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瞧!岭南小学举办了学生运动会(媒体同时出示例题文字)他们六年级有45人参加,其中男运动占5/9,谁能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以现实的、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引入新课,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第81页第1、2题。

二、教材解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

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

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研究打基础。

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

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开放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应用,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研究的惯。

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

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习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距今约70~20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课件出示图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借助线段图分析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逐步掌握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索问题的习惯。
4、列式解答。
(二)解决问题二:“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
1.谈话:那你能用刚才学会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学生独自尝试,画出线段图,全班交流反馈。
强调: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的脑容量少 ,少的这一部分要用虚线来表示.
2、交流方法:
预设1:要求“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就要先求出“北京人”比现代人少多少毫升,用1400 ,然后再求 “北京人”的脑容量是多少毫升。列式为:1400-1400 =1500(毫升)
2.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
二、合作探索,探究新知
(一)共同解决问题一: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1.谈话: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女子高 ,那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5 。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2/5 。

(3)一条路,已修了3/10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

2、口头列式:(1)32的3/8是多少?(2)120页的1/6 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1/8,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7/8,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2(1)使用线段图协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出示课本上的线段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1/8 =80-10=7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1/8)=80× 7/8=70(分贝)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附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 79——80 页情境窗 2,及自主练习中的部分练习。

这节课内容是在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是 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教学目标: (1) 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 结构特点、解题思路、方法。

b5E2RGbCAP (2) 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一题多解和编应用题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 ;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采取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画线段图、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p1EanqFDPw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关系的密切,进一步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XDiTa9E3d 教学设计: (一) 出示情境: 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从中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 想不想再了解一些。

出示情境窗 2,学生读内容并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

RTCrpUDGiT (二) 、新旧比较,学习新知 1、教师:看了以上信息后,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①一号坑易清理了多少尊陶俑陶马?和信息一起组成复习 题,幻灯片出示让学生列式解答。

教师总结提问:这样列算式的根据式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 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来计算。

)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板书)5PCzVD7HxA 2、 根据②一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清理?和信息一起组成第一 个红点例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精品教案(通用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精品教案(通用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略中国的古老与文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线段图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前欣赏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

(课件播放“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学生对世界“八大奇迹”了解的知识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的“八大奇迹”,其中我国的“秦兵马俑”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看看我们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1号坑和3号坑一共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追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式。

生2: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第(1)个问题是我们前面已经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第(2)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交流使学生了解世界“八大奇迹”,课堂中顺势引导学生走近“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探究的欲望与兴趣,为更好地投入到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索1.分析理解题意提问:这里的710表示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生:710表示1号坑和3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710,这里是把三个坑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8篇〕篇1: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例2。

教学目的:1. 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 开展学生分析^p 推理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学过程播放公路上往来不断的车辆及噪杂的声音。

师:噪音对人的安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画面〔如教材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公路上车辆的声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老师板书。

〔噪音降低了多少?绿化带这边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噪音降低了多少?谁能把问题完好地表达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出示线段图请学生把条件与问题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如以下图〕。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师:如今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谁能把问题完好地表达出来?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如今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师:线段图上哪一段表示如今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把线段图补充完好。

小组讨论讨论解决方法。

汇报交流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用原来的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

列式80-80(1/8)=70(分贝)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如今听到的分贝数是原来分贝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如今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列式提问:1-1/8表示什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师:比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声音的80分贝看作单位1,都需要求80分贝的几分之几。

但是第一种方法是根据条件先求出80分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出如今听到的声音的分贝数。

小学数学_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2、探索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经历策略多样化和一般化的过程,体验算法优化的过程,获得探索的体验,发展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总结解题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刻度尺、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人类的发展史源远流长,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

出示情境图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课件出示有序梳理的4条数学信息)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以学生感兴趣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通过根据信息提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1.教学“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提问:你能自己画出线段图并解决“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学生自主画线段图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谈话: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想法跟你的组员交流一下好吗?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表达的正确清晰?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提问:说说你们组的线段图是怎么画的?学生可能这样画:现代人“北京人”现代人?厘米比“北京人”成年女子高18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把“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作为单位“1”,所以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平均分成8份;再画另一条线段表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要比第一条线段多出1份,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的一段(即比“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高的)等于“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的。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2篇)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2篇)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细心的小编sky为家人们收集的12篇分数乘法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_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_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_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_1
10 7 A.1000× 10 7 C.1- 10 7 B.1000-1000× 10 7 D.1000×(1- ) 10

补充条件并口头列式。
3 学校文印室两天共用纸 吨, 10
,第二天用了多少吨?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关键: 1.找准单位“1”。
2.找准分率和量的对应关系。
列式为:45-45 ×60%
想:根据男生占60%,总人数是单位“1”。 可以先求出女生的分率 (1- 60%) 。
还可以列式:45 ×(1- 6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六(1)班有46人,这
次体检统计,其中近视人数 占
11 了 。 46
(1)近视人数有多少?
(2)非近视人数有多少?
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1.挖一条长15千米的水渠,已经挖 2 。 已经挖了多少千米? 了 。 5 2 15 x 5 2.挖一条长15千米的水渠,已经挖 2 。 还剩下多少千米 ? 了 5 2 15 x (1- ) 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 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 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能力目标:使同学们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 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 数学的信心。
10 7 A.1000× 10 7 C.1- 10 7 B.1000-1000× 10 7 D.1000×(1- ) 10

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学校食堂买来面粉和大米共1000千克,其中 大米占 7 , 大米多少千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九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除应用题的比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九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除应用题的比较

1第九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除应用题的比较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例9,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间的内在联系,解题思路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掌握这些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发现在审题和解答时容易弄混。

这节课通过比较来弄清它们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比较二、依次做4道应用题,分析每道题的不同解法。

1.出示第(1)小题。

提示:认真审题,看清题中哪个数量是单位“1”,再根据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确定解法。

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只要求列出式子。

教师在图下边板书:解法一:20+20×41 解法二:20×(1+41) 问: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都要判断足球的个数是单位“1”,而且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

)有什么不同点?解法一先求什么?解法二先求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乘法分配律,20加上它的41就等于20乘以(1+41)。

] 2.出示第(2)题。

提示:注意这道题中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只要求列式。

要求学生画图,指名说一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解法一:设篮球有X 个。

X+41X=20 解法二:X ×(1+41)=20 解法三:20÷(1+41) 问:解法一和解法二都是用方程解,它们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2说出都要把篮球的个数看作单位“1”,而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都要根据是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有什么不同点?(解法一是根据题意直接找出篮球个数加上足球比篮球多的个数等于20个。

解法二则是先找篮球个数的几分之几等于20个。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乘法分配律)解法三(算术解法)的算式根据什么列出来的?(按照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与解法二的相同,然后根据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直接列出除法算式。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适用学科 数学 适用年级 六年级 适用区域人教版,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1.已知一个部分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渗透保护环境的意思。

教学重点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理解多(或少),分率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3。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52。

(3)一条路,已修了103。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5)甲数比乙数少51。

2.口头列式:(1)32的83是多少? (2)120页的61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81,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87,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二、知识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点解析,中高考考点、易错点分析考点1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应用题的解题方 法复杂问题不难办 ,对应关系仔细辨,首先找准单位“1”,乘法意义别忘记,等量关系要看清 ,正确列式变轻松。

考点2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的解题方法。

(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2)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1+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少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

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15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5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有关分数应用题的新授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

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

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使每位生都能熟练的掌握。

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它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教学中,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并能找出具体量所对应的”分率”,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为学生解答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六(2)班37名学生2、知识点的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3、学习能力的分析:该班大多数学生已初步具有了独立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4、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

设计思想:为了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探索发现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因此我本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学会解答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使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

(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

(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
(2)分析数量关系。

(同桌互相说。

)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
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

(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说画图过程)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列式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结果。

(老师板书列式)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

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
捕的吨数。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把五月份的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

区别:解题思路不同。

)
(4)练习“做一做”(2)。

答。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

(复合投影片)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包?列式是
[ ]
[ ]
A.乙队修了多少米?
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
(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教学,学生已有了一
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

尤其从准备题过渡到例4,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

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老师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并通过两次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

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