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综述

合集下载

隐形眼镜的原理

隐形眼镜的原理

隐形眼镜的原理
隐形眼镜,作为一种现代人常用的视力矫正工具,其原理是基于光学的原理。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放置在眼球表面的透明镜片,它可以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来矫正视力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隐形眼镜的原理。

首先,隐形眼镜的原理基于光线的折射。

当光线通过空气和眼镜之间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隐形眼镜的设计是为了让光线在通过眼镜时发生适当的折射,从而使得眼睛能够正确地对光线进行聚焦,从而改善视力问题。

其次,隐形眼镜的原理还与眼球的屈光度有关。

眼球的屈光度是指眼睛对光线
进行折射的能力,而隐形眼镜的设计可以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度来矫正视力问题。

通过选择适当的隐形眼镜,可以让眼球对光线进行适当的折射,从而改善远视、近视等视力问题。

此外,隐形眼镜的原理还涉及到眼球表面的形状。

不同的人的眼球表面形状可
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隐形眼镜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因此,隐形眼镜的制造需要根据个体的眼球表面形状进行定制,以确保隐形眼镜能够与眼球完美贴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视力矫正效果。

最后,隐形眼镜的原理还包括透氧性和舒适性的考量。

隐形眼镜需要确保足够
的透氧性,以保证眼球能够正常呼吸,避免因缺氧而引起的不适感。

同时,隐形眼镜的材质和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舒适性,以确保佩戴者能够长时间舒适地使用隐形眼镜。

综上所述,隐形眼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调整眼球
的屈光度、考虑眼球表面的形状以及保证透氧性和舒适性来矫正视力问题。

隐形眼镜作为一种现代的视力矫正工具,其原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隐形眼镜,从而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隐形眼镜产品安全分析报告

隐形眼镜产品安全分析报告

隐形眼镜产品安全分析报告1. 引言隐形眼镜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矫正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近年来隐形眼镜产品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隐形眼镜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为用户提供权威的参考和指导。

2. 产品质量管控隐形眼镜的安全性首先在于产品的质量管控。

生产厂商应遵循国家标准和法规,建立起一套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

厂商应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标,并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材料安全性评估隐形眼镜的材料安全性评估是保障用户安全的关键。

厂商应对每种材料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包括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持续性以及对眼部组织的影响等。

通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可以有效的排除材料本身存在的潜在风险。

4. 产品设计和符合性测试良好的产品设计和符合性测试是确保隐形眼镜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设计人员应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眼部解剖结构等因素,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

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进行一系列的符合性测试,包括渗透性、氧透性、储存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5. 使用者教育和警示用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是确保隐形眼镜安全的重要环节。

厂商应在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中对使用者进行详细的使用和保养指导。

同时,还应警示用户遵循正确的佩戴和摘取方法,以及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方式,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使用不当导致的风险。

6. 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隐形眼镜产品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风险评估。

厂商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和检测,以及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投诉情况。

同时,还需要持续对市场上新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

7. 总结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隐形眼镜产品的安全性是一个需要多方关注和共同努力的议题。

用户在购买隐形眼镜产品时,需要选择正规渠道并关注产品的品牌和认证情况。

使用者也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和保养隐形眼镜,以确保眼部的健康和安全。

隐形眼镜的原理

隐形眼镜的原理

隐形眼镜的原理
隐形眼镜的原理是通过在眼球表面覆盖一个透明的塑料片,来矫正视觉问题。

这些塑料片通常由硅氢凝胶或氢胶质材料制成,具有高透明度和柔软性。

1.矫正视觉问题:隐形眼镜可以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
等视觉问题。

它们通过改变眼球与光线之间的关系,使光线在进入眼睛时会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觉质量。

2.眼球透氧供应:隐形眼镜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氧性,可以允
许足够的氧气透过塑料片进入眼球表面。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眼球表面需要氧气来维持正常的功能和健康。

透氧性材料可以确保眼睛在佩戴隐形眼镜期间仍然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3.稳定与舒适性:隐形眼镜的形状和曲率设计得很吻合眼球表
面的形状,以确保良好的贴合性。

这种贴合性有助于保持隐形眼镜的稳定性,并减少其在眼球上的移动。

同时,柔软的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使佩戴者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和护理隐形眼镜非常重要。

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并且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清洁和消毒。

此外,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视觉问题,应立即咨询眼科专家。

隐形眼镜的形成原理

隐形眼镜的形成原理

隐形眼镜的形成原理隐形眼镜的形成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光的传播方式。

人眼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器官,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角膜、水晶体和视网膜。

当光线通过眼睛的各个部分时,它会在不同的介质中发生折射,直到达到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视觉。

光线在经过眼镜和隐形眼镜等透明材料时也会发生折射。

隐形眼镜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合适的形状和曲率来改变眼睛的折射方式,从而使视力得以矫正。

隐形眼镜通常由高透明度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可以与眼球组织相容,并能与眼泪充分混合,以保持眼睛湿润。

根据使用目的和个人视力情况的不同,隐形眼镜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矫正型隐形眼镜和装饰型隐形眼镜。

矫正型隐形眼镜用于矫正视力缺陷,比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

这些隐形眼镜的表面由一系列曲率不同的曲面组成,这些曲面可以改变眼球折射光线的方式。

例如,如果一个人患有近视,隐形眼镜的表面曲率会使光线发生更多的散焦,从而将焦点拉回到视网膜上,矫正近视。

装饰型隐形眼镜主要用于装饰和改变眼睛的外观。

这些隐形眼镜通常有各种颜色和图案,可以改变眼睛的天然颜色或增加特殊的效果,比如瞳孔放大、瞳孔颜色变化等。

与矫正型隐形眼镜相比,装饰型隐形眼镜的光学设计要简单得多。

无论是矫正型隐形眼镜还是装饰型隐形眼镜,其形成原理基本相同。

当一位配戴者戴上隐形眼镜时,它在眼球上形成一个新的光学界面。

这个界面可以修改光线的传播方式,使光线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同时给人以清晰的视觉。

隐形眼镜的形成原理涉及到光线的折射、光的聚焦和眼球的曲率等多个因素。

通过适当地设计隐形眼镜的曲率和形状,可以达到理想的视力矫正效果。

此外,隐形眼镜还需要与眼球表面充分贴合,以确保佩戴的舒适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隐形眼镜的形成原理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式来矫正或改变眼睛的视力和外观。

它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在透明材料上设计了合适的曲率和形状,以改变光线的聚焦位置。

隐形眼镜简介

隐形眼镜简介

隐形眼镜简介一、隐形眼镜发展简史隐形眼镜的学名称为角膜接触镜,英文名称是contact lens。

1508年, 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用玻璃罐装水, 将面部浸入其内, 发现视物清晰, 这个实验被认为是角膜接触镜研究的开端。

1845年, 英国人赫尔奇发现在玻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动物胶质于角膜表面, 可以短暂矫正患者视力。

1887年德国眼镜医生费克以尸体的眼球制作石膏模型,作为世界上首批隐型眼镜镜片的模子,并命名为“接触(contact)”。

1938年,由于塑胶PMMA材料(聚甲基烯酸甲醋)的发明,Mullen和Obring 使用PMMA为材料,制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

PMMA镜片虽然具有优越的光学特性, 又能矫正角膜散光, 然而由于其不透氧, 易致角膜缺氧水肿, 配戴极不舒适,科学家们继续研究改进。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家Otto Wichterle用十来年的时间发明了软性隐形眼镜材料, 也就是一直延用至今的甲基丙烯轻乙醋, 简称HEMA。

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利用这种材料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种软性隐形眼镜。

由于软性隐形眼镜容易吸附沉淀物、矫正角膜散光欠佳、镜片保养较复杂、镜片易破损等缺点,1976年第一副用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制成的半硬性隐形眼镜问世。

1981和82年,视康公司(CIBA Vision)设计制作了第一副软性散光隐形眼镜、第一副美容隐形眼镜和第一副双光隐形眼镜。

1983年,视康公司首创双氧隐形眼镜护理系统,提高了镜片的消毒质量。

1998年,视康公司创造出世界上透氧率最高的隐形眼镜(6倍于普通隐形眼镜)175DK/t,不用每天脱下清洗,还可以戴着睡觉。

二、发明者小传首先具有制造隐形眼镜想法的是莱昂纳多•达•芬奇。

1452年4月15日,莱昂纳多•达•芬奇出生于靠近佛罗伦萨的一个叫安奇亚诺的小村庄里。

“私生子”的出生背景让莱昂纳多从小蒙受深深的心理阴影,父爱的缺乏也因此明显地表现在他以后的作品中。

隐形眼镜原理

隐形眼镜原理

隐形眼镜原理
隐形眼镜是一种矫正近视、远视和角膜不规则的视力问题的视觉辅助工具。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于改变眼球前表面的光的折射,使光能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觉。

隐形眼镜通常由柔软透气的材料制成,如硅水凝胶或氢氧凝胶。

它们的形状一般是向眼睛曲面弯曲的,以适应眼球的曲率。

这种弯曲的形状使得隐形眼镜能够贴合角膜表面,并在眨眼时不易脱落。

当我们戴上隐形眼镜后,它们会与角膜表面接触并贴合。

由于隐形眼镜比我们的原始角膜弯曲度更弯曲,它们会改变眼球前表面的曲率。

这种变化会改变光线通过眼睛时的折射,从而导致光线以正确的方式聚焦在视网膜上,使我们能够看清楚。

对于近视眼来说,隐形眼镜会使眼球前表面变得更平坦,这样光线在进入眼睛时会向外散开,从而在视网膜前形成清晰的图像。

对于远视眼来说,隐形眼镜会使眼球前表面变得更陡峭,这样光线在进入眼睛时会更加收敛,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同时,隐形眼镜还可以修正角膜的不规则形状,并使光线在眼睛中正确地聚焦。

需要注意的是,隐形眼镜的合适度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合适度的选取可以通过验光师或眼科医生的指导来确定,以确保镜片贴合眼球的曲度,并提供适当的视力矫正效果。

此外,隐形眼镜的清洁和护理也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以避免眼部感染和其他潜在的问题。

总之,隐形眼镜通过改变眼球前表面的曲率,使光线在眼睛中正确地聚焦,并改善视力问题。

正确的合适度和使用方法是确保隐形眼镜有效和安全使用的关键。

我国隐形眼镜市场现状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我国隐形眼镜市场现状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我国隐形眼镜市场现状及进出口情况分析一、隐形眼镜发展现状当下,中国的近视率约为50%,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作为目前世界上近视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眼镜市场潜力巨大。

特别是国内消费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近视本身的发生年龄不断下降。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中生近视率接近80%,6岁以下近视率达到14.5%。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在选购眼镜时更注重眼睛的健康和保护,越来越趋向选购更高品质的眼镜产品,2019年我国眼镜产品零售额达到884.3亿元。

相比于传统的框架眼镜而言,隐形眼镜更加的美观并且适合运动,配戴隐形眼镜的好处是进行剧烈运动时受伤的风险较低,也较方便舒适,因此越来越多人选择戴隐形眼镜。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隐形眼镜零售额约67.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9%。

其中,即日抛弃式隐形眼镜增幅最快,零售额同比增长约13.5%。

隐形眼镜销售市场中超过一半是可重复配戴的隐形眼镜,零售额同比增长约7.3%。

目前隐形眼镜的市场约占到整个眼镜产品的7.7%。

近年出现近视低龄化的现象,加上许多父母都愿意花钱为孩子验配优质眼镜,因此儿童已经成为眼镜业者关注和争取的消费群体,而隐形眼镜正在成为家长为孩子选配眼镜的主要选择之一。

二、矫正型功能带动市场需求另外随着国内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大众接触智能产品及受到蓝光照射的机会,眼科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快速上涨态势,2019年国内眼科医院诊疗人数达到3433万人达到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基础性视力矫正+功能性定位”的镜片将成为未来镜片产品发展的方向,对许多术后康复患者而言,像角膜塑形镜这样的矫正型产品成为刚需。

除此以外带有装饰功能的彩色隐形眼镜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彩色隐形眼镜一般分为3层,即两层透明的角膜接触片将一层花色夹在中间。

由于彩色隐形眼镜与彩妆产品具备强关联性又无品牌利益冲突,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很适合在直播和短视频形态下展现并传播,近年来特别受到年轻女性的欢迎。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综述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综述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正视力的治疗手段。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影响机制和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角膜塑形镜通过对角膜进行特定形变,从而改变角膜曲率,进而改变眼球的屈光度,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正常的眼动参数是维持眼球在视野内快速、精确地移动以获取视觉信息的关键。

调节眼动参数的生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眼球肌肉的协调运动和神经系统的调控。

影响角膜塑形镜对眼动参数的影响的因素包括角膜形变程度、透氧性能、佩戴时间等。

角膜塑形镜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同时也可用于治疗角膜病变。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其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进一步完善其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视力矫正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深入分析角膜塑形镜原理以及调节眼动参数的生理机制,进一步探讨影响调节眼动参数的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角膜塑形镜对眼动参数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2. 正文2.1 角膜塑形镜原理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通过对角膜表面施加特定的压力,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视力。

其原理是利用镜片与角膜之间的作用力改变角膜上的厚度和形状,进而改变光线的折射情况,使视力得到矫正。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进而影响眼球在眼眶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研究表明,戴角膜塑形镜后,眼动参数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有所提高,眼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眼动参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包括扫视速度、注视持续时间、注视点偏移等。

调节眼动参数的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到视觉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角膜塑形镜改变了角膜的曲率,导致光线在眼睛内的折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刺激视神经传递更准确的信息。

博士伦隐形眼镜怎么样

博士伦隐形眼镜怎么样

博士伦隐形眼镜怎么样
博士伦隐形眼镜是一种常见的隐形眼镜品牌。

其产品有多种类型,包括硅水凝胶隐形眼镜、柔性气凝胶隐形眼镜等。

这些隐形眼镜具有以下特点:
1. 舒适度较高:博士伦隐形眼镜采用了舒适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使得戴眼镜时的不适感较小。

2. 透氧性好:博士伦隐形眼镜具有较好的透氧性能,可以保证角膜充分呼吸,减少角膜缺氧的风险。

3. 抗蛋白沉积能力强:博士伦隐形眼镜表面采用一种特殊处理,可以减少蛋白质在镜片上的积聚,降低感染的风险。

4. 适应性广泛:博士伦隐形眼镜适用于不同度数的近视或远视人群,也有可调节眼镜、多焦点镜片等多种选择。

总体而言,博士伦隐形眼镜在市场上享有较好的口碑,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然而,选择隐形眼镜时,仍需根据自己的眼部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隐形眼镜常识

隐形眼镜常识
8
镜片透氧性
有关隐形眼镜透氧性的名词 透氧系数Dk值 透氧系数Dk值 D—弥散系数 k—溶解系数 氧传导性Dk /L--氧通过一定厚度特定镜片的实际速度 氧传导性Dk /L-率EOP—人活体上镜片与角膜之间的含氧百分率 不戴镜,人角膜可获得的氧为21%,即 不戴镜,人角膜可获得的氧为21%,即 EOPMAX=21% 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 --日戴镜Dk /L>24,EOP>12% --日戴镜Dk /L>24, --长戴镜:Dk /L>87,EOP>18% --长戴镜:Dk /L>87,
隐形眼镜常识
1
隐型眼镜的发展史
世界隐形眼镜的发展史 隐形眼镜,又叫角膜接触镜(Contact 隐形眼镜,又叫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 简称cl ) 简称cl
1508年 意大利科学家达. 1508 年 : 意大利科学家达 . 芬奇用 玻璃罐装水, 玻璃罐装水 , 将面部浸入 其内, 发现视物清晰。 其内 , 发现视物清晰 。 这 个实验是个开端。 个实验是个开端。 1845年 1845 年 : 英国人赫尔奇发现在玻 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 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 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 , 可以短暂矫正患者视力。 可以短暂矫正患者视力。 1887年 德国科学家Adolf 1887年:德国科学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隐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隐 形眼镜。氟硅丙烯酸酯氟 聚合物、硅等材料制成, 叫做RGP。 叫做RGP。 1938年 塑胶PMMA材料的发明, 1938年:塑胶PMMA材料的发明, 制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 1960年 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Otto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Otto Wichterle研制出HEMA材料, Wichterle研制出HEMA材料, 制作出第一副软性隐形眼镜。 1971年 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首先获 得FDA核准,在美国生产和销 FDA核准,在美国生产和销 售软性隐形眼镜。 1974年 1974年:一种透气硬镜材料(硅 酮丙烯酸酯,SMA)诞生了 酮丙烯酸酯,SMA)诞生了 1976年 1976年:半硬性隐形眼镜问世。

隐形眼镜基础PPT课件

隐形眼镜基础PPT课件

分类
01
02
03
水凝胶材质
亲水性强,适合长时间配 戴,但透氧性相对较低。
硅水凝胶材质
透氧性高,适合敏感眼和 干眼症患者,但价格相对 较高。
聚合物材质
硬度较高,适合矫正视力 的人群。
镜片结构
前表面设计
边缘设计
根据不同的需求,有球面和非球面设 计。
防止异物进入眼内,减轻眼睛不适感。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
隐形眼镜适用于需要矫正视力的人群,特别是适合于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力问 题。对于一些特殊职业和活动,如演员、运动员和潜水员等,隐形眼镜也具有一 定的优势。
注意事项
在配戴隐形眼镜前,需要咨询专业医生或验光师,确保眼睛健康且适合配戴。同 时,遵循正确的配戴和清洁方式,避免眼睛感染和损伤。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 眼部疾病、过敏反应或怀孕等,可能需要避免配戴隐形眼镜。
02 03
每日清洁
每日在清洁镜片之前,务必彻底洗净双手。将镜片轻轻放在手掌中,用 护理液冲洗镜片两面,然后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摩镜片表面,最后用生 理盐水冲洗干净。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镜片是否有破损、沉淀物或污渍,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镜片脱落
如发现镜片脱落,应立即 停止使用,并重新购买新 的镜片。
个性化定制与智能化发展
个性化定制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隐形眼镜的生产也开始走向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 择镜片的颜色、形状、度数等。
智能化发展
通过与智能技术的结合,隐形眼镜有望在未来发展成为智能穿戴设备,如具备健康监测、信息提示等功能,满足 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对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选择

隐形眼镜知识

隐形眼镜知识

一.隐形眼镜发展史1508年达.芬奇第一个介绍并描绘出隐形眼镜草图时期1887年Muller第一只真正的隐形眼镜问世,用于保护病人患眼的暴露区。

1937年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作为隐形眼镜材料使用1951年捷克科学家Wichterle发明离心浇铸法1963年Wichterle的HEMA材料获得专利1971年博士伦公司将“软镜”推向市场,真正地把隐形眼镜推上历史舞台。

1977年第一副CAB(醋酸丁基纤维素)为基本材质的RGP镜片(透气性半硬镜)问世。

1981年视康公司推出第一副染色隐形眼镜和第一副软性散光隐形眼镜。

1982年视康公司推出第一副染色隐形眼镜和第一副双光隐形眼镜。

1984年Wichterle又研制出含水量55%的软镜1985年亲水性软镜进入中国市场1986年美国强生公司引进DANA镜片专利,提出了隐形眼镜配戴方式的新概念抛弃式配戴方法。

降低了隐形眼镜并发症的发生率。

1987年博士伦公司推出隐形眼镜全功能护理液。

博士伦、卫康、视康、强生等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1989年美国FDA明确规定隐形眼镜长戴方式限制在7天内。

1990年视光界提出隐形眼镜的定期更换的概念。

材料的发展:玻璃1888年,因配戴者难以适应未能付诸临床推广。

硬镜1937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硬度高,含水低。

软镜1971年,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其为亲水性材料,与水接触会变得非常软。

透气性半硬镜RGP(CAB,SMA,FSA)1977年,介于硬镜与软镜之间,透氧率明显提高。

本文之后,如无特别注明,所指隐形眼镜均为软性镜片。

加工工艺的发展:●旋转成形工艺:镜片模具由电脑程序控制制成。

该工艺是将多次纯化的液体原料滴入此高速旋转的一次性模具中,滴入量以及模具的旋转方向、速度均由电脑全方位精确控制,以保证镜片的形状、厚度和屈光度等参数符合设计。

旋转过程中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液体原料发生光聚合反应,形成固态镜片,再经过边缘精加工、水合脱膜、萃取、着色、全面质检和消毒包装等工序后制成成品镜片。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综述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综述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综述一、角膜塑形镜的原理和应用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其原理是通过在角膜上施加特定形状的凸透镜来改变角膜的形状,从而矫正视力。

与传统的眼镜和隐形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在实现高度近视矫正和夜间佩戴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备受近视患者和视力矫正者的欢迎。

二、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1. 调节眼动参数的定义调节眼动是指眼睛在不同距离和焦点之间进行调节的能力,包括调节远近距离、近视和散光度数等。

眼动参数是调节眼动的表现形式,通过测量眼球在不同距离和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可以获得一系列的眼动参数,如调节幅度、调节速度、调节时间等。

2. 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在戴角膜塑形镜后,患者的调节幅度和调节速度有所增加,说明角膜塑形镜可以改善患者的调节能力。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在角膜塑形镜的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调节眼动参数的下降,甚至出现调节不足的情况,具体的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影响因素1. 角膜塑形镜设计参数角膜塑形镜的设计参数直接影响着其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

透镜的度数、曲率、直径等参数都会对角膜形状和角膜塑形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调节眼动参数。

2. 戴镜时间和佩戴习惯角膜塑形镜的戴镜时间和佩戴习惯对其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长时间佩戴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眼部疲劳和调节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调节眼动参数。

3.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眼球结构、生理状态和调节能力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眼镜设计和调节。

四、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影响的临床意义研究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对于指导角膜塑形镜的合理使用和设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方面,了解角膜塑形镜对调节眼动参数的影响有助于解释患者眼部不适和视觉疲劳的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隐形眼镜培训PPT课件

隐形眼镜培训PPT课件

眼睛疲劳
总结词
眼睛疲劳是由于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 或不良的用眼习惯引起的。
详细描述
为了缓解眼睛疲劳,应适当休息,如闭眼 、远眺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如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控制使用电子产 品的时间等也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
镜片脱落或移位
总结词
镜片脱落或移位是佩戴隐形眼镜时常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佩戴不当或镜片不合适引起的。
如何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01
02
03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在选择隐形眼镜时,应考 虑个人的度数、散光度数、 角膜曲率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材质
隐形眼镜的材质对于舒适 度和矫正效果都有一定影 响,应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合适的材质。
了解护理知识
佩戴隐形眼镜需要正确的 护理知识,应了解正确的 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03
程中出现的问题。
隐形眼镜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详细说明了哪些人群适合佩戴隐形眼 镜,哪些人群不适合佩戴,以及佩戴 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
隐形眼镜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关于隐形眼镜的问 题,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展望未来
隐形眼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探讨了未来隐形眼镜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智能隐形眼镜、3D打印隐 形眼镜等。
正确配戴方法
佩戴镜片
将镜片放在食指尖上,确保镜片湿润且无气 泡。
调整镜片位置
轻轻转动眼球,确保镜片正确定位。
佩戴镜片至眼球
眼睛正视前方,轻轻将镜片放在眼球上,确 保镜片与眼球贴合。
检查镜片是否配戴正确
检查镜片是否在瞳孔中央,且无遮挡视线。
日常保养与护理
定期更换护理液
遵循护理液的使用说明,定期更换护 理液,确保镜片清洁。

隐形镜的原理

隐形镜的原理

隐形镜的原理隐形眼镜的原理是通过将透明的镜片直接安置在眼球的表面,以矫正视觉问题和改善视力。

与普通眼镜相比,隐形眼镜在使用中更加方便,并且可以提供更自然的外观和更优质的视觉体验。

隐形眼镜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角膜接触镜(硬性隐形眼镜)和软性隐形眼镜。

1. 硬性隐形眼镜的原理:硬性隐形眼镜通常由氧化聚合物或硅氧烷材料制成。

它们的设计是为了与眼球的曲率相匹配,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地附着在眼球表面。

硬性隐形眼镜透气性较差,不透明度高,几乎不含水分。

它们与眼球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其稳定性较高。

这种稳定性有助于纠正视觉问题,如近视、远视和散光。

硬性隐形眼镜的原理是通过与眼球表面形成一层屏障,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使光线在进入眼球时能够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种聚焦过程纠正了眼球的屈光错误,从而改善了视力。

2. 软性隐形眼镜的原理:软性隐形眼镜由含水分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相较于硬性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更加柔软、易于佩戴和取下,并且有一定水分含量。

这种结构使得软性隐形眼镜能够更轻松地适应眼球的曲率,更加贴合和舒适。

软性隐形眼镜的原理与硬性隐形眼镜类似,通过改变眼球的曲率来改善视力。

软性隐形眼镜与眼球表面接触的面积较小,因此在开始佩戴时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以使眼球逐渐适应隐形眼镜的感觉和形状。

无论是硬性隐形眼镜还是软性隐形眼镜,它们的设计目的都是通过在眼球表面形成一种微小凸起或凹陷,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使得光线能够准确地穿过角膜并在眼球内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种聚焦过程校正了屈光问题,从而提高了视力。

总之,隐形眼镜的原理是通过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屏障,改变角膜的曲率,使得光线能够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

无论是硬性隐形眼镜还是软性隐形眼镜,它们都是通过调整角膜的形状来实现对视觉问题的矫正。

隐形眼镜的设计是为了提供更方便、自然和舒适的视觉矫正方式。

隐形眼镜什么原理

隐形眼镜什么原理

隐形眼镜什么原理
隐形眼镜是一种可以放在眼球表面的透明塑料片,用于矫正视力问题。

它的矫正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隐形眼镜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使其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可以矫正视力问题。

眼睛中的角膜是光线折射的主要部位,而眼睛的前房和晶状体也会对光线进行一定的折射。

隐形眼镜的曲率和度数可以根据个人的视力问题来进行定制,以确保光线在进入眼睛时能够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清晰的视觉效果。

其次,隐形眼镜通过覆盖眼睛表面,形成一个适当的润滑膜,可以减少眼睛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摩擦和刺激。

这对于一些角膜敏感或者干眼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当角膜受到刺激时,眼睛可能会产生不适感、红眼等问题,从而影响视力和视觉舒适度。

总的来说,隐形眼镜通过改变光线折射和提供眼睛表面的润滑膜,来矫正视力问题并提高视觉舒适度。

但是使用隐形眼镜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使用规范,以确保眼睛的健康和安全。

rgp硬性隐形眼镜2篇

rgp硬性隐形眼镜2篇

rgp硬性隐形眼镜2篇第一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问题。

与传统眼镜相比,隐形眼镜具有许多优势,其中就包括RGP硬性隐形眼镜。

本文将重点介绍RGP硬性隐形眼镜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RGP硬性隐形眼镜,全称为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es,是一种由导气材料制成的隐形眼镜。

与软性隐形眼镜相比,RGP眼镜具有较硬的材质,可以让眼球得到更好的支撑和塑形。

这种导气材料可以让氧气更容易地通过眼镜,保持眼球健康,并减少眼部感染的风险。

相较于软性隐形眼镜,RGP硬性隐形眼镜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由于硬性材质的特点,RGP眼镜不容易变形,使得对视力的矫正更加准确。

其次,由于RGP眼镜可以较好地让氧气通过,因此戴着它们看东西会更加清晰和舒适。

此外,由于RGP眼镜较为耐用,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从而减少更换隐形眼镜的频率和费用。

然而,RGP硬性隐形眼镜也存在一些适应性问题。

首先,由于其硬质材料,初次佩戴时可能会有不适感和需要适应的时间。

一些人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适应RGP眼镜的使用。

其次,由于RGP硬性隐形眼镜的较硬材质,与角膜的贴合度较差,导致在眨眼时可能会有一些异物感。

此外,由于RGP眼镜较软性隐形眼镜更容易滑动,所以需要额外的注意和维护。

总的来说,RGP硬性隐形眼镜在适应上相对较为困难,但其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那些对视力矫正效果有更高要求的人群来说,RGP眼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选择隐形眼镜前,建议咨询眼科医生的意见,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隐形眼镜类型。

第二篇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RGP硬性隐形眼镜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RGP硬性隐形眼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首先,正确的使用RGP硬性隐形眼镜是保证视力矫正效果和眼球健康的关键。

切记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佩戴时间,不要超过每天推荐的佩戴时间。

在佩戴和取下眼镜前,务必保持双手清洁,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眼镜。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contact lens),或叫角膜接触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

它包括硬性和软性两种,隐形眼镜不仅从外观上和方便性方面给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改善,而且视野宽阔、视物逼真,此外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散光发展,治疗特殊的眼病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功效。

角膜接触镜主要制造材料•软性角膜接触镜主要材料为HEMA(hydroxyethl methacrglats水凝胶),含水亲水性极好且柔软,配带舒适。

•硬性角膜接触镜主要材料为高透气氟硅类材料,俗称RGP镜片。

透氧性好,使用安全。

材料的半硬性可加工性好,能制成高度数屈光片和散光片,适用范围广。

制成的镜片有一定亲水性且具有泪液透镜作用,可适当修正不规则角膜曲率,矫正效果好。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利用一种新型硅树脂水凝胶材料制成的隐形眼镜镜片,能够减少眼睛受细菌感染的几率。

这是隐形眼镜研制的一个重大突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将这种新材料应用于月抛型隐形眼镜的生产原理角膜接触镜是一种直接贴在人眼角膜上的特殊镜片,主要通过光学折射原理,将屈光不正眼的远视点通过角膜接触镜片投射至无限远,以矫正人眼远视视力。

另外还有用于阻挡UV、美容,透视等特殊角膜接触镜。

分类按照镜片的材质分为:硬性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性硬镜。

硬性隐形眼镜:硬性隐形眼镜一般采用PMMA聚合物制成,近年则以硬性透氧隐形眼镜rigid gas-permeable (RGP)较为普及。

软性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在1961年由捷克化学家Otto Wichterle发明,由于配戴较为舒适,时至今日已成为最普及的镜片种类。

软性隐形眼镜采用亲水性强的物料,容许氧气透过镜片进入角膜,令配戴更舒适。

按配戴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类:(1) 日戴,指配戴者在不睡眠睁着眼的状态下配戴镜片,通常每天不超过16-18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形眼镜综述摘要:隐形眼镜(contact lens),也叫角膜接触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

根据材料的软硬它包括硬性、半硬性、软性三种,隐形眼镜不仅从外观上和方便性方面给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改善,而且视野宽阔、视物逼真,此外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散光发展,治疗特殊的眼病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功效。

绪论在追求时尚的今天,各类隐形眼镜层出不穷,轻薄时尚的隐形眼镜占据了上风,从而取代了框架眼镜的位置。

轻薄隐形眼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

隐形眼镜的到来给我们从外观上和方便使用型上来说,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改观。

背景把镜片直接戴在眼睛的想法,早在1508年被达芬奇提出,首先描述将玻璃罐盛满水置于角膜前,以玻璃的表面替代角膜的光学功能。

1636年René Descartes亦有相近建议。

1845年,英国人赫尔奇发现在玻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可以短暂矫正患者视力。

1887年,德国科学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隐形眼镜。

1938年,由于塑胶PMMA材料的发明,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为材料,制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Otto Wichterle研制出一种吸水后会变软,又能适合人体使用的HEMMA材料,制作出第一副软性隐形眼镜。

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首先获得FDA (美国联邦食品医药管理局)核准,在美国生产和销售软性隐形眼镜。

1974年,为了改善镜片的透氧性能,以达到使镜片能够安全地配戴过夜的目的,一种透气硬镜材料(硅酮丙烯酸酯,SMA)诞生了,由于硅成份的介入,使镜片的透氧性能进一步提高,其后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多种透气硬镜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有氟硅丙烯酸酯(fluorosilicone acrylates,FSA)和氟多聚体(fluoropolymers)等。

隐形眼镜材料中常见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能增加硬度和牢度。

硅,能增加弹性和通过材料的硅氧结合增加透气性,但有湿润性差的缺点。

氟(FL),也能略微增加透气性,在含硅的镜片中能提高湿润度和抗沉淀性。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是大多数软镜最基础的吸水单体。

甲基丙烯酸(MMA)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单体,都能吸收大量水分,通常与HEMA结合以增加镜片含水量。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是一个交叉连接因子,能增加空间稳定度和硬度,但会减少含水量。

此外,一些特殊的单体和添加剂能使聚合物链在材料里更自由地移动;另外一些能阻挡紫外线;还有一些能帮助材料抵抗脱水。

材料配方和加工的细微差别决定了每种镜片材料最终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例如在含水量38%(低含水量)的HEMA单体中加入NVP或MMA,能使最终的聚合体含水量达到中等(50%左右)或更高(70%左右)。

在HEMA中加入MMA或EGDMA能增加材料的耐用性、弹性和稳定性,但会降低含水量。

隐形眼镜材料的物理性能1.折射率(n);含水量(%重量);透氧性(cm2/s)(mlo2/ml*kpa)*10112.性模量pa*104 ;比重(g/ml)透明度指一种物质的清晰性。

是物质的化学、纯度和水合作用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体现。

通常用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某物质样本的透过率之百分比来表示该物质的透明度。

该值在大部分明澈的隐形眼镜材料(无着色)中为92%~98%之间。

硬度和韧度材料的硬度是一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反映了镜片的制作和镜片的耐用性能。

硬度这一属性,硬镜比软镜关系更密切。

韧度反映材料柔韧的程度。

柔韧性好的材料制作镜片对初戴阶段感觉良好,但不能矫正角膜散光,因为容易紧贴角膜。

与角膜形状相吻合。

抗张强度表示材料在被牵拉状态的断裂之前,它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值。

抗张强度高→良好耐久性。

弹性模量1.表示一种材料在承受压力时保持形态不变的能力。

2.低的材料→对压力的抵抗力小。

3.高的材料→更好地抵抗压力。

保持形态,提供更好视力效果。

比重比重是在一定温度下的空气中,相同体积的材料与水的重量之比率。

(水的比重是1.0),比重与密度是一样,密度单位(立方厘米)一立方厘米材料的重量(单位为克)。

折射率1.一种透镜材料的折射率是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用n表示,值为1.0)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表示为n′)之比率。

2.材料的折射率越高→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3.软镜材料(亲水性)的折射率与含水量有关。

含水量高→折射率低。

湿润性隐形眼镜表面的湿润性大,所形成的泪膜也就均匀稳定。

均匀稳定的泪膜是配戴舒适,视力理想和防止沉淀物的形成所必需条件。

水合作用(含水量)材料的吸水量通常用水分占总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吸水量少于总重量4%的材料称为疏水材料;大于或等于4%的材料称为亲水聚合物。

氧传导性在维持角膜正常生理活动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一些其他离子、分子的通透性至关重要。

氧的通透性是隐形眼镜材料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角膜无血管来提供正常代谢所需的氧,角膜必须从泪膜中得到所需氧的大部分。

泪膜则在睁眼时从大气中获得氧。

生产工艺目前软性隐形眼镜的生产工艺有车削法、离心浇铸法、模压法和混合工艺法。

离心浇铸法优点: 1.重复生产性好,可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2.表面光滑缺点: 1.在低度数时不够挺,操作较困难2.不同的配戴特性,由直径和屈光度决定配适,矢高由屈光度决定3.有时新镜片上有没有聚合完全的残余材料,使配戴者感觉不舒服隐形眼镜4、镜片表面带电荷,易吸附蛋白质,易粘连5.内表面成抛物线形,与角膜三点接触,低对比度视力较差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海昌舒倍TG舒适季抛隐形眼镜”模压法优点:1、表面平滑、坚固,边缘薄2.重复生产性好,成本低3.内表面成球形,低对比度视力良缺点:1、聚合缺陷会使镜片表面粗糙,易损坏2.表面带电荷,易吸附蛋白质,易粘连3.寿命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强生、台湾威氏康日抛隐形眼镜”车削法优点:1、表面不带电荷,不易粘连,不易吸附蛋白质2.由于更挺,故更易操作3.内表面呈球形,低对比度视力良好4.球面镜片,视觉更稳定,更清晰5.使用寿命更长6.没有参数方面的限制,可按验配员要求订做任何镜片,完成复杂设计.缺点:产量低,成本高。

有代表性的镜片有“卫康eyeseeM42亲水隐形眼镜”混合工艺法镜片的一表面用离心浇铸法或模压法,而另一表面用车削法制成;综合了两者的优点代表性的产品有“海昌V38清晰舒适年戴型隐形眼镜”优缺点:隐形眼镜亦有一些缺点,由于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上,假如镜片或双手清洗不干净,配戴隐形眼镜便较容易引起例如角膜发炎等病症。

硬性隐形眼镜的优缺点优点:1.良好的生理相溶性,使长期配戴RGP镜片不易引起角膜肥厚与水肿。

2.透氧性高,不易引起缺氧及干眼症,不会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的改变。

3.对防止近视或散光的加深,视力矫正效果优于软性隐形眼镜。

4.保养简单,使用寿命长;正确护理下,镜片可使用长达2-3年。

5.长期使用镜片花费便宜。

6.长期使用可维护角膜的生理健康,安全性高。

7.因配戴软性隐形眼镜而长期缺氧、眼睛充血或导致新生血管、干眼、视力矫正不良者,眼睛恢复健康后可以改配RGP镜片。

8.另据国内外的数据显示:RGP镜片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

缺点:初次佩带时“不适感”较强,大约需要一周时间来适应。

而且单价较高,普通眼镜店不容易配。

照镜片的材质硬性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气性硬镜。

硬性隐形眼镜:硬性隐形眼镜一般采用PMMA聚合物制成,近年则以硬性透氧隐形眼镜rigid gas-permeable (RGP)较为普及。

软性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在1961年由捷克化学家Otto Wichterle发明,由于配戴较为舒适,时至今日已成为最普及的镜片种类。

软性隐形眼镜采用亲水性强的物料,容许氧气透过镜片进入角膜,令配戴更舒适。

隐形眼镜缺点及后患隐形眼镜亦有一些缺点,由于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上,假如镜片或双手清洗不干净,配戴隐形眼镜便较容易引起例如角膜发炎等病症。

隐形眼镜的保养及清洁比较花时间,除使用一日即弃式外,其他隐形眼镜在除下后都需要彻底清洁,购买各类药水的成本亦较高。

对于不常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戴上及除下隐形眼镜比较花时间,镜片亦不像框架眼镜般可随时戴上及除下。

戴上及除下时会拉扯眼睛周围的皮肤,亦会增加皱纹。

如果长期每日配戴隐形眼镜,或配戴的时间过长,久而久之会造成多种并发症,例如角膜血管增生等问题,严重可引致失明。

隐形眼镜可引致的并发症: 1.眼睛敏感 2.干眼症 3.角膜炎 4.结膜炎 5.角膜损伤 6.角膜水肿 7.角膜溃疡 8.超时戴镜侯群症 9.巨乳头状结膜炎 10.角膜血管增生。

参考文献:[1] 李明忠,卢神州,李丛新等.复合丝素膜的制备 1J2.纺织学报,1998,19(6):45-46[2] 孙长坡,刘训理.蚕丝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利用研究近况().北方蚕业,2002,23(3):7-9[3] 丝素蛋白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马芳,邹凤竹1000-2324(2005)04-063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