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脊髓损伤指南学习
![脊髓损伤指南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f033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f.png)
• II级证据:
• II型骨折,年龄大于50岁,可考虑行手术内固定。
• III级证据:
• I/II/III型无位移的骨折均可外固定支具保守治疗,但须了解II型骨折 的不愈合率高于其它两型。
• II/III型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移位大于5mm,粉碎性齿突骨折,外 固定支具难以维持良好力线。
运至最近的、具有诊治脊髓损伤患者能力的医疗机构。 • 只要可能,就推荐将伤者转运至治疗脊髓损伤的专科医疗机
构。
临床评估
• 神经系统查体:
• II级证据:推荐使用ASIA评分。
• 功能预后评分:
• I级证据:推荐使用SCIM III评分。
• 疼痛评分:
• I级证据:International SCI Pain Basic Data Set
• III级证据:
• 继续颈部制动。 • 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停止颈部制动:颈椎动力位片(过伸/过屈)无异
常、伤后48小时内行颈椎MR检查无异常(尽管支持的II级或III级证 据较少或矛盾)、主治医师依据具体临床情况进行判断认为无须制 动。
影像学检查
• (续上页) • 对于昏迷及无法配合查体的患者:
• I级证据: • 首选颈椎高质量CT检查。在进行高质量CT检查的前提下,无须再行
的颈-延髓后方压迫、寰枕不稳。 • 当有不可复的颈-延髓前方压迫时,应行前侧减压术。
下颈椎损伤分型
• 下颈椎损伤分型(SLIC)及严重程度评分被推荐用于伴有 脊髓损伤的患者。
• 颈椎损伤严重评分(CSISS)推荐用于评估骨折、韧带损伤 、不稳定以及脊髓损伤。
下颈椎损伤的治疗
• III级证据: • 闭合复位及切开复位术均可用于治疗。目的是减压椎管,恢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b216d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7.png)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其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与损伤的部位有关。
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损,将会导致各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一、脊髓损伤的症状脊髓损伤的症状很多,包括感觉障碍、肌肉无力、麻痹、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尿等,甚至会导致瘫痪。
因此,对于疑似脊髓损伤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综合诊断。
二、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诊断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评估。
医生可以通过问诊、体检、神经元图和肌肉功能测试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进而确定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
2、影像学检查: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脊髓损伤情况。
目前主要包括:X射线、CT、MRI、超声波等多种检查方式。
3、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可评估神经元功能及全身状况。
三、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以下是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轻度脊髓损伤的常用方法。
例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抗生素、利尿剂和抗痉挛剂等。
2、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通过各种疗法来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如理疗、针灸、按摩等。
3、手术治疗:重度脊髓损伤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以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4、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为了恢复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包括元素康复和各种日常技能训练。
在治疗过程中,各项治疗措施需要相互配合,由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复杂性,患者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协作,共同推进治疗进程。
四、预防措施脊髓损伤是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加强户外活动安全:避免高空坠落、潜水的风险等。
2、防止车祸: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骑车时佩戴安全头盔。
3、保暖:冬季应保暖,并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
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和方法
![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2cad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6.png)
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和方法
脊髓损伤评定是一种客观评估方法,用于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程度。
该评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
1. 神经感觉评定:通过检查患者对不同刺激的感觉反应来评估其神经感觉功能。
这些刺激可以包括触摸、疼痛、温度、震动等。
评估结果通常分为正常、异常或缺失。
2. 运动评定:通过检查患者的运动能力来评估其运动功能。
检查内容包括肌肉力量、肌张力和肌肉反射。
评估结果通常分为正常、轻度、中度或重度缺失。
3. 神经系统评定: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来评估其神经系统的状态。
检查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评估结果通常分为正常、轻微、中度或重度异常。
4. 残疾评定:通过评估患者的残疾程度来确定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状态。
评估结果通常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残疾。
5. 国际脊髓损伤协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ion,简称ISCoS)分级:该分级是根据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感觉功能来评
定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
评分标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为最严重,E为最轻微的损伤。
以上是脊髓损伤评定常用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情况,为制定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方法
![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d95f2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d.png)
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方法脊髓损伤是指在脊髓中发生的神经系统所受的损伤。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主要原因有车祸、跌落、运动伤害和犯罪等。
脊髓损伤特征脊髓损伤常常会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严重的昏迷和死亡等。
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确诊和评估脊髓损伤,但是,这些方法在轻微的损伤或神经元受损不明显的情况下会变得不可靠。
而且,受伤的患者可能需要分级系统来确定治疗和预后事宜。
所有这些都要有一个合适的脊髓损伤评估技术,以确定患者受伤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评估方法脊髓损伤评估涉及许多进程,其中最常见的技术是美国国家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估系统。
该评估是完全客观的,重点是评估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ASIA评估方法是根据美国神经病学协会设计的,用于评估运动和感觉,以便更好地理解对脊髓的具体损伤,并对患者进行分类。
根据ASIA评分的分数分级,基本上分为以下类别:A级,完全截瘫:没有感觉或主动肢运动延迟。
B级,感觉保留,截瘫:没有可控主动运动,但有感觉保留。
C级,不完全截瘫:有可控肢体运动,但肌肉弱度显著。
D级,轻微受限制:有完整的肌肉运动,但力量是一半以下常规。
E级,正常:感觉和运动平常。
ASIA评估方法使用关于神经系统的5类身体部位(口腔,上肢,下肢,静态感觉和囊袋刺激)的标准检查,为每个部位分配级别。
对于托马斯演示练习或CDI(complete diameter action)实验,在ASIA评估系统中也通常包括在内。
总结在客观评估脊髓损伤时,ASIA系统是一种简单和可靠的方法。
该系统可用于确定患者的脊髓损伤类型并可以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这种评估工具对于确定治疗和开展康复计划非常有用,同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通用语言来描述不同患者的状态。
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评估和查体
![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评估和查体](https://img.taocdn.com/s3/m/f9ce643a71fe910ef02df85a.png)
给患者的指令应为“向阻止排便运动一样挤压我的手指”。若VAC存在, 则患者为运动不完全损伤。要注意将VAC与反射性肛门收缩鉴别;若仅 在Valsalva动作时出现收缩,则为反射性收缩,应记录为缺失。 肛门深部压觉(DAP):DAP 检查方法是检查者用食指插入患者肛门后对 肛门直肠壁轻轻施压(该处由阴部神经 S4-5 的躯体感觉部分支配)。
2、运动检查
肌பைடு நூலகம்分级
0=完全瘫痪 1=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2=去重力状态下全关节活动范围(ROM)的主动活动 3=对抗重力下全 ROM 的主动活动 4=肌肉特殊体位的中等阻力情况下进行全 ROM的主动活动 5=(正常)肌肉特殊体位的最大阻力情况下全 ROM的主动活动。最大阻力 根据患者功能假定为正常的情况进行估计 NT=无法检查(即由于制动、导致无法分级的严重疼痛、截肢或大于50% ROM的关节挛缩等因素导致)
每个节段的神经(根)支配一块以上的肌肉,同样大多数肌肉按受1个以上 的神经节段支配(常为2个节段)。如果1块肌肉肌力在3级以上,则该 肌节的上一个肌节存在完整的神经支配。例如,C7支配的关键肌无任 何活动,C6支配的肌肉肌力为3级,若C5支配的肌肉肌力为5级,那么, 该侧的运动平面在 C6。
运动评分:
D级扩展为3个亚级,以此反映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的低、中、高功能状态。
4、ASIA残损分级
A 完全损伤。鞍区 S4~S5 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感觉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鞍区S4~S5
功能保
留,且身体任何一侧运动平面以下无3个节段以上的运动功能保留。
C 不完全运动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单个神经损伤平
➢ 分级不够明确,缺乏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判断。
脊髓损伤评估表
![脊髓损伤评估表](https://img.taocdn.com/s3/m/7bf269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4.png)
脊髓损伤评估表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永久性的残疾。
因此,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脊髓损伤评估表,包括常见的评估项目和相应的评分要点:1. 神经系统评估:- 感觉功能:检查触觉和疼痛感觉是否正常。
评分:0分(完全丧失)- 2分(存在感觉缺失但有保护性痛觉)。
- 运动功能:检查四肢运动是否正常。
评分:0分(完全瘫痪)- 5分(主动运动功能完全正常)。
- 腱反射:测试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
评分:0分(不存在反射)- 2分(反射存在,但减弱)。
2. 脊柱评估:- 脊柱稳定性:检查脊柱是否稳定,是否有脊椎骨折或脱位。
评分:0分(脊椎不稳定)- 1分(脊柱稳定)。
- 并发症:评估是否有脊髓损伤相关的并发症,如坐骨神经痛、神经根受压等。
评分:0分(无并发症)- 1分(有并发症)。
3. 呼吸功能评估:- 膈肌功能:检查膈肌收缩是否正常。
评分:0分(完全瘫痪)- 1分(肌力减弱)。
- 肺活量:评估肺活量是否受限。
评分:0分(正常肺活量)- 1分(肺活量减少)。
4. 膀胱功能评估:- 尿潴留:评估是否有尿潴留症状,如不能自主排尿或频繁排尿。
评分:0分(无潴留症状)- 1分(有潴留症状)。
- 膀胱功能:评估尿液排出是否正常。
评分:0分(不能自主排尿)- 1分(能够自主排尿)。
5. 疼痛评估:- 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
评分:0分(无疼痛)- 3分(严重疼痛)。
根据以上项目的评分,可以综合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功能受损程度。
评估结果能够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预测康复进程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评估表的使用还能够为临床统计和研究提供数据依据,推动脊髓损伤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脑外伤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方法
![脑外伤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68e5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3.png)
脑外伤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方法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方法来评估,这有助于医生判断伤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预测康复情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方法。
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是评估意识水平的常用方法。
该量表通过评估伤者的眼睛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来确定其意识状态。
每项反应的得分分别为4分、5分和6分,总分最高为15分。
GCS评分越低,表示伤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2.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DS)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量表是评估伤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方法。
该量表包括眼睛、面部、语言、上肢和下肢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伤者的神经功能表现进行评分。
总分最高为100分,得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3. 肢体活动量表(Motor Activity Log,MAL)肢体活动量表是评估伤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方法。
该量表包括肢体使用频率和肢体功能两个方面,通过评估伤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受损肢体的频率和功能来确定其肢体活动能力。
每个方面的得分范围为0-5分,总分最高为10分。
4. 国际脊髓损伤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ISNCSCI)国际脊髓损伤标准是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方法。
该标准通过评估伤者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来确定其脊髓损伤的级别。
根据伤者的感觉和运动水平,将脊髓损伤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并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级别。
5. 神经系统严重度指数(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神经系统严重度指数是评估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方法。
该指数包括神经系统症状的类型和程度、意识状态和颅内压的评估。
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
![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2f947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8.png)
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在医学领域中,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且复杂的情况。
及时准确的体格检查对于明确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都包含哪些方面。
首先,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
包括患者的体位、姿势,以及面部表情等。
受伤后的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而呈现出特殊的体位,比如蜷缩身体、不敢活动等。
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也很重要,因为高位脊髓损伤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
接着是对脊柱的检查。
医生会从颈椎开始,逐步向下检查胸椎、腰椎。
检查脊柱的外观,看是否有畸形、红肿、皮肤破损等情况。
用手指沿着脊柱的棘突轻轻按压,检查是否有压痛。
如果有压痛,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压痛的位置和程度。
对于运动功能的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主动活动四肢,观察其肌肉力量和活动范围。
比如让患者握拳、抬腿、屈伸脚趾等,以判断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同时,还会检查患者的肌张力,即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的紧张程度。
如果脊髓损伤,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瘫痪或者肌张力异常增高或降低的情况。
感觉功能的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生会用针、棉签等工具轻触患者的皮肤,检查其痛觉、触觉是否正常。
通常会从颈部开始,逐渐向下检查到下肢。
还会检查患者的位置觉和震动觉,比如让患者闭上眼睛,感受手指在某个部位的位置或者感受震动的刺激。
反射检查在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反射包括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
如果脊髓损伤,这些反射可能会出现亢进、减弱或者消失的情况。
例如,脊髓休克期时,各种反射可能会暂时消失;而在损伤恢复过程中,反射可能会逐渐恢复,但也可能出现亢进的表现。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这对于判断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是否损伤非常重要。
通过询问患者是否能够自主控制排便、感觉肛门周围的刺激等,来了解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因为严重的脊柱脊髓损伤可能会导致休克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
![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ae38a7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a.png)
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丧失。
评定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情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脊髓损伤的评定内容。
1. 损伤级别: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和完全性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表示脊髓仍然保留一部分功能,而完全性脊髓损伤则表示脊髓完全丧失功能。
2. 神经功能评估:评估脊髓损伤时,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
这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和肛门功能等方面。
通过测试肢体的运动范围、力量和协调性,以及对触觉、疼痛和温度的感知能力,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3. 神经影像学检查:脊髓损伤的评定还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和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脊髓损伤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有无脊柱骨折或脊髓压迫等情况。
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康复效果非常重要。
4. ASIA神经功能分级: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神经功能分级是评定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完整程度,将脊髓损伤分为A、B、C、D和E五个级别。
其中,A 级表示完全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而E级表示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正常。
5. Berg Balance Scale评估:Berg Balance Scale是一种评估患者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的工具。
通过一系列平衡测试,如站立、坐下和行走等,可以评估患者的平衡控制和协调能力。
这对于确定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和预测步态恢复的效果十分重要。
6. 活动能力评估:评定脊髓损伤的内容还包括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估。
这可以通过Barthel指数或Spinal Cord Independence Measure等评估工具来完成。
通过评估患者在自理、康复和社交方面的能力,可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2021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2021](https://img.taocdn.com/s3/m/bba4a2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0.png)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为了更准确地对脊髓损伤进行分类和诊断,国际脊髓损伤协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ISCoS)于2021年发布了最新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这一标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
一、脊髓损伤的定义脊髓损伤是指由外力作用于脊柱和脊髓区域造成的神经系统损伤。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肢体肌力和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二、脊髓损伤分类根据国际标准,脊髓损伤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两大类,具体可细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 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A):指脊髓损坏部位以下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无自主运动能力。
2.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指脊髓损伤造成了部分神经传导通路的损坏,患者可能保留了一定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可根据具体症状细分为不同的等级。
3. 轻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C):患者保留了肌肉收缩和活动的能力,但运动功能受限,感觉存在异常。
4. 中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C):患者保留了更多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日常活动,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功能障碍。
5. 重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D):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大部分得以保留,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存在轻微的功能障碍。
三、应用意义通过对脊髓损伤的详细分类,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障碍程度,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参考。
不同等级的脊髓损伤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因此准确的分类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未来展望脊髓损伤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的深入理解,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高效治疗手段和方法出现,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康复和治疗。
国际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将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脊髓损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b8803db8b0717fd5360cdc9d.png)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 觉:轻触觉和针刺觉 (锐/钝区分)。 每个关键点的轻触 觉和针刺觉分别以面颊 部的正常感觉作为参照, 按3个等级评分。 0 = 感觉缺失 1 = 感觉改变(受损 或部分感知,包括感觉 过敏) 2 = 正常或完整(与 面颊部感觉类似) NT = 无法检查
身体两侧轻触 觉和针刺觉(锐 /钝区分)总分 各为56分,身体 一侧感觉总分 为112分。
(2)下行纤维束:又称运动传导束,将大 脑皮质运动区、红核、前庭核、脑干网状 结构及上丘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或侧角, 进而支配躯干肌和四肢肌,参与椎体束和 锥体外系的形成,与肌肉的随意运动、姿 势和平衡有关。主要有: 1 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肢体的运动; 2 红核脊髓束: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 协调肢体运动; 3 前庭脊髓束:主要兴奋躯干和四肢的伸 肌,以调节身体平衡;
脊髓损伤ASIA评分表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1、感觉检查:浅感觉、深感觉 2、运动检查:主动运动(肌力)、被动运动 (肌张力) 3、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肛门指诊:以区分全瘫和不全查28对皮节的轻触觉和针刺觉以确定感觉平面 C2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C5 肘前窝外侧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 肘前窝内侧 T2 腋窝顶部 T3 第 3 肋间3 T4 第 4 肋间(乳线) T5 第 5 肋间(在 T4 - T6 的中点) T6 第 6 肋间(剑突水平) T7 第 7 肋间(在 T6 - T8 的中点) T8 第 8 肋间(在 T6 - T10的中点) T9 第 9 肋间(在 T8 - T10的中点) T10 第 10 肋间(脐) T11 第 11 肋间(在 T10 - T12的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1 T12与L2 之间的 1/ 2 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踝 L5 第 3 跖趾关节足背侧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 - 5肛门周围(作为 1 个平面)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65d8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7.png)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为了更好地评估脊髓损伤的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医学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分级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脊髓损伤。
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重要神经通道,它负责传递各种神经信号,包括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等。
当脊髓受到外力冲击、压迫或其他损伤时,这些神经信号的传递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导致身体的感觉、运动和其他功能出现障碍。
脊髓损伤的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它根据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状况进行分级。
ASIA A 级是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这意味着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没有感觉,也无法进行任何自主的肌肉运动。
ASIA B 级表示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患者虽然能感觉到刺激,但无法主动控制肌肉活动。
ASIA C 级的特点是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但大部分关键肌肉的肌力小于 3 级。
这意味着患者能够进行一些有限的肌肉运动,但力量较弱,不足以完成日常的活动。
ASIA D 级则表明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大部分运动功能,关键肌肉的肌力大于或等于 3 级。
患者可以进行相对较强的肌肉运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日常的生活活动。
ASIA E 级表示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除了 ASIA 分级标准,还有其他一些分级方法也在特定的情况下被使用。
Frankel 分级标准将脊髓损伤分为 5 级。
A级为完全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B 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 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小于 3 级。
D 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部分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 3 级。
E 级感觉和运动功能基本正常。
这些分级标准对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康复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脊髓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脊髓专科查体[内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af57c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7.png)
脊髓专科查体[内容详细]脊髓专科查体简介脊髓专科查体是对脊髓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程序。
通过脊髓专科查体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脊髓病变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档将介绍脊髓专科查体的内容和步骤。
查体步骤脊髓专科查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病史采集首先,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这包括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情况、病史、手术史、用药情况等。
病史采集可以提供对患者疾病的初步了解,并为后续的检查和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身体检查接下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
身体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和脊柱系统的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对肢体感觉、肌力、肌张力、反射和神经病理征等的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对肢体感觉、肌力、肌张力、反射和神经病理征等的检查。
- 肌肉系统检查:主要是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萎缩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肌肉系统检查:主要是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萎缩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 脊柱系统检查:主要是对脊柱的活动度、脊柱畸形和脊柱压痛等进行检查。
脊柱系统检查:主要是对脊柱的活动度、脊柱畸形和脊柱压痛等进行检查。
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来辅助诊断。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电生理检查等。
-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脊髓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脊髓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脊髓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脊髓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 电生理检查:包括脊髓诱发电位(SSEP)、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和脊髓诱发电子放电图(Epidural Electrophysiologic Monitoring)等,可以评估脊髓功能的情况。
电生理检查:包括脊髓诱发电位(SSEP)、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和脊髓诱发电子放电图(Epidural Electrophysiologic Monitoring)等,可以评估脊髓功能的情况。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2019版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f356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5.png)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对于脊髓损伤的神经学分类,国际上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2019年,国际上发布了一份新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该标准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对于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2019版,我们需要对其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1.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的意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的发布,旨在对脊髓损伤进行更加准确、规范和科学的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
这一标准的推出,将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脊髓损伤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水平的提高。
2.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的内容该标准检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脊髓损伤的神经学级别划分:根据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将其分为不同的神经学级别,以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 脊髓损伤的神经学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神经学级别和功能状态,对脊髓损伤进行分级划分,以便于医生根据不同分级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对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和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描述,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的应用这份标准检查表的发布将对临床医生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医生可以根据该标准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分类,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该标准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估和诊断工具,提高医生们对脊髓损伤的诊断能力和临床经验。
该标准还可以为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数据集,促进脊髓损伤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4. 小结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2019版的发布,标志着脊髓损伤诊断和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一标准的推出对于提高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084475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4.png)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脊髓损伤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外伤情况:明确受伤机理、暴力类型和作用部位,患者受伤时的体位和姿势。
2.脊髓损伤症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的类型和程度,是伤后立即出现,还是逐渐出现,与伤员搬运过程有无关系。
3.有无颅脑、内脏等合并伤。
4.伤后抢救治疗及效果。
5.既往有无脊柱外伤、畸形和炎症病史,有无脊柱、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有无休克、呼吸困难和生命体征变化。
开放性火器伤是否合并颈、胸、腹的大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2.局部检查:脊柱受伤部位有无肿胀、压痛、移位、畸形。
开放创口部位、形状,有无脊髓组织外溢和脑脊液外漏,创口内有无异物残留。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等。
【辅助检查】1.脊柱X线摄片:应常规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拍双侧斜位片。
第1~2颈椎应摄张口位片。
明确脊柱骨折的类型、部位;椎体压缩、移位程度;有无骨片突入椎管;有无椎间隙狭窄等改变。
2.脊柱CT和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情况。
3.腰椎穿刺:常规脑脊液检查有无出血;Queckenstedt压颈试验判断椎管是否受阻;碘造影显示受阻部位、程度和类型。
4.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有助判断脊髓损伤程度,评估脊髓功能的恢复。
【诊断】1.脊柱外伤病史。
2.伤后立即或逐渐出现肢体瘫痪,受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障碍及尿潴留等。
3.脊柱受伤处软组织局部肿胀、压痛和畸形。
开放创口可见脊髓组织或脑脊液外溢。
4.神经系统检查提示脊髓功能损害。
对脊髓休克期患者,可通过H反射试验、体感诱发电位、前庭脊髓束传导试验来判断脊髓功能丧失是暂时性生理阻断抑或是解剖结构中断。
5.脊柱X线摄片、CT和MRI检查可显示脊柱有3~4级骨折脱位或椎体压缩和脊髓损伤(见附表)。
X线脊柱骨折程度与脊髓损伤的关系分级骨折移位椎体压缩脊髓损伤Ⅰ级移位<椎体前后位1/4 前缘小骨片撕脱少见Ⅱ级移位<椎体前后位1/2 累及椎体上半部少见Ⅲ级移位<椎体前后位3/4 累及椎体下缘,骨片后移多见Ⅳ级移位>椎体前后位3/4 椎体碎裂,骨片突入椎管极多见6.腰穿脑脊液血性,Queckenstedt压颈试验提示椎管梗阻。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案例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f3fb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2.png)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案例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案例介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丧失。
康复评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患者的状况,并制定出最佳的治疗计划。
患者信息患者男性,28岁,因车祸导致颈部以下肢体完全瘫痪。
入院时,他被诊断为C7神经节段完全性损伤。
康复评定1. 神经学检查在神经学检查中,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肌力、感觉、反射和平衡等方面。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由于他颈部以下肢体完全瘫痪,在神经学检查中无法进行正常测试。
2. 残障程度评定残障程度评定是根据美国国家残障评定系统(NDS)进行的。
该系统将残障程度分为6个级别:0级表示没有残障,1-5级表示不同程度的残障。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被评定为5级,即完全瘫痪。
3. 功能评定功能评定是通过测试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来评估其功能水平。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无法自主行走、坐立或进行其他常见的日常活动,因此被评定为极度受限。
4. 心理社会评定心理社会评定是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状况进行评估。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可能面临着财务、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
治疗计划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肌肉电刺激和其他物理疗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并减轻疼痛和不适。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神经性疼痛、抽搐和其他相关问题。
一些药物还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3.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负面情绪,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这对于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结论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需要得到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治疗方法的支持,以帮助他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1501b62d2cc58bd63086bd54.png)
8 脊髓束性损害 以选择性侵犯脊髓内个别传
15
脊髓损伤ASIA评分表
2021/6/16
16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2021/6/16
1、感觉检查:浅感觉、深感觉
2、运动检查:主动运动(肌力)、被动运动 (肌张力)
协调肢体运动;
3 前庭脊髓束:主要兴奋躯干和四肢的伸 肌,以调节身体平衡;
10
2021/6/16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网状脊髓束;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 制;
5 顶盖脊髓束:头颈反射及视听反射的结构 基础;
6 内侧纵束:眼震和头眼反射的结构基础。
11
(三) 脊髓反射
2021/6/16
许多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均在脊 髓,脊髓对骨骼肌、腺体和内脏的传入的刺激 进行分析,通过联合神经元完成节段间与高级 中枢的联系,支配骨骼肌、腺体的反射性活动。 主要的脊髓反射有两种:
3
2021/6/16
(一)外部结构:脊髓是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全长42~45cm,上端于枕骨 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至 第一腰椎下缘,占据椎管的 2/3。脊髓自上而下发出31对 脊神经,与此相对应也分为 31个节段,及8个颈节(C1C8),12个胸节(T1-T12), 五个腰节(L1-L5),五个骶 节(S1-S5)和一个尾结 (Co)。每个节段有两对神 经根-前根和后根,在发育过 程中,脊髓的生长较脊柱生 长慢,因此到成人时,脊髓 比脊柱短,其下端位置比相 应脊椎高。
13
2021/6/16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 碍、反射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前两者对 脊髓病变水平的定位很有帮助。
脊髓损伤平面确定标准
![脊髓损伤平面确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bf28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7.png)
脊髓损伤平面确定标准一、引言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和感觉障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脊髓损伤,确定脊髓损伤平面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髓损伤平面的定义、确定标准、分类与评估、治疗方案与预后评估,以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脊髓损伤平面的定义脊髓损伤平面是指脊髓损伤部位在脊柱上的水平位置。
在解剖学上,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从颅骨底部一直延伸到尾骨。
脊髓损伤平面是指脊髓在脊柱的哪一个节段发生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三、确定标准确定脊髓损伤平面的标准主要基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确定标准:1.病史:询问患者受伤时的具体情况,如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时的姿势等,有助于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2.体格检查: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如感觉、运动和反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脊髓损伤的平面。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脊柱和脊髓的结构,有助于精确确定脊髓损伤平面。
四、脊髓损伤平面的分类与评估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脊髓损伤平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与评估方法:分类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脊髓损伤分类方法,根据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将脊髓损伤分为五个等级(A-E),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2.Frankel分类法:根据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将脊髓损伤分为五个等级(A-E),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3.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ASIA标准是一套详细的评定工具,包括感觉、运动、直肠和膀胱功能等几个方面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ASIA标准可以将脊髓损伤分为完全性损伤、不完全性损伤和无损伤三种类型。
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
4.脊髓损伤程度评估:除了确定损伤平面外,还需要评估脊髓损伤的程度。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受伤节段、损伤类型(如压缩性、撕裂性等)、神经功能状态等。
颈部脊髓损伤查房
![颈部脊髓损伤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da5499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7.png)
05
预防深静脉血栓:使用 抗凝药物、按摩下肢等
06
处理并发症: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 化
05 健康宣教
疾病预防与控制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健康饮食、规律作 息、适量运动等
2
避免外伤,如交通事 故、运动损伤等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疾病
4
加强卫生保健知识,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
遵守防疫规定,减少 疾病传播风险
症状: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自主 神经功能障碍等。
诊断:影像学检 查、神经功能检 查等。
治疗: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药物 治疗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及诊断
01
颈部疼痛:损伤部位疼痛, 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
02
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 感觉减退或消失
03
运动障碍:损伤平面以下 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肌 肉萎缩
预防肺部感 染:保持呼 吸道通畅、 加强吸痰、 使用抗生素 等
预防泌尿系 统感染:保 持尿道通畅、 使用抗生素 等
预防深静脉 血栓:使用 抗凝药物、 穿弹力袜等
预防关节挛 缩:进行关 节活动训练、 使用支具等
预防肌肉萎 缩:进行肌 肉训练、使 用营养支持 等
家庭及社会支持体系建立
家庭支持:家庭成 员的关爱、理解和
入院时间:2022年5月 12日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受伤原因:高空坠落
目前状况:意识清醒, 四肢瘫痪,呼吸困难
受伤时间:2022年5月 10日
主诉及现病史
主诉:颈部疼痛、四肢麻木 无力、行走困难等
既往史:是否有类似疾病、 手术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
脊髓损伤的概念
发生率:全世界每年有15-40例/百万人口。150-400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后者 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 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 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常 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 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 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 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
1、皮节:每个神经根接受来自相应皮肤区域的感觉 信息。皮节通常代表一块独立且与其他相连的皮 肤区域。 2、感觉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 髓节段。 3、肌节:每一神经根支配一组肌群 。多数神经根支 配一块以上肌肉,大多数肌肉受多个神经根支配。 4、运动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 髓节段。 5、瘫痪:四肢瘫、截瘫 全瘫、不全瘫 6、神经平面:指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的最低脊髓节段。
传导路 1、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痛、温、触觉——脊髓丘脑束 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薄束楔束 2、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 皮质核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 脑神经核、脑神经 锥体外系
浅反射:
大脑皮质
脊髓感觉N 感受器
锥体束 效应器
3、神经反射检查:腱反射不对称是N损害的重要定位体征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 射、球海绵体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Hoffmann征、Babinski征、Oppenhei征、 Gordon征、Chaddock征、Gonda征、髌阵 挛、踝阵挛、总体反射
4、肛门指诊:检查肛门外括约肌的感觉及肌力以区分全瘫 和不全瘫
ASIA残损分级(修改自 Frankel 分级)
A 完全性损伤:在骶段 S4 - S5 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性损伤: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 S4- S5 存在感觉功 能 ,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性损伤: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 ,且平面以下一 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 3 级(0~2级) 。 D 不完全性损伤: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 ,且平面以下至 少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 3级。 E 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主 诉:砸伤致腰背部肿痛伴双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2天。 现病史: 患者自述缘于前天下午2点钟时,因水泥板倒塌砸伤后背,同时前胸被墙壁挡住, 致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伴下半身双髂前上棘连线以下感觉及活动障碍,当时 无大小便失常、昏迷、呕吐、呼吸困难等。遂被送往闽东医院,诊断为“T12椎体爆裂 性骨折”,给予甲强龙1000mg、奥美拉唑80mg和头孢替安10g静滴,未见明显好转。 今日转往我院,门诊以“T12椎体爆裂性骨折”收入科。患者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 饮食可,小便在导尿管引流下尿量正常,大便两天未解,体重无明显减轻。 诊断:T12椎体爆裂性骨折伴截瘫
二 脊髓大体解剖
C1-C4脊髓大致与同序数椎骨平对
C5-T4脊髓大致与同序数椎骨上1节平对 T5-T8脊髓大致与同序数椎骨上2节平对 T9-T12脊髓大致与同序数椎骨上3节平对 L1-L5脊髓大致与T10-T12椎骨平对
上行(感觉性)传导束 薄束楔束——同侧本体觉非意识性的本体觉 下行(运动性)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2、运动检查:选10对关键肌作为肌节,检查其肌 力,确定运动平面。对于临床无法测定的肌节, 假定运动平面与感觉平面相同。 C5 屈肘肌(肱二头肌、 肱肌) C6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和短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 屈髋肌(髂腰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屈肌(胫前肌) L5 长伸趾肌(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深反射:
脊髓感觉N
感受器
大脑皮质 锥体束(抑制) 脊髓 脊髓运动N 效应器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硬瘫(中枢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软瘫(周围性瘫痪、 弛缓性瘫痪) 肌力、肌张力、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三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1、感觉检查:浅感觉、深感觉 2、运动检查:主动运动(肌力)、被动运动(肌张力) 3、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肛门指诊:以区分全瘫和不全瘫
专科情况:胸腰椎生理弯曲变直,T12棘突压痛明显,胸腰部 活动痛性受限。双髂前上棘连线至双大腿中部皮肤痛、触 觉均减退,以下的皮肤感觉缺失。双下肢肌力均为0级,肌 张力可。腹壁反射未检出、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未引出, 双侧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未引出,Babinski征阴性。肛 门指检见肛周皮肤感觉缺失,肛门外括约肌轻微收缩。双 上肢未见明显异常。
谢谢!
1、感觉检查:检查28对皮节的轻触觉和针刺觉以确定感觉平面 C2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C5 肘前窝外侧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 肘前窝内侧 T2 腋窝顶部 T3 第 3 肋间3 T4 第 4 肋间(乳线) T5 第 5 肋间(在 T4 - T6 的中点) T6 第 6 肋间(剑突水平) T7 第 7 肋间(在 T6 - T8 的中点) T8 第 8 肋间(在 T6 - T10的中点) T9 第 9 肋间(在 T8 - T10的中点) T10 第 10 肋间(脐) T11 第 11 肋间(在 T10 - T12的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1 T12与L2 之间的 1/ 2 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踝 L5 第 3 跖趾关节足背侧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 - 5肛门周围(作为 1 个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