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框架ppt
合集下载
智能电网 ppt课件
![智能电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1385047375a417866f8f4b.png)
国
架构的升级更新,以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可
靠性,有效接入可再生能源,同时最大限度地利
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的替代。
动因:欧洲各国电网运行模式不同,电力需求趋
欧
于饱和,其能源政策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再生 能源发电的发展。低碳经济是欧洲智能电网的主
洲
要发展动因。 关注:在迅速增长的能源成本压力下,欧洲智能
ppt课件
14
三、智能电网的典型特点
5、二次设备独立通信
在现有的电网系统中,二次设备的通信往往要通过总线和 专用通信设备来实现。这种设备用内部的话说叫做”总控 单元“(国外一般称为RTU)。而在智能电网中,监控、 保护等二次设备都将配有自适应和自我交互信息的模块, 能够自适应地相互通信。这种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将 极大地提高可靠性,就好比让设备实现”自治“。如此一 来,即使部分系统出现了故障,其他设备仍然能够稳定工 作。
ppt课件
16
主要内容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2 智能电网产生的原因 3 智能电网的典型特点 4 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 5 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 6 总结与展望
ppt课件
17
四、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
(1)什么是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有与常规变电站有相同的地方同时也有差异。首 先两者有着同样的功能,它们都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 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 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ppt课件
5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
ppt课件
6
主要内容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2 智能电网产生的原因 3 智能电网的典型特点 4 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 5 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 6 总结与展望
智能电网与电网智能化PPT课件
![智能电网与电网智能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d8ad685ef7ba0d4a733bd7.png)
徐行站数字化改造
新建数字化海宁站
17
2020/4/15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我国应分三个阶段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
第一阶段:规划、研究与示 范阶段(2010-2012)
第二阶段:示范、推广与应 用阶段(2011-2015)
第三阶段:提高与完善阶段 (2014 ---- )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智能电网建设分阶段实施
1 高级调度中心建设
智能电网
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建设 3
2 统一数据平台建设
➢韩国
2009年5月韩国成立 智能电网协会,并计 划在2011年6月前建 立一个智能电网综合 性试点项目,在2030 年建成智能电网。
➢澳大利亚
政府在最新的预算 案中已划拨7600万 美元用于智能电网 建设,旨在将宽带 技术与智能电网网 络结合起来。
12
2发展近况
3
2020/4/15
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 智能电网
• • •
• • •
电计通 子算讯
机 基础技术
分蓄智 布能能 电技设 源术备
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基础
4
2020/4/15
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 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依靠现代信息、通信和控 制技术,积极发展智能电网,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 成为国际电力发展的现实选择。
智能电网与电网智能化
1
主要内容
1 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32 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征 3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 34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展望
2
2020/4/15
2024版智能电网ppt课件
![2024版智能电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c830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1.png)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环节的 应用及案例分析。
ABCD
2024/1/27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包括通信技术、量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 术、能源存储技术等。
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智能电网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28
未来智能电网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7
关键设备
微网控制器、储能装置、保护装置等。
应用场景
偏远地区供电、海岛供电、数据中心 备用电源等。
15
储能技术与设备
储能技术类型
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 能)、化学储能(如铅酸电池、锂离 子电池)、电磁储能(如超导磁储能、 超级电容器)等。
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周 期等。
5G技术具备大带宽、高速率的特点,支持智能电网中海量数据的实时
传输和处理。
2024/1/27
03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
5G技术与边缘计算、云计算相结合,实现计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
利用。
24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探索实践
2024/1/27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方式,保 障智能电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024/1/27
储能设备应用场景
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峰谷调节、备 用电源等。
典型案例分析
特斯拉Powerwall家庭储能系统、电 网级储能电站等。
16
04 智能电网应用场 景
2024/1/27
17
居民用电服务提升
智能化电表
实现远程抄表、实时监测 用电量和电费计算,提高 抄表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电网培训PPT课件
![智能电网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6fea2731b765ce050814d9.png)
7
精选版
概念
智能电网还没有统一定义,概念本身在不断丰 富之中。个人认为,智能电网概念以目标需求 为指向,其笼统和不明确的特点反倒成了优点, 使现代电网所涉及的种类繁多且不断发展的技 术得到了一个统一、全面和高层次的表述,因 此是有生命力的。
一场革命,就像IT、纳米技术、互联网以及电 网最初产生一样。已有很多新装置、技术在电 网得到利用,但未系统组织。就像PC在被互联 网连在一起之前,并没有发挥出其潜力一样。 当这些智能装置和技术被有机集成到一个体系 中协同工作时,就将发挥其最大价值,
9
精选版
smart grid的7个目标 (U.S. DOE)
✓ 1. 用户能主动参与电网运行 ✓ 2. 适应所有形式的发电和储能接入 ✓ 3. 适应新设备、新服务和市场的引入 ✓ 4. 提供适应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需求的电能质量 ✓ 5. 改善资产利用和运行效率 ✓ 6. 通过自动的预防控制、紧急控制和恢复控制抵御系统故障扰动 ✓ 7. 对于各种灾害事故系统能持续运行
较低
资加权平均百分比
发展趋势
中等
15
精选版
2、分布式能源技术
(5)负荷参与
渗透率/成熟度 发展趋势
较低
较低
– 可中断电价、直接负荷控制和在激励
措施下消费者自行控制的负荷部分百
分比(占夏季峰荷)
(6)微电网供应的负荷
渗透率/成熟度 初生期
发展趋势 较低
– 在运行中的微电网数量
– 微电网容量(单位:MW)
较低
发展趋势 较高
17
精选版
2、分布式能源技术
(8)电动汽车和即插式混合动力汽车的 市场渗透率
– 上路的轻型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即插式混 合动力汽车)的总数和百分比渗透率/成熟度 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体系建设基本设想PPT课件
![智能电网体系建设基本设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537639b9f3f90f77c61b3a.png)
第7页/共13页
开展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灵活输电 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示范工程建 设
开展电力市场运行技术专项研究,开 发交易运营系统
初步完成状态检修系统、资产全寿命 管理系统设计工作
开展数字化变电站关键基础技术研究
2020年 2015年 2012年
配电系统分阶段业务目标及技术路线图
实现面向企业管理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决策支持
构建智能电网动态多维虚拟化综 合性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智能电 网在地理信息范畴的智能化 实现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运行及控 制 实现智能控制终端的自适应、自 组织、自管理
全面推进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 完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及方法 智能配电网节能技术及智能电网设备广泛 应用 实现电力企业信息集成及分析决策
实现多级电力市场协调运作、在运营 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全面实现状态检修、资产全寿命管理 的智能分析决策
完善的智能变电站分布分析决策能力
电网更安全可靠,输电更经济环保,能源更清洁多样
坚强的“三华”电网逐步形成
开展灵活输电设备在智能电网中的调
建立完善的监测、事故预警、故 障识别、安全评估及辅助决策系
营销业务系统优化 与完善;建设双向 互动营销试点
完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建设;完善需 求侧管理
2020年 2015年 2012年
发电系统分阶段业务目标及技术路线图
实现发电侧与电网的智能一体化运行
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融合发展, 能够满足电网智能运行的要求
机组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 指标满足电网智能运行的要求
坚强的“三华”电网逐 步形成;智能电力市场 交易运营系统初步完 成;完善高级调度系统 功能
实现智能配电网快速仿 真和分析,实现配电网智 能自愈自优化.全面推广 高级配电网智能控制系 统,实现面向企业管理和 用户需求的智能决策支 持 实现分布式发电的并网 运行及控制,广泛应用智 能配电网节能技术及智 能电网设备,实现电力企 业信息集成及分析决 策。
开展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灵活输电 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示范工程建 设
开展电力市场运行技术专项研究,开 发交易运营系统
初步完成状态检修系统、资产全寿命 管理系统设计工作
开展数字化变电站关键基础技术研究
2020年 2015年 2012年
配电系统分阶段业务目标及技术路线图
实现面向企业管理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决策支持
构建智能电网动态多维虚拟化综 合性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智能电 网在地理信息范畴的智能化 实现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运行及控 制 实现智能控制终端的自适应、自 组织、自管理
全面推进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 完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及方法 智能配电网节能技术及智能电网设备广泛 应用 实现电力企业信息集成及分析决策
实现多级电力市场协调运作、在运营 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全面实现状态检修、资产全寿命管理 的智能分析决策
完善的智能变电站分布分析决策能力
电网更安全可靠,输电更经济环保,能源更清洁多样
坚强的“三华”电网逐步形成
开展灵活输电设备在智能电网中的调
建立完善的监测、事故预警、故 障识别、安全评估及辅助决策系
营销业务系统优化 与完善;建设双向 互动营销试点
完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建设;完善需 求侧管理
2020年 2015年 2012年
发电系统分阶段业务目标及技术路线图
实现发电侧与电网的智能一体化运行
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融合发展, 能够满足电网智能运行的要求
机组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 指标满足电网智能运行的要求
坚强的“三华”电网逐 步形成;智能电力市场 交易运营系统初步完 成;完善高级调度系统 功能
实现智能配电网快速仿 真和分析,实现配电网智 能自愈自优化.全面推广 高级配电网智能控制系 统,实现面向企业管理和 用户需求的智能决策支 持 实现分布式发电的并网 运行及控制,广泛应用智 能配电网节能技术及智 能电网设备,实现电力企 业信息集成及分析决 策。
2024版PPT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智能电网发展
![2024版PPT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智能电网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fdee1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f.png)
24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 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复杂,线路长度过长,导致线损 增加。
2024/1/26
25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会影响导线的电阻,从而影响线损。
负荷波动
负荷波动会导致电流变化,从而影响线损。
电网运行方式
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会对线损产生不同的影响。
2024/1/26
自主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提高故障诊断与恢复能力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4/1/26
22
05
人工智能技术在降低线损中实践
2024/1/26
23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2024/1/26
设备老化
设备长时间运行,绝缘性能下降, 导致漏电增加。
负荷分布不均
电网负荷分布不均,部分线路过载, 造成线损增加。
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
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 果,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持。
2024/1/26
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线损率、电压合 格率等指标,评估降低线损策略的实 际效果。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分 析,得出降低线损策略对智能电网发 展的贡献程度。
31
06
总结与展望:AI赋能下智能电网 未来发展路径
2024/1/26
32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与总结
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 的负荷预测模型,提 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 性。
开发了基于自然语言 处理的智能客服系统, 提升了用户服务质量 和效率。
2024/1/26
构建了智能电网故障 诊断系统,实现了故 障快速定位和自动恢 复。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 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复杂,线路长度过长,导致线损 增加。
2024/1/26
25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会影响导线的电阻,从而影响线损。
负荷波动
负荷波动会导致电流变化,从而影响线损。
电网运行方式
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会对线损产生不同的影响。
2024/1/26
自主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提高故障诊断与恢复能力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4/1/26
22
05
人工智能技术在降低线损中实践
2024/1/26
23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2024/1/26
设备老化
设备长时间运行,绝缘性能下降, 导致漏电增加。
负荷分布不均
电网负荷分布不均,部分线路过载, 造成线损增加。
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
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 果,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持。
2024/1/26
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线损率、电压合 格率等指标,评估降低线损策略的实 际效果。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分 析,得出降低线损策略对智能电网发 展的贡献程度。
31
06
总结与展望:AI赋能下智能电网 未来发展路径
2024/1/26
32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与总结
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 的负荷预测模型,提 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 性。
开发了基于自然语言 处理的智能客服系统, 提升了用户服务质量 和效率。
2024/1/26
构建了智能电网故障 诊断系统,实现了故 障快速定位和自动恢 复。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9355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2.png)
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稳定性。
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
借助物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电网设备和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
物联网和通信技术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智能电网的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
网络安全技术
05
CHAPTER
智能电网的实际案例分析
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如特高压输电工程、智能变电站等,介绍其建设背景、目的和意义。
介绍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城市智能电网的基本架构和功能特点。
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概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案例,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电网改造、分布式能源接入等,介绍其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
典型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案例
总结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其他城市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借鉴。
智能电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数字化变电站到现代的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了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的转变。
总结词
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变电站,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第二阶段是高级计量基础设施,实现用户侧的智能计量和需求响应管理。第三阶段是能源互联网,实现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优化调度。
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用户参与和互动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电网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等技术,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互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电网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
高级分析和预测技术
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
借助物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电网设备和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
物联网和通信技术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智能电网的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
网络安全技术
05
CHAPTER
智能电网的实际案例分析
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如特高压输电工程、智能变电站等,介绍其建设背景、目的和意义。
介绍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城市智能电网的基本架构和功能特点。
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概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案例,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电网改造、分布式能源接入等,介绍其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
典型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案例
总结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其他城市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借鉴。
智能电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数字化变电站到现代的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了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的转变。
总结词
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变电站,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第二阶段是高级计量基础设施,实现用户侧的智能计量和需求响应管理。第三阶段是能源互联网,实现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优化调度。
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用户参与和互动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电网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等技术,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互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电网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
高级分析和预测技术
智能电网 PPT
![智能电网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f2af2531b765ce0408143a.png)
8
1.What Is Smart Grid?
⑧ 集成性: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实现包括监视、 控制、维护、能量管理(EMS)、配电管理(DMS)、 市场运营(MOS)、ERP等和其他各类信息系统之 间的综合集成,并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业务集成。
9
2.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智能电网是随着奥巴马能 源新政的实施而成为全球 热议的焦点,最近能源专 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 网”更是引发激烈讨论。 智能电网受到如此关注, 它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呢 ?
10
2.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2001年,意大利的电力公司就安装和改造 了3000万台智能电表,建立起了智能化计 量网络。这只是一种电子表计的智能化, 可以实现峰谷平电量计量功能。
2005年,加拿大人马克·坎贝尔发明了一 种无线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与大楼的各个 电器相连,利用Swarm群体行为原理,让 大楼里的电器互相协调,减少大楼在用电 高峰期的用电量。这种技术赋予电器智能 化,提高能源利用率。
15
3.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近况
美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电科 院于2002年发起了知识型电网研究,并于2004年 发布了针对电网智能化的知识型电网体系,为通 信和计算机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 列标准和技术指引。美国能源部于2003年7月对美 国到2030年的电网建设做出了远景规划。2009年4 月,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美 国主要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同时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 智能的替代。
智能电网概述
报告人:
2
主要内容
1
智能电网的定义和特征
2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3
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近况
4
1.What Is Smart Grid?
⑧ 集成性: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实现包括监视、 控制、维护、能量管理(EMS)、配电管理(DMS)、 市场运营(MOS)、ERP等和其他各类信息系统之 间的综合集成,并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业务集成。
9
2.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智能电网是随着奥巴马能 源新政的实施而成为全球 热议的焦点,最近能源专 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 网”更是引发激烈讨论。 智能电网受到如此关注, 它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呢 ?
10
2.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2001年,意大利的电力公司就安装和改造 了3000万台智能电表,建立起了智能化计 量网络。这只是一种电子表计的智能化, 可以实现峰谷平电量计量功能。
2005年,加拿大人马克·坎贝尔发明了一 种无线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与大楼的各个 电器相连,利用Swarm群体行为原理,让 大楼里的电器互相协调,减少大楼在用电 高峰期的用电量。这种技术赋予电器智能 化,提高能源利用率。
15
3.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近况
美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电科 院于2002年发起了知识型电网研究,并于2004年 发布了针对电网智能化的知识型电网体系,为通 信和计算机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 列标准和技术指引。美国能源部于2003年7月对美 国到2030年的电网建设做出了远景规划。2009年4 月,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美 国主要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同时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 智能的替代。
智能电网概述
报告人:
2
主要内容
1
智能电网的定义和特征
2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3
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近况
4
智能电网全面介绍分析幻灯片PPT
![智能电网全面介绍分析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855d278bd63186bdebbc26.png)
发电环节目标
以“一特四大”发展战略为导向,引导电源集约化发展,协调推 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
强化机网协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提高常规电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促进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科
学合理利用。
输电环节目标
以国家电网规划为指导,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 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
光纤PT和CT(Fiberoptic Potential and Current Transformers)
无线智能设备状态感应器 (Wireless, Intelligent Sensors for Condition Information)
客户门户(Consumer Portal)
通常的神经:集成通信网络
Web 服 务 和 网 格 计 算 ( Web Services and G控、监测反应机制
“灵敏的感觉”
•实现更好的实 施监测和反应
遍布全网的感应、测量设备
线路在线测温(Dynamic Line Thermal Ratings)
无线智能电网信息感应器 (Wireless, Intelligent Sensor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高级可视化方法(Advanced Visualization Methods)
数值气象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敏捷的中枢:即插即用的集成控制系统
“敏捷的中枢”
•可 减 少 大 停 电 和地区性断电
信息化是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智能决策 提供支撑,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途径;
以“一特四大”发展战略为导向,引导电源集约化发展,协调推 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
强化机网协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提高常规电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促进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科
学合理利用。
输电环节目标
以国家电网规划为指导,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 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
光纤PT和CT(Fiberoptic Potential and Current Transformers)
无线智能设备状态感应器 (Wireless, Intelligent Sensors for Condition Information)
客户门户(Consumer Portal)
通常的神经:集成通信网络
Web 服 务 和 网 格 计 算 ( Web Services and G控、监测反应机制
“灵敏的感觉”
•实现更好的实 施监测和反应
遍布全网的感应、测量设备
线路在线测温(Dynamic Line Thermal Ratings)
无线智能电网信息感应器 (Wireless, Intelligent Sensor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高级可视化方法(Advanced Visualization Methods)
数值气象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敏捷的中枢:即插即用的集成控制系统
“敏捷的中枢”
•可 减 少 大 停 电 和地区性断电
信息化是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智能决策 提供支撑,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途径;
智能电网PPT课件
![智能电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dc1272fab069dc5122013f.png)
故障录波文件
智能监测应用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
故 障 诊 断
故障设备、故障 类型、故障相、 重合闸、测距等
故障信息
综合 智能 告警
故障诊断:对录波数据进行分析,再综合利用开关变
位、SOE信号、保护动作信号,以及一次设备模型、拓
扑连接关系等信息,最终确定故障设备和故障类型等
信息。
精品课件
11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 潮流、电压、频率越限及运行方式变化
护 信
控 信
息息
调度数据网
103规约
104规约
调度数据网
TCP+M编码 保护信息
104规约 监控信息
录波器
保护子站
监控系统
通信机1
通信机2
智能变电站
故障信息接入方法
精品课件
8
智能监测应用
---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
✓ 智能变电站保护和监控共享站控层网络,保护信息 采用TCP协议+M编码,监控信息采用104规约,分别 接入D5000平台。
DeviceInfo部分记录装置的相关描述信息。 TripInfo部分记录故障过程中的保护动作事件; FaultInfo部分记录故障过程中的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故障相、故障距离等
精品课件
12
继电保护装置命名规范
继电保护装置中文命名规范 继电保护装置英文命名规范
精品课件
13
继电保护故障简报HDR文件格式
指导思想:保护直接形成包含故障相关信息的comtrade文 件,其中所要获取的保护故障信息放在.hdr文件中。
优点:在保护装置中直接形成所要的信息,彻底解决信息 丢失问题。
故障信息系统及 故障录波组网
智能监测应用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
故 障 诊 断
故障设备、故障 类型、故障相、 重合闸、测距等
故障信息
综合 智能 告警
故障诊断:对录波数据进行分析,再综合利用开关变
位、SOE信号、保护动作信号,以及一次设备模型、拓
扑连接关系等信息,最终确定故障设备和故障类型等
信息。
精品课件
11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 潮流、电压、频率越限及运行方式变化
护 信
控 信
息息
调度数据网
103规约
104规约
调度数据网
TCP+M编码 保护信息
104规约 监控信息
录波器
保护子站
监控系统
通信机1
通信机2
智能变电站
故障信息接入方法
精品课件
8
智能监测应用
---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
✓ 智能变电站保护和监控共享站控层网络,保护信息 采用TCP协议+M编码,监控信息采用104规约,分别 接入D5000平台。
DeviceInfo部分记录装置的相关描述信息。 TripInfo部分记录故障过程中的保护动作事件; FaultInfo部分记录故障过程中的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故障相、故障距离等
精品课件
12
继电保护装置命名规范
继电保护装置中文命名规范 继电保护装置英文命名规范
精品课件
13
继电保护故障简报HDR文件格式
指导思想:保护直接形成包含故障相关信息的comtrade文 件,其中所要获取的保护故障信息放在.hdr文件中。
优点:在保护装置中直接形成所要的信息,彻底解决信息 丢失问题。
故障信息系统及 故障录波组网
智能电网(1).ppt
![智能电网(1).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7fdb776137ee06eef91824.png)
网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其安全防御能力和自愈能力。为降低运营成本,促进
节能减排,电网运行必须更为经济高效,同时须对用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尽可能减
少用电消耗。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供用电模
式,促使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不断融合,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电力技术的发展,使电网逐渐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如自愈、兼容、集成、优化,
其比 缺恢等一 先, 乏复都个 进智 良能缺刚 性能 好力乏性 和电 的完较系 优网 信全好统 势体 息依的, 主现 共赖灵智 要出 享于活能 表电 机物性化 现力 制理,程 在流 。冗电度 :、 余网不
信 ;的高 息 对协。 流 用调电 和 户控源 业 的制的 务 服能接 流 务力入 高 形不与 度 式理退
网系统功能。
(1)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
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
智能化水平。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为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
供了技术支持,使电网自愈成为可能。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输电技术的成熟
可力
辅管
设 应自
积故机 网外 融 简想出现
以、
助理
备 大动
停障融 的部 合 单;、有
获电 ( 决展( 使( 量化( 电发合( 坚干( 的与 、系电电
取能 六 策示五 用四 分等三 的生,二 强扰一 显现 信统能网
用质 ) 支全) 效) 布技) 发时可) 性和) 著有 息自量总
户量 建 持面实 率通 式术柔 生,获信 得攻具 特电 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保障。通信网络的完善和用
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进一
智能电网ppt课件
![智能电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2b5dfab9d528ea81c779da.png)
➢布什总统要求美国能源部(DOE)致力于电网现代化,DOE发 布“Grid 2030” ➢DOE启动电网智能化(GridWise)项目
➢DOE与 NETL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MGI)”研究,之后,研究机
构、信息服务商和设备制造商与电力企业合作,纷纷
推出自己的智能电网方案和实践。
➢ 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 战略
13
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
未来欧洲电网应满足如下需求:
灵活性(Flexible),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可接入性(Accessible),使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 其是推广用户对可再生、高效、清洁能源的利用;
可靠性(Reliable),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 满足数字化时代的电力需求;
接入,降低排放水平 提高在全球的竞争性
8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步骤
美国能源部等机构致力于电网现代化建设, 即实现自愈智能电网。自愈智能电网的提出及其 发展大概经历2个初步阶段: 电力基础设施战略防护系统(SPID)的自愈战略: 整个项目将于2025年完成,最终达到具有承受、 应对各种意外及快速恢复的自愈能力。 从综合能源及通讯系统体系结构(IECSA)到智 能电网:实时评估电力系统行为、应对电力系统 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防止大面积停电,并可快 速从紧急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从快速仿真 决策、协调/自适应控制和分布式能源(DER) 集成等3个方面进行实现。
年份
3
国外提出智能电网概况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里程碑
➢成立“智能电网(SmartGrids)欧洲技术论坛”
➢ 提出智能电网愿景,制定(1)《欧洲未来电网的 远景和策略》(2)《战略性研究议程》(3)《战 略部署文件》
➢DOE与 NETL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MGI)”研究,之后,研究机
构、信息服务商和设备制造商与电力企业合作,纷纷
推出自己的智能电网方案和实践。
➢ 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 战略
13
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
未来欧洲电网应满足如下需求:
灵活性(Flexible),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可接入性(Accessible),使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 其是推广用户对可再生、高效、清洁能源的利用;
可靠性(Reliable),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 满足数字化时代的电力需求;
接入,降低排放水平 提高在全球的竞争性
8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步骤
美国能源部等机构致力于电网现代化建设, 即实现自愈智能电网。自愈智能电网的提出及其 发展大概经历2个初步阶段: 电力基础设施战略防护系统(SPID)的自愈战略: 整个项目将于2025年完成,最终达到具有承受、 应对各种意外及快速恢复的自愈能力。 从综合能源及通讯系统体系结构(IECSA)到智 能电网:实时评估电力系统行为、应对电力系统 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防止大面积停电,并可快 速从紧急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从快速仿真 决策、协调/自适应控制和分布式能源(DER) 集成等3个方面进行实现。
年份
3
国外提出智能电网概况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里程碑
➢成立“智能电网(SmartGrids)欧洲技术论坛”
➢ 提出智能电网愿景,制定(1)《欧洲未来电网的 远景和策略》(2)《战略性研究议程》(3)《战 略部署文件》
智能电网培训ppt课件
![智能电网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6d12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f.png)
柔性输电技术
智能电网采用柔性输电技术,可以灵活控制电力潮流,提高电力 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变电环节应用
智能变电站
智能电网中的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通信技 术,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变电设备监测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监 测和故障诊断,提高变电可靠性。
变电优化调度
智能电网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优化调度,提高变 电效率和经济性。
01
飞轮储能
02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应用
平滑新能源输出波动
03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作用
提高新能源并网稳定性
实现削峰填谷和调频调压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微电网定义及特点
1
小型、独立、自治系统
2
可实现多能互补和优化配置
3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01
02
03
04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 用
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经 济效益
微电网系统及应用
微电网概念及特点
实现局部地区内电力供需 平衡,提高供电可靠性。
微电网系统架构
电源、负荷、储能等组成 部分及其运行控制策略。
微电网应用案例
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场 景下的微电网建设及运营 管理模式。
CHAPTER 04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 用
发电环节应用
新能源接入
01
智能电网能够平滑地接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分
优化和升级。
CHAPTER 02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实 现电网各环节的信息传输和交互
。
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 式,如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
智能电网采用柔性输电技术,可以灵活控制电力潮流,提高电力 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变电环节应用
智能变电站
智能电网中的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通信技 术,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变电设备监测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监 测和故障诊断,提高变电可靠性。
变电优化调度
智能电网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优化调度,提高变 电效率和经济性。
01
飞轮储能
02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应用
平滑新能源输出波动
03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作用
提高新能源并网稳定性
实现削峰填谷和调频调压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微电网定义及特点
1
小型、独立、自治系统
2
可实现多能互补和优化配置
3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01
02
03
04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 用
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经 济效益
微电网系统及应用
微电网概念及特点
实现局部地区内电力供需 平衡,提高供电可靠性。
微电网系统架构
电源、负荷、储能等组成 部分及其运行控制策略。
微电网应用案例
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场 景下的微电网建设及运营 管理模式。
CHAPTER 04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 用
发电环节应用
新能源接入
01
智能电网能够平滑地接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分
优化和升级。
CHAPTER 02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实 现电网各环节的信息传输和交互
。
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 式,如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
2024版中国智能电网发展ppt课件
![2024版中国智能电网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60e7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a.png)
2024/1/24
柔性输电技术
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对输电 线路参数进行灵活控制, 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 和稳定性。
紧凑型输电技术
采用新型导线、绝缘材料 和紧凑化设计,减小输电 线路走廊宽度和占地面积。
13
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策略和 通信技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
智能化运行。
2024/1/24
实现新能源发电系统与交流电网的连接,确保电能质量和电网稳 定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提高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电网适应性技术
解决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适应性问题,保障电网安全稳 定运行。
18
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削峰填谷
通过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平 衡电网负荷。
5
智能电网的意义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通过优化能源配置,降 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4/1/24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智能电网能够接入并消纳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的发 展。
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
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和 高安全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环 境和突发情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和控制,优化清洁 能源并网和消纳,降低弃风、弃光等 问题。
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广智能电表和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提高用户用电的便 捷性和满意度。
9
实施路径
政策引导
技术创新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智能电网发 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加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 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柔性输电技术
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对输电 线路参数进行灵活控制, 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 和稳定性。
紧凑型输电技术
采用新型导线、绝缘材料 和紧凑化设计,减小输电 线路走廊宽度和占地面积。
13
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策略和 通信技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
智能化运行。
2024/1/24
实现新能源发电系统与交流电网的连接,确保电能质量和电网稳 定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提高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电网适应性技术
解决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适应性问题,保障电网安全稳 定运行。
18
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削峰填谷
通过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平 衡电网负荷。
5
智能电网的意义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通过优化能源配置,降 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4/1/24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智能电网能够接入并消纳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的发 展。
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
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和 高安全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环 境和突发情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和控制,优化清洁 能源并网和消纳,降低弃风、弃光等 问题。
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广智能电表和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提高用户用电的便 捷性和满意度。
9
实施路径
政策引导
技术创新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智能电网发 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加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 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电网发展概况(电力新技术讲座) PPT课件
![智能电网发展概况(电力新技术讲座)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3e054516fc700abb68fc49.png)
13
二、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征
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
③清洁环保: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提高清洁电能在 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对中国 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诉求; ④透明开放:意指为电力市场化建设提供透明、开放的实施平台 ,提供高品质的附加增值服务,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 ⑤友好互动:即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 户的接入与退出,激励电源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节,是中国坚 强智能电网的主要运行特性。
12
二、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征
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
①坚强可靠:是指拥有坚强的网架、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 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减小大范围停 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检测、定位和隔 离故障,并指导作业人员快速确定停电原因恢复供电,缩短停 电时间。坚强可靠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物理基础; ②经济高效:是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对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基本 要求;
我国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
(1)适应新能源发电接入要求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发展较快,已成为
世界风电大国。截止今年7月底,我国风电装机1474万千瓦, 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加速发展,大量不稳定电源、分布式电源需 要接入电网,给电网提出了新的要求。
19
三、我国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任务
5
一、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
电力公司的需求
•数字化电网 •信息化企业 •精细化管理 •智能化运营
智 能 电 网
6
一、智能电网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效率 •开发新能源
智 能 电 网
二、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征
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
③清洁环保: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提高清洁电能在 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对中国 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诉求; ④透明开放:意指为电力市场化建设提供透明、开放的实施平台 ,提供高品质的附加增值服务,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 ⑤友好互动:即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 户的接入与退出,激励电源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节,是中国坚 强智能电网的主要运行特性。
12
二、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征
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内涵:
①坚强可靠:是指拥有坚强的网架、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 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减小大范围停 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检测、定位和隔 离故障,并指导作业人员快速确定停电原因恢复供电,缩短停 电时间。坚强可靠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物理基础; ②经济高效:是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对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基本 要求;
我国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
(1)适应新能源发电接入要求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发展较快,已成为
世界风电大国。截止今年7月底,我国风电装机1474万千瓦, 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加速发展,大量不稳定电源、分布式电源需 要接入电网,给电网提出了新的要求。
19
三、我国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任务
5
一、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
电力公司的需求
•数字化电网 •信息化企业 •精细化管理 •智能化运营
智 能 电 网
6
一、智能电网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效率 •开发新能源
智 能 电 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 简称CT)的作用是可以把数值 较大的一次电流通过一定的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二次电流,用 来进行保护、测量等用途。
第
4
页
前言——1.2小组介绍
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克难攻坚、加强人员整体素质为指导思想,以优化工作流程、 规范现场管理为指导原则,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效益为最终目标。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努力拓展安全生产 新思路、新方法。
小组成员 11名 其中双师型人才 1名
截止目前我小组成员共获国家专利15项,参与的 QC课题多次获得奖励
第
5
页
前言——1.2小组介绍
课题名称 提高10kV计量装置数值准确率
小组名称
成立时间 姓名 性别 2015年3月20日 年龄 活动时间 活动次数 职称及技能等级
xxxxxQC小组
2016年2月—2016年12月 12次 文化程度 组内分工 全面组织协调
准确率=正确计量次数/总的计量次数*100%
因此小组成员一致确定本次QC活动课题:提高10kV计量装置数值准确率。
第 9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选题理由
电压
变比选择不当而造成的计量 误差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及
时选择并切换合适的电流互感器变比, 对确保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提高计 量装置数值准确率尤为重要。
实施前造成计量装置误差因素的年平均次数=
总问题次数/3=39/3=13次。 实施前计量装置准确率 =(年计量次数-产生较大误差的次数)/年计量次数*100% =(总板面数*抄表次数-年均计量误差次数)/(总板面数*抄表次数)*100% =(195*12-13)/(195*12)*100%=99.44%
障, 7 PT问题, 5
CT问题, 25
9
9
14
7
39
由以上调查,我们得出结论:造成变电站计量装置误差的主要因素是CT环节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第 11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三)目标确定
现根据xxxxxx公司三标一体体系电能表准确率指标,单击此处添加合适的关键词请添加 单击此处添加合适的关键词请添加单击此处添加合适的关键词请添加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34 27 35
28 35 32 31 29 34 33 34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技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一旦计量失去,将对公司电量指标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保证计量装置正常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第
8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选题理由
本小组通过对35kV占杨变中11个10kV分板 的计量装置跟踪调查
针对这一发现,的所有变电站中195个10kV分板 的计量装置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总共9个板面的 计量装置有较大误差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将 会影响计量装置的准确率 发现有1个板 面的计量装置 数值不准确
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具体实施 制定对策、具体实施 制定对策、具体实施 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
第
6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选题理由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
原因03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的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
原因02
原因04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的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
(一)分析原因
不可控因素
环境
设备运行环境不稳 设备易受冲击及谐振 一旦设备环节中有 故障都会受到冲击
可控因素
环境
CT变比选择过大 计算变比考虑不足
人员业务不熟练
CT变比 过大
实际运行负荷与用户 报装负荷不匹配 用户前期负荷较小,而CT 变比按照用户报装设置
接触不紧密
与安装端子规格不符
导线氧化层影响导电性能 导线质量不合格
国家电网精品汇报案例
国网某某供电公司某某部:某某
目录
CONTENTS
一 实施背景及目标 二 主要做法 三 实施成效 四 标准化 五 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40套
电网可视化图表
赠送 赠送
前言——1.1专业介绍
A、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指在发、供、用这三个部门之间进行测量计算出电能数量 的计量器具,没有它,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销售、买卖, 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的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
原因01
原因05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的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
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的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的单击此处添加添加合适
第 7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选题理由
单击此处添加 添加合适的标 题
单击此处添加 添加合适的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 添加合适的标 题
电流
单击添加 关键词
10kV母线 不平衡率
等数据
第 10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二)现状调查
调查一
CT环节问题占比整个计量装置误差最大 CT问题原因占了64%
电能表故障, 2 二次回路故
25 5 7 2
小组成员认真的分析与调查,并统计了各变电站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 期间可能使计量装置产生较大误差的因素
2013.1-2016.2各变电站计量装置较大误差统计表
时间
合计 2015 .1~ 6 4 0 1 1 2015 .7~ 12 6 1 1 0 2016 .1~ 2 3 2 2 0
分类
2013 .1 ~ 6 2 1 0 0
2013 .7~ 12 3 0 2 1
2014 .1~ 6 3 0 1 0
2014 .7~ 12 4 1 0 0
设定年均计量误差次数
=除CT环节外的其他问题次数/3+CT环节问题数 =(39-25)/3+5=9次。
第 12 页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三)目标确定
计量误差平均次数设定 降低4次 计量装置准确率设定目标 为99.61%
13次 99.44% 9次
99.61%
实施前
设定目标
实施前
设定目标
第 13 页
二、主要做法
材料
设备 第 14 页
二、主要做法
(二)确定要因
要因分析确认表
序号 末端因素 变比切换人员 业务不熟练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变比切换人员资 质及工作情况 确认标准 对照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都是公司熟练 职工,并通过相关资格考试。 确认时间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