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加工方法和产品介绍

石油的加工方法和产品介绍
石油的加工方法和产品介绍

石油的加工方法和产品介绍

原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加工后可以提高其利用率。原油的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主要是原油的脱盐、脱水等预处理和常、减压蒸馏等物理过程;二次加工主要为化学及物理过程,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石油加工的各共产品及其沸点范围和主要用途见下图。

石油加工方法:

1.常、减压蒸馏

蒸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按沸点范围(沸程)将其分割成不同的馏分(油品)的操作。常、减压蒸馏是先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操作,而后根据物质的沸点随外界压力降低而下降的规律,再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蒸馏操作。

原油蒸馏前要经过脱盐、脱水处理,以减少设备腐蚀、降低能量消耗,要求原油含盐量不大于。.05kg/m3、含水量不超过0.2%。

常压蒸馏在常压和300~400℃条件下进行。在常压塔的不同高度分别采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塔底采出的是常压重油,沸点高于350℃的是常压渣油,其中含有重柴油、润滑油、沥青等。

将常压渣油加热至380~400℃,送至减压蒸馏塔进行减压蒸馏,从而获得减压柴油、减压馏分油、减压渣油等。

2.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石油二次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

催化裂化以常、减压蒸馏的重质油(如直馏柴油、重柴油、减压柴油或润滑油,甚至渣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碳原子数在18个以上的大分子烃类裂化生成较小的烃分子。

裂化反应很复杂,如直链烷烃碳链的断裂、脱氢、异构化、环烷化、芳构化等,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氢气以及较大分子量的缩合物和焦炭。

裂化反应的催化剂多为X型或Y型结晶硅酸铝盐,裂化反应设备为流化床反应器,催化裂化的条件一般为450~530℃、。.1-。.3MPa。催化裂化除获得高质量的汽油外,还可获得柴油、锅炉燃油、液化气等。

3.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是以低辛烷值的石脑油为原料,在铂、铂铼、铂铱等催化剂作用及氢气的存在下,转化为高辛烷值、较高芳烃含量的汽油或生产芳香烃的加工过程。重整反应主要是烷烃脱氢环化、环烷烃脱氢和异构化及脱氢芳构化、直链烷烃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氢气的作用是抑制烃类的深度裂解。

催化重整的反应器是固定床、移动床,操作条件一般为425~525℃、07-3.5MPa。

4.催化加氢裂化

催化加氢裂化是生产航空汽油、汽油或重整原料油(石脑油)等产品的二次加工过程,加氢裂化原料为重柴油、减压柴油、减压渣油等重质油,特别适合含氨、硫和金属较高而不宜催化裂化或重整的重质油。重质油在催化剂作用和氢气存在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大分子量的烷烃转化成小分子量烷烃,直链烷烃异构化,多环环烷烃开环裂化,多环芳香烃加氢和开环裂化。

催化加氢裂化的催化剂有Ni、Mo、W、Co等非贵金属的氧化物和Pt、Pd等贵金属的氧化物。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催化加氢裂化分为高压法和中压法两种。高压法的压力为10MPa以上,温度为370~450℃;中压法的压力为5~10MPa,温度为370~380℃。加氢裂化是气液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反应设备是滴流床或膨胀流化床。

5.热裂解

热裂解是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加工过程。热裂解是较高级的烷烃在750—900℃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同时获得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化工原料。热裂解的原料可以是乙烷、丙烷、石脑油、煤油、柴油和常减压瓦斯油等。

2.1.3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大约90%的化工产品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由石油加工制取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主要途径如图21所示。重要的有机化工生产原料如“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如下图: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 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产品众多,从最初的原油到化工原料再到数不清的化工产品,经过了众多生产和加工流程。今天小七带大家熟悉石油化工行业生产链,不仅能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石化生产流程,更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是何种化工原料加工而成!接下来小七为大家介绍几种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 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应用领域工业领域主要用途: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

可制α-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生态领域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③促进茎的横向增长。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由于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在高等植物体内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吸作用,因而当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进一步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常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未完全成熟的番茄、苹果、梨、香蕉、柿子等果实能显着促进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乙烯还可促进某些植物(如瓜类)的开花与雌花分化,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乙烯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等。2安全防护危险概述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

大学生毕业设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大学生毕业设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摘要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冶金、交通、国防等工业部门重要工艺设备之一,其正确的设置,性能的改善关系各部门有关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对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换热器的型式繁多,不同的使用场合使用目的不同。其中常用结构为管壳式,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选材广泛、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在各工业部门应用最为广泛。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与壳体焊接。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造价低,管程清洗方便,管子损坏时易堵管或更换;缺点是当管束与壳体的壁温或材料的线胀系数相差较大时,壳体与管束将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这种换热器适用于壳侧介质清洁且不易结垢、并能进行清洗、管程与壳程两侧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合。 关键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压力容器 第一章绪论 化工生产离不开化工设备,化工设备是化工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化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在化工设备中化工容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工生产中,介质通常具有较

高的压力,化工容器一般有筒体、封头、支座、法兰及各种容器开孔接管所组成,通常为压力容器,因为压力容器是化工设备的主体,对其化工生产过程极其重要,国家对其每一步都有具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如:中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等。在其中能根据不通的操作环境选出不同的材料,查出计其允许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 换热器简单说是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 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热交换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向温度较低的流体传递,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的指标,以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此外,换热设备也是回收余热,废热,特别是低品位热能的有效装置。 什么是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

石油及其化学加工工艺

石油及其化学加工工艺 石油是蕴藏于地球表面以下的可燃性液态矿物。开采出来而未经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原油是一种黄褐色至棕黑色的粘稠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密度为750—1000kg/m3,其密度与组成有关。石油的组分很复杂,主要是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含氮、含硫和含氧的有机化合物,微量的无机盐和水。碳的质量分数为83%—87%,氢的质量分数为11%—14%,硫、氮、氧的质量分数为1%左右。 石油中的化合物可大致分为烃类、非烃类、胶质及沥青等三类。 石油中化合物绝大部分是烃类化合物,烷烃约占50%—70%(质量分数),其次是环烷烃和芳香烃。根据烃类的主要成分,分为直链烷烃为主的石蜡基石油、环烷烃为主的沥青基石油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基石油。中国所产石油多属低硫石蜡基石油,如大庆油田的蜡含量高达%—%,硫含量在%左右。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醇、硫醚、噻吩等),含氮化合物(如吡啶、喹啉、咔唑等)和含氧化合物(如环烷酸、脂肪酸和酚类等)。 胶质和沥青是由结构复杂、大分子量的环烷烃、稠环芳香烃、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等构成的混合物,存在于沸点高于500℃的蒸馏加工渣油中。 原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加工后可以提高原油利用率。原油的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主要是原油的脱盐、脱水等预处理和常、减压蒸馏等加工过程;二次加工主要为化学及物理过程,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石油加工的产品及其沸点范围、主要用途如下表所示:

: 石油经热裂解生成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等。石油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大约90%的化工产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图1、图2、图3和图4列举了由重要的有机基础原料出发制备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 , · * 乙烯 ·

石油炼化常用的七种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七种工艺流程 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 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 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5.生产设备: 常减压装置是对原油进行一次加工的蒸馏装置,即将原油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的加工装置。原油蒸馏一般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部分。 a.常压蒸馏塔 所谓原油的常压蒸馏,即为原油在常压(或稍高于常压)下进行的蒸馏,所用的蒸馏设备叫做原油 常压精馏塔(或称常压塔)。 常压蒸馏剩下的重油组分分子量大、沸点高,且在高温下易分解,使馏出的产品变质并生产焦炭,破坏正常生产。因此,为了提取更多的轻质组分,往往通过降低蒸馏压力,使被蒸馏的原料油沸点范围降低。这一在减压下进行的蒸馏过程叫做减压蒸馏。

石油产品介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石油产品介绍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 ~ 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喷气燃料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煤油沸点范围为180 ~ 310℃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柴油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润滑油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否则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润滑脂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石蜡油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石油沥青主要供道路、建筑用。石油焦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各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同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目前,原油因高温结焦严重,还不能直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最后应当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剂以改进使用、储存性能。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标准加入添加剂和不同装置的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效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应大力发展。

石油产品应用技术概

1.电控直喷式汽油发动机有些什么特点?对汽油的组成有些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①电控直喷式汽油发动机的特点:电控直喷式发动机机身小、部件紧凑、空间狭窄,在怠速或停车时,喷嘴周围的温度高喷嘴的小孔隙又特别窄,滞留在间隙中的燃料容易发生氧化、缩合等反应,形成胶质和积炭,导致喷嘴的堵塞,导致汽车的驱动性能开始变差,功率和燃料油的经济性降低,排放恶化。②对汽油的组成的要求:A、要求低的烯烃含量;B要求极低的苯含量;C芳烃含量要求低;D要求控制一定的氧含量;E要求硫含量低;F要求严格控制油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含量 2.电控直喷式汽油发动机用的汽油,为什么要加入汽油清净剂,汽油清净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①加入汽油清净剂是因为汽油清净剂具有:a.清洗作用;b.保洁作用;c.润滑作用;d.改善汽车尾气排放,节省燃油;e.含特效稀释剂 ②汽油清净剂的原理:汽油清净剂中的最关键的有效组份为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为有机化合物,一般由油性基团和极性基团联接而成。清净分散剂为表面活性物质;清净分散剂的非极性基团延伸到燃料油中,能有效地屏蔽积碳和胶状物相互聚集,可使粒子被胶溶,分散于油中,其极性基团整齐排列在金属表面上,增加其表面活性,阻止了沉积物的母体物质沉积在金属面。 3.车用柴油的组成有些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①适宜的十六烷值:十六烷值用来测定燃油的压燃性,它影响冷起动性、排放和燃烧噪声。 ②密度和粘度:燃油密度和粘度变化会导致发动机功率变化,结果导致发动机排放和燃油消耗也发生变化。 ③硫含量:柴油中的硫明显地增加颗粒物的排放,导致发动机系统腐蚀和磨损。硫含量增加还会使某些排气处理系统效率降低,而且由于硫中毒,其它一些排气处理系统会长期失效。 排放。燃油中多环芳烃影响④芳烃:柴油中芳烃含量将影响火焰温度及燃烧过程中NO X 柴油机颗粒物的形成及多环芳烃排放。 ⑤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反映柴油储存及使用过程中抵抗氧化变质能力的指标,总不溶物含量高的柴油,会影响柴油喷油嘴的柴油喷射量,影响柴油在发动机中的燃烧。 4.何谓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性能有哪些特点和缺点?车用乙醇汽油的环保效果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①所谓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不含氧化合物的汽油组分与一定体积比的变性燃料乙醇经调合而成的一种车用燃料。 ②乙醇汽油的使用性能的特点: a.乙醇和汽油的互溶性受水分的影响大b.乙醇的加入有助提高汽油的辛烷值c.乙醇对汽油的饱和蒸汽压产生影响d.乙醇会增加汽油的氧含量e.乙醇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有效降低汽车为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f.乙醇会影响汽油的氧化安定性:乙醇中还有一定量的水分和醛类,醛类哟较高的活性,导致乙醇汽油的诱导期变短g.乙醇汽油的腐蚀性h.乙醇汽油对橡胶的溶涨作用 ③环保效果主要表现在:燃烧性能将会有所改善,有利于保护环境,有效降低汽车为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1、石油的化学组成 1.1 颜色与密度 石油(俗称原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由于含有硫等其它物质,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750~950kg/m3之间,也有个别原油的密度在1000 kg/m3以上或在800 kg/m3以下。 1.2 元素组成 一般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3~87%,氢——11~14%,硫——1~3%(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等),氮——低于1%(以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为主),氧——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低于1%(镍、铁、钒、铜、砷等)。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小于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和高硫原油(硫含量大于2.0%)三类。 碳/氢原子比(有时也称氢/碳原子比)是反映原油属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与其原有的化学结构有关系。 1.3 烃类组成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些烃类组成是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化合物存在。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原油也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原油中的烃类含量因为产地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相对密度较小的轻质原油中

烃类含量可能大于90%,而相对密度较大的重质原油中的烃类含量甚至可能小于50%。 炼油厂加工的的原油通常为液态。原油中含的液体状态烃按其沸点不同,可以分为低沸点馏分、中间馏分以及高沸点馏分。低沸点馏分,如在汽油馏分中含有C5~C10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单环芳香烃(苯系)。中间馏分,如在煤油、柴油馏分中含有C10~C20的正异构烷烃、带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双环及三环环烷烃、双环芳烃。高沸点馏分,如在润滑油馏分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异构烷、环烷烃和芳香烃。 1.4 非烃化合物 原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等。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包括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原油中氮的分布随着馏分沸点升高,其氮含量迅速增加,约有80%的氮集中在400℃以上的重油中。在原油中,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分为酸性含氧化合物和中性含氧化合物两大类。原油中含氧化合物化合物主要以酸性含氧化合物为主,其中主要是环氧酸,占原油酸性含氧化合物的90%。 2、石油及其主要石油产品的物理性能 2.1 标准密度和相对密度 我国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产品(简称油品)的标准密度。原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0℃原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又称比重。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通常相对密度在0.9-1.0的原油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原油称为轻质原油。 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密度差异很大,芳烃>环烷烃>烷烃。

石油加工方法及行业发展分析

石油加工方法及行业发展分析 石油加工行业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原油通过石油炼制过程加工为各种石油产品的工业。包括石油炼厂、石油炼制的研究和设计机构等,石油炼厂中的主要生产装置通常有:原油蒸馏(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催化重整以及炼厂气加工、石油产品精制等,主要生产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和各种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加工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无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都离不开石油产品。石油燃料是使用方便、较洁净、能量利用效率较高的液体燃料。各种高速度、大功率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军用机动设备,如飞机、汽车、内燃机车、拖拉机、坦克、船舶和舰艇,它们的燃料主要都是石油炼制工业提供的。一架波音707飞机飞行1000公里要用喷气燃料6吨;一辆4吨载重汽车100公里耗油约5公斤;一辆4吨柴油汽车100公里耗柴油约3公斤;一台标准拖拉机年耗柴油约4吨以上。 处在运动中的机械,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各种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以减少机件的磨擦和延长使用寿命。当前,润滑剂的品种达数百种,绝大多数是由石油炼制工业生产的。 石油炼制工业提供的石油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化肥、农药等。 1984年,世界原油总加工能力约3.7 Gt,炼厂数约700余座。年加工量在70 Mt以上者有11个国家,其中最大的是美国,约占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其次是苏联、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节省投资和降低生产费用,现代炼油厂的年加工原油量均在3.5 Mt以上,有的已超过10 Mt。 世界主要炼油国家油品消费结构中,以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的消费量最大。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因煤和天然气短缺,电站锅炉和工业窑炉大量使用原油常减压蒸馏的渣油作为燃料油,因而炼油厂的加工深度较浅,催化裂化、石油焦化、加氢裂化等装置所占的比例较小。而美国等因煤和天然气较多,可用作锅炉燃料,还由于汽油需用量很大,故炼油厂多为深度加工,大部分渣油被加工转化为汽油。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但近代石油炼制工业是在中华人民

石油炼制过程和主要工艺简介

石油炼制的主要过程和工艺简介 石油、天然气是不同烃化合物的混合物, 简单作为燃料是极大的浪费,只有 通过加工处理,炼制出不同的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石油经过 加工,大体可获得以下几大类的产品:汽油类(航空汽油、军用汽油、溶剂汽油); 煤油(灯用煤油、动力煤油、航空煤油);柴油(轻柴油、中柴油、重柴油);燃 料油;润滑油;润滑油脂以及其他石油产品(凡士林、石油蜡、沥青、石油焦炭 等)。有的油品经过深加工,又获得质量更高或新的产品。 石油加工,主要是指对原油的加工。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通过一次加工、 次加工以生产燃料油品,三次加工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原油在炼厂加工前,还需 经过脱盐、脱水的预处理,使之进入蒸馏装置时,其各种盐类的总含盐量低于 5mg/L ,主要控制其对加工设备、管线的腐蚀和堵塞。 原油一次加工,主要采用常压、减压蒸馏的简单物理方法将原油切割为沸点 范围不同、密度大小不同的多种石油馏分。各种馏分的分离顺序主要取决于分子 大小和沸点高低。在常压蒸馏过程中,汽油的分子小、沸点低(50?200C ),首 先馏出,随之是煤油(60?5C )、柴油(200?0C )、残余重油。重油经减压蒸 馏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润滑油的基础油或半成品 (蜡油),最后剩下渣油(重油)。 一次加工获得的轻质油品(汽油、煤油、柴油)还需进一步精制、调配,才可做 为合格油品投入市场。我国一次加工原油, 20%左右的蜡油。 原油二次加工,主要用化学方法或化学 转化,以提高某种产品收率,增加产品品种, 艺很多,要根据油品性质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主要有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焦 化、减粘、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等。如对一次加工获得的重质半成品(蜡油) 进行催化裂化,又可将蜡油的40%左右转化为高牌号车用汽油,30%左右转化为 柴油,20%左右转化为液化气、气态烃和干气。如以轻汽油(石脑油) 为原料, 采用催化重整工艺加工,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航空汽油)或化工原料芳烃 (苯、二甲苯等),还可获得副产品氢气。 石油三次加工是对石油一次、二次加工的中间产品(包括轻油、重油、各种 石油气、石蜡等),通过化学过程生产化工产品。如用催化裂化工艺所产干气中 的丙稀生产丙醇、丁醇、辛醇、丙稀腈、腈纶;用丙稀和苯生产丙苯酚丙酮;用 碳四(C4)馏分生产顺酐、顺丁橡胶;用苯、甲苯、二甲苯生产苯酐、聚脂、 只获得25%?40%的直馏轻质油品和 -物理方法,将原油馏分进一步加工 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二次加工的工

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的分类: 1.燃料:液化石油气,汽油,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灯用煤油,柴油,重油等。 2.润滑剂及相关产品。 3.蜡,沥青,石油焦。 4.溶剂和化工原料。 燃料: 1.汽油:ULP,外观为透明液体, 表征汽油内在质量的检验项目 表征汽油内在质量的主要检验项目有:汽油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马达法辛烷值、抗爆指数)、硫含量、蒸汽压、烯烃、芳烃、苯含量、腐蚀、馏程等。 如何选用汽油的标号 选择合适的汽油牌号,要使汽油的标号与发动机的压缩比相匹配,若高压缩比的发动机选择低标号的汽油,汽油发动机容易产生爆震,发动机长时间爆震,容易造成活塞烧结、活塞环短裂等故障,加速发动机部件的损坏;若低压缩比的发动机选用高标号汽油,虽能避免发动机爆震,但高标号汽油配低压缩比的发动机会改变点火时间,造成汽缸内积炭增加,长期使用会减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划分柴油标号的依据则是柴油的凝固点。目前国内应用的轻柴油按凝固点分为6个标号:5#柴油、0#柴油、-10#柴油、-20#柴油、-35#柴油和-50#柴油。选用不同标号的柴油应主要根据使用时的气温决定。 一般来讲,5#柴油适合于气温在8℃以上时使用;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8℃至4℃时使用;-1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4℃至-5℃时使用;-2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5℃至-14℃时使用;-35#柴油适用于气温在-14℃至-29℃时使用;-5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29℃至-44℃或者低于该温度时使用。 国产重油的牌号原石油部出过行业标准共分为7个牌号,分别是1,2,。。。7号燃料油。其中1,2,3,实际属于轻质油品,4以后则为市场上见到的燃料油,但是,随着各炼厂加大 技术改造,原油加工后的重油的黏度越来越高,7#燃料油的黏度也远远小于市场上的重油现市场上的250#重油实际为多年来市场自发形成的标准,主要划分依据为重油100摄氏度的黏度不大于250mm2/s,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第1章】 1.石油中的主要化合物是烃类,天然石油中主要含烷烃、芳烃和环烷烃,一般不含炔烃、不饱和烃。 2.物性因数K相同的各种石油馏分,随着分子量增大,油品的密度也增大。 3.油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条件性很强的数据,为了便于比较油品的质量,往往用密度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4.油品进行蒸馏时,从初点到干点这一温度范围叫馏程。 5.油品的流动性主要由含黏度多少和低温流动性多少而决定的。 6.油品的密度取决于组成它的烃类的分子组成和分子沸点。 7.石油产品分为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六大类。 8.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以四冲程发动机为例,均包括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排气四个过程。 9.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主要区别:(1)柴油机比汽油机的压缩比大;(2)柴油机是压燃(自燃),汽油机是点燃点。 10.评定柴油的抗爆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的,就燃料的质量而言,爆震是由于燃料不易氧化,自然点高的缘故。 11.在测定车用汽油的辛烷值时,人为选择了两种烃做标准物:一种是异辛烷,它的抗爆性好,规定其辛烷值为100;另一种是正庚烷,它的抗爆性差,规定其辛烷值为0 。 12.轻柴油的主要质量要求是: ①具有良好的燃烧性;②具有良 好的低温性;③具有合适的黏 度。 13.在GBl922—80中,溶剂 油按其馏程的98% 馏出温度 或干点分为六牌号,牌号 不同其用途不同。 14.我国的石油沥青产品按品 种牌号可分为4大类,即道路沥 青、建筑沥青、专用沥青和乳乳化 沥青。 15.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主要 有三个,即针入度、伸长度和软化 点。 16.判断题: (1)车用汽油中,如含烷烃 越多,它的抗爆性能就越差。 (×) (2)柴油的十六烷值为50 时,表明柴油中含有正十六烷 50%,α—甲基萘50%。(√) (3)汽油的诱导期越长,汽 油的性质越稳定,生胶倾向越小, 抗氧化安定性越好。(√) (4)催化裂化汽油、柴油的 抗爆性均比相应的直馏产品的抗 爆性好。(√) (5)异构烷烃是汽油的理想 组分,同时也是航空煤油的理想组 分。(×) 1.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 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 1、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以 及硫、氮、氧以及一 些微量金属,非金属元素 C:83%—87% H:11%—14% S:0.06%—0.8% N:0.02%— 1.7% O:0.08%—1.82%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量甚微 大约在10-6—10-9级 4.什么是油品的特性因数? 为什么说油品的特性因数的大小 可以大致判断石油及其馏分的化 学组成? 4、(1)特性因素(K)是反映石 油或石油馏分化学组成 特性的一种特性数据 (2)由于石油及其馏分是 以烃类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所以也可以用特性因素表示它们 的化学组成特性 8.什么是油品的黏度和粘 温特性?有几种表示方法?粘温 特性有何实用意义? 8、(1)黏度是表示液体流动 时分子间摩擦而产生阻力 的大小;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 质叫黏温性质 (2)黏温性质的表示方法 为黏度比和黏度指数 (3)黏温性质好的油品, 其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 较小;黏温性使润滑油的重要指标 之一,为了使润滑油在温度变化的 条件下能保证润滑作用,要求润滑 油具有良好的黏温性质 10.为什么说少环长侧链的 环烷烃是润滑油的理想组分? 10、少环长侧链的环烷烃, 特性因数小,黏度较大 16.汽油、轻柴油、重质燃 料油、石蜡、地蜡、沥青的商品牌 号分别依据哪种质量指标来划分 的? 16、汽油的商品牌号以辛烷 值来划分其中70.85号汽油 (SH0112-92)用MON划分90、93、 97号汽油(GB/T 5487-95)用RON 和抗暴指数划分 轻柴油按凝固点分为10、0、 -10、-20、-35、-50等六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石油炼化七种常用工艺流程,全面了解原油到石油的生产过程 2015-10-20山东地炼商圈 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小编今天带大家逐一了解每一个工艺流程,从原料、产品、基本概念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细致的 讲解。 --------------------------------------------------------------------------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 a.原油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

精炼石油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ZJQC--TG-1001:2001 精炼石油产品 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01- 10-16 实施日期:2001-10-16

目录 目录(1)前言(2) 1 范围(3) 2 引用文件(3) 3 定义(3) 4 产品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3) 5 产品生产流程(5) 6 关键质量活动(14) 7 审核要点(16) 8 附录(28)

前言 编制本指导书的目的是指导审核员对生产精炼石油产品的组织进行2000版的审核,以确保审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本指导书是对本公司《2000版审核通用检查清单》和《ISO9001:2000标准新要求的审核要点》的补充。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行业的特点阐述审核的要点和可能的取证方法,是对本公司发布的《2000版审核通用检查清单》和《 ISO 9001:2000标准新要求的审核要点》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附录中列出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是本专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依据之一。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的起草单位: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的起草人:文素峨。

1范围 本专业指导书概要说明了按GB/T19001-ISO9001:2000标准审核石油炼制企业的要点方法,包括生产各种润滑油产品的组织。 2 引用文件 a)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中经科环《2000版审核通用检查清单》 e)中经科环《ISO9001:2000标准新要求的审核要点》 3定义 本专业审核指导书采用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此外还采用化工单元操作及炼油行业通常用的一些定义和术语,如蒸馏、抽提、萃取、催化剂、溶剂、催化等,一般在有关介绍炼油或化工的基本知识的书籍中都能看到,为节省篇幅,故在此不一一列举。 4产品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4.1 本专业指导书适用的产品范围是的,对应的专业代码是《质量体系认证机构认可业务范围及经济活动分类代码》中的10DF23.20。 4.2 产品特点 4.2.1 炼油产品的特点 a)炼油企业的产品一般有以下几种,每种产品可以有多种牌号: 1)汽油、煤油(包括航煤)、柴油、渣油、润滑油基础油、各种溶剂油; 2)润滑油、润滑脂及其添加剂,因发动机和运动部件不同而种类繁多; 3)干气、石油液化气、丙烯和聚丙烯; 4)石油焦、石腊、沥青、硫黄; 5)石油苯、甲苯、二甲苯、碳四等。 其中硫黄、聚丙烯和部分添加剂的生产属化工生产的范围。 b) 产品多为易燃危险品,有的产品有毒性如石油苯等。 c) 产品特性主要以密度、馏程、闪点、熔点/凝固点、粘度、色度、等物理特性和酸值、安定性、腐蚀、杂质含量等化学特性表示,不同产品还有各自的指标,如汽油的诱导期、辛烷值、抗爆指数,柴油的十六烷值、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 d) 润滑油产品的质量与所用基础油的品质有关,而基础油的质量与原油的产地有关。 4.2.2 炼油产品的生产特点 4.2.2.1 生产规模特点 油品生产按生产和规模可分为连续性大规模生产和间歇性小批量生产两种类型。炼油生产都采用连续性大规模生产,外购基础油或采用合成法生产润滑油和润滑脂一般采用间歇性小批量生产。 1) 间歇性小批量生产有以下特点: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一)常减压: 1、原料:原油等; 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 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 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 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

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二)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3、生产工艺: 常渣和腊油经过原料油缓冲罐进入提升管、沉降器、再生器形成油气,进入分馏塔,一部分油气进入粗汽油塔、吸收塔、空压机进入凝缩油罐,经过再吸收塔、稳定塔、最后进行汽油精制,生产出汽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柴油汽提塔,然后进行柴油精制,生产出柴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油浆循环,最后生产出油浆。一部分油气经分馏塔进入液态烃缓冲罐,经过脱硫吸附罐、砂滤塔、水洗罐、脱硫醇抽提塔、预碱洗罐、胺液回收器、脱硫抽提塔、缓冲塔,最后进入液态烃罐,形成液化气。一部分油气经过液态烃缓冲罐进入脱丙烷塔、回流塔、脱乙烷塔、精丙稀塔、回流罐,最后进入丙稀区球罐,形成液体丙稀。液体丙稀再经过聚丙稀车间的进一步加工生产出聚丙稀。 4、生产设备: (三)延迟焦化:

石油的加工方法和产品介绍

石油的加工方法和产品介绍 原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加工后可以提高其利用率。原油的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主要是原油的脱盐、脱水等预处理和常、减压蒸馏等物理过程;二次加工主要为化学及物理过程,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石油加工的各共产品及其沸点范围和主要用途见下图。 石油加工方法: 1.常、减压蒸馏 蒸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按沸点范围(沸程)将其分割成不同的馏分(油品)的操作。常、减压蒸馏是先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操作,而后根据物质的沸点随外界压力降低而下降的规律,再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蒸馏操作。 原油蒸馏前要经过脱盐、脱水处理,以减少设备腐蚀、降低能量消耗,要求原油含盐量不大于。.05kg/m3、含水量不超过0.2%。 常压蒸馏在常压和300~400℃条件下进行。在常压塔的不同高度分别采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塔底采出的是常压重油,沸点高于350℃的是常压渣油,其中含有重柴油、润滑油、沥青等。 将常压渣油加热至380~400℃,送至减压蒸馏塔进行减压蒸馏,从而获得减压柴油、减压馏分油、减压渣油等。 2.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石油二次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 催化裂化以常、减压蒸馏的重质油(如直馏柴油、重柴油、减压柴油或润滑油,甚至渣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碳原子数在18个以上的大分子烃类裂化生成较小的烃分子。 裂化反应很复杂,如直链烷烃碳链的断裂、脱氢、异构化、环烷化、芳构化等,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氢气以及较大分子量的缩合物和焦炭。

裂化反应的催化剂多为X型或Y型结晶硅酸铝盐,裂化反应设备为流化床反应器,催化裂化的条件一般为450~530℃、。.1-。.3MPa。催化裂化除获得高质量的汽油外,还可获得柴油、锅炉燃油、液化气等。 3.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是以低辛烷值的石脑油为原料,在铂、铂铼、铂铱等催化剂作用及氢气的存在下,转化为高辛烷值、较高芳烃含量的汽油或生产芳香烃的加工过程。重整反应主要是烷烃脱氢环化、环烷烃脱氢和异构化及脱氢芳构化、直链烷烃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氢气的作用是抑制烃类的深度裂解。 催化重整的反应器是固定床、移动床,操作条件一般为425~525℃、07-3.5MPa。 4.催化加氢裂化 催化加氢裂化是生产航空汽油、汽油或重整原料油(石脑油)等产品的二次加工过程,加氢裂化原料为重柴油、减压柴油、减压渣油等重质油,特别适合含氨、硫和金属较高而不宜催化裂化或重整的重质油。重质油在催化剂作用和氢气存在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大分子量的烷烃转化成小分子量烷烃,直链烷烃异构化,多环环烷烃开环裂化,多环芳香烃加氢和开环裂化。 催化加氢裂化的催化剂有Ni、Mo、W、Co等非贵金属的氧化物和Pt、Pd等贵金属的氧化物。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催化加氢裂化分为高压法和中压法两种。高压法的压力为10MPa以上,温度为370~450℃;中压法的压力为5~10MPa,温度为370~380℃。加氢裂化是气液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反应设备是滴流床或膨胀流化床。 5.热裂解 热裂解是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加工过程。热裂解是较高级的烷烃在750—900℃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同时获得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化工原料。热裂解的原料可以是乙烷、丙烷、石脑油、煤油、柴油和常减压瓦斯油等。 2.1.3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大约90%的化工产品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由石油加工制取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主要途径如图21所示。重要的有机化工生产原料如“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如下图: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审核作业指导书 专业项目:石油加工业 炼焦业 乙15.1-15.2 (类型代码:15) BCC/AG/S-15/00 编制:孙雪如 审核:操圣祥批准:操圣祥 2002/6/9

、编制目的 指导本公司审核人员对化学纤维和合成材料制造组织, 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进行有效的审核; 二、适用范围 用合成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塑料等制造过程所 涉及危害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审核方法。 三、所引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 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 (2)法规规章 (1). [19830204] 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八条规定 (2). [19851004] 化工研究院(所)安全管理暂行制度 (3). [19860906]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暂行规定 (4). [19870815] 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5). [19870217]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6). [19880301] 化学工业部关于化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暂行规定 (7). [19890215]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8).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19910414] (9). 化工安全技术成果奖评审办法 [19920612] (10).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9920928] (11). 化学工业部化工安全卫生监察办法 [19921029] (12). 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 [19941008] (13). 煤系硫铁矿安全规程 [19950622] (14).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 [19951124] (15). 关于在化工企业开展创建安全合格班组活动的决定 [19961022] (16).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0217] (17). [19900220] 化学工业部、劳动部关于化工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等荣誉称号考评安全条件的规定 (18).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0217] (19).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19840820] (2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 [19860623] 危险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2000-10-1 国家经贸委19号令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15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卫生部2000-11-27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化工部1991-4-11 气瓶安全监督规范质技监锅发(2002)250号2001-7-1实施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劳人部88-1-3 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化工部86-11-24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漏电保护的安全监察规定 GB11651-89UDC675-68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车间空气中含50% —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 11723-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