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岩石结构、构造

岩石得结构:指组成岩石得物质(矿物或玻璃质)得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以及她们之间相互关系得特征。
岩石得构造:指组成岩石得各部分(矿物集合体或玻璃)得相互排列、配置与充填方式关系得特征。
一、结构(一)、结晶程度根据岩石中结晶物质(矿物)与非晶质(玻璃)两部分得相对含量,可以将岩石得结构分为三类: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有矿物得晶体组成,不含玻璃质。
全晶质结构一般就是深成岩得特点,它表示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具有良好得结晶条件与冷却得结晶过程。
2、半晶质(部分晶质)结构:岩石中即有矿物晶体,又有非晶质玻璃存在。
在熔岩或次火山岩中常见这种结构。
3、玻璃质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非晶质玻璃组成。
这种结构一般见于熔岩中,它就是岩浆在地表条件下快速冷却得产物。
(二)、矿物颗粒大小根据矿物颗粒得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与不等粒二类结构:1、等粒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得所有颗粒粒度大小相近。
等粒结构可以根据粒径得绝对大小分为:(1)、显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在肉眼或放大镜下可以分辨得结构。
又可根据主要矿物颗粒得平均直径(一般以长石颗粒长轴方向得平均大小来度量)分为:A、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B、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1mmC、细粒结构:颗粒直径1-0、1mm(2)、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与放大镜下不能分辨,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瞧出颗粒得岩石,这种隐晶质结构又称为显微晶质结构。
又长石与石英组成得显微晶质结构,常称为霏细结构。
如在显微镜下仍不能分辨矿物颗粒时,则称为显微隐晶质结构。
2、不等粒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得颗粒度有较明显得不同。
按颗粒径得相对大小分为:(1)、连续不等粒结构:同种矿物颗粒大小不等,形成一个连续得序列。
(2)、斑状结构:岩石由两类明显不同大小得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在小颗粒或玻璃之中。
大得斑晶,小得称为基质。
基质就是由细晶、微晶、隐晶质或玻璃组成。
数个斑晶相互靠近连接在一起称为连斑结构或聚斑结构。
碎斑结构:在次火山作用条件下,挥发份由相对高压进入相对低压而发生膨胀释放,但又不能自由逸出地表,所以造成涡流,在滚动中就是碎裂得斑晶进一步分裂,但不离散,形成碎斑结构。
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

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岩石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三方面类型的岩石,由于它们生成的地质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构造.(一)岩石的成分1.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主要决定于岩浆的化学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最主要的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等。
2.沉积岩的组成物质:沉积岩的物质组成是原先形成的三大类岩石的碎屑和溶解物质,共有四类:第一类是碎屑物质,大部分是原岩经物理风化后继承下来的抗风化能力强的矿物,如石英、白云母等矿物颗粒;一部分是岩石的碎屑;还有其他方式产生的一些物质,如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等.第二类是含铝硅酸盐类的原岩经过化学风化作用后产生的粘土矿物,如高岭石等。
第三类是化学沉积矿物,从溶液中沉淀结晶形成的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
第四类是有机质和生物残骸,如贝壳、泥炭及其他有机质等。
此外,还有把沉积物颗粒胶结起来的胶结物.胶结物的性质对沉积岩的抗水性和力学强度以及抗风化能力有很大影响,常见的有:硅质的(Si02),钙质的(CaC03),铁质的(FeO或Fe203,黄褐色或砖红色)和泥质的(粘土矿物).这四种胶结物中以硅质胶结的硬度最大,抗风化力最强;钙质、铁质次之;泥质胶结物硬度最小,且遇水后很容易软化.3。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组成变质岩的矿物有两类,第一类是与岩浆岩或沉积岩共有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方解石等;第二类是变质岩特有的矿物,如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它们是在变质过程中新产生的变质矿物。
(二)岩石的结构1.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综合反映。
按照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可将结构分为三类: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颗粒组成.其中同一种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近似者,称为等粒结构;如结晶颗粒大小悬殊,则称为似斑状结构。
全晶质结构主要为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
岩石种类

岩石构造标本集(沉积岩类)很多朋友对野外鉴定很头痛,我认为这是基础理论不扎实,野外实践经验较少的原因,所以发上一些标本供大家学习,不光有图片,还有细部描述!安山质角砾岩.jpg岩石名称:安山质角砾岩英文名称:Andesite breccia颜色:暗褐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角砾为绿泥石化安山岩,胶结物为泥质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白云质石英砂岩.jpg岩石名称:白云质石英砂岩英文名称:Dolomitic quartzose sandstone 颜色:灰白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砂结构主要成分:碎屑石英,胶结物白云石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蒲圻海百合灰岩.jpg岩石名称:海百合灰岩英文名称:Encrinite颜色:暗灰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生物碎屑结构主要成分:海百合茎,微晶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鹤峰铁质长石砂岩.jpg岩石名称:铁质长石砂岩英文名称:Ferruginous arkose颜色:暗紫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砂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砂,氧化铁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南汝州鲕粒灰岩.jpg岩石名称:鲕粒灰岩英文名称:Oolitic limestone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鲕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鲕粒,方解石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宜昌泥质长石砂岩.jpg岩石名称:泥质长石砂岩英文名称:Medium arkose颜色:浅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砂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砂,泥质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唐山细晶白云岩.jpg岩石名称:细晶白云岩英文名称:Finely crystalline dolomite 颜色:浅灰构造:纹层状构造结构:细晶结构主要成分:白云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宜昌砾质粗砂岩.jpg岩石名称:砾质粗砂岩英文名称:Gravelly coarse-sandstone 颜色:浅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砾质砂状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燧石岩砂粒,泥质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武汉豆粒灰岩.jpg岩石名称:豆粒灰岩英文名称:Pisolitic limestone颜色:浅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豆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豆粒和鲕粒、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蒲圻核形石灰岩.jpg岩石名称:核形石灰岩英文名称:Oncolitic limeston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核形石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核形石、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安徽淮南介壳灰岩.jpg岩石名称:介壳灰岩英文名称:Shell limestone颜色:黑灰构造:带状构造结构:生物碎屑结构-微晶结构主要成分:贝壳、微晶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广西隆林砾屑灰岩.jpg岩石名称:砾屑灰岩英文名称:Calcirudite颜色:浅灰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砾屑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砾屑,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河北迁安石灰岩砾岩.jpg岩石名称:石灰岩砾岩英文名称:Limestone conglomerate 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砾结构主要成分:石灰岩砾石,方解石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通山复成分砾岩.jpg岩石名称:复成分砾岩英文名称:Polymictic conglomerate颜色:浅黄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砾结构主要成分:霏细岩、硅质岩、粉砂岩砾石,泥质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武汉硅藻页岩.jpg岩石名称:硅藻页岩英文名称:Diatomaceous shale颜色:淡灰构造:页理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显微镜下生物结构)主要成分:硅藻壳体,粘土所属岩类:沉积岩\硅质岩产地:山东山旺页岩.jpg岩石名称:页岩英文名称:Shale颜色:灰构造:页理构造(页理面上有完整的鱼化石)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北油页岩.jpg岩石名称:油页岩英文名称:Oil shale颜色:浅灰褐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沥青质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广东茂名泥质岩.jpg岩石名称:泥质岩英文名称:Mudstone 颜色:浅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贵阳紫色泥岩.jpg岩石名称:紫色泥岩英文名称:Purple mudstone 颜色:暗紫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河北唐山水平层理.jpg名称:水平层理英文名:Horizontal bedding所属岩石:泥质粉砂岩特点:在岩石垂直断面上有细密的水平迹线成因:在缓慢水流作用下,沉积的泥质和粉砂分布不均或定向排列产地:陕西浪成交错层理.jpg名称:浪成交错层理英文名:Wave-built cross-bedding所属岩石:中细粒泥质长石石英砂岩特点:交错层层系波状起伏并切割下伏层系,纹层平行或大致平行层系界面成因:较深水松散沉积物受波浪扰动-改造而成产地:河南波痕.jpg名称:波痕英文名:Ripple mark所属岩石:粉砂岩特点:岩层表面呈规则的脊状起伏成因:流水或波浪对松散沉积物表层的持续作用或改造产物产地:河北泥裂.jpg名称:泥裂英文名:Desiccation crack所属岩石:泥质粉砂岩特点:岩层顶面有不规则网状裂缝,裂缝断面多呈V字形,缝内有上覆沉积物充填成因:富泥沉积物因暴晒脱水、受缩而开裂,后被上覆沉积物掩埋产地:山西大同缝合线.jpg名称:缝合线英文名:Stylolite所属岩石:石灰岩特点:在岩层断面上有波状起伏的细缝,缝内多充填难溶杂质(如粘土、铁质)成因:已固结岩石在高压下内部局部溶解而成产地:河北叠层石.jpg岩石名称:叠层石英文名称:Stromatolite颜色:灰构造:叠层构造结构:粘结-结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河北庞家堡虫孔.jpg名称:虫孔英文名:Worm boring所属岩石:泥灰岩特点:垂直岩层表面的直或弯曲的管状物,粗细均匀,表面光滑,内部充填物与周围沉积物相同成因:蠕虫类因觅食或居住需要,在松软沉积物内部钻孔而留下的遗迹产地:南京磷块岩.jpg岩石名称:磷块岩英文名称:Phosphorit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胶质结构主要成分:胶磷矿、隐晶磷灰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磷质岩产地:云南昆明礁灰岩.jpg岩石名称:礁灰岩英文名称:Reef limestone颜色:黑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生物骨架结构主要成分:钙质海绵骨架,方解石泥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广东韶关板状交错层理.jpg岩石名称:板状交错层理英文名:Tabular cross-bedding所属岩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特点:纹层倾斜成交错层,层系上下边界为两平行平面,层系呈等厚板状成因:较高速水流对松散沉积物表层的持续作用产物,纹层倾斜方向指示水流方向产地:山东淄博长石石英砂岩.jpg岩石名称:长石石英砂岩英文名称:Feldspathic quartzarenite颜色:浅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唐山碳质页岩.jpg岩石名称:碳质页岩英文名称:Carbonaceous shale 颜色:黑灰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植物碳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北京西山石灰岩.jpg岩石名称:石灰岩英文名称:Limestone颜色:淡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微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南京对称浪成波痕.jpg名称:对称浪成波痕英文名:Symmetric wave-generated ripples所属岩石:细砂岩特点:岩层面上呈一系列脊状突起,纵断面上突起两边互相对称成因:水下松散沉积物顶面受波浪扰动、改造而成产地:河南驻马店水平层理及冲刷面.jpg名称:水平层理及冲刷面英文名:Horrizontal bedding and scour所属岩石:中-细砂岩特点:纹层相互平行且平行层面;浅灰细砂与上覆深灰中砂之间界线起伏不平成因:速度较小的定向水流沉积水平层理,流速突然增加使沉积物表面受到冲蚀同时被新的沉积物覆盖产地:纹层状泥质粉砂岩.jpg岩石名称:纹层状泥质粉砂岩英文名称:Laminated clayey-siltstone 颜色:浅褐红构造:纹层状构造结构:泥质粉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粉砂、粘土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四川西昌中型弯曲流水波痕.jpg名称:中型弯曲流水波痕英文名:Medium-bend current-ripples所属岩石:泥质粉砂岩特点:岩层面上呈一系列弯曲的脊状突起成因:水下松散沉积物顶面颗粒顺流速较大的定向水流移动而形成产地:黄土中结核.jpg名称:黄土中结核英文名:Concretion in loess所属岩石:沉积岩\碳酸盐岩特点:整个结核呈不规则“生姜状”(俗称砂姜),较疏松多孔成因:黄土沉积物中溶解碳酸钙的再沉淀产物砂质砾岩.jpg岩石名称:砂质砾岩英文名称:Sandy conglomerate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砂质细砾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长石、隐晶质岩石砾石和砂粒,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蓟县钙质砾岩.jpg岩石名称:钙质砾岩英文名称:calcareous conglomerat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细砾结构主要成分:隐晶质岩石砾石,钙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宣化水泉第四沟灰岩角砾岩.jpg岩石名称:灰岩角砾岩英文名称:Limestone breccia颜色:深灰,风化面浅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结构主要成分:石灰岩砾石,钙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山西大同冰碛砾石.jpg名称:冰碛砾石英文名:Till cobble所属岩石: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特点:砾石表面有冰川擦痕(丁字痕)成因:封冻在冰川底表面或侧表面的砾石随冰川移动被刻划而形成擦痕,冰川溶化后砾石即被游离出来产地:云南澈江锰质岩.jpg岩石名称:锰质岩(菱锰矿)英文名称:Manganesite(manganspath) 颜色:深灰,风化面浅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结晶结构主要成分:菱锰矿所属岩类:沉积岩\锰质岩铝土矿.jpg岩石名称:铝土矿英文名称:Bauxite颜色:淡灰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胶状结构主要成分:非晶质氧化铝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铝质岩产地:福州湾铁质岩.jpg岩石名称:铁质岩英文名称:Ironstone颜色:暗红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鲕粒结构主要成分:赤铁矿质鲕粒,赤铁矿微晶填隙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铁质岩产地:河北宣化庞家堡碧玉岩.jpg岩石名称:碧玉岩英文名称:Jasper颜色:灰,风化面浅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隐晶结构主要成分:玉髓、自生石英所属岩类:沉积岩\硅质岩竹叶状灰岩.jpg岩石名称:竹叶状灰岩英文名称:Edgewise limestone颜色:暗灰紫,泛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微晶砾屑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砾屑(断面竹叶状),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山东张夏。
预备知识2:岩石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不均质性: 如果物体中不同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部分的物理 不均质性: 如果物体中不同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称 该物体是不均质的。 该物体是不均质的。
岩石一般为非均质体。这是由岩石成分、颗粒大小、 岩石一般为非均质体。这是由岩石成分、颗粒大小、颗 孔隙度(密度)等不均质性造成的。 粒间的联结强度 、孔隙度(密度)等不均质性造成的。
(3) 沉积岩的类型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成份及结构分为: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等。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成份及结构分为: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等。
(3)沉积岩: (3)沉积岩: 沉积岩 粘土岩:泥岩(页岩): 粘土岩:泥岩(页岩): 碎屑岩:砾岩、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 )、粉砂岩 碎屑岩:砾岩、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盐岩(易水化) 石膏(易变形)、 )、盐膏岩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盐岩(易水化)、石膏(易变形)、盐膏岩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碳酸盐岩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 石灰岩和白云岩。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碳酸盐岩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方解石含量>50%为石灰岩;白云石含量>50%为白云石; >50%为石灰岩 >50%为白云石 方解石含量>50%为石灰岩;白云石含量>50%为白云石; 泥岩—60% 砂岩—30% 碳酸盐岩居第三位。 30%, 泥岩 60% ,砂岩 30%,碳酸盐岩居第三位。 (4) 过渡岩性(泥质、砂质、粉砂质): 过渡岩性(泥质、砂质、粉砂质): 泥岩—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页岩; 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 泥岩 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页岩; 砾岩-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砾岩-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石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砂质石灰岩、粉砂质石灰岩、 石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砂质石灰岩、粉砂质石灰岩、含泥质白云 砂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白云岩。 岩、砂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白云岩。
三大岩主要类型岩石描述

浅绿色,具泥状结构和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硅藻土。
石灰华
属于石灰石,由方解石沉积而成,水流从沉积的废石灰渣堆中流出,溶解石灰渣中的钙,重新堆积而成。
硅华
是地下水或地表水经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二氧化硅沉积物。出现在富含硅酸的温泉口,主要矿物成分为各种蛋白石和玉髓,有时可见细小的石英晶粒。
姜结石
灰岩受风化淋滤(蚀)而形成的钙质或镁钙质结核。多赋存于风化后而形成的红土层中,形状各异,大小不等。主要矿物成份为解石,另有白云石和高岭石等,
石英斑岩
斑晶几乎全部为石英的花岗斑岩变种,基质为隐晶质
珍珠岩
是具有珍球状裂隙的玻璃质岩。玻璃质喷出岩多产于火山口附近或火山颈中
松脂岩
具松脂光泽,呈黑色、红色、褐色、浅黄绿色等,由酸性火山玻璃组成,含水量高,约8%。
黑曜岩
是灰黑、黑色玻璃质岩石,贝壳状断口,玻璃光泽,有时含少量石英和透长石斑晶。岩石含水量小于1%。
铝质泥岩
淡灰绿,具泥状结构和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非晶质氧化铝矿物。
石盐假晶
原岩岩性为钙-泥质页岩,页理发育。后变质为紫红色板岩。石盐假晶形成于半封闭的滨海泥滩-泻湖环境。由于蒸发大于供水,海水中的盐分过饱
和而析出结晶。在后期的固结成岩过程中,由于盐类物质比粘土物质收缩更小,故使石盐晶体突出于岩层表面。但石盐晶体因易溶而被钙质或其它成分置换,最终形成石盐假晶。假晶形态为立方体,边长0.5-0.7cm,最大者可超过1cm。
千枚岩
具显微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和千枚状构造,原岩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
滑石片岩
由超基性岩和含铁镁的白云质泥灰岩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变质而成。主要由滑石组成,也含阳起石、绿泥石等
绿泥石片岩
岩石构造图解

岩石构造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 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岩石的构造定义

岩石的构造定义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们构成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各种矿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排列方式。
这些因素决定了岩石的性质和特征。
本文将从矿物组成、岩石结构和岩石分类三个方面来探讨岩石的构造。
一、矿物组成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不同矿物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岩石。
矿物通常由化学元素组成,其结构由原子和离子组成。
矿物的硬度、颜色、光泽和晶体形状等特征是区分不同矿物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
它们的组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岩石类型。
二、岩石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式和连接方式。
岩石可以分为有均质和非均质两种结构。
有均质结构的岩石中,矿物颗粒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界面;非均质结构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不均匀,形成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颗粒。
此外,岩石还可以具有层状结构、交叉层状结构等。
岩石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岩石的强度、孔隙度和透水性等性质。
三、岩石分类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组成,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的,包括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如火成岩常用于建筑和雕刻,沉积岩常用于建筑和燃料开采,变质岩常用于装饰和建筑。
总结起来,岩石的构造是由矿物组成、岩石结构和岩石分类三个方面组成的。
矿物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岩石的结构决定了岩石的性质和特征,岩石的分类则帮助我们对岩石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通过对岩石构造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变化过程。
因此,深入研究岩石的构造对于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 构造的分类一般采用构造形态结合其成因分类:
物理成因构造
化学成因 生物成因 复合成
流动成因构造 同生变形构造 曝露成因构造 构造
构造 因构造
一、层理构造 1.水平层理 2.波状层理 3.斜层理 二、层面构造 1.波痕
1.重荷模构造
1.干裂 2.雨痕
1.结核 2.缝合线
1.叠层构 造
2.生物遗 迹构造
• 但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各有其具体涵义,结构是相对微观的个体(岩石中 的矿物颗粒、碎屑)特征,构造是宏观的整体特征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8
4、晶粒形状(自形程度)
• 自形程度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形态特点,它主要取决于矿物的结晶习性,岩浆结晶的物 理化学条件、结晶的时间、空间等。按岩石中矿物晶体形状发育程度,可以分为:
• (1)自形粒状结构 晶体发育成应有的形状。 • (2)半自形粒状结构 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 • (3)他形粒状结构 晶体不能发育成应有的形状,而是决定于相邻晶体所 遗留的空间形状,因此常是不规则的,
形成于较快速冷凝的地表或近地表条件,矿物颗粒很 细。肉眼无法分辨矿物颗粒,多为隐晶质矿物或者玻 璃质。
迅速冷凝条件,多半形成于地表或水下,全部由未结晶 的火山玻璃质组成的岩石的结构。
5
1、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
• 半晶质结构(如流纹 岩)
•非晶质(玻璃质)结构(如黑曜岩)
6
2、晶粒大小
岩石构造大全

岩石构造大全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三大岩类的结构构造汇总

三大岩类的结构构造1. 岩浆岩的结构组成岩浆岩的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颗粒取向以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类依据结构特点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岩石完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
半晶质结构岩石中既有结晶矿物也有玻璃质隐晶质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火山玻璃组成颗粒大小等粒细粒0.2~2mm中粒2~5mm粗粒5~25mm伟晶>25mm不等粒连续组成岩石的矿物大小不一,但是不同粒度的都有斑状明显大小不同的两群,大的斑晶和小的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者玻璃质似斑状基质为显晶质颗粒形态自形多数矿物为自形晶体半自形主要由半自形晶体组成他形主要由他形晶体组成颗粒取向粗面结构长石微晶近平行定向排列似粗面结构喷出岩中长石以外的晶体或者侵入岩中任意矿物近平行排列交织结构微晶杂乱无章,无明显定向性或者只有弱定向性相互关系交生条纹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形成的条纹(条纹长石,正条纹与反条纹)蠕虫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的石英穿插交生在长石中,石英嵌晶的消光位一致文象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尖棱形、象形文字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
石英嵌晶同时消光套幔反应边早生成的矿物或者捕虏晶,与熔浆反应,当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周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这原矿物。
环斑似斑状岩石中,碱性长石斑晶多呈卵球形,外面包裹着更长石—中长石的包壳环带结构发育于一些固溶体系列的矿物中,从晶体颗粒中心向边缘呈换带状分布,但显示不同的消光位。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正环带(基—酸)、反环带(酸—基)包含结构在较大的矿物中包嵌着许多较小的矿物颗粒填隙间粒充填物质均为粒状矿物间隐充填物为隐晶质—玻璃质,二者的过渡类型为间粒—间隐结构2. 岩浆岩的构造 火山岩中不矿物集合体之间,或者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火山碎屑岩结构集块结构 粒度>64mm 的火山碎屑含量一般>50% 火山角砾结构 粒度介于2~64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 凝灰结构 粒度介于2~0.065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 尘屑结构 粒度<0.065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特殊结构 霏细结构 仅由微晶斜长石和石英组成的结构 球粒结构 主要有球粒组成的岩石结构 碎斑结构 矿物从该文变体转变为低温变体时,体积收缩,是的斑晶产生裂缝,在次火山作用下,挥发分由于压力减小而膨胀,但又不能直接逸出地表,所以造成涡流,在滚动中使得碎裂的斑晶进一步分裂,但是不离散,形成碎斑结构 花岗结构 在花岗岩中,往往暗色矿物为自形晶,长石为半自形晶,石英为他形,发育典型的半自形粒状结构 辉长结构中深成基性侵入岩的典型结构,表现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似,均呈半自形—他形的粒状结构辉绿结构 浅成镁铁质侵入岩的典型结构,也可以出现在玄武岩中,斜长石和辉石的颗粒大小相似,单个他形辉石颗粒充填在较自形板条状斜长石形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或地幔中凝固而成的岩石,具有以下结构和构造特征:
1. 结晶结构:岩浆岩由于形成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多种结晶结构。
最常见的是同质结构和斑晶结构,同时也有玻璃状和母岩状结构等。
2. 组成成分: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类的矿物质组成,如长石、石英、黑云母等,同时也包含钙、镁、铁、钾等多种元素。
3. 变化性:岩浆岩的成分和结构在形成后会受到地质变化的影响,导致发生改变。
比如,岩浆岩中的成分可以发生溶解、迁移、再结晶等现象,从而形成多种同质异像和斑晶岩的变异。
4. 产状特征:岩浆岩形成时介质一般为高温高压的气液体系,其流动状态不同于固体岩石,因此岩浆岩在产状上呈现为火山喷发或侵入地层等形式。
5. 蚀变特征:由于岩浆岩中包含大量的氧化物、碳酸盐和硫酸盐等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物质,因此岩浆岩在长期地水侵蚀和化学侵蚀下会出现差异大的变化,形成多样的风化层和耐侵蚀岩。
总之,岩浆岩具有种类丰富、变化多样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其属性和变异性有助
于对地壳演化过程的认知。
岩石分类构造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矿物成份、结构和构造三个方面。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大小、形状与其组合方式等特征;岩石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与充填方式。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指由地壳深处的岩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角闪石、辉石、黑云母、橄石等;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和斑状结构;岩浆出岩的构造有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和块状构造四种类型。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辉长岩。
它们都是等粒状结构(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区别是主要矿物成份不同。
花岗岩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正长石以正长石和角闪石为主;闪长岩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辉长岩则以辉石和斜长石为主。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指由岩石破屑,溶液析出物或有机质以与某些火山物质,在陆地或海洋中堆积而成的次生岩石。
沉积岩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粘土矿物。
沉积岩的结构有:砾状结构、砂状结构、粉砂状结构、泥质结构以与化学结构和生物化学结构。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砾岩、砂岩、粉砂岩和页岩和主要特征是结构,砾岩——砾状结构;砂岩——砂状结构;粉砂岩——粉砂状结构;页岩——泥质结构。
石灰岩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加衡盐酸起泡剧烈。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指由地壳中原来的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动力影响,使其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与化学成份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弯质岩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石榴子石、红柱石、绿泥石、滑石等。
变质岩的结构多为变晶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有:片麻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状构造和块状构成造。
变质岩的构造是鉴定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如:具有片麻状构造的岩石称为片麻岩;具有片状构造的岩石称为片岩;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岩石称为千枚岩;具有板状构造的岩石称为板岩石。
三大类岩石产状、结构、构造综合表

斜层理 波痕
层 面 构 造
干裂 盐类的晶 体印痕和 假象 雨痕 生物痕迹 原生结核 后生结核 片麻构造 片状构造 千枚构造 板状构造 条带构造
泥质结构 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 粒状变晶结构 (花岗変晶结构) 变晶结构 变质岩 多随原岩产 状而定 斑状変晶结构 鳞片状变晶结构(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平行排列形成片理) 角岩结构(细粒粒状変晶结构,颗粒紧密镶嵌,不定向排列,块状构造) 碎裂结构(压碎结构) 变余结构 (变质岩中残留的原来岩石的结构)、交代结构(挥发成分和热液进入岩石裂隙时期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新矿物) 、糜棱结构(岩石遭受挤压形成的粒度较小的矿物碎屑( <0.5mm)的岩石)
结 核 粗粒(R>3mm) 中粒( 1<R<3mm) 细粒(R<1mm) 片 理 构 造
块状构造 变余构造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大类岩石产状、结构、构造综合表
岩类 侵 入 岩 产状 岩基 岩株 岩盘 岩床 岩墙 结 晶 程 度 晶 粒 大 小 火成岩 喷 出 岩 熔岩被 熔岩流 晶 粒 相 对 大 小 晶 粒 形 状 砾(R>2mm) 显晶质结构 隐晶质结构 等粒结构(粒状结构) 结构 全晶质 半晶质 玻璃质 粗粒(R>5mm) 中粒( 1<R<5mm) 细粒( 0.1<R<1mm) R<0.1mm
根据碎屑粒度(有的还根据圆度)又分为:角砾结构、砾状结构、砂质结构、粉砂结构
水平层理 分选性好(颗粒大 小相等、某一颗粒含 量大于 75% ) 分选性差(颗粒悬 殊、没有一种颗粒含 量大于 50% ) 层 理 构 造 波状层理
中粒( 0.5~0.25mm ) 细粒( <0.25mm)
常见岩石结构构造

一、火成岩结构构造
1.侵入岩
闪长岩(深成侵入相):半自型晶结构,块状构造;
闪长玢岩(浅成侵入相):斑状结构,基质细—微粒结构,块状构造。
2.火山溶岩
安山岩(褐紫色):斑状结构、基质为交织结构,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粗安岩(粉绿灰白色):斑状结构、玻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粗面岩(灰白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多孔构造、流状构造、块状构造。
二、沉积岩结构构造
1.火山碎屑岩
集块岩(角砾以大于64mm的为主):集块结构,杂斑构造;
凝灰角砾岩(角砾以2~64mm的为主):角砾结构,杂斑构造、块状构造;
岩屑凝灰岩(碎屑物质小于2mm):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2.火山碎屑沉积岩
凝灰质灰岩(2号孔青灰色岩,原定凝灰岩):粒屑结构、亮晶胶结物,块状构造。
3.正常沉积岩
砂(页)岩类:颗粒结构,根据砂级大小分砾结构、砂结构、粉砂结构、泥(粘土)结构;杂基结构,石英砂岩类为淀杂基,长石石英砂岩类为正杂基,泥质粉砂岩类为假杂基。
根据层厚特点分厚层状构造、中厚层状构造,薄层状构造,交错层理构造。
岩石的构造定义

岩石的构造定义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的内部结构和组成特征。
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造单位,它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和变化形成。
岩石的构造对于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
一、岩石的组成岩石主要由矿物质组成,矿物质是地壳中的自然无机物质,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常见的岩石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斜长石等。
不同的岩石由于矿物质组合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内部的排列和连接方式。
常见的岩石结构有块状结构、层状结构和均质结构等。
块状结构是指岩石由不同大小的块状颗粒组成,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层状结构是指岩石呈现出明显的层状分布,各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接触面;均质结构是指岩石内部没有明显的颗粒和层状结构,具有均匀一致的结构。
三、岩石的成因岩石的成因是指岩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地下岩浆在地壳中冷却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地壳表面或水中沉积、堆积、压实而形成的岩石,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四、岩石的结构特征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火成岩通常呈现出块状结构,颗粒间紧密连接;沉积岩常常呈现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接触面;变质岩则因受到变质作用的影响,呈现出裂隙、矿物质排列有序等特征。
五、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常常发生变形。
岩石的变形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类型。
弹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临时性变形,外力消失后岩石会恢复原状;塑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永久性变形,岩石的结构和形态发生改变。
六、岩石的构造对地质研究的意义岩石的构造对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岩石的构造可以反映地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的历史,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其次,岩石的构造可以用来判断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最后,岩石的构造还可以用来判断岩石的成因和变质程度,推断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
岩石结构、构造

岩石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物质〔矿物或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
岩石的构造:指组成岩石的各局部〔矿物集合体或玻璃〕的相互排列、配置与充填方式关系的特征。
一、结构〔一〕、结晶程度根据岩石中结晶物质〔矿物〕和非晶质〔玻璃〕两局部的相对含量,可以将岩石的结构分为三类: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有矿物的晶体组成,不含玻璃质。
全晶质结构一般是深成岩的特点,它表示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结晶条件和冷却的结晶过程。
2、半晶质〔局部晶质〕结构:岩石中即有矿物晶体,又有非晶质玻璃存在。
在熔岩或次火山岩中常见这种结构。
3、玻璃质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非晶质玻璃组成。
这种结构一般见于熔岩中,它是岩浆在地表条件下快速冷却的产物。
〔二〕、矿物颗粒大小根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和不等粒二类结构:1、等粒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的所有颗粒粒度大小相近。
等粒结构可以根据粒径的绝对大小分为:〔1〕、显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在肉眼或放大镜下可以分辨的结构。
又可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一般以长石颗粒长轴方向的平均大小来度量〕分为:A.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B.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1mmC.细粒结构:颗粒直径1mm〔2〕、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和放大镜下不能分辨,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颗粒的岩石,这种隐晶质结构又称为显微晶质结构。
又长石和石英组成的显微晶质结构,常称为霏细结构。
如在显微镜下仍不能分辨矿物颗粒时,那么称为显微隐晶质结构。
2、不等粒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的颗粒度有较明显的不同。
按颗粒径的相对大小分为:〔1〕、连续不等粒结构:同种矿物颗粒大小不等,形成一个连续的序列。
〔2〕、斑状结构:岩石由两类明显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在小颗粒或玻璃之中。
大的斑晶,小的称为基质。
基质是由细晶、微晶、隐晶质或玻璃组成。
数个斑晶相互靠近连接在一起称为连斑结构或聚斑结构。
碎斑结构:在次火山作用条件下,挥发份由相对高压进入相对低压而发生膨胀释放,但又不能自由逸出地表,所以造成涡流,在滚动中是碎裂的斑晶进一步分裂,但不离散,形成碎斑结构。
岩石力学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2)加压曲线变化情况与(1)相同,但卸压曲线较陡,说明卸压后变形大部分不能恢复,为塑形变形。
(3)上凹型
这类曲线的方程为p=f(w),dp/dw随p增加而递减,d2p/dw2<0,呈上凸型曲线。
(4)复合型
P-w曲线呈阶梯或“s”形。结构面发育不均或岩性不均匀的岩体。
②弹性模量,E为常数(变形可恢复)
原因:岩石固体部分变形,B点开始屈服,B点对应的σB应力为屈服极限,超过B点卸载有塑性变形。
3)弹塑性(非线性)变形阶段(BC)
①σ1-ε1曲线;
②有塑性变形产生,变形不可恢复;
③应变速率 不断增大。
原因:新裂纹产生,原生裂隙扩展。
4)破坏下降阶段(CD)
①C点纵坐标为单轴抗压强度
②D点为残余强度
11.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哟那些如何影响
答:(1)主要因素:a.岩石的矿物组成;b.岩石的结构特性;c.岩石的构造;d.温度的作用;e.水的作用;f.风化作用;g动载(冲击加载速度)的影响;
(2)如何影响:
a.岩石受力后,如果其中强度较高的矿物在岩石中互补接触,则应力传递将会受到中间低强度矿物的影响,岩石就不一定能显示高的强度,只有当矿物分布均匀,高强度的矿物在岩石的结构中形成牢固的骨架时,才能起到提高岩石强度的作用;
h饱水率:岩样在强制状态下,岩样的最大吸入水的重量与岩样的烘干重量的比值的百分率。
I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J渗透性: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空隙和裂缝透过水的能力。
k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l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黏结性并变成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能。
黑云母花岗岩结构和构造

黑云母花岗岩结构和构造
黑云母花岗岩属于非金属矿石,其结构和构造如下:
黑云母花岗岩的颜色主要是浅肉红色,结构较新鲜,主要为中粗粒结构,呈现出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其中钾长石呈浅红色,多为半自形板状或他形粒状,含量约45%;斜长石为浅灰色,多为半自形板状或他形粒状,含量约20%;石英呈灰色,多为他形粒状,含量>25%;黑云母呈鳞片状,多为他形粒状,含量<10%。
副矿物有榍石、锆石、磷灰石等。
此外,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花岗结构,这是由浅肉红色的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
钾长石和斜长石在岩石中占据了大部分,而石英和黑云母则以他形粒状的形式存在。
这种结构使得岩石显得新鲜,且抗风化能力强。
岩石结构、构造

一、沉积岩结构构造
图22鲕状结构(镜下)
雨痕素描图
波痕(泥岩、粉砂岩)
波痕(石灰岩)
竹叶状灰岩重荷模
泥裂--亦称为“龟裂”(泥岩、粉砂质泥岩类岩石)浊积岩
冲刷痕
蠕虫状石灰岩
砾屑灰岩--亦有称之为同生角砾石灰岩生物碎屑石灰岩(生物礁)
条带状、链状缝合线:石灰岩、白云岩成岩过程中,因物质成分不同形成层理,同时因压溶作用产生形变,形成链状。
弓状缝合线:石灰岩、白云岩类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因压溶作用形成弓状缝合线。
砂岩中的大型交错层理砂岩水平层理
厚层砂岩大型交错层理钟乳状结构构造
二、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杏仁状构造(玄武岩)
杏仁状构造---贵州省郝章县的杏仁状玄武岩,很漂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所谓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形状等) 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特征。 • 所谓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 合体与其它组分之间的排列、空间分布及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 征。 • 任何一个岩石的块体或标本都同时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构造,结构、构造都是由岩 石的生成环境或条件所决定的 • 但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各有其具体涵义,结构是相对微观的个体(岩石中的 矿物颗粒、碎屑)特征,构造是宏观的整体特征
由机械搬运和机械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如下的结构即由机械破碎的陆源屑组成的岩具有 “碎屑结构”,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组成的岩石具“火山碎屑结构”,由化学风化形成的陆源粘
土组成的岩石具“泥状结构” ;机械作用形成的内源岩则具有“粒屑结构” ;由化学和生物
化学作用形成的岩石具有“生物结构”。 其中的碎屑结构、粒屑结构、生物结构都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晶粒结构虽与岩浆岩的结构
4、晶粒形状(自形程度)
• 自形程度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形态特点,它主要取决于矿物的结晶习性,岩浆结晶的
物理化学条件、结晶的时间、空间等。按岩石中矿物晶体形状发育程度,可以分为:
•
(1)自形粒状结构
晶体发育成应有的形状。 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 晶体不能发育成应有的形状,而是决定于相邻晶体所
层理构造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 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 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水 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 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 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 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 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 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 及层的厚度的不同,而形成层 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沉 积 岩 类
泥质结构
化学结构
形成于较少流动的水体中或呈悬浮状态搬运的 条件下, 粘土结构,粘土岩,粘土占50%以上。
形成于相对稳定的沉积条件
生物碎屑结 形成于生物繁盛的地表,但又经过水体搬运而 构 破碎的水下条件。
概念及分类: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沉积岩组成物质的形状、大小和结晶程度。
沉积岩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取决于其形成方式:
质称为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一般是斑晶结晶较早,晶形较好,而基质部分结晶较 晚,多是熔浆喷出地表或上升至浅处迅速冷凝而成,斑状结构常为喷出岩或一些浅成岩所具 有。 • (3)似斑状结构 类似斑状结构,但斑晶更为粗大(可超过lcm),而基质则多为中、粗粒 显晶质结构。斑晶可以是与基质在相同或近似条件下,因某种成分过剩而形成的;也可以是 在较晚时间经交代作用而形成的。似斑状结构常为某些深成岩所具有,如似斑状花岗岩
片理构造(片状、 在定向压力为主的条件下形成,有时 变质 千枚状、板状和 伴有重要结晶及外来成分加入 岩类 片麻状构造) 块状结构 以温度作用下的重结晶为主的条件
• (2)、隐晶质结构 指矿物颗粒很细,直径一般小于0.1mm,肉眼无法
分辨出矿物晶体颗粒,岩石致密,矿物颗粒在显微镜下能辨别。
3、晶粒相对大小
• (1)等粒结构 又称粒状结构。是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的粒径大致相等的结构。常见于
深成岩中。
• (2)斑状结构 岩石中矿物颗粒相差悬殊,较大的颗粒称为斑晶,斑晶与斑晶之间的物
层面构造
• (1)波痕:在现代河床、湖滨、海滩以及干旱地区的沙丘表面上,常形成一种由流水、波 浪、潮汐、风力作用产生的波浪状构造,称为波痕。这种构造也常保留在沉积岩层的层面 上。波痕经常保存在砂岩中,但在泥灰岩、薄层灰岩中亦可见到。 • (2)干裂:在现代河滩、湖滨、海边等泥质沉积物上,常可见到多角形的裂纹,称为干裂, 又称泥裂。在沉积岩层面上亦可见到干裂,它是在沉积当时沉积物未固结即露出水面,受 到日晒,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裂纹常具上宽下窄形态,其中被泥沙填充,充填 物与上覆岩层的成分相当。干裂多见于泥岩、泥质砂岩中,在碳酸盐岩中亦偶有可见。干 裂常指示海滨、河床、湖滨等浅水环境及阳光充足的干燥气候条件。 • (3)盐类的晶体印痕和假象:在某些泥质岩石的层面上,有时可以看到盐类晶体的凹入印 痕或凸起的晶体假象 • (4)雨痕:雨点降落在未固结的泥、砂质沉积物的表面,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凹坑,直径 2-3mm(有时可达15mm)深约1-2mm,边缘稍高。与之类似的是冰雹痕。
• •
(2)半自形粒状结构 (3)他形粒状结构
遗留的空间形状,因此常是不规则的,
• 晶粒的自形程度主要决定于结晶的先后,在岩浆中早期结晶矿物常为自形晶,晚期结
晶矿物常为他形晶。
岩浆岩的构造
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
流动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沉积岩结构
岩 类 结构名称 碎屑结构 形 成 条 件 形成于地表,经过搬运滚动的条件,包括碎屑 和胶结物
波 痕
痕雨
干 裂
岩石的常见构造
岩类 构造名称 形 成 条 件 块状构造 气孔构造 岩浆 杏仁构造 岩类 流纹构造 枕状构造 层理构造 深处缓慢冷却 地表喷出,快速冷却 气孔被后期次生充填 地表喷出且有流动 水下喷发(多为海水中) 地表或水下沉积形成
沉积 浅水或风砂环境形成波纹;浅水泥质 岩类 层面构造(波纹、 泥裂) 沉积又暴露于地下开采晒裂形成泥裂
玻璃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
1、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
•半晶质结构(如流纹岩)
•非晶质(玻璃质)结构(如黑曜岩)
2、晶粒大小
• (1)、显晶质结构 是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基本上能分辨矿物晶
体颗粒。
• 粗粒结构——晶粒直径大于5mm; • 中粒结构——晶粒直径1-5mm;(2-5mm)
• 细粒结构——晶粒直径0.1-1mm (<2mm)
岩浆岩的结构
岩类 结构名称 粒状结构(花 岗结构) 斑状结构 岩浆 岩类 隐晶质结构 形 成 条 件 形成于缓慢冷却条件,一般为地表以下较深处,岩石中 矿物颗粒大小相近。 部分早形成的矿物形成于较深处,其他形成于较浅处,前 者为斑晶,后者为基质(晶体或者玻璃质)。 形成于较快速冷凝的地表或近地表条件,矿物颗粒很 细。肉眼无法分辨矿物颗粒,多为隐晶质矿物或者玻 璃质。 迅速冷凝条件,多半形成于地表或水下,全部由未结晶 的火山玻璃质组成的岩石的结构。
相似,但它们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迥然不同。
碎屑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碎屑结构
构泥 状 结
生 物 结 构
沉积岩的构造
•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 各种构造。在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即原生构造。例如层理;固 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例如缝合线构造等。 • 构造的分类一般采用构造形态结合其成因分类: 化学成因 生物成因 复合成 构造 构造 因构造 流动成因构造 同生变形构造 曝露成因构造 一、层理构造 1.重荷模构造 1.水平层理 2.波状层理 3.斜层理 二、层面构造 1.波痕 1.干裂 2.雨痕 1.结核 1.叠层构 2.缝合线 造 2.生物遗 迹构造 1.示底 构造 物理成因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