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三章地图图讲义型专题地图

合集下载

地图学

地图学

第一章: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基本特性:1、可测量性2、直观性3、一览性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按比例尺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地形图):1:10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地形地理图\地形一览图):介于1:10万和1:100万之间的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地理图\一览图):1:100万及更小的比例尺的地图1.3地图的基本内容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普通地图:自然和人文要素、地图的主题专题要素: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地图的主题整饰要素(图外要素):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

第三章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标准点、标准线和等变形线标准点、标准线和等变形线标准点:指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点。

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的点,离标准点越远,变形越大标准线:指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线,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或相割的那一条或两条线(标准经线或标准纬线),离标准线越远,变形越大。

等变形线:指投影面上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不同等变形线形状的投影适合不同形状的制图区域,这是选择地图投影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是指角度没有变形的投影(注意:由于投影后保持区域形状相似,又将等角投影称为相似投影、正形投影。

地图学(8.专题地图)

地图学(8.专题地图)

§6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原图编绘阶段
编辑准备阶段
出版准备阶段
评资 价料 与收 处集 理、 分 析 、
地 图 设 计
表示方法选择 图例系统设计
地 理 基 础 编 绘
专 题 内 容 编 绘
制定制印 工艺流程
图面配置
编绘原图
A.均匀布点 B.定位布点
3.5 面上数据指标的表示
1) 分区统计图法
(1)概念 通过定制各区域 单元统计数据的图形 或图表,表示并比较 各区域单元现象的总 和及构成特征的方法。
(2) 编制方法
① 确定并绘制统计单元;
② 数据指标计算; ③ 图形设计;
④ 以各统计单元的数据指标 为依据,绘制图形; ⑤ 注记整饰
20.80C 21.00C
22.90C
21.80C
23.50C
3)离散分布表示法
点值法
(1)概念 以形状、大 小相同,并代表 相同数量指标的 点子,显示现象 的分布和数量特 征的方法。
(2)编制方法 ① 确定统计单元并统计数据; ② 确定点值与点子尺寸;
数据:1000 点值:40
点子:25个
③ 布点
2)等值区域图法(分区统计图法)
(1)概念 通过定制各划 分区域单元统计数 据(相对指标)的 色级或线性符号, 表示各区域单元现 象的集中或分散的 分布差别。
(2)编制方法
① 确定并绘制统计单元; ② 计算数据指标; ③ 划分数据指标等级;
常用分级----等差分级 以相等的级差划分 等级的方法。
分区统计图法
概略范围法
4.2 范围法(概略)与 点值法
同: 所采用的符号可完全相同。 异: 前者的符号不代表数量指 标, 后者的符号代表一定 的数值。

测量与地图学01专题地图概述

测量与地图学01专题地图概述

数字专题地图概述Contents专题地图的定义1专题地图的分类2专题地图的应用34 专题地图的成图方法专题地图的定义基本概念地图按其表示内容一般可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两大类。

普通地图是全面反映制图区内自然与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它不偏重于某个或某些要素,具有较广泛的内容,能帮助读者了解制图区域的地理全貌,是一种全要素地图。

这类地图用途广泛,是编制各种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专题地图是一种深入揭示制图区内某一种或少数几种自然或社会人文要素专题特征的地图。

与普通地图不同,专题地图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是各种科学研究的辅助工具,并满足于社会经济各部门各种特殊的用途。

专题地图的制图对象可大可小,大则包括多种相关地理要素,如:气候图中的气温、降水等;小则仅含某种具体事物或现象,如单一工业部门地图。

专题地图表示内容,可区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普通地图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要素(如地势、道路网等),详细而完备地予以重点反映;比如地势图就是以地势和水系作为主要表示内容的地图,图上基本不反映社会人文要素;二是除了泛泛反映普通地图上的少数要素之外,还要表示出普通地图上所没有(如地面上看不到或不能直接量测)的某些专题要素;比如地质图上的隐伏断层、气候图上的气象要素、人口图上的人口密度等内容。

地图特点⏹与普通地图相比较,专题地图主要表现出下列特点:❑(1)仅仅反映普通地图上所具有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地理要素,表达比较深刻。

❑(2)表示内容可以是普通地图上所没有的,有时根本就是在地面上看不到的或者无法直接量测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3)具有编图资料丰富、制图工艺复杂、反映事物和现象多样等特点。

❑(4)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多样性的表示方法。

❑(5)外观上具有“图型丰富、形式多样、符号简洁、图面清晰”的特点。

专题地图的分类专题地图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特种专题图地势图地貌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生态保护图景观图政区图人口图城市图历史地图文教地图经济地图旅游图海图航空图宇航图与天体图教学图按内容性质分类中国地势图地势图以地势和水系为主要要素,地势一般采用等高线,外加分层设色或晕渲法进行表示。

当代地图学第三章

当代地图学第三章

§3-3 二 地图空间认知的表象过程 地 地图空间认知的表象是在地图知觉的基础上产 图 空 生的,它是通过回忆、联想使在知觉基础上产生 间 的映象再现出来。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表象和感 认 知觉都属于感性认识,都是生动的直观。但是, 知 表象与感觉、知觉不同,它是在过去对同一事物 的 或同类事物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 基 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本 过 程
二、人类认知系统的结构
§3-1 空 间 认 知 的 基 本 概 念0
2、人脑的注意分配机制
(1)视觉选择性机制
(2)视觉注视性
二、人类认知系统的结构
3、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
§3-1 空 间 认 知 的 基 本 概 念
(1)信息输入
(2)存储记忆
(3)控制过程
三、人类的空间认知能力
§3-1 人类的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所具有的研究人们 空 间 怎样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其中的诸事 认 物、现象的相关位置、空间分布、依存关系,以 知 及它们的变化和规律的能力。 的 空间认知能力的结构包括形状、大小、位置、 基 本 维数、时间和相互关系等的认知能力的核心。 概 念
§3-2 地 图 空 间 认 知 的 两 个 重 要 概 念
三、心象地图
4、心象地图的建立
(1)通过实地考察建立心象地图; (2)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建立心象地图;
(3)通过使用地图建立心象地图。
赖以建立心象地图的信息源不同,所建立的心
象地图也会有差异。
第 三 §3-3 地图空间认知的基本过程 章 一 地图空间认知的感知过程 地 图 二 地图空间认知的表象过程 空 间 三 地图空间认知的记忆过程 认 知 四 地图空间认知的思维过程 理 论
二、认知制图 三、心象地图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30% 考试:70%
参考文献: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 初步掌握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 阅读及量算,专题地图编制、分析及应 用。
• 了解现代地图制图的新技术,新方法。 • 在内容上着重于地图学三大理论(地图
投影、地图符号、地图概括)和两大图 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培养学生 读图及用图能力。
2
36 25
30
26
24
20
16
12
27
8
1地8 2图8 1基2 2本9 知6 识3 0 《0 地341图6 学3 2》12课33件18
34
35
24
36
30
37
36
4
任一点所在图幅的编号:
横列号
=[
纬度 纬差 4
]+1
纵行号
=
[
经度 经差
6
]+31
(东经)
纵行号
=30-
[
经度 经差
6
]
(西经)
[ ] 代表取整
纬度 经度 基本比例尺纬差 基本比例尺经差 W=V- *n+ 所求比例尺纬差 所求比例尺经差
பைடு நூலகம்
4幅
16幅 J -50- [2]
( 1 : 25万 )
J-50- 5 144幅
( 1 : 10万 )
图中错误!
图01-06 1 :50万 、1: 25万、1:10地万图比基例本尺知地识形《图地的图分学幅》课与件编 号
地图基本知识《地图学》课件
174
162
58
168
59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章PPT课件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章PPT课件
分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观 点
54
(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神五的发射:图片) 2)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55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1)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本领。
56
3、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2)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46
47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取得什么,而是 看他贡献了什么。 ”
——爱因斯坦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 ” ——张海迪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 值。”
——歌德
48
2、评价人生价值的原则 1)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绝对性
和相对性综合起来考察的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 想方法和原则。
14
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它说明人们在不 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何以具有不同的 价值观和文化性格。
15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什么是世界观? 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6
2、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
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 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人 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7
谢坤山
失去了两手一腿,用嘴画出一片天 失去了两手,他说还有腿; 失去了一条腿,另一条腿也有残疾, 他说还有眼睛; 失去了一只眼睛,他说还有心
28
切做因 事自为 ;己有
想心 做, 的他 一能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等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 An

… B1 ~ B2 B2 ~ B3
Bn-2 ~ Bn-1 Bn-1 ~ Bn
C11

An-2 ~ An-1
C21
C22


… ……
A1 ~ A2
Cn-1,1
… Cn-1,2
Cn-1,n-1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⑷选取级x的调整可适当弥 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59 25 (24)
1:25万 → 1:50万 X=3 25 11(9)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1 分类 —— 聚类或分群的过程
1. 层次归类 2. 数量分级 3. 等级合并 4. 降维转换 5. 分区选取
行化简 形状、数量、质量 概括的目的: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
抽象出其基本规律,使用地图图形传递 信息,并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 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 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地图学第三章地图图型专题地图

地图学第三章地图图型专题地图

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专题要素 空间分
布 特征
移动要素
专题地图 表示方法
动线法
点状分布
定点符号法
线状分布
线状符号法
面 布满制 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
状 图区域
分 间断成 片
范围法
2.1 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定点符号法
定点符号法的概念与特征表示
概念: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颜色 和结构的符号,表示专题要素的空间 分布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等。
<N1; N1 ~ N8 ; N9 ~ N16; N17 ~ N24 ;...
4.2 数据的分级
(3) 序列分级
根据数组分布特征和分级数,以递增 或递减的数值间隔确定分级。 依据数据直方图判断: 等差分级: a, a+k, a+2k,... 分级间隔为 k 算术分级: a, a+k, a+3k,... 分级间隔为 k n 等比分级: a, ak, ak2, ak3,... 分级间隔为
特征表示
符号的位置——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 形状和颜色——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 符号的大小——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 结构符号 ——内部组成特征 定位扩展符号——发展动态
2.1.1符号的形状 —表示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
符号按其形状可分为:
几何符号 文字符号
象形符号
2.1.2 符号的大小 ——数量差别
③ 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地图
④ 环境预测及区划、规划地图
⑤ 自然灾害地图
(4) 其他专题地图
指上述类型以外的专题地图,主要有各类 航图及工程技术图等专业地图。
4.3.2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1) 分析图 (2) 组合图 (3) 综合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地图
④ 环境预测及区划、规划地图
⑤ 自然灾害地图
(4) 其他专题地图
指上述类型以外的专题地图,主要有各类 航图及工程技术图等专业地图。
4.3.2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1) 分析图 (2) 组合图 (3) 综合图
4.2.2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1)分析图(解析图)
① 大气现象地图 ② 地质图 ③ 地势图 ④ 水文图
4.2.1 按专题内容分类
4.2.1 按专题内容分类
(2) 社会经济地图
① 人口地图 ② 经济地图 ③ 社会事业地图 ④ 政治行政区划地图 ⑤ 历史地理图 ⑥ 城市地内容分类
② 环境污染现状地图
通常用来表示单一现象的分布情况,不反 映现象与其他要素的联系或相互作用。
对单一现象的内容通常不做简化或很少简 化。因此,从资料的获取、处理到图形表示都 比较直观、单一。
4.2.2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2)组合图(多部门图)
在同一幅地图上表示一种或几种现象的多方 面特征。这些现象及其特征必须有内在联系,但 又有各自的数量指标,概括程度及表示方法。
此处加标题
地图学第三章地图图 型专题地图
眼镜小生制作
§3.4 专题地图
4.1、专题地图的内容
专题地图:突出而详细地表示某一种或几 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 人口分布 资源分布 地质图 地貌图
构成要素
专题要素 图面主体,地图重点和突出表现的
内容
底图要素 制作专题地图得地理基础,即主题要
素是依据底图要素而编制在底图上的。
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专题要素 空间分
布 特征
移动要素
专题地图 表示方法
动线法
点状分布
定点符号法
线状分布
线状符号法
面 布满制 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
状 图区域
分 间断成 片
范围法
2.1 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定点符号法
定点符号法的概念与特征表示
概念: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颜色 和结构的符号,表示专题要素的空间 分布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等。
间断呈片状分布 城区、湖泊、森林 大范围内呈分散分布 动物、人口
2、时间态特征
限定在某特殊时刻 今天或某日的经济收入 一段时间内 2~10月份的旅游客数 年度周期性 年内各月的气温变化
3、可示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 城市、铁路 2、质量特征 小麦、稻田 3、数量特征 亩产、总产量 4、内部组成 优良、一般、低产品 5、动态变化 制图区内小麦总产的年度变化 6、发展趋势 小麦产量预测
4.2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1.内容广泛 2.具备地理底图 3.图型丰富,图面配置多样 4.新颖图种多,与相关学科的联
系更密切
4.3 类别
1.按专题内容分类 2.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4.3.1 按专题内容分类
(1) 自然地图 (2) 社会经济地图 (3) 环境地图 (4) 其他专题图
(1) 自然地图
1、比率符号与非比率符号
比率符号:符号的大小与所示专题要 素的数量有一定比例关系。
非比率符号:符号的大小与专题要素 的数量无比率关系。
2、比率符号依面积与数量关系可分为:
2. 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运用地图进行专题现象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研究, 是地图应用的优势所在。
同一图幅内,相关要素分析;不同图幅间,要 素对照分析。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
地图以反映事物的静止状态为主。
但借助于一定的表示方法,如在点状 符号中,以扩张的形式或不同的色彩,在 线状及面状符号中以不同色彩的线条与图 斑,都可表示分布范围在不同时期的动态 特征。
7.其他方面的应用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在军事指挥,工程规划设计、生产管 理、宣传教育、国土资源调查研究、航 天航空活动等凡是涉及人类活动的各方 面,专题地图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 4.4专题要素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一、专题要素的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时间态特征 可示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
点状分布 采矿点、城镇 线状分布 旅游路线、交通线、河流、客流路线 面状分布 连续而布满制图区 气候、地貌
特征表示
符号的位置——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 形状和颜色——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 符号的大小——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 结构符号 ——内部组成特征 定位扩展符号——发展动态
2.1.1符号的形状 —表示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
符号按其形状可分为:
几何符号 文字符号
象形符号
2.1.2 符号的大小 ——数量差别
5.进行综合评价
地图应用中的综合评价,必须根据明确的 目的要求进行,在分析评价了主题各相关的 地图后,找出影响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及评价 的指标系统。
6.进行区划和规划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区划是根据现象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 所进行的地域划分。
规划是根据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和具体 部署。
自然地理各要素以及社会经济各部门都需要制 作单项或综合性的区划。
1.研究各种现象的分布特点与规律 2.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 4.进行预测预报 5.进行综合评价 6.进行区划和规划 7.其他方面的应用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1.研究各种现象的分布特点与规律
专题地图上的现象可以是单一要素,也可以 是多要素或综合要素。
其分布特点往往用目视分析方法就可概括的 了解。对地图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查明各种 现象的分布特征、界线,了解区域的特点和结 构等。
组合图多是多变量的专题地图。
采用组合图方法编制地图的目的,是为了更 完整,深入的说明某一明确的主题。
4.2.2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3) 综合图(合成图)
通过将几种不同但互有关联的指标进行综 合与概括,以获取并表示出某种专题现象或过 程的全部完整特征。各种类型的区划图,综合 评价图都属此类。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4.进行预测预报
通过地图分析进行地理要素的预测预报 是一项综合研究,需要:
准确了解地图上各类事物分布现状特点; 了解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制约,了解历史 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分析方法不仅需要目视分析,更得依赖图解 分析,数理统计以及数学——地图模型方法的综 合运用。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