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 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完整版)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2a K T=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M 有关) 行星轨道视为圆处理,开三变成32r K T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M 有关)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表达式:122,m m F G r=2211kg /m N 1067.6⋅⨯=-G 适用于两个质点(两个天体)、一个质点和一个均匀球(卫星和地球)、两个均匀球。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可以看作质量在球心的质点)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质量M , 卫星质量m ,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卫星运行向心加速度n a ,卫星运行周期T)两种基本思路:1.万有引力=向心力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r=R+h )人造地球卫星(只讨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r=R+h ):r GM v =,r 越大,v 越小;3r GM =ω,r 越大,ω越小;GM r T 324π=,r 越大,T 越大;2n GMa r =,r 越大,n a 越小。

(1)求质量:①天体表面任意放一物体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G M m R2→2gR M G = ②当一个星球绕另一个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设中心星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环绕星球质量为m ,线速度为v ,公转周期为T ,两星球相距r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2222⎪⎭⎫ ⎝⎛==T mr r mv r GMm π,可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23224GT r G r v M π==求密度34/3M M V R ρπ==2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2)(h R Mm + 3、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 一般的星球都在不停地自转,星球表面的物体随星球自转需要向心力,因此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向心力。

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

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

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航空概论是研究航空技术与航空产业的基础学科,涵盖了航空工程、航空制造、航空管理、航空运输等领域的知识。

航空概论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航空器的设计与制造、航空器的飞行原理、航空器的运行与维护、航空器的管理与运输以及航空产业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航空器的分类、运行原理、设计制造、运输管理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一、航空器的分类1.根据用途分类(1)民用航空器:包括民用飞机、民用直升机、公务飞机等,主要用于客运和货运服务、非商业航空、空中救援等领域。

(2)军用航空器:包括战斗机、武装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等,主要用于军事作战、军事运输、战略布署等军事活动。

2.根据构型分类(1)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无人机,主要通过机翼产生升力来实现飞行。

(2)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通过旋翼产生升力来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

3.根据动力来源分类(1)发动机飞机:包括喷气飞机、螺旋桨飞机、活塞发动机飞机等,主要通过发动机产生推力来实现飞行。

(2)滑翔机:不具备独立动力装置,主要通过气流或助跑来实现起飞和飞行。

二、航空器的运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产生足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实现飞行。

升力的产生主要依靠机翼的气动设计和发动机的推力。

2.推力的产生:航空器的推力来源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主要包括喷气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等。

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在产生推力的原理和方式上有所差异。

3.飞行控制:航空器的飞行控制主要依靠机翼、方向舵、升降舵、尾翼等飞行控制面来实现。

通过操纵这些飞行控制面,飞行员可以实现航向、升降、俯仰和翻滚等飞行动作。

三、航空器的设计制造1.机翼设计:机翼是航空器产生升力的重要部件,其气动设计对航空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机翼类型包括直翼、梯形翼、后掠翼等,不同类型的机翼在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上有所差异。

2.机身设计:机身是航空器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机身壳体、机尾、机头、舱门等。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 课堂笔记(1)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  课堂笔记(1)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课堂笔记(1)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航空航天发展概况.掌握航空器、航天器的分类,航空器、航天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事件,航空发动机及火箭发动机原理,飞行器升空原理、复合材料和飞机的仪表等内容。

二、知识点整理(一)气球飞艇1、载人气球的诞生热气球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称为天灯或孔明灯,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Liegnitz)战役中使用热气球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

法国的孟格菲兄弟于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欧洲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国家,气球也会用来作庆祝大日子来临时的点缀。

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各种气球。

在一些开幕的仪式中,人们会刺破气球,象征着那开幕的重要时刻,也能凝聚气氛。

2.发展历程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因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聚热气作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

1783年6月4日,蒙戈菲尔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这个气球用糊纸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

兄弟俩用稻草和木材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飘然飞行了1.5英里。

乘坐蒙戈菲尔兄弟制造的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有一只丑小鸭。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蒙戈菲尔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廷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

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

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整整早了120年。

二战以后,高新技术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八十年代,热气球引入中国。

1982年美国著名刊物《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摩托车旅游来到中国,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驶热气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第⼀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类利⽤载⼈或不载⼈的飞⾏器在地球⼤⽓层中和⼤⽓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为的总称。

其中,⼤⽓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层的外缘距离地⾯的⾼度⽬前尚未完全确定,⼀般认为距地⾯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向飞⾏但速度⽐较低、航程相对较短;⼯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和推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因此对直升机⽽⾔由旋翼带动空⽓向下运动,每⼀⽚旋翼叶⽚都产⽣升⼒,这些升⼒的合⼒就是直升机的升⼒。

4.试述航空飞⾏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原理A. 轻于空⽓(浮空器):⽓球;飞艇。

原理:靠空⽓静浮⼒升空。

⽓球没有动⼒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和操纵⾯,可控制飞⾏⽅向和路线。

B. 重于空⽓: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动⼒克服⾃⾝重⼒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升⼒,装有提供拉⼒或推⼒的动⼒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姿态的操纵⾯,滑翔机最⼤区别在于升空后不⽤动⼒⽽是靠⾃⾝重⼒在飞⾏⽅向的分⼒向前滑翔(装有的⼩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升⼒,其旋翼⽊有动⼒驱动,由动⼒装置提供的拉⼒作⽤下前进时,迎⾯⽓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升⼒;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平运动所需要的拉⼒都由旋翼产⽣;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产⽣升⼒和拉⼒。

5.简述⽕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 ⽆⼈航天器a⼈造卫星(科学卫星、应⽤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球探测器、⾏星探测器);B. 载⼈航天器a载⼈飞船(卫星式、登⽉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B.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航空航天初中教材第三册第六章案例分析

航空航天初中教材第三册第六章案例分析

航空航天初中教材第三册第六章案例分析航空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项重要领域,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将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教材来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围绕航空航天初中教材第三册第六章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本章的案例分析主题是“飞行器的动力方式”。

通过学习这一案例,学生们将了解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所采用的不同动力方式,并且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观察和分析来深入了解飞行器的工作原理。

这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动力系统在飞行器中的作用,并为他们日后学习更高级的航空航天知识打下基础。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理解性。

首先,我们要清晰地描述不同类型的飞行器,例如飞机、直升机和火箭,及它们各自的动力方式。

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动力学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其次,我们应该引入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比如,我们可以介绍一款成功的航空飞行器,并详细解释其动力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方式。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以加深对动力系统的理解。

例如,学生们可以设计并制作简易的模型飞行器,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记录其飞行状态。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亲自动手制作飞行器,而且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来分析其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此外,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提出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被要求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飞行器动力系统,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动力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在总结本章案例分析时,我们可以重点强调动力系统在飞行器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学生们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带来的潜在价值。

一轮复习知识点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轮复习知识点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能图谱123211222||||=|2π6.6710N m /kg m m F G r Mm G G m r r T -⎧⎧⎪⎨⎩⎪⎪⎫⎧←⎨⎪⎪⎪⎨⎬⎪⎪⎪⎪⎩⎭⎩⎛⎫=⨯⋅=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说与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的运动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开普勒三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引力常量与航天测天体万有引力在天万有引力定律文学上的应用2323231234π|3π7.9km/s 11.2km/s 16.7km/s r M GT r GT R v v v ρ⎧⎪⎪⎪⎪⎪⎪⎪⎪⎧⎪⎪⎪⎪⎪⎪⎪⎪⎪⎪⎪⎪⎪⎪⎪⎪⎪⎨⎪⎪⎪⎪⎧⎫⎪↑=⎪⎪⎪⎪⎪⎪⎪⎨⎨⎬⎪⎪⎪⎪⎪⎪⎪⎪⎭⎩⎪⎪⎪=⎧⎪⎪⎪⎪=⎪⎨⎪⎪⎪⎪=⎩⎪⎪⎪⎪⎪⎪⎪⎪⎪⎪⎪⎩⎩质量:————测天体密度:=第一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一、开普勒三定律定律内容图示理解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运动的轨道上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比值k 是与太阳有关而与行星无关的常量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十分接近,所以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可以按圆处理。

因此可以认为:1.大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小变,即行星做习逨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32a k T=。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航空航天概论》是1997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庆芝。

该书以航空器和航天器为中心,对其学科和各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尖端科学技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

本书是为航空航天院校低年级学生编写的入门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航空航天领域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全书共六章。

第一章绪论是一般概述,第二章是飞行器飞行原理,第三章是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第四章是飞行器机载设备,第五章是飞行器构造,第六章是地面设备和保障系统。

原理论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丰富、翔实,文字通顺易懂、可读性强。

本书是航空航天院校教材,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学、科技人员参考。

以下是目录参考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航空与航天的基本内涵第二节飞行器的分类一、航空器二、航天器三、火箭和导弹第三节航空航天发展简史一、航空发展简史二、火箭、导弹发展简史三、航天发展简史第四节飞行环境一、大气飞行环境二、空间飞行环境三、标准大气第二章飞行器飞行原理第一节流体流动的基本知识一、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二、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三、空气动力学的实验设备――风洞第二节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一、飞机的几何外形和参数二、低、亚声速时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三、跨声速时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四、超声速时飞机上的空气动力第三节飞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一、飞机的飞行性能二、飞机的稳定性与操纵性第四节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一、直升机概况二、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第五节航天器飞行原理一、Kepler轨道的性质和轨道要素二、轨道摄动三、几种特殊的轨道四、星下点和星下点轨迹五、航空器姿态的稳定和控制思考题第三章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发动机分类第三节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一、发动机主要机件和工作原理二、发动机辅助系统三、航空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第四节空气喷气发动机一、涡轮喷气发动机二、其他类型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三、无压气机的空气喷气发动机第五节火箭发动机一、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二、液体火箭发动机三、固体火箭发动机四、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第六节组合式和特殊发动机一、火箭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组合二、涡轮喷气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组合三、特殊发动机思考题第四章飞行器机载设备第一节飞行器仪表、传感器与显示系统一、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测量二、飞行状态参数测量三、电子综合显示器第二节飞行器的导航技术一、无线电导航二、卫星导航系统三、惯性导航四、图像匹配导航(制导)技术五、天文导航六、组合导航第三节飞行器自动控制一、自动驾驶仪二、飞行轨迹控制三、自动着陆系统与设备四、电传操纵五、空中交通管理第四节其他机载设备一、电气设备二、通信设备三、雷达设备四、高空防护救生设备思考题第五章飞行器构造和发展概况第一节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和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一、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二、飞行器结构所采用的主要材料第二节飞机和直升机构造一、飞机的基本构造二、军用飞机的构造特点和发展概况三、民用飞机的构造特点和发展概况四、特殊飞机五、直升机第三节导弹一、有翼导弹二、弹道导弹三、反弹道导弹导弹系统第四节航天器一、航天器的基本系统二、卫星结构三、空间探测器结构四、载人飞船五、空间站第五节火箭一、探空火箭二、运载火箭第六节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一、航天飞机二、空天飞机思考题第六章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第一节机场及地面保障设施一、机场二、地面保障系统第二节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地面设备一、组成和功用二、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三、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地面设备第三节运载火箭的地面设备与保障系统一、航天基地二、航天器发射场三、中国的航天器发射场和测控中心四、发射窗口思考题。

《民航概论》第六章

《民航概论》第六章
第六章 通用航空
第六章 通用航空
➢概述 ➢农业航空 ➢工业航空 ➢通用航空现状及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本节主要内容 一、通用航空的概念与特点 二、通用航空的种类 三、通用航空的地位 四、通用航空的作用 五、我国通用航空企业形式
第一节 概述
一、通用航空的概念与特点
通用航空:(P20)中国过去称为专业飞行。是 指装有专用设备的飞机进行农业、林业、航空 探矿、航空摄影、海上飞行、人工降水等作业 项目的飞行。
2、内容: 石油、天然气管线巡查和监控 铁路空中巡线与故障检测 环境检测和污染巡查
四、航空服务
1、利用航空器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工业 生产提供各方面的空中帮助和服务。
2、内容 (1)城市服务 (2)引水作业 、航空摄影 2、航空吊挂 3、带电作业 4、特殊飞行 5、空投物资
6、澳大利亚通用航空的发展 P331
第四节 通用航空现状及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通用航空的现状 1、通用航空的生产作业情况 (1)运营能力 (2)生产作业状况 (3)通用航空市场规模 2、中国与世界通用航空水平的差距。
第四节 通用航空现状及在中国的发展
三、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前景 1、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前景展望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通用航空产
北大荒通航M-18B型飞机正在进行森林化学灭火飞行
五、其它农业航空
1、人工降水 2、航空气象
第三节 工业航空
一、工业航空概述 二、航空探矿 三、航空巡视 四、航空服务 五、航空作业
工业航空概述
1、工业航空定义:使用航空器直接进行与 工业生产有关的各种飞行活动。
2、工业航空功能: 探测功能 巡视功能 服务功能 生产功能
一、农林业航空概述

《民航概论第六章》课件

《民航概论第六章》课件
各国民航管理机构是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国民航法规的政府 机构,一般包括民航局、民航监管机构等,负责航空安全 、市场准入、航班运行等方面的监管工作。
各国航空法律制度
各国民航法律制度是保障本国民航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律保 障,包括航空器适航管理、机场管理、空中交通管理等方 面的法律规定。
民航安全标准与规范
飞行安全标准
物的运输需求所提供的航空运输服务的总和。
02
民航市场的特点
民航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高附加值等特点,同时也具有
较高的市场壁垒和政策限制。
03
民航市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民航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运输
对象可以分为旅客运输市场和货物运输市场,按照航线距离可以分为国
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
航空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航空环境适应性、 生物材料、生物传感器等。
航空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为民航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 革,促进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总结词
探讨民航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民航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民航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更先进的飞机和发动机技术,降低碳排放和噪音污染。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民航 也将不断调整和完善运营模式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REPORT

航空互联网技术的实现需要解 决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安全、
设备小型化等技术难题。
航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为民 航领域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
用户体验的提升。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航空航天概论要点(正式稿)第⼀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1 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载⼈或不载⼈的飞⾏器在地球⼤⽓层中的航⾏运动。

航空按其使⽤⽅向有军⽤航空和民⽤航空之分。

军⽤航空泛指⽤于军事⽬的的⼀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等。

民⽤航空泛指利⽤各类航空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军事性飞⾏活动。

民⽤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航空两⼤类。

航天是指载⼈或不载⼈的航天器在地球⼤⽓层之外的航⾏活动,⼜称空间飞⾏或者宇宙航⾏。

航天实际上⼜有军⽤和民⽤之分。

1.2 飞⾏器的分类、构成与功⽤在地球⼤⽓层内、外飞⾏的器械称为飞⾏器。

在⼤⽓层内飞⾏的飞⾏器称为航空器。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按照天体⼒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类飞⾏器。

1.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783年6⽉5⽇,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布制成的热⽓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1852年,法国⼈H.吉法尔在⽓球上安装了⼀台功率约为2237W的蒸汽机,⽤来带动⼀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个可以操纵的⽓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12⽉17⽇,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者”1号进⾏了试飞,当天共飞⾏了4次,其中最长的⼀次在接近1min的时间⾥飞⾏了260m的距离。

这是⼈类历史上第⼀次持续⽽有控制的动⼒飞⾏。

1947年10⽉14⽇,美国X-1研究机,⾸次突破了“声障”。

喷⽓式战⽃机(我国习惯称歼击机)的更新换代代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

⽕箭之⽗:俄国的K.齐奥尔科夫斯基1957年10⽉4⽇,世界上第⼀颗⼈造地球卫星从苏联的领⼟上成功发射。

1969年7⽉20⽇,“阿波罗”11号飞船⾸次把两名航天员N.阿姆斯特朗和A.奥尔德林送上了⽉球表⾯。

1986年1⽉28⽇,“挑战者”号发射升空不久即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2003年美国当地时间2⽉1⽇,载有7名航天员的“哥伦⽐亚”号航天飞机结束任务返回地球,在着陆前16分钟发⽣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机上航天员全部罹难。

第六章(教师用)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教师用)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一、行星的运动1、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①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其中k 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无关。

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①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 ② 月—地检验 ③ 引力常量G :11226.6710/G N m kg -=⨯⋅, 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2、万有引力定律①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② 运用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2)计算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附近 方法:万有引力≈重力地球上空距离地心r=R+h 处 方法:三、万有引力的成就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法一:在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G F F 引)2Mm G mg R=⇒2gR M G =黄金代换式中心天体的密度:233443gR M g G V GR R ρππ=== 32a kT =2Mm F Gr =122m m F G r=2R Mm G mg =2')(h R Mm G mg +=2R Mm G mg =法二:把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看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n F F 引)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向 则 2Mm G r =22232223224v v rm M r Gr mr M Gr mr M T GT ωωππ⇒=⇒=⎛⎫⇒=⎪⎝⎭以 2324r M GT π=为例 求中心天体的密度 2332233433r M r GT V GT R R ππρπ=== 若当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时,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 即 r=R , 则 23GT πρ=(T 为近地卫星的公转周期) 四、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17.9/v km s = 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 A 、推导:近地卫星(r=R) ,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n F F 引)22Mm v G m v R R =⇒= 表达式一 2GM gR =又由黄金代换式v ⇒= 表达式二B 、第一宇宙速度既是卫星最大的环绕速度,也是卫星最小的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211.2/v km s = 3、第三宇宙速度316.7/v km s =(2)、人造地球卫星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n F F 引 (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向)r 增大2Mm G r =223223224n n v GM m v r rGM mr r r mr T T GM GMma a rωωππ⇒=⇒=⎛⎫⇒=⎪⎝⎭⇒=(3)、 地球同步卫星(通讯卫星)1、轨道一定:在赤道的正上方2、周期一定: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且T=24h3、离地高度:h=36000km求解方法: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322222322()4360004MmGMTGm R h h RT R h gR T h R km πππ=+⇒=-+⇒=-=由黄金代换式GM=gR 4、线速度大小:v=3.1km/s 5.角速度大小:定值 6.向心加速度大小:定值 例题1 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根据v =gR ,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 A <vB <v CB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F A >F B >FC C .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D .三颗卫星运行的角速度ωA <ωB <ωC(4) 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运动的异同1.轨道半径: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轨道半径相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r 同>r 近=r 物.2.运行周期: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运行周期相同.由T =2π r 3GM可知,近地卫星的周期要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T 近<T 同=T 物.3.向心加速度:由G Mmr2=ma 知,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加速度.由a =ω2r = (2πT )2 r 知,同步卫星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a 近>a 同>a 物. (5) 卫星变轨问题的处理技巧1.当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由此可见轨道半径r 越大,线速度v 越小.当由于某原因速度v 突然改变时,若速度v 突然V 减小ω减小T 增大a n 减小减小,则F >m v 2r ,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若速度v 突然增大,则F <m v 2r ,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轨迹变为椭圆,此时可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其运动.2.卫星到达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切点时,卫星受到万有引力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五、“双星”模型我们的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有一种双星,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星球,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恒为l ,不考虑其他星体的影响,两颗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各是多少?解:对m 1G m 1m 2l2=m 1R 1ω2 ①对m 2G m 1m 2l2=m 2R 2ω2 ②由①②式可得:m 1R 1=m 2R 2,(即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又因为R 1+R 2=l ,所以R 1=m 2l m 1+m 2,R 2=m 1lm 1+m 2,将ω=2πT , R 1=m 2l m 1+m 2,代入①式可得:G m 1m 2l 2=m 1m 2l m 1+m 2·4π2T 2,所以T =4π2l 3G (m 1+m 2)=2πllG (m 1+m 2).知识归纳:1.双星绕它们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需要的向心力(即F 向 大小相等)2.双星系统中每颗星的角速度ω和周期T 都相等; 3.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 ( R 1+R 2=l )。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 课堂笔记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  课堂笔记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课堂笔记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世界航天的发展概况,世界主要大国航天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二、知识点整理——中国的运载火箭(一)长征系列1.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两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继长征三号甲与长征三号乙之后长征三号甲系列的又一成员。

除在它的一级一绑有两个助推器外,它的其余结构部分、分系统与长征三号乙火箭基本相同。

它的推出为用户根据有效载荷的质量和任务要求而灵活选用长征火箭拓宽了范围。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GTO运载能力为3.8吨。

全箭起飞质量34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

它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现已正式投入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获首次发射成功。

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四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代表我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航天界也居前列。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1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全箭起飞质量42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

航空航天导论-第六课-空天推进_90940320

航空航天导论-第六课-空天推进_90940320

0/0.1MPa 20/0.0055
1928 年,匈牙利工程师阿尔伯特 · 福诺向德国提交了一种基于冲
压发动机的高空超声速飞机的专利申请,于1932年确认了专利。 1926 年,英国工程师本杰明 · 卡特提出了在发动机中安置火焰稳 定器的设计。1928年,德国开始研究利用激波,并提出了带中心 锥的进气道,使高速空气能够冲进来,这些工作奠定了早期冲压 发动机的基础。 1949 年 4 月,法国传奇工程师雷内 · 勒杜克设计的 010 型飞机试飞
千年梦圆
18-19秋
动力系统不仅圆了人类千年飞行梦,而且使人类飞的更快、更高、更远,并
飞出了大气层,走向了太空。
动力之谜
18-19秋
初始状态 Pa
P0
Ae
t=0瞬时
F Pa
P0
t>0
F Pa
P
ue
相对高压的气体对相对低压的环境可以膨胀,并产生

动力之谜
18-19秋
F Pa
P Fo
Ae
ue
F
Pa
活塞
动力系统发展历程
18-19秋
灶:前顶后憋
燃气涡轮发动机
大气 环境
大气 环境
中国在公元十二世纪就已有走马灯记载,是涡轮机的雏 形。 15世纪末,意大利人列奥纳多 · 达芬奇设计出烟气转动 装置,其原理与走马灯相同。 1791年,英国人巴伯首次描述了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 1872年,德国人施托尔策设计了一台燃气轮机,并于 1900~1904年进行了试验,但因始终未能脱开起动机独 立运行而失败。 1905年,法国人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的 燃气轮机,但效率太低,因而未获得实用。 1920年,德国人霍尔茨瓦特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 ,其效率为 13%、功率为 370千瓦,按等容加热循环工 作,但因等容加热循环以断续爆燃的方式加热,存在许 多重大缺点而被人们放弃。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效率达85%的轴流式压缩机 。与此同时,涡轮效率也有了提高。在高温材料方面, 出现了能承受 600℃以上高温的铬镍合金钢等耐热钢, 因而能采用较高的燃气初温,于是等压加热循环的燃气 轮机终于得到成功的应用。 1939年,在瑞士制成了四兆瓦发电用燃气轮机,效率达 18%。同年,在德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从此 燃气轮机进入了实用阶段,并开始迅速发展。

航空航天概论课后习题和答案

航空航天概论课后习题和答案
28.大后掠机翼有何优缺点?如何改进?
优点:后掠机翼与平直机翼相比可以推迟激波的产生,这主要是由于后掠翼降低了机翼上的有效速度。
缺点:前缘后掠角过大,后掠机翼根部结构受力情况恶化,将增加结构重量;另外低速时的空气动力特性也将恶化,升力下降,阻力增加。
改进措施:采用三角形机翼可以解决后掠机翼根部结构受力情况恶化和低速时的空气动力特性恶化等问题;大后掠机翼上加装翼刀后,可有效的阻挡机翼气流横向流动;另外采用变后掠翼机翼也能使高速飞机适应低速飞行。
17.起飞着陆距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缩短起飞着陆距离?
影响因素:发动机推力,飞机起飞重量,空气密度,离地和接地时的升力系数。
缩短起飞着陆距离措施:尽可能的将机场建在空气密度大的地区,提高离地、接地时的升力系数,起飞时加大发动机的推力,着陆时使用增升装置、矢量喷管、阻力板、阻力伞,发动机反推力装置、反桨装置、刹车装置。
横向骨架——维持翼型,把蒙皮和桁条的力传给翼梁;加强翼肋除普通翼肋作用外,承受集中力。
蒙皮——维持气动外形,将气动力传给桁条和翼肋;与翼梁纵墙的腹板形成闭室承受扭矩。
与机身联结的接头。
*4.机翼的构造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机翼的构造形式基Fra bibliotek可分为两大类:
布质蒙皮(蒙皮只能承受空气动力载荷)
金属和复合材料蒙皮(蒙皮不但可承受空气动力载荷,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可承受弯曲、扭转和剪切等载荷)
第三章
1.对飞机结构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A空气动力要求B飞机的强度和刚度要求C飞机的工艺性要求D飞机的使用、维护要求
*3.蒙皮骨架式机翼的主要受力构件的名称是什么?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受力构件名称:机翼的受力构件包括内部的骨架和外部的蒙皮,还有与机身联结的接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课堂笔记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世界航天的发展概况,世界主要大国航天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二、知识点整理——中国的运载火箭(一)长征系列1.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两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继长征三号甲与长征三号乙之后长征三号甲系列的又一成员。

除在它的一级一绑有两个助推器外,它的其余结构部分、分系统与长征三号乙火箭基本相同。

它的推出为用户根据有效载荷的质量和任务要求而灵活选用长征火箭拓宽了范围。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GTO运载能力为3.8吨。

全箭起飞质量34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

它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现已正式投入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获首次发射成功。

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四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代表我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航天界也居前列。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1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全箭起飞质量42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

它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3.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CZ-3A)是一枚大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继承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改进的液氢液氧第三级,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的运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拥有更灵活先进的控制系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可以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为我国下一步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及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创造了条件,成为我国GTO运载火箭的基本型。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同时兼顾低轨道(LEO)、太阳同步轨道(SSO)等其它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也可进行一箭双星或多星的发射。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GTO运载能力为2.65吨,全箭起飞质241吨,全长52.5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

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1994年2月8日首次飞行试验,成功发射了两颗实验卫星。

2007年6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至今发射成功率100%。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获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月球探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三、知识点整理——通信卫星1.简介通信卫星是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

通信卫星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含手机终端)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

通信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大椭圆轨道通信卫星、中轨道通信卫星和低轨道通信卫星;按服务区域不同分为国际通信卫星、区域通信卫星和国内通信卫星;按用途的不分为军用通信卫星、民用通信卫星和商业通信卫星;按通信业务种类的不同分为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电视广播卫星、海事通信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按用途多少的不同分为专用通信卫星和多用途通信卫星。

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大约能够覆盖40%的地球表面,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

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3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美国、前苏联/俄罗斯和中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通信卫星。

2.作用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

通信卫星像一个国际信使,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

由于它是“站”在36000公里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递”覆盖面特别大,一颗卫星就可以负责 1/3地球表面的通信。

如果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均匀地放置三颗通信卫星,便可以实现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通信。

当卫星接收到从一个地面站发来的微弱无线电信号后,会自动把它变成大功率信号,然后发到另一个地面站,或传送到另一颗通信卫星上后,再发到地球另一侧的地面站上,这样,我们就收到了从很远的地方发出的信号.3.通信卫星的轨道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地球静止轨道,这条轨道位于地球赤道上空 35786公里处。

卫星在这条轨道上以每秒3075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绕地球旋转,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 23小时56分4秒,恰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

因此从地面上看,卫星象挂在天上不动,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

接收站的天线可以固定对准卫星,昼夜不间断地进行通信,不必像跟踪那些移动不定的卫星一样而四处“晃动”,使通信时间时断时续。

现在,通信卫星已承担了全部洲际通信业务和电视传输。

3.通信卫星的发展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许多国家都发射了通信卫星。

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实用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

到目前为止,该型卫星已发展到了第八代,每一代都在体积、重量、技术性、通信能力、卫星寿命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前苏联的通信卫星命名为“闪电号”。

包括闪电1、2、3号等。

由于前苏联国土辽阔,“闪电号”卫星大多数不在静止轨道上,而在一条偏心率很大的椭圆轨道上。

中国的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是1984年4月8日发射的,命名为“东方红二号”,至今已发射成功了五颗。

这些卫星先后承担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远程通讯等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知识点整理——载人航天(一)简介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

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

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

载人航天器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

(二)分类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船和航天飞机三类。

载人飞船按乘员多少,又可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

按运行范围,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太空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三)载人航天的意义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绕地球一周并安全返回地面。

美国于1962年2月20日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

这两个国家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都进行过多次无人飞船发射试验。

人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工作,这就是载人航天。

航天员所乘坐的航天器就是载人航天器。

众所共知,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众多的益处。

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如虎添翼,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一些难题。

人有独特的能力,如应急的判断力、创造力和主动的维修及调控功能。

人有知觉和感觉,如视、听、触和运动感觉、有冷、热、嗅觉和平衡感等。

人对信息处理和观察外界变化非常主动,还有认识能力,以及联想、总结、分析和综合记忆力等,其中有些是“电脑”不能代替的。

人的控制和运动能力是载人航天中主要活动之一,包括力量的产生和运用、运动速度的控制、自发力控制和连续调整控制等,这些都对空间的操作活动有决定意义。

即使一切都是自动化、智能化,也离不开人的介入,如虎添翼的道理就在于此!发展载人航天的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1)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予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

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这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2)发展载人航天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

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的凝聚力。

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