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人误解了千年的七句话

合集下载

被中国人误读的经典名句

被中国人误读的经典名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误解: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贫贱夫妻百事哀误解: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

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

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朱门酒肉臭杜甫诗“朱门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发出香味的意思,这两句的含义是:达官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横眉冷对千夫指误解: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诗作于1932年10月。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是说流言猛于虎。

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其实这里的“千夫”应该理解为“群众”。

《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

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鲁迅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因此,很多读者未能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712)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712)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地十八句话■无奸不商原句:无尖不成商“无奸不商”本为“无尖不商”.“无尖”地“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地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地米冒着尖儿,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地智慧,才能成功.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地,没一个好人了.不过现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名副其实地“无奸不商”或“奸商”了.■以德抱怨原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抱怨”不过是孔子地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地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地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地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地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地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地态度去解决.■女子无才便是德原句: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隋唐演义》这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总是让女权运动者恨得牙痒痒地,他们以为这句话是大男人用来贬损女性地!然而事实非但不是这样,而且完全相反!中华儿女们对这句话地误会可大了!这话又怎么说呢?本来这句话地上联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而下联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第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这话是希望一个有为地男人,要以德行为主,以才干为辅地意思.为什么要以德行为主呢?看看现今社会这么乱,诈骗这么多,网路上什么希奇古怪伤天害理地事都有,这就是有了才干却缺乏德行地后果,总之,这句话是告诫每个男子要以德行为主地意思,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视才干.而下联“女子无才便是德”又是什么意思呢?依然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地意思,而非贬辱女人不能有才干.这整个误会是因为错解了“无才”地“无”字所造成地.这个“无”字是动词,是“本有而无之”地意思,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地意思.举个例子来说,就像古人说地“无物”不是世上真地没有万物,而是在万物地围绕中,内心不起一点罣碍地意思;“无我”不是真地没有我,而是对于我地一切得失无挂于心地意思;“无念”也不是真地没有念头,而是没有妄念,在念头中依然自在地意思.所以“无才”不是真地没有才干,而是“我虽然很有才干,但一点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视若无”地意思.古代地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拥有过人地才气,还能自视若无,这不是非常高尚地德行吗?这句话明明是在褒奖我中华民族地女子,有如此高尚地德行!哪里有歧视女人地意思呢!而我们竟对这么好地一句话,误会如此之深,我们实在是以小人心度君子腹,是我们太对不起古人了!不是古人对不起我们啊!每次同学们听我解释完后,女子们都大快人心,男士们也都如释重负,他们说我地解法太创新了!唉!我岂敢创新!我这解法都是古人地原意.不信地话,我把隋唐演义里地原文,引证予各位参考便知:隋唐演义第三十七回: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何必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叹为有才无德,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故知古人所谓地“无才”,本来是赞赏那些有才地女子能自视若无,不自炫其才地高超德行,而非贬抑女子!是我们受到文字障碍地关系,误会了老祖宗地苦心,我们应该要对老祖宗深痛地忏悔,并且要以身为中华子民为荣地!■天塌下来大家死面对可能到来地灾难,有些人说出一句相同地口头禅:天塌下来大家死!其意思是:天那么容易就塌下来?不在乎;天要真地塌下来,反正大家都得死,也无所谓!表面上看是从众心理、不害怕.其实,一般人都是非常惜命地、怕死地.这里地天塌下来,倒不是说真地天塌下来,而是在各种灾难面前,人们受伤害地概率是不是一样地.人们总认为自然是随机地、无序地,换句话说“老天是不可能长眼”地.其实,天塌下来不是大家都死.您看那层出不穷地天灾人祸频频发生,但每一次灾难中都有所谓地“奇迹”,绝不会有“天塌下来大家死”地现象存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积德守德、乐施好善、敬奉神佛地人,绝不会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地人享受同等待遇.最典型,大家也比较熟悉地是《圣经》里“诺亚方舟”地故事,神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与兽无别,且很难回升,决定毁灭人类,诺亚是个有德、仁义之士,且信神,神决定留下他,从新开创新地文明.诺亚按神地方法造了方舟,逃离了劫难.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对基督徒地迫害,遭神地惩罚,多次发生了瘟疫,但神却没有惩罚每个人.历史学家伊瓦格瑞尔斯亲身经历了最后一次结束性地彻底惩罚,他描述“每个人感染疾病地途径各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一一加以描述……也有一些人甚至就居住在被感染者中间,并且还不仅仅与被感染者,而且还与死者有所接触,但他们完全不被感染.还有人因为失去了所有地孩子和亲人而主动拥抱死亡,并且为了达到速死地目地而和病人紧紧靠在一起,但是,仿佛疾病不愿意让他们心想事成似地,尽管如此折腾,他们依然如故.”中国地古书中善、恶有报地记录很多,民间口耳相传地事例也很多.很小地时候就听说过“红眼石狮”地故事,版本也许不同,内涵却是一样地,好人才得救.其实现代地事例也是很多,在南亚大海啸时三十万人丧生,而泰南普吉岛拉莱渔村二千居民,由于信神信老者地话全都逃生;当时有当地地土著人,知道情况不妙,就喊“有危险,快跑!”因为事情来得很突然,讲得也很突然,结果当时海滩上地人都不信他,还嫌他扫兴,硬把他赶走了.那个土著人走了之后,大海啸一下就过来了,几分钟内几十万人丧生!但有一些聪明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地态度,听从劝告,神奇地逃过劫难而得救.年地汶川大地震,有些人恰好离开了;有些人本来是要去震区地,也许地震发生之前还懊恼办事不顺,去不成.在危险地带,前面地车被泥石流吞没了,后面地被大石头砸了,他凭啥会安然无恙,冥冥中自有天意.从历史与传说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地结论:一、人类道德败坏了就会遭到上天地惩罚,二、在大灾难发生前上天会以不同地方式救人,三、能否得救取决于人地一念.因此,在这重要地历史转折关头,不能够再随大流,应该多听听,多问问,多想想,有个正确而独立地见解.昔者,《兵法》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今者,三十六计,“退”为上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这句话常被挂在图书馆里,当作学习励志类地明言警句.庄子地这句话其实是这个意思:人地生命是有限地,而知识是无限地.用有限地生命去追求无限地知识,是很危险地事情.可见这句话并不是催促大家拼命读书,而是劝大家不要盲目读书,要合理利用有限地生命,处理无限地知识.这在信息时代地今天,尤其重要.■相濡以沫原句: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或许是一句对患难夫妻地赞语,但庄子地原义是: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地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互不相识地来得好.“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境界,选择放弃强烈地感情来换取平稳地生活.这或许需要更大地坦荡、更淡泊地心境吧.。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为书友播报最新行业动态,书法美文,书法资料获取等,打造一个全新、专业的书法平台,为书友服务!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这句话常被挂在图书馆里,当作学习励志类的明言警句。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个意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事情。

可见这句话并不是催促大家拼命读书,而是劝大家不要盲目读书,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生命,处理无限的知识。

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尤其重要。

原句: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或许是一句对患难夫妻的赞语,但庄子的原义是: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

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境界,选择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稳的生活。

这或许需要更大的坦荡、更淡泊的心境吧。

人们在谈论神或善恶有报时,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信神的人对宗教最反感的就是所有宗教都要求“信在先,见在后”。

我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就要我先信,这不是自欺欺人、逻辑悖论吗?所以无神论者更认为宗教是愚昧的东西了。

那神真是那种人们主观想象出来的虚幻的东西、一种心理作用吗?有人知道,对那么多言之凿凿的神奇见证和神奇现象进行全盘否定,并不是合理明智之举,于是就解释了“信则有,不信则无”。

可这个解释的本身就不成立,有就有,无就无,怎会因为你的信与不信而随意有无?我们知道,学校老师常常会这样,你愿意接受教育呢,老师会看管你多一点,如果实在不可教也,老师或许就看管你少一点了,反正有最后的“开除”在等着你呢。

也就是说,有与没有,不能建立在你信不信的基础上。

本来就有的东西,你全世界70亿的人都不信,它也依然存在着。

信与不信,是每个人的悟性问题,与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境界相关,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生命的未来选择,却丝毫决定不了“有”和“无”的问题。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

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千年来被严重误解的十八句话时间:2014年3月8日(星期六) 下午7:13 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

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义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01、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一字之差,演变成反面派的“真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离谱的一个例子之一,初中生也应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

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古人所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

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的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原来,这句民间谚语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

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以讹传讹的原因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经过长时间的诈传,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先入为主,潜移默化。

无毒不丈夫,我们天天在耳濡目染这个被篡改了的男人形象之际,心里的价值观人生观,难免也会受到些不良影响,天天看着电视里奸人怂恿主角干坏事的时候都用这句:“干吧!无毒不丈夫!”然后主角想想也对,于是五指并拢手掌上举,狠狠地做一个切的动作:“无毒不丈夫,干!”你能说同样作为一个男人,这东西看久了你的思维能不收到一丁点儿的影响么?关于这种语言的影响力量,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隔壁顶撞了我一下,这时候我朋友张三来了:用的是原版的好话劝我:“老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是个男人,就别跟他一般计较了。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1、以德抱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

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

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中国人让人误会的句子

中国人让人误会的句子

中国人让人误会的句子1. "中国人都爱吃狗肉。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吃狗肉。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确实有一部分人吃狗肉,但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人都有这个习惯。

2. "中国人都是功夫高手。

"虽然中国有悠久的武术文化,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擅长功夫。

中国人的兴趣爱好各异,不一定与功夫相关。

3. "中国人都是工作狂,不会放松。

"虽然中国人普遍重视工作,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中国人也有享受生活的乐趣,会安排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

4. "中国人都是守财奴,舍不得花钱。

"虽然节俭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人都是守财奴。

很多中国人会理性消费,并且愿意享受生活中的一些花费。

5. "中国人都是唐装和旗袍的穿着者。

"虽然唐装和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穿。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穿着更加多样化,跟随时尚潮流。

6. "中国人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

"虽然大多数中国人拥有黄皮肤、黑眼睛和黑头发,但中国人口众多,也有一些人有其他肤色、眼睛和头发的特点。

7. "中国人都是功利主义者,只追求利益。

"虽然中国社会普遍注重实用主义,但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人都只追求利益。

中国人也有追求艺术、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8. "中国人都是喜欢喝茶的。

"虽然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喜欢喝茶。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地域和个人口味而异,有些人更喜欢喝咖啡、果汁或其他饮料。

9. "中国人都是努力学习的好学生。

"虽然中国教育注重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是努力学习的好学生。

每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都有差异,中国也有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

10. "中国人都是团结的集体主义者。

"虽然中国文化强调团结和集体主义,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完全符合这一特点。

那些被误解的名言名句大全

那些被误解的名言名句大全

那些被误解的名言名句大全那些被误解的名言名句大全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硁硁然,形容浅薄固执的样子。

3.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已。

】人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

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取,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尤犹告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来不孝和有没有娃娃没半毛钱关系,重点在“告”。

)5.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做事情总是三思而后行,多比喻做事小心谨慎。

6.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老了渐渐痴呆了,有好多事情都想不起来,7.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闭门造车通常都比喻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含贬意。

,整句重在夸赞出门合辙。

)8.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9.高中学历史,看到清初思想家唐甄,瞬间被他的那句“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惊艳到了。

今天上文学史课翻到了文选里面的唐甄选文,终于得以一睹全篇,才发现原句是这样的:“大清有天下,仁矣。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0.存天理灭人欲……【夫妻,天理也。

三妻四妾,人欲也。

】11.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少完人。

12.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学习原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都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学习。

不过别人学习的时候我都在喝咖啡。

——鲁迅相关文档:•那些被误解的名言名句•那些被误解的名言•被误解的名言名句•那些年被误解的名言•被误解的名句•古时名言警句俗语被误解的而那些•那些被误解的成语•被误解的名言•有关误解的名言名句•误解的外国名言名句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https:///。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九句俗语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九句俗语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9,“饱暖思淫欲”,淫在古代解释为多的意思,非情色一类意思,如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指雨多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原本为人吃饱了,穿暖了,就会有更多的需求和欲望,如今这欲望都被特指了。

九件事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

一,孝老。

就老人的恩情和寿数而言,熬一碗粥跑过去端给老人都不为过。

当年父母哺儿是春蚕抽丝,侍奉双亲却应斩钉截铁。

容易被误解的古诗词名句

容易被误解的古诗词名句

容易被误解的古诗词名句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误解: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贫贱夫妻百事哀误解: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

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

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三、朱门酒肉臭杜甫诗“朱门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发出香味的意思,这两句的含义是:达官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四、横眉冷对千夫指误解: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诗作于1932年10月。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是说流言猛于虎。

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其实这里的“千夫”应该理解为“群众”。

《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

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鲁迅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因此,很多读者未能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

几千年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

几千年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

几千年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主题为“几千年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的内容:1.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难道不是对女性最大的误解吗?从古至今,有多少杰出的女性凭借自身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就像李清照,诗词才华冠绝古今,谁说女子有才就失了德?2.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真的是在倡导人心险恶吗?其实本意是度量和宽厚,而非狠毒。

看看那些善良宽容的大丈夫,他们以仁爱处世,难道不是真正的君子吗?3.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难道是叫人自私自利?错啦!这里的“为”是修为的意思。

像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不断提升自我修为,不正是与这句话的真谛相符吗?4.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可别以为是放纵吃喝的借口哟!殊不知济公和尚虽看似不羁,心中却怀有对众生的慈悲。

你能说他不虔诚?5.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真的把读书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吗?如今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出人才,难道工匠的技艺就低贱了?6. “无毒不丈夫”,难道大丈夫就得心狠手辣?想想那些在困难面前坚守原则、心怀善良的男人,他们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7.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难道是叫人冷漠无情?其实有时是强调先做好自己的事。

好比疫情期间,先做好自身防护,难道就是不管他人死活?8.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没孩子就是最大的不孝?其实是指没有尽到子女的责任。

那些虽膝下无子但对父母孝顺至极的人,难道就不孝了?9.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难道善良就该被欺负?看看那些因善良而赢得尊重和帮助的人,谁说善良没有好报?10. “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钱真的无所不能?现实中,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真心的友情和亲情,不是吗?11.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难道父母就不会犯错?很多时候,父母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是吗?12.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女人就得认命?如今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谁还能说只能随遇而安?1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真的是说臭皮匠能比得上诸葛亮?其实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一些 中国俗话

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一些  中国俗话

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一些中国俗话” (转载)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学中文。

外国人发现中国的“俗话”充满真理,但有些却相互矛盾,违反逻辑,无法理解。

这也难怪,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充满辩证法,岂能从字面理解。

外国学生认为自相矛盾且无法理解的“俗话”主要有这些: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6、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7、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8、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9、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10、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11、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12、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俗话又说:爬得高,摔得重!13、俗话说:一口唾沫一个钉;可俗话又说: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15、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16、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17、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8、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19、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俗话又说:狗改不了吃屎!20、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俗话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21、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22、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23、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24、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25、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可俗话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6、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7、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8、俗话说:贫贱不能移!可俗话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29、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30、俗话说:后生可畏;可俗话又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31、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可俗话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32、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33、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34、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35、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36、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可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37、俗话说:量小非君子;可俗话又说:无毒不丈夫!38、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俗话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49、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可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40、俗话说:光阴似箭;可俗话又说:度日如年!41、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42、俗话说:邪不压正;可俗话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43、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俗话又说:人活口气!44、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45、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46、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47、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话又说:老虎屁股摸不得!48、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可俗话又说:忠孝不能两全!49、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俗话又说:今朝有酒今朝醉!50、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51、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52、俗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俗话又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53、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俗话又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54、俗话说:双喜临门;可俗话又说:福无双进,祸不单行!55、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俗话又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56、俗话说:明人不做暗事;可俗话又说:兵不厌诈!。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老话常常被误解为强调只有亲眼所见的才是真实可信的,而忽视了听到的信息的价值。

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要提醒人们在判断事物时,不仅要依靠眼睛所看到的,还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经验,才能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二、“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遭遇失败或挫折后会变得更聪明。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吃过一次亏之后,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婚姻地位的重要性高于一切,而忽视了庙宇的文化价值。

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尽量避免破坏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但并不是说婚姻地位比庙宇更重要。

四、“女大十八变”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女性在18岁之后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多变化,包括外貌、性格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并非特指18岁。

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时间比金钱更宝贵,而忽视了金钱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句话是强调时间的珍贵,不可浪费,但并不是说金钱没有价值。

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外貌不重要,而忽视了内在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无法凭外表来评判,海水的深浅也无法用斗量来衡量。

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只有学习而没有思考是没有用的,而忽视了学习和思考的相辅相成。

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学习和思考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学习并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只有了解自己和对手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了解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点就能保证胜利。

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早起就能成功,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这句话是强调早起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努力工作,但并不是说只要早起就能成功。

论语被误解最多的8句话99的人都不知道

论语被误解最多的8句话99的人都不知道

论语被误解最多的8句话99的人都不知道《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虽然流传甚广,但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些语句可能存在被误解的情况。

以下是可能被误解较多的八句话及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这是一个更广义的理解,强调了尊重他人和避免伤害的原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学习然后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学到的东西能够适时实践,不是很令人高兴吗?”。

这里强调的是实践和应用,而不仅仅是复习。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和领悟”。

这里强调的是温习的过程,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聪明且喜欢学习,不以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聪明且爱好学习,同时愿意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这里强调的是虚心和谦虚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知道,同时也要承认自己的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里强调的是对自己认知的客观认识和谦虚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与别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这里强调的是随时随地的学习的态度。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虑”,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坦荡、无所忧虑;小人则经常心怀忧虑、心绪不宁”。

这里强调的是君子的心胸坦荡和无忧无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而无所得”。

几千年来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一定要告诉你的孩子文案

几千年来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一定要告诉你的孩子文案

几千年来被误解最深的五句话,一定要告诉你的孩子
第一句:无毒不文夫。

原句:无度不丈夫
意思是男人要有足够的度量和格局。

第二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原句: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
在古代“裨将”是副将的意思。

第三句:王八蛋,
原句:忘八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八端也是古人归纳的做人的根本,忘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

后被误传为王八蛋。

第四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里字没错但读音错了。

为,应读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
第五句:无奸不商,
原句:无尖不商,
古代商人为了赚回头客,会多舀一些米让斗里的米冒尖,所以叫无“尖”不商。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2)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2)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2)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你知道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吗?俗语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真理呢?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流传下来的都是真理。

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通常是年长者对年轻人“不听话”的告诫。

判断问题的对错,和年龄无关。

扯上年龄,就是“拉上虎皮”,为自己的心虚鼓劲壮胆。

如果年龄就是一切,那么一个学校的校长一定是该校年龄最大的;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一定是该公司最老的;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定都是百岁以上的老者;;事实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笔者说这个,不是对长者的不尊重,只是实事求是地说,对待某个具体问题,谁的观念最接近“最优”,和年龄关系不大。

“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是对年轻人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的亵渎,持有“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观念的人主张“论资排辈”。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主张以地区为线,画出友谊的大门。

中国警务报道,3月18曰上午,南昌市公案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将抓获的杀人犯罪嫌疑人谢应福移交给广州警方。

据悉,谢应福为20万钱财,竟将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乡杀死。

这里,就不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了。

近几年来,老乡谋害老乡的案件时有发生,网友们一定要保持警惕,即不能见到老乡就“不设防”,也不要一见老乡就“谈乡色变”。

中国人,要抛开“地域亲热”,了解一个人要全面地去考证,老乡不是绿色通行证。

各人自扫门前雪“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主张圈地为牢,倡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各扫门前雪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这几年几乎每个季度都有媒体报道,有女孩在光天化曰之下被强暴了,而且围观者数众。

这些围观的人实际上就是“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大俗话坚定的支持者。

现在小偷猖獗、抢劫犯疯狂;;不能说跟“各扫门前雪”的信奉无关。

在“各扫门前雪”的大俗话前,“见义勇为”正在沦落。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庸特产。

被国人误传了千年的七句话

被国人误传了千年的七句话

精心整理被国人误传了千年的七句话1、以德报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

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歪曲程度:9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歪曲程度: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被误解的十句儒家名言

被误解的十句儒家名言

被误解的⼗句儒家名⾔1.刑不上⼤夫,礼不下庶⼈传统解释:⼤夫以上不⽤刑,庶⼈以下不⽤礼实际意思:刑不以⼤夫为上,礼不以庶⼈为下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际断句:民可始,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民众开化了就给与权利和⾃由,不开化就要通过教育达到开化3.君为⾂纲,⽗为⼦纲,夫为妻纲传统解释:⾂听君的,⼦听⽗的,妻听夫的实际解释:君为⾂作出表率,⽗为⼦作出表率,夫为妻作出表率4.以德报怨本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5.量⼩⾮君⼦,⽆毒不丈夫本来⾯⽬:量⼩⾮君⼦,⽆度不丈夫6.四体不勤五⾕不分《论语·⼦路》樊迟请学稼。

⼦⽈:“吾不如⽼农。

”请学为圃。

⽈:“吾不如⽼圃。

明明是主张专业事项交给专业⼈事,反对三脚猫DIY,不是看不起劳动⼈民7.唯⼥⼦与⼩⼈为难养也是从教育的⾓度说的,只是说孔⼦觉得⼥孩⼦、厮仆辈调教起来⽐⼀般⼈家的男⽣另有难度,如此⽽已。

这却表明孔⼦真是“有教⽆类”,不但教平民,连⼥孩⼦、厮仆也教过了8.存天理,灭⼈欲本来⾯⽬:饮⾷是天理,⼭珍海味是⼈欲,夫妻是天理,三妻四妾是⼈欲,主张有节制⽽已9.重义轻利并不是不要钱,只是强调应该拿的钱才拿,不应该拿的不要拿,"⾮其有⽽取之,⾮义也。

"(《孟⼦·尽⼼下》)该拿的不拿也不对。

当然讲义利之辨,儒家主要反对当权者贪污受贿,那是"不义之财"。

简单地说,儒家主张"君⼦爱财,取之有道"。

10.破⼭中贼实易,破⼼中贼实难不是简单归结为要⼈民打⼼底不反抗封建秩序,⽽是要克服、抑制⾃⼰内⼼不法、不良、不妥、贪婪的欲望和冲动。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一、"古人云,不作不死"——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被误解为要不断地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失败或被淘汰。

然而,这句话的本意是提倡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要懒散无为,而并非要过度劳累。

二、"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常被误解为要满足于现状,不追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要学会珍惜和满足现在所拥有的,而不是贪婪地追求无止境的欲望。

三、"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被误解为要保持冷漠和疏离的人际关系。

然而,它的原意是指高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纯粹、淡泊、不图回报,而不是表明要与他人保持距离。

四、"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常常被误解为不要以貌取人,只看内在美。

然而,它的真正意思是人的外表不一定能够反映其真实的内在品质,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外貌来判断一个人。

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被误解为好事不做,只做坏事会传遍天下。

然而,它的意思是好事不夸张地宣扬出去,而坏事则会被人传颂传播,强调了人们对坏消息更加感兴趣和关注的心理。

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常常被误解为人们只能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然而,它的真正含义是人们在社会中自然地形成各自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而不是说人们只能和相似的人相处。

七、"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常常被误解为时间比金钱更为宝贵。

然而,它的真正含义是时间宝贵且不可逆转,因此应该珍惜时间,不能浪费。

八、"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句话常常被误解为宁愿做小人物,不愿做大人物的下属。

然而,它的真正意思是宁愿做小事情出色的人,也不愿做大事情平庸的人,强调了追求卓越的态度。

九、"一箭双雕"——这句话被误解为一举多得,一次做成两件事情。

然而,它的真正含义是指一箭射中两只雕,形容射箭技艺高超的比喻,而不是指做事高效率。

这十大名句被误读了千年!用错就尴尬!看看你用对了吗?(推荐)

这十大名句被误读了千年!用错就尴尬!看看你用对了吗?(推荐)

这十大名句被误读了千年!用错就尴尬!看看你用对了吗?(推荐)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的文化。

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警句,它们来自于先贤的名言,却因为断章取义而被误读,以讹传讹,甚至完全背离了先人们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响却流传甚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外历史上那些因断章取义而被误读千年的名句。

1.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常被用来教育说:做事情一定要经过反复思考才能行动,强调做事的谨慎。

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季文子,办事特别墨迹,总是要考虑好多次、纠结很久才去做。

孔子听了说:考虑两次就够了。

这是孔子为了鼓励季文子勇敢行动,避免他思而不行。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

2.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被用来教育孩子: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要出门去远方游历。

这样来解读,就变成了父母束缚孩子的借口。

原文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读了原文之后,就知道前面的解释是大谬了。

孔子的原话并不是说父母在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要外出远游。

子女当然是可以外出的,只不过要做到“游必有方”,即出门之前最好告诉父母一声自己要去哪里,省得父母担心。

结合后半句,就不会理解错误了。

“游必有方”,体现的是中华传统孝道,值得提倡。

3.以德报怨意思是要用恩德来回报别人的怨恨。

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意思是: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如果你以德报怨,)那拿什么来报答别人的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应别人的怨恨,用恩德来回报别人的恩德。

”可见,孔子是不赞成“以德报怨”的。

孔子推荐的做法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做法显然更为科学、合理。

4.言必信,行必果这句常被用来表达:说话一定要算数,行动一定要果断、坚决。

原文是: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意思是:孔子认为,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固执浅薄、不知权变的小人。

几千年来被误解最深的3句话

几千年来被误解最深的3句话

几千年来被误解最深的3句话如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句话的误解在于“为”字。

许多人理解为“为了”,所以整句话被解释为“人如果不为了自己,就会被天诛地灭”。

然而,这里的“为”实际上是古汉语中的“修习、修炼”之意。

因此,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人如果不修炼自己,就会受到天地的惩罚”。

它告诫人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追求进步。

“无毒不丈夫”。

这句话常被误解为要成为一个强大的丈夫或男子,就必须狠毒或无情。

然而,原句中的“毒”其实是“度”的误传。

原句应为“无度不丈夫”,意指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

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有宽容和大度的品质。

“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常被用来贬低女性的才能,认为女性不需要有太多的才华。

然而,这是一个误解。

原句的真正意思是“女子拥有才华,但不过分炫耀,这才是真正的德行”。

它强调的是女性的谦逊和内敛,而非她们的才能本身。

以上三句话由于历史、文化及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原因,被误解了原意。

在理解这些话语时,我们需要结合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始语境,以更准确地把握其真正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德抱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

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

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

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

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

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又是孔老先生的话,小小景仰一下下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方说现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

真不知道那些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P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有人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质丰富的盛世,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贫乏得可怜,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领域渐渐迎来了文艺复兴,迎来了民主共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推动世界的发明进步与思想启蒙,而聪明的中华民族呢?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伟大的四大发明,走在了世界的前边,可为什么就是这么好的基础,到了近代我们反而远远于西方这些小字辈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恶毒的训诫啊!它象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缠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泯灭了多少先进的思维火花,束缚了多少应有所作为的苗子。

但反过来看看,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封建统治者固然可恨,但我们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吗?这本身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就没想想,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用一生置身于教化天下民众的孔子,又怎么会说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话来?更可笑的是,这句话我们竟然就这样相信了几千年膜拜了几千年,这最后该伤心的,是孔老先生呢?还是我们呢?3、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

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

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这句话的整个演变过程,我宁可相信是无意的,否则也太缺德了,这不故意往咱男人身上抹黑么?但就是这无意的一个讹传,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先入为主,潜移默化。

无毒不丈夫,我们天天在耳濡目染这个被篡改了的男人形象之际,心里的价值观人生观,难免也会受到些不良影响,天天看着电视里奸人怂恿主角干坏事的时候都用这句:"干吧!无毒不丈夫!"然后主角想想也对,于是五指并拢手掌上举,狠狠地做一个切的动作:"无毒不丈夫,干!"你能说同样作为一个男人,这东西看久了你的思维能不收到一丁点儿的影响么?关于这种语言的影响力量,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隔壁顶撞了我一下,这时候我朋友张三来了:用的是原版的好话劝我:"老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如啊你是个男人,就别跟他一般计较了。

"张三这样说,我这个大丈夫当然再拉不下面子去计较这种小事,可如果另一种情况,张三来和我这么说:"这老话怎么说的?无毒不丈夫!大如,你是男人,不能怂啊!给你刀,去做了他!" 看看,我听到他这话,除了接过刀速度冲出去乱砍以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你说对不对?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现今女权主义抬头,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便立时变成了女权精英批判者们群起而攻之的绝好靶子,看看,这就是你们中国男人歧视咱女性的最初起源,孔夫子这老混蛋啊!害我们女性被压迫了几千年啊几千年,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哪,我们要顶上半边天再抢他们的半边~~天!一时间,群情激愤,凶狠异常,热闹非凡。

但各位姐姐们阿姨们姑奶奶们,且听如月影说两句话,你们把这罪过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却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

先根据当年老孔的处境,提出一个疑问:"孔老先生当时,为什么要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话?任何人说话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当然,除了疯子,而我们的孔老先生应该不是疯子吧?而且这位孔老先生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