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演示教学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听眶线、听眦线、听鼻线、听口线、听眉 线、瞳间线。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面骨
颧骨
枕骨和颞骨岩部
下颌骨(俯卧侧位)
颞颌关节
下颌骨体部(后前位)
乳突(侧位劳氏位)
乳突(伦氏RUNSTROM)
乳突(侧位许氏位)
颞骨岩部(轴位梅氏位)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第一颈椎:上腭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 第四颈椎:舌骨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 第七颈椎:环状软骨下2CM 第2、3胸椎间:胸骨颈静脉切迹 第4、5胸椎间:胸骨角 第六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第七胸椎:胸骨体中点 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 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第3腰椎:脐上3CM 第4腰椎:脐 第5腰椎:脐下3CM 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尾骨:耻骨联合
鼻付窦(后前位格氏位)
鼻付窦(后前位柯氏位)
鼻付窦(华氏位)
颞骨茎突(侧位)
蝶窦(顶颌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胸骨柄、 剑突、肋弓;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 腋后线。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脐区、 左腰区和右腰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 区。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ppt课件
精品课件
13
二、 摄影步骤
1、X线摄影机性能了解
在投照前,必须彻底了解机器的性能及其 使用方法;并应充分熟悉机器的最高使用限 度及其规格表(包括最高千伏、毫安和最长 时间的相互关系),以免超过机器的最高使 用量而致损坏。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在摄影工作和阅拍片时,无 论被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依标准姿势作 为定位的依据。)
精品课件
2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1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2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3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4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5 . 前额线 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
8
(4)左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左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右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如:腰椎双斜位摄影体位,采用左右斜位。』
精品课件
9
7. 屈、伸位:四肢关节沿冠状轴活动,形成
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角度减小 和两骨相互接近时体位为屈曲 位; 相反关节的角度增大,使 关节组成骨远离或平直,为伸 直位。
精品课件
6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察 心脏影像。
精品课件
7
(3)右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左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精品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侧面定位标志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脐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髂嵴下3cm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 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 头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前面定位标志 上腭
上腭牙齿咬合面 下颌角 舌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下2cm
侧面定位标志 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内结构 第2、3胸椎间 第4、5胸椎间 第6胸椎 第7胸椎 第11胸椎
第1腰椎
第3腰椎 第4腰椎 第5腰椎 第2骶椎 尾骨
前面定位标志 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胸骨体中点 胸骨剑突末端
体表定位标志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 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 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体表定位标志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 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2或3腰椎高度。 5、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为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采用“九区分法”: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经 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 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 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 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侧面定位标志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脐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髂嵴下3cm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 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 头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1、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 颌角。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课件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8.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 9.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10.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13.胫骨粗隆为胫骨前上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股骨远端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内侧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外侧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股骨外上髁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19.股骨大粗隆为股骨外上方的突起。 20.髂嵴为髂骨最高位置处的突起。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 突连线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后前位摄影体位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标准影像显示】 显示腕骨、 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 远端的正位影像;腕桡关 节面清晰;软组织影像显 示良好
【用途】多用于腕部外伤,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 取双侧腕部正位。
腕关节后前位显示图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尺、桡骨侧位摄影体位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标准影像显示】尺骨、 桡骨、腕关节或肘关节 的侧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 不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尺桡 骨及前臂软组织侧位的 形态和骨质变化。
尺、桡骨侧位显示图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 手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标准片显示】 显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软 组织轮廓显示清晰。
手后前位显示图
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2)解剖学水平面:经颅骨听眶线,将 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
(3)耳垂额状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 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 冠状断面
5.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 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 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九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 个区。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 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 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 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 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1.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 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 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 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 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 度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 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 度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尺骨茎突 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 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 3.尺骨鹰嘴 肘关节背侧的突起 4.肱骨内上髁 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 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解析
腹部“九分法”
4
三、头颅解剖定位标志
1.听眶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 2.听眦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角。 3.听鼻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3°
角。 4.听口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角。 5.听眉线 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0°角。 6.瞳间线 为两瞳孔间的连线。
的突起部分,如尺骨鹰嘴、肩峰、肩胛下角、 髌骨等。
2020/3/8
5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第2颈椎 第5颈椎 第2、3胸椎间 第6胸椎 第11胸椎 第3腰椎 第5腰椎 尾骨
第3颈椎 第7颈椎 第4、5胸椎间 第7胸椎 第1腰椎 第4腰椎 第2骶椎 耻骨联合
第二节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基本体位术语
五、四肢骨骼体表定位标志 四肢骨骼体表定位标志通常使用四肢骨骼
第二章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ຫໍສະໝຸດ 本知识第二节 体表定位标志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崔军胜
一、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 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体交界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 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2020/3/8
2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缘部分,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 高度。
5.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为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2020/3/8
3
二、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来进行 划分,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 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 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 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 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 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 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X线摄影技术之X线摄影基本知识
第一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
三.摄影体位: (一)根据X线摄影方向命名
5.左前斜位 左前斜位(left anterior oblique, LAO), 又称第二斜位。探测器置于病人前面,
左侧靠近探测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60-65°)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 右后射向左前。 6.右后斜位 右后斜位(right posterior oblique, RPO),探测器置于病人后面,右侧靠近探 测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左前射向右后。 7.左后斜位 左后斜位(left posterior oblique, LPO),探测器置于病人后面,左侧靠近探测 器,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线中心线自右前射向左后。 8.轴位 轴位(axial projection),X线中心线与被检肢体、组织或器官的长轴平行或接近于 平行,并与探测器垂直射入。X线中心线自上方射向下方为上下轴位。反之为下上轴 位。 9.切线位 切线位(tangential view),X线中心线经过被检部位的边缘,并与探测器垂直。
冠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
第一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
二、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四)解剖学方位
在标准姿势下,描述人体结构之间相对 位置关系的术语称为解剖学方位。
一般方向和位置
1、上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后:近身体腹面者为前(或称侧腹侧,近身体
背面者为后(或称背侧)。 3、内侧、外侧: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或称内侧), 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或称外侧)。
4、近侧、远侧:近心脏者为近(端),远离心 脏者为远(端)。 5、浅深:距体表近者为浅,距体表远者为深。
第一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
二、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四)解剖学方位 四肢的方向和位置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3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一、定位点
1. 眉间 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 鼻根 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 外耳孔 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 枕外隆凸 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 5. 乳突尖 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 下颌角 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颌角
第1颈椎
上腭
第2颈椎
上腭牙齿咬合面
第3颈椎
下颌角
第4颈椎
舌骨
第5颈椎
甲状软骨
第6颈椎
环状软骨
第7颈椎
环状软骨下2cm
第2、3胸椎间盘 胸骨颈静脉切迹 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4、5胸椎间盘 胸骨角
肩胛上角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部位
第6胸椎 第7胸椎 第11胸椎 第1腰椎 第3腰椎 第4腰椎 第5腰椎
3. 听眶线(ABL): 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此线为解剖学上的颅骨 基底线,亦称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线,或水平线。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眉间 鼻中棘
鼻根
正中矢状面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枕外隆凸
外耳孔 乳突尖
下颌角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鼻骨
外耳孔
乳突
枕外隆凸
下颌角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二、基准线
1. 瞳间线: 为左、右眼瞳孔的连线,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左、右外眦连 线,亦称眼间线。
2. 听眦线(OML): 外耳孔与同侧外眦的连线。此线为X线摄影学上的 颅骨基底线,亦称为X线摄影学基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角。
股骨大粗隆
股骨大粗隆
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幻灯片课件
五、头颅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中 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头 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
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
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 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 高度。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 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 高度。
5.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为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3)耳垂额状面(auricular plane):沿外耳孔作 解剖学水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 分的冠状断面,称为耳垂额状面。
THE END
பைடு நூலகம்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四、腹部
腹部脏器体表定位,常采用“九区分法”, 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 个区。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 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 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 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 沟韧带中点的连线。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 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 左腰区和右腰区;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 右髂区。
环状软骨下2cra 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第6胸椎
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第7胸椎 第11胸椎
X线摄影检查--腹部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 严贵华 邮箱:775361606@
2014-8-2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适应症
第三章:具体操作步骤及演示
第四章: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来进行划分,上水 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 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
骨联合上4cm对暗盒长轴中心。
2014-8-2
【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上4cm向右(左)5cm
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膀胱斜位影像,小骨
盆斜位像、耻骨联合影像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2014-8-2
3.尿道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
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对准台中线,左或 右腿弯曲,用手抱起膝部;暗盒上缘与髂 前上棘平齐,下缘尽量包括尿道,摄影时 将阴茎拉直,并注射造影剂。 【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腹腔脏器,如肝脏体积大 小、胆囊结石、肠内充气、胰腺钙化、肠 系膜钙化。
2014-8-2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2014-8-2
2.腹部倒立正侧位
【体位设计】在患儿肛门处放一金属标记, 陪护人员一手持患儿双踝部,另一手托患 儿肩部或头部,使患儿臀背部贴近暗盒, 边缘超出肛门处皮肤6cm。
2014-8-2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全部尿路和膀胱影像
,对后尿道显影尤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主要观察尿道阳性结石影像,在尿
道造影检查时多摄取此位。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标准和应用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
第七颈椎:环状软骨下2CM
第2、3胸椎间:胸骨颈静脉切迹
第4、5胸椎间:胸骨角
第六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第七胸椎:胸骨体中点
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
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第3腰椎:脐上3CM
第4腰椎:脐
第5腰椎:脐下3CM
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胸骨柄、 剑突、肋弓;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 腋后线。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脐区、 左腰区和右腰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 区。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第一颈椎:上腭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
第四颈椎:舌骨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标准和应用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尺骨鹰嘴、肱 骨内上髁、肱骨大结节、锁骨、肩峰、肩 胛骨、喙突、肩胛下角;内踝、外踝、胫 骨粗隆、髌骨、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 腓骨小头、髂脊、髂前上棘、股骨大粗隆:耻骨联合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听眶线、听眦线、听鼻线、听口线、听眉 线、瞳间线。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面骨
颧骨
枕骨和颞骨岩部
下颌骨(俯卧侧位)
颞颌关节
下颌骨体部(后前位)
乳突(侧位劳氏位)
乳突(伦氏RUNSTROM)
乳突(侧位许氏位)
颞骨岩部(轴位梅氏位)
鼻付窦(后前位格氏位)
鼻付窦(后前位柯氏位)
鼻付窦(华氏位)
颞骨茎突(侧位)
蝶窦(顶颌位)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
手掌侧 手背侧 足背侧 足底侧
第16页/共58页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体位
体位系指X线检查时被检者身体的姿势 一 基本体位
立位 被检者的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 坐位 被检者的身体呈坐的姿势。躯干部分后仰时称为半坐位(半卧位)
第17页/共58页
第33页/共58页
矢状方向
A-P
P -A
第34页/共58页
冠状方向
L
R
左、右方向(right left;R-L)
右侧位
右、左方向(right left;R-L)
左侧位
第35页/共58页
背腹第二斜方向(D-V2)
背腹第一斜方向(D-V1)
R
L
腹背第一斜方向(V-D1)
腹背第二斜方向(V-D2)
第36页/共58页
• 正中矢状面 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虽 不位于正中,但与其平行的面,均称为矢状面。
• 解剖学水平面 经颅骨听眶线,将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称为解剖 学水平面。
3. 耳垂额状面 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冠状断 面,称为耳垂额状面。
四肢关节沿冠状轴活动,形成关节的骨与之间的角度减小和两骨相 互接近时体位称为屈曲位;相反关节的角度增大,使关节组成骨远 离或平直,称为伸直位。
第27页/共58页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屈Βιβλιοθήκη 伸第28页/共58页
2 内旋、外旋位 四肢骨以自身的纵轴为轴心做旋转运动,向内做旋转称为同旋位,向外 做旋转,称为外旋位。
根据人体的标准姿势,对人体各部位所在的方向和所处位置的称谓, 常用解剖学方位术语来描述。
DSA技师专业上岗证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DS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200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DS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笫一章概论1. DSA的诞生与发展2.DSA的临床应用特点DSA与传统的心血管造影比较动脉DSA与静脉DSA比较3.DSA系统的构成X线发生装置图像检测装置DSA图像显示及处理装置4.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结构高压注射器工作原理第二章DSA的成像原理1. DSA的成像原理原理DSA的减影程序DSA的信号与幅度2. DSA的摄影条件选择X线能量曝光要求选择摄像条件DSA的自动曝光3. DSA图像的形成图像采集图像的灰度量化图像转换图像的表示方法4. DSA的成像链及减影方式DSA成像链DSA减影方式第三章DSA的成像方式与处理方式1. DSA的成像方式静脉DSA(IVDSA)动脉DSA(IADSA)动态DSA各种成像方法的选择原则 2.DSA的图像处理窗口技术空间滤过再蒙片与像素移位图像的合成或积分匹配滤过与递推滤过对数放大与线性放大补偿滤过界标与感兴趣区处理第四章DSA的图像记录、传输与质量控制1.DSA图像的记录多幅照相机与激光打印机X线影像录像机数字图像光盘工作站2. 数字图像储存与传输(PACS)概述PACS的基本功能和系统组成3. DSA图像的质量控制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成像方式的影响操作技术的影响造影方法和对比剂的影响患者本身因素的影响4. DSA的伪影运动性伪影饱和状态伪影设备性伪影5.DSA的图像噪声X线系统的量子噪声影像增强器的量子噪声电子噪声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及其对策6.DSA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7.影像放大病人定位几何放大电子放大8.改善DSA图像质量的措施第五章DSA的临床应用1. 造影中几种常用技术放大技术定位技术缩光技术屏气技术DSA的采集持续时间2.摄影投射方向术语投影方向用语心脏常用的轴位投射方法3.DSA的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术前准备4.DSA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5. 头颈部DSA头颈部血管解剖造影技术6.胸部DSA胸部血管解剖造影技术7.心脏与冠状动脉DSA心脏及冠状动脉解剖心大血管造影造影技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8.肝脏DSA肝脏血管解剖造影技术9.胃肠道DSA胃肠道血管解剖造影技术10.胰、胆、脾DSA胰、胆、脾血管解剖造影技术11.肾脏及肾上腺血管DSA 肾脏及肾上腺血管解剖造影技术12.下腔静脉DSA下腔静脉解剖手术操作造影参数选择及体位13.盆腔DSA盆腔血管解剖髂动脉造影技术髂静脉造影技术14.四肢DSA四肢血管解剖造影技术第六章介入放射学1. 介入放射学发展与应用评价2. 介入放射学相关器械影像导向设备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材3.介入放射学相关技术穿刺插管技术灌注技术栓塞技术成形术与支架术针穿(抽吸)活检术灭能术4.介入放射学并发症及处理穿刺插管并发症及其处理常见并发症及其成因预防与处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普通X线诊断技术考试大纲笫一章概论1. X线的产生X线的产生X线产生的条件2.X线产生的原理连续放射特征放射3.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的本质X线特性4.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相干散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与光核反应相互作用效应产生的几率5.X线质.X线量与X线强度X线质(或称X线硬度)X线量X线强度6.X线的吸收与衰减距离的衰减物质吸收的衰减7.X线检查方法X线透视检查X线摄影检查X线造影检查X线特殊检查第二章X线照片影像1.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係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2. 照片对比度对比度的概念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3. 照片的锐利度定义模糊度的概念分辨率的概念影响锐利度的因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係4.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定义影响放大与变形的因素5.散射线及其消除散射线概念散射线的产生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6.滤线栅结构分类滤线栅的性能指标滤线栅的切割效应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滤线栅的选择第三章X线摄影条件与体位的选择1. 摄影条件的选择摄影条件选择的基本因素摄影条件的可变因素2. X线摄影体位及其相关术语X线摄影解剖体位X线摄影体位X线摄影方向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3.摄影体位的选择胸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腹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四肢与关节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脊柱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头颅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第四章X线造影检查1.对比剂对比剂应具备的条件对比剂种类2. 对比剂导入体内方式直接导入法生理排泄法3. 对比剂反应与处置对比剂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对比剂反应与处置4. 口服胆囊造影适应证禁忌证造影前准备操作技术及程序并发证注意事项5.静脉胆系造影适应证禁忌证造影前准备操作技术及程序并发证注意事项6.静脉尿路造影适应证禁忌证造影前准备操作技术及程序并发证注意事项第五章X线特殊检查1. 乳腺摄影乳腺大体解剖乳腺摄影的诊断学要求侧斜位(MLO)体位选择与影像标准轴位(CC) 体位选择与影像标准乳腺摄影体位选择存在的问题压迫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2.体层摄影原理与分类临床应用术语第六章计算机X线摄影(CR)1. CR的临床应用CR的优点CR影像特点CR的不足2. CR系统的构造影像板影像阅读器影像处理工作站监视器存储装置3. CR成像的基本原理CR系统的工作流程4.CR影像的读取激光扫描PSL信号的探测和转换数字化5.四象限理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CR图像识别技术分割曝光模式识别曝光野识别直方图分析7.CR影像处理技术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动态范围控制笫七章数字X线摄影(DR)1.数字X线摄影(DR)优点2.DR成像的转换方式直接转换方式间接转换方式3.非晶硒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成像原理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特性4.非晶硅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成像原理5.CCD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成像原理第六章放射卫生防护1.放射生物效应及基本概念辐射线照射所产生的生物效应阶段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辐射效应的危险度X线剂量单位2.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放射防护的目的放射防护原则3.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限值放射工作条件分类4.对被检者的防护5.对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限值第九章感光材料与照片冲洗技术1.医用X线胶片种类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特种胶片2.医用X线胶片保存3.胶片特性曲线定义组成特性值4.医用X线胶片感光测定方法感光仪测定法时间阶段曝光法铝梯定量测定法距离法5.增感屏的种类钨酸钙屏稀土增感屏特殊增感屏6.增感屏的性能增感作用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7.自动冲洗机自动冲洗机结构与功能安装方式自动冲洗技术的管理自动冲洗技术的动态管理(QC)8.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结构及功能工作原理激光打印机分类激光打印机特性9.干式打印机干式打印机临床应用特点干式打印机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热敏胶片的保存热敏影像片的保存。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 手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片显示】 显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软 组织轮廓显示清晰。
手后前位显示图
3.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手 掌向下,掌面与暗盒约呈 45°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且稍弯曲,并使指尖触及 暗盒;第3掌骨头置于照 射野中心。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对比。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置,且选用适当厚度的滤
过板。焦―片距取75~100cm。
三﹑上肢常用摄影体位 (一)手
1.手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一侧;被检 侧手置于暗盒上,掌面 向紧贴暗盒,五指伸直 并稍分开,第3掌骨头 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 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6.拇指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 侧前臂伸直,2~5指弯曲呈半握拳状,手背向上, 拇指外侧向下紧贴暗盒。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侧位影像。
(二)腕部
1.腕关节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手 呈半握拳,掌面向下紧贴 暗盒;尺桡骨茎突连线中 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上臂中点垂 直暗盒射入。
肱骨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肱骨侧位 影像;软组织影像显示良 好。
【用途】概括观察肱骨侧位 形态,骨质结构和软组织 影像,与正位同为常规位 置。
肱骨侧位显示图
(六)肩部
1.肩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立于
摄影架前;被检查侧上肢 稍外旋且与躯干分开,肩 部背侧紧贴暗盒,其上缘 超出肩部软组织3cm;肩 胛骨喙突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 垂直暗盒射入。
体表定位标志总结
体表定位标志总结一、体部1、颈1椎体:乳突尖对应于颈1椎体水平;外耳道水平向下2.5cm左右为颈1椎体水平;颈1椎体平上腭。
2、颈2椎体:平牙齿咬合面水平。
3、颈3椎体:平下颌角,喉的上界水平。
4、颈4椎体:平舌骨水平。
5、颈5椎体:平甲状软骨最突出的部分(喉结)。
甲状软骨位于颈4-6椎体水平之间。
6、颈6椎体:平环状软骨水平。
环状软骨临床上常在此作急救气管切开或用粗针头穿入,以解救窒息;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点。
7、颈7椎体:平环状软骨下2cm。
颈7棘突为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其末端平胸1椎体水平。
8、胸1椎体:大约在颈静脉切迹上方4cm处;颈7棘突末端水平。
9、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胸2、3间隙水平;平肩胛上角。
10、胸骨角为胸骨体柄交界处,微向前凸,位于颈静脉切迹下5cm,两侧与第二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胸4、5椎体交界处。
11、胸骨柄中分处相当于主动脉弓最高点。
12、胸6椎体平双侧乳头连线中点(男)(临床中实践多为此标准),男性乳头对第4肋骨。
(为男性乳头连线中点平第7、8胸椎)。
13、胸7椎体:平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位于颈静脉切迹下8-10cm,或颈静脉切迹与剑突中点,或颈7棘突下18-20cm。
大约为12个胸椎的中心。
14、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上肢上举时,肩胛下角抬高。
15、胸11椎体: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高度。
16、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缘部分,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用来定位上腹部器官。
比如胆囊和胃。
17、腰1椎体平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18、腰3椎体对脐上3cm、肋弓下缘最低点。
19、腰4椎体对脐、髂嵴。
20、髂嵴为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其最上部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临床中实践多为此标准)。
髂嵴大约在腹中部水平,大多数人来说也位于或稍低于肚脐水平。
接收器的中心定在这个平面,下腹部就会被包括在接收器的下缘以内。
若要确保膈肌在内的所有上腹部都包括在接收器内,需要将中心定在髂嵴上方5cm,但会丢掉部分重要的下腹部。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2.定位线
(1)听眶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 听眶线为解剖学的水平线,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
(2)听眦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角
(3)听鼻线: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3°角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9个区 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 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 (1)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
界处 (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极平第11胸
椎下缘,肾下极平第2腰椎下缘 (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5.股骨内上髁 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 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 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嵴 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 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 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
合高度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
内低外高的骨骼 8.肩峰 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 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
的突起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0.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 椎下缘等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面定位标志
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三、胸部
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 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 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 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 高度。
THE END
第三节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
1.尺骨茎突为尺骨末端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桡骨末端腕部外侧的突起。 3.尺骨鹰嘴为肘关节背侧的突起。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内低外高 的骨骼。 8.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
二、脊柱
脊柱X线摄影时,可以借助与某些椎体相对应 的体表标志作为中心X线的入射点或 射出点,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见表1-4。
前面定位标志 体内结构 第1颈椎 第2颈椎 第3颈椎 第4颈椎 第5颈椎 第6颈椎 第7颈椎 第2、3胸椎间 第4、5胸椎间 第6胸椎 第7胸椎 第11胸椎 第1腰椎 第3腰椎 第4腰椎 上腭 上腭牙齿咬合面 下颌角 舌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下2cra 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胸骨体中点 胸骨剑突末端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五、头颅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中 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头 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 外隆凸。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 的钝角称为下颌角。
2.定位线 (1)听眶线(infraorbital line):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 连线。听眶线为解剖学的水平线与水平面平行。又称Read 氏基线,人类生物学基线(anthropological base line)。 (2)听眦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 约呈12º角。又称X线摄影基线(radiographic base line, RBL),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 OML) (3)听鼻线(acanthiomeatal line):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 缘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3º角。 (4)听口线(oromeatal line):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º角。 (5)听眉线(glabellomeatal line):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2º角。 (6)瞳间线(interpupillary line, IPL):为两瞳孔间的连线。 也称眼窝间线(interorbital line)。
10.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上肢上举时,肩胛下角抬高。 11.内踝为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外上髁分别为膝关节内、外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为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为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3.基准面 (1)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将头 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两部分的切面,称 为正中矢状面。在正中矢状面两侧与其平行 的所有的面,均称为矢状面。 (2)解剖学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经颅骨 听眶线,将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 面,称为解剖学水平面。 (3)耳垂额状面(auricular plane):沿外耳孔作 解剖学水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 分的冠状断面,称为耳垂额状面。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 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 高度。 5.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为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四、腹部
腹部脏器体表定位,常采用“九区分法”, 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 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 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 沟韧带中点的连线。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 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 左腰区和右腰区;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 右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