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平法识图规则课件

合集下载

板平法识图

板平法识图
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 ×××/×××;当设计已在图注中 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3)纵筋
纵筋按板块的下部纵筋和上部贯通纵筋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 注),并以字母B代表下部纵筋,以T代表上部贯通纵筋,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纵筋 以X打头,Y向纵筋以Y打头,两向纵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 4)板面标高高差
板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 则注,无高差不注。
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2.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和梁相交的一定范围内,楼板承受 负弯矩作用,因而,板支座处需配置一定 数量的负弯矩钢筋(扣筋),如图4-4所 示。对于图4-4中所示的负弯矩钢筋,无 需贯通布置,因此不属于集中标注的范畴, 可在支座位置处将配筋情况表达出来,即 板支座处原位标注。同样,悬挑板的上部 受力钢筋也是通过原位标注的方法进行表 示的。
一跨为一板块(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集中 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板块按表4-1所示规定进行编号。
表4-1 板块编号
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1.板块集中标注
2)板厚 板厚注写为 ×××(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单位均采用mm;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
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1.板块集中标注
有梁楼盖的集中标注内容如图4-3 所示,按下部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 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图4-3 楼盖集中标注内容
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1.板块集中标注
1)板块编号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
图4-2 有梁楼盖现浇楼板配筋图

《板平法识图》课件

《板平法识图》课件
熟悉图纸中使用的符号和标注,确保理解其含义。
板平法识图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二:观察图纸 观察图纸的整体布局,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细节部分,如节点、连接和构造。
板平法识图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三:分析图纸
分析图纸中的数据和信息,理解其逻辑关系。
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和经验,评估图纸的可行性和 合理性。
板平法识图的步骤与技巧
板平法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总结词
板平法的重要性、应用领域
详细描述
板平法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二维图形绘制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通过板平法,用户可以快速地绘制出各种 复杂的二维图形,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板平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建筑、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平 面设计和工艺品制作等。
板平法的历史与发展
《板平法识图整理》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板平法概述 • 板平法的基本原理 • 板平法的识图方法 • 板平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板平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板平法概述
板平法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板平法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板平法是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二维图形绘制方法,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板平法,用户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编 辑和保存等操作,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应用。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团队,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拓展应用领域
积极开拓新市场和新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对板平法的力学原理的掌握,可 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板结构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 论依据。

板梁平法识图PPT课件

板梁平法识图PPT课件

43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44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45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46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47
⑤原位标注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钢筋; 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或悬
挑部分时;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18
面筋布筋图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19
面筋布筋图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20
悬 挑 板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21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22
2、梁钢筋平法图示
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 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 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如今的结 构施工图大多都采用平法表示,不懂 平法,看不懂平法所表达的意思,则 无法顺利完成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4
标高高差
系指相对于结 构楼层楼面标 高的高差,应 将其注写到 “()”内,且有 高差则注,无 高差是不注;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5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注写钢筋编 号、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 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悬臂板上部受力钢筋: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注写为h=xxx(为垂 直于板面的厚度);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 变截面厚度时,用 斜线分隔根部与端 部的厚度值,注写 方式为h=xxx/xxx;
当设计已在图注中 统一注明板厚时, 此项可不注;
H07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3
贯通纵筋注写方式

板平法视图课件

板平法视图课件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板的配筋实例
板 主梁 次梁
主梁 次梁 板
板的平法识读
1 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板块集中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 1.1 坐标方向的规定
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 下至上为Y方向;
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 应转折;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
(1)直径相同情况 例1: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2@250,该跨同向配置 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⑤12@250,表示在该支座 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2@125,其中1/2为贯通纵 筋,1/2为⑤非贯通纵筋。 (2)直径不同情况 例2: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0@250,该跨同向配置 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③12@250,表示在该支座 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间隔布置,两者之间间距为 125mm。
(3)贯通纵筋
(2)板厚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 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 h=×××/×××;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 厚时,此项可不注。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 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
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 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 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 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1) 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
图中②表示2号钢筋, 8@150表示直径为圆8 的钢筋,间距为 150mm,(2)表示连 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 900、1000表示自梁支 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 度,两边对称延伸时, 另一侧可不标注(如轴 线的2号筋)。
(2)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法

《平法识图》PPT课件共27页

《平法识图》PPT课件共27页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5
7 结构施工图Leabharlann 2020/4/1816
➢梁编号。 次梁?
➢截面尺寸b×h。加腋梁用b×h YLt×ht表示 ; 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 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分开 。 ➢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构造筋或受扭7钢结构筋施工。图
19
练习:
200 200 3600
5800
7 结构施工图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2020/4/18
20
问题: 1.跨中上部原位标注与同时标注左右支座有何不同? 2.附加箍筋和吊筋如何表达?吊筋尺寸的计算?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21
2.2 平法施工图
2.2.5 板平法施工图
2020/4/18
17
➢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对称原则。 ➢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 ➢当梁的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
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钢筋? 在何处截断? ➢梁顶面标高高差。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8
两排支座负筋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2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3
2.2 平法施工图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4
2. 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
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 位时,则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 优先。

板平法识图PPT课件

板平法识图PPT课件

图6-18 悬挑板的平法施工图
悬挑板的钢筋构造
混凝土平法规则
(1)延伸悬挑板上部纵筋的锚固构造
P103
悬挑板的钢筋构造 (2)纯悬挑板上部纵筋的锚固构造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6.4 板的识图操练
板的识图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扫描 图6-25
板的施工图
板的识图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扫描 图6-26
(6-2)
式中第一根钢筋的起步距离按“距梁边板筋间距的1/2”考虑。
2.板顶部贯通筋计算公式
板顶部贯通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公式仍然用式(6-1)和式(62),但是作为板顶部贯通筋,支座内的锚固构造不同其锚固长 度也不同,计算时要注意。
板钢筋计算公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3.板支座负筋(非贯通筋)计算公式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L=平直段长+左弯折长+右弯折长
截面钢筋排布图
板的识图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扫描 图6-27
截面钢筋排布图
板的识图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扫描 图6-28
截面钢筋排布图
混凝土平法规则
6.5 板钢筋计算操练
板钢筋计算公式
混凝土平法规则
1.板底部贯通筋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 L=板净跨+左、右支座锚固长+弯钩增加值(光圆钢筋)(6-1)
钢筋根数: n=[(板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 =[(板净跨-间距)/间距]+1
(6-6)
板钢筋计算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扫描 图6-29
板钢筋计算操练
混凝土平法规则
计算步骤
板施工图见图6-25。
计算钢筋步骤如下: 第一步:画板钢筋计算简图,图中未画出的分 布筋也要表示出来,见图6-29。当钢筋长度超 过定长时要考虑钢筋连接。 第二步:对板钢筋编号。先底部后顶部、从左 到右、从上到下、从主到次的顺序编号,支座 负筋和分布筋按照顺时针方向编号。编号时要 按一定的规律编号,以保证不漏钢筋。 第三步:按照编号顺序计算钢筋长度和根数。

板平法识图规则ppt课件

板平法识图规则ppt课件
原位标注中悬挑板的注写内容 关于悬挑板的注写方式如图5.10 所示。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 时,应 指定板端部封边构造方式,当釆用U 形钢筋封边时,应指定U 形钢筋的规格、直 径。 3. 有梁楼盖板贯通纵筋原位标注的注写内容 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 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的方式配置。“隔一布一”方 式,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 注间距的1/2。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 时,两种钢筋应取相同 直径;当设定贯通纵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 时,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
5.1 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5.1.1 有梁楼盖的概述 在建筑结构中,平面尺寸较大而厚度较小的构件称为板。 板通常是水平设置,但有时也有斜向设置的(如楼梯板和坡度较大的 屋面板等),板主要承受垂 直于板面的各种荷载,属于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板在房屋建筑中是不 可缺少的,其用量也很大,如屋 面板、楼面板、基础板、楼梯板、雨篷板、阳台板等。 5.1.2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按其受弯情况,又可分 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其支 承情况分,还可以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
5.2.3 板块原位标注的注写内容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1. 板支座原位标注中上部非贯通纵筋的注写内容 (1)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在配置相同跨的第 一跨,垂直于板支座绘有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 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 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 悬挑端。 (2)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 伸出长度,另一侧不注,如图5.5所示。 (3)当向支座两侧非对称伸出时,分别在支座两侧线段下方注有伸出长度,如 图5.6 所示。 (4)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 伸出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如图 5.7 所示。 (5)当板支座为弧形,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注有配筋间距的 度量位置并加注“放射分布”四个字,如图5.8 所示。 (6)在板平面布置图中,不同部位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 钢筋,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对其他相同者则仅需在代表钢筋的线段上注写编 号及按规则注写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即可。

平法的识图培训课件

平法的识图培训课件

平法的识图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课程介绍•平法基础知识•平法识图基本方法•平法图集解读•平法构造详图•平法的施工应用•平法的质量控制•总结与展望目录01课程介绍平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方便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理解和查阅。

平法识图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课程背景掌握平法的基本原理和表示方法熟悉平法图集和相关规范要求掌握平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技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平法图集和相关规范要求解析平法的基本原理和表示方法介绍平法识图练习和互动交流平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02平法基础知识平法是指将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情况转化为平面图形的一种表示方法。

平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标准化的图形和符号来表示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方便施工人员进行识图和计算。

平法的定义与特点平法可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准确的施工图识读和计算,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平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误差和返工现象,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平法的作用和意义1平法的历史与发展23平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采用的是“比例尺”表示法。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比例尺表示法逐渐被淘汰,代之而来的是“平法”。

平法在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种标准表示方法。

03平法识图基本方法平法识图的基本流程了解施工图的整体结构和组成先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等大图入手,了解建筑物的总体情况,再逐步细化和深入。

学习各个图纸的标识和符号掌握各种标识和符号的含义和作用,例如轴线、标高、梁编号等。

掌握平法标注的规律了解平法标注的规律和特点,如集中标注、原位标注等。

03掌握构造要求了解各种构件的构造要求和施工工艺,如梁、板、柱的配筋等。

平法识图的技巧和要点01熟悉平法图集掌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02注重细节注意图纸中的细节和标注,例如钢筋的直径、间距、搭接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