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合集下载

会展行业年度总结报告(3篇)

会展行业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2023年,在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的大背景下,我国会展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告将从行业概况、主要成就、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2023年度会展行业进行总结。

二、行业概况1. 政策环境: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支持会展行业发展,如《关于促进展览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为会展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市场规模:2023年,我国会展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展览数量和面积均有所提升,其中,线下展览活动逐渐恢复常态,线上展览成为新的增长点。

3. 行业结构:会展行业结构持续优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趋势明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脱颖而出。

三、主要成就1. 展会数量和规模提升:2023年,我国举办各类展会近千场,展览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其中,国际性展会占比不断提高。

2. 专业化水平提升:展会内容不断丰富,专业化程度提高,如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展会逐渐增多。

3. 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会展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海外知名会展机构合作,提升我国会展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四、存在问题1. 疫情防控压力: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给会展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3. 专业人才短缺:会展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五、未来展望1. 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展会效果和效率。

2. 专业化发展:加大专业化展会培育力度,提高展会品质和竞争力。

3. 国际化布局: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我国会展行业的国际地位。

六、结语2023年,我国会展行业在困境中不断前行,取得了显著成绩。

面对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会展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2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会展行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会展业是指通过各种展览和会议展示、宣传、交流和推销各种商品、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张,我国的会展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围绕“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步骤介绍。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全国会展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全国共举办国际性、国内性和地方性展览会5100多场,展览面积达到了2400余万平方米。

2、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的会展业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我国会展业的四大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占据了我国会展业的多数份额。

3、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会展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活动在我国举办。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加世界各地的会展活动,促进了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主流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我国的会展业也不断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展览、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会展会议更加高效、智能化、节能减排,成为未来的主流。

2、绿色环保成为共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

我国的会展业也将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自愿参与绿色展会认证、推广低碳、节能设备和材料、建设绿色展馆等举措,使我国会展业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

3、地区分布趋于均衡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会展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和投资吸引企业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国的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我国的会展业潜力无限,必将成为中国继制造业、金融业之后的第三个支柱产业。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但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990年代。

以下
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1.初期发展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这个阶段的中
国会展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会展的规模较小,参展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行政单位,主要目的是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信息。

2.快速增长阶段(1990年代初-201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吸引了国际会展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会展业的发展,扩大会展规模。

同时,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参展,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会展业的热门目的地。

3.国际化发展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会展业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接轨的努力。

中国会展业与国际会展组织和协会密切合作,吸引国际会展巨头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吸引了更多国际优质会展项目在中国举办。

中国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会展场馆的规模和设施水平,增加会展服务的质量。

4.创新发展阶段(2010年代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会展业加大了对科技和数字化的应用。

通过创新的会展形式,如线上展览和虚拟展览,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参与会展活动。

总体而言,中国会展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起步阶段到如今成为全球会展业重要的市场之一。

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都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展示品牌、推广业务、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万场次,总展览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参展商数目超过了100万家。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会展活动也趋于均衡。

除了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的会展活动也逐渐增多。

例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3. 行业细分趋势明显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行业细分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汽车展、工博会、家博会等专业展会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展会。

此外,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主题的科技类展会也逐渐兴起。

二、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会展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 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对于会展行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就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3.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展行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会展行业进一步细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会展形式更加多样化未来会展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展览会外,线上展会、VR展会等形式也将会逐渐兴起。

3. 会展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未来会展数字化程度也将会逐渐提高。

中国展览业四次浪潮

中国展览业四次浪潮

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展览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晴雨表,它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的特点和历程,反过来,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展览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很难清晰地划分中国展览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把会议行业的发展搅和进来就更难说清楚。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从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出发,对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作一个精要的概括,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

其实,与“发展阶段”相比,我们更喜欢“浪潮”这个字眼,因为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正如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潮,深刻地记录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伟大变革。

第一次浪潮——行业待兴:出国展和来华展并驾齐驱(1951-1980年)1951年3月,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1953年,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贸促会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

从此开始,直到1980年前后的近30年,是中国展览业发展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出国展和来华展都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出国展由中国贸促会代表国家主办,且主要以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目的,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了427个出国展;来华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或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1953-1978年的25年间,我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单独来华展览会。

为什么要提1978年和1985年?因为对中国展览业来说这是两个特殊的年份。

1978年底,北京多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中国贸促会来华展览部接待的第一个外国专业性博览会;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前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的来华展览部和技术交流部)竣工,并于当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开馆的第一个展览会——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

总的来说,作为中国展览业的起步期,这一阶段的展览会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水平不高,大部分展览会还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trade show)的特征;把展览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意识尚未形成。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中国会展业近十年的大繁荣、大发展,已使中国的展览面积和展览场次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会展大国。

透过这一光环看到的是中国会展企业拼搏的身影,看到的是会展企业绘就的中国会展业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画卷。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中国会展企业的发展历史不过三十年时间。

这三十年,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的第一个十年、“从少到多”的第二个十年、“从弱到强”的第三个十年。

未来十年,期待是领跑的十年。

回顾最近这十年,中国会展业风起云涌,中国会展企业以自有的英姿支撑起了中国会展大国的地位,也点燃了中国会展强国的世纪梦想。

身为会展观察者和参与者,笔者这十年思考和总结良多。

一是集团化渐成趋势。

现阶段,我国会展企业大体上分为外资、国有、民营三大类。

外资会展企业近十年通过移植、合资、收购等方式,在中国初步建立了集团化网络,进一步巩固了母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如励展、英富曼、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等。

不少外资会展企业中国子公司已经成为其母公司最重要的海外收入来源。

民营会展企业近十年积极推进集团化发展,形成了一批实力不俗的民营会展集团,如广州光亚、广东鸿威、上海华墨、天津振威、青岛海名、青岛金诺、厦门凤凰等。

国有会展企业除中展集团、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等原有的部委下属会展集团,地方城市近几年掀起了成立国有会展集团发展趋势,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武汉、厦门等城市相继成立会展集团。

二是国际化蒸蒸日上。

表现之一是,中国会展企业在国际会展组织中的数量与比重直线上升。

如2012年,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中国内地会员有78家,占比约13%;2022年,UFI中国内地会员有207家,占比约26%,会员数量约为十年前的3倍,比重约为十年前的2倍。

在2012年第79届国际展览业协会全体大会上,时任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的陈先进当选为UFI2013年度主席,成为UFI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席,标志着中国会展企业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来源:西点会展发布时间:2011-3-12 浏览次数:79摘要: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会展发展史并不同步。

中国会展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出现的集市。

中国会展发展史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

分别对应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前期、改革开放前期及改革开放后期。

1)萌芽阶段中国会展业的萌芽阶段从古代集市的产生开始,一直持续到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中国古代的集市普遍具有商业性,以市、集和庙会为主要代表形式。

市最初是指人们交换货物的场所。

到西周时期,市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

到宋朝时官府对市的控制逐渐减弱,市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性被逐渐突破,而市的商业色彩日益强烈。

集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经济交流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

与市相比,集大都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行,旨在促进生产和交易活动。

而庙会则源于宗教活动的开展,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产品交换以外,还包括宗教仪式和文化娱乐等活动。

事实上,受到历代封建王朝重农轻商的禁锢,中国的会展活动直到l9世纪仍然发展非常缓慢。

到了l9世纪末,中国开始尝试着参加各种世界博览会,自此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会展业才开始真正出现并逐渐成长。

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等人首先带着国内的丝绸、茶叶等民族产品参加英国的万国博览会并多次获得大奖。

随后在1873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维也纳的世界博览会。

此后,中国又先后参加了20多次世界博览会,其中包括:l876年美国费城的世界博览会、l878年和l900年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l885年美国新奥尔良的世界博览会及l903年日本大阪的世界博览会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自1926年到l951年期间一直没有参加世界博览会,其会展业在这一阶段进入了“休眠期”。

在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同时,中国在20世纪初期开始尝试着自己举办各种博览会,其中以南洋劝业会和西湖博览会最具代表性。

《会展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会展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会展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我国会展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会展行业正在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会展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展行业现状1、会展行业的发展历程会展行业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后起之秀”,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工业和服务业。

自1990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展览会”在上海举办以来,我国会展行业规模扩大至1.5万亿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消费升级和国际贸易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会展行业的发展特点我国会展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快速发展、持续增长。

我国会展市场年均增长率约15%。

2019年,我国会展市场覆盖面积达到了19.4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接近2000万平方米。

(2)城市分布广、开展形式多样。

目前我国有超过50个城市拥有国际标准的会展中心,并不断将更多会展中心建设作为重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各地域会展特色鲜明。

洛阳龙门国际石材展、海南博鳌论坛、杭州亚洲文博会、深圳中国国际科技展、成都世界警察装备展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会展行业的发展空间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空间极大,仍存有许多亟待解决和发展的问题:(1)我国会展行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会展行业规模和变革趋势逐年加快,对于会展市场布局、品质、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会展行业品质、涵盖面、区域等发展需要依靠精准分析和发展规划,加快品牌建设和市场升级。

(3)市场竞争的加剧,不断出现新型市场和创新模式的涌现,让整个行业充满了竞争与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二、会展行业发展趋势1、会展市场的国际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来到中国的外商越来越多,各类国际组织和企业的活动与会议持续增加。

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承办国际展会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国际国内会展产业发展历程及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国际国内会展产业发展历程及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1会展业的诞生自从1850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个展览会以来,国际会展业已经走过一个半世纪了,如今的展览会已远非昔比,不论是展会规模,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国际展览会不仅作为各国厂商的集聚地和经济贸易与科技交流的中心,更被作为重大的经济活动而令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

举办一个大型国际展览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个国家或地区参加,还有成千上万家参展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观众,巨大的人气使许多展览会成为国际商业的亮点。

2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

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欧洲人利用展会开拓市场、扩大贸易的成功经验,正在被世界各国所效仿。

利用展览会促进和扩大贸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业内人士计算,商家日常推销的支出为展览会的8倍,比如:日常花8元钱推销一件产品,在展会上花1元钱便可办到。

由于展览会成本低、效益高,因此一直被商家所看好,展览业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德国是世界第一号会展强国,全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

其中,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8个。

另外,还有5个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

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多万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个展览中心,德国就占了三个。

展览面积居全球之冠的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多达1500个。

其中,信息展、工业博览会、机床博览会等,都数世界一流。

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会展业的实力最强,所举办的专业性的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也最好。

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有130多个是在德国举办的,几乎占了三分之二,居世界领先地位。

其净展出面积达690万平方米,参展商多达17万家,其中有48%来自国外,参观者已逾千万。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趋势中国会展产业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个行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会展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产业规模、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品质提升、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会展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

根据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的数据,2018年中国会展业总规模已达到135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随着国内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和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会展产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二、创新发展成为主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展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创新发展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会展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创新发展还包括展览内容的创新,采用主题展览、定制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三、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效率数字化转型是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会展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会展效率和减少成本。

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参展商的偏好,为参展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为观展者提供更好的展览选择。

四、品质提升成为核心竞争力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品质不高、资源浪费等。

为了提升品质,行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对场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会展规划和组织,促进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对接等。

同时,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推动行业内部竞争力的提升。

五、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会展产业所涉及的大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绿色展览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等。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会展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活动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会展行业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未来,会展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展业开始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会展信息的在线化和虚拟化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虚拟展览、在线展商和观众交流平台等,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会展中,大大提高会展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应用也将使会展的组织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二、多样化的主题和内容。

随着人们对旅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会展的主题和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不仅有传统的行业展览,还有艺术展览、科技展览、文化展览等。

这些多样化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展览体验。

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会展业也在不断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环保展览和绿色会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会展配套设施的绿化设计、节能减排的措施、绿色材料的应用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化和品牌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会展业作为促进国内外交流的一种方式,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

通过引进国际会展品牌、举办国际化标准的展览活动,可以提高会展的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会展业的全面发展。

五、文化创意的融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日益增长,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展不仅仅是展示产品和技术的平台,还可以通过融入文化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打造独特的展览体验,提升会展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会展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数字化和智能化、多样化的主题和内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和品牌化、文化创意的融入等将是未来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2023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白皮书

2023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白皮书

2023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白皮书【标题】2023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白皮书会展业是指为展示企业形象、进行业务洽谈、推介产品和技术、促进贸易交流而举办的各种展览会、展览活动和会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分析2023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带来一个关于该领域的白皮书。

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中国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各类展览会和展览活动层出不穷。

据统计,2022年,中国举办了超过5000场大型国内外展览会,吸引了近3000万人次的观众。

会展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GDP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2023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技术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展业也在积极融合各种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展会和会议提供更多创新的互动方式,增强参展商和观众的体验感。

2. 绿色可持续:在2023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会展业的重要主题。

举办环保型展览和会议、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物产生等举措将得到更多关注和推广。

3. 个性化定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企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为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展览和会议方案。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参展商的市场定位,为其量身定制营销策略,提供更高效的展示平台。

4. 国际化合作:中国会展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展览组织和国际会展产业的合作。

这将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会展市场竞争,打造更多国际品牌展会,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

三、2023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2023年中国会展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会展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政府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政策环境的优化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权威数据和专家预测,到2023年,中国会展业的规模有望达到新的高度。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陈若薇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陈若薇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陈若薇陈若薇: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会展业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的30年。

这期间,中国从没有商业性展馆和商业展览项目,发展到目前的展馆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品牌展会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国际展览大鳄纷纷抢滩中国的会展城市,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会展市场格局的变化。

“从1973年到2006年,我经历了中国会展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巨大变化。

”原中展集团副总裁陈若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事展览工作30多年来,中国会展发展史上的无数个第一次都让她难以忘怀。

见证历史追溯历史不难发现,1978年,“多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是我国第一次尝试举办的国际专业展;1985年,在新落成的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以下简称国展)举办的“亚太博览会”,是我国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展。

事实上,陈若薇还是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组织活动的第一位展览人。

1984年,她赴德国杜赛尔多夫参加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年会;1985年,前往美国6个城市考察展览设施;1986年,到美国华盛顿参加美国展览业年会(IAEM),这让她成为第一个参加IAEM的中国展览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会展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

那段时期,陈若薇多次赴德国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城市,为“机床展”、“车展”招商。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业界迫切需要行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000年,由中展集团和上海国际展览公司倡议,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国际展览和会议展会(简称展中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陈若薇介绍说,当时,会展业内积极参与这一活动的热情,完全出乎了组织者的意料。

2005年,由中国贸促会牵头,并邀请其他国际展览机构共同主办了“中国会展经济合作国际论坛(CEFCO)”,进一步提高了活动的档次,尤其是论坛期间,由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会展业年度报告,成为中国会展业的风向标。

会展管理概论 第二章 会展业发展过程和现状特点

会展管理概论 第二章 会展业发展过程和现状特点

02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
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特点
2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我国会展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围绕会议、展览活动的
1 现状 微观的“会展企业”,再到中观的“会展行业”和“会展产业”,至
宏观的“会展经济”,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和彼此相连的产业结构。 但我国会展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且存在与这一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种种 特征和不足。
亚洲会展经济的规模和水平比 3 亚洲 拉美和非洲要高,就会展经济
的规模而言,仅次于欧美。
5 大洋洲
大洋洲会展经济发展水
平仅次于欧美,但规模则
小于亚洲。该地区的会展
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
01 第一节
国际会展业发
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特点
2 特点
1. 基础设施较好
2. 主办者专业化
一流的会展设施是会展业发展的保证。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和现状特点
1
我国会展业发展 的历史过程
虽然中国的会展业也经历了国际会展业的集市大发展的时期,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入近代社会,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并没 有与国际会展业同步。
02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
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特点
尝试阶段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尝试是从 参与世博会开始的。这一时 期的大胆尝试,对国家经济 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 交流、国民眼界的开阔和奋 发图强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 作用。
世界各国都加大对会展业基础设施的投 入,例如在德国,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 有4个在德国。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小型展览公司往往力不从心,被大型展览 公司兼并收购,形成了展览公司集团化的
趋势。
01 第一节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pdf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pdf

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

会展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地域分布上看,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会展经济带,分别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交会为龙头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引擎的东北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首的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和以北京为辐射极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在全国会展业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5%、18%、8%。

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总规模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展会数量由1000多个增加到5000多个。

2007年,全国展览总面积近600万平方米。

展览项目,1997年我国首次突破1000个,到2007年已接近4000个。

无论是从展览基础设施、会展从业人员队伍,还是从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看,我国会展业都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我国正在步入世界会展大国的行列。

然而,自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会展业产生明显影响。

据统计,2008年中国贸促会批准组展单位出国举办的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一千八百多项,但2008年底,实际举办的展览会只有一千项,实施率约百分之五十五,与2007年相比,实施率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在国内展览方面,组展单位也感受到了压力,展览面积与参展企业都在减少,招展招商困难突出。

参展商为了节约成本,有选择地参加展会,导致会展数量明显下降。

因此,各地方政府在扶持会展业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同的尝试。

其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就是财政上的扶持。

据香港贸发局有关负责人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09年,香港特区政府将对香港会展业给予财政支持:一方面,为组展企业进行整体宣传拨款,在国内和周边地区以及全球重要贸易国家开展香港展会宣传;另一方面,采取“1+1”的补助模式,即组展单位增加1元投入,政府配套补助1元。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会展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会展业的发展历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会展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政府组织的展览会和商业展览会。

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会展业开始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会展业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

2、会展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达到了46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7%。

其中,展览面积达到了1882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了7.3%。

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会展业的领域和类型我国会展业的领域和类型非常广泛,包括了工业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根据展会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国际展、专业展、消费展、文化展等多种类型。

此外,会展业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如线上展会、虚拟展会等新型展会形式正在逐渐兴起。

4、会展业的地域分布我国会展业的地域分布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中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展览面积占全国的近40%。

此外,一些新兴的会展城市如南京、武汉、杭州等也正在快速崛起。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展业也在迅速数字化和智能化。

未来,会展业将更多地采用虚拟展厅、在线展览等数字化形式,提高展会的效率和参与度。

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导览等也将逐渐应用于会展业。

2、专业化和细分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业也将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将更加注重行业特点和需求,推出更加专业、细分的展会。

此外,一些新兴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将成为会展业的热门话题。

第四讲 国内会展旅游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讲 国内会展旅游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讲国内会展旅游的历史和现状会展旅游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被认为是地方经济的“助推器”。

为促进我国会展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有必要对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历史过程和现状特点进行梳理。

一、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历史过程虽然中国的会展旅游也经历了国际会展旅游的集市大发展的时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会展旅游业后期的发展并没有与国际会展业同步。

进入近代社会,我国的会展旅游有了不同于外国的发展历程。

按照时间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尝试阶段(新中国成立前,1851年—1926年)(1)中国会展业与世博会在历史上,1851年至1926年,是中国贫穷、落后、挨打,与旧中国抗挣的年代,也是落后的中国社会被迫尝试着与世界接触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中国会展业做了探索性的尝试,而且可喜的是,这种尝试更多的是发自民间企业。

但这时期的会展业确切的说,多是出国展览的尝试。

参见我国会展业与世界博览会关系表2.4。

清朝末年,一批清醒的中国人最先想到的是睁眼看世界,他们摆脱千百年形成的天朝心态,努力去向西方学习。

作为参与的形式,中国与世界博览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早见识中国博览会的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的,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国人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一些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运往英国,参加在伦敦举行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多项大奖。

再譬如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游历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盛迹——水晶宫。

此后,中国官方和民间商人以组团参展、寄物参展和派员参观等各种形式,几乎参加了历届世博会。

当时的中国人把世界博览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

“赛奇会”是他们对世界博览会的一种理解,这当然是因为他们为能从技术为“奇技淫巧”的认识中摆脱出来,更深入的思索这些技术对世界的改造,对人的价值观的冲击与衍化。

但他们由衷的惊奇却是发自内心的。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全球会展业焦点转向亚洲,这将为中国会展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中国会展业正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为会展业创造条件;中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会展数量、规模等持续扩大、中国形成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中小城市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新特色;中国会展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其中中国同类展会的主办单位联合办展,形成规模效益;国外展览公司改变策略,由展会移植变为并购展会或者与中国展会主办单位合作办展;中国展会水平和会展设施进一步提高,其中品牌展会数量增加、会展观众组织等服务方式改进、会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中国会展主办者多元发展;中国会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展览活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

近几年来,展览业在以年均20%(估计数)速度发展。

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展览业的直接产值约6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5%。

如果按照德国科隆的一项分析计算标准,展览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为9%,那么,中国展览业的间接产值约为500-600亿人民币。

1 会展城市目前,中国展览业是遍地开花。

就展览规模和实力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的展览中心城市,分别占全国展览市场份额的25%、18%和8%;大连、长春、青岛、南京、苏州、合肥、杭州、宁波、厦门、西安、武汉、南宁、昆明、重庆等成为地区展览中心城市;此外,一些地、县、镇也兴建展览场馆、举办展览会,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展览城市,比如潍坊、义乌、顺德、乐从、东莞等。

据北京统计,北京会展业每年解决1.76万人就业,人均产值3.1 万美元(是北京人均产值水平的10 倍)。

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项目的250家展览公司中约130 家在北京,北京注册的展览公司约200 家、展览施工公司200 家,为展览服务的设计、广告公司约800 家。

中国会展业发展历程

中国会展业发展历程

中国会展业发展历程中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发展(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经贸交流逐渐增加,中国会展业开始发展。

1985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大型国际展览会,这标志着中国会展业的起步。

在这个阶段,会展业主要以贸易展览为主,参展规模相对较小,发展还比较缓慢。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1990年代中期-200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990年代中期,会展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了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

此阶段的特点是国内外展会数量大幅增加,各类型会展开始涌现,参展规模逐渐扩大。

第三阶段:规模扩大(2000年代中期-2010年代初)进入21世纪,中国会展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

在这个阶段,中国会展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展会呈井喷式增长。

与此同时,行业专业化水平提升,展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会展城市建设也逐渐兴起,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设了大型会展中心,成为国内外举办展会的重要场所。

第四阶段:综合竞争(201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会展业进入了综合竞争的阶段,国际间的会展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会展业在规模和水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国际知名的会展市场。

此阶段,中国会展业围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提升会展品质、增加会展附加值,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会展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规模扩大和综合竞争四个阶段。

从最初的小规模贸易展览到如今的国际化综合会展市场,中国会展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

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

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会展业在中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会展业是一种以展览、展示和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活动,它不仅能够促进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从行业规模、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来探讨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

会展业在中国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会展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举办的展览会数量超过了60000个,参展企业超过了300万家,观众数量超过了1亿人次。

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和拓展市场的机会,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了解行业动态和产品信息的平台。

会展业在中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展,扶持会展企业的发展;加大对会展业的宣传力度,提升会展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会展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提升会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技术创新对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展业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手段,提升会展效果和观众体验。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展览中;智能展台的使用增强了展商的展示效果和互动体验;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会展策划和营销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国际合作对于会展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会展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会展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会展,推动了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吸引国际会展进入中国市场,也促进了国内会展业的提升和发展。

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政府的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都为会展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会展业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会展业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来源:西点会展发布时间:2011-3-12 浏览次数:79
摘要: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会展发展史并不同步。

中国会展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出现的集市。

中国会展发展史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

分别对应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前期、改革开放前期及改革开放后期。

1)萌芽阶段
中国会展业的萌芽阶段从古代集市的产生开始,一直持续到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中国古代的集市普遍具有商业性,以市、集和庙会为主要代表形式。

市最初是指人们交换货物的场所。

到西周时期,市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

到宋朝时官府对市的控制逐渐减弱,市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性被逐渐突破,而市的商业色彩日益强烈。

集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经济交流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

与市相比,集大都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行,旨在促进生产和交易活动。

而庙会则源于宗教活动的开展,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产品交换以外,还包括宗教仪式和文化娱乐等活动。

事实上,受到历代封建王朝重农轻商的禁锢,中国的会展活动直到l9世纪仍然发展非常缓慢。

到了l9世纪末,中国开始尝试着参加各种世界博览会,自此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会展业才开始真正出现并逐渐成长。

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等人首先带着国内的丝绸、茶叶等民族产品参加英国的万国博览会并多次获得大奖。

随后在1873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维也纳的世界博览会。

此后,中国又先后参加了20多次世界博览会,其中包括:l876年美国费城的世界博览会、l878年和l900年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l885年美国新奥尔良的世界博览会及l903年日本大阪的世界博览会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自1926年到l951年期间一直没有参加世界博览会,其会展业在这一阶段进入了“休眠期”。

在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同时,中国在20世纪初期开始尝试着自己举办各种博览会,其中以南洋劝业会和西湖博览会最具代表性。

南洋劝业会于l910年在南京召开,是中国晚清的第一次全国博览会。

这次规模盛大的博览会为时半年,参观者达30万人以上,除了当时国内22个行政省全部参展以外,还吸引了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多国前来参展。

l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以纪念北伐胜利的名义而举行,其主旨为提倡国货、奖励实业和振兴文化。

虽然这次展会规模较大,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限制,其水平与当时国外的博览会还有很大的差距。

总体上讲,萌芽阶段,特别是l9世纪末的种种尝试对推动中国会展业的起步和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起步阶段
1951年3月,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德国的“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中国会展业起步阶段的开始。

据统计,自1951年至l985年中国共举办了427个出国展。

在1953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接待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来华展览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

从l953年到l978年中国共接待了112个来华展。

由于多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会展业在其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只是在出国参展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进展。

这一阶段会展活动的主要宗旨被确定为:配合新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冲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孤立和封锁,以及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而1982年中国参加美国诺克斯维尔世界博览会是中国会展业由最初的展示介绍为主,逐步发展到促进商务、贸易为主,并开始加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3)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深入,中国的会展活动逐渐由以政治为主导的起步阶段过渡到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迅速发展阶段。

最近20年来,会展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给举办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

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会展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科技交流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0,自此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大幅度加快。

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府于2004年1月颁布了《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并在规定中强调“国家鼓励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组织会议展览和专业交流方面的专有技术,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促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而2005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为中国会展业制定了规划蓝图。

这是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目标。

因此,2005年被公认为中国会展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国外会展巨头开始以合作办展及合资兴建会展场馆和设施等多种形式进军前景广阔的中国会展市场。

例如,2005年8月德国科隆国际展览公司签署双方长期在中国联合主办“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的协议。

同年lo月,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与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州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展览公司——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美国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与珠海政府签订了高达lo亿美元的工程协议,要将珠海的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改建成现代化的会展中心。

为了进一步吸引国外厂商来华参展,中国开始从2005年起逐渐实行“展位收费并轨”。

所谓“展位收费并轨”,是指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展商实行统一收费。

“展位收费并轨”的实施必将对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经验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会展业走向国际化。

随着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国会展业将有可能在今后的20年内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

2011德国重要展会
1月半年一届的Bread & Butter国际时装展是全球新潮时装、运动服装和街头时装最为重要的主题展会。

来自各个领域的名牌和设计师集萃于此。

每年一届的国际船艇展览会(简称“boot”)在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举行。

展品除风帆游艇和摩托艇外,还有电子和技术设备、船艇配件及服装。

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是家用和商用数码信息技术及电信解决方案的全球最大的展览会。

其主要目标群体为工业用户、批发商、零售商、手工业、银行、服务业、政府部门、科研部门和所有其他热衷技术的用户。

柏林国际旅游展览会(ITB)以超过18万观众(包括10万8千名专业观众)和来自108个国家的上万家展商雄踞国际旅游业展会之首。

参展对象有旅行社、预订系统、旅游区、航空公司、酒店乃至汽车租赁公司。

此外,ITB柏林国际会议还发展成为专家们讨论全球旅游业关键议题的集会场所。

ITB对专业和普通观众开放。

9月法兰克福国际车展(IAA)以其众多的全球首秀和近百万观众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车展之一。

世博园“溢向”长三角
经验表明,大型展会的辐射作用和商机溢出效应会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970年大阪世博会即是明证,在大阪世博会所产生的直接收入和附加值中,大阪市分别占12.8%和12.3%,其余均溢出到周边地区。

1970年后,以大阪为中心,半径约为50公里的关西经济带形成,成为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

世博会绝不仅限于5.28平方公里的园区。

全国都将分享上海世博会的“红利”,而长三角区域无疑是“世博利好”最集聚的区域。

世博大幕未启,长三角“世博经济”已行走在先。

浙北的德清县位于上海“两小时交通圈”内。

副县长王少华一年多来赴上海不下十次,“大多数都是冲着世博会来的”,拜访世博会各组织方,问信息、找机会,回县里再向企业推介。

德清已有多家企业交出了“世博订单”,即将参加世博会的国外客商也对县内莫干山脚下的农庄表现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

实际上,从上海筹办世博会开始,浙江大量嗅觉敏锐的企业早已把触角深深扎进上海世博会的沃土之中。

2009年,江苏先后三次组团赴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宣传推广江苏旅游,还精选了55条江苏“世博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向国际游客推出。

其中,南京精心策
划包装的“中世纪古都的瑰宝——南京明文化”“一个朝代的缩影——南京民国文化”“雨花科技之旅”等五条线路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江苏的建筑大军对世博会的商机紧抓不放。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省内建筑企业总包的世博会展馆及附属工程项目达15个之多,包括英国馆、比利时馆、俄罗斯馆、震旦馆等项目合同额超过32亿元。

东莞每年投资200亿元扶持会展业
义乌会展业起步于1995年,走出了一条“以贸兴展、以展促贸”的新路子,成为一种新兴的会展城市。

拥有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市场。

义乌市场6.2万个商位,经营面积400万平米,汇集了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种单品,辐射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交额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货物进仓、报关、商检、运输一条龙服务。

宾馆650多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