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7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课件第7章科学假说的检验与科学理论的评价

自然辩证法课件第7章科学假说的检验与科学理论的评价

4、有同样证据的其它假说H′ 的先验概率低于H,即 P(H′/k)< P(H/k)
结论:
5、这个假说最为可靠,即H 最可信
科学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事实 相符时,假说只是得到了经验证 据对过去的确证而非完全的证实
假说的确证可以看作是假说的检 验蕴涵作为一个证据在一定程度 上支持和确认了这个假说,而并 不意味着假说必然为真
解决方案:引入假说的先验概率 (H/k) 它不依确证证据的数量与质量为转 移,它逻辑上独立于假说的检验, 与检验无关,并可以在验前或验 后派给假说的一个数值
假说确证检验的逻辑结构 前提:
1、某个假说具有不可忽略的先验 概率,P(H/k)>0 2、如果这个假说为真,则其检验 蕴涵为真,H I
3、检验蕴涵为真,即 I
5、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关于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6、如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
7.1 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 1、什么是科学假说? 2、为什么要有科学假说?
H1:棍子弯曲现象是由于光粒子通 过气水分界面时所发生的折射 H2:棍子弯曲现象是棍子断裂了
H3:棍子弯曲现象是一种幻觉 H4:棍子弯曲现象是上帝对人类智 力的考验
意义标准
如果一个命题能用逻辑分析
的方法加以证明,或用经验事 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 具有认知意义,反之就没有意 义 - “意义就是可证实”
“曹操是个质数” “X 是一个动物” “X 是上帝” “单身汉是未婚的”
可证实性原则
原则上可证实
可确证 - 证实的经验可能性 - 证实的逻辑可能性
( H ∧ A1 ∧ A2 ∧ … A m) ┓I ┓ ( H ∧ A 1 ∧ A2 ∧ … Am )
I
H: 牛顿三大力学方程与引力定律 A: 太阳系现有行星运动的初始条件 和边界条件 出现反例,不能

自然辩证法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

自然辩证法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
•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相容性评 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
一、相容性评价
• 理论的相容性:如果从新理论T2可以推出 公认的理论T1,或者从T2推不出与T1相矛 盾的推论,那么T2与T1就是相容的。
• 相容性评价就是将新科学理论T2与公认的 科学理论T1进行比较,以确定T2是否与T1 相容。如果新的科学理论与公认的科学理 论不相容,且该新理论得到确认,就将引 起科学共同体抛弃相应的公认的理论或其 中的一部分,从而引起科学革命或对公认 理论的修改或补充。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 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 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章主要讨论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评 价和实验检验。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首先要接受同行 的评价。
• 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 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有 欠合理、欠完备之处,有时称为理性检验。
二、自洽性评价
• 自洽性评价: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 即分析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 一个理论T,如果不能从它逻辑地推出命题 A和非A,就是自洽的,反之就不是自洽的。 自洽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之间 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矛盾。
第三、考察理论所包含的公式的参数或变量是否较少,这些参量的次数和方程的级是否较低。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二、实验检验的复杂性 第一,推论和已知经验事实相符,这其实是理论对该事实的解释,不能确证该理论是真是假。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 第一,推论和已知经验事实相符,这其实是理论对该事实的解释,不能确证该理论是真是假。 科学理论的简单性: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尽可能少(逻辑基础简单,不是内容简单。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是实验检验的前提和基础,但科学理论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 科学理论的简单性: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尽可能少(逻辑基础简单,不是内容简单。 这是对未知现象的理论预见。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理论的相容性:如果从新理论T2可以推出公认的理论T1,或者从T2推不出与T1相矛盾的推论,那么T2与T1就是相容的。 本章主要讨论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评价和实验检验。 理论的相容性:如果从新理论T2可以推出公认的理论T1,或者从T2推不出与T1相矛盾的推论,那么T2与T1就是相容的。 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自然辩证法第七章师

自然辩证法第七章师

二、科学假说的作用 第一,假说对观察、实验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研 第一,假说对观察、实验具有指导作用 究是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在科研课题确定之后,总是 先提出初步假定,然后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科学事实, 再通过理论思维的加工、整理,提出科学假说,再设 计新的观察、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说。在这个过程中, 假说就始终指导着观察和实验。 第二,假说是由经验到理论的桥梁。科学研究的 第二,假说是由经验到理论的桥梁 目的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本质和规律往 往被大量复杂的现象所掩盖。因此,人们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就有一个过程。当认识还不够完备时,就 只能借助于假说。 第三,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 展。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各种原因,对同一对象会提 出不同的假说。不同假说的争鸣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 和发展。
四、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⒈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 历史、 ⑴ 历史、逻辑及其二者的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人类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界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 史和人类认识发展史。逻辑是指人们运用概念进行思 维的过程。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指人们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客 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或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的反映。 ⑵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意义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 之一。第一,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应与客观事 物自身的发展过程相统一。 第二,科学理论体系的逻 辑展开,应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相统一。
⑵ 间接验证法 第一,从假说成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客观效应 上去间接地验证假说的实质和内容。 第二,从假说成立所必然具有的本质现象和本质 特征上去间接证实假说实质内容。 第三,从假说成立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上去间接 地验证假说的实质内容。 第四,从验证假说所逻辑地作出的推论和预言上 去间接验证假说的实质内容。

自然辩证法第7章

自然辩证法第7章
科学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辅之以仪器,有 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 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经验层次的方法
18
一、科学观察的特点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在自然发生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3.渗透着科学理论

经验层次的方法
19
“观察渗透理论”
一种观点认为,存在着独立于理论之外 的“中性观察”。观察者不应受主观想法 干扰,并只有经过这种纯粹的观察,才不 会把某种先验的倾向、成见带入严肃的科 学认识活动,科学的经验基础才牢固。贝 尔纳曾讲过,“当你走进实验室之前,把 所有的想法像帽子、大衣一样脱去而换上 洁白的大褂。”

经验层次的方法
51
三、捕捉机遇的条件
客观条件:社会实际需要、科学发展水平、 观察实验的仪器设备、自然界本身的属性 主观条件:丰富的科学知识、勤于观察实验、 敏锐的洞察力、敏锐的识别力

经验层次的方法
52
对待机遇的正确态度

既要坚持明确的目的性,又要重视意外性; 既不夸大机遇的作用,也不忽视机遇的作用; 既不能依赖机遇,又不放过机遇。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15
科学事实应具有如下特点


A 客观性 B 理论和思想的渗透性 C 相对稳定性 D 价值性
10,ABC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16
科学事实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 个别存在的陈述 B 可复核 C 可重现 D 精确系统
10,ABCD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17
第二节 科学观察
经验层次的方法
39
科学实验有以下主要特点
1.可以纯化和简化自然现象 2.可以再现或重演自然过程 3.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6、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第三,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洽性)中发现问题。

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7、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1)科学事实的特点:其一,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

其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

科学事实作为科学活动中的第一阶段认识成果,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并且为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服务,其中必然渗透着理论。

其三,科学事实应该是比较系统的。

科学事实是对个别事物存在的陈述和描写,而事物的联系和变化是多样的。

作为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系统的反映事物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为理性思维加工提供可靠的事实根据。

其四,科学事实具有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的发现和确定虽然依赖于一定的科学理论,但科学事实一旦被确认,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2)科学事实的作用:首先,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其次,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8、科学事实上升到科学定律的途径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飞跃,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经验定律。

另一条是借助于想象、直觉与灵感得出的理论定律。

9、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其一,客观真理性。

其二,全面系统性。

其三,逻辑完备性。

其四,科学预见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①“星云说”②地质“渐变论”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④尿素的人工合成⑤细胞学说⑥生物进化论⑦电磁场理论⑧元素周期律(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自然哲学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12、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尽管观察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的客观性仍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证:第一,在标准条件下,观察者所得到的感觉图像(或观察数据)是能够重演的,当然要排除观察者主观意愿的歪曲;第二,观察中渗透的理论要经受过实践的检验;第三,观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手段,是符合科学理论原理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这种检验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符主要有三种形式: 1 确证 2 否证 3 判决性检验
1 确证
一个检验蕴涵与一个经验事实相符, 只是为该理论提供了辩护和支持,还不能 说完全证实了这一理论。我们把这称为确 证。 与检验蕴涵相符的证据数量越多,种 类越齐全、越精确、越具有新颖性,则理 论的确证程度越高。
2 否证
当检验蕴涵与证据不相符时,则可以 完全否定该理论,认为该理论不正确,这 称为否证。否证可以规定理论的最终命运。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既要有有利证据 支持,也要经受起否证性检验。
一个理论如果出现不自洽,则值 得怀疑。当然也可通过某些修改清除 不自洽,使理论更完善。
3、简单性评价
看一个理论是否更为简单。这里的简 单性不是指数学工具和计算方法的简单、 内容的简单,而是逻辑的简单性。即用尽 可能少的前提或基本假定解释尽可能多的 事实。 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简单性,往往也是 人们选择该理论的重要原因。 如日心说和地心说之争。
对理论进行逻辑评价只是一种辅助性 的方法。判断理论的优劣最终还是要通过 实践检验。 如日心说与地心说是不相容的,人们 最终选择日心说还是因为它接受了更多的 实践检验。
二、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
也就是说看理论与我们通过观察、实 验得到的的理论事实是否相一致。具体如 何对照检验?
理论(全称命题) 理论(全称命题) 演绎 具体结论(单称命题,亦称为检验蕴涵) 具体结论(单称命题,亦称为检验蕴涵) 是否相符 经验事实(证据) 经验事实(证据)
3 判决性检验
对两个相互竞争对立的理论,往往采 用判决性检验。
理论一 相互排斥 检验蕴涵 谁相符? 谁相符? 证据
上述评价和检验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但实际上远要复杂得多。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准确性
理论是否能准确预 测和解释实验结果。
广泛性
理论是否能适用于 多种情况和领域。
解释力
理论是否提供了深 入、全面的解释。
理论评价的方法
01
逻辑分析
通过逻辑推理分析理论的内在一致 性和自洽性。
比较评价
将理论与其他竞争理论进行比较, 评估其优劣。
03
02
实证检验
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理论的预测 和假设。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理论评价通常涉及文献综述、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等 方法,以评估理论的内在一致性和外部适用性。
理论评价有助于揭示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推 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理论检验在实践中的应用
01
理论检验是科学理论应用于实 践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将理 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实际 问题。
竞争与选择
多个理论可能同时解释同一现象, 经过实践检验和比较,只有最符 合事实的理论会被接受和流传。
修正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证据的 出现,科学理论需要不断修正和 发展,以适应新的认识和理解。
02
科学理论的评价
理论评价的标准
简洁性
理论是否以最简单 的方式解释了数据 和现象。
预测性
理论是否能做出新 的、可验证的预测。
未来研究需要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促进不 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拓展科学理论 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注重实践应用
未来研究需要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 谨性,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保证 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加强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 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ﻩ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ﻩ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ﻩ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ﻩ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ﻩ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ﻩ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ﻩ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ﻩ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ﻩ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ﻩ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ﻩ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ﻩ-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形成以后,要经过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检验和选择,才能被科学界所接受。

科学理论的评价、检验和选择,从具体的操作层次上,发生在科学论文的匿名审稿、论文发表后经受同行的质疑和批判,体现技术理念的技术方案的同行审查、不同规模的实验验证,以及科学奖励中的分级筛选等等过程之中。

从方法论上讲,科学理论的评价,是判断科学理论优劣的过程。

科学理论的检验,是考察科学理论真假的过程。

科学理论的选择,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科学理论中挑选出可接受理论的过程。

理论的优劣与其真假相关,人们不可能认为一个不反映或者错误反映自然的理论是一个好理论。

理论的真假有一个论证问题,人们不可能认为一个结论正确而逻辑混乱的理论是真理。

理论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其优劣与真假,但还受理论创立和论证者的修辞学手段以及来自接受者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理论的评价、检验和接受往往密切联系在一起,有时候根本就难以区分。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前验评价科学理论的前验评价,受科学家的评价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我们在这一节所论述的内容,并不是要提出指导科学家怎样评价科学理论的规则,而是概括科学理论评价的既有实践,概括一些共性的评价办法,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方法论建议,以对科学理论评价的实践有所启发。

科学理论的前验评价,就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是否合乎理性的考察,有时候也被人们称之为理性检验。

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应当经得起理性的检验。

理性的检验会发现理论的欠合理和欠完备之处,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指出方向。

而经不起理性检验的理论则没有资格和必要经受进一步的经验检验。

不考虑评价者的个性、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科学理论的前验评价主要包括相关性评价、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四个方面。

一相关性评价科学理论通常把不同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以一种或多种自然现象解释另外的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2,自然辨证法得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2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P23)3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特征与重大意义?(P39)36*补充,马克思主义得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系统自然观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2,系统自然观确立得重大意义?(P49)3,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P52)4,自然界物质系统得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得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得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P70)3,生态危机得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得本质与科学知识得构成1,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

(P97)3,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7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自然辩证法)7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章主要讨论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评价和实验检验。

【教学案例】1、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晚年,爱因斯坦把自己在科学实践中的经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思考和提炼。

在“自述”(1946年)这篇有名的回忆录中,他在开始批判那个作为理学基础的力学之前,论述了批判各种物理学理论的普遍观点。

爱因斯坦明确提出,评价科学理论有两个标准。

他认为:“第一个观点是很明显的: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

”它“所涉及的是用现成的经验事实来证实理论基础”。

“第二个观点涉及的不是关于(理论)同观察材料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理论本身的前提,关于人们可以简单地,但比较含糊地称之为前提(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作为基础的关系)的‘自然性’或者‘逻辑的简单性’。

”爱因斯坦分别称这两个标准为“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美”。

它们可以看作是评价科学理论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

在爱因斯坦看来,评价科学理论的外部标准是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

他这样说过:“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是先验地正确的。

惟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的‘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我认为,这里的“惟一”,无疑是就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而言的,它并不排斥作为评价科学理论的内部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爱因斯坦认为,经典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绝对同时性、绝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等等,在相对论中之所以被抛弃,正因为它们同实验之间不可能有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平面”、“直线”等概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命题: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真理性取决于它同经验总和的对应可能性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他后来还说过:“只有考虑到理论思维同感觉经验材料全部总和的关系,才能达到理论思维的真理性。

”这说明,理论的真理性的确立必须在实验检验之后,它是一个后验问题,而不是先验问题。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绪论:1.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性质和研究领域。

答: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哲学。

地位: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总体哲学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性质: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研究领域: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的建构关系、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性关系答: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具体统一,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所在。

A哲学和科学是内在融合的,这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具有多重复杂性。

B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C、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一章:l.试评价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和三个不同性级质的理论。

答:哲学本质: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哲学分类: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

三个不同性级:一级间接存在质、多级间接存在质、主观约定质。

2.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答:信息与物质是紧密联系的。

信息是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

物质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痕迹”,就是对作用物信息的接收和储存。

任何物质都已经将自身演化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状态的凝结着种种信息的信息体了。

正是物质的这种信息体性,规定着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3.本章阐释的四个世界理论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有何异同?答:波普尔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根据共存方式划分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

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是知识世界。

“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承认了物质与意识以及意识现象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但他把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视为同等的,实际上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势必陷入唯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教学大纲

《自然辩证法》教学大纲

《自然辩证法》教学大纲Dialectics of nature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 课程代码:2. 课程性质:3. 学时/学分:32/24. 课程目标:《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部分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准确概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正确回答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使研究生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科研工作。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第一,培养学生对各门科学理论中的哲学思想的认知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第二,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尤其是增强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为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奠定理论基础;第四,加深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文化,包括技术与社会之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

5. 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形式。

6. 考核方式:开卷结合课程论文写作。

7.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自然科学基础(高等物理、高等数学、高等生物学等)。

9.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一)教材:[1]《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司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自然辩证法专题讲座》(内蒙古自治区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统编教材).——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8。

(二)教学参考资料:[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人民出版社,1971[2]钱三强等. 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 知识出版社,1980[3]A·查尔默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1982[4]B·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的艺术. 科学出版社,1984[5]J·贝尔纳. 科学的社会功能. 商务印书馆,1982[6]J·里夫金等.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邓小平. 邓小平论科学技术. 科学出版社,1997[8]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9]曾国屏等. 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①客观真实性: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物质世界,不承认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要经受科学实践的反复检验。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知识最根本的属性。

②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可检验性要求对科学知识所涉及的内容给予明确的解释,并推导出特定的可以检验的论断,还应当预言今后可能得出的实验事实。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实践既是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标准,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对科学来说,任何正确的思想,都必定有检验它的方法。

科学的真理性,正是由它所具备的可检验性加以保证的。

③系统性:科学的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体系的。

其一,科学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采用概念、判断、推理法、等思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构成了有机的严密的逻辑系统。

其二,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的知识成果,既有经验知识,又有理论知识。

④主体际性: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2.科学理论有哪些基本构成及其特征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有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是在观察与时间的基础上,运用理性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与演绎、溯因与类比等方法)整理感性材料,从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科学理论是由三个基本的知识元素组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定律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1、问答题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江南博哥)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达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2、名词解释技术价值正确答案: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3、填空题欧洲近代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三个阶段包括:论战内容广泛(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认识的起源和途径、认识方法等),()(如牛顿力学、欧式几何等)的来源,以及认识能力问题(贝克莱和休谟的否定回答)。

正确答案:科学理论4、问答题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类型?正确答案: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

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

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

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

07--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07--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经验证实(经验主义、归纳主义、实证主义、操作 主义观点) 反驳证伪(批判理性主义、演绎主义、证伪主义观 点) 范式比较(历史主义、系统论观点)
第7-3页
自然辩证法
7.3 科学理论评价的困难
科学理论的鉴别评价意义重大
科学共同体需要去伪存真 国家和社会各界需要扶优汰劣
理论的鉴别和评价困难重重、异常艰辛
自然辩证法第71页71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认知和科学理性相容性评价理论背景自洽性评价逻辑严密科学悖论简单性评价科学认知偏好自然辩证法第72页72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但经验检验原则尚未取得共识经验证实经验主义归纳主义实证主义操作主义观点反驳证伪批判理性主义演绎主义证伪主义观点范式比较历史主义系统论观点自然辩证法第73页73科学理论评价的困难科学理论的鉴别和评价意义重大科学共同体需要去伪存真国家和社会各界需要扶优汰劣理论的鉴别和评价困难重重异常艰辛实践是终极标准但检验无休无止永无定论经验论和整体论各有利弊真正的证实和证伪几无可能逻辑检验也有难言之隐对逻辑以外的认识无能为力很难做到完备周详自然辩证法第74页74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科学理论的扩散传播和社会确认属科学传播学问题科学创见具备主体际性主体间性科学理论讲求修辞技巧合时而用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自然辩证法第75页本章学习要点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的困难科学传播和科学修辞手段
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
7.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授课教师:黄颖黔
自然辩证法
7.1 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
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认知和科 学理性
相容性评价(理论背景) 自洽性评价(逻辑严密)
科学悖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章主要讨论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评价和实验检验。

【教学案例】1、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晚年,爱因斯坦把自己在科学实践中的经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思考和提炼。

在“自述”(1946年)这篇有名的回忆录中,他在开始批判那个作为理学基础的力学之前,论述了批判各种物理学理论的普遍观点。

爱因斯坦明确提出,评价科学理论有两个标准。

他认为:“第一个观点是很明显的: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

”它“所涉及的是用现成的经验事实来证实理论基础”。

“第二个观点涉及的不是关于(理论)同观察材料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理论本身的前提,关于人们可以简单地,但比较含糊地称之为前提(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作为基础的关系)的‘自然性’或者‘逻辑的简单性’。

”爱因斯坦分别称这两个标准为“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美”。

它们可以看作是评价科学理论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

在爱因斯坦看来,评价科学理论的外部标准是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

他这样说过:“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是先验地正确的。

惟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的‘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我认为,这里的“惟一”,无疑是就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而言的,它并不排斥作为评价科学理论的内部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爱因斯坦认为,经典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绝对同时性、绝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等等,在相对论中之所以被抛弃,正因为它们同实验之间不可能有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平面”、“直线”等概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命题: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真理性取决于它同经验总和的对应可能性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他后来还说过:“只有考虑到理论思维同感觉经验材料全部总和的关系,才能达到理论思维的真理性。

”这说明,理论的真理性的确立必须在实验检验之后,它是一个后验问题,而不是先验问题。

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一些科学理论在提出(未受实验检验)时不具有真理性。

试问,难道麦克斯韦1864年提出的电磁场方程不具有真理性,而只是赫兹1887年的电磁波实验才使它具有真理性?难道狄拉克1928年预言正电子的理论不具有真理性,而只是安德森1932年通过实验在宇宙线中发现了正电子才使它具有真理性?这些科学理论在提出时本身就具有真理性,它们只是不具有所谓的“现实的真理性”。

与此相对,我们不妨称科学理论在未受实验检验时本身所“固有的”真理性为“潜在的真理性”。

通过实验检验,这些潜在的真理性就转化为现实的真理性,从而使科学理论焕发出它的现实性和力量。

也许可以说,“内部的完美”标准,恰恰就是用来评价科学理论的“潜在的真理性”的。

外部标准固然是评价科学理论的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对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是了如指掌的,这也是他相当重视内部标准的原因。

综观爱因斯坦的观点,内部标准在评价科学理论中之所以必不可少,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第一,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这一要求初看起来似乎很明显,但应用起来却非常伤脑筋。

爱因斯坦敏锐地觉察到:“人们常常,甚至总是可以用人为的补充假设来使理论同事实相适应,从而坚持一种普遍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认为,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由此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构成的,前者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用外部标准对理论进行评价时,常常可以引入人为的补充假设把反驳事实变成非反驳的事实甚或有利的证据,从而保持理论基础不变。

这正如迪昂(旧译杜恒)早在本世纪初就指出的,预言出现某一现象涉及到若干个假设,即使这类情况的先行条件陈述无误,未能观察到所预见的现象,也仅仅是否证那些假设的合理。

为了恢复与观察的一致,科学家可以随意改变出现在前提中的任何一个假设。

拉卡托斯后来在他的“研究纲领”方法论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些观点。

研究纲领有内部结构即“硬核”,它对应于爱因斯坦的基本观念;研究纲领的外部结构即“保护带”,它由各种辅助性的理论假设构成。

因此、当经验事实与理论不相容时。

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辅助性假设来使理论适应经验事实,从而使“硬核”免遭否证。

例如,斐兹杰惹和洛伦兹针对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否定结果提出的收缩假设就是这样的人为的辅助假设。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谓的“判决实验”。

我在一篇短文中通过历史事实表明,就连许多人认为是判决实验的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当时既没有驳倒一般的以太理论,也没有驳倒流行的静止以太说。

奎因也认为,科学是一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命题和理论组成的大网络;这个网络的四周是具体科学和应用科学,它们与经验事实直接联系;而处于网络中心的是高度抽象的数学和逻辑,它们一般不受经验事实变化的影响,尽管它们并非绝对不可修改。

这就给直接应用外部标准检验科学理论带来极大的困难。

第二,爱因斯坦发现:“对应于同一个经验材料的复合,可以有几种理论,它们彼此很不相同。

但是从那些由理论得出的能够加以检验的推论来看,这些理论可以是非常一致的,以致在两种理论中间难以找出彼此不同的推论来。

”例如在生物学领域,在达尔文关于物种由于生存竞争的选择而发展的理论中,以及在以后天获得性遗传这一假设为根据的物种发展理论中,就有这样的情况。

以牛顿力学为一方,以广义相对论为另一方,又是两种理论的推论非常一致的实例,它们都受到同一经验材料复合的支持。

尽管这两种理论的摹本假定完全不同,但是要从广义相对论中找出能加以检验而为相对论以前的物理学理论所得不到的推论,为数还是很少的。

显而易见,这不仅对理论形成中的“归纳万能论”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为依据外部标准评价科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第三,要用外部标准评价理论,首先必须确定这个理论的经验内涵,即确定该理论可用实验事实证实的命题。

然后才能着手进行实验,对命题进行评价。

但是,这并非总是立即可以实施的,科学家当然也不能为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把理论思维停顿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标准就能够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只要数学上暂时还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不能确立这个理论的经验内涵,逻辑的简单性就是衡量这个理论的价值的惟一准则,即使是一个当然还不充分的准则。

”第四,当基本概念和公理距离直接可观察的东西愈来愈远,以致用事实来验证理论的含义变得愈来愈困难和更费时日的时候,“内部的完美”对于理论的选择和评价就一定会起更大的作用。

例如,牛顿力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都与日常经验相一致,它们距离那些可否证它们的直接可观察的东西相当遥远。

但是,当人们用内部标准来衡量它们时,却会发现它们是不自然、不简单的。

面对牛顿力学,善于深思的科学家都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绝对空间是力学过程的无所不在的积极参与者,而它自身为什么不受物体及其运动的影响呢?惯性参照系为什么比其他一切刚性坐标系优越呢?为什么速度是相对的而加速度却是绝对的呢?运动定律中出现的惯性质量也在引力定律里出现,但为什么不在其他各种力的表示式里出现呢?把能量划分为本质上不同的两部分(动能和势能)是自然的吗?爱因斯坦正是从这些问题入手批判牛顿力学的,而不是主要依据实验事实进行评价的。

这是他创立相对论的思想基础。

第五,用外部标准评价理论,必须把理论同观察到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

在这里,恼人的问题出现了:观察并非是中性的,事实也不是赤裸裸的。

观察者是能动的主体,他的观察不可能对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一览无余,而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是受理论指导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观察同一现象,也会看到不同的东西;观察到的事实要用语言陈述才能与理论比较,才能进行交流,观察陈述本身就包含着理论。

这就是当代科学哲学所谓的“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

因此,用外部标准来评价科学理论,实际上并不是把理论同赤裸裸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而是把理论同通过渗透理论的观察所得到的、包含着理论的观察陈述进行比较,这势必造成了运用外部标准评价科学理论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

爱因斯坦也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他在同海森伯的一次谈话中承认:观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在我们能够宣称已经在最低程度上观察了任何东西之前,我们必定能够说出自然界是怎样起作用的,必定至少用实践的语言知道了自然规律。

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当我们宣称我们能够观察某种事物时,我们实际上应当是说:虽然我们就要提出同旧规律不一致的新的自然规律,可是我们仍然假定,这些现存的规律—包括从现象到我们的意识这整个途径—以这样的方式起作用,使我们可以依靠它们,从而才可以谈论“观察到的结果”第六,实验的检验当然是任何理论的有效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但是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去试一试;由于材料、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设计好的实验都能在短时间内付诸实施。

这也是科学家对“自然性”、“简单性”等内部标准感兴趣的原因。

资料来源:李醒民:《哲学研究》,1985(6)。

讨论题1.爱因斯坦提出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与我们课本上所学的标准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评价科学理论的外部标准是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外部标准与内部标准之间有什么关系?3. 爱因斯坦是如何用他的标准评价和批判牛顿力学的?请同学们试着运用爱因斯坦的内部标准对他的相对论进行评价。

2、一个规律的终结上周,宇宙仍像往日那样绚丽多彩,但对寻找物质内部秘密的物理学家们来说,一个新的狂风暴雨式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他们遵循的规律中,有一个被证明根本就不是规律。

从现在起,他们的渊博知识再也永远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哥伦比亚大学称,有两个实验证明核物理基础之一的“宇称规律”系人为惯例,除特殊情况外,对自然没有约束力。

消息一公布,人们兴奋不已。

根据宇称规律,物体及其镜像都必须遵守相同的物理规律。

该规律大约在30年前用于核物理,十分重要。

看来像是违背这一规律的理论便立即遭到排斥。

现代核物理的基础多数都建立在宇称守恒基础上。

求解难题去年夏天,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杨振宁教授(两位勇敢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都是中国人)访问长岛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向宇称守恒发起挑战。

那里夏天气候宜人,加上其大型的设备,吸引着全美国度假的物理学家们。

在自由讨论中(有些在户外华盛顿海滨举行),有一个主要题目是τ-θ难题,自1953年以来,许多主要的物理学家都大胆地试图解释这一难题。

物理学家们把τ-θ难题归咎于世界上两台最大的核粒子加速器,一台是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高能同步稳相加速器,另一台是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力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

核粒子加速器在其运行的几年内,提出的问题比解决的还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