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20)
25
异丁烯
isobutylene
(CH3)2CCH2
易燃气体
(有毒)
5。13,5.75,
5。109
2
(20)
26
环丙烷(液化的)
cyclopropane
CH2CH2CH2
易燃气体
5。1,5。13,
5。102
2
27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CH2CH2O
5。1,5。13,
5.94
28
乙烯基溴
CH2CHBr
易燃气体
5.1,5.10
2
32
硫化氢(液化的)
hydrogen sulfide
H2S
易燃气体
(有毒)
5。1,5.13,
5.20,5。75,
5.103,5。111
2
(20)
A2。2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表A3
序号
品 名
别 名
分子式
(或结构式)
主(次)
危险性类别
危险特性
标志
1
一氧化二氮(压缩的)
Kr
不燃气体
5.20
20
氪(液化的)
krypton
Kr
21
氮(压缩的)
nitrogen
N2
5.20,5。103
22
氮(液化的)
nitrogen
液氮
N2
A2.3 有毒气体
表A4
序号
品 名
别 名
分子式(或结构式)
主(次)
危险性类别
危险特性
标志
1
二氧化硫(液化的)
sulfur dioxide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爆炸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爆炸品爆炸品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表A1 序号品名别名分子式(或结构式)主(次)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标志 1 2,4,6-三硝基甲苯(干的或含水小于30)trinitrotoluene 梯恩梯茶色炸药CH3C6H2(NO2)3 爆炸性(有毒)5.13,5.17,5.37,5.57,5.110,5.1201(26)2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2,4,6- trinitrophenylmethyl nitramine 特屈儿(NO2)3C6H2N(NO2)CH2 5.13,5.31,5.38,5.57,5.95,5.1103 2,4,7-三硝基芴酮2,4,7-trinitrofluorenone C6H3(NO2)COC6H(NO2)2 5.9,5.57,5.85,5.1104 2,4,6-三硝基苯胺2,4,6- trinitroaniline 苦基胺NH2C6H2(NO2)3 爆炸性 5.13,5.57,5.1101 5 1,3,5-三硝基苯(干的或含水小于30)1,3,5-trinitrobenzene 均三硝基苯C6H3(NO2)3 5.13,5.57 6 2,4,6-三硝基苯甲酸(干的或含水小于30%)2,4,6-trinitrobenzoic acid 三硝基安息香酸C6H2(NO2)3COOH 5.13,5.57 7 三硝基苯甲醚trinitroanisole 三硝基茴香醚苦味酸甲酯C6H2(OCH3)(NO2)3 5.13,5.23,5.57,5.1108 2,4,6-三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小于30%)2,4,6-trinitrophenol 苦味酸(NO2)3C6H2OH 爆炸性(有毒)5.13,5.57,5.94,5.1101(26)9 2,4,6-三硝基苯酚铵(干的或含水小于10%)2,4,6- ammonium trinitrophenol 苦味酸铵C6H2(NO2)3ONH4 爆炸性5.13,5.32,5.36,5.57,5.711 10 2,4,6-三硝基氯苯2,4,6-trinitrochlorobenzene 苦酰氯苦基氯C6H2Cl(NO2)3 5.13,5.57 11 三硝基萘trinitronaphthalene (NO2)C10H5 5.13,5.57,5.9012 六硝基二苯胺(含水<75%)hexanitrodiphenyl-amine 二苦基胺、六硝炸药(NO2)3C6H2NHC6H2(NO2)3 爆炸性(有毒)5.13,5.18,5.32,5.57,5.94,5.105,5.1121(26)[next]13 2,3,4,6-四硝基苯胺2,3,4,6- tetranitroaniline C6H(NO2)4NH2 爆炸性5.13,5.57,5.1101 14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含水≥15%或含钝感剂)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黑索金、旋风炸药。
附录A--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138
硝基外用瓷漆
nitrocellulose exte-
rior enamels
易燃
5.6,5.12,
5.76
5
139
硝基透明漆
nitrocellulose clear
lacbuers
易燃
5.6,5.12,
5.76
5
140
硝基清漆
nitrocellulose varn-
ishes
易燃
5.6,5.12,
5.76
5
易燃
5.6,5.12,
5.76
5
易燃
5.6,5.12,
5.76
5
易燃
5.6,5.12,
5.76
5
易燃
5.6,5.12,
5.76
5
易燃
5.6,5.12,
5.76
5
附录A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补充件)
A1第1类爆炸品
A1.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表A1
序号
品名
别名
分子式
(或结构式)
主(次)
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类别
危险特性
标志
7
乙烯防腐漆
vinyl anti-corrosive varnishes
易燃
5.6,5.12,
5.76
5
63
丙烯酸清漆
acryic lacguers
易燃
5.6,5.12,
5.76
5
34
丙烯酸底漆
acrylic primers
易燃
5.6,5.12,
5.76
5
54
国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2 的) 3 过氧化二苯甲酰 4 过氧化十二酰(工业纯) 5 过氧化甲乙酮 6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7 过氧化环己酮 8 过氧化叔丁醇 9 过氧化羟基异茴苯
1 一氧化铅 2 乙二酸 3 乙二酸二乙酯 4 乙二酸二丁酯 5 乙二酸二甲酯
23 3-丁烯-2-酮 24 三乙胺 25 三甲胺(溶液) 26 2,2,4-三甲基戊烷 27 无水乙醇 28 正丁胺 29 正丁腈 30 正丁酸甲酯 31 正丁醛 32 正戊醛 33 正戊胺 34 正庚烷 35 正硅酸甲酯 36 丙烯腈(抑制了的) 37 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38 丙烯酸甲酯(抑制了的) 39 丙腈 40 丙酸乙酯 41 丙酸异丁酯 42 丙酸甲酯 43 1-丙醇 44 2-丙醇 45 丙醛 46 石油醚 47 石脑油 48 2-戊酮 49 甲苯 50 2-甲基哌啶 51 甲基丙烯腈(抑制了的) 52 甲基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53 2-甲基丙烯醛 54 4-甲基-2-戊酮 55 甲基肼 56 甲酸正丁酯 57 甲酸异丁酯 58 甲酸正丙酯 59 甲酸异丙酯 60 甲醇 61 2-甲基-2-丙醇 62 异丁酸乙酯 63 异丁酸甲酯 64 异丁酸异丙酯 65 异庚烷 67 环己烯 68 环戊胺 71 苯 72 叔丁胺
1 连二亚硫酸钠 2 铪粉(干燥的) 3 黄磷
4 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 4.3遇湿易燃物品
1 甲醇钠 2 四氢化铝锂 3 金属钠 4 金属钾 5 金属钙 6 金属铯 7 金属铷 8 金属锂 9 金属锶 10 钠汞齐 11 氢化钙 12 氢化锂 13 钾钠合金 14 锌粉 15 铝粉(未封装的) 16 氰氨化钙(含碳化钙>0.1%) 17 硼氢化钠 18 硼氢化钾 19 碳化钙 20 碳化铝 21 镁粉 22 磷化钙 第5类 氧化剂或有机 过氧化物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GB 13690-9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
在附录部分列出了997种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表中给出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别名、英文名、分子式、主要危险性类别、次要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与危险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包装标志,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的分类和包装标志。
2 引用标准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 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3.1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与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 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 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 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
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2 引用标准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 分类3.1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3.1.1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1.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 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1.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1.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
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2 引用标准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 分类3。
1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3.1。
1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
1。
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 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 温度在21。
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
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
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
1.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1。
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危险化学品明细表33种

1 氨溶液[含氨>10%]氨水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 石脑油溶剂油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3 硫氢化钠氢硫化钠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4 硫酸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5 天然气[富含甲烷的]沼气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6 重质苯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7 调和油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8 尾油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9 醚后碳四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0 煤焦油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1 盐酸氢氯酸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2 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3 硫酸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4 蒽油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5 重芳烃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6 环烷酸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7 煤焦沥青焦油沥青;煤沥青;煤膏…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8 氢氧化钠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19 干气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0 硫酸铵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1 柴油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2 液氨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3 甲醇木醇;木精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4 液化石油气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5 压缩空气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6 氮气氮气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7 氢气氢气中间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8 石油醚石油醚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9 二甲苯二甲苯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30 甲苯甲苯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31 苯苯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32 汽油汽油产品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33 石脑油石脑油原料否是通过查看查看。
26、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发布时间:1992-9-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
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 分类 3.1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 3.1.1 第1类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1.2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 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1.3 第3类 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1.4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1.5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_gb13690-92

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Classification and labels of dangerous chemicalsubstances commonly used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9—28发布 1993-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
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2 引用标准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 分类3。
1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3.1.1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
1.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 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3.1.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附录A之欧阳引擎创编

5.5,5.20,5.59,5.114
18
氧(液化的)oxygen
液氧
O2
19
氪(压缩的)krypton
Kr
不燃气体
5.20
20
氪(液化的)krypton
Kr
21
氮(压缩的)nitrogen
N2
5.20,5.103
22
氮(液化的)nitrogen
液氮
N2
A2.3 有毒气体
表A4
序号
品名
别名
分子式(或结构式)
C6H(NO2)4NH2
爆炸性
5.13,5.57,5.110
1
14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含水≥15%或含钝感剂)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黑索金、旋风炸药
C3H6N3(NO2)3
爆炸性(有毒)
5.13,5.57,5.110
1(26)
15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含水≥25%或含钝感剂≥15%)pentaerythrite tetra-anitrate
C3H5(ONO2)3
爆炸性
5.21,5.57,5.110
1
18
硝化淀粉(干的或含水<20%)nitrostarch
[C6H7O2(ONO2)3]n
5.13,5.57,5.58
19
硝化纤维素(干的或含水或乙醇≤25%或含增塑剂<18%)nitrocellulose
硝化棉
C12H17(ONO2)3O7~C12H14(ONO2)6O7
苦味酸铵
C6H2(NO2)3ONH4
爆炸性
5.13,5.32,5.36,5.57,5.71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
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2 引用标准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 分类3.1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3.1.1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1.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 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1.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1.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H3PO4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9
亚硫酸氢钠
重亚硫酸钠
酸式亚硫酸钠
NaHSO3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30
三氯化铁
氯化铁
无水三氯化铁
FeCl3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31
氢氧化钠溶液
苛性钠
烧碱
液碱
NaOH
强腐蚀性强碱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32
水合肼(含肼≤64%)
水合联氨
H2NNH2·H2O
HNO3
腐蚀性(氧化性)
(氧化性)
(氧化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5
氯酸钠
NaClO3
氧化性
(有毒)
第5.1类
氧化剂
6
硫酸
H2SO4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7
盐酸
氢氯酸
HCl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8
乙酸(含量〉30%)
醋酸溶液
CH3COOH
腐蚀性(含量〉80%,易燃)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9
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序号
名称
别名
分子式
主(次)危险性类别
分类等级
1
硫磺
硫磺块
硫磺粉
S
易燃固体
第4.1类
易燃固体
2
过氧化氢(27.5%≤含量≤50%)
双氧水
H2O2
氧化性(含过氧化氢>40%,腐蚀性)
第5。1类
PB-02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按 GB 190 的有关规定执行。 4.4 标志的使用 4.4.1 标志的使用原则
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 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 4.4.2 标志的使用方法
WL-PB-0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按 GB 190 的有关规定执行。 5 危险特性
根据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易发生的危险,综合归纳为以下多种基本危险特性。对每种危险化学品 应选用适当的基本危险特性来表示它们易发生的危险。 5.1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2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3 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4 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5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5.6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7 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 5.8 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 5.9 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5.10 与氧化剂会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 5.11 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5.12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 5.13 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5.14 遇明火、高热能燃烧。 5.15 遇高温剧烈分解,会引起爆炸。 5.16 遇高热分解。 5.17 受热时分解。 5.18 受热、光照会引起燃烧爆炸。 5.19 受热、遇酸分解并放出氧气,有燃烧爆炸危险。 5.20 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5.21 暴热、遇冷有引起爆炸危险。 5.22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5.23 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 5.24 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 5.25 受热、遇潮气分解并放出氧,有燃烧爆炸危险。 5.26 遇潮气、酸类会分解并放出氧气,助燃。
国标: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15 三氯化锑 16 三氯化磷 17 三碘化锑 18 三溴化锑 19 三溴化硼 20 三溴化磷 21 己酰氯 22 五氧化二磷 23 五氯化钼 24 五氯化锑 25 五氯化磷 26 甲基丙烯酸(抑制了的) 27 甲基磺酰氯 28 甲酸 29 丙烯酸(抑制了的) 30 丙酸(含丙酸80%以上) 31 丙酸酐 32 四氯化钛 33 四氯化硅 34 四氯化锡(无水) 35 四氯化锆 36 四氯化碲 37 四氯化锗 38 四碘化锡 39 发烟硝酸(含量在86%-97.5%) 40 发烟硫酸 41 亚硫酸 42 亚硫酸氢铵 43 亚磷酸 44 多聚磷酸(含P2O5 84%) 45 次磷酸 46 苯乙酰氯 47 苯甲酰氯 48 氟硅酸 49 氟硼酸 50 氢氟酸 51 氢溴酸 52 氢碘酸 53 盐酸 54 邻苯二甲酸酐 55 氧氯化铬 56 氧氯化磷 57 氧氯化硒 58 硒酸 59 偏磷酸 60 硝酸 61 疏基乙酸
1 连二亚硫酸钠 2 铪粉(干燥的) 3 黄磷
4 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 4.3遇湿易燃物品
1 甲醇钠 2 四氢化铝锂 3 金属钠 4 金属钾 5 金属钙 6 金属铯 7 金属铷 8 金属锂 9 金属锶 10 钠汞齐 11 氢化钙 12 氢化锂 13 钾钠合金 14 锌粉 15 铝粉(未封装的) 16 氰氨化钙(含碳化钙>0.1%) 17 硼氢化钠 18 硼氢化钾 19 碳化钙 20 碳化铝 21 镁粉 22 磷化钙 第5类 氧化剂或有机 过氧化物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分子式 (或结构式) 天然橡胶,丁 苯橡胶及其他 合成橡胶 C2 H6 C2 H6 C2 H4 氟碳树脂为主 要成膜物质, 采用高耐候性 的陶瓷无机颜 料 碳―氟键 主(次) 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 刺激性气味 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 气味 气体 气体 气体
序号
品 名
别 名
C2 H4 机油 玻璃胶 石英砂与碳酸 钠高温熔融后 和水蒸煮而成
易燃气体 液体 液体
11
聚氨酯泡沫填缝 剂
单组份聚氨酯 泡沫(OCF)是 气雾技术和聚 泡沫填缝剂 氨酯泡沫技术 交叉结合的产 物
液体
液体
1 2 3 4
聚丁烯等弹性体 乙炔 (溶于介质的) 乙烷(压缩的) 乙烷(液化的)
树脂
电石气
5
FC-W350系列水性 氟碳涂料
油漆涂料
刺激性气味
气味
6 7 8 9 10
氟碳涂料 可常温固化FCS202系列氟碳涂 料 乙烯(液化的) 润滑油 泡化碱
油漆涂料 油漆涂料
刺激性气味 刺激性气味
气味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体 液体 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四氯乙碳 对苯醌 对硝基苯甲酰肼 对硝基苯甲酰氯 亚砷酸钠 N-亚硝基二苯胺 亚碲酸钠 异氰酸苯酯 异稻瘟净 克瘟散 苄胺 2-吡咯酮 狄氏剂 苯乙腈 1,2-苯二酚 1,4-苯二酚 1,3-苯二酚 1,4-苯二胺 苯甲腈 苯肼 苯胺 N-苯基-2-萘胺 苯酚 苯硫酚 4-叔丁基苯酚 氟化钠 氟化铅 氟化铝 氟化铯 氟化锌 氟硼酸锌 砷酸钠 铍 铊 盐酸-N-乙基苯胺 敌敌畏 4-氨基-N,N-二甲基对苯二胺 4-氨基吡啶 2-氨基苯酚 4-氨基苯酚 1-萘胺 烟碱 硒化镉 粗酚 2-硝基甲苯 3-硝基甲苯 4-硝基甲苯
N,N-二甲基苯胺 3,3´-二甲基联苯胺 2,4-二异氰酸甲苯酯 2,6-二异氰酸甲苯酯 1,1-二苯肼 1,2-二苯肼 二氧化硒 3,4-二硝基二苯胺 4,6-二硝基邻甲苯酚 1,2二硝基苯 1,3二硝基苯 1,4二硝基苯 2,4-二硝基苯胺 二氯甲烷 1,2-二氯苯 1,4-二氯苯 1,3-二氯苯 1,2-二溴乙烷 二碘甲烷 三氟化二砷 1,1,1-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 三氯乙烷 三氯乙醛(无水的,抑制了的) 三氯化砷 三氯甲烷 1,2,3-三氯苯 三溴甲烷 三碘化砷 五氧化二砷 五氧化二锑 六氯乙烷 六氯苯 丙二腈 丙烯酰胺 2-甲苯酚 3-甲苯酚 4-甲苯酚 (混合)甲酚 甲拌磷 甲胺磷 N-甲基苯胺 2-甲基苯胺 3-甲基苯胺 4-甲基苯胺 四氧化三铅 四氯乙烯
第8类 腐蚀品
8.1酸性腐蚀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氯化碘 乙酸(含量大于80%) 乙酸(10%<含量<80%) 乙酸酐 二乙基二氯硅烷 二氯乙酸 丁二酰氯 丁酸酐 三氟乙酸 三氟乙酸酐 三氯乙酸 三氯化钛 三氯化铝(无水) 三氯化锑 三氯化锑 三氯化磷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3.3高闪点液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钛酸四乙酯 钛酸四异丙脂 原甲酸甲酯 溶剂苯 硫代乙酸 氯甲酸乙酯 氯甲酸甲酯 氯代异戊烷 2-碘丙烷 2-溴-2-甲基丙烷 酚醛-缩醛粘合剂 碳酸二甲酯 乙二醇二乙醚 乙二醇甲醚 乙酸乙二醇甲醚 乙酸正戊酯 乙酸仲己酯 1,4-二乙基苯 1,2-二甲苯 1,3-二甲苯 1,4-二甲苯 2-甲基-2-丙醇 2,4-二甲基吡啶 二异丁胺 1,3-二氯丙烷 1,3-二氯丙烷 三正丙烷 1,3,5-三甲基苯 2-己酮 丙苯 丙酸正丁酯 正丁酸乙酯 正丁酸正丙酯 正丁醇 正丁醚 正戊醇 正硅酸乙酯 2,4-戊二酮 2-甲基吡啶 甲基叔丁基酮 甲酸正戊酯 异丁醇 异丁基酸异丁酯 异戊酸异丁酯 仲丁醇 仲戊醇
第4类 易燃固体、 自然固体和遇湿易 燃物品
4.1易燃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2自燃物品 1 连二亚硫酸钠 2 铪粉(干燥的) 3 黄磷 2,4-二硝基间苯二酚(含水≥15%) 2,4-二硝基苯甲醚 2,4-二硝基苯酚(含水≥15%) 1,4-丁炔二醇 三聚甲醛 五硫化二磷 4-亚硝基酚 红磷 多聚甲醛 金属钛粉(含水>25%) 金属锆粉 2-茨酮 铝粉(油蜡封装的) 2,2´-偶氮二异丁腈 消化纤维素(含氮量12.6%以上,含增速物制质≥18%) 萘 硫磺 金属镁(片状、带状或条状)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硝基苯 4-硝基苯肼 2-硝基苯酚 3-硝基苯酚 4-硝基苯酚 硝酸亚汞 2-羟基苯甲醛 硫钡合剂 硫氰酸苄 硫氰酸汞 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甲酯 硫酸亚铊 喹啉 锑粉 氰化亚铜 氰化亚铜(三)钠 氰化汞 氰化钠 氰化钡 氰化钙 氰化钾 氰化银 氰化锌 氰酸钠 2-氯乙醇 氯乙醛 氯乙酸乙酯 1-氯-2,4-二硝基苯 4-氯三氟甲苯 氯化乙基汞 氯化汞 氯化苄 氯化钡 氯化亚铊 氯化硒 2-氯-2-甲基丁烷 氯甲酸异丁酯 3-氯-1,2-环氧丙烷 碘乙烷 碘化汞 碘化亚铊 碘甲烷 溴乙烷 溴乙酸乙酯 溴乙酸甲酯 溴化亚汞
4 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 4.3遇湿易燃物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5类 氧化剂或有机 过氧化物 5.1氧化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醇钠 四氢化铝锂 金属钠 金属钾 金属钙 金属铯 金属铷 金属锂 金属锶 钠汞齐 氢化钙 氢化锂 钾钠合金 锌粉 铝粉(未封装的) 氰氨化钙(含碳化钙>0.1%) 硼氢化钠 硼氢化钾 碳化钙 碳化铝 镁粉 磷化钙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过硫酸铵 过硼酸钠 仲高碘酸钠 重铬酸钠 重铬酸钾 重铬酸钡 重铬酸铵 高氯酸(含量50%~72%) 高氯酸钠 高氯酸钡 高氯酸铅 高氯酸钾 高氯酸钙 高氯酸锂 高氯酸铵 高氯酸镁 高碘酸 高碘酸钠 高碘酸钾 高锰酸钠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钙 高锰酸锌 硝酸汞 硝酸钯 硝酸钐 硝酸钡 硝酸钠 硝酸钙 硝酸钾 硝酸胍 硝酸钴 硝酸铅 硝酸铁 硝酸铝 硝酸铯 硝酸铬 硝酸铜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硝酸钕 硝酸锂 硝酸锆 硝酸锌 硝酸锆酰 硝酸镧 硝酸锰 硝酸镍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三碘化锑 三溴化锑 三溴化硼 三溴化磷 己酰氯 五氧化二磷 五氯化钼 五氯化锑 五氯化磷 甲基丙烯酸(抑制了的) 甲基磺酰氯 甲酸 丙烯酸(抑制了的) 丙酸(含丙酸80%以上) 丙酸酐 四氯化钛 四氯化硅 四氯化锡(无水) 四氯化锆 四氯化碲 四氯化锗 四碘化锡 发烟硝酸(含量在86%-97.5%) 发烟硫酸 亚硫酸 亚硫酸氢铵 亚磷酸 多聚磷酸(含P2O5 84%) 次磷酸 苯乙酰氯 苯甲酰氯 氟硅酸 氟硼酸 氢氟酸 氢溴酸 氢碘酸 盐酸 邻苯二甲酸酐 氧氯化铬 氧氯化磷 氧氯化硒 硒酸 偏磷酸 硝酸 疏基乙酸 疏代磷酰氯 硫酸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5.2有机过氧化物 1 2 3 4 5 6 7 8 9
硝酸镁 硝酸锶 硝酸镉 硝酸镝 硝酸镨 硝酸铊 硝酸铋 氯酸钠 氯酸钡 氯酸钾 氯酸铵 氯酸锶 碘酸 碘酸氢钠 碘酸钠 碘酸钡 碘酸钙 碘酸钾 碘酸铅 碘酸铵 碘酸银 碘酸锌 碘酸锂 碘酸镉 溴酸钠 溴酸钡 溴酸钾 溴酸银 溴酸锌 溴酸镁 过乙酸(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稳定剂)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 过氧化二苯甲酰 过氧化十二酰(工业纯) 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环己酮 过氧化叔丁醇 过氧化羟基异茴苯 一氧化铅 乙二酸 乙二酸二乙酯 乙二酸二丁酯 乙二酸二甲酯 二甲苯酚
第6类 有毒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次氯酸钙(含有效氯10%~39%)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钡 亚硝酸钾 亚氯酸钠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钡 过氧化钙 过氧化钾 过氧化铅 过氧化锌 过氧化锶 过氧化镁 过氧化氢溶液(8%≤含过氧化氢≤40%) 过氧化氢溶液(40%≤含过氧化氢≤60%) 过氧化氢溶液(含过氧化氢>60%,特许的) 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7 68 71 72
3-丁烯-2-酮 三乙胺 三甲胺(溶液) 2,2,4-三甲基戊烷 无水乙醇 正丁胺 正丁腈 正丁酸甲酯 正丁醛 正戊醛 正戊胺 正庚烷 正硅酸甲酯 丙烯腈(抑制了的) 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丙烯酸甲酯(抑制了的) 丙腈 丙酸乙酯 丙酸异丁酯 丙酸甲酯 1-丙醇 2-丙醇 丙醛 石油醚 石脑油 2-戊酮 甲苯 2-甲基哌啶 甲基丙烯腈(抑制了的) 甲基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2-甲基丙烯醛 4-甲基-2-戊酮 甲基肼 甲酸正丁酯 甲酸异丁酯 甲酸正丙酯 甲酸异丙酯 甲醇 2-甲基-2-丙醇 异丁酸乙酯 异丁酸甲酯 异丁酸异丙酯 异庚烷 环己烯 环戊胺 苯 叔丁胺
第3类 易燃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