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
20
3、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
含量:地壳中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 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 量元素与最原子的多比较的金属元素是铝。在空气中氮最多,氧次之。 在生物体中氧最多,其次是碳元素和氢元素。
强减少),造成水的倒吸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五分之一
化学反应方程式:
点燃
4P + 5O2 ==== 2P2O5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 ②医疗急救 ③金属切割 ④炼钢 ⑤宇宙航行等(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 ②化工原料 ③作保护气 ④食品 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 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③激光技术 ④液氦冷冻机等
.
19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中: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故原子不显电性。
2、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3、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 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1
4、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应用
化学是向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 的。化学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 染、新材料的开发等重大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人类利用化 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如:化学反应在保证 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 更加美好。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 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
化剂 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8、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
13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认识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正极产生的为氧气,负极产生的为氢气。体积比为1∶2。 电解水的结论: 2H2O 通 电 2H2↑+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 子构成的。
⑤收集,⑥停止加热,⑦先移导管,后熄酒精灯。
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
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
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
难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反应沉淀→
4⒈、过过滤滤所需的仪器和用过品:滤漏→斗吸、附烧→杯消、毒玻璃→棒生、活带用铁水圈的铁架
台⒉ 过滤操作要点:
和滤
纸。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
度)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
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
12
7、催化剂:
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 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 化的物质。
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
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 的进行
(3)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会看图选取仪器)
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 . 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11性
(4)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可证明。 (5)验满: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可证明。 (6)操作步骤: 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①检查气密性,②加入药品,③固定试管,④加热,
.
9
5、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 固态氧是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2)化学性质: 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反应中提供氧,具 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 的 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实验 。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道尔顿和 究得出了一个破重裂要结论原:子物质是由
阿原伏子加和德罗分等子科学构家成研
的;分子的 即在化学变化中

分会子破的裂重,新而组合是化原不学子会变破化裂的,基但础可,
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带火星的木条
① 在空气中带火星;② 在氧气中复 燃;③ 放热;
点燃
C + O2 ==== CO2
硫(淡黄色固 体)
① 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② 在氧气中蓝紫色炎焰; ③ 放热; ④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点燃
S + O2 ==== SO2
细铁丝(银白色
固体)
① 在空气中红热 ② 在氧气中剧烈燃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 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15 纸
5、爱护水资源
水短缺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 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 废水、废物、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都造成了水体污染。
爱护水资源的措施: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
3
6、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 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 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
8
4、空气保护
①污染来源: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 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有害气体和烟尘 )
②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如呼吸病)、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 酸雨增加)、对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的破坏。
③防治:
加强大气质量的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 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大气。
点燃
。 .
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 F1e03O4
6、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植物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循环的主要环节) (1)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二氧化锰)
或高锰酸钾。 2H2O2 =M==n=O=2 = 2H2O + O2↑
(2)反应原理: 2KClO3==M==n=O=2 2KCl + 3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 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能燃烧。
8、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方法: O2 燃着的木条 CO2澄清石灰水H2O干燥玻璃片 。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
H2O的量增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5
9、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 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成分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的分子,
例如:1个氧气的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的分子,
例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 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构成。
.
17
7、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
自然界中很多现象,实质上是构成物质的分 子或原子性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如:物质的 三态变化,热胀冷缩,实质上是物质的分子 结构没变时呈现出来的性质,与分子的聚集 状态有关。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分子分成原 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是物质 分子结构改变时呈现出来的性质。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 不能产生压强差
7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原理:
利用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使气体减少(压
性质决定用途;同时要考虑价格、资源、 是否美观、使用便利、是否便于回收和对 环境的影响等。 用途体现性质
.
4
7、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
象: 两端先变黑
;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得出可靠的结论
.
6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 气密性良好 c、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支持燃烧;N2约占4/5,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及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纯水无味,属于纯净物,矿泉水有味(甜,含有多种矿物
质);属于混合物;在硬水与软水中加肥皂水,产生泡沫
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硬水主要含有较多的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水的用途:水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世
界。
.
14
3、各种静化水的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
2
5、物质的变化 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形、态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判断变化依据:
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现象:
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水 污 染
危害: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 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加强对水质的监测,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
和改善水质。如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
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
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
元素
原子
区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
别 不表示个数
示个数
范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 围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 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联 系
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
.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
21
4、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方法②: 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 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10、实验探究的方法:
A、提出科学问题;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 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11、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
也应逐步集中处理. 和排放。
16
6、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分子、原子都可构成物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很小;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运动;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
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它的基本特点与分
子相似。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可构
.
18
8、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物 构成 质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分子:H2、O2、N2、Cl2。 离子: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