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二○一八年十一月目录1 设计说明书 (1)1.1 概述 (1)1.1.1 任务依据 (1)1.1.2 设计标准 (1)1.1.3 工程概况 (1)1.1.4 项目研究过程 (2)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1.2 功能定位 (2)1.2.1 规划情况 (2)1.2.2 交通量预测 (2)1.2.3 工程建设意义 (2)1.3 建设条件 (3)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3.2 工程地质条件 (5)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1.3.9 其他 (7)1.4 工程设计 (7)1.4.1 设计原则 (7)1.4.2 设计依据 (8)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1.4.5 横断面设计 (10)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1.4.9 排水工程 (14)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2 工程概算 (21)2.1 工程概况 (21)2.2 编制依据 (21)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2.2.2 定额及取费依据: (21)2.2.3 价格依据: (22)2.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依据: (22)2.2.5 其他 (22)2.3 概算投资 (22)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23)3.1 道路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2 污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3 雨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项目地理位置 (2)1.2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评审报告及设计委托书 (2)1.3采用的规和标准 (2)1.4对可行性研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3)第二章工程建设条件及现状评价 (4)2.1地理位置 (4)2.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2.3建设条件评价 (5)第三章工程概况 (6)3.1工程地点、围、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6)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3.3项目建设的意义 (6)第四章道路工程设计 (7)4.1设计目标 (7)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7)4.3设计原则和容 (8)4.4道路平面 (9)4.5道路纵断面 (10)4.6道路横断面设计 (10)4.7路面结构设计 (11)4.8路基工程 (11)4.9道路附属工程 (14)第五章排水工程设计 (16)5.1设计原则 (16)5.2道路给水 (16)5.3道路排水.............................................................................................................................. 16 第六章电气工程设计 (17)6.1道路照明工程 (17)6.2强电、弱电管网工程 (17)第七章沿线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18)7.1环境保护 (18)7.2环境污染分析 (19)7.3环境保护措施 (20)第八章安全预评价、节能减排及节水 (22)8.1安全预评价 (22)8.2节能减排 (23)8.3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实验研究项目 (24)第九章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及招标 (24)9.1项目建设组织 (24)9.2招投标 (24)9.3进度计划安排 (25)第十章设计配合 (25)10.1勘察设计工作安排 (25)10.2后续服务工作 (25)10.3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25)第十一章工程投资概算 (26)11.1编制依据 (26)11.2概算表 (26)第十二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2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地理位置拟建的晴隆县2014年碧痕镇政府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区位于晴隆县碧痕镇雷家大田,紧挨着碧痕镇政府。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市政工程(含道路、交通专业等)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的地理位置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阳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介于北纬27°21ˊ~27 °46ˊ、东经120°24ˊ~121°08ˊ之间,陆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00平方千米本项目位于温州市平阳县某某某,某某某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下辖镇,地处平阳县西北部,东、东南、南、西南、西与水头镇为邻,西北与文成县平和乡接壤,北、东北与瑞安市高楼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80.10平方千米。
1.2工程规模、概况本次设计某某某道路起点西接某某某,道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0+888,实施道路全长888m,现状道路红线宽度1.9~7.6米,等级参照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1.3道路现状现状某某某为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沿线两侧有大量居民住房及商业用地,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破损严重,多处出现板块沉陷,脱空、开裂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及某某某的镇容镇貌。
因此本次设计对现状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并对沿线附属设施进行补充设计。
现状道路(一)现状道路(二)现状道路(三)现状道路(四)1.4 设计内容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
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电子地形图;2、相关规范及地方法规;3、本工程签订的设计合同。
2.2采用规范(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5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6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7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12)《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14)《温州市市政工程设计导则》2012.09;(15)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013年版)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其它有关规范。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设计说明书一、道路地理位置图本次设计xx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红线宽15米,规划为庐阳区内南北向的城市支路。
道路现状西侧为在建小区的地下室工程,东侧为施工堆土区二、概述2.1 编制过程(1)、2014年5月18日开始收集资料并进行勘探测量;(2)、2014年5月22日进行全线踏勘,熟悉建设工程周边情况;(3)、2014年5月底,我院召开xx路建设工程第一次内部讨论会,以后又不断就一些疑难问题召开专题讨论,如交通组织、交叉口处理、路面结构、路幅分配、地基处理、现状雨水管道等问题,形成方案设计文本;(4)、2014年6月5日,在xxx进行了方案设计的初步汇报,并结合建设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5)、2014年6月17日,在庐阳区重点局召开了方案专家评审会,与会单位有庐阳区重点局、庐阳工业园管委会、合肥市交警队、公交集团等,我院作了详细的方案汇报,随后各家单位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6)、结合方案评审专家意见,我院随后又进行了内部会议讨论,并不断完善设计,最终形成初步设计文本。
2.2 概述xx路为城市支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
xx路的建设对完善庐阳区市政路网,改善现状交通,提高庐阳区内综合竞争力以及周边地块的使用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规划为城市支路。
xx路为新建道路,红线宽度15米,设计速度为30km/h。
根据方案设计审查意见,xx路的路幅按照规划断面布设:9.5米车行道+2.75米人行道×2=15米。
2.3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设计招标文件3)平面及纵断面测绘资料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1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三、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3.1 现状评价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
某道路改造工程完整的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概述........................................................................................................3 1.1 工程概述......................................................................................................3 1.2 设计依据和规范 ..........................................................................................3 1.3 工程区位......................................................................................................3 1.4 设计范围及内容 ..........................................................................................4 1.4 工程设计标准 ..............................................................................................4
—1—
衢州市城建设计有限公司
第七章 环境保护................................................................................................ 13 7.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13 7.2 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 13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详解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详解说明书一、概述1.1 项目概况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
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
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1)道路部分(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
1设计说明书 (2)1.1道路地理位置图 (2)1.2概述 (3)1.2.2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3)1.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4)1.3.1道路现状评价 (4)由于道路路基在场坪施工中已经完成,道路现状地质条件比较好。
(4)1.3.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4)1.3.3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4)2工程地质条件 (4)3.1工程地点、范围、规模、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6)3.2规划简况 (6)3.3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6)机动车道通行能力按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的普通汽车计。
普通汽车车种换算系数为1.50,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Nh=Nda*k*δ。
Nda为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k为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δ为主要方向交通量与断面交通量的比值。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拟定该条道路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次干路Ⅲ级,设计车速为30km/h,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为一级,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为30年。
(6)3.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7)与滨江大道的交叉路口及渠化处理方式已在其它道路施工图中处理完好,本次设计不再叙述。
与改移道路的交叉路口及渠化处理方式详见交叉口竖向设计图。
(7)3.6工程设计 (7)3.6.3.4超高及加宽的设置 (9)4路基、路面设计 (10)4.1路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由于路基道路路基在场坪施工中已经完成,本次设计路基部分仅提供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区位条件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
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
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
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
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
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
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概述xx公路工程的修建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及沿线镇区发展规划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镇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本项目勘察设计的主要依据有: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配套的有关规范、规程;2、项目委托书及相关技术要求;3、双方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三)测设经过受业主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勘察设计,作业中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实地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其主要测设经过如下:1、控制测量为满足本项目设计、施工的要求,沿线布设控制导线3.146公里。
导线点采用RTK进行施测,导线点高程采用假设独立高程。
坐标系统采西安80坐标系,测量成果经外业验收后进行了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本测区的基本平面、高程控制。
2、中线测量中线全部采用全站仪实地放线,全线为20m一桩(特征点加桩),路线纵断面采用全站仪施测。
3、专业调查外业测设期间,各专业组人员对拟定路线方案的水文地质情况、路基构造物、桥涵的相关资料及其它构造物的拆迁、当地材料价格等均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标准根据xx政府的委托,本段路线以交通部颁发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路基、路面宽度: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两侧土路肩各0.5米(横断面布置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设计荷载:公路-II级;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25;4、路面类型:水泥砼路面;5、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米;7、最大纵坡:9%,受限路段12%;8、最小坡长:60米。
三、沿线自然自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地形、地貌该段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沿线主要地质特征为:山岭重丘区第四系全新冲积粘土、亚粘土、填积土和淤泥,局部洪积软亚粘土和下伏亚粘土。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 精品
XX区文体中心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XX路(西环南路至西外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1.概述1.1 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XX地处北京、XX、唐山等三大城市构成的"大北京规划"的中心腹地,北倚燕山,西靠首都,东临渤海。
现全区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地区之一。
城区西北距北京70公里,东距唐山80公里,东南距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港口XX新港9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200公里,以XX为圆心百公里半径范围内有3700万人口,占京津冀北地区总人口的60%。
从XX出发5小时车程范围内,可覆盖华北、东北、西北、中原的47个大中型城市,辐射3亿人口。
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位于XXXX的城区内,项目的实施可加快实现城区南拓和适度西移战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区的整体面貌,加快城市节奏,促进XX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项目的尽快实施为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为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兼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道路及排水、绿化等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的建设,使土地尽最大可能的升值,从而实现以道路开发促进周边土地开发,以土地开发的收益进一步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各方面因素,从拉动城区西南部地区发展的角度考虑,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我公司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踏勘现场,认真研究工程项目,于2011年8月完成本项目的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1.2 编制依据1)XX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2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XX市XX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XX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设计委托书;3)XX区规划局2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工程区域1:1000地形图;4)国家及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5)XX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2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XX区渔阳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批准的道路网规划1.3.1用地性质目前该地区地势平坦,现属于村庄居住地区,现状用地。
道路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道路所经区域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原为XXX的取土场,结束后填埋,为杂填土,填埋年限约3年黄褐色,湿,局部饱水,松散、多孔隙、成份混杂,以粘性为主,含砂、砖块、碎石、钙质结核、植物根系、建筑垃圾等,局部夹青灰色淤泥质土。
该层层底埋深0.50-7.80米,层厚0.50-7.80米,平均层厚4.42米。
本次设计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标线部分及交叉口预埋信号管道)、绿化工程。
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3、交通等级:轻交通4、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5、道路标准荷载:BZZ-100四、道路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型:依据XXX规划》定线,整体南北走向。
2、道路纵断面设计-1道路最大纵坡为0.685%,最小凹形竖曲线R=7500米。
3、道路横断面设计XXX路道路红线标准宽20米,双向两条机动车道,道路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3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3米+14米+3米二20米),详见标准横断面及管线综合图。
车行道路面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采用 1.5%双面坡控制;人行道采用直线路拱,采用1.5%单面坡。
4、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①路基处治该路基为杂填土软弱路基,路面结构层下回填0.5米厚天然级配砂砾石垫层,压实度不低于95%,垫层顶部铺设土工格栅,垫层下3米范围(杂填土不足3米时挖至原状土层)内杂填土进行挖除,并用强夯夯实,压实度(重型标准)^90%;然后素土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91%;与原状土衔接处开挖台阶再进行填筑,台阶宽度不小于加。
②路基填挖交界处理③路基填料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腐殖土,或含杂草、树根等及含水饱和的湿土,透水性不良的土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土2%之内,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⑤路基边坡填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2放坡,挖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1.2放坡。
市政道路初设设计说明
市政道路初设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任务依据 (1)1.2设计标准 (1)1.3工程概况 (1)1.4项目研究过程 (2)1.5工程施工期安排 (3)第二章功能定位 (4)2.1规划情况 (4)2.2交通量预测 (5)2.3建设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5)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 (5)3.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7)3.2工程地质条件 (8)3.3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8)3.4沿线市政管线现状与规划 (9)3.5筑路材料 (9)第四章工程设计 (10)4.1设计原则 (10)4.2设计依据 (10)4.3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0)4.4道路工程 (11)4.5桥涵工程 (15)4.6管线综合 (15)4.7给排水工程 (16)4.8道路照明 (19)4.9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 (20)4.10道路绿化 (21)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节能技术 (22)5.1环境保护 (22)5.1节能技术 (23)第六章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 (25)6.1施工条件及技术特点 (25)6.2建设工程安排 (25)第七章招标方案 (26)7.1项目招标与投标 (26)第八章问题与建议 (28)第九章工程概算 (29)第一章概述1.1任务依据项目名称:某某县某某镇镇南片区某某路等3条路建设工程承办单位名称:某某县某某镇镇政府1.2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速度:20km/h3、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10年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4、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5、桥涵设计荷载:城—B级6、车道总宽度:2×(1×3.5)m7、地震加速度值(g):0.051.3工程概况1.3.1项目背景某市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
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816.23平方公里,总人口577.7万人,外来人口475.0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461.76平方公里,人口226.1万人。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 (3)1.1概述31.1.1工程概况 (3)1.1.2设计标准31.1.3设计容41.1.4工程研究过程41.1.5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4第2章功能定位62.1规划情况62.1.1 道路沿线土地利用现状62.1.2 道路沿线土地利用规划 (6)2.1.3工程地区路网现状 (6)2.1.4工程所在区域交通运行现状评价72.1.5道路功能定位和与周边区域的关系72.2交通量预测72.2.1 分析围 (7)2.2.2 预测依据72.2.3围和年限72.2.4交通量预测方法72.2.5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92.2.6 交通预测输入要求92.2.7 交通量预测过程92.2.8 交通量预测结果102.2.9 路段效劳水平及车道确定112.3工程功能定位112.4工程建立意义12第3章建立条件133.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33.1.1地形地貌 (13)3.1.2气象水文 (13)3.1.3地震133.2工程地质条件133.2.1地质构造及稳定性 (13)3.2.2地层岩性 (13)3.2.3 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 (15)3.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5)3.2.5不良地质现象及处理措施 (16)3.3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163.4工程沿线环境分布16第4章道路工程184.1总体设计原那么 (18)4.2主要控制因素184.3设计依据194.4道路主要技术标准及技术指标194.5道路平、纵、横设计 (20)4.5.1道路平面设计 (20)4.5.2道路纵断面设计 (21)4.5.3道路横断面设计 (21)4.5.4穿插口设计 (22)4.6路基、路面设计 (22)4.6.1路基设计 (22)4.6.2路面构造设计 (23)4.7.软基处理 (24)4.7.1设计依据 (24)4.7.2 设计要求 (24)4.7.3 软基处理措施 (24)4.8道路附属工程设计254.8.1公交停靠站点及人行系统的设置 (25)4.8.2 道路无障碍设计 (25)第5章交通工程 (26)5.1交通设施 (26)5.1.1交通设施设计标准及原那么 (26)5.1.2.道路等级及交通饱和量设计指标 (26)5.1.3.交通标志标线设计 (26)5.2交通疏解工程 (27)5.2.1交通疏解设计条件及原那么 (27)5.2.2交通疏解方案 (27)5.3.3施工期间施工组织设计 (28)5.3交通监控设计 (29)5.3.1信号控制系统 (29)5.3.2交通违章自动拍摄系统 (29)5.3.3 CCTV视频监控系统295.3.4交通监控设备供电系统 (29)第6章桥梁工程 (30)6.1.工程概况 (30)6.2设计原那么及总体思路306.3设计采用的技术规及设计依据306.4主要技术标准306.5桥梁检测结论及建议316.6现状桥病害处理方案326.7现状桥改造后平安性分析326.8新建桥梁设计336.9桥梁建立对场地现状管线的影响及应对保护措施33第7章给排水工程 (34)7.1工程概况347.1.1工程概况 (34)7.1.2设计依据 (34)7.1.3主要规及标准 (34)7.1.4设计原那么347.2给水工程设计347.3雨水工程设计 (35)7.4污水工程设计 (36)7.5管材的比选 (37)第8章电气工程 (38)8.1工程概述388.2设计依据388.3电气现状388.4电力工程388.5通信工程398.6照明工程39第9章燃气工程 (41)9.1设计依据419.2设计容41第10章绿化景观工程 (42)10.1工程概况4210.1.1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那么 (42)10.1.2 绿化设计构思4210.1.3设计方案解析42第11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43)11.1设计依据4311.2工程建立对环境的影响4311.2.1建立期对环境的影响 (43)11.2.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43)11.3环保措施4311.3.1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43)11.3.2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44)11.3.3运营期的环保措施 (45)11.4水土保持防治措施4511.4.1防治原那么和目标 (45)11.4.2水土保持措施 (45)第12章投资概算 (47)12.1工程概况4712.2编制依据4712.3概算金额47第1章工程概述1.1概述1.1.1工程概况道路的的位置:道路区域位置图"观天路〔田贝路口~大和路〕扩建工程"场址位于市新区观澜街道。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区位条件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
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
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
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
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
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
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区位条件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
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
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
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
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
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
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三、设计内容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工程设计2、给排水工程设计3、交通工程设计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5、绿化景观工程设计6、路灯工程设计7、工程设计概算第二章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2、《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3、关于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浙发改农经[2006] 574号)4、建设范围1/1000地形图二、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5、《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6、《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54-95)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Π10、《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11、《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 165:2004)12、其它相关规范要求第三章道路工程一、设计原则1、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及各规范的要求。
2、满足道路交通功能要求。
3、竖向在满足两侧地块标高要求和防洪要求下,考虑工程的土方平衡进行设计。
二、道路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Π:一号路、二号路城市支路II:三号路2、设计车速:城市次干道:V=40Km/h城市支路:V=30Km/h3、路面结构设计轴载:BZZ-100。
4、设计年限:混凝土路面30年。
三、平面设计本次设计平面依据甲方提供的电子文本文件中所确定的坐标进行定位。
一号路,为城市道路次干路,道路设计起点为五号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为205国道,桩号为K0+636.578,本次道路设计全长为636米,道路规划红线宽16米,与设计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由南向北依次为五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六号路、205国道。
其中K0+157.870~K0+232.088段为一半径为500米的圆曲线,其余段为直线。
二号路,为城市次干路,道路设计起点为四号路,桩号为K0+000,终点为46省道,桩号为K0+473.130,道路设计全长为473米,道路规划红线宽16米,与设计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有西向东有四号路、一号路、六号路、46省道。
设计范围内道路线型为一直线。
三号路,为城市道路支路,道路设计起点为四号路,桩号K0+000,终点为六号路,桩号为K0+381.027,道路设计全长为381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12米,与设计道路相交的道路有四号路、一号路、六号路。
设计范围内道路线型为一直线。
本次设计道路沿线基本无拆迁,但由于道路所属范围为丘陵地区,地势复杂,高差变化较大,因此填挖土方量比较大。
四、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根据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可研的道路控制标高进行设计。
由于设计道路范围地形较为复杂,高差变化大,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结合规划用地控制标高,考虑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大小,依据规范要求确定的纵坡和坡长,拉坡时综合考虑行车安全、舒适、排水顺畅、造价经济。
一号路道路设计最大纵坡2.471%,最小纵坡0.500%;二号路道路设计最大纵坡2.608%,最小纵坡0.94%;三号路道路设计最大纵坡0.692%,最小纵坡0.619%。
五、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规划红线宽度内进行。
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按照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内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证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具体为:一号路:3.0m(人行道)+10.0m(机非混合道)+3.0m(人行道)=红线宽度16米。
二号路:3.0m(人行道)+10.0m(机非混合道)+3.0m(人行道)=红线宽度16米。
三号路:2.5m(人行道)+7.0m(机非混合道)+2.5m(人行道)=红线宽度12米。
六、路基设计道路大部分位于山坡、农田,施工前应清除表层约25cm厚的杂填土或耕植土。
结合管道施工,以降低地下水位,疏干土基。
道路红线位于河塘及暗浜地段,若河塘底淤泥不深时,挖尽河塘底淤泥至原状土;若淤泥较深时,可抛石挤淤,一提高其承载力,清淤时河塘填挖成台阶形,然后用塘渣回填,塘渣最大粒径不超过15cm,含泥量不大于15%,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填塘渣碾压至路槽底标高。
道路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压实后的基层应平整、结实、结成板块,无松散现象,表面无明显粗细分离现象,12~15t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大于5mm。
压实后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25Mpa。
填方路段原地面高程以下的各种管道应先期做完。
管道周围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按下水道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对称、均匀、薄铺轻夯实,密实度要求见管道部分;其它深度的回填密实度要求按施工技术规程进行。
本工程填方边坡为1:1.5,挖方边坡1:1,路基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七、路面结构设计本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如下:一号路、二号路机动车道:22cmC30水泥砼+18cm5%水泥稳定砂砾石+20cm级配砂砾石=结构厚60cm三号路机动车道:20cmC30水泥砼+15cm5%水泥稳定砂砾石+20cm级配砂砾石=结构厚55cm人行道路面结构:6cm灰色透水铺砖人行道板+3cm厚M10水泥砂浆座底+15cm厚3%水泥稳定砂砾石=人行道结构层厚度24cm。
八、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应保持道路上所有车辆的交通安全,此外应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照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0.7倍,转弯车取0.5倍。
九、交通设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规定设置。
十、无障碍设计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纹》的要求,本工程道路实施无障碍设计。
依据《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ZBP33D01-88)进行无障碍设计,本工程主要在人行道设置导向块材、停步块材,在行人过马路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范围内,并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盲道: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置位置;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的颜色为中黄色。
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5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道成弧线型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第四章排水工程一、设计原则1、基地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
2、排水管网布置要求管线短、埋深小,排水尽量以自流排水为原则。
3、排水走向结合地块竖向及周围受纳水体确定。
4、尽量降低管道埋深,特别是干管埋深,减少工程造价。
5、雨水分区就近排放水体,避免因汇水面积过大而设置排水渠。
二、雨水工程1、设计参数采用江山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暴雨强度设计。
(1)暴雨强度公式:q =935(1+0.536lgp)/t0.56 (L/s.ha)t=t1+mt2t1=10min (地面集流时间)m为延缓系数暗管2.0 明渠1.2t2=∑L/V60 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2)雨水流量公式:Q=ψqF (L/s)Q—设计雨水流量(L/s)ψ—综合径流系数为0.6q—设计暴雨强度(L/s.ha)F—流域汇水面积(ha)2、排水走向根据基地竖向设计及基地周围水体分布情况和雨水分区、就近自流排放的原则,将设计范围排水分成二个排水方向进行收集、组织。
沿一号路敷设雨水主管道,收集其两侧雨水后由北向南汇入基地南侧水体中。
沿二号路(一号路以东)敷设雨水主管道,收集其两侧雨水后由西向东汇入基地南侧水体中。
3、管网布置根据以上排水走向,布置雨水管网,预留雨水接口。
管网布置应有利于道路及地块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雨水管网与竖向相结合,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输送。
同时应根据地形、道路坡向及排水水体的位置综合考虑,使雨水得以就近排放。
起端雨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尽量控制在1.50米左右。
雨水管道采用满流设计,最小流速取0.75 m/s。
设计雨水管径有D200、D300、D400、D500、D600、D800、D1000。
三、污水工程1、污水量污水量根据给水量推算,污水量以给水量的85%计,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参照生活污水的变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