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

合集下载

FPC规范文件

FPC规范文件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IPC-M-105Rigid Printed Board Manual刚性印制板设计手册IPC-D-325A 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 for PrintedBoards 印制板设计文件图册要求IPC-PE-740A Troubleshooting for Printed BoardManufacture and Assembly印制板制造和组装的故障排除IPC-6010 Series IPC-6010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SeriesIPC-6010印制电路板质量标准和性能规范系列手册IPC-6011Generic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Printed Boards印制板通用性能规范IPC-6013-K 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for Flexible Printed Boards (IncludesAmendment 1) 挠性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包括修改单1)IPC-6016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for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HDI) Layersor Boards高密度互连(HDI)层或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6012A-AM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for Rigid Printed Boards, Includes Amendment1 刚性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 (包括修改单1)IPC-6018A Microwave End Product Board Inspection andTech微波成品印制板的检验和测试IPC-6015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for Organic Multichip Module (MCM-L)Mounting and Interconnections有机多芯片模块(MCM-L)安装及互连结构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A-600F Acceptability of Printed Boards印制板验收条件IPC-QE-605A Printed Board Quality Evaluation Handbook印制板质量评价IPC-QE-605A-KIT Hard Copy and CD印制板质量评价书和光盘(CD)IPC-HM-860Specification for Multilayer HybridCircuits多层混合电路规范IPC-TF-870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PolymerThick Film Printed Boards聚合物厚膜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IPC-ML-960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for Mass Lamination Panels for Multilayerprinted Boards多层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用预制内层在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TR-481Results of Multilayer Tests Program RoundRobin多层印制板联合试验计划结果IPC-TR-551Quality Assessment of Printed Boards Usedfor Mounting and Interconnecting ElectronicComponents用于电子元件安装与互连的印制板质量评价IPC-TR-579Round Robin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SmallDiameter Plated Through Holes in PCBs印制板中小直径镀覆孔可靠性评价联合试验IPC-4552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lessNickel/Immersion Gold(ENIG) Plating for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制电路板表面非电镀镍/沉金规范IPC-DR-572Drilling Guidelines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钻孔导则IT-95080Improvements/Alternatives to MechanicalDrilling of PCB Vias印制板通孔机加工方案的改进和优选手册IPC-NC-349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Formatting forDrillers and Routers钻床和铣床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格式IPC-SM-839Pre & Post Solder Mask Application CleaningGuidelines施加阻焊前及施加后清洗导则IPC-HDI-1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MicroviaTechnology Compendium高密度(HDI)互连微通孔技术纲要IPC/JPCA-4104Specification for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HDI) and Microvia Materials高密度互连(HDI)及微导通孔材料规范IPC-6016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for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HDI) Layersor Boards高密度互连(HDI)层或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JPCA-6801IPC/JPCA Terms & Definitions, Test Methods,and Design Examples for Build-Up/HighDensity Interconnection积层/高密度互连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与设计例IPC-DD-135Qualification Testing for Deposited OrganicInterlayer Dielectric Materials forMultichip Modules多芯片组件内层有机绝缘材料的鉴定试验IT-96060High Density PCB Microvia Evaluation(October Project), Phase I, Round 1高密度印制板微通孔评价指标手册, 第一期第一版IT-97071High Density PCB Microvia Evaluation, PhaseI, Round 2高密度印制板微通孔评价指标手册, 第一期第二版IT-30101High Density PCB Microvia Evaluation, PhaseI, Round 3高密度印制板微通孔评价指标手册, 第一期第三版IT-98123Microvi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stAnalysis Report微通孔制作技术成本核算报告IPC-2141Controlled Impedance Circuit Boards & HighSpeed Logic Design控制阻抗电路板与高速逻辑设计IPC-2252Design Guide for RF/Microwave Circuit Boards射频/微波电路板设计指南IPC-4103Specification for Base Materials for HighSpeed/High Frequency Applications高速高频用基材规范IPC-6018A Microwave End Product Board Inspection andTest微波成品印制板的检验和测试IPC-D-317A Design Guidelin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Utilizing High Speed Techniques采用高速技术电子封装设计导则IPC-M-102Flexible Circuits Compendium挠性电路纲要IPC-4202Flexible Base Dielectrics for Use in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挠性印制线路用挠性绝缘基底材料IPC-4203Adhesive Coated Dielectric Films for Use asCover Sheet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and Flexible Adhesive Bonding Films挠性印制线路覆盖层用涂粘接剂绝缘薄膜IPC-4204Flexible Metal-Clad Dielectrics for Use inFabrication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挠性金属箔去电应用于柔性电路组装IPC/JPCA-6202IPC/JPCA Performance Guide Manual forSingle- and Double-Sided Flexible PrintedWiring BoardsIPC/JPCA单双面挠性印制板性能手册IPC-FA-251Guidelines for Assembly of Single- andDouble-Sided Flex Circuits单面和双面挠性电路组装导则IPC-FC-234Composite Metallic Materials Specificationfor Printed Wiring Boards印制线路板复合金属材料规范IPC-MB-380Guidelines for Molded InterconnectionDevices 模压互连器件导则IPC-M-107Standards for Printed Board Materials Manual印制板材料标准手册IPC-MI-660Incoming Inspection of Raw Materials Manual原材料接收检验手册IPC-4101A Specifications for Base Materials for Rigidand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s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规范IPC-4121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Core Constructionfor Multilayer Printed Wiring BoardApplications 多层印制板用芯板结构选择导则IPC-4562Metal Foil for Printed Wiring Applications印制线路用金属箔IPC-CF-148A Resin Coated Metal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涂树脂金属箔IPC-CF-152B Composite Metallic Materials Specificationfor Printed Wiring Boards印制线路板复合金属材料规范IPC-TR-482New Developments in Thin Copper Foils薄铜箔的新发展IPC-TR-484Results of IPC Copper Foil Ductility RoundRobin StudyIPC铜箔延展性联合研究结果IPC-TR-485Results of Copper Foil Rupture Strength TestRound Robin Study铜箔断裂强度试验联合研究结果IPC-4412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from ”E” Glass for Printed Boards“E”类精纺玻璃纤维层印制板技术规范IPC-4130Specification &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for Nonwoven "E" Glass MaterialsE 玻璃纤维非织布材料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IPC-4110Spec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for Nonwoven Cellulose Based Paper for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纤维纸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IPC-4411-K Spec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for Non-Woven Para-Aramid Reinforcement,with Amendment 1聚芳基酰胺非织布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 包括修改单 1IPC-4411-AM1Spec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for Non-Woven Para-Aramid Reinforcement,Amendment 1关于聚芳基酰胺非织布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的修改单 1IPC-SG-141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S" Glass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经处理S玻璃纤维织物规范IPC-A-142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Aramid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经处理聚芳酰胺纤维编织物规范IPC-QF-143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Quartz (Pure Fused Silica) for PrintedBoards印制板用经处理石英(熔融纯氧化硅)纤维编织物规范IPC-2524PWB Fabrication Data Quality Rating System印制板制造数据质量定级体系IPC-9151A Printed Board Process, Capability, Qualityand Relative Reliability Benchmark TestStandard and Database印制板工艺, 容量, 质量,可靠性试验标准和数据库IPC-9191General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的通用导则IPC-9199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QualityRating统计分析控制IPC-9252Guidelines and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Testing of Unpopulated Printed Boards未组装印制板电测试要求和指南IT-97061PWB Hole to Land Misregistration: Causes andReliability印制线路板通孔与焊盘的错位: 原因和可靠性IT-98103Reliability of Misregistered and LandlessInnerlayer Interconnects in Thick Panels多层板内部无焊盘层互连错位的可靠性IPC-MS-810Guidelines for High Volume Microsection大批量显微剖切导则IPC-QL-653A Certification of Facilities thatInspect/Test Printed Boards, Components &Materials印制板、元器件及材料检验试验设备的认证IPC-TR-483Dimensional Stability Testing of ThinLaminates-Report on Phase 1 & 2International Round Robin Test薄层压板尺寸稳走性试----国际联合试验计划I阶段及II阶段报告IPC-TR-486Round Robin Study to Correlate IST &Microsectioning Evaluations for Inner-LayerSeparation内层分离的互连应力测试(IST)与显微剖切相关性联合研究。

(PB印制电路板技术手册]印制电路板制造简易实用手册

(PB印制电路板技术手册]印制电路板制造简易实用手册

(PB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制造简易实用手册主题:印制电路板制造简易实用手册收藏:PCB收藏天地网绪论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广大从事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的人们,加快知识更新。

为此,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新知识并与原有实用的科技成为工作必备的参考资料,更好地从事各种类型的科研工作。

这本手册就是使从事高科技行业新生产者尽快地掌握与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印制电路板制造方面的所涉及到的实用技术基础知识,为全面掌握印制电路板制造的全过程和所涉及到科学试验提供必要的手段。

第一章溶液浓度计算方法在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各种溶液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印制电路板的最终产品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无论是选购或者自配都必须进行科学计算。

正确的计算才能确保各种溶液的成分在工艺范围内,对确保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印制电路板生产的特点,提供六种计算方法供同行选用。

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100/10=10克/升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理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4.克分子浓度计算•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

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举例:将1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配成500毫升溶液,问这种溶液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解:首先求出氢氧化钠的克分子数:5. 当量浓度计算•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

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

(PB印制电路板技术手册]PB布线设计

(PB印制电路板技术手册]PB布线设计

(PB印制电路板)PB布线设计PCB布线设计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电池供电市场中,由于成本指标限制,设计人员常常使用双面板。

尽管多层板(4层、6层及8层)方案在尺寸、噪声和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成本压力却促使工程师们重新考虑其布线策略,采用双面板。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自动布线功能的正确使用和错误使用,有无地平面时电流回路的设计策略,以及对双面板元件布局的建议。

自动布线的优缺点以及模拟电路布线的注意事项设计PCB时,往往很想使用自动布线。

通常,纯数字的电路板(尤其信号电平比较低,电路密度比较小时)采用自动布线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设计模拟、混合信号或高速电路板时,如果采用布线软件的自动布线工具,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很可能带来严重的电路性能问题。

例如,图1中显示了一个采用自动布线设计的双面板的顶层。

此双面板的底层如图2所示,这些布线层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

设计此混合信号电路板时,经仔细考虑,将器件手工放在板上,以便将数字和模拟器件分开放置。

采用这种布线方案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但最麻烦的是接地。

如果在顶层布地线,则顶层的器件都通过走线接地。

器件还在底层接地,顶层和底层的地线通过电路板最右侧的过孔连接。

当检查这种布线策略时,首先发现的弊端是存在多个地环路。

另外,还会发现底层的地线返回路径被水平信号线隔断了。

这种接地方案的可取之处是,模拟器件(12位A/D转换器MCP3202和2.5V参考电压源MCP4125)放在电路板的最右侧,这种布局确保了这些模拟芯片下面不会有数字地信号经过。

图3a和图3b所示电路的手工布线如图4、图5所示。

在手工布线时,为确保正确实现电路,需要遵循一些通用的设计准则:尽量采用地平面作为电流回路;将模拟地平面和数字地平面分开;如果地平面被信号走线隔断,为降低对地电流回路的干扰,应使信号走线与地平面垂直;模拟电路尽量靠近电路板边缘放置,数字电路尽量靠近电源连接端放置,这样做可以降低由数字开关引起的di/dt 效应。

新编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

新编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

《新编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源明绪言根据目前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难度越来越高,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为确保印制电路板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和环境控制,必须充分了解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特性,但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是综合性的技术结晶,它涉及到物理、化学、光学、光化学、高分子、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等诸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材料的结构、成份和性能:工艺装备的精度、稳定性、效率、加工质量;工艺方法的可行性;检测手段的精度与高可靠性及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印制电路板的品质。

由于涉及到的方面与问题比较多,就很容易产生形形色色的质量缺陷。

为确保“预防为主,解决问题为辅”的原则的贯彻执行,必须认真地了解各工序最容易出现及产生的质量问题,快速地采取工艺措施加以排除,确保生产能顺利地进行。

为此,特收集、汇总和整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编辑这本《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供同行参考。

一、基材部分1 问题:印制板制造过程基板尺寸的变化原因解决方法(1)经纬方向差异造成基板尺寸变化;由于剪切时,未注意纤维方向,造成剪切应力残留在基板内,一旦释放,直接影响基板尺寸的收缩。

(1)确定经纬方向的变化规律,按照收缩率在底片上进行补偿(光绘前进行此项工作)。

同时剪切时按纤维方向加工,或按生产厂商在基板上提供的字符标志进行加工(一般是字符的竖方向为基板的纵方向)。

(2)基板表面铜箔部分被蚀刻掉对基板的变化限制,当应力消除时产生尺寸变化。

(2)在设计电路时应尽量使整个板面分布均匀。

如果不可能也要必须在空间留下过渡段(不影响电路位置为主)。

这由于板材采用玻璃布结构中经纬纱密度的差异而导致板材经纬向强度的差异。

(3)刷板时由于采用压力过大,致使产生压拉应力导致基板变形。

(3)应采用试刷,使工艺参数处在最佳状态,然后进行刷板。

对薄型基材,清洁处理时应采用化学清洗工艺或电解工艺方法。

PCB用液态阻焊膜网印质量控制和故障排除

PCB用液态阻焊膜网印质量控制和故障排除










Ke r s y wo d
S l e s ; i c e n p i t g T e q a i o to ; e k d wn t e p o e s n o d rma k S l s r e r i ; h u ly c n r l Br a o r c s i g k n n t h
1 网 印液 态感 光 阻焊 膜特 点
阻焊 剂 ,有 选 择地 涂 覆 于 印制 板 表 面 ,用 于屏 蔽 印制 板 的 线 路 ,保 护 印制 板 表 面 。阻 焊 膜在 功能 上 具 有 防 焊 、 防 止 在 焊接 过程 中产 生 线 路 桥接 ,提
方 面 : ( )液 态 材料 应适 于 印刷 或 涂 布 ,干 式材 料 1 ( 膜 )应 适 于 真 空 粘 贴 ; ( ) 具 有 满 足 线 路 板 干 2
. .
焊 膜 加 工 完成 后 ,必 须 达 到 附着 力 强 、硬 度 高 、耐
溶剂 、 耐酸碱 、耐 热油 等 。
4 . 6.
印 制 电 路 信 息 2 1 o1 0 1N .
表 面 涂 覆 S r c Fns u ae ii f h
焊 干 膜 两 大 类 ( 1 。不 同 的 阻 焊 材 料 ( 墨 、 表 ) 油 膜 )其 性 能 特 点 和 使 用 方 法 有一 定 的差 异 。但 无 论
液 态 感 光 型 阻 焊 油 墨 是 目前 普 遍 使 用 的 阻 焊材
料 ,它 主 要 以光 固 化 及热 固化 的树 脂 为 主 体 , 配合
印 制 电 路 信 息 2 1 o1 0 1N .
P 用液 态 阻焊 膜 网 印质 量 控 制和 故 障排 除 CB

ipc印制电路板

ipc印制电路板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IPC-M-105Rigid Printed Board Manual刚性印制板设计手册IPC-D-325A 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 for Printed Boards 印制板设计文件图册要求IPC-PE-740A Troubleshooting for Printed Board Manufacture andAssembly印制板制造和组装的故障排除IPC-MB-380Guidelines for Molded Interconnection Devices模压互连器件导则IPC-D-326A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Boards and Other Electronic Assemblies印制板制造和其它电子组装的信息要求规范IPC-6010 Series IPC-6010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eriesIPC-6010印制电路板质量标准和性能规范系列手册IPC-6011Generic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通用性能规范IPC-6012B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Boards刚性板的合格和性能规范要求IPC-6015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OrganicMultichip Module (MCM-L) Mounting and Interconnections有机多芯片模块(MCM-L)安装及互连结构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6016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igh DensityInterconnect (HDI) Layers or Boards高密度互连(HDI)层或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6018A Microwave End Product Board Inspection and Tech微波成品印制板的检验和测试IPC-A-600G Acceptability of Printed Boards印制板验收条件IPC-QE-605A Printed Board Quality Evaluation Handbook印制板质量评价IPC-PWB-EV AL-CH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fect Evaluation Chart印制板缺陷评估图表IPC-HM-860Specification for Multilayer Hybrid Circuits多层混合电路规范IPC-TF-870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Polymer Thick Film PrintedBoards聚合物厚膜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IPC-ML-960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MassLamination Panels for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s多层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用预制内层在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TR-481Results of Multilayer Tests Program Round Robin多层印制板联合试验计划结果IPC-TR-551Quality Assessment of Printed Boards Used for Mounting andInterconn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用于电子元件安装与互连的印制板质量评价IPC-TR-579Round Robin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Small Diameter PlatedThrough Holes in PCBs印制板中小直径镀覆孔可靠性评价联合试验IPC-4552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less Nickel/Immersion Gold(ENIG)Platin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制电路板表面非电镀镍/沉金规范IPC-DR-572Drilling Guidelines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钻孔导则IT-95080Improvements/Alternatives to Mechanical Drilling of PCBVias印制板通孔机加工方案的改进和优选手册IPC-NC-349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Formatting for Drillers andRouters钻床和铣床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格式IPC-SM-839Pre & Post Solder Mask Application Cleaning Guidelines施加阻焊前及施加后清洗导则IPC-HDI-1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Microvia TechnologyCompendium高密度(HDI)互连微通孔技术纲要IPC/JPCA-4104Specification for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HDI) andMicrovia Materials高密度互连(HDI)及微导通孔材料规范IPC-6016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igh DensityInterconnect (HDI) Layers or Boards高密度互连(HDI)层或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JPCA-6801IPC/JPCA Terms & Definitions, Test Methods, and DesignExamples for Build-Up/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积层/高密度互连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与设计例IPC-DD-135Qualification Testing for Deposited Organic InterlayerDielectric Materials for Multichip Modules多芯片组件内层有机绝缘材料的鉴定试验IT-96060High Density PCB Microvia Evaluation (October Project),Phase I, Round 1高密度印制板微通孔评价指标手册, 第一期第一版IT-97071High Density PCB Microvia Evaluation, Phase I, Round 2高密度印制板微通孔评价指标手册, 第一期第二版IT-30101High Density PCB Microvia Evaluation, Phase I, Round 3高密度印制板微通孔评价指标手册, 第一期第三版IT-98123Microvi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st Analysis Report微通孔制作技术成本核算报告IPC-2141A Controlled Impedance Circuit Boards & High Speed LogicDesign控制阻抗电路板与高速逻辑设计IPC-2251Design Guide for the Packaging of High Speed ElectronicCircuits高速电子电路封装的设计指南IPC-2252Design Guide for RF/Microwave Circuit Boards射频/微波电路板设计指南IPC-4103Specification for Base Materials for High Speed/HighFrequency Applications高速高频用基材规范IPC-6018A Microwave End Product Board Inspection and Test微波成品印制板的检验和测试IPC-D-317A Design Guidelin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 Utilizing HighSpeed Techniques采用高速技术电子封装设计导则IPC-M-102Flexible Circuits Compendium挠性电路纲要IPC-4202Flexible Base Dielectrics for Use i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挠性印制线路用挠性绝缘基底材料IPC-4203Adhesive Coated Dielectric Films for Use as Cover Sheets for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 and Flexible Adhesive BondingFilms挠性印制线路覆盖层用涂粘接剂绝缘薄膜IPC-4204Flexible Metal-Clad Dielectrics for Use in Fabrication of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挠性金属箔去电应用于柔性电路组装IPC-6013A Qualification &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FlexiblePrinted Boards挠性印制板的鉴定与性能规范IPC/JPCA-6202IPC/JPCA Performance Guide Manual for Single- andDouble-Sided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sIPC/JPCA单双面挠性印制板性能手册IPC-FA-251Guidelines for Assembly of Single- and Double-Sided FlexCircuits单面和双面挠性电路组装导则IPC-FC-234Composite Metallic Materials Specification for PrintedWiring Boards印制线路板复合金属材料规范IPC-M-107Standards for Printed Board Materials Manual 印制板材料标准手册IPC-MI-660Incoming Inspection of Raw Materials Manual 原材料接收检验手册IPC-4101A Specifications for Base Materials for Rigid and MultilayerPrinted Boards刚性及多层印制板用基材规范IPC-4121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Core Construction for MultilayerPrinted Wiring Board Applications 多层印制板用芯板结构选择导则IPC-4562Metal Foil for Printed Wiring Applications印制线路用金属箔IPC-CF-148A Resin Coated Metal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涂树脂金属箔IPC-CF-152B Composite Metallic Materials Specification for PrintedWiring Boards印制线路板复合金属材料规范IPC-TR-482New Developments in Thin Copper Foils薄铜箔的新发展IPC-TR-484Results of IPC Copper Foil Ductility Round Robin StudyIPC铜箔延展性联合研究结果IPC-TR-485Results of Copper Foil Rupture Strength Test Round RobinStudy铜箔断裂强度试验联合研究结果IPC-4412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 ”E” Glass forPrinted Boards“E”类精纺玻璃纤维层印制板技术规范IPC-4130Specification &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Nonwoven "E"Glass MaterialsE 玻璃纤维非织布材料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IPC-4110Spec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NonwovenCellulose Based Paper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纤维纸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IPC-4411-A Spec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Non-WovenPara-Aramid Reinforcement聚芳基酰胺非织布规范及性能确定方法IPC-SG-141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 "S" Glass for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经处理S玻璃纤维织物规范IPC-A-142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 Aramid for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经处理聚芳酰胺纤维编织物规范IPC-QF-143Specification for Finished Fabric Woven from Quartz (PureFused Silica) for Printed Boards印制板用经处理石英(熔融纯氧化硅)纤维编织物规范IPC-2524PWB Fabrication Data Quality Rating System印制板制造数据质量定级体系IPC-9151A Printed Board Process, Capability, Quality and RelativeReliability Benchmark Test Standard and Database印制板工艺, 容量, 质量,可靠性试验标准和数据库IPC-9191General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Statistical ProcessControl (SPC)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的通用导则IPC-9199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Quality Rating统计分析控制IPC-9252Guidelines and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ofUnpopulated Printed Boards未组装印制板电测试要求和指南IT-97061PWB Hole to Land Misregistration: Causes and Reliability印制线路板通孔与焊盘的错位: 原因和可靠性IT-98103Reliability of Misregistered and Landless InnerlayerInterconnects in Thick Panels多层板内部无焊盘层互连错位的可靠性IPC-MS-810Guidelines for High V olume Microsection大批量显微剖切导则IPC-QL-653A Certification of Facilities that Inspect/Test Printed Boards,Components & Materials印制板、元器件及材料检验试验设备的认证IPC-TR-483Dimensional Stability Testing of Thin Laminates-Report onPhase 1 & 2 International Round Robin Test薄层压板尺寸稳走性试----国际联合试验计划I阶段及II阶段报告IPC-TR-486Round Robin Study to Correlate IST & MicrosectioningEvaluations for Inner-Layer Separation内层分离的互连应力测试(IST)与显微剖切相关性联合研究。

常用印制电路板标准汇总

常用印制电路板标准汇总

电路板行业的标准繁多,而常用的印制电路板标准你又知道多少呢?本文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印制电路板标准,供大家参考。

1) IPC-ESD-2020静电放电控制程序开发的联合标准。

包括静电放电控制程序所必须的设计、建立、实现和维护。

根据某些军事组织和商业组织的历史经验,为静电放电敏感时期进行处理和保护提供指导。

2) IPC-SA-61A焊接后半水成清洗手册。

包括半水成清洗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的、生产的残留物、设备、工艺、过程控制以及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3) IPC-AC-62A焊接后水成清洗手册。

描述制造残留物、水成清洁剂的类型和性质、水成清洁的过程、设备和工艺、质量控制、环境控制及员工安全以及清洁度的测定和测定的费用。

4) IPC-DRM-40E通孔焊接点评估桌面参考手册。

按照标准要求对元器件、孔壁以及焊接面的覆盖等详细的描述,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生成的3D图形。

涵盖了填锡、接触角、沾锡、垂直填充、焊垫覆盖以及为数众多的焊接点缺陷情况。

5) IPC-TA-722焊接技术评估手册。

包括关于焊接技术各个方面的45篇文章,内容涉及普通焊接、焊接材料、手工焊接、批量焊接、波峰焊接、回流焊接、气相焊接和红外焊接。

6) IPC-7525模板设计指南。

为焊锡膏和表面贴装粘结剂涂敷模板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方针i还讨论了应用表面贴装技术的模板设计,并介绍了带有通孔或倒装晶片元器件的?昆合技术,包括套印、双印和阶段式模板设计。

7) IPC/EIAJ-STD-004助焊剂的规格需求一包括附录I。

包含松香、树脂等的技术指标和分类,根据助焊剂中卤化物的含量和活化程度分类的有机和无机助焊剂;还包括助焊剂的使用、含有助焊剂的物质以及免清洗工艺中使用的低残留助焊剂。

8) IPC/EIAJ-STD-005焊锡膏的规格需求一包括附录I。

列出了焊锡膏的特征和技术指标需求,也包括测试方法和金属含量的标准,以及粘滞度、塌散、焊锡球、粘性和焊锡膏的沾锡性能。

OSP-P200LA 系统维护手册(MF 装置)TypeII LC34-037-R01a

OSP-P200LA 系统维护手册(MF 装置)TypeII LC34-037-R01a

(8)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特性,可能会出现分辨率不足或一些像素常亮的现象。这并不属于故障。
7. 本手册中使用的符号
本手册中使用以下警示标识提醒您注意一些特别重要的信息。仔细阅读标有这些标E识e的oe说l明l1并p在l0工0作8
中遵照执行。
表示如果不避免,将会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危急情况。 表示如果不避免,将会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潜在危险。 表示如果不避免,将会导致轻伤或中等伤害的潜在危险。 表示如果不避免,将会导致财产损失的潜在危险。 表示安全运行的一般要求。
a. 打开电柜门前,确保主电源开关关闭。 b. 即使主电源开关关闭,在 MCS 驱动装置 (伺服 / 主轴)内仍有残留电荷,因此,这些装置的
操作只能让维修人员来处理,即使这样,他们仍须遵守下列注意事项。 • MCS 驱动装置 (伺服 / 主轴)
主开关断电后,经过 2 分钟等待放电结束。 c. 电柜内安装有 NC 装置,该 NC 装置的电路板的存储器内存有加工程序、参数等。为了确保即使
3-1.面板计算机装置 ................................................................ 3 3-2.UPS 电源装置 .................................................................. 5 3-3.接口卡 ........................................................................ 6 3-4.伺服环传感器装置 (SSU) ........................................................ 9 3-5.多功能装置 (MF 装置 ) ......................................................... 10 3-6.MCS 驱动装置 ................................................................. 13 3-7.电机和位置编码器 ............................................................. 13 3-8.机床操作面板 ................................................................. 13 3-9.冷却装置 ..................................................................... 13 3-10.电柜 ........................................................................ 13

兄弟7010 故障维修手册及常见代码

兄弟7010 故障维修手册及常见代码

兄弟7010 故障维修手册及常见代码兄弟7010 故障维修手册及常见代码1.硬件故障维修1.1 电源相关故障1.1.1 电源无法启动1.1.2 电源异常关机1.2 打印头相关故障1.2.1 打印头打印质量差1.2.2 打印头堵塞1.3 纸张进纸相关故障1.3.1 纸张无法正常进纸1.3.2 纸张卡纸1.4 墨粉盒相关故障1.4.1 墨粉盒无法正常供墨1.4.2 墨粉残余过多导致打印质量差1.5 系统电路板相关故障1.5.1 主板故障1.5.2 控制电路板故障2.软件故障维修2.1 驱动程序相关故障2.1.1 驱动程序安装失败2.1.2 驱动程序与操作系统不兼容2.2 打印队列相关故障2.2.1 打印队列卡死2.2.2 打印任务取消不及时2.3 连接接口相关故障2.3.1 USB连接异常2.3.2 网络连接故障2.4 印刷语言相关故障2.4.1 PCL语言解析错误2.4.2 PostScript语言解析错误3.常见代码3.1 错误码3.1.1 001 - 通信故障3.1.2 002 - 纸张卡纸3.2 异常代码3.2.1 A001 - 电源异常3.2.2 A002 - 打印头故障附件:本文档附带兄弟7010 相关维修工具介绍和操作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源:指供电设备,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

2.打印头:指打印设备中负责将墨粉转化为文字或图像的部件。

3.堵塞:指打印头或打印机内部零部件被墨粉或其他杂质堵塞,导致打印质量下降或无法正常打印。

4.卡纸:指纸张在进纸过程中被卡住,无法正常通过打印机。

5.墨粉盒:指存放墨粉的部件,负责供墨给打印头。

6.主板:指打印机的主要电路板,负责控制各个部件和信号的传输。

7.控制电路板:指打印机中负责控制功能和电路的电路板。

8.驱动程序:指用于打印机与计算机之间通信和控制的软件。

9.打印队列:指计算机中存储待打印任务的缓冲区。

10.PCL语言:指一种打印机控制语言,用于描述打印任务的细节和格式。

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方法

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方法

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方法印制电路板(PCB)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之一,它由经过设计和布线的电路图生产而成,常用于计算机、手机、摄像头、控制器、信号调节器等产品中。

然而,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PCB 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排除方法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的方法。

1.检查线路当PCB 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各个电路之间的连线是否存在问题。

有时PCB 板本身的线路可能没有问题,但是PCB 板和其他组件之间的连接会失效。

因此需要在开始检查PCB 之前,先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所有电路和元件的正常工作电压。

2.使用示波器当PCB 板上的元件出现问题时,使用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出问题所在。

首先,将示波器接到PCB 板上,检查是否有任何明显异常信号。

其次,检查元件的信号波形,有助于判断元件是否必须更换。

示波器可以检测正台波、负台波、平方波等信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故障是否来自不良元件或线路。

3.检查信号和电源当PCB 板连接外部电源时,有时会出现断电或不正常的电源情况。

这时可以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以确认电源是正常的。

同时,也需要检查信号线路是否正确连接,信号接口是否有损坏。

因为这些电路连接存在问题可能导致PCB板出现故障。

4.检查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PCB 板上常见的元件之一,但也是故障较多的元件之一。

电解电容通常用于存储电荷,因此需要注意其正负极的正确连接。

检查电解电容的方法是使用ESR 测试仪器,确保其内阻在正常范围内。

5.检查IC 芯片IC 芯片是PCB 板上最关键的元件之一,也是故障率较高的元件之一。

当PCB出现问题时,首先需要检查IC 芯片是否正常。

通常情况下,IC 芯片故障时会导致PCB 板无法正常工作。

使用芯片检测仪可以检查IC 芯片是否损坏。

6.检查焊点焊接在PCB板上的各个元件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焊接问题可能导致电路不可用或损坏电路。

故障排查手册

故障排查手册

Nt-220设备问题排查一.全印软件问题排查:Q1.安装过程中,发现客户端或者输出器装上后启动不了。

处理方法:①重新启动电脑,插入加密狗,狗号一定要考入相应的文件夹当中。

再次尝试启动软件。

先开服务器,在依次打开客户端及输出器。

②如若依旧不能启动,请卸载软件,关掉杀毒软件,尝试重新安装。

附注:在软件操作使用中可能还会碰到一些不常见问题,可到caosnanooutput\data文件夹下NanoThinkLog.ini里查看。

二.二维动作执行问题排查:Q1:撞限位(字车/平台)处理方法:重启设备,重新通过软件进行初始化操作。

Q2: 在输出制版时打印一pass后打印停止,字车返回初始状态,信号指示灯灭。

处理方法:x轴y轴重新搜索原点,读坐标,坐标清零。

输出制版。

(有可能是因为字车没在原点时发打印命令,导致光栅读书不准确所致)Q3:在制版过程中,无规律的出现停止,但信号指示灯常亮。

处理方法:①终止打印,检查usb串口接触是否良好。

②有可能是因为返程速度太快,丢失信号所致。

更改字车返程速度做尝试。

Q4:在制版过程中,一张版没有打完,中途机器自动停止打印,走纸,打印头自动回到原点等动作。

处理方法:①板子程序问题;刷电路板程序或更换电路板。

②软件程序问题;替换软件控制文件。

Q5:对设备发送指令,设备静止不动,核心板命令灯长亮。

处理方法:重新开关机,点击设备复位,初始化。

三.设备硬件问题排查:Q1:机器上电后打压泵持续打压。

处理方法:①检查墨盒是否安装正确,墨杆是否压下。

②检查气路有没有漏气的地方。

③检测核心板气压监测是否存在问题。

Q2:在打印文件完成后,测量左边距及右边距,有时会出现尺寸有很大误差。

处理方法:①检查软件中每次输出的边距数值是否一致。

②当吸附开时,我们可以增大吸附风量,使版牢固的吸附在平台上,防止位置跑偏。

③在放版过程中,尽可能使版靠紧所有定位销(不要使版弯曲),确保放版位置准确。

Q3:喷头状态经过多次清洗之后,仍然多条断线,达不到输出要求处理方法:①检查墨盒是否有墨;②检查打印头移动到保护位置后,墨栈是否与打印头紧密接触,之间是否有空隙;③将打印头离开保护位置,滴取少量酒精于墨栈,开启清洗工序,查看墨栈上的酒精是否可以正常通过墨栈流出。

IPC-A-600G印制电路板验收标准

IPC-A-600G印制电路板验收标准

1.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印制板表观的和内在的理想的、接收的和拒收的状况。

给出了在各种印制板规范中,即:IPC—6010系列文件、ANSI/J —STD—003等,规定的最低要求的图示解释。

1.2 目的本文件中的图示解释,描述了目前IPC规范要求的特定标准。

为了恰当地提供和使用本文件的内容,印制板应符合相应的IPC—2220系列文件的设计要求和相应的IPC—6010系列文件的性能要求。

如果印制板不符合这些或相等的要求,那么,接受的准则应是在使用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协议确认,作为制造文件的一部分。

本文件中的解释,描述到相关于每页标题或付标题的特定标准,概括的描述每个产品等级的接受和拒收的状况(见1.4等级分类)。

表观质量接受标准是要对评价表观异常提供适当的工具,在每个情形中的解释和照片是相关到特殊要求的,所讲的特征是可以目视观察评价和/或目视观察测量的。

由相应的使用者要求的支持,这个文件应提供对质量保证和制造人员的有效的目视标准。

本文件不能包括在印制板工业中遇到的所有的可靠性的内容。

因此,在这里没有提到的特征,将依靠客户和供应商协商解决。

本文件的价值在于它的使用作为一个基础文件,可以由相应的特殊应用的扩展,例外和变化而修改。

这是一个最低验收要求的文件,不能作为印制板制造或采购的性能规范。

如果在文件要求和相应的产品性能要求之间有不同,按下面的次序进行:a)批准的印制板采购文件;b)总规范;c)相关的性能规范;d)印制板验收标准(IPC—A—600)。

当进行接受和/或拒收决定时,必须知道文件的优先顺序。

本文件是一个工具,注意到一个产品由于工艺过程的变化而怎样地变化。

(参考IPC—9191 实施统计过程控制的一般要求)。

IPC—A—600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来理解和说明自动检查技术(AIT)结果。

AIT对于在这个文件中说明的很多尺寸特性的评价是适用的。

1.3 本文件的使用方法有关特性分为二大类:·外部可观查特性(见2.0节)·内部可观查特性(见3.0节)“外部可观查特性”的状况是指这些特性或缺陷,可以在或从板的外表面看到和评价的。

关于印制电路板的35个标准汇总

关于印制电路板的35个标准汇总

关于印制电路板的35个标准汇总电路板行业的标准繁多,而常用的印制电路板标准你又知道多少呢?以下供参考:1)IPC-ESD-2020:静电放电控制程序开发的联合标准。

包括静电放电控制程序所必须的设计、建立、实现和维护。

根据某些军事组织和商业组织的历史经验,为静电放电敏感时期进行处理和保护提供指导。

2)IPC-SA-61A:焊接后半水成清洗手册。

包括半水成清洗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的、生产的残留物、设备、工艺、过程控制以及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3)IPC-AC-62A:焊接后水成清洗手册。

描述制造残留物、水成清洁剂的类型和性质、水成清洁的过程、设备和工艺、质量控制、环境控制及员工安全以及清洁度的测定和测定的费用。

4)IPC-DRM-40E:通孔焊接点评估桌面参考手册。

按照标准要求对元器件、孔壁以及焊接面的覆盖等详细的描述,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生成的3D图形。

涵盖了填锡、接触角、沾锡、垂直填充、焊垫覆盖以及为数众多的焊接点缺陷情况。

5)IPC-TA-722:焊接技术评估手册。

包括关于焊接技术各个方面的45篇文章,内容涉及普通焊接、焊接材料、手工焊接、批量焊接、波峰焊接、回流焊接、气相焊接和红外焊接。

6)IPC-7525:模板设计指南。

为焊锡膏和表面贴装粘结剂涂敷模板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方针i还讨论了应用表面贴装技术的模板设计,并介绍了带有通孔或倒装晶片元器件的?昆合技术,包括套印、双印和阶段式模板设计。

7)IPC/EIAJ-STD-004:助焊剂的规格需求一包括附录I。

包含松香、树脂等的技术指标和分类,根据助焊剂中卤化物的含量和活化程度分类的有机和无机助焊剂;还包括助焊剂的使用、含有助焊剂的物质以及免清洗工艺中使用的低残留助焊剂。

8)IPC/EIAJ-STD-005:焊锡膏的规格需求一包括附录I。

列出了焊锡膏的特征和技术指标需求,也包括测试方法和金属含量的标准,以及粘滞度、塌散、焊锡球、粘性和焊锡膏的。

印制电路手册 pdf

印制电路手册 pdf

印制电路手册
《印制电路手册》是一本涵盖印制电路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权威性教。

该版本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1.印制电路基础知识,个绍印制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印制电路板的材料、制造工艺和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2.设计指南,详细介绍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则、布局技巧、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内容,以及高速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设计的要点。

3.制造工艺,包括印制电路板的制造流程、工艺参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酒盖了常见的印刷、蚀刻、化学镜铜、钻孔、覆铜、焊接等工艺。

4.材料和无器件,介绍印制电路板所使用的基板材料、覆铜材料、阻焊材料、焊接材料等,以及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选型原则。

5.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印制电路在通信、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包括设计思路、问题解决和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6.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个绍印制电路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未来发展趋势,如柔性电子技术、三维封装技术、集成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印制电路手册》第七版可能会涵盖印制电路领域的全面知识,从基础到应用,从设计到制造,从材料到趋势,为电子工程师、研发人员和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
你有所帮助。

DC-1500~1200焊机操作手册

DC-1500~1200焊机操作手册

第 2 页 共 42 页
子上,连接工件电缆到另一端子上。
使主焊机上的“焊丝正极—焊丝负极”两位开关的设置与焊丝电缆的连接极性相一致。该开
关的设置对林肯送丝操作相对主焊机的正常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启动焊机
按下“启动”(START)和“停止”(STOP)按钮时,进行启动或停止焊机工作。当焊机进
行工作时,位于控制面板中间的红色指示灯发亮。
c. 对冷起动而言,使用的一种工件是干净的和焊丝与电极板相连;
d. 对热起动而言,当电线连接到工作状态以前,移动应该开始;
e. 设置 NA-3 开路电压大概范围,对最初的试验状态,选择的电压设置在下面表的最低的状
态,逐渐地设置控制到 2。
这是一个大概的设置,应该注意到使用 DC-1500,OCV 要求一个理想的起动比别的理想电
对本设备上进行工作前,在保险盒或开关处关闭输入电源。
请勿接触设备带电部位。
注:查找“触发板”和“控制/故障保护电路板”的 P.C.板时,打开焊机左侧上部机箱面板,印刷
第 3 页 共 42 页
电路板上有名牌标注。 1.正常的维护 a. 风扇的马达是封闭的。 b. 在极其灰尘多的情况下,灰尘附着在空气流通道内,将使焊机发热,定期地用低压风吹掉灰
制回路还通过焊机面板上的 8A 保险向 NA—5 控制箱提供 AC115V,1000VA 控制电源。
触发电路板 G—1587—1 接受控制板送来的移相控制电压,按照移相要求发出六路触发脉冲
去触发主回路可控硅,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来改变焊机输出的大小。
控制板 G—1530 是 DC—1500 最复杂的部件,他的功能是控制和保护,按功能划分,大致可
变压器线圈及整流器具有抵抗潮湿、易腐蚀环境的功能。

印制电路板的国标标准

印制电路板的国标标准

印制电路板的国标标准你们知道印制电路板吗?就像我们玩的一些小电子产品里面,有一块绿绿的或者其他颜色的板子,上面有好多小零件,这个板子就是印制电路板啦。

那这个印制电路板可是有自己的标准的哦,就像我们在学校里,上课要有上课的规矩一样。

咱们国家为了让这些印制电路板能好好工作,能在各种东西里都安全又稳定地发挥作用,就制定了国标标准。

这个标准就像是给印制电路板制定的一套规则手册。

比如说,印制电路板的大小得有个范围吧。

如果太大了,可能就塞不进我们的小玩具或者小电器里面;要是太小了,又可能装不下那些需要的小零件。

就像我们搭积木,积木块的大小得合适,这样才能搭出我们想要的东西。

如果印制电路板的大小不符合标准,那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还有哦,印制电路板上面那些线路的宽度和间距也是有标准的。

想象一下,这些线路就像我们在纸上画的线一样。

如果线画得太粗或者太细,或者线和线之间的距离太近或者太远,都会影响这个电路板的工作。

就像我们走在路上,人和人之间要有合适的距离,要是太挤了就会撞到一起,要是离得太远又不方便交流。

线路也是这样,不符合标准的话,电流在上面走的时候就可能会迷路或者出乱子呢。

再讲讲这个印制电路板的厚度吧。

厚度也不能随便定。

如果太薄了,它可能很容易就断了,就像我们的小卡片,如果太薄一折就断了。

要是太厚呢,可能又会占太多地方,让整个小电器变得很笨重。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呀。

有一个小工厂,刚开始做印制电路板的时候,没有按照国标标准来做。

他们做出来的电路板,线路间距特别小。

结果呢,把这些电路板装到小收音机里面,收音机总是出问题,一会儿没声音,一会儿声音又很奇怪。

后来他们发现是电路板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照国标标准重新做了之后,收音机就正常工作啦。

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

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
4.2PCB 板的常用材料
4.2.1 PCB 板常用材料的型号
1)覆铜箔酚醛纸制层压板,型号:XPC。
2)阻燃覆铜箔酚醛纸制层压板,型号:FR-1。
3)阻燃覆铜箔纸芯玻璃布贴面改性环氧复合基材层压板,型号:CEM-1。
4)阻燃覆铜箔环氧玻纤纸芯/E玻璃布面复合基材层压板,型号:CEM-3。
5)阻燃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型号:FR-4。
标准修订记录表
修订次数
处数
更改号
修订日期
修订人
1
2009/08/29
邹晓鸿
2
2014/04/23
邹晓鸿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2
5试验要求和方法6
6检验规则9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0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电迁移试验方法指导12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经确认备案的各种材质覆铜板基材生产厂家14
2)三防漆分布均匀。
3)器件目视检测,关键位置无明显的焊接短路,虚焊、无异物,无异味。焊点饱满, 圆润。
二、常规上电测试标准
1)通入AC220V交流电,开机自检蜂鸣器是否正常鸣叫。
2)检测工作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电机驱动板:静态时,
电流=25MA±20% 功率因数:cosφ>0.95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外观检验标准15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检验报告模板16
1
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是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
本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完善线路板的高低温抽检,和机械振动测试抽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之一
绪言
根据目前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难度越来越高,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为确保印制电路板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和环境控制,必须充分了解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特性,但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是综合性的技术结晶,它涉及到物理、化学、光学、光化学、高分子、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等诸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材料的结构、成份和性能:工艺装备的精度、稳定性、效率、加工质量;工艺方法的可行性;检测手段的精度与高可靠性及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印制电路板的品质。

由于涉及到的方面与问题比较多,就很容易产生形形色色的质量缺陷。

为确保“预防为主,解决问题为辅”的原则的贯彻执行,必须认真地了解各工序最容易出现及产生的质量问题,快速地采取工艺措施加以排除,确保生产能顺利地进行。

为此,特收集、汇总和整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编辑这本《印制电路板故障排除手册》供同行参考。

一、基材部分
1 问题:印制板制造过程基板尺寸的变化
原因解决方法
(1)经纬方向差异造成基板尺寸变化;由于剪切时,未注意纤维方向,造成剪切应力残留在基板内,一旦释放,直接影响基板尺寸的收缩。

(1) 确定经纬方向的变化规律,按照收缩率在底片上进行补偿(光绘前进行此项工作)。

同时剪切时按纤维方向加工,或按生产厂商在基板上提供的字符标志进行加工(一般是字符的竖方向为基板的纵方向)。

(2)基板表面铜箔部分被蚀刻掉对基板的变化限制,当应力消除时产生尺寸变化。

(2)在设计电路时应尽量使整个板面分布均匀。

如果不可能也要必须在空间留下过渡段(不影响电路位置为主)。

这由于板材采用玻璃布结构中经纬纱密度的差异而导致板材经纬向强度的差异。

(3)刷板时由于采用压力过大,致使产生压拉应力导致基板变形。

(3)应采用试刷,使工艺参数处在最佳状态,然后进行刷板。

对薄型基材,清洁处理时应采用化学清洗工艺或电解工艺方法。

(4)基板中树脂未完全固化,导致尺寸变化。

(4)采取烘烤方法解决。

特别是钻孔前进行烘烤,温度1200C、4小时,以确保树脂固化,减少由于冷热的影响,导致基板尺寸的变形。

(5)特别是多层板在层压前,存放的条件差,使薄基板或半固化片吸湿,造成尺寸稳定性差。

(5)内层经氧化处理的基材,必须进行烘烤以除去湿气。

并将处理好的基板存放在真空干燥箱内,以免再次吸湿。

(6)多层板经压合时,过度流胶造成玻璃布形变所致。

(6)需进行工艺试压,调整工艺参数然后进行压制。

同时还可以根据半固化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流胶量。

2 问题:基板或层压后的多层基板产生弯曲(BOW)与翘曲(TWIST)。

原因:解决方法:
(1)特别是薄基板的放置是垂直式易造成长期应力叠加所致。

(1)对于薄型基材应采取水平放置确保基板内部任何方向应力均匀,使基板尺寸变化很小。

还必须注意以原包装形式存放在平整的货架上,切记勿堆高重压。

(2)热熔或热风整平后,冷却速度太快,或采用冷却工艺不当所致。

(2)放置在专用的冷却板上自然冷却至室温。

(3)基板在进行处理过程中,较长时间内处于冷热交变的状态下进行处理,再加基板内应力分布不均,引起基板弯曲或翘曲。

(3)采取工艺措施确保基板在冷热交变时,调节冷、热变换速度,以避免急骤冷或热。

(4)基板固化不足,造成内应力集中,致使基板本身产生弯曲或翘曲。

(4) A。

重新按热压工艺方法进行固化处理。

B。

为减少基板的残余应力,改善印制板制造中的尺寸稳定性与产生翘曲形变,通常采用预烘工艺即在温度120-1400C 2-4小时(根据板厚、尺寸、数量等加以选择)。

(5)基板上下面结构的差异即铜箔厚度不同所至。

(5)应根据层压原理,使两面不同厚度的铜箔产生的差异,转成采取不同的半固化片厚度来解决。

3 问题:基板表面出现浅坑或多层板内层有空洞与外来夹杂物。

原因:解决方法:
(1)铜箔内存有铜瘤或树脂突起及外来颗粒叠压所至。

(1)原材料问题,需向供应商提出更换。

(2)经蚀刻后发现基板表面透明状,经切片是空洞。

(2)同上处理方法解决之。

(3)特别是经蚀刻后的薄基材有黑色斑点即粒子状态。

(3)按上述办法处理。

4 问题:基板铜表面常出现的缺陷
原因:解决方法:
(1)铜箔出现凹点或凹坑,这是由于叠层压制时所使用的工具表面上存有外来杂质。

(1) 改善叠层和压合环境,达到洁净度指标要求。

(2)铜箔表面出现凹点与胶点,是由于所采用压板模具压制和叠层时,存有外来杂质直接影响所
至。

(2) 认真检查模具表面状态,改善叠层间和压制间工作环境达到工艺要求的指标。

(3)在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不适合导致铜箔表面状态差。

(3) 改进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

(4) 经压制的多层板表面铜箔出现折痕,是因为叠层在压制时滑动与流胶不当所至。

(4) 叠层时要特别注意层与层间的位置准确性,避免送入压机过程中滑动。

直接接触铜箔表面的不锈钢板,要特小心放置并保持平整.
(5) 基板表面出现胶点,可能是叠层时胶屑落在钢板表面或铜表面上所造成的。

(5) 为防止胶屑脱落,可将半固化片边缘进行热合处理。

(6) 铜箔表面有针孔造成压制时熔融的胶向外溢出所至。

(6) 首先对进厂的铜箔进行背光检查,合格后必须严格的保管,避免折痕或撕裂等。

5 问题:板材内出现白点或白斑
原因:解决方法:
(1) 板材经受不适当的机械外力的冲击造成局部树脂与玻璃纤维的分离而成白斑。

(1) 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降低机械加工过度的振动现象以减少机械外力的作用。

(2) 局部板材受到含氟化学药品的渗入,而对玻璃纤维布织点的浸蚀,形成有规律性的白点(较为严重时可看出呈方形)。

(2) 特别是在退锡铅合金镀层时,易发生在镀金插头片与插头片之间,须注意选择适宜的退锡铅药水及操作工艺。

(3) 板材受到不当的热应力作用也会造成白点、白斑。

(3) 特别是热风整平、红外热熔等如控制失灵,会造成热应力的作用导致基板内产生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