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结核病的防治
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3 . 1 肺 结核
牛0 . 2 m l 。
初 期 咳嗽 短 粗 干 咳 , 继之咳嗽频繁 , 呈 湿 咳 带 4 . 1 . 3 观 察反 应
痛, 鼻漏呈粘性或脓性 , 呼吸次数增加 , 听诊有干性 于注 射 后第 7 2 h 、 1 2 0 h 进 行 两 次 观 察 。检 查 注 或湿 性 哕 音 , 叩诊 胸 部呈 浊 音 或 半浊 音 区 。病 牛 呈 射局部温度 、 疼痛反应及肿胀性质 , 用卡尺测量注射 渐进 性消 瘦 、 贫血 、 乳量 减少 。 部皮肤皱褶厚度及肿胀面积 , 并做好记录 ; 在7 2 h 观 3 - 2 乳 房结核 察 同时 , 须在 第 1 次注 射 的 同一 部位 , 以 同一 剂 量进 乳上 淋 巴结 肿大 , 无 热无 痛 , 后乳 区可 发 生无 痛 行 第 2次 注 射 ; 第 2次 注 射 后 4 8 h ( 即第 1 次 注 射 后 1 2 0 h ) 再 观察 一次 并测 量其 皮厚 。 收 稿 日期 : 2 01 4 —1 0 —1 3 4 . 1 . 4 判定标 准 作 者 简介 : 努 尔麦 麦 提 ・ 居马( 1 9 8 4 一 ) , 男, 维 吾 尔族 , 大 学 阳性 反 应 ( + ) : 皮 肤 皱 褶 比原 皮 厚 增 加 8 a r m以 本科 , 助理 兽医师, 从事动物疫病 防治工作 。
2 0 1 4 年第1 2 期
疫 豸
一
例奶 牛腐蹄 病的诊治
毅 , 刘英玉 , 姚 刚 2 , 苏战 强 , 赵 豆豆 , 侯 宇 , 郭庆 勇
阿勒泰 8 3 6 0 5 0 ; 8 3 0 0 5 2 )
胡安 别克 ・ 赛特 尔汗 , 张
牛结核病怎么办 牛结核病的治疗
牛结核病怎么办牛结核病的治疗【常见问题】牛结核病怎么办
【专家解答】牛结核病是你四季都可能发生的疾病,所以在养殖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技术和方法,牛结核病发生在奶牛的身上比较多,所以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官场,但是在养殖奶牛的时候如果得了牛结核病应该怎么办呢?
【疾病预防】每年春、秋两季用结核菌素对牛群进行接种(点眼及皮下注射),发现阳性病牛,隔离治疗或捕杀。
严格消毒牛栏,可用2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或5%来苏儿消毒,粪便堆积发酵。
对其产品(牛奶)应经70℃~80℃消毒30分钟后方可饮用。
【疾病治疗】病初每日用异烟肼3克~4克分3次~4次混在精料中饲喂,3个月为一个疗程,症状严重的每日口服异烟肼1克~2克,同时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次3克~5克,隔日一次。
【本人总结】在养殖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牛的养殖,还有疾病的预防,养殖之前就要了解牛常见的疾病、怎么预防和如何治疗要进行学习,总结经验,这样才不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的产生。
奶牛结核病的治疗与防治
奶牛结核病的治疗与防治奶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灶在乳腺和呼吸系统。
该病不仅对奶牛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直接影响到奶制品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治疗和防治奶牛结核病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奶牛结核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奶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这种细菌进入奶牛体内后,会寄生在乳腺和呼吸系统等部位,引起感染和发炎。
奶牛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和食物污染。
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例如,通过感染其他牛只、从环境中吸入细菌等方式。
食物污染主要是指通过口腔摄入细菌,例如饮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用受结核病感染的草料或饲料等。
二、奶牛结核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奶牛结核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烧、消瘦、乳汁异常、咳嗽及呼吸急促等。
对于奶牛结核病的预防,有以下几种方法:1. 改善牛舍环境,增强牛只的抗病能力,例如,保持牛舍干燥、温暖,加强饲料营养成分的摄入等;2. 对于疑似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奶牛进行单独管理,减少接触其他奶牛的机会,以防止病毒的传播;3. 对牛只的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尽量避免用受污染的草料或饲料喂养奶牛。
三、奶牛结核病的治疗及控制方法若发现奶牛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应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临床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针对奶牛结核病,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能够有效地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长期的药物治疗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可能会带来药物依赖或耐药现象。
因此,药物治疗不宜作为长期治疗方案。
2. 临床治疗临床治疗主要是指通过手术将受感染的部位进行切除,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感染源。
这种治疗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也有其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治疗后是否会复发,等等。
3. 防疫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和临床治疗外,还需要通过防疫控制来限制奶牛结核病的传播。
奶牛结核病及其防治
1 奶牛结核病 流行病 学 奶牛结核 病的主要传染源为带有结核杆菌 的病畜 , 由于
结核杆菌 可分布 于机体 内各 个器 官的病灶中 , 因此病 菌可 由 病畜 的粪便 、 乳汁、 尿液 以及气管 分泌物等排出体外 , 进 而污 染环境 。奶牛结核病可 经由呼吸道或者消化道传播 , 同时也 可经 由胎盘传播或通过交配感染 。本 病一年 四季均可发布 , 但主要还与牛舍饲 喂环境 、 天气 、 营养等有关。
目前对患有结核病 的牛只均无需 治疗 , 而是一旦确诊坚
决给予扑杀 , 并对其尸体进行无公害处理 , 以免传染 。 对确 实 有治疗价值的 阳性奶牛 , 可在严密隔离后 , 采用异烟肼 、 链霉
素等进行 治疗 。
4 . 2 预 防
奶牛 由于受到病原菌侵 害的组织不 同 , 其发病时 的症状 也各 不相 同 , 其 中以牛肺结核最 为常见。奶牛在感染病原菌
国列入二 类动 物疫病 。 其不仅 影响 了养殖业的发展 , 也为人 类的健康安全 带来了极 大的隐患。 本 次研 究将对奶牛结核
病的流行特 点以及 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 奶牛 ; 结核病 ; 流行病 学; 防治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7 . 0 2 . 0 5 4
品的产量与质量。
3 . 1 结棱 茵素试验 结核菌素 试验是 国际贸易 中指定的 牛只结核病诊 断方
疫, 无异常情况 牛只运回后 , 应先 隔离 饲养 1 个 月以上 , 再次 检验无异常后才可混群饲养 。严格执行 消毒防疫制度 , 定期
对牛舍 以及 养殖场地 、 场 区进行整体 消毒 , 对饲养用 具也应
浅谈牛结核病的防治
浅谈牛结核病的防治牛结核病是一种病菌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一旦发现牧场中有牛结核病的病例,就意味着这个牧场的生产经济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这种病在人和动物体内都可以生存,因此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伤害。
为了避免牛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牛结核病的概述、防治措施、节制维护和病情处理四方面进行分析讲解。
一、牛结核病的概述牛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牛与牛之间直接接触,食用过受感染牛的未熟或未熟煮熟的牛肉,经过感染的奶牛分泌结核菌分别藉由奶汁传播给人类等。
二、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1.畜牧生产场所的卫生管理为了避免牛结核病的传播,需要保持牧场的清洁和卫生。
应对牧场进行定期的彻底清洗和消毒,防止牛场的污水、粪便等不洁物污染牛场的环境,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强化牛群的管理在牛群中,应当对每一只牛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隔离,对于疑似病例需要着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3.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指导在饲养牛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牛的营养和健康管理。
可以在牛的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成分,或是进行多种膳食的补充,以增强牛的免疫力,避免病原体的入侵。
三、节制维护1.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加强宣传工作,帮助人们了解牛结核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知识,并积极进行科学的防治工作,以全面保护牧场主和民众的健康。
2.采用科学的防治手段疫苗接种是牛结核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常见的疫苗接种方式是皮下注射。
四、病情处理1.积极治疗当发现牛群中有结核病的病例时,应立即将其送往专业的动物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由于结核病为一种慢性病,因此需要进行长期性的治疗和管理。
2.及时清理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的同时,还需及时清除牛场内的污染,避免病原的扩散。
综上所述,牛结核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感染病,需要我们采取全面、科学的防治措施。
只有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防治、加强治疗和维护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牛结核病对人类和牛群的危害,提高养牛产业的竞争力。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传染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牛奶品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防治这两种疾病,保障奶牛群的健康,提高牛奶的质量安全,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一、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1.建立定期的健康监测计划,对奶牛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和疫病检测;2.加强疫病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3.建立疫病信息平台,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及时掌握各类疫情信息。
二、加强奶牛场环境管理1.优化圈舍环境,保持通风、干燥、温度适宜;2.定期清洁消毒圈舍和饮水设施,防止疫病的传播;3.控制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
三、合理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保证奶牛的充足营养,增强免疫力;2.合理的放牧和休息,避免奶牛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3.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卫生管理,防止疫病传播。
四、加强人员管理和教育1.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管理;2.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3.定期开展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疫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五、规范养殖管理1.加强奶牛来源的管理,选择健康、无疫病的优良品种;2.实行隔离和检疫制度,对新引进的奶牛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3.规范兽医操作,严格遵循防疫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六、积极控制疫情1.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阻断疫情传播;2.加强病原学研究,积极研发和推广防治疫病的新技术、新药物;3.建立健全的疫情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七、加强合作与协调1.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疫病防控工作;2.加强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防疫药物、疫苗等技术产品;3.加强与养殖户和农民的沟通交流,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养殖者的疫病防控意识。
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关 键词 : 奶牛 ; 结核 病 ; 诊断; 预 防; 治疗
DOl : 1 0.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5 . 0 2 . 0 3 6
牛结核病 ( B o v i n e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作 为 我 国 二 类
摘 要: 奶牛的子宫 内膜炎是子宫 内膜的急性 炎症 , 是奶牛中发病率较 高的疾病 , 每一百头奶牛 中 约有三 十 头会 患子 宫 内膜 炎 。奶牛 患子 宫 内膜 炎 时会 严 重影 响奶 牛 的繁 殖力 和 生产 功 能 , 大幅 降 低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 阻滞了奶牛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根据 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技术, 对奶牛子 宫内膜炎的病 因进行了分析 , 并对其诊 断和治疗用药等提 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 键词 : 奶牛 子 宫 内膜 炎 ; 病 因分析 ; 治 疗方 法
动物 接种 试验 。 ( 2 )采用 牛型结 核分 枝杆 菌 P P D皮
年 四季 均可 发生 。
2 临床 症 状及 病理 变化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通常为 2 - 6 周, 长达数月甚 至数年 , 一般呈慢性经过 , 奶牛病初症状不显著 , 随 着诱发 因素的产生以及病情加重 , 症状逐渐表现出 来 。鉴于病因差异 , 临床症状也不同 , 主要表现为淋 巴结核、 肠结核 、 乳房结核以及肺结核等。
2 . 2 肠 结核
动物疫病, 是一种由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 b o v i s ) 引起 的慢 l 生传染 病 。人 和牛 均可 感染 致病 , 呈 慢性经过 ,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病牛渐进性 的咳嗽 和消瘦 , 直 至衰竭 而亡 , 病理变化为在多种组织器 官产生结核结节且结节中心干酪样钙化或坏死。该 病分布较广 , 奶 牛流行严重 , 不仅给奶牛养殖户带 来 巨 大 的经济 损 失 ,而 且 阻 碍奶 牛 养殖 业 的 健康 、 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人们身体健康也将构成危害。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摘要】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乳制品安全的重要疾病。
为了有效防治这两种疾病,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思路。
对于布氏杆菌病,可以通过加强动物检疫、定期筛查疫情、隔离感染动物等措施来控制传播。
而对于结核病,则需要注重环境卫生、健康管理与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牛只。
在预防措施方面,应该注意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饲料质量的监管和定期体检。
采取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至关重要。
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并推广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我们需要综合评价当前的防治工作,并展望未来在全面预防和控制奶牛疾病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奶牛、布氏杆菌、结核病、防治措施、预防、诊断、治疗、疫苗、评价、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产量的重要疾病,不仅对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常导致奶牛乳腺炎及关节炎,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
结核病则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不仅会导致牛只的消瘦和免疫力下降,还对人类健康有传播风险。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的养殖密度增加、交通运输加快、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等因素,使得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逐渐增大。
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防治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相关养殖场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意识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重要的动物疾病,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结核病则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会引起奶牛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等症状,同时还可通过食用感染了结核菌的牛奶传播给人类。
问题意识: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中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饲养管理不规范,加剧了疾病传播风险;二是病原菌检测手段不够先进,导致病情掌握不及时;三是疫苗研发和推广工作滞后,限制了疫情防控效果。
奶牛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 - 奶牛养殖
奶牛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奶牛养殖赵东方(黑龙江省宾县永和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50400)1 治疗近几年来,我国在奶牛结核病治疗方面曾做了一些试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结果,所应用的治疗药物均以抗结核杆菌药物为主,如异烟肼或异烟腙、对氨基水杨酸钠和链霉素;有的单独应用,有的则联合应用。
某牧场治疗30头结核病例的资料表明,应用异烟肼治疗后的牛,不仅在临床上有所好转,而且食欲旺盛,产奶量增高。
上海市乳牛科学研究所的试验证明,对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的犊牛早期应用异烟肼或异烟腙连续进行3~6个月的治疗,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有病的育成牛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可使病势好转较快,症状显著减轻,促进病灶钙化。
所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已有的试验研究资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对奶牛结核病进治洽疗的。
在国外,意大利曾有应用异烟肼治疗牛结核获得到了在临床上显著改善的报道。
对于症状较轻的结核病牛,一般采用异烟肼和链霉素或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联合疗法,前者每天口服异烟肼1~2g,每天肌肉注射链霉素3~5g,间隔1~2天1次,后者每天口服异烟肼1~2g,对氨基水杨酸钠每天4~6g,分l~2次肌肉注射。
此外,还应注意对症疗法,肠结核患牛每天多次口服盐酸黄连素,每次0. 5g,连续服用20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应该指出,对结核病牛的治疗必须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进行,并要加强病牛的饲养管理,实行摄生疗法,如给以营养价高的精料,增加青料,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A、D,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促进病灶钙化。
这些措施在结核病牛的治疗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几年来,在治疗牛结核病的过程中证明,对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的犊牛,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犊牛发育良好,再用结核菌素检疫时有的转为阴性,有的犊牛肺部的病灶已经钙化。
对患结核病的成年病牛用药物治疗,也同样能够起到减轻症状和抑制结核病恶化的作用。
2. 免疫动物机体对结核病可以产生免疫力,用结核杆菌皮下注射豚鼠证明,第一次注射后10~14天在局部形成溃疡,不易恢复;但是在经过4~6周后第二次注射细菌时,注射部位的皮肤经过1~3天虽然也发生坏死、脱落,但和第一次注射时不同,这种溃疡很快就痊愈,这说明动物机体在活菌存在时可以产生免疫力。
奶牛结核病的综合防治
奶 牛结 核 病 与人 身健 康 关 系更 为密 切 。 国外 的一 项 报告 表 明 :曾 基 因序 列 ,设 计 引 物可 扩 增2 9 4 b p 目的片 段 ,建 立 r 特 异性 检 测 在1 O 0 个 患结 核病 的病 人 中 ,发现 有2 6 例是 从 动物感 染 上本 病 的 , 牛分 支 杆 菌的 P C R 方法 ,该 方 法特 异 性强 ,敏 感 度可 达 N5 o P g , 在这 2 6 人中,1 5 岁 以下 的 竞 占 了2 0 例 ,他们 得 病 都 与不 慎饮 用 含 阳 性 样 品符 合 率 为 9 0 % ,阴 性样 品符 合 率 为 1 0 0 %,而 且 有 利 于 结 核 杆 菌 的 牛 奶 有 关 。这 将 严 重 打击 人 类 对 奶类 产 品 的 消 费 信 结果 的判 定和 临 床样 品 的 直接 检测 。但 是 ,商 品化 试剂 盒 和各 科 心 ,最 终 直接 影 响 打击 到 行业 的信 心 ,因此 牛 结 核病 已成 为影 响 研部 门研 制 的方法 检 测 结果 差 异较 大 。含 有 少量 细 菌 的样 品降 低
人 民 的健 康 ,其 中包括 我 国 在 内 。至今 ,牛结 核 病所 造 成 的损 失 采用 。 大 于 牛 的其他 各 种 疾病 所 造成 损 失 的总 和 。世 界 卫 生组 织专 家 委 ( 3) P C R:P C R 技 术 自1 9 8 3 年 发 明 以来 ,显 示 出 了灵 敏 度 员会 第 七 次会 议 报 告指 出 : “ 除 非 扑灭 牛结 核 病 ,否则 人类 结 核 高 、特 异性 强 、快 速 等 特 点 ,已经 被 广泛 地 用于 检测 疑 似结 核 病
据 世 界卫 生 组 织 统计 资 料 ,1 9 8 6~1 9 9 0 年 问4 1 . 5 %的发 展 中
奶牛结核病防治
洲别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海 非洲 大洋洲
国家数量
36 44 3 34
发生牛结核病国 发病国家占该洲
家数量
的比例%
16
44.44
4
9.09
2
66.67
20
58.82
55
25
24
2
牛结核的世界分布
45.45 8.33
牛结核病 – 危害
在中国,结核病仍是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据1990 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估算,有313
亿人感染结核菌,现症病人600多万,因结核死亡的人数达25 万。牛是该病最敏感的动物,人类和
牛的关系因消费牛奶、奶制品、肉等原因较其他动物更为密切,人感染结核有10 %以上由牛分
支杆菌引起。牛结核和人结核可相互感染,禽结核也感染牛和人类。1996 年,张高迪等,通过实验
发现牛结核中有7 %系人分支杆菌感染,而结核病人中10.6 %为牛分支杆菌感染。另据有关资料
牛结核病 – 危害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也是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 规定必须强制报告的疫病。牛结核病的传染流行,不仅造成奶牛乳房炎、结核性胸膜 炎等疾病,使患病奶牛的寿命缩短,产奶量显著降低,还造成牛奶乳品质下降,母牛常常不能怀孕。 役牛患病后逐渐消瘦,劳动能力减弱,牛结核病也可传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春秋季节变态反应检疫
病情隔离,阴性合群
牛结核病 – 防治
净化污染牛群:污染牛群是指多次检疫不断出现阳性家畜的牛群。 对污染牛群,每年进行4次以上检疫,检出的阳性牛及可疑牛立即分群隔离 为阳性牛群与可疑牛群。 剔除阳性牛及可疑牛后的牛群,应间隔1-1.5个月检疫1次,连检3次均为阴 性者,认为是健康牛的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 对阳性牛,一般不作治疗,应及时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现的可疑 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同时复检确诊,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 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 假定健康群为向健康群过渡的畜群,当无阳性牛出现时,在1-1.5年的时间 内3次检疫,全是阴性时,即改称为健康群。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摘要】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乳品安全的重要疾病。
为了有效防治这两种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牛只的检疫管理,及时排查感染病例。
其次要定期消毒牛舍和饲料槽,减少病原体传播。
定期进行牛只疫苗接种可以帮助提高牛只的免疫力。
合理饲养和科学喂养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加强免疫力提升可以帮助牛只更好地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这些防治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防治策略,以保障奶牛健康和乳品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有效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保障奶牛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奶牛、防治措施、检疫管理、消毒、疫苗接种、饲养、喂养、免疫力、防治策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背景奶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奶牛和其他哺乳动物。
这种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奶牛布氏杆菌病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导致牛奶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同样会对奶牛的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结核病不仅对奶牛的健康造成危害,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相关研究表明,结核病是可以通过牛奶传播给人的。
由于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都具有潜在的致命风险,因此加强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保障牛奶的质量和安全。
深入了解疾病背景,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对于维护养殖业的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不仅会造成牛只生长发育受阻,影响产奶量和质量,还会对兽医人员和农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给养殖业和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加强对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对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品质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奶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与防治措
施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的人和牛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家畜中牛最易感,特别是奶牛。
本文介绍奶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供参考。
一、奶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十几天,长者数月甚至数年。
奶牛病初食欲反刍无变化,但易疲劳,常发短而干的咳嗽,尤其当起立、运动后易发咳,随后咳嗽加重,呼吸次数增多气喘,病畜日渐消瘦、贫血。
有的牛体表淋巴结肿大,病势恶化,可发生全身结核。
二、奶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奶牛结核病监测主要采取皮内法、点眼法和皮下法,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皮内法,此皮内法对奶牛结核病的检出率一般在95-
98%。
当发现奶牛有不明原因的上述特征症状,可怀疑为本病,通过病理剖检,可做出诊断,要确诊就需要做结核菌素变态反应。
三、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奶牛结核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物时,应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经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确认为阴性时方可解除隔离,混群饲养。
(2)每年对牛进行反复多次的普检,淘汰变态反应阳性病牛,尤其是奶牛。
通常牛群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检疫,连续3次检疫为阴性反应者为健康牛群。
检出的阳性牛要及时淘汰处理,其所在的牛群应定期和经常地进行检疫和临床检查,必要时进行细菌学检查,以发现可能被感染的病牛。
(3)每年定期进行2-4次的环境彻底消毒,发现阳性病牛时要及时进行一次临时的大消毒。
常用的消毒药为20%石灰水或20%漂白粉。
(4)患结核病的动物应及时淘汰处理,不提倡治疗。
奶牛结核病的综合防制
奶牛结核病的综合防制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和畜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国畜间结核病以牛最为常见,特别是奶牛结核病相对更为严重。
有效控制该疫情,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加强对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1 流行病学牛结核病的病原主要为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奶牛最易感染,其次为黄牛、牦牛、水牛。
结核分支杆菌主要有三型,即牛型、人型和禽型,相互之间可“交叉感染,特别是带菌牛奶可使人感染更具公共卫生学意义。
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饲养管理不良、营养不足等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根据患病器官的不同,本病可分为肺结核、肠结核、乳房结核等。
(1)肺结核:以长期顽固的干咳为特点,呼吸困难,逐渐消瘦。
在肺脏或其他组织器官常有很多突起的白色或黄色结节,切开后可见干酪样坏死物,有的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除后形成空洞;在胸腔和腹腔可发生密集的灰白色坚硬结节,即所谓“珍珠病”。
(2)肠结核:消化不良,以顽固性下痢为特点,粪便带血或脓汁,在胃肠道粘膜可见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或溃疡。
(3)乳房结核:乳房肿大,以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为特点,泌乳降低,严重时乳腺萎缩;乳房结核多发生于进行性病例,是由血行蔓延到乳房而发生,切开乳房可见大小不等的病灶,内含干酪样的坏死物。
此外,结核菌还可以侵害其他器官,发生淋巴结核、子宫结核、睾丸结核等。
3 综合诊断与防制奶牛结核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防制方针,采取“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3.1 监测用提纯的结核菌素对奶牛作皮内注射和点眼试验,是现今常用的诊断实验方法。
(1)皮内注射法:术者先用酒精消毒术部,在牛颈中部一侧上三分之一处剔毛,用卡尺测得原皮厚度后,皮内注入0.1~0.2ml结核菌素(三个月以下犊牛注0.1ml,三个月以上注0.2ml),注射后72小时观察,并用卡尺测出术部肿胀大小及皮肤厚度,同时加以记录。
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
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日期:2009-09-23 作者: 来源:近年来,奶产品销量迅速上升,奶牛饲养也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养殖业的新亮点。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日常的饲喂管理以外,奶牛的疾病预防也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是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更是奶牛最容易引发的疾病。
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是由布氏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不但影响奶牛的生产力,而且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将它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它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因此,加强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我们就来为广大的奶牛养殖户介绍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奶牛布氏杆菌病是如何防治的。
一、奶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
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为病牛接生进行感染。
而且从事屠宰病畜、挤奶等工作的人员均可经过皮肤破损处感染细菌,也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结膜、性器官黏膜感染。
人群最容易感染这种病,在我国,感染这种病的主要为奶牛养殖户,而且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
当奶牛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睾丸、淋巴结等炎症,最显著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阴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
人若患此病,其免疫力降低,并且感染者会逐渐增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我们必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奶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持。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布氏杆菌病实验室通常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
初筛试验一般采用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奶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
32 严 格 检 疫 . 止 疫 病 传 入 . 防 实行 奶 牛结 核病 检测 合格 证 明 制度 。检 测 为健
康 的牛群 ( ) 由动 物 防疫 监 督 机 构统 一 核发 “ 场 , 奶 牛结核病 检测合 格证 明”。 只有具 有合 格证 明的净化 牛群 ( ) 场 方可 出售 生 产 的牛奶 。加 强 调运 管理 , 实 行保 健制 度 。 牛 的交 易 、 奶 运输 , 必须 凭 “ 牛结 核病 奶
阴性 反应 , 眼睛无 反应 或仅 结 膜 轻微 反应 , 出 流 少 量透 明浆 液性分 泌 物 ; 疑似反 应 , 眼结膜 无 明显水
核 时 , 程 发 展缓 慢 , 病 乳房 上 淋 巴结肿 大 , 房 有 硬 乳
结 , 无 热痛 , 但 产奶 量 下降 , 汁稀薄 如水 , 混有 乳 乳 常 凝块 , 牛低热 、 病 咳嗽 、 渐进性 消瘦 , 最后 衰竭死 亡 。
菌 P D皮 内变 态反 应试验 或点 眼来检 查病 牛 ,则 检 P
31搞 好 奶 牛登 记 管理 , 时组 织检 测 _ 及
详 细掌 握 辖 区内奶 牛 的饲 养 范 围 及 流 动情 况 ,
对 奶 牛进行户 口登 记 , 统一耳 标佩 戴制度 。在 奶 实行
牛结 核病 检测 和普 查 的基 础上 ,对 普查 清净地 区或
检 测合 格 证 明”到 当地 动物 防疫 监 督 机构 办 理 “ 检
22 皮 内变 态反 应 试 验 .
牛型结 核分 枝杆 菌 P D皮 内变 态反应 试 验是 现 P
今最 常用 的试 验 方法 , 出生后 2 对 0日龄 以上 的奶 牛
均可应用 。注射前 , 用卡尺侧 量检查奶 牛左 侧颈 中 先 部上 1 处 皮肤 的厚度并 记 录下来 。 / 3 然后将 提 纯结核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措施思路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奶牛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效率和牛奶质量,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布氏杆菌是引起奶牛布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可通过奶牛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播感染,导致乳牛患病后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乳房炎等并发症。
结核病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常见于奶牛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严重影响了牛群的健康状况。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传播,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病原学特点、主要传播途径以及防治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以期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1.2 问题意义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这两种疾病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会导致牛只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这些疾病还会通过奶牛的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播给其他牛只,对养殖场的整体健康稳定造成威胁。
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人类产生潜在健康风险,因为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食用受感染的奶制品或直接接触感染的奶牛传播给人类。
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乎奶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也关乎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同时也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2. 正文2.1 病原学特点分析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是两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病原学特点对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布氏杆菌病的病原菌为布鲁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侵袭性强、持久存活性强的特点。
该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食物传播途径感染奶牛,且具有潜伏期较长的特点,容易在群体中传播。
而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同样具有强大的侵袭性和持久存活性。
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牛结核病,又称为牛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疾病对牛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严重的影响。
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检测和治疗。
一、预防措施1. 提高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清洁与干燥,定期清理牛舍和饲槽,及时清理并消毒粪便、尿液等禽畜粪便,减少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环境。
2. 加强牛群管理:合理控制牛群数量和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携带病原体的牛只长期接触,降低病原体间的传播概率。
3. 严格分区管理:通过合理分区,将健康和疾病牛只分开,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4. 健康检疫:及时进行健康检疫,对患有结核病或疑似患病的牛只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
5. 合理饲养: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饮水,加强运动锻炼,增强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6. 注重养殖场管理: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定期进行场地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二、检测措施1. 临床检查:通过检查牛只的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咳嗽、乏力等,以及听诊、触诊等方式检查肺部和淋巴结是否有异常情况。
2. 皮内反应试验:采用结核菌抗原进行皮内注射,观察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情况,从而判断牛只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3.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液检测,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含量,来判断牛只是否感染结核菌。
4. 组织学检查:牛只死后,对牛的肺部和淋巴结等组织进行解剖学检查,通过镜下观察检查有无结核病变。
三、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结核病的牛只,可以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但治疗过程较长,需要持续用药数月或数年。
2. 隔离治疗:对于发现感染结核病的牛只,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隔离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和观察,确保牛只的健康。
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养殖场和农户共同参与并负责。
通过加强牛群管理、健康检查和检疫,以及定期消毒和合理饲养,可以有效降低牛结核病的发生率和传播概率,保障养殖业的发展。
奶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奶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临床特征是病程缓慢、渐进性消瘦、咳嗽、衰竭并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
关键词:奶牛:结核病;防治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的发展,各地牛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散在疫点不断出现,不但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而且由于公共卫生原因,还会引起严重社会问题。
遏制牛结核病疫情的疫源扩散,防止结核病的发生,关系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奶源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1、流行病学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家畜中奶牛最易感染。
结核病病牛和开放性结核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是通过开放性病畜的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有时可通过胎盘或生殖道传染;健康畜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2、临床症状牛结核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自然感染的病例潜伏期为16〜45天,甚至可在几个月以上或数年。
通常取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当病程逐渐延长,饲养管理粗放,营养不良,则症状逐渐显露。
由于病因不同,症状亦不一致。
奶牛结核病常表现为肺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和淋巴结核最为常见。
此外,还有睾丸结核、子宫结核、浆膜结核和脑结核。
2.1 肺结核以长期顽固干咳为主要症状,且以清晨最为明显。
病初食欲、反刍无明显变化,偶尔有短促干咳,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逐渐加重、频繁,呼吸困难,在早晨、运动及饮水后特别明显。
有时从口腔或鼻孔内流出淡黄色黏脓鼻涕。
病畜逐渐消瘦、贫血、精神不振,食欲不良,肩前、股前、腹股沟、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情恶化时可见病牛体温升高(达40C以上),显驰张热或稽留热,呼吸困难,最后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2 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上淋巴结肿大,继而后两乳区患病,以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为特点,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 群拥 挤 ,密 度 过 大 ,饲 料 营 养 缺乏 和 环境 卫 生 差
等 ,都可加 快本病 的传播 。
1 病 因
牛 结 核菌 素 皮 内试 验 是 目前 奶 牛 场所 采 用 的主
要 诊 断方 法 ,已成 为常规 检 疫 制 度 ,每 年春 秋 各 检
主要有 结 核 分枝 杆 菌 、牛分 枝 杆 菌 和 禽 分枝 杆
COEY U U AY UXM
疫病防治
后 4 h I 第 1次注 射 后 10 )再 观察 一 次并 测 量 其 8 (0 ] 2h
皮厚。
对 奶 牛 结 核 病 的 防制 ,无理 想 菌 苗 。主 要 的 措
施 为 :检 疫 、隔离 、消毒和 培育健 康牛群 等 。
51 检 疫 。首 先 ,预 防本 病 最 好 对 策 是 加 强 检 疫 , . 引进 动 物 时 ,应 进 行 严 格 的 隔离 检 疫 ,经 结 核 菌 素
疫病防治
COEY U U A Y UX M
22 第 期总 2 期 草业 与 畜牧 o年 广
( 州 省普 定 县 坪上 乡兽 医 站 ,贵 州 普 定 贵 520) 6 10
中 图分 类 号 :¥ 5 . 8 82 3
文献 标 识 码 :B
菌三 种 ,均 可感染 人 畜。
2 传播 途径
疫 一 次 。有老 的牛型 菌素和 提纯 牛型 菌素试 验 两种 。
41 结核 菌素试验 .
病 畜 是本 病 的 主 要 传 染 源 ,常 因 病 畜 的粪 尿 、 乳 汁 、气 管 及 生殖 道 分 泌 物排 出 的结 核杆 菌 ,污染 周 围环境 而 散 播传 染 。主 要 通过 被 污 染 的空 气 ,经
呼 吸 道感 染 ;或 通过 被 污 染 的饲 草 、饲 料 、饮 水 和
411 注射 部 位 :成 年 牛在 左侧 颈 中部上 l .. , ;3 3处
月 龄 以 内犊 牛在 肩 胛 前 部 剪 毛 ,面 积 约 5 mx c c 5 m,
在 剪 毛 部 中央 ,拇 指 与食 指轻 轻 捏 起 皮 肤 ,用 卡 尺 量 其皮肤 皱褶厚 度并 记 录。 412 注射 剂 量 :在剪 毛 处 中央 用 酒 精 消 毒 ,皮 内 ..
状 也不一 样 。
致 病 性最 强 。牛 型结 核 杆 菌 是一 种 细 长杆 菌 ,单 个 或 呈链 排 列 ,为抗 酸 染 色 的革 兰 氏 阳性 菌 ,不 形 成 芽 孢 ,不运 动 。病 牛渗 出物 和粪 便 的结 核杆 菌 能 存 活 多 日,厩舍 消毒 可用 2 3 %- %氢 氧化钠 喷洒 。 流 行 病 畜 是 传 染 源 。结 核 菌 可 随 呼 出的 气 体 、 痰 、粪 便 、尿 、分 泌物 或 奶 排 出体 外 ,当易 感 染 牛 与病 牛 接触 时 ,或食 入 被 污 染 的饲 料 、饮水 等 后 可
3 临床症 状
1 龄 牛 01r ,成年 牛 02 。 2月 . n 5l . 41 观察 反 应 :于 注射后 第 7 h及 10 .. 3 2 2 h两 次 观察 反 应 。 检查 注射 局 部 温 度 、疼 痛 反 应 及 肿 胀 性 质 ; 用 卡 尺 测 量 注射 部 皮 肤皱 褶 厚 度 及 肿胀 面 积 ,并 做
瘦 ,体重 减轻 。 结 核杆 菌分 人 型 、 牛型 和 禽 型 。 以牛 型 对 牛 的
中 形 成特 征 性 肉芽肿 、干 酪样 坏 死 和 钙 化 的结 节 性
病 灶 。在 家 畜 中牛最 易 感 ,特 别 是 奶 牛 。 病初 症 状 不 明 显 ,病 久 症状 显 露 。 由于患 病 器 官 不 同 ,其 症
文 章 编 号 :1 7 ~ 4 3 2 1 )8 0 5 — 2 63 8 0 (02 0 — 0 2 0
牛 结核 病 是 由结 核 杆 菌 引起 人 畜共 患 的 一 种慢
呼 吸加 快 、衰 竭 、产 奶 量 减少 ,并 在 多 种组 织器 官
性 传 染病 。其特 点 是 组 织器 官 形 成 肉 芽肿 ,体 质 消
注 射 结 核 菌 素 原 液 :3月 龄 内 犊 牛 01 l .m ,3月 龄 一
乳 汁 ,经消 化 道感 染 ;有 时 可通 过 胎 盘 或生 殖 道 传
染 ;经 皮肤 创 伤 感染 很 少 见 。本 病 一 年 四季 都 会 发
生 ,饲 养管 理 不 当 、饲 养 环 境被 污 染 等 ,都 会 诱 发 本 病 的发生 和传播 。
引起感 染 。饲养 管理 不 良,如 厩 舍 阴暗 、通 风不 良 ,
肺 结 核 的主 要 症 状 是 经 常性 咳 嗽 ,呼 吸加 快 , 渐 渐 消 瘦 ,产 奶 量 减少 ;肠 结 核 主要 表 现 为 天 天 拉 肚 子 ,越 喂越 瘦 ,大便 带 血 或脓 ,有 臭 味 ;生 殖 道 结 核 主 要表 现 为 阴道分 泌 物 呈 白色 或 脓 样 黄 色 ,难 配 种 ,易 流产 等 ;乳房 结 核 较 常见 ,一 般 先 在 乳 区 发 生 局 限性 或 弥散 性硬 结 ,无 热无 痛 ,表 面 高 低 不 平 。泌 乳 量减 少 ,乳 汁变 稀 薄 ,有 的乳 汁 中混 有 絮 状 或呈 现脓 样乳 汁 ,严重 时乳 腺萎缩 ,泌乳停 止 。
好 记 录 ;在 7 h观察 的 同时 ,须 在第 1次 注 射 的 同 2
一
临床特 征表 现 :病程 缓慢 、渐进 性消 瘦 、咳嗽 、
收稿 日期 :2 1— 3 0 02 0— 9
部 位 ,以同一 剂 量 进行 第 2次 注 射 ;第 2次 注射
5 2
_
草业 与畜 牧 22 第 期总 2 期 0 年 8 第0 1 1
变态 反 应 确认 为 阴性 时 方 可 解 除 隔离 ,混 群 饲 养 。
41 判 定标 准 : 阳性 反应 () .. 4 + :皮 肤 皱褶 比原 皮厚 增 加 8 m 以上 者 :或局 部 发热 、有痛 感 并呈 现 界 限 m 不 明显 的弥 漫 性肿 胀 ,硬 软度 似 如 面 团 ,其肿 胀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