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监视和测量计划

合集下载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一、引言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是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确保组织能够及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和实施方法。

二、程序目的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1. 监视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关键参数,以及与质量相关的数据;2. 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确保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3. 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4. 持续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

三、程序要求1.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根据组织的业务特点和产品特性,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和产品。

这些对象应该是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参数,如尺寸、重量、力学性能等。

2. 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明确监视和测量的频率、方法和责任人。

计划应该覆盖所有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和分析监测数据。

3. 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确保使用的测量设备具有准确的测量能力,并能够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定期校准和检验测量设备,记录校准结果并保留相关证明文件。

4. 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按照监视和测量计划,及时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于超出规定要求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5. 纠正和预防措施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

同时,还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6.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监视和测量,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定期评估监视和测量程序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程序实施方法1.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产品质量要求和关键参数,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可以借助质量手册、技术规范、客户要求等文件进行参考。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一、采购物资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 外购件本程序的目的: 对本公司原辅料采购的检验和试验活动控制作出统一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原辅料采购的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控制。

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操作,相关作业和规定均采用流程的形式,并随时附加说明;具体格式说明如下:①:实线框,作业内容或规定; ②:虚线框,对作业/规定的附加说明; ③:实线框,责任部门/责任人。

是 进货检验员 进货检验员否 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 格? 4 记 录 进货检验员 6签发合格标识仓管员7物料入库进货检验员5作不合格标识 采购部1 外购件采购到公司 1.包括生产用零部件、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箱等; 2.供方应提供送货单及其有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3 进货检验 注:1.对所有采购物资的抽样检验,接收准则均为“零缺陷”;2.对与不影响产品使用的C 级产品由仓管员代为检验,其他产品由专职检验员进行检验;3.委外检验/试验时,必须到经认可的有资格的实验室进行。

采购员2 报检 1.仓管员根据送货单核对送货数量后,在送货单上签字确认; 2.由仓管员填写“采购物资报检单”,报进货检验员实施检验。

进货检验员/仓管员8记录归档由进货检验员归档保存,包括:1. 采购物资报检单2. 不合格品评审报告3. 采购物资检验记录 3. 入库单1.本公司无能力检测的项目,需按控制计划的规定定期送外检验; 2.检验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检验。

③ ① ②②填制“采购物资检验记录”。

进货检验员 不合格品报告填制“入库单”,并提交财务等相关部门备查。

一、采购物资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 外加工件(外包工序)本程序的目的:对本公司外加工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活动作出统一的控制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加工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控制。

说明:为便于理解和操作,相关作业和规定均采用流程的形式,并随时附加说明;具体格式说明如下:①:实线框,作业内容或规定; ②:虚线框,对作业/规定的附加说明; ③:实线框,责任部门/责任人。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1.目的:11为维持采购原材料、外协加工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出。

2.范围:2.1.凡是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成品,在进货、加工制造、出货时均适用本程序。

3.内容:3.1.,供应商交货3.1.1.供应商按采购订单上的规格、数量如期交货,并附带《检验记录》或《材料保证书》等相关检验记录及测试报告。

3.2.仓库收货3.2.1供应商在“待检区域”卸货,由仓库管理员负责根据《采购订单》《送货单》进行数量、规格的清点和确认,无误后通知采购部填写《送检单》交品保部进货检验员检验。

3.3.进货检验3.3.1.进货检验员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中,并判定合格与否。

3.3.2进货检验的抽样计划,允收规范按《进料检验规范》和《品质检验抽样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3.3.3.任何未经品保部验收合格的产品及原材料,禁止任何部门私自取用生产。

3.3.4.进货检验员判定合格后在《进料检验记录》上确认,并在标识卡上盖合格印章。

3.4.来料入库3.4.1.进货检验员将验收合格信息记录在《送检单》上,交给仓库管理员作为入库依据。

3.4.2.仓库管理员根据《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办理入库手续。

3.5.不合格品处理:3.5.1进货检验员按《进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判定批量不合格,通知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以下简称SQE)和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将不合格品领回,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3.5.2若生产急需,需挑选、返工使用的,则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或生产部进行挑选、返工使用。

由生产部挑选、返工时,生产部应做好工时的统计工作,由采购部执行对供应商相应的扣款事宜。

3.6.纠正措施:3.6.1进货检验员判定批量不合格时须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填写《异常改善报告》通知SQE,由SQE要求供应商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跟踪确认。

GJB9001C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GJB9001C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目的验证产品的特性要求已得到满足,确保对产品特性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测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进货检验、生产中半成品(工序)的检验及成品的检验。

3 职责3.1 研发部负责编制产品检验标准(企业标准)。

3.2 研发部负责编制原材料检验规范及过程检验规范。

3.3 品质部负责按照各类检验规范的要求实施原材料进货检验、半成品(工序)检验、成品的检验。

4 程序4.1 进货检验4.1.1采购物料到货后,采购部通知品质部检验员进行检验。

检验员依据“原材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规范要求保留供方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材料,然后在物料存放区域或其包装上用标识牌或标识签标识检验状态,并填写“原材料入厂验收单”。

4.1.2采购部仓库管理员依据检验员在“原材料入厂验收单”上的检验结论,经检验员加贴合格标签的合格物料,由仓库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4.1.3如采购物资出现批量性不合格,应由市场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交采购部反馈给供应商。

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 半成品(工序)检验4.2.1 根据工艺规程的要求,对于有首检要求的工序,生产出的首件产品应由生产部操作人员实施自检后,交品质部检验员进行首件专检,并填写相应实测数据,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4.2.2品质部检验员对质量控制点按照“工艺文件”的检验要求进行检查,在“随工流程单”中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栏目。

对工序完工的产品,由生产车间进行自检、互检,交检验员专检,检验员在“随工流程单”上签字,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

对在工序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检验员应该及时通知生产车间有关人员。

4.3 成品检验4.3.1 包装前检验:生产车间将待包装的产品,通知品质部。

品质部检验员按照“产品检验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填写“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由包装人员进行包装。

顾客要求参加验收的产品,研发部提交一份“产品提交单”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复印件,申请顾客验收,经顾客确认合格,方可包装。

监视与测量计划及实施记录报告

监视与测量计划及实施记录报告

監視與測量計劃及實施記錄一、单位基本情况1.目前導入熱測3臺,可模擬客戶的環境進行加熱測試;常溫測試機導入18臺,正常測試不在使用人工測試。

2.目前導入NCP 3臺,可自動檢驗產品的外觀以及包裝功能;3.目前公司已導入TCP 2臺,可自動測試、檢驗外觀、包裝功能,防止人為的疏忽,將不良流入客端;產品系列工站喷码镀锡清洗烘烤外观视检歪斜整脚平整度整脚测试投影包装覆盖率78系列√√X X X √√√√√70% P系列√√X X X √- √- X 40% G66系列√√X X X √√√√√70%二、公司两化融合现状1.公司两化融合建设总体情况底座產品流程圖2.信息化系统介绍a)ERP系统b)Agentflow2.0流程入口網站模組c)ESS系統d)EIP系統e)GP系統f)SCM系統g)WEB-MAILh)HCP系統三、公司两化融合重点应用介绍(围绕新型能力,详细介绍3-4个核心应用系统)1、ISO管理系统2、QC080000系统3、CAD设计系统4、GP系統四、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1、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概述:为适应全球范围即将兴起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响应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号召,推进公司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适应公司的战略目标要求,提高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公司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的相关基本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并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2、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方针:方针:精益制造,节能增效。

方针释义:①精益制造:实现对企业精细化管理及创新管理的支撑,以市场和客户要求为标准,把控产品质量。

②节能增效:推动公司业务深度优化,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公司两化融合总目标:持续提高生产效率3%。

生产无纸化实现率≥85%。

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项专业管理的行动准则,传达到全体员工并向全社会公开,接受顾客、员工、社会和其他相关方的监督。

产品质量监控周工作计划

产品质量监控周工作计划

产品质量监控周工作计划本周产品质量监控工作计划如下:一、目标设定本周的产品质量监控工作旨在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达标并持续提高。

二、工作内容1. 定期检查生产线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故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抽样检验生产环节的关键参数,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3. 强化对原材料的采购和入库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防止次品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加强对工人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 检查包装环节,确保产品包装完好无损,避免包装不良影响产品品质。

三、工作安排1. 每天早上开展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2. 每周抽取不同生产线的产品样本,进行检验。

3. 每周对原材料仓库进行一次检查,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4. 每周组织一次工人操作规范的培训,确保工人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5. 每周对包装环节进行一次检查,确保产品包装质量。

四、工作措施1. 强化管理人员对各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计划的落实。

2. 定期召开质量监控会议,总结上周工作,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3. 加强与质量检测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 建立质量异常反馈机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追踪整改情况。

5.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周的产品质量监控工作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减少次品率,确保产品合格率达标。

3.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质量责任制度。

4. 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5. 提高顾客满意度,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六、总结本周的产品质量监控工作计划是公司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只有严格执行工作计划,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才能确保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希望所有员工能够认真履行各项工作任务,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引言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在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监视和测量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保证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制定监视和测量控制计划在制定监视和测量控制计划之前,企业应首先明确产品和过程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然后,根据产品和过程的特点,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关键点和参数,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

监视和测量控制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监视和测量目标明确监视和测量的目标和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指标系统。

监视和测量方法根据产品和过程特性,选择合适的监视和测量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抽样检验、计量分析、SPC图表等。

监视和测量设备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选择相应的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监测频率和时机根据产品和过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和时机。

对于重要程度高的监测点和参数,要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监测记录和分析建立完善的监测记录和分析体系,确保记录准确、完整,分析及时有效。

同时,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汇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施监视和测量控制监视和测量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企业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持续改进。

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监测计划,对产品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

重点关注超出规定标准的数据和参数,及时发现问题。

异常处理和统计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并统计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和频率,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企业实施监测和测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求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结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监测控制程序对于保证产品和过程的质量稳定和可靠至关重要。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范围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及采购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其它物项的监视和测量可照相关条款执行。

3总则3.1监视和测量应遵循下列要求:1)国际国内标准2)合同要求3)有关法规3.2通过监视和测量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入库或销售。

3.3职责质量部负责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在产品实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最终接收应由与产品生产的操作或直接监督无关的人员来执行。

4程序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1.1生产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4.1.2.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4.1.3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应根据组织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生产部的工序产品合格率技术部的设计输出文件失误率、市场部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市场部的销售指标及顾客服务满意率等。

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监视和测量:A)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质量部应及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表”,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B)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质保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质保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1.4应保留有效的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参数更改记录。

4.2产品监视和测量4.2.1质量部负责编制各类检测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2进货验证4.2.2.1原材料的监视和测量4.2.2.1.1供销部采购的原材料到厂后,先放入原材料待检区,市场部的采购员向质量部报验,填写“报验单”。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策划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策划
2、检验人员应熟悉检验指导书的要求。
3、检验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静电防护手环。
4、检测设备应有计量合格标识且在有效期内。
1)监视和测量记录
2)(每季度)统计分析和评价记录
拟制:批准:
1、设计开发节点输出的文件、记录应齐全。
2、设计和开发节点输出的文件应会签审批完整、按规定归档,设计开发节点输出的记录应填写完整、按规定归档。
1)监视和测量记录
2)(每季度)统计分析和评价记录
2
产品部生产管理过程
1、现场所使用的作业指导书是否是有效版本。
2、作业人员是否熟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3、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静电防护手环。
6、仓库物料应标识清楚、防护良好。
1)监视和测量记录
2)(每季度)统计分析和评价记录
3
质量部检验过程
1、现场所使用的检验指导书是否是有效版本。
2、检验人员是否熟悉检验指导书的要求。
3、检验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静电防护手环。
4、检测设备是否有计Leabharlann 合格标识且在有效期内。现场抽查
每月中、月末各一次
1、现场所使用的检验指导书应是有效版本。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策划
记录编号:
需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监视和测量项目
监视和测量方法
监视和测量频次
判定准则
记录
1
研发过程
1、设计开发节点应输出的文件、记录是否齐全。
2、设计和开发节点输出的文件是否会签审批完整、按规定归档,设计开发节点输出的记录是否填写完整、按规定归档。
现场检查
按设计开发计划规定的节点
4、生产设备是否有完好状态标识。
5、检测设备是否有计量合格标识且在有效期内。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一、确定监视和测量的目标和要求:在产品开发之初,制定监视和测
量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指标和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
适的监视和测量指标,并选择适当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如抽样检验、计量
检测、性能测试等。

三、制定监视和测量计划:根据产品开发、生产和交付的不同阶段,
制定详细的监视和测量计划,明确监视和测量的时间、地点、方法和责任人。

四、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按照监视和测量计划,进行监视和测量活动。

包括采集产品样本、测量产品尺寸和性能、记录监视和测量结果等。

五、分析和评估监视和测量结果: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

如果不符合,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
措施。

六、纠正和改进措施:针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分析,制定纠正和改进
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七、记录和报告监视和测量结果:在监视和测量过程中,记录监视和
测量的结果和步骤,并报告给相关人员,以便监督和评审。

八、维护和改进监视和测量系统:定期维护和改进监视和测量系统,
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包括培训人员、更新测量设备、优化监视和
测量流程等。

九、不断改进监视和测量活动:根据实践和经验,不断改进监视和测量活动,提高监视和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过有效的监视和测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和成本,并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在现代企业的运作中,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产品不仅要有吸引人的外观和性能,更需要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受到严格的监控。

这样才能确保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是安全、可靠的。

一、监视的必要性1.1 保障质量监视的第一要义就是保障产品质量。

想象一下,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监视,产品的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材料的缺陷、组装的不当等。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最终流入市场,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不满,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监视机制,能让企业及时识别和纠正这些问题。

1.2 提高效率监视不仅能保证质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线上,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快速发现故障并进行调整。

比如,某个机器设备出现异常,通过监视系统可以立即反馈给操作人员,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

这种实时反馈机制,不仅节省了时间,也降低了成本。

二、测量的实施2.1 数据收集测量控制程序的核心就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采集各种数据,比如温度、压力、生产速度等。

这些数据不仅能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还能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例如,如果某个环节的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通过数据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2.2 分析与评估数据收集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与评估。

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评估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比历史数据,企业能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比如,某一批次的产品质量低于标准,通过数据分析能找出原因,是设备问题还是材料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2.3 持续改进测量控制程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持续改进。

通过不断的监视和测量,企业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改进空间,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比如,如果发现某个生产环节总是出现问题,企业可以考虑重新设计流程或更换设备。

这样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也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实际应用3.1 案例分析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目的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未经监视和测量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不转序,不交付给顾客。

并能保证公司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能够持续满足产品认证一致性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采购产品、在制品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 职责3.1质量部门负责依据工艺规范编制检验规范、检验的实施及委外检验、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反馈、组织评审等,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提出改善检验措施。

3.2技术部门负责提供采购产品的图纸或标准、产品设计、工艺规范及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并对暂无质量标准的产品负责技术状态确认。

3.3 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产品质量的自控工作。

3.4 各相关部门对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由各部门负责收集并传递给质量部门。

4定义4.1全检:将送检批中的成品或材料100%检验。

全检一般在批量小、全检操作简单、质量控制需要情况下进行。

4.2 抽检:从送检批中的成品和材料抽取少量样本,进行检验,接受准则为零缺陷。

抽检一般在破坏性试验、检验成本过大、数量过大,全检有难度情况下进行。

4.3首件检验:对试产、当班当日和更换机种及环境的产品前期2-5件的检验.4.4 巡回检验:对过程中各工位按过程检验标准的检验.4.5自主检验:操作人员对本岗位产品按作业指导书检验.4.6互相检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制造的产品质量的检验.5.流程图见附页6.工作程序和要求6.1 原材料及外协(购)产品的进货检验6.1.1 对生产所需的进厂原材料及协作配套产品,由仓库保管员根据《采购计划》单核对送货单和实物,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收货记录单》,并通知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6.1.2 质量部门检验员对到货的原材料或协作配套产品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材质单或质量证明文件等内容进行现场验证,并依据《___检验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检验,填写《外协(购)件入厂检验记录》。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一、引言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监视,并对产品进行测量和控制的程序。

该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程序概述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计划核实:在生产开始前,核实生产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生产任务进行分配。

生产计划核实:在生产开始前,核实生产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生产任务进行分配。

- 生产过程监视: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生产过程监视: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 产品测量和检验: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验,并比对标准和规范进行确认。

产品测量和检验: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验,并比对标准和规范进行确认。

- 控制措施实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实施跟进。

控制措施实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实施跟进。

- 纪录和报告:对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应信息。

纪录和报告:对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应信息。

三、程序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标准化:根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生产流程和相关程序,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

标准化:根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生产流程和相关程序,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

- 全员参与: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

全员参与: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

- 持续改进:在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以提高程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持续改进:在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以提高程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四、结论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实施了该程序,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2 IQC:进料检验的英文简称;
4.3 PQC:巡检的英文简称;
4.4 OQC:成品出货检验的英文简称;
5.0 作业内容:
5.1原辅材料的监视和测量:
5.1.1 供应商送料:
a.供应商交货应附《送货单》及其它相关资料,并依仓库指示将货物送至
指定的区域。
b.供应商交货前之责任:
①提交品质须符合本公司之检验标准。
7.7 《生产出货计划》 HH-8.5.1-40-A/0
b.检验结果记录于《出货检验记录表》
5.4各个环节当需要采取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时,具体依【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实施。
6.0相关文件:
6.1 【测量和监控设备控制程序】
6.2 【生产设施控制程序】
6.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4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5【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6.6【产品防护和追溯控制程序】
b.有关测量设备验收部分,依【测量和监控设备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c.有关生产设施验收部分,依【生产设施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5.1.3检验:
a.IQC查验交货材料之制造商/制造日期,若非《合格供方名录》中之供应商或保存期限超出规定期限则直接验退。
b.IQC依供应商及品名料号【检验指导书】/样品及相关检验规范,依据其规定项目/标准执行检验作业。
②生产之批量没有短缺现象,且不得混料。
③包装方式在材料运抵买方过程中必须符合安全需求。
④外箱须标示出材料正确之品名/规格/供应商/制造日期等。
⑤交货之单据及出货检验记录表须齐备并填写清楚。
5.1.2收料:
a.原辅材料到货后,由仓管核对《送货单》,确认进货品名/料号/规格/
数量/包装等,无误后送至IQC通知其检验。

过程及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及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修订履历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产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并在工程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承包工程项目的来料、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以及施工所用原材料、过程产品和成品的测量和监视。

3.职责3.1行政财务部负责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2工程部负责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所需的原材料、施工过程、及施工完工的最终检验。

3.3研发部负责计算机软件的监视和测量4.工作程序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管理者代表负责识别要进行的监视和测量的公司各个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改进四大过程。

4.1.2管理者代表应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部门具体的质量目标,如工程部的工序产品合格率、采购部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客服部的顾客服务满意率等。

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管理者代表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4.1.3工程部对施工过程的监视点实施监控,并对各过程的监视结果(包括运行状况、对过程能力和过程输出的监视结果等)的数据分布趋势进行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4.1.4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工程部应及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作业指导书、生产环境及检验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时,工程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4.2.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包括:来料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最终的监视和测量。

4.2.2在对产品实施监视和测量前,应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即根据产品或过程的重要程度、客户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等来确定监视测量点的设置、测控所用文件、验收准则等内容),策划的结果应作出规定,必要时形成文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 目的对产品实现过程必须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实现过程策划的结果;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各阶段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标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对过程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2 品质部负责编制《检验文件》。

3.3 生技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

包括产品实现及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4 工作程序4.1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4.2.1进货检验4.2.1.1原材料进公司后,检验员对“采购计划”确认名称、规格、数量、质保书或合格证无误,并根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对购进物资进行检验,原材料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单》办理入库手续。

检验不合格时,由品质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2半成品(含半成品)的检验4.2.2.1公司的过程产品实行自检、互检、巡检和首检:a)自检:操作人员对自己加工好的产品进行自我检验,起自我监视。

b)互检:下道工序车间(工序)负责人、操作工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进行检验,发现问题由车间(工序)负责进行记录。

c)巡检:检验员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操作工加工的产品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d)首检:操作工对上班操作时的第一件产品或工艺调整后的第一件产品,在送检前必须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送检,首检不合格时,检验要和操作工一起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

4.2.2.2对设置检验控制点的工序,检验员依据技术文件及检验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单”或原始记录,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2.3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

4.2.3成品的监视和测量4.2.3.1成品检验员对成品按《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4.2.3.2紧急放行本公司不允许紧急放行。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职责3.1 品质部来料检验组负责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品质部成品检验组负责成品的最终检验。

3.2 车间负责实施过程检验,品质部过程控制科负责监控。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可,品质部及车间配合。

3.4 仓储科负责仓储内各类物资的编号及外包装的核对,负责物料的标识及时性、完整、正确。

2 程序4.1 进货检验4.1.l 车间生产计划组将每天到货时间及数量通知采购部。

供应商送货到达后,相关仓库人员接收、核对并在“到货进仓验收单”中输入实收数量,同时通知品质部报检。

4.1.2 仓管员接收来料时,需进行以下验证:a) 产品是否有标识,外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完好。

b) 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c) 物料的编号及标识是否正确;d) 当我方有要求时,检查供方的合格证明书(质保书)或检测报告是否完整,并收集传递到来料检验组。

e)环保产品还需验证该供应商是否已列入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册中。

发现有任何缺陷,都应及时向采购部报告。

4.1.3 品质部接到“到货进仓验收单”后,按“先到-先检”的原则或根据生产需要,依据原材料、检验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检验或验证。

有要求时,检验员应收集该批物料的出厂合格证明书(质保书)或检测报告,进行验证和保存。

4.1.4 检验完毕,检验员填写检验报告,判定合格的检验报告由品质部主管以上人员审批;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检验员同时需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由品质部主管以上人员进行来料的不合格检验报告和“质量信息反馈单”审批。

4.1.5 仓储科仓管员负责对物料状态进行标识,填写物资标签交检验员盖章,仓管员负责确保标识与物料状态的一致性。

4.1.6 原材料检验,一般以外观、包装、色质、称重为主,可通过验证质保书来判定,必要时,可通过工艺试验进行验证。

对原材料质量有怀疑时,由品质部联系、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验。

4.1.7进货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条款执行。

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

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

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1. 引言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是在项目执行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视和测量,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资源分配,并进行决策,确保项目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的重要性、步骤以及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

2. 监视过程和测量的重要性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它帮助项目团队实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掌握项目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监视和测量,可以提前预警,使项目团队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项目风险的发生。

此外,监视过程和测量还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项目能按计划完成。

3. 监视过程和测量的步骤3.1 确定监视指标在制定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之前,需要首先确定监视指标。

监视指标是衡量项目执行情况的依据,它可以是时间进度、质量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等,根据项目的不同可以有多种选择。

3.2 收集数据根据已确定的监视指标,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项目成员的日常报告、会议记录、相关文件等等。

收集数据的过程需要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3.3 数据分析与评估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获取项目执行情况的真实反馈,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数据分析和评估的过程需要借助相关工具和方法,如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

3.4 采取措施并调整计划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项目团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和潜在风险,调整项目计划。

这需要项目团队有一定的实操能力和经验,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问题。

3.5 监视过程改进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实践中,项目团队可以根据经验不断优化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提高监视的精度和效果。

4. 制定一个有效的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4.1 确定监视目标一个有效的监视过程和测量工作计划需要明确监视的目标,即要监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
1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
2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3
3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4
4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5
5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6
监视和测量计划
6
编号:LLY/JL-CJ-1-7
监视和测量计划
7
编号:LLY/JL-CJ-1-8
监视和测量计划
8
编号:LLY/JL-CJ-1-9
监视和测量计划
9
编号:LLY/JL-CJ-1-10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1 10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2
11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3
12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4
13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5
14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6
15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7
16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8
17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19
18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0
19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1
20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2
21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3
22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4
23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5
24
监视和测量计划
编号:LLY/JL-CJ-1-25
25
QB/产品监视和测量计划26
编制: XXX
审核: XXX
批准:XXX
XXXXXXXXXX第一有限公司
XXXX年X月X日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