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的选择

合集下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小说中关于轻与重的选择对人生意义的影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主人公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些选择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托马斯选择了在轻与重之间游走,既渴望着自由和激情,又无法摆脱责任和道德的束缚;特蕾莎则选择了在重与轻之间挣扎,她试图在沉重的现实中寻找一丝温暖和安慰;萨比娜则选择了最轻的生活,她不断地逃离和背叛,最终陷入了虚空和孤独之中;弗兰茨则选择了最重的生活,他追求着伟大和崇高,却在现实中逐渐迷失。

他们的选择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的无奈和困惑,也让我思考到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是追求轻飘飘的自由,还是承担沉重的责任?是选择与他人紧密相连,还是独自追求自我实现?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小说中对灵与肉关系的探讨也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特蕾莎认为“灵与肉”是绝对统一的、不可分离的,而托马斯则认为爱与做爱是两回事,“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

这种观点的冲突反映了人类在爱情和欲望面前的矛盾和挣扎。

一方面,我们渴望着灵魂的契合和真爱,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摆脱肉体的欲望和冲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灵与肉”的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或许,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既能满足肉体的需求,又能达到灵魂的共鸣。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和修炼自己的内心。

此外,小说中对媚俗的批判也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媚俗是一种为了迎合大众而失去自我的行为方式,它源于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虽然我们都鄙视媚俗,却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媚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同而做出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甚至会不自觉地迎合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这种媚俗的行为不仅会让我们失去真实的自我,还会让我们陷入到一种虚假的幸福和满足之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心得(精选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心得(精选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心得(精选5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感想心得篇1刚拿到这本书,看到这样的书名,心想:这里到底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开篇是《轻与重》,我想一个人生命的轻还是中重,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联系吧。

不管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永恒轮回(因为这个问题会让人陷入窘境),我们应该做的是关注当下:everyony expeced a bright future,but what the futur life will hold for him is depend much on what he does today.生命的真谛不是我们身上贴了多少标签,而是自己内心的满足与轻松。

有时改变人一生的就是一念之差,也行脚踏实地比较安全吧,过山车的落差带来的感觉是刺激,但完了以后也会感到失落。

就像托马斯,也许他很感受自己生命的过程,但最终还是归于平淡或是注定孤独。

一生都在寻找新的刺激,每天都要编好多谎言,一会儿骗情人,一会儿哄妻子,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是很累的。

最后骗的还是自己吧,虽然特蕾莎和他死在一起,但特蕾莎是可怜的,这一生用全部精力爱托马斯得到的只是他的躯壳。

也许在享受生命的过程中托马斯感觉飘起来了,但我想在他最后闭眼的瞬间他并不快乐,而是悲伤,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难道就是睡了多少女人吗?这难道真是自己想要的吗?当他给别人说200多个的时候也许自己是自豪的,希望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

但当他面对死亡时也许还有太多的不舍,不舍的不舍那些情人,而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存在的价值还没有看到,眼角或许有一两滴心酸之泪吧,看到生命的历程竟被自己这么亵渎。

《灵与肉》,托马斯每天都在寻求肉体的快感,却忽视了灵魂的价值。

在这里面我更喜欢萨比娜,她也是很爱托马斯的,也知道托马斯的不忠与浪荡,所以最终她选择了离开,寻找新的生活。

而且还有自己的艺术陪伴,她把自己的开心、失落、惆怅寄托在画上,虽然她在感情上遭遇失败但她在自己的画作上还是能看到一些希望,得到安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法]米兰昆德拉著许钧 译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法]米兰昆德拉著许钧 译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法]米兰昆德拉著许钧 译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杰出之作,由中国著名翻译家许钧翻译。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精致的文字描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德拉在书中探讨了生命的轻重、爱情的真伪、历史的荒谬等多重主题。

他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将主人公托马斯的生活片段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生命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正如原文所说:“我们活在抽象中,我们活在偶然中,我们活在模棱两可中。

”这句话恰好概括了全书的核心思想。

书中对爱情的描绘让我感触颇深。

昆德拉通过托马斯与特蕾莎、萨比娜等人的感情纠葛,展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托马斯在爱情与自由之间挣扎,特蕾莎则试图在爱情中寻找安全感。

他们都在寻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却又无法摆脱生命的沉重。

原文中这样描述:“爱情,是生命之重,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轻。

”这句话既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也表达了人生无法逃离的困境。

此外,昆德拉对历史的反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通过对捷克斯洛伐克历史变迁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荒谬和个体的无力。

正如原文所说:“历史是一出没有剧本的戏,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叹于昆德拉的文字功底。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隐喻、象征、讽刺等,使文字充满魅力。

例如,他将人生比作“一个巨大的悖论”,既轻如鸿毛,又重如泰山。

这样的文字让人回味无穷,引发深思。

在这部作品中,昆德拉以锐利的笔触、旁征博引的才情,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

正如他所说:“生活是一种永恒的辩证法,是一种无休止的对话。

”这部作品正是这场对话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轻盈。

第二篇范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仅是米兰·昆德拉对生命哲学的一次深刻探讨,更是一部对人类存在境遇的细腻描绘。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系列关于爱情、自由和历史的思考,它还是一个关于人类心理和情感深层次的探索之旅。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的选择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的选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的选择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劫回归说”。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

”这是本书最开始也是始终诱发我思考的一句话。

究竟何为“永劫回归”?尼采是这样表述的:“这一生,如你现在所经历和曾经经历的,你必将再一次并无数次地经历它;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确实每种痛苦和每种快乐,每种思想和每种叹息,以及你生活中一切不可言说的渺小与伟大,都必对你重现,而且一切皆在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

这种循环方式即是永劫回归。

”那“永劫回归”又何以成为最沉重的负担呢?在书的开头有一段这样的话:“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任何比较都不存在”,“生命一旦永恒消失,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

这一想法是残酷的。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这也就是书中托马斯最初对是否开始与特丽莎的爱情的挣扎。

本书通过对托马斯的一生的叙述,道出了在当时的两个敏感话题“性爱”与“政治”。

在“性爱”这方面,托马斯一直拥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即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也应当是分离的,他不需要为她人付出,为自己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没有责任重负需要承担,这是他的生命之轻。

但当他遇到影响甚至改变他一生的女人——特丽莎,他被压倒了。

和她相遇的六次偶然让他愤怒不已,特丽莎的噩梦让他痛苦不堪,他觉得无法承受这个重担了,可是他又不能放弃对特丽莎的爱。

托马斯一直奉行着一种信念——非如此不可!原本外科医生的身份是自己终生的事业,是一件“非干不可”的事情,如同他在性方面的追求一样。

但是他最终还是由于政治原因放弃了这项事业,因为他不想媚俗,可当他放弃原本以为非如此不可的医生事业的时候,非如此不可的信念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而他本来在性方面所坚持的价值观也就没有那么牢固了,这正是他与特丽莎爱情婚姻发展的一个契机,而最后,特丽莎变成了他的非如此不可!特丽莎在与托马斯的婚姻关系中的忠诚,是这段婚姻能够维系下去的关键因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生命的轻重自由的追求与困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生命的轻重自由的追求与困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生命的轻重自由的追求与困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生命的轻重自由的追求与困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由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小说,通过对三位主要人物的生活和思考的描写,深入探讨了生命的价值、自由的追求以及生活中的困境。

本文将从其中几个重要主题入手,探讨生命的轻重以及追求自由时所面临的困境。

一、轻与重的冲突小说的标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为本书的主题定下了基调,作者试图通过对生命的轻与重进行对比来展现人们生活中的苦恼和挣扎。

小说中的主人公,尤其是汤姆亨尼斯和特蕾莎两人,都试图通过追求生命的轻松和解脱来逃避生活中的困境。

然而,他们的选择常常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内心的纠结。

正如书中所言:“生活只有轻重之分,没有对和错。

”这种相对化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常常陷入自我价值和真实世界的冲突中。

二、追求自由的困境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对自由有不同的追求,但他们都面临着困境和选择。

弗朗茨对权力的追求导致了他的生活陷入了一片黑暗,尽管他享受着权力的自由,但他内心却常常感到孤独和空虚。

另一方面,特蕾莎对爱情的追求让她陷入了与真实世界的冲突。

她想要在爱情中找到自我,但最终却失去了自我。

而汤姆亨尼斯则在道德和自由之间游走,他选择了道德,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些追求自由的困境使读者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通过选择什么样的追求,我们才能获得更富有意义的生活?三、生命的价值正如小说中的定档一章所述:“人是一种我们无法达到的意念。

”生命的价值是难以捉摸和评判的。

书中的人物也在不同的阶段对生命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

在面对死亡时,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特蕾莎对生活的绝望以及她决定采取的极端行动体现了她对生命价值的质疑。

而汤姆则在战争中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他通过对小事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重新找回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

四、追求幸福的困境在小说中,每个人物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轻与重的抉择托马斯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他面临着轻与重的抉择。

一方面,他渴望摆脱家庭和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和解放;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割舍对特蕾莎的爱,以及对责任和道德的担当。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普遍困惑。

托马斯的爱情故事是全书的一大亮点。

他与特蕾莎之间的爱情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托马斯爱特蕾莎,却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放荡不羁;特蕾莎则深深地爱着托马斯,却又常常感到被他伤害。

他们的爱情在轻与重之间摇摆,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爱情的真谛,以及在爱情中如何平衡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灵与肉的挣扎特蕾莎是一个灵魂与肉体相互挣扎的人物。

她渴望与托马斯建立真正的爱情,但又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她的梦境和幻想,反映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特蕾莎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复杂,而灵与肉的冲突往往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媚俗的批判萨比娜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人物,她对媚俗的批判是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媚俗是一种对大众口味和社会规范的迎合,它扼杀了个体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萨比娜的一生都在与媚俗作斗争,她追求真实和自由,不愿意被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所束缚。

她的存在提醒我们,在追求社会认可和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失去自我。

大与小的思考小说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大与小的思考。

托马斯的生活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

他的个人选择和命运,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密切相关。

这种大与小的对比,让我思考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此外,小说中还探讨了亲情、伦理纲常等问题。

托马斯与儿子的关系、特蕾莎与家人的关系,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伦理纲常作为社会的规范和约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但它们是否能够完全涵盖和解释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爱情的真谛,道德的边界,这些问题在书中都得到了深刻的探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精选4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精选4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精选4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篇一这本书是我在8月中旬买的。

所以读的时间比较紧凑…况且这本书本身就有点深度。

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网上查过,这本书的推荐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决定就买它了!一本挺厚的书…现在终于看完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

这本书比较趋向于成人化,但我觉得高中生也值得一读!但是要做好重读的准备…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

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

打开也毫无意义。

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

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内容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

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

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

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

比赛的内容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

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然而有一位大臣非常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后是他赢了。

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

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

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

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习惯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本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轻与重”“灵与肉”的对比。

“轻”与“重”是两种相反的生存状态,“轻”代表着没有负担、轻松自在,而“重”则代表着沉重、压抑。

昆德拉通过对人物的命运和选择的描绘,展现了“轻”与“重”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小说中,托马斯拒绝承担责任,选择了“轻”的生活方式,但他最终发现,这种“轻”并没有带给他真正的幸福,反而让他感到空虚和失落。

而特丽莎则选择了“重”的生活方式,她对托马斯的爱和依赖让她感到痛苦,但也让她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灵与肉”的对立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灵”代表着精神和灵魂,“肉”则代表着肉体和欲望。

昆德拉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行为的描写,探讨了“灵”与“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小说中,托马斯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肉体的欲望之间存在着冲突,他既想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真爱,又无法摆脱肉体的欲望。

而特丽莎则对托马斯的爱和对肉体的依赖让她感到痛苦和矛盾。

除了主题的深刻性,本书的叙事方式也非常独特。

昆德拉采用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方式,将不同人物的故事和视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叙事结构。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此外,本书还涉及了政治和社会问题。

昆德拉通过对捷克政治环境的描写,探讨了政治权力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小说中,托马斯因为拒绝为当局写道歉信而离职,并拒绝在反对当局的《两千字书》上签名,他的行为反映了他对政治权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

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还让读者对人生、爱情、政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昆德拉的哲学思想,也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每一位读者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选择的重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选择的重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选择的重量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探讨了生命、爱情、政治等诸多主题。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其中关于选择的思考所触动,感受到了选择在生命中所承载的重量。

书中的主人公托马斯在爱情与自由之间徘徊,他不断地面临着选择。

他享受着与众多情人的关系,追求着自由的生活,但当他遇到特蕾莎时,他的内心开始动摇。

他一方面难以割舍对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又被特蕾莎的纯真和依赖所吸引。

这种在爱情中的选择困境,让托马斯陷入了深深的挣扎。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面对爱情时,我们常常要在心动与责任、激情与安稳之间做出抉择。

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后果。

除了爱情,书中还描绘了政治背景下人们的选择。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被迫在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之间做出选择。

有些人选择了顺应潮流,为了生存而妥协;有些人则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些选择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命运,也塑造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可能没有面临如此极端的政治环境,但我们依然要在各种社会现象和价值观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比如在职业发展中,是追求高薪但压力巨大的工作,还是选择一份虽然收入一般但能带来更多生活乐趣的职业?在人际关系中,是与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交往,还是珍惜那些真心相待的朋友?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方向和轨迹。

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个岔路口,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道路。

而这些道路上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这既让人感到兴奋,又让人感到恐惧。

就像托马斯选择了特蕾莎,他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境,但他依然勇敢地做出了决定。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需要这样的勇气,去面对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选择并非仅仅是一瞬间的决定,它还包含了后续的坚持和承担。

一旦做出了选择,我们就要为其负责,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悟(2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悟(2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悟假期在家看完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想到看这本书是缘于该书译者许钧教授撰写的:理解与翻译——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篇文章前前后后读了三四遍:第一遍看到时就一心想着要把书找来看看;第二遍看是为了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人物、情节和蕴含哲理;第三、四遍看时,则是为了让自己领悟深刻些并能写下点什么。

先说说自己对小说的直观感受。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让我“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最后变成了凄婉的,进而再变成绝望的爱情悲剧。

”书中两条线四个主人公,一条线为特蕾莎与托马斯,一条线为萨比娜与弗兰茨。

两条线相互间看似分离但又有些交叉缠绕。

四个主人公个性不一:特蕾莎始终渴望爱情灵与肉的统一;托马斯认为做爱与睡觉是两回事,他爱特蕾莎,但不影响他追逐享受他的“性趣”;萨比娜一直都在追求自由,她不断地背叛,母亲、祖国、情人,特别是当弗兰茨全身心投向她时,她为作出彻底离开的决定而狂欢,这也使她最终在“俗”当中走向了反面,成为四个主人公中唯一的幸存者;弗兰茨本欲坚守爱情承诺,但在妻子与情人的雅俗小碰撞中选择了背离,一先的内疚愧怍也因妻女俗气市侩的言行举止最终荡然无存,彻底奔向了情人。

小说中有几个部分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关于俄狄浦斯的意义。

心理学上有“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弑父。

感觉书中的“俄狄浦斯”更像是一个“扣”,许多改变由此而起。

第四部“灵与肉”中,特蕾莎试图让自己的身体自由。

她在一个工程师家看到了占据了整个墙壁放满了书的书架,这让她欣喜,消除了来时一路上的不安。

走近书架,攫住了她的就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的一个译本。

这本书托马斯曾经送给她过,请她认真读一读,还和她讲了很多。

此时此刻她以为在陌生人房间的危险之境,通过这本书的话题可以进入到爱人思想的熟悉天地,可悲的是她陷入的是一个政治陷阱。

到了第五部“轻与重”里,一开始就讲了托马斯因深信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飘来送与他的,所以特别珍惜被遗弃的孩子的形象,常常想到同样出现这一形象的古老传说《俄狄浦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1. 抉择——重与轻在开篇,“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惧怕”,这代表建立在不可轮回之上的一切可预先被谅解和许可的“轻”;而尼采的永恒轮回则成为了最沉重的负担,“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是个人需承担的“重”。

事实上,要从社会整体的进程中抛弃个人对历史的意义,显然是不可能的,正如法国的史书依然以罗伯斯庇尔为荣;要从个人的历史中抛弃社会整体,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正如“我”的亲人们的死与希特勒相比,不算什么。

如果从个人来说,人们背负沉重,在沉重中贴近真实、负有责任而使生命更加灿烂;如果从社会的必然趋势来说,负担的缺失,使个人轻松起来,自由也变得没有意义。

轻与重就这样互相包含着,界限模糊,对它的判断选择也在其中徘徊游移,难以抉择。

2. 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于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呢?“在特蕾莎居住的城市医院里,偶然发现了一起疑难的脑膜炎,请托马斯所在的科主任赶去急诊。

但是,出于偶然,科主任翻了坐骨神经痛病,动弹不得,于是便派托马斯代他到这家外省医院。

城里有五家旅馆,可是托马斯又出于偶然在特蕾莎打工的那家下榻。

还是出于偶然,在乘火车回去前有一段时间,于是进了旅馆的酒吧。

特蕾莎又偶然当班,偶然为托马斯所在的那桌客人提供服务。

”这是使他们相遇的六次滑稽的偶然。

她到布拉格来找他,他们因萨宾娜争吵,他们结婚并且养了卡列宁,他们搬离布拉格又先后回到布拉格,他因她的噩梦而怜悯她,她想知道他心里灵与肉的争斗,他们不断放弃自己的工作退居乡下,她觉得卡列宁比托马斯更爱她等等,他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坎坷,直至死亡的到来,才在别人眼里被最终判定是相爱的。

萨特认为,爱情的最高目标是要求别人爱自己,然而爱情双方又都是自由的。

特蕾莎的爱情表现为独占的欲望,她希望托马斯不再与其他女人交往,可是她无法限制托马斯的自由,甚至无法判定托马斯是不是爱她。

轻和重的对立——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轻和重的对立——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轻和重的对立——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哲学小说。

它通过托马斯、特丽莎和萨丽娜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轻与重、灵与肉等许多人类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不仅限于情感,还涉及到了人性、社会和政治等方面。

首先,小说中的轻与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托马斯认为轻是人类的本性,他认为自由、自我和独立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而特丽莎则坚信重才是生命的真谛,她相信情感的深度和承诺的意义。

这两个观点在小说中互相交织,形成了一种非常深刻的思想碰撞。

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和思考,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引导读者思考轻和重的概念在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小说中灵与肉的对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萨丽娜和托马斯之间的关系是肉体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基于肉体的吸引和性的快感。

而特丽莎和托马斯之间的关系则是灵魂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通过精神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建立的。

这两种关系在小说中呈现出了非常不同的性质,也引导了读者思考灵魂和肉体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价值。

此外,小说中还探讨了人性和社会的问题。

作者通过特丽莎的经历,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

这种社会问题使得特丽莎在人性和个人命运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小说中也探讨了两性关系的本质和性别角色的问题,通过对托马斯和特丽莎之间的关系的描写,探究了男女之间的互动和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总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非常深刻、充满思考的哲学小说。

它通过对托马斯、特丽莎和萨丽娜之间关系的描写,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它也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的关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感想(四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感想(四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感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由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和思想,探讨了生命的轻重以及人生意义的问题。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主题之一是生命的轻重。

小说中的主人公托马斯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事件,他爱上了女人,并一直追求爱情的自由与多样性。

然而,他的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困境,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爱情和生活的失败。

在他看来,生命是如此的轻盈和不重要,他认为一切都是虚无和无常的。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主人公的朋友弗兰斯和谢利纳等人则追求生命的重视和意义。

他们认为生命是珍贵的,值得用心对待和呵护。

通过对比,小说引发了我对生命轻重的思考。

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们在追求生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其次,小说还让我思考了人的自由和选择的问题。

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强调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他渴望拥有自由的爱情和生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不断陷入情感的泥潭和道德的困境中。

他的追求自由的行动常常带来他自己和他所爱的人的伤害。

小说通过描写这一过程,让我反思了自由和选择的边界和局限性。

自由是人的本质和权利,但在实践中,自由也需要以责任和道德为基础。

只有在理性和情感平衡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自由所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最后,我对小说中关于爱情的思考印象深刻。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一段段悲伤和刻骨铭心的爱情让我感到心痛和触动。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托马斯、特蕾莎和萨宾娜之间的爱情纠葛,让我对爱情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爱情是复杂而多面的,它既能带来欢乐和满足,也能带来忧伤和伤痛。

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甜蜜和浪漫,它需要人们的努力和付出。

同时,小说还探讨了人们在爱情中的自我束缚和欲望的问题,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深度思考人生和存在意义的小说。

通过这本小说,我对生命的轻重、自由和选择以及爱情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篇)

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篇)

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什么是最沉重的负担?而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呢?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可当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蕾莎时,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却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这促使特蕾莎极度痛苦与不安,最后决定离开托马斯。

分离后经历了磨难,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

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

而托马斯的情妇之一,萨比娜则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国,逃避革命,是个典型的背叛者。

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等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

整本小说主要写“轻与重”,“灵与肉”,对托马斯来说,轻是“偶然一次不算数”,是“别样亦可”,而重则是“非如此不可”。

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马斯,会更偏重于选择“轻”,因此屡次外遇,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背叛这个名词,但当他遇到心爱的女人时,托马斯在灵魂和肉体间划分着明显的界限,他内心确实是深深的爱着特蕾莎,但却不停的一次次的伤害她,而特雷莎潜意识里认定灵魂离不开肉体,因而最终选择离开。

到最后托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并选择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着责任,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轻,是无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别样亦可。

对于何者为“轻”?何者为“重”?什么时候该选择“轻”?什么时候该选择“重”?“灵与肉”能否分开?这些问题,我们往往难以认清且正确地做出选择。

就我自己来说,我难以认同男主人公托马斯“灵与肉”分离,选“轻”弃“重”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爱一个人就应该一心一意,就应该尽力甚至牺牲自己去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轻与重的的抉择如雾里看花,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清自己走过的路,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米兰▪昆德拉用他精妙的语言,在这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但人生中很难协调轻与重,灵与肉,大多数人都是很尴尬地存在着,以一种别扭的方式生活着。

下面是本文库给大家整理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生,所以重,所以轻,所以有了轻重的抉择。

当你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也许你想拥有的只不过是片刻的安宁,一份能让生命重拾轻松自在的安宁,而当你能够没有任何牵挂任何束缚地活着的时候,此时的你大概最想拥有的是那份被人需要被人依赖着的存在感和负重感了吧!因此,生命,孰重孰轻,实难掂量。

然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被迫地接受命运给我们的一切吗?诚然,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作者米兰▪昆德拉主要从男女性爱这一另类新奇的角度对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存在的方式进行"浅入深出"的哲学性思考。

虽然作者在这本书里始终是围绕着生命的轻重抉择去叙述,去牵引情节的发展,但直至书的最后,作者都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该择轻或择重,相反地,作者极力通过书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引领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属于每一个读者自己心中的答案。

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它们压到地上。

但在历史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

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这几句话,是被人们奉为经典看待的,同时,它也是整本书唯一一处对"轻与重"这一对立面进行的直观的两者关联性的阐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优秀8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优秀8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优秀8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篇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这本书的名字恰如其分的揭示了书中蕴含的哲理:生命不能失去它的重量,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影像。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

相反,当重量完全却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人也就越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对生命的最终意义表示出了怀疑,那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呢?是轻?还是重?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

他们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

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

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

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

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关于轻和重。

小说中描述的生命之轻让我感到困惑和难以承受。

托马斯在面对爱情和责任时的选择,让我看到了轻与重之间的微妙平衡。

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是沉重的,而他对其他情妇的态度则是轻佻的。

这种轻重的对比让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是自由和随心所欲,还是责任和承诺?托马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选择和痛苦后,最终明白了生命之重的意义,选择了与特蕾莎一起过上安稳的生活。

这让我明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面对内心的挣扎和选择,坚定自己的立场。

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明白责任和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量。

关于灵与肉。

小说中对灵与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灵是精神,肉是物质,两者在人的生活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昆德拉认为,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追求,还需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精神的富足可以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强和乐观,而物质的丰富则可以为精神的追求提供保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只注重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了精神的需求。

这种失衡会导致人的内心空虚和痛苦。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在灵与肉之间找到平衡,既要追求物质的满足,也要注重精神的成长。

关于死亡。

小说中卡列宁的微笑让我想起了去世的奶奶。

死亡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它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会感到痛苦和不舍,但同时也应该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

我们应该学会面对离别,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它让我对生命、爱情、责任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和价值观,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对这本书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有感小说以“轻与重”为主题,探讨了人类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所面临的困境。

昆德拉通过描写主人公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体验,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小说中,昆德拉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选择“轻”或“重”,而在于如何承受生命的重量。

托马斯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他是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男人。

他在爱情和责任之间挣扎,无法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他与特蕾莎的爱情是小说的主线,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爱情中的矛盾和无奈。

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既包含了肉体上的欲望,也包含了精神上的依赖。

他无法摆脱自己的多情,同时又对特蕾莎的爱感到愧疚。

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托马斯在生活中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特蕾莎是一个与托马斯完全不同的人,她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从小就缺乏安全感。

她对托马斯的爱非常纯粹,她希望能够与托马斯在一起,过上平静的生活。

然而,托马斯的多情和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让特蕾莎感到痛苦和绝望。

她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变托马斯,但最终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特蕾莎的命运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的无助和无奈,她无法承受生命的重量,最终选择了离开托马斯。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灵与肉”,它探讨了人类在面对精神和肉体需求时的矛盾和冲突。

昆德拉通过描写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以及其他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人类在爱情和欲望之间的挣扎。

他认为,人类的生命既包含了精神上的追求,也包含了肉体上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人类过于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生命的失衡。

昆德拉在小说中还探讨了历史和政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他通过描写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展现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无奈和悲哀。

他认为,历史和政治的力量往往会超出个人的控制,人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往往显得渺小和无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非常深刻的小说,它通过对人生、爱情、责任、历史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生命中的重大选择时的困惑和无奈。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轻与重的选择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轻与重的选择

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轻与重的选择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哲学小说,更确切说是一本存在主义哲学小说,而非一些人认为的小资情调,更不是言情小说。

昆德拉本人是深受尼采、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还有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

昆德拉评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两个伟大的哲学家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模棱两可”,而且本书就是以尼采关于永恒轮回的论述开篇。

这本书主要围绕了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故事展开,托马斯的“性友谊”理论让他将性与爱对立起来,生性敏感的特雷莎一直在改变托马斯和被托马斯改变之间徘徊。

此外,其故事的宏伟篇幅已将性、爱国、媚俗以及忠诚等概念中相矛盾的基本面展示给读者。

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本书。

“重”其实就是灵肉的合一,贴近大地,贴近媚俗。

“轻”是灵肉的分离,对自由、孤独、背离的向往和追求,是反媚俗。

轻与重是在本书中反复出现并且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中心思想理解的一对概念。

对于轻与重的把握能够更好地理解昆德拉先生对于人生态度、性、爱国、媚俗以及忠诚等很多概念的理解。

轻与重的区别仿佛就像是一根绳子,将整本书的价值观联系起来。

轻是认识到生命无意义之后,对世俗生活采取的一种超然态度。

这里说的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事实上轻的代表人物托马斯与萨比娜对精神生活很是重视,尤其托马斯,对自己的内心严苛而诚实。

轻的态度使托马斯与两百个情人做爱,却知道自己不会对她们产生爱情,因为性爱不代表任何意义;轻的态度使托马斯漠视历史,既讨厌俄军也不欣赏反对派;轻的态度使萨比娜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一次次背叛,根本不在乎自己将去往何种境地。

是的,不在乎,书的最后托马斯没了工作,没了朋友、情人,却和特蕾莎幸福如初,甚至胜过当初,真是温馨的生命之轻。

而萨比娜的轻要糟糕一些,在背叛完亲人、家庭、爱情与祖国后,她的周围一片虚空。

也许她背叛的东西都没有什么意义,这种背叛本身也没有意义;但完全认识到这些,也就深陷于存在主义哲学“世界本无意义”的论断,是最本质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的选择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劫回归说”。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


这是本书最开始也是始终诱发我思考的一句话。

究竟何为“永劫回归”?尼采是这样表述的:“这一生,如你现在所经历和曾经经历的,你必将再一次并无数次地经历它;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确实每种痛苦和每种快乐,每种思想和每种叹息,以及你生活中一切不可言说的渺小与伟大,都必对你重现,而且一切皆在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

这种循环方式即是永劫回归。


那“永劫回归”又何以成为最沉重的负担呢?在书的开头有一段这样的话:“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任何比较都不存在”,“生命一旦永恒消失,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

这一想法是残酷的。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
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这也就是书中托马斯最初对是否开始与特丽莎的爱情的挣扎。

本书通过对托马斯的一生的叙述,道出了在当时的两个敏感话题“性爱”与“政治”。

在“性爱”这方面,托马斯一直拥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即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也应当是分离的,他不需要为她人付出,为自己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没有责任重负需要承担,这是他的生命之轻。

但当他遇到影响甚至改变他一生的女人——特丽莎,他被压倒了。

和她相遇的六次偶然让他愤怒不已,特丽莎的噩梦让他痛苦不堪,他觉得无法承受这个重担了,可是他又不能放弃对特丽莎的爱。

托马斯一直奉行着一种信念——非如此不可!原本外科医生的身份是自己终生的事业,是一件“非干不可”的事情,如同他在性方面的追求一样。

但是他最终还是由于政治原因放弃了这项事业,因为他不想媚俗,可当他放弃原本以为非如此不可的医生事业的时候,非如此不可的信念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而他本来在性方面所坚持的价值观也就没有那么牢固了,这正是他与特丽莎爱情婚姻发展的一个契机,而最后,特丽莎变成了他的非如此不可!
特丽莎在与托马斯的婚姻关系中的忠诚,是这段婚姻能够维系下去的关键因素。

她与托马斯拥有截然不同的性爱价值观。

她对托马斯的忠诚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她曾尝试外遇,可她并没有得到解脱,“她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被遗弃的身体里瑟瑟发抖”。

更深层次地追究,特丽莎的痛苦源于她的母亲对她的影响。

小时候与她母亲一起生活的经历让特丽莎被一种恐惧所笼罩,这种恐惧就是所有的肉体是无差异性的,但是固有的天性让特丽莎逃出了母亲的阴影,她追求的是肉体的差异性。

她通过六次偶然来到托马斯身边,是为了使自己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躯体。

但是托马斯的性爱分离观念,在性上的不忠让她的这点信念破产了,她没有实现在托马斯眼里躯体那独一无二的价值,她觉得自己和托马斯的一众情人一样,她们的肉体是无差异性的,而这样就使她再次回到了与母亲生活的痛苦中去。

她害怕这种无差异性,这也就是特丽莎噩梦不断的原因,因为她的梦里她总是和其他女人一样,赤裸着身子,而托马斯对她和对其他女人一样,刚好是对她现实的写照。

她的噩梦反复地到来,她的恐惧让她自己痛苦不已,也让身边的托马斯喘不过气,觉得再也无法承受。

与特丽莎刚好相反,萨比娜和托马斯很像,她讨
厌媚俗,追求自由——灵与肉的分离。

一旦有任何束缚,她会不顾一切地排斥掉,而排斥的方式,就是背叛。

从十四岁第一次开始背叛家庭,萨比娜从此走上了无尽的背叛道路。

当弗兰茨公布了他们的关系,她立即决定离开。

相对于弗兰茨,她更倾向于托马斯,因为托马斯不媚俗,同样追求生命之轻。

萨比娜一次次的背叛,似乎也是一种逃避,而背叛之后可以让自己没有任何负担的重量。

她将自己从世间抽离出来,仿佛她是独立于这个世界而存在着,她拥有绝对的自我。

托马斯对妻子特丽莎的爱很重,甚至和她一起到乡下去过没有情人的生活,他失去了自由;他对自己祖国的爱很沉,为了正义从大医生转变为一个洗玻璃的工人,他失去了名利;这两者虽然扛在身上很累,他们的重量让托马斯无法承受;他对情人的感情很轻,拥有绝对的自由,但却是一种没有归属感的虚无,没有精神上的寄托和心仪的归宿,这种虚无的自由和不得归属的隐痛,也是托马斯所不能承受的。

而萨比娜背叛最后似乎也是虚空的。

她想要逃避的就是永劫回归的生活,她不要重复,她要双眼去观察不一样的人生,她受不了单调如一的生命直线,她要摆脱尼采的那个循环轮回的魔咒。

可是,当她背叛
了一切可以背叛的东西时,生命轻得不能再轻之时,她或许再也寻不到快感,寻不到自己了。

小说的写作背景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的布拉格之春事件,捷克的民主化改革进程在华约军队的武装入侵后破灭,导致了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

布拉格之春后捷克的未来走向未知数。

因为历史是不能重复的,只出现一次,一切等于不曾存在,其中的罪恶与丑陋便也因转瞬即逝而变得轻盈,我们无法去谴责,故而不值一提。

正如书中开篇提到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这又回到了原先提到的”永劫回归“之说。

永劫回归在作者笔下是最沉重的负担,我们身上背负的负担越重,我们就越贴近地面,也就越趋近真实,但为此可能会做出很多牺牲,正如托马斯失去了自由与名利,却多了一件包袱——责任,托马斯和萨比娜都一直在躲避责任,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因为它会是生命变得沉重而无法承担,会压得你喘不过气。

反之,当一个人不用背负或不愿背负责任,没有任何负担或零负担,那么他将变得比空气还轻,他可以随心所欲,追求无限制的自由,可是着无限自由的最后只是无尽的虚无,这虚无恰好又是无法承受的。

米兰昆德拉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三角关系,而是通过对他们不同命运的阐述,引发人们对生命的选择的思考。

本书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名,生命之轻看似美丽、轻松,但最后会让人迷失自我;生命之重看上去无法承受,但却可以带给我们无法比拟的真实的快乐。

生命的过程是无法重复的,因而生命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十分沉重的意义,选择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幸福或痛苦,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境遇,生命就有了轻重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