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14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舞 《娃哈哈》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舞 《娃哈哈》 |花城版

一、课题:《娃哈哈》二、教材分析: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一段体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将旋律记住。

三、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 认知目标:(1)通过模仿,让学生能直观地学会歌曲,在模仿中掌握歌曲的旋律与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2)在师生互动中,学会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

3 能力目标:通过对这首新疆民歌的学唱——会唱——表演唱这一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演唱•难点: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前八后十六分节奏型,学生能掌握好并在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五、教具:课件黑板哈密瓜图片六、课型:新课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①播放有关新疆的图片②通过提问法进入并且深入新疆这个话题2、难点训练通过打节奏,切哈密瓜带动学生学习3、重点教唱歌曲a、分析歌曲(情绪拍子反复记号注意刚练习过的节奏型)b、播放歌曲(边听边拍节奏:2拍子;强弱规律)c、按节奏跟读歌词d、生读一遍歌词(第2段分角色)e、跟范唱(边打节奏)f、生跟伴奏唱(学生打节奏唱老师跳)4、新疆舞蹈的教授a、动作分解教学b、带动学生随音乐一边唱一边跳C、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创编第2段d、请学生演唱5、课堂尾声:小声放娃哈哈歌曲,作小结八、教学后记:本课通过生动活泼的“打节奏切哈密瓜”的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歌曲的重难点,并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把整节课推向高潮,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们可以在快乐中学习。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歌舞《娃哈哈》说课稿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歌舞《娃哈哈》说课稿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歌舞《娃哈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中的一首歌舞曲目。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儿童活泼快乐的生活场景。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以描述孩子们在户外玩耍的场景,第二段以表达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音乐天赋,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和热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集中力和音乐基础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音乐技能,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娃哈哈》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娃哈哈》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学生跟随模仿,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歌曲。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结构,教授歌词和旋律,分组练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3.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节奏和协调,教师巡回指导。

4.动作编排: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感受音乐的魅力。

5.完整表演:各组依次进行完整表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展示自我。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传递快乐。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曲 《娃哈哈》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曲 《娃哈哈》 |花城版
《娃哈哈》教学设计
课题
《娃哈哈》
课型或模块
唱歌课
学校
年级
1年级
执教人
性别
课时一课时教ຫໍສະໝຸດ 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歌唱、玩小乐器、舞蹈等艺术活动,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歌舞产生兴趣,体验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节奏模仿,让学生掌握新疆歌曲常见的节奏型“X XX X X”;通过模仿,尝试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随音乐,并用活泼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在《娃哈哈》的歌声中参与演奏或表演新疆舞的律动。
教学难点
节奏型“X XX X X”的掌握;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娃哈哈》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新疆儿歌,F大调,2/4拍,音乐情绪欢快活泼,节奏密集、紧凑,旋律以大量的同音反复与级进相结合,歌曲流畅热情,充满动感,唱起来一气呵成。因此,每当音乐响起,人们总是禁不住随着音乐哼起来、动起来。
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二)寓教于乐
1、合作交流,学习新歌
2.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三)创造表现
2.表演展示,交流评议
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四)完美结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新疆帽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师表演新疆舞蹈,让生说出是哪里的舞蹈。
3.带着问题听音乐会更引起学
生的专注。
4.按句子学唱,先掌握节奏再加上小乐器会使他们印象更加深刻。

(花城版)音乐一下第14课歌曲《娃哈哈》教案

(花城版)音乐一下第14课歌曲《娃哈哈》教案

(花城版)音乐一下第14课歌曲《娃哈哈》教案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节奏感。

歌曲以描述孩子们快乐的生活场景为主题,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

这首歌曲适合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如识谱、唱歌等,但在音乐表达和情感把握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娃哈哈》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把握。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音乐表达和情感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4.游戏教学法:设计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娃哈哈》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教学场地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娃哈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主题。

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动作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歌词。

学生分组表演,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为父母演唱歌曲《娃哈哈》,分享学习成果。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曲 《娃哈哈》 |花城版 (3)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曲 《娃哈哈》 |花城版  (3)
语言表达基本清楚,语句不够通顺
语言表达含糊,语句不通顺
舞蹈创编
2
舞蹈符合新疆歌曲节奏,每个同学都积极认真参与
舞蹈比较符合新疆歌曲节奏,每个同学都基本有参与
舞蹈动作较单一,只有个别同学表演
同学马虎了事
总计:
总体评价:
注:1.该表的满分为100分;
2.每项平均分标准按优秀,良好,一般,需努力四个等级评分;
常规资源
教材配套VCD
活动概述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并进行语言引导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与学的策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反馈评价
通过视频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提高。
运用的搜集方法单一,不太会整理资料
不会搜集,不会整理资料
资源运用
1
根据资料内容的需要恰当合理地使用了各种媒体
能使用多种媒体,使用基本合理没有太大的不合理之处
能使用多种媒体但使用不恰当
基本没有使用文字以外的其他媒体
成果展示(35%)
汇报交流
1.5
积极主动,语言表达清晰生动,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语言表达清楚,语句比较通顺
教学活动2:新授歌曲
活动目标
让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
解决问题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感及相关乐理知识
技术资源
有多媒体、教师自制PPT(内含音乐、图片、视频等)
常规资源
教材配套CD
活动概述
教师活动:利用自制PPT围绕歌曲《哇哈哈》通过教师的讲解及视听来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歌曲。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曲 《娃哈哈》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曲 《娃哈哈》 |花城版

《娃哈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

了解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XXX,能欢快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XXX的节奏型。

教学用具:ppt、教学音频、电子琴、三角铁、铃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新疆的舞蹈视频)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舞蹈吗?是什么民族呢?生:新疆师:对,这是新疆的舞蹈,那么是哪个民族的呢?生:维吾尔族2.师:我们的新疆古称西域,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民族音乐与歌舞艺术的荟萃之地,其中,维吾尔族人数最多,他们能歌善舞,是新疆的主体民族。

(播放天山图片)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个民族热情大方,十分好客—维吾尔族。

师: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生:不知道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美丽的新疆以及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们。

我们一起出发吧!3.(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

三、学唱歌曲1.师:维吾尔族人个个都能歌善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的歌曲《娃哈哈》,听完以后回答老师,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生:活泼、愉快的师:这么活泼愉快的歌曲你们想唱吗?首先我们要先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2.节奏训练XXXtidili把节奏融入到学生的名字中。

师:第一小节第一拍的节奏跟我们刚才学的是不是一样的呀?请你们把它读出来生:我们的师:真棒,下面跟着老师把歌词有节奏的读一遍。

老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你们可以自己读一读吗?生:可以师:下面请你们来读一遍。

4.学唱歌曲(1)教师带唱(2)跟琴齐唱(3)把唱得不好的地方跟琴再唱几遍。

(4)跟音频一起唱。

(5)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四、乐器伴奏加入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请小朋友上来敲击乐器,其他同学跟伴奏演唱。

五、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娃哈哈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 星光恰恰恰(14) 》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 星光恰恰恰(14) 》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星光恰恰恰(14) 》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星光恰恰恰(14)》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词曲,展现了星光闪烁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受。

歌曲采用简谱记谱,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喜好。

但学生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耐心引导他们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读、能唱简谱。

2.让学生学会《星光恰恰恰(14)》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读、能唱简谱。

2.难点:让学生准确地唱出《星光恰恰恰(14)》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音乐;互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分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光恰恰恰(14)》的简谱教材和音响设备。

2.准备相关音乐教学课件和教具。

3.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星光闪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星空美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然后,播放《星光恰恰恰(14)》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简谱的基本知识,包括音高、节奏等,让他们初步认识简谱。

接着,展示《星光恰恰恰(14)》的简谱,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简谱。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学习唱《星光恰恰恰(14)》。

首先,老师逐句教唱,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然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注意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节奏错误;最后,让学生分组练习,加强他们对歌曲的掌握。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4课《歌舞 《娃哈哈》》教学设计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4课《歌舞 《娃哈哈》》教学设计

《娃哈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爱之情。

2、通过学生直观的学习歌曲及学习一些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培养学生领悟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3、通过对歌曲《娃哈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能唱出欢快、热烈的感觉,并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新疆歌曲的节奏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频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到了那里之后,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地方叫什么(出示新疆风景及水果特产等图片)生:新疆师:同学们真棒!对了,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新疆。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居住着56个民族中的维吾尔族人民,他们也是我们中华儿女,我们要热爱他们和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师:现在同学们看到了新疆美丽的风景,你们认为美吗生:美师:新疆不仅风景美,那里的人们还很热情呢。

看,那里的人们给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

(出示葡萄、哈密瓜、杏子图片)。

但是想得到他们的礼物,我们得先学会歌曲《娃哈哈》。

二、学唱歌曲《娃哈哈》1、听一听,唱一唱播放歌曲《娃哈哈》音乐,老师范唱,学生模唱。

(出示歌谱)2、节奏型朗读歌词1=F口读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拍手x x|x x|x x|x x |拍桌x x|x |x x|x|朗读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拍手x x x x x x x x ‖拍桌x x x x x x x ‖注意:读的时候速度要慢,熟练后加速。

拍手的节奏也可换成“xxx”节奏。

3、唱一唱,动一动。

(1)学习旋律,用“la”代替歌词,用“la”哼唱(2)师教生学①带进歌词,教师教,学生唱。

②分组唱(男女同学分开唱)③全班齐唱三、即兴创作1、师:同学们唱得很好,但是新疆的小朋友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我们学会了唱歌,现在让我们也来跳一跳吧!生:好啊2、播放歌曲《娃哈哈》,老师教,学生学。

人教版一年级下音乐教案第14课:《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教版一年级下音乐教案第14课:《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教版一年级下音乐教案第14课:《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内容: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目标: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一拍,一人读儿歌,四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替换尔格、替换乐器等)。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欣赏 《娃哈哈》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欣赏 《娃哈哈》 |花城版

第十四课唱唱跳跳《娃哈哈》教学目标: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

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问好,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1、(看新疆图片并提出问题)师:你们看,这些图片上的人,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是那个地区的服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吗?生: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

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

接下来老师播放新疆的美丽风景图片。

师:新疆有哪些少数名族呢?(引出本课主题)三、手号训练,复习。

1234567上下行。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手号,现在看看《娃哈哈》手号大家能不能尝试做出来?生:手号练习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

(师范唱)师: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

(学生唱)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

)(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师:好,你们跳得真棒;五、编创活动;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小组展示,评价、表扬);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第十五课我要做好孩子;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歌舞《娃哈哈》教学设计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歌舞《娃哈哈》教学设计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歌舞《娃哈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的歌词富有童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儿童生活画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娃哈哈》。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歌曲的歌词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娃哈哈》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准备教学道具,如小鼓、小铃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娃哈哈》的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引导学生观察乐谱的节奏和音高,讲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和歌词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错误。

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关于歌曲的小游戏,如“歌词接龙”、“歌曲猜猜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歌曲,或者编排一段舞蹈,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歌曲《娃哈哈》的歌词内容和节奏特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多听多感受。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哇哈哈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哇哈哈花城版

第一课时(第七周)教学内容:1、欣赏《哇哈哈》。

2、认识手串铃。

3、用手串铃为《哇哈哈》伴奏。

教学目标:1、听赏《娃哈哈》,让学生初步接触我国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2、听赏《娃哈哈》,感受欢快鼓舞的情绪。

3、认识手串铃,学习用手串铃为《哇哈哈》伴奏。

教学重点:听赏《娃哈哈》,感受欢快鼓舞的情绪。

教学难点:学习用手串铃为《哇哈哈》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1、游戏:跟着音乐走一走。

安排学生和着音乐走一走。

鼓励学生每人创造一种走步的姿势。

(如:用脚尖走、用脚跟走……)音乐停止,立即停止动作。

同时身体保持在停止瞬间的动作,变“静态造型”。

音乐响起再走。

听到音乐出现重音时,立即原地旋转一下,换个方向后继续行走。

2、师生问好。

二、新授1、欣赏歌曲《哇哈哈》(1)播放歌曲,感受维吾尔族民歌,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欣赏视屏:维吾尔族舞蹈《石头舞》。

引起学生兴趣,对舞蹈动感的节奏、热情洋溢的情绪有初步的体验。

(3)选择两、三个体现新疆民族舞蹈特点、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带领学生学一学,再随着歌曲《娃哈哈》跳一跳。

2、为《娃哈哈》伴奏说一说,串铃是怎么演奏的?1.同学用串铃,在歌曲《娃哈哈》的音乐声中自由地演奏。

2.教师看着响板的节奏图谱演奏。

4.同学们看着图谱演奏串铃,教师加入响板的演奏。

5. 学生说说何时演奏串铃?和响板如何配合?6.看着碰铃和手串铃的演奏图谱,用两种乐器合奏。

四、结束1、师小结。

2、放歌曲《哇哈哈》,生出教室。

花城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4课《唱唱跳跳》(教案)

花城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4课《唱唱跳跳》(教案)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4节《唱唱跳跳》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娃哈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首儿歌,本课采取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结合小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并通过配舞蹈动作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这三者结合给歌曲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新疆儿歌,F大调,2/4拍,音乐情绪欢快活泼,节奏密集、紧凑,旋律以大量的同音反复与级进相结合,歌曲流畅热情,充满动感,唱起来一气呵成。

因此,每当音乐响起,人们总是禁不住随着音乐哼起来,动起来。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音乐课学习,已基本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与歌唱习惯。

唱歌时能用正确的歌唱方式代替原来的喊唱,也能在活泼的课堂上收放自如,遵守纪律。

基本已掌握四分、八分、十六分、二分音符的节奏型并能拍读出来。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的民族。

服饰非常漂亮、具有特色。

生说一说对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一,并认真听老师的介绍。

野,积累我国少数民族知识。

讲授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视频歌曲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2、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速度:稍快情绪:愉快地3、以节奏的形式读歌词:教师先示范然后指导学生练习。

4、教师示范给歌词配上拍手和跺脚的动作,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5、歌曲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填歌词练唱。

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和重音记号的唱法。

1、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2、学生欣赏教师范唱: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怎样?请找出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一起来拍一拍、读一读节奏,看谁读得准!3、学生按照表格(一个格代表一拍)里的文字打拍子读歌词4、学生先练拍手的节奏,然后再练习跺脚,最后口读、拍手、跺脚同时进行。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伦敦桥》教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伦敦桥》教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伦敦桥》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桥”为情境,出示不同建筑风格的桥的图片导入新课,“架桥”游戏是他们常坐的活动,通过听、唱、玩、乐,使学生始终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学习。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集体舞《伦敦桥》为中心内容,配以听赏《加伏特舞曲》。

集体舞《伦敦桥》主要是让学生唱熟这首歌之后,大家相互配合,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动作,进行集体舞表演。

教学目标:、能学会唱《伦敦桥》2、能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舞表演,从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伦敦桥》。

教学难点:能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舞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快乐的一天开始了》,学生随音乐节奏拍手进入教室。

2、指导学生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做好上课的准备。

3、师生用音乐问好。

4、师导入:小朋友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你们高兴吗?现在就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唱《拍手歌》把高兴的心情释放出来吧!———学生跟着老师做拍手动作。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有利表演的美好,轻松的音乐教学环境。

]二、导入情景:、坐姿游戏。

师: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现在跟老师来做一个小小运动,同学们先把嘴巴闭起来,用耳朵听,照老师的话去做,看谁做的最好。

生:闭眼睛跟着老师的口令进行坐姿游戏。

游戏内容:小手,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藏起来。

2、节奏游戏:超级变变变。

①、认识节奏型。

师:小朋友们做得很好,老师为了奖励你们,决定和你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教“超级变变变”。

但是我们在玩游戏之前,必须先认识一下里面的“节奏朋友。

”⑴、X–嗒;⑵、XX–嗒嗒;⑶、X.X---嗒.嗒;⑷、0–空。

②、男生女生比赛。

游戏规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这些节奏朋友了,现在老师把他们的位置调换一下,请你们闭上眼睛,等老师说超级变变变,最后一个变说完了以后,你们就睁开眼睛,然后马上把他们重新组合的节奏打出来,看看哪一组打的又准有整齐。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舞 《娃哈哈》 |花城版 (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舞 《娃哈哈》 |花城版 (1)

《娃哈哈》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
【教学内容】: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4课歌曲——《娃哈哈》
【教学目标】:1.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体验维吾尔民族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感受我国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2.通过看、听、读、奏、舞、创等一系列活动学习歌曲,感受新疆
独特的音乐节奏型X X X XX;
3.能随音乐演唱歌曲《娃哈哈》,尝试用课本上的舞蹈动作提示边跳边唱,以及用铃鼓和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在《娃哈哈》的歌声中表演新疆舞的律动
【教学准备】:铃鼓、颜色歌谱、多媒体等
【教学内容分析】:歌曲《娃哈哈》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新疆儿歌,F大调,二拍子,音乐情绪欢快活泼,节奏密集、紧凑,旋律以大量的同音反复与级进相结合,歌曲流畅热情,充满动感,唱起来一气呵成。

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哼起来、动起来。

【教学过程】:。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4课《歌曲 《哇哈哈》》教学设计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4课《歌曲 《哇哈哈》》教学设计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4课《歌曲《哇哈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分辨歌曲中的“哇哈哈”嘴型动作;2.能够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唱出《哇哈哈》这首歌曲;3.能够理解歌曲主题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教授歌曲中的“哇哈哈”嘴型动作;2.让学生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唱出《哇哈哈》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歌曲整体主题;2.让学生能够站在合唱队的位置,合唱出整首歌曲。

三、教学准备1.歌曲《哇哈哈》的播放器;2.合唱队指挥棒;3.“哇哈哈”嘴型动作的图片或展示视频。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轻松、温馨的语气和学生们打招呼,欢迎他们来到音乐课堂;2.教师播放《哇哈哈》这首歌曲,允许学生听两遍,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和曲调;3.教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给我们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感受是什么?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老师要引导学生们从歌词里找到答案。

步骤二:学习歌曲的嘴型动作1.教师用展示视频或者图片来展示“哇哈哈”这个嘴型动作;2.学生们跟随教师的示范,重复练习几次;3.教师让学生们自由练习这个嘴型,并且请几个学生去前面展示一下。

步骤三:学习歌曲节奏和曲调1.教师用播放器播放歌曲,让学生们跟随“哇哈哈”这个嘴型动作,跟着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唱出《哇哈哈》这首歌曲;2.教师指挥学生们按照歌曲的节奏唱出这首歌曲,重点关注学生们的唱调是否准确。

步骤四:合唱练习1.教师让学生们站成合唱队的形式,彼此合作,共同完成这首歌曲的合唱;2.教师用指挥棒带领学生们按照歌曲的节奏各自唱出自己的部分;3.教师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后,让学生们尝试全合唱,指导学生们如何相互协作,如何根据自己的部分和整体谐调。

步骤五:总结课堂1.教师让学生们再次听一遍《哇哈哈》这首歌曲,欣赏学生们的成果;2.教师请几个学生上来分享一下自己在合唱中的感想和收获;3.教师归纳总结课堂内容。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分辨出歌曲中的“哇哈哈”嘴型动作;2.学生能够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唱出《哇哈哈》这首歌曲;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在合唱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理解歌曲主题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舞 《娃哈哈》 |花城版 (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4课 歌舞 《娃哈哈》 |花城版 (1)

歌曲《娃哈哈》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音乐教育以审美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主要是丰富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中获取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间其他学科的综合。

在音乐实践中,应该以音乐为教育主线,通过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1、这节课主要针对刚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学习的一年级学生为主,经过一年的学习在节奏感、韵律感方面都有所提高,而且《娃哈哈》这首曲子的旋律小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也对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2、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大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唱歌的时候,可能会忽视感情容易出现喊唱的现象。

因此,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同桌的声音,用明亮柔和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来歌唱。

在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实践,大胆与同学进行合作,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唱、图片、小乐器、舞蹈等艺术活动,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歌舞产生兴趣,体验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

2、过程与方法首先是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新疆歌曲常见的节奏型“︱X XX XX ︱”;通过模仿教师拍掌,大胆发挥学生参与性与主动性;自主合作学习新疆舞蹈的基础性动作。

3、知识与技能随着音乐结合舞蹈,能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

四、教学难点重点难点:在《娃哈哈》的歌声中参与演奏和表演新疆舞的律动。

重点:节奏型“︱X XX XX ︱”的掌握。

五、教学课时两个课时六、教具准备运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t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新疆帽子、铃鼓、双响筒。

七、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娃哈哈》是一首大家耳熟能祥的维吾尔族歌曲,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的意图是采取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方式为主,结合ppt呈现给学生多视角、多方面的了解这个民族。

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14课《唱唱,跳跳》教案 花城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14课《唱唱,跳跳》教案 花城版
唱唱,跳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娃哈哈》,初步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过程与方法
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初步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特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维吾尔族载歌载舞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娃哈哈》,并能初步了解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进行表演。
2.老师教学生基本简单的新疆动作,一边读歌词,一边跳动作。
3.让学生练习。
4.播放音乐,让学生表演。
5.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6.师生聆听歌曲《娃哈哈》
生:能。
模仿老师的动作。
练习动作。
聆听音乐表演。
聆听歌曲。
让学生通过此环节了解新疆的舞蹈,并学会基本动作。




(学习诊断)
1.师:请同学们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分组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独唱、边跳边唱 请小朋友大胆的表演等等方式。)
拍手: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OX X。
进行口读;
拍手。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步探究)
听听、唱唱
1.播放范唱。
2.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第二遍。
(问:这首歌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3.老师示范跟伴奏朗读歌词。
(播放歌曲伴奏。)
4.教学生朗读歌词。
(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3.播放伴奏,让学生尽情演唱。
4.节奏型:前八后十六。
知识点:反复记号。
5.重点练习节奏型。
模仿老师演唱。
演唱歌曲。
跟随伴奏尽情演唱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春天
教学内容:
聆听《杜鹃圆舞曲》,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

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过程:
1、完整聆听全曲,问: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学过程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录音,分小组拉手:
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第2课放牧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儿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
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方法和
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
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内容
1、表演《牧童》;
2、认识三角铁、双响筒;
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表演《放牛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聆听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

教学过程: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
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4、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5、随着音乐录音轻轻地敲击双响筒。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唱歌曲《牧童》和《放牛歌》。

教学过程:
1、学唱《牧童》。

(!)启发学生看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学唱《放牛歌》。

(1)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第3课手拉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
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表演《一对好朋友》;
3、编创与活动;
4、聆听《鸭子拌嘴》;
5、表演《数鸭子》。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学唱《一对好朋友》、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1、完整地聆听全曲《让我们手拉手》。

问: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二、学唱《一对好朋友》。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教师可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
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得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聆听《鸭子拌嘴》,表演《数鸭子》、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鸭子拌嘴》。

1、聆听《鸭子拌嘴》,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
弱所带来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鸭子的叫,哪里表现老鸭叫?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对每一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二、学唱表演《数鸭子》、编创与活动。

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1、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2、编创与活动。

三、课堂小结与反思:
第4课长鼻子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

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实间:4课时
第一课时
1、欣赏管弦乐《小象》、《大象》。

2、学唱歌曲《小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象》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象吗?说说对象的了解。

2、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3、听听乐曲《小象》。

4、你感到乐曲使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小象叫了几次?
5、再听乐曲,学学叫声,模仿表演。

二、欣赏《大象》
1、初听: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
2、再听:大象有哪些习性?它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三、学歌曲《小象》
1、听听录音的范唱。

2、学唱歌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小象》,学会三拍子的打拍。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二、学歌曲
1、唱歌谱
齐唱——比赛唱——指名唱
2、跟录音唱歌词
3、轻唱
4、多种形式比赛唱
5、演一演
三、编创活动
分小组编创歌词:选其他动物,找出它们的特点编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两只小象》,巩固三拍子的打拍。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二、练唱《小象》
三、学习《大象》
1、学唱歌谱。

师范唱——跟琴唱——跟录音唱——轻唱
2、唱歌词
听录音——跟录音唱——比赛唱
3、演一演
分小组编创——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美感。

2、巩固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唱《小象》
1、轻唱歌谱。

2、唱歌词。

3、演一演。

二、唱《两只小象》
1、轻唱歌谱。

2、跟录音唱歌词。

3、演一演。

三、欣赏歌曲《小象》和《大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