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866584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6.png)
03
培训与意识提升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 全意识,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 效运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升企业形象
一个重视安全管理的企业能够提升 其在社会和客户中的形象,增强企 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组织架构与职责
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 ,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 安全职责。
安全检查与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安全政策与目标
组织应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和 目标,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 方向和重点。
定。
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监测
定期检查设备设施
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安 全隐患。
监控危险源
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防止事故发生。
检查作业环境
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标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 工作环境。
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和审核
安全评价
对生产过程、作业环境等进行安全评价,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审核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流程和要求
01
要求
02
1. 审核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审核过程应客观、公正、保密;
03
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流程和要求
3. 审核结果应准确、完整、可靠;
4. 认证机构应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05
安全管理体系的未来发 展
安全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整合
质量管理体系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优移动设备、无人机等技术,实现智能化 巡检,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工具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b9d296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6.png)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建立和运行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将介绍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安全管控的重要性安全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受伤害的状态,是人们追求的基本需求之一。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旨在捕捉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实现安全目标,减少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1.明确安全目标和政策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安全目标和政策。
安全目标应该与组织或个人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并具体明确。
安全政策应明确表达组织对安全的重视和承诺。
2.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核心步骤。
通过识别和评估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四个主要方面。
3.资源配置安全管理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
这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
组织或个人应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安全管理过程得到有效支持。
4.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关键环节。
组织或个人应根据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1.制定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依据,详细描述了安全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制定操作规程时应考虑不同的安全场景和风险等级,并确保规程的易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2.风险监控和报告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和报告机制。
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报告机制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安全状况,及时做出决策。
3.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应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组织或个人应定期评估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以实现持续改进。
四、安全管理体系的挑战与对策建立和运行安全管理体系面临着各种挑战。
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
![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3ff920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d.png)
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然而,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并非易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各级人员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未履行安全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只有当责任明确、追究有力时,才能促使各级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复训、专项技能培训等。
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置等方面。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此外,要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风险,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通过持续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正确操作设备,识别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等。
同时,要对各项安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制度和流程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确保制度和流程的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ebdb8a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5.png)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建立和运行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的关键要素和步骤。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概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指建立在企业内部的一套全面规范和管理程序,以确保实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体系。
三、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步骤1. 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和目标,明确高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承诺,并将其传达给全体员工。
2. 风险评估和管控: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3.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完善和贯彻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遵守操作规程,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 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检查和审核: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6. 改进和持续改进:根据内部和外部的审核结果,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要素1. 领导的重视:企业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以身作则。
2. 规范的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
3. 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安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流动和问题反馈的畅通无阻。
5. 审核与改进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意义1. 保护员工生命安全:通过建立和运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3073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1.png)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2、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隔离带等。
3、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4、加强对高处作业的控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5、加强对化学品的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储存、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6、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8、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9、加强对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秩序。
10、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制度一)安全组织保证体系为保证安全生产,我们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邀请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安全情况和反馈信息,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
每周我们还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严格奖罚,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同时,我们在现场设立了《昨日谁违章》专栏,对违章者进行曝光,以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
二)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要求各分包单位和各作业班组必须与公司、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责任状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要求每个员工不要伤害别人、不要被别人伤害、不要自己受伤害,看见别人将被伤害时要提醒、指出。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我们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
书面交底必须要求每个岗位人员清楚不按照操作规程和交底内容作业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3、班前检查制:我们要求每班前必须督促与检查施工方、专业分公司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4、脚手架、搅拌机等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实行验收制,凡未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33a38690066f5335b81212c.png)
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做好PSC工作——熊慎文●SMS与PSC工作的关系:—运行SMS是基础和前提—PSC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MS运行的状况●PSC具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港口国政府的力量,强制性地对到港的其他缔约国船舶实施公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根据不予优惠原则,对到港的非缔约国船舶按同样程序实施检查,迫使非缔约国船舶同样必须遵守国际公约的规定。
从而保证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安全营运。
●PSC目标:消除事故隐患。
监督国际航行船舶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安全营运。
一、公司前阶段船岸运行SMS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二OO三年船舶内审的情况船名内审日期不符合项数问题数内审员昌九03.10.18-19 4 14 熊慎文浔阳03.11.07 3 17 熊慎文彭韬赣顺03.12.29 2 16 黄友荣万志宏彭韬井冈山03.12.28-29 8 14 熊慎文(二)二OO三年以来船舶接受SMS外审的情况船名审核类型审核日期不符合项数问题数审核组昌九换证审核03.04.27 9 23 广州CCS 井冈山中间审核03.06.29 4 0 大连CCS 赣顺中间审核04.03.12 4 0 江阴CCS 井冈山代表船审核04.03.31 4 12 海事局审核组●昌九轮换证审核发现下列严重不符合项(后经交涉改一般不符合项):1、查应急消防泵维护记录和轮机日志,2002年5月发现该泵壳漏水,但仅在大连进行了临时修理,但船方未将此事按不符合项报告给公司,不符合公司文件SMP-12第4条的要求。
2、查维护记录,2003年2月、3月份分别对绞缆机及其座、救生艇及艇架进行了维护,维护后认为情况正常,但现场检查上述设备,其锈蚀情况较严重。
(三)二OO三年以来公司岸基SMS外审情况审核类型审核时间审核组文件不符合活动不符合代表船1 代表船2换证审核03.03.11-15 北京局12 7 赣顺4 昌九2 年度审核04.05.17-19 上海局7 7 井冈山4(四)船舶事故情况安全形势基本稳定。
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44eb3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7.png)
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一、前言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构建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对企业资产和员工的保护,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制定安全政策要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它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安全目标:明确企业的安全目标,例如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安全事件损失等。
2. 安全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管理的归口和层级制度。
3. 安全标准:确定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例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计划等。
4. 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是建立有效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的几个关键步骤:1. 安全管理职责划分:根据企业规模和特点确定安全管理的职责划分,设立安全主管岗位,并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2. 指定安全管理团队:选派具备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员工组成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3. 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起安全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渠道,确保安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四、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是建立有效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步骤之一。
以下是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几个要点:1.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重点领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点领域,将资源重点投入到可能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的环节。
2.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针对各种工作场景,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3. 安全培训计划: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建立安全检查机制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建立安全检查机制的几个关键步骤:1. 设立安全巡检制度:制定安全巡检计划,对企业各个区域、工作场所进行安全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ec5683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4.png)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类组织纷纷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目标、要素以及运行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建立的一套制度、规范和程序的综合体系。
它通过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安全人员、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等手段,实现对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1.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确保生产安全: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 增强组织竞争力: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提升组织形象,增加客户和投资者的信任,进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四、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1.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职责。
2.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
3. 安全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4. 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5. 安全态势感知: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控技术和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安全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6. 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流程1. 确立目标和计划: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2. 责任分工和落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职责。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8a9a0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b.png)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一、安全目标1、无死亡重伤事故2、无倒塌事故3、无大型设备损坏事故4、无火灾区事故二、安全管理体系1、根据施工企业第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公司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督促。
主管生产的副项目经理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承担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安全科为专职业务科室并为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办公室,负责处理有关的业务工作。
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专、兼职安全员有职有责,严格管理。
3、各级安全组织必须履行职责,从措施强度、安全教育、技术交底、执行检查等环节层层把关,纠正违章作业,消灭事故隐患。
4、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安全规程条例,标准和规范等,各工种工人必须熟悉公众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否则不许上岗。
5、安全保证体系同时也是防火保证体系,现场由项目经理兼任防火组长。
6、全体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起“抓安全一刻不忘,管理安全理直气壮”的观念,做到施工现场“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发现违章立即制止”,确保项目安全目标的达到。
7、每月组织各部门、各班组进行安全设施大检查,进行总结评比和奖征。
8、所有洞口、临边的安全设施在解除前,应征得安全部门的同意。
9、各部门应对自己所使用的危险品负责,并将危险品的产品说明和保管说明供应给项目经理部及安全部门。
10、工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三、安全生产机构1、安全生产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制定出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各类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使命感和责任感,层层负责,责任到人。
并报建设指挥部备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立即追究到有关责任人。
2、安全生产机构责任2.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交通部、建设部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和规定等,对本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负责和监督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健全机构,配齐人员,制定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月定期组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究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运转情况,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确保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处于受控状态和良性运转状态;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促进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f4410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8.png)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越发凸显,对于各个领域的企业和组织来说,建立和有效运行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效果。
一、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保护人员、设备、环境免受潜在危险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的体系。
它的建立旨在预防事故和灾难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工作事故率,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1. 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来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及时排查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2.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员工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和要求,能够主动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增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3. 优化工作流程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可以推动组织对工作流程的全面审查和优化。
通过特定的流程和程序,可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方法和要求进行工作,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质量。
同时,安全管理体系还有利于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实现信息的畅通和共享。
4. 提升组织形象一个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全意识强,事故率低的企业更容易赢得消费者、员工和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相反,安全管理不善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员工流失和声誉受损等问题。
三、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体系效果的措施1. 不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
组织应该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体系的僵化和陈旧,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e47fe5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2.png)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安全这个重要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和组织运作中,安全问题既是保障生产和经济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的必备条件。
因此,建立稳健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越来越受到了各界的重视。
然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建立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并明确自己的基本要素。
一般而言,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结构和组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组织,明确各级责任人和职责分工,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或专门机构,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根据企业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明确各项安全指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实现项目的整体安全管理。
3、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控:对企业和组织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安全风险。
制定有效的安全监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4、安全培训和维护: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和干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同时,进行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工艺等方面的日常维护,确保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需要全员参与,实现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形成安全文化:企业和组织需要重视安全文化的创建,通过举办安全文化活动、安全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员工和干部安全意识的引导和教育。
2、落实安全制度:对于制定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和干部,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并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检查。
3、定期检查和评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之后,需要对其实施和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评估结果和经验总结可以用于不断完善和更新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践与思考论文
![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践与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9f6efff61fb7360b4c6567.png)
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通过研究安全管理体系理论,并结合浦东机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经验,提出通过抓好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三个关键点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关键词】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sms1.前言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颁布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手册》,并同时将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融入《浦东机场使用手册》。
笔者作为《浦东机场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手册》、《浦东机场使用手册》安全管理体系章节的具体执笔者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者与践行者,一直在总结和展望如何保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本文根据sms在浦东机场的运行现状,归纳提炼了如何确保sms持续有效运行的三个关键点(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的流程图分别见图1、图2、图3)。
图1:风险管理流程图(左)图2:安全保证流程图(中)图3:安全促进流程图(右)2.风险管理2.1 概述风险管理是通过全面的系统和工作分析,识别出系统或流程各环节的危险源,建立危险源信息库,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所识别出的危险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过程。
2.2 风险管理的功能、实施方法风险管理包括下列环节: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控制。
2.2.1. 系统和工作分析1) 功能“系统”是以完成特定职能为目标的各项相关要素的组合,由组织结构、过程和程序以及完成任务的人员、设备和设施构成。
目前公司的运行系统主要包括运行指挥、安全保卫、机电信息、能源保障、消防急救、航空代理六大系统。
“工作”是为实现系统功能所设定的一系列流程的实施过程,目的是应用系统的各个要素完成既定的任务。
系统和工作与所涉及的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和人员(lifeware)等各种因素相关。
因此,在系统和工作分析时必须应用“shel模型”来系统性地评估上述要素和相互影响。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详细)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62d30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b.png)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体系
保障施工人员、工程的安全,避免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加强环境保护是我们对用户服务的又一宗旨。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藤立起完善的、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领导组和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
(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宗旨。
(3应施工中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4洛级领导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工作时,必须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全过程中去。
(5)认真坚持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持和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事故隐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要及时处理,作出记录,及时改正,落实到人。
(6)施工中临时结构必须向员工岗前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对大型临时结构进行安全设计和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7)临时房屋、照明线路、库房都必须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避雷设备。
(8)施工过程中,对油场、油库等重点岗位进行重点管理、检查,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9)施工前确认施工范围内(地上,地下)的各类设施,发现电线、电缆、管道及其它建筑物,按要求妥善处理。
施工现场及交叉口设醒目的安全标志,设专人指挥。
(10)加强与当地政府、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系,做好与地方群众的工作,使其尽力支持建设,处理地方事务,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88ca2a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0.png)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安全管理是一个组织维护员工和设施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安全措施得以有效实施,许多组织都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并介绍一些关键步骤和措施。
一、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的安全管理框架,通过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目标、采取预防措施等来确保员工、设备和财产的安全。
它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的支持。
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1.制定安全政策:安全政策是一个组织确保员工和设备安全的基本指导方针。
安全政策应当明确、具体,并得到高层管理的支持。
2.明确安全责任:组织内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安全责任。
确保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机制。
3.制定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具体目标,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设置可衡量的指标来跟踪和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
4.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对工作场所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5.建立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组织应确保每个员工都接受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6.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危机管理、应急演练等环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和处理。
7.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应是一个可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监测和评估体系的绩效,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适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组织的全面参与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运行环节和措施。
1.管理负责人的领导:高层管理人员应向组织员工树立榜样,并通过定期的安全会议和沟通,确保员工了解安全政策和目标。
2.流程和流程控制:组织应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流程,并确保这些流程得到有效执行。
流程控制包括监督、内部审核和纠正措施等。
3.持续监测和评估:通过监测和评估安全绩效指标,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设立相应的矫正和预防措施。
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3b153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3.png)
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工作环境中,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企业生产、工程项目建设,还是公共服务领域,安全问题都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呢?首先,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针是基础。
这个目标和方针应当贴合实际情况,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比如,一家制造企业可以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发生率降低50%”作为安全管理目标,同时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目标和方针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让每一位员工都知晓,更要成为企业决策和行动的指南。
有了目标和方针,接下来就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石。
这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等。
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例,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以及每一位员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避免出现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
而安全操作规程则要详细规定各类设备、工艺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对于老员工,也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更新他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
同时,培训效果要进行评估,确保员工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企业要定期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发现的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可以借助专业的安全评估机构和技术手段,提高评估和排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安全管理体系12个要素
![安全管理体系12个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480e43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c.png)
安全管理体系12个要素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工作环境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通常包含 12 个关键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方针与目标方针是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明确了组织对安全的总体态度和承诺。
它应该简洁明了,能够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和遵循。
目标则是根据方针制定的具体、可衡量的安全绩效指标,为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的安全方针可能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确保员工和社区的安全与健康”。
基于这个方针,可以设定目标如“在本年度内将工伤事故率降低20%”。
二、组织与职责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要确定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员工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高层管理人员应发挥领导作用,制定战略并提供资源支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各部门和员工则要在本职工作中落实安全措施。
三、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任务。
这包括对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人员行为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或接受风险。
同时,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四、法律法规与标准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
及时收集、更新和传达相关的法规要求,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例如,建筑企业要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化工企业要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规。
五、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要制定全面的安全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专项安全培训等。
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方面,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确保培训效果。
安全管理体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有哪些
![安全管理体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ab18c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1.png)
安全管理体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有哪些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公共机构,安全管理体系都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安全管理体系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安全意识淡薄很多时候,员工和管理层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这可能表现为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在工作中为了图方便而忽视安全操作流程。
解决方案: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课程,让员工了解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以及事故案例,使其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和忽视安全可能带来的后果。
2、建立激励机制:对遵守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奖励,如表扬、奖金或者晋升机会,反之,对违反规定的进行惩罚。
3、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宣传标语、内部刊物、安全活动等方式,在整个组织中营造出“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组织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或者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
解决方案:1、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定期评估和更新制度: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和更新,使其始终适应组织的需求。
3、征求员工意见:在制定和修订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的合理性和员工的认可度。
三、安全责任不明确在一些组织中,安全责任没有清晰地划分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导致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
解决方案:1、制定详细的安全责任清单: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员工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2、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未履行安全责任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加强监督和考核:定期对各部门和个人的安全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四、安全设备和设施不足部分组织为了降低成本,在安全设备和设施的投入上不足,导致无法有效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要点研究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4659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要点研究摘要:安全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通过保障员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维护企业声誉和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为此,文章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就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要点进行剖析。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要点1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含义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确保员工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和操作程序的组合。
它涵盖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政策、目标、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培训教育、风险评估、事故应急管理、监督检查等。
2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意义(1)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及监督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降低事故和风险。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识别和评估潜在的事故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事故和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建立安全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和设备,以及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可以减少事故和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3)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少工作中断和生产损失。
同时,安全管理体系也强调培训和教育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优化对策3.1企业管理层应对安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广是一项长期化、复杂化的工作,保证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安全、稳定是相关人员需要切实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企业管理层以及各部门人员需要在思想层面上高度重视,认识到安全管理体系推广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全面掌握和领悟安全管理体系推广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能够身体力行地践行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精细化、质量化和合理化发展,从而有效提升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如何有效实施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如何有效实施企业安全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1310b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2.png)
如何有效实施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其中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有效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还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施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呢?首先,要明确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针。
这是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且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契合。
例如,“在未来一年内,将工伤事故发生率降低50%”就是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方针则应该阐明企业对安全的态度和承诺,比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这些目标和方针需要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的宣传和理解,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知道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和期望。
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关键。
这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等。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安全操作规程要详细规定各项作业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步骤,确保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安全检查制度要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则要规范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员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企业的安全制度、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等。
老员工则要定期接受复训和专题培训,不断更新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
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安全宣传活动、安全文化建设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风险评估和控制是重要环节。
要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评估,包括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人为风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做好PSC工作——熊慎文●SMS与PSC工作的关系:—运行SMS是基础和前提—PSC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MS运行的状况●PSC具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港口国政府的力量,强制性地对到港的其他缔约国船舶实施公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根据不予优惠原则,对到港的非缔约国船舶按同样程序实施检查,迫使非缔约国船舶同样必须遵守国际公约的规定。
从而保证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安全营运。
●PSC目标:消除事故隐患。
监督国际航行船舶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安全营运。
一、公司前阶段船岸运行SMS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二OO三年船舶内审的情况(二)二OO三年以来船舶接受SMS外审的情况●昌九轮换证审核发现下列严重不符合项(后经交涉改一般不符合项):1、查应急消防泵维护记录和轮机日志,2002年5月发现该泵壳漏水,但仅在大连进行了临时修理,但船方未将此事按不符合项报告给公司,不符合公司文件SMP-12第4条的要求。
2、查维护记录,2003年2月、3月份分别对绞缆机及其座、救生艇及艇架进行了维护,维护后认为情况正常,但现场检查上述设备,其锈蚀情况较严重。
(三)二OO三年以来公司岸基SMS外审情况(四)船舶事故情况安全形势基本稳定。
但小事故不断,主要有:二OO三年以来船舶事故情况统计表(五)二OO三年以来船舶PSC情况共22艘次,发现问题97个,无缺陷批注通过7艘次(占31.8%),无船舶被滞留。
03年以来船舶未发生等级以上事故,PSC和FSC比上年度均有较大进步,船岸员工安全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虽然还存在某些不足,但尚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
因此,我司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动基本符合ISM规则和本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是有效运行的。
二、SMS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要求(一)部分高级船员缺乏对体系的全面了解,只知树木不只树林;甚至有的船员对与自己本岗位有关的体系文件也不甚了解。
1.体系文件结构(1)安全管理手册(13章、附件):是SMS纲领性文件,对应ISMC,对公司SMS的层次、结构及如何运行做了细致表述;其内容能体现对规则的覆盖性和符合性。
(2)程序文件(16个)、岸基岗位职责(11个部门/人员)、船员职务规则(15个岗位):程序是指为完成某项安全和防污染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程序文件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实施程序、相关文件、如何进行控制和记录、附表等。
满足5W1H的要求,WHY—为什么做;WHAT—做什么;WHEN—何时做;WHERE—何地做;WHO—S谁来做;HOW—如何做。
(3)安全管理操作须知(67个):是指为完成某项安全和防污染活动所规定的具体方法或注意事项。
(4)安全管理体系记录表格(151个)(5)安全管理体系外来文件(22个):非公司内部形成的与公司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有关的文件,包括国际、国内强制性规定;IMO和行业组织建议适用的规则、指南和标准;船旗国、港口国的规定,船级社规范;相关的图书资料等。
2.要求:在深入研究ISM规则的基础上,了解体系文件总体架构、体系文件与ISMC的对应关系,然后熟悉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文件内容。
(二)船长对SMS的复查流于形式1.ISMC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功能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定期内审、定期评价、复查和纠正等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既是为了保证体系的运行,更是为了改进和完善体系,使体系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之中(1)内审:指公司内部为判断其安全和防止污染管理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所采取的内部审核活动。
作用:A.判断船岸安全管理活动的符合性B.掌握公司SMS的总体运行情况C.为保持和改进SMS提供依据D.为定期评价和管理复查提供输入(2)有效性评价:由公司最高管理层或其指定的适当范围内的高级管理者组织实施的对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
包括安全管理活动和安全管理体系本身。
—各种与体系及其运行有关的情况都可以作为评价的输入。
—评价的目的:确定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判断是否进行安全管理复查。
—评价的内容:安全管理活动和SMS文件,组织机构,岸基支持,内/外审,培训情况,PSC/FSC,船舶事故情况,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情况。
(3)管理性复查:为判断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是否符合ISM规则要求所开展的复查活动。
复查应由公司最高管理者主持。
时机:A)根据——有效性评价的结果或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公司决定是否进行管理复查;B)“必要时”——安全和防污染存在严重问题,发生大事故或连续发生事故;内审发现严重不符合项;有效性评价结果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4)船舶复查:ISMC5.1.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报告其不足之处。
2.存在问题:(1)有的船舶不能按要求上报复查结果给公司指定人员,或船长对SMS的复查流于形式,无实质内容。
(2)船舶很少向公司递交《SMS文件编写(修改)表》3.要求船长:按SMP-16《SMS复查程序》要求,填写《SMS复查报告表》,根据SMS在船上运行的实际情况,审视公司所建立的结构化、文件化的SMS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复查时机:6个月;公休前;认为必要时;每年不少于2次。
平时上报的体系存在的缺陷,复查时予以汇总。
(三)船舶不能按程序文件SMP-09要求上报不符合项、事故、险情1.上报的不符合项比较片面(1)定义:已发现的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2)发现途径:日常值班、管理、操作、维护、训练、演习、自查、接受外来检查、内审、外审等。
(3)船舶过去上报的几乎全是设备上的缺陷2003年以来船舶上报的不符合项处理记录2.事故不能按SMP-09要求及时上报:填写《事故/险情报告》表3.从未上报过险情4.整改要求:严格执行程序文件SMP-09要求,上报不符合项、事故、险情。
(四)船舶的维护保养质量不高1、存在问题:月度维护计划与年度的不符;维护记录与维护计划不符;维护记录与设备、船体等实际状况不符——假记录。
2、要求:1)SMP-11《船舶维护程序》规定了船舶维护要求和执行步骤;须知对“四机一炉”维护质量有要求——严格执行其规定。
2)船长、轮机长、大副的监督检查。
3)机务主管检查考核。
3、影响:这直接影响到船舶安全和PSC及外审结果。
(五)高级船员对强制性法规的要求知之甚少1、ISMC 6.4:公司应当保证与其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对有关规定,规则和指南有充分的理解;ISMC 6.5公司应当建立并保持有关程序,以便标明为支持安全管理体系可能需要的任何培训,并保证向所有相关人员提供这种培训。
2、SMP-03《船员培训及熟悉职责程序》中,公司近来加大了A、B 类培训力度,船舶C类培训有的不到位。
3、船员自学相关的法规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4、整改:加强A、B、C类培训,同时特别提倡自学。
(六)部分船员应急演习不熟练1.02、03年内审时,分别抽查了各轮模拟机舱失火、弃船演习,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参加演习人员未带毛巾,手套;(2)探火员穿防火服时间过长;(3)探火员进机舱动作不规范(直立行走);(4)信号绳未生根;(5)总指挥下令释放机舱大型CO2前未放警铃;(6)未挂信号旗;(7)国际通岸接头未接上;(8)消防员装备放在同一位置。
(9)弃船演习前未试验应急照明。
(10)现场指挥对消防人员未作明确的分工(消防队、救护队等)。
(11)整个演习过程,船员没有紧迫感,未营造出一种救火的紧张氛围。
2.整改:应加强学习(看录象)和演练,船长等有关人员讲解。
三、在ISM方面最新要求及情况1.明确SMC失效后的恢复程序●SMC失效的几种情况—DOC没有覆盖该船型—法定证书失效—纠正措施没有按照批准的计划按时完成;—ISM规则变化后没有执行—存在不能处理的严重不合格证据—没有按时申请船舶中间审核●SMC失效后恢复程序—SMC撤消后,不应签发临时SMC,只有在进行附加审核(审核范围和深度同初次审核)后,才能签发有效期同原SMC的新SMC证书。
根据船舶严重不合格的情况,在签发新SMC证书前,可以对公司进行附加审核,附加审核范围和深度同初次审核。
2.对内审做出的规定●在岸基地同一部门或在同一船上人员不能审核他们各自的部门或船舶;●每年进行岸基地和船舶内部审核。
3.国际上正在讨论ISM新要求:给公司、船舶打分,到一定分值后,增加审核频次。
4.我司在ISM方面面临的挑战●今后10年,IMO工作重点之一是人为因素及有效实施ISM规则。
“人为因素”检查着重四个方面:-ISM规则的具体实施-STCW对船长、船员的要求-劳动与生活条件-船员的具体操作●PSC检查过去重视硬件检查,现在开始重视ISM规则及STCW公约实施有效性的检查,许多船舶因为ISM缺陷被滞留,今年将进行操作方面的专项大检查。
●船旗国对船舶检查中也重视ISM规则的实施情况5.2003年至今CCS有5条船舶因ISM缺陷被滞留,主要缺陷:(1)没有按照ISM体系进行船舶设备维护;(2)船员的职务证书不适用其服务的船舶完成的航次。
船员持有乙类职务证书,2003年3月4日该轮开到非洲;(3)大管轮、二管轮未持有PNM证书,全部船员未持有“健康证书”(持有“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4)船长等7人的健康证过期;(5)弃船演习不能让PSCO满意,船员不熟悉他们的职责和船舶设备/设施的使用;(6)救生艇缺乏维护;(7)船员不熟悉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操作;(8)船员不能进行英语沟通;(9)船舶/设备存在缺陷,船员临时进行修理,但未报告公司(10)应急演习没有按照计划开展。
四、二OO三年以来公司船舶PSC/FSC情况(一)二OO三年以来公司船舶PSC情况二)二OO三年以来公司船舶FSC情况四、PSC新情况(一)选择被检查船的方法●选择船舶的依据:1.缔约国的决定:体现了缔约国的主观意图。
2.应其它缔约国的请求,或根据其它缔约国提供的有关信息。
3.根据船员、专业机构、协会、工会或其它有关的个人提供的信息。
4.“目标因素法”确定目标船舶”(TARGET FACTORS):各国PSC 当局制定相关程序,选择“目标船舶”作为优先检查对象。
●P-MOU、T-MOU 、USCG等备忘录组织都有自己的选船标准,但基本原则一致,即:TF=F滞留+F缺陷+F船级社+F公约核准程度+F船龄+F船舶种类一般情况下,根据计算结果将船舶分为三类:(1)最重点船,目标因素值大于20;(2)次重点船,目标因素值在1-20间;(3)非重点船,目标因素值小于1。
●T-MOU选船标准自2004年3月1日起,TOKYO MOU正式将船舶目标体系(SHIP TARGETING SYSTEM)作为确定优先检查船舶的一个工具。
——东京备忘录选船的目标因素中,船龄占的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