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2章天气和气候

合集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 《思维导图画册》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 《思维导图画册》

《思维导图画册》-(八年级)第一讲《海底两万里》知识思维体系科学画册•南非面临严重缺水状况专家:从南极拉回冰山据路透社与《每日邮报》报道,救助专家Nick Sloane大胆推出计划,从南极捕获冰山以解决南非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此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包括穿行1200英里(约1990公里)开阔水域,计划可为南非提供数百万升洁净淡水Sloane认为,他的计划“可以在一年内每天生产1.5亿升淡水”,满足城市约30%的需求。

他计划在月末举行会议,向城市官员和投资人推出自己的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亿)计划。

市政府目前尚未回应。

•海冰已成塑料微粒临时“储存库”塑料污染已经扩散到多远?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环境学研究称,曾经纯净的海冰正成为塑料微粒的临时“储存库”——海冰内含有大量塑料微粒(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它们是随海冰移动而扩散至北冰洋的。

该发现同时证实,大量塑料微粒可能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冰消融而被释放进入海洋。

每年大量塑料垃圾涌入海洋,其中大块塑料会分解为微粒。

此前一项研究显示,已有数以万亿计的塑料微粒出现在北极海冰中,每立方米海冰含有多达240个塑料微粒,这一密度约是大太平洋垃圾漂浮带塑料微粒的2000倍。

此次,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院科学家埃尔科·皮肯及其同事,分析了冰芯中塑料微粒的组成以及海冰的漂移轨迹,使用冰生长模型鉴定了究竟是哪些区域的塑料微粒在海冰生长期间被困在冰内,并鉴定出了不同起源冰芯内聚合物的独特组成。

研究还表明,这些海冰样本源自美亚海盆和欧亚海盆,大部分是通过北极贯穿流(Transpolar Drift)穿过北冰洋中部的。

研究人员认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比之前所想的要复杂得多。

更严重的是,因海冰消融而释放的塑料微粒,很可能将遍布北冰洋表面和深水区域,被海洋中的滤食性动物吃掉,存留在它们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第2章天气与气候2.1 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 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 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 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知识点3 对流层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气温知识点1 天气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 气温1.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2.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 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3.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2章天气和气候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2章天气和气候

第2早天气和气候思维导图目录针对每章每节的知识体系,把每一节都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导图,图文结合,要点突出。

思维导图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切合学生 实际,更融合方法与技巧。

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和有效保证。

章2SP/ t \ f\Z I 'I、f节节节节节节节 12 3 4 5 6 7豊鞘君豊&C-鞘幕右,异<3,占亍曰,大=层 大宅的压强 凤和降水 天吒预报宅倏和影响宅候的因素 我国的宅候特征与主要宅象灾害Z最显養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韻嶼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氧代、二氧化破等)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呈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雨、雪、大风等天气现象部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fi •电H层中间居、八上冷下热('高空对《[才层/*大代W分《大气层画大宅温度变化和分层对流原理下层热空气密度小,气流上上升;上层空气溫度低.密度大,代流下沉保护■阻扌当紫外线和小天体撞話、•作用各种天气变化和适宜的昼夜溫差短时间内近地面的代溫、湿度.代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t、天气代溫:指当地大代的冷热程豪) -----------气溫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

气温与生物Q人休最感舒适的代溫约为22艾・各种农--------------- -- -- ----- ------ ----- ------在代点观测中,除了使用普通\ 溫度计走时测量气溫外•还要「气温测量使用最高溫度计和最低溫度! 计,分别测11-夭中的最离气!温和最低气溫/(■安置溫度.湿度仪器防止太阳对仪器的H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蠡等的影响,并使段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白色,反射热7百页箱一天中宅温C 的变化中气溫最*®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M»MM»测畳气溫的工典衆溫度比我国常用单位是摄氏度(°C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现点都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浙教版 科学 八上第二章知识点

浙教版 科学 八上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大气层1.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暖层,外层2.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 天气——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天气: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气候: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中,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 防止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最低气温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A实验 B 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

高度高,空气密度小应用:高山反应。

C 流速大,。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帕,或等于汞柱(米高水柱)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空气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1. ,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第四节风和降水1. 风---是空气的运动。

只有在同一高度上的运动才是风。

形成原因:同一水平下压气体向压气体流动。

2. 风的基本要素:风速和风向风速通常用级表示风向:的方向。

如风往北吹:南风3 .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表示空气中含有水汽的多少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水汽含量也大。

4. 测湿度的工具:干湿球温度计结构:有干球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包裹着湿棉纱的温度计)原理:干球温度计测大气温度湿球温度计会蒸发,蒸发要吸热,温度计示数变小,出现干湿差大气湿度大,蒸发慢,降温小干湿差小;大气湿度小,蒸发快,降温大,干湿差大5.降水量用表示。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2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2浙教版
请大家帮忙找出描述天气的词语?
1、夏季多雨 2、晴转多云 3、雷雨交加
天气
短时间 多变性
4、夏热冬冷 5、雪花飘飘 6、终年高温
气候
长时间 稳定性
家乡(浙江)一年四季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平均气温℃ 平均降水㎜
春季 15 510
夏季 26 525
秋季 18 310
冬季 6
190
极端气温
最高气温:33~43℃; 最低气温:—2.2~—17.4
南极
(1)、低纬度地区的气温较高
(2)、纬度位置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

-32℃

:海南和源自接近漠 河50℃




16℃

海南岛纬度低, 气温高,长夏 无冬
我国最北的漠 河纬度高,夏 季短,冬季长 而寒冷
结论:
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 热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 置也不同。因此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

一、气候:
1、气候的含义:
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 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2、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区别
概念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 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
区别 短时间的、多变的
较长时期的、变化不大
相同点 天气的变化都有气候的背景因素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4.2×103焦 1千克的煤油,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2.1×103焦
推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 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思考】比较水和砂、土的比热大小, 说说海洋和陆地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 的影响?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3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3浙教版

[讨论]课本P77讨论题
夏 陆地 气温_高_ 气压_低_
风从_海_洋_吹向_陆_地_
季 海洋
气温_低_ 气压_高_
太平洋 印度洋
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气压随高度变化慢于海 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产生从大陆指向海洋 的水平气压梯度,空气由大陆指向海洋,海洋上形 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形 成了与高空方向相反气流,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 在我国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夏季风特别温暖而 湿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之,明辨之,笃行之。
作为我国气象学家的他,根
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 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 温变化曲线。
气温变化是( 气候变化 )的重要标志
历史上气温变化:寒冷期和温暖期交错变化。 目前:地球气温由寒冷期向温暖期转变中。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植树造林
3、修建水库
2、农业灌溉
复习回顾:
➢气候:_长___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包括天气的_平__均__状况和_极___端__状况。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 纬度低的地方气温_高___, 纬度高的地方气温_低___
➢地形:主要表现为_气__温___和_降__水____
➢在对流层,1千米,气温下降__6__℃
➢向阳坡温度_高___,背阳坡温度__低___。
冬季大陆迅速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 因此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低层气流由大 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 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西北季风,变为东北季 风。冬季风十分干冷。
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 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淹 没沿海低地,引起海岸、河 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水旱灾害增多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 浙教版
6.给正在沸腾的盛水的烧瓶内充气,可以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刚停止 沸腾的烧瓶中抽气,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500千米以上
5
层序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0-17 17-50 50-80 80-500 >500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降低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增加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降低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增加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增加 6
对流层有显著的对流运动和 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 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 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 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 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 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 系最密切的一层。
8
一.天气是什么:
1. 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 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2. 气候: 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现象 3. 组成天气的要素: 气温 气压 风
湿度 降水
9
二 、气温:
1、气温:
空气的温度(空气的冷热程度)
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工具:
温度计
3、气温单位:
23
5.液体的沸点跟大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 大时,液体的沸点____________,当 气压减小 时,液体的沸点____________,压力锅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压力 锅内_____________大,水的_________高,水 ______(难、易)沸腾,食物熟得_____(快、慢)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1没有天气变化○2没有声音○3易受陨石侵袭○4昼夜温差大3.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5.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2节气温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1)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2)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

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2点,最低日出前后5. 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第3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马德堡半球实验;B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高空中空气密度小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1、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 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导致气温不同。 (2)海陆分布:海水和陆地的比热不同
(3)地形: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台湾火烧寮),向阳坡 比背阳坡气温高。
(4)季风: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A、大雾 B、大雪 C、霜冻 D、狂风暴雨
4、我国大部分降水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森林减少
B、城市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C、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沙漠增大
A、南京 B、武汉 C、重庆 D、吐鲁番
3、气温是指空气的


,它反映了当地空气
4、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大概出现在
,一天中
气温最低值大概出现在

5、“蜻蜓低飞、蚂蚁搬家”都说明许多动物的行
为与
有密切的关系。
(三)大气的压强
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 (1)大气压强是真实存在的 (2)大气压是很大的 2、大气压的大小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3、标准大气压的值:1.01×105 帕或760毫米汞柱
2、空气对流运动的形成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赤道最厚, 两 极稍薄,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 运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现象仍然存在。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随着高度上
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
层和
层。
A、升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要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问: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会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例:*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五要素)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 第2节 气温课件(共52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 第2节 气温课件(共52张PPT)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 8/112021/8/118/1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112021/8/11August
1、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
能将投射到百叶箱上的阳光被 白色表面反射回去,箱内空气不会因 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这样测出的温 度更准确.
颜色越深,吸收的太阳光越多,如 果百叶箱漆成黑色或深色,阳光照射下温 度会迅速上升,所测的温度就没有代表性。 把百叶箱漆成白色,阳光会被反射掉,所 测得的温度比较接近大气温度。
如:(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各种农作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最适生长 温度。
气温与人类其它生物的关系
(2)低温下农作物受冻害。 (3)低温下,下雪、结冰影响航运。
……
读图2-11, 找出:
世界最高气温、 中国最高气温、 世界最低气温、 中国最低气温
2.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 一般是多少?为什么?
1.5米左右,这个高度气温变化 比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又是人 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它可以真实 地反映空气的温度。
3.百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
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 接辐射。
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
时间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温度(百叶箱内) 20
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 描述气候的? 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夏凉 ③晴空万里 ④秋高气爽 ⑤和风细雨 ⑥终年高温 ⑦冬雨夏干 ⑧雷电交加 ⑨狂风暴雨 ⑩四季如春 11列日炎炎 12长冬无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共47张PPT)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共47张PPT)
• A.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26
当堂检测
• 4.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BT-4-3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 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 液是( D )
• 2.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 D ) •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 • 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 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 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
易错警示
• 【解析】“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指的都是短时间内近 地面的大气状况,因此描述的是天气。
6
知识回顾
• 13.(1)常见的天气系统:_高压系统_、_低压系统_、_冷锋系统_、_暖锋系统_。 •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 A.高压系统:_天气晴好_;B.低压系统:_阴雨天气_; • C.冷、暖锋面系统:__锋面__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 • 冷锋: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__降雨、大风、降温_天气。 • 暖锋: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 常带来__降雨、升温_天气。 • (3)特殊的天气系统:__台风_实际上属于强低压系统。
22
易错警示
•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原因。
• [易错点拨]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等。不同的 纬度地带,受太阳光热不同,气温和降水也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 季则相反。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 的增高,气温降低。另外,人类的活动也能够影响到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

【全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4节 风和降水

【全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4节 风和降水
空气中有微小的尘粒
1.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 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思考:空气中有水蒸汽就一定会成云致 雨吗? 原因分析: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 的能力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在 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从 而发生了水汽凝结.
降水的形成:
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 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 地表,形成降水。
测量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 计,有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 度计,
最常用的是干湿球湿度计。
毛 发 湿 度 计 家用湿度计
多功能湿度计
室内外湿度计
干湿球湿度计
工作原理:
湿球温度计下端的湿纱布
由于蒸发吸热,使湿球温
度计上的读数比干球温度
计上的读数小。干湿球温
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
度计上的读数差值,能反 映出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和风尘土起 5级清风小树摇
6级强风举伞难 7级劲风步行难 8级大风树枝断 9级烈风瓦片飞 10级狂风树拔起 11级暴风房吹走 12级台风灾害大
风向和风速的天气符号
小圆圈相连的短线段表示风向
风向标线上的短线表示风速
一个小三角旗表示20米/秒 一长横线表示4米/秒 一段横线表示2米/秒
现象:烧杯口附近出现白雾,盛冰容器表面出现小
水珠。
结论: 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所能纳水汽
的能力下降而达到饱和,水汽发生凝结
现象: 烧杯的空气中会出现水雾 即发生水汽凝结 结论: 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所能纳水汽
的能力下降而达到饱和,水汽发生凝结
①水汽凝结的条件 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相对湿度达到100%时
ZJ八(上)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