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照片,百年芜湖的真实面目
安徽芜湖的历史沿革
安徽芜湖的历史沿⾰⼀、“芜湖”⼀名的由来芜湖原⾮聚落,⽽是鸠兹附近⼀个古代湖泊的名称。
这个湖泊⼤约从现在称为“楚王城”所在地的残丘以西,⼀直延伸到今芜湖市东南界外的⼤、⼩荆⼭⼀带,东西绵亘三⼗⾥,其东北⽅⼜与古丹阳湖相连。
它的名称,屡见于古代地理⽂献,且有解释说,这个湖泊“以蓄⽔不深⽽⽣芜藻”,因此叫芜湖。
实际上这就是说这带的湖泊已经逐渐沼泽化了。
可以设想,在古鸠兹的原始聚落形成之初,每当⾬季,附近江湖泛滥之时,从鸠兹附近⼀直到今青⼷江⼝都是⼀⽚⽔乡,只有现在叫神⼭、⾚铸⼭、鸡⽑⼭、铁⼭和范罗⼭等⼀些丘陵岗⾩,好似⼩岛,浮于⽔⾯。
在其它季节,随着⽔位的下降,虽有陆地涸出⽔⾯,却很潮湿。
这时浅⽔植物、挺⽔植物和岸边喜湿植物群落滋⽣,养⽊、灌⽊在岗⾩上⽣长茂密。
当地这⾥⼈烟稀少,星星点点的原始聚落⼤都散布在⾼地上。
⼤⽚湖沼和丛林则是⽔鸟成群栖息的好地⽅。
“鸠兹”这个原始聚落的得名,恰好说明了这种情况。
顾名思义,“鸠”即鸠鸟,“兹”也就是滋⽣繁多的意思。
⼆、东晋时的“王敦城”芜湖县治⾃黄武初年从鸠兹故地迁移到了青⼷江⼝----也就是现在鸡⽑⼭⼀带的⾼地上,芜湖城很快发展起来,到了东晋时已成为临江的重镇,常为兵家驻守之地。
这个芜湖城后来俗称“王敦城”。
此称谓和东晋王敦驻兵于此的事有关。
《晋书·明帝记》有如下的记载:“太宁⼆年......六⽉,敦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于湖(据王敦传,‘于’应作‘芜’),阴察敦营垒⽽出。
有军⼠疑帝⾮常⼈,⼜敦正昼寝,梦⽇环其诚,惊起......于是使五骑物⾊追帝,帝亦驶去。
马有遗粪,辄以⽔灌之。
见逆旅卖⾷妪,以七宝鞭与之,⽈:后有骑来,可以此⽰也。
俄⽽追者⾄,问妪。
妪⽈:去已远矣。
因以鞭⽰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之,⼜见马粪凉,以为信远⽽⽌,不追,帝仅⽽获免。
”这段记载不免有渲染之处,但事情本⾝是可信的。
历代相传,今芜湖市内鸡⽑⼭上有“王敦城”遗址。
后⼈曾在⼭上建梦⽇亭。
芜湖与近代史
芜湖与近代史在近代百年历史岁月中,中国遭受了列强铁蹄的蹂躏,经历过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艰辛。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芜湖作为安徽省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在列强铁蹄的侵略下,在近代战火的洗礼下,拉开了近代化的帷幕。
一、鸦片战争后芜湖的鸦片贸易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通商口岸,第二年光绪三年(1877年)芜湖建立海关,九月芜湖首家专贩鸦片洋行成立,公开经销鸦片。
当年进口1161担,价值关平银603720两。
1878年,芜湖出现了八家贩运鸦片的烟土行。
这一年进口鸦片2389担,比上年增加一倍多。
1885年芜湖鸦片进口4853担,值关平银2426500两,占进口总值的91%。
在全国19个通商口岸中跃居第四位。
第二年进口近6000担,为芜湖鸦片进口最高年。
据海关统计从1878年至1912年的34年中,芜湖进口洋药近9万担,流出国外白银达5600万两(关平银)。
芜湖洋药进口是有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吧城(雅加达)办事处一手操纵的。
他们共同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从事向中国国内通商口岸的鸦片贸易,同时在芜湖公开设立销售行和烟铺。
鸦片进口是先由广州运抵上海,在上海缴纳税后转运芜湖。
由羌湖再分发各城镇。
后来直接进口芜湖。
先由厘金局查验,通过征税后加印贴条,运入货栈。
在芜湖本地买卖不再完纳厘金。
如果运到外地,必须将数量呈报厘金局批准后,再改成小包(改成方包或圆包)运出。
一般规定每小包重13.2两。
每包在运离芜湖之前先由厘金局再贴封条,发子口凭单方可外运。
否则一但查获,轻则罚款,重则没收。
芜湖鸦片销售,主要是安激各城镇,也有转销九江和武汉等城市。
皖北主要有合肥、风阳、六安以及和县等地,皖南主要分销徽州、宁国、广德、池州和当涂。
据海关资料记载:1878年,销往庐州720担、安庆420担、宁国350担、徽州180担、池州360担、太平350担。
1880年,销往庐州514担、安庆832担、和州480担、徽州274担、太平411担。
芜湖:诗仙的人生高光时刻
编辑张敏蕾美编戚佳敏c|15诗画江南2024年5月21日0203芜湖:诗仙的人生高光时刻一首诗,一座城。
芜湖,位于安徽东南部,滚滚长江自西向东到这里顿然北上,形成一个天然的直角,其宛若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半城山来半城水,浓厚的古典情韵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互交融,熠熠生辉,散发出卓尔不群的城市魅力。
芜湖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城池兴盛于此地,因为这里“湖沼广布、鸠鸟繁多”,所以得名为“鸠兹”。
如今鸠兹鸟已成为芜湖的象征。
汉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这里又因“地卑蓄水、而生芜藻”,再度易名为“芜湖”,并正式沿用如今。
风光旖旎、如诗如画的城市给予历代文人墨客无限的创作灵感,奔流不息、澎湃激昂的江水,造就了芜湖众多传诵千年的诗句。
(下转c16版)01.芜湖与诗仙李白有着极深的渊源02.天门山脚下的李白祠03.南陵寨山的李白诗碑文/图_周宴01芜湖与诗仙李白有着极深的渊源,这里既是李白顺长江而下游历之地,也是李白失意时疗伤栖息之地,更是李白意气风发接旨入京之地。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他的题咏也流传了千年。
而芜湖这座千年名城则因诗仙而多次走进唐诗,被写入了中国文化史。
唐开元十三年(725)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沿江而下,这是他第一次下江南,也是第一次与滨江小城芜湖美丽邂逅。
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眼前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所激发,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安徽境内的长江两岸,东为芜湖市的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马鞍山市和县的西梁山(又称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短短四句诗,描绘了天门山矗立江岸、对峙如门的风姿,也写出了长江碧水东流、孤帆远来的美景,让这里成为了名满天下的风景区。
如果我们有机会乘船沿长江去天门山游赏,就能感受到李白诗句中的妙意——大江咆哮奔腾,两山夹岸迎客,白帆天际而来,陡生万里豪情。
芜湖古城
芜湖古城建筑赏析芜湖早在公元前109年就已设县。
直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为拱卫都城建邺(今南京)的安全,孙权于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将芜湖城迁至县内的鸡毛山一带,这也是芜湖作为“城”的最早年代,也是“芜湖古城”的雏形。
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5年),芜湖建造了宋城。
自宋以后,元、明、清至民国700余年,“芜湖古城”因战火又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
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重新建造了“芜湖古城”。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明代城基上重修,划长街于城外。
至光绪二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将残破的城垣拓为环城马路。
城内主要由花街、南正街、薪市街、儒林街和肖家巷等历史街区构成,街两旁店铺林立,多为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呈徽派民居风格,前店后场,街面材料一律为青石板和麻石条,下设阴沟,其中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业步行街,至今仍保留着江南历史传统步行街的风貌。
由于芜湖城位于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青弋江的皖南农作区的广阔腹地,芜湖城在唐宋时期得以生存、发展并壮大。
明清时期,尤其是1876年芜湖开埠通商后,以李鸿章家族为背景的“芜湖米市”的兴起,外来文化和芜湖的社会经济迅速交融,进一步发展,使得芜湖城迅速扩张,成为安徽沿江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十里长街”和现在遗留的“芜湖古城”就是芜湖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它是城市的“年轮”,也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文脉。
“芜湖古城”内保留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有行政、军事、司法、官府、教育、宗教、书院、商业等,建制十分完整,又体现了芜湖水陆交通和商贸的特色,虽然在明末和太平天国时期多次经历兵燹战火,但是始终保留着的完整的布局,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一应俱全。
一、弋江经理部弋江经理部坐落在南正街北端东向,位居古城西南隅,面阔三间7.06米,两进加天井14.60米,建筑占地面积103平方米。
芜湖古城的介绍
芜湖古城的介绍《芜湖古城:岁月沉淀下的宝藏之地》嘿,朋友们!今天我想给你们好好唠唠芜湖古城。
这地方啊,可真是个充满魅力又妙趣横生的所在。
芜湖古城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它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当你一脚踏进古城的地界,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古旧的城墙虽然历经风雨,却依旧倔强地挺立着,像是一位位忠诚的老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
城墙的砖石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你用手轻轻触摸,那粗糙的质感仿佛在向你诉说着曾经的烽火岁月。
走进古城里面,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民俗博物馆。
小巷子七拐八弯的,像迷宫一样。
不过可别担心迷路,因为每一个角落都值得探索。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古城里就彻底迷失了方向,但那反而是一次超级有趣的经历。
我沿着一条窄窄的小巷走,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房子,木门木窗,有的窗户上还糊着那种白色的纸,就跟古装剧里演的似的。
走着走着,突然闻到一股特别香的味道,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拉着我,我顺着味儿找过去,原来是一家卖梅花糕的小店。
那梅花糕啊,放在一个个小小的蒸笼里,热气腾腾的,糕面上点缀着红枣、果仁什么的,看起来就特别诱人。
我忍不住买了一块,咬上一口,软糯香甜,那口感,真的是在别的地方很难吃到。
这时候我就想,在这古城里迷路也不错啊,总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古城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
有徽派建筑那种白墙黑瓦马头墙,透着一种典雅的韵味。
马头墙高高地昂起,就像骏马奔腾的样子,又像是在比着谁更有气势。
还有一些明清风格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那些木雕可精致了,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鸟鱼虫,还有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我就盯着一个木雕看了半天,上面刻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场景,孙悟空举着金箍棒,那神情活灵活现的,就好像下一秒就要从木雕里跳出来一样。
再说说古城里的店铺吧。
这里可不全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店哦。
有很多传统的手工作坊,像做糖画的。
那手艺人可真是厉害,拿着一个小勺,里面装着熬好的糖稀,就在一块铁板上左晃右晃,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或者一条龙就出现在眼前了。
芜湖旅游介绍——芜湖的前世今生(配图片)
如果你从未抵达过青苔斑驳的港湾,如果你从未傍晚时分聆听过寒寺钟响,如果你从未撑过油纸伞漫步雨巷,如果你从未亲自与芜湖这位江南姑娘吴侬软语,就请跟随我的讲述,邂逅芜湖的前世今生……一.前世——“芜湖八景”芜湖的前世就是一位拥有绝色山水装点的少女:赭山晴岚,镜湖细柳,赤铸青锋,玩鞭春色,双江塔影,天门烟浪,西山灵石,马仁奇峰,陶辛水韵都是装点她发梢裙摆的灵秀。
下面我将带您领略芜湖八景的款款身影……赭山晴岚赭色双峰拥古塔,宛如玛瑙饰奇葩。
临轩听雨数滴翠,登阁望晴歌缀嘉。
深水浅溪腾瑞气,繁花秀木吐丹霞。
泠然钟鼓声声远,归又魂牵小九华。
『赭塔晴岚』系古『芜湖八景』之首,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赭塔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渺』,景致分外绮丽。
赭塔与广济寺、舒天阁、翠明圆、平民教育家刘希平墓、抗日名将戴安澜墓等胜迹连成一片,相互辉映,是芜湖市中心一处优美的风景区。
镜湖细柳步月观岚已出神,满堤烟柳更迷人。
游丝袅袅齐摇浪,飘絮盈盈竞逐尘。
山欲飞来同入画,客当归去复回身。
镜湖本是梳妆镜,装扮江南第一春。
『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历年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镜湖原名陶塘,由南宋爱国诗人、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
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故名『镜湖』。
镜湖是开放式的风景区,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相依,细柳掩映下,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萧云从塑像、阿英、洪熔藏书室、王步文纪念亭点缀其间;各式现代化建筑群环湖矗立,使『镜湖细柳』这一著名历史景观又平添浓郁的都市情调,现代风光。
赤铸青锋沉沉雾霭笼逶迤,赤水赤山拥赤旗。
一柄青锋平地起,万丛翠柏接天齐。
神如隐约风流画,雄似巍峨铁铸诗。
北望群山迷乱势,而今更喜雨逢时。
『赤铸青锋』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原名『神山时雨』。
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
简读芜湖古时鸠兹境徽商打拼地繁昌遗龙窑
芜湖新貌诗韵里,鸠兹古镇忆“徽商”知道芜湖古名么,叫鸠兹,城址在今城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里时意境在兹矣:古时鸠兹城一带,多为湖塘沼泽,鸠鸟云集,故称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古鸠兹有一条奇特的河,宛若横担着长江与青弋江,故曰扁担河。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此修圩,仁宗皇帝赐名“万春”,万春圩造福一方,已然千岁。
扁担河连通万春圩,交通便利,物产丰美。
这里南宋即为草市,元代已是重要商埠,它就是鸠兹老街。
繁华街市诱引四百里外的“旁郡”徽州商人介入,“无徽不成镇”,明清时期,这里已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之徽商雄镇。
鸠兹古镇牌坊梨园堂可查史实:明代中后期鸠兹是“浆染业中心”,近代则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之名讳亦有趣,缘由是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名芜湖。
长江芜湖段,古称中江,此境西连长江,东通太湖,鸠兹乃中江的一个渡口。
芜湖早先属吴,后属越国,再属楚;汉属丹阳郡,芜湖始为县名;三国时,县城由鸠兹迁移;晋时虽隶属多变,名仍保留;隋唐二朝,芜湖降格为镇;五代南唐复置芜湖县,其后隶属关系亦忽此忽彼,但县名再无变更;宋时,芜湖属宣州;元明清三朝,芜湖均属不同王朝之太平府;民国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
古镇新貌好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来芜湖领略鸠兹风韵吧,游人心仪的鸠滋古镇,已然焕发青春!芜湖有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中江塔,半依闹市半偎江,被誉为城市地标。
它始建于明朝,清代续建,系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边长4米许,塔高40多米。
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
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
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
门窗塔壁,精雕细刻。
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底下二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尤为雅致。
中江塔芜湖有蛟矶(古称蟂矶),原乃芜湖西南江中孤岛,峭壁如削,终日为烟云水雾缭绕。
老照片里的安徽芜湖,带你追寻这座城市的记忆
老照片里的安徽芜湖,带你追寻这座城市的记忆
展开全文
这是一组安徽省芜湖市的老照片,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图为芜湖日报大楼前的景象。
图为芜湖百货大楼前。
芜湖百货大楼建于1957年,这是芜湖的第一家百货大楼,也是当时芜湖市最大百货商场,这里承载了几代芜湖人的记忆。
图为安徽师范大学校门前。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
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
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数个办学阶段。
1972年,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图为芜湖大众电影院。
这里是孙中山先生在芜湖演讲地点,当时为芜湖大舞台,后改为大众电影院。
1912年孙中山乘兵舰去上海,路过芜湖,在大众电影院的前身芜湖大舞台举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图为芜湖人民电影院,位于现在的新芜路上。
芜湖正式设立电影院是在1928年,距今近百年了。
芜湖第一家电影院是“芜湖电影院”,但不久又改名“光明电影院”。
图为芜湖米市前的人们。
江西九江、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湖南长沙,被称为“江南四大米市”。
在近代,芜湖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图为芜湖中江塔。
中江塔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位于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
老照片:记忆中的安徽芜湖,这些地方你还认识吗?
老照片:记忆中的安徽芜湖,这些地方你还认识吗?
这是安徽省芜湖市的一组老照片,记录了这座古城。
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都回到了旧时代,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
有多少人记得这条路旁建的大楼,就像芜湖过去一样?
图为芜湖古城中山路铜青楼宾馆前街道。
老耳朵一定仍然有这样的印象:它对美味食物有很多记忆。
当时它是芜湖人心中的美食天堂。
老芜湖还记得我们在这里吃的美味吗?
图为芜湖旧世界剧院。
这座建筑位于通往湖边的货运通道上,20世纪60年代更名为东方影剧院,2001年被摧毁,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除了世界剧院,你还记得芜湖老电影院吗?
图为原安徽师范大学大门。
没有人知道芜湖的这所大学。
这是安徽师范大学中的第一所,也是许多知名学生的理想大学。
这所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图为芜湖市老街,右边是坂九江宾馆。
当时,城市道路上几乎没有汽车,很少有公共汽车经过那里。
当时,道路似乎空无一人。
歌唱公园。
这个公园伴随着芜湖几代人的成长,在这里芜湖市民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看完这些老照片,我们驱车驶过过去,回忆起无尽的回忆。
还记得耳朵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回忆杀!31张绝版芜湖老照片,带你回到上世纪的芜湖
回忆杀!31张绝版芜湖老照片,带你回到上世纪的芜湖时间的车轮从未停止转动泛黄的照片穿越生命底色静观历史沧桑旧时的印记从未褪色它只是在我们心底沉淀期待着我们的回顾芜湖长街情景——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加上芜湖本身水运便利优势,很快市面繁荣。
中山路当年芜湖第一街,孙中山先生在此演讲而获名。
这是解放后第一次改建前情景。
中山路当年芜湖第一街,孙中山先生在此演讲而获名。
这又是一张解放后第一次改建前情景的照片。
公私合营时期中山路改造前照片原沿河路青弋江北岸土埂五十年代青弋江宝塔根江防修护1950年代芜湖北内街——曾经是芜湖“城里”当年孙中山先生在芜湖演讲处原址——大众电影院改建后的中山路,图中为1路公交车。
当年共四路公交车(1路到大垄坊,2路到芜钢,3路到四合山,4路到新汽车站即现在“五一”广场,除1路起点站为铅丝厂现29中学处,其余均起点为新市口)。
猜猜这是哪个区政府——当年有新芜、镜湖、马塘、郊区。
繁华的街道当然是新芜区吧!建于1953年的“和平大戏院”建于1957年的芜湖最大百货商场——百货大楼,现为中山路步行街商业银行。
你还认识吗?这里是从老公安街通往宝塔根的一条老街——寺码头。
原芜湖北京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左侧就是老字号“太平洋照相馆”的位子。
弋矶山医院是安徽省第一家西医院,创立于1888年。
建于19世纪末的楼房,现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病案管理科办公楼。
保存完好。
还有记忆吗?——芜湖下长街芜湖七十年代的“东内街”芜湖六十年代中山桥,当年芜湖青弋江上仅有两座公路桥,另一座叫弋江桥(也称“老浮桥”)。
芜湖原“手工业文化宫”,文革期间改名为“二轻文化宫”。
原芜湖市“工人俱乐部”,后更名“工人文化宫”,现为芜湖鸠兹广场一角。
位于中山路最繁华地段的芜湖市中百一店,现为中山路步行街中心广场。
1920年在芜湖登陆的“洋轮”当年的劳动路50年代的镜湖(陶塘)游人泛舟湖上,周边没有现在的高层建筑,视野开阔。
芜湖的历史资料
芜湖的历史资料一、芜湖历史文化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代为吴国的鸠鹚邑,作为县名始于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近年,芜湖境内人字洞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
境内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对外通商口岸。
1877年起,芜湖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由于位置优越、商业鼎盛,历史上曾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
芜湖历史悠久,古来即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
旧石器时代文物以及古铜冶炼遗址证明,古代芜湖的冶金和制造工业技术水平就十分发达。
明代的纺织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
近代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是长江下游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例如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引起世界瞩目。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祥地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例如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引起世界瞩目。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安徽芜湖历史文化名人1、沈士柱(1606—1659),字昆铜,号惕庵,芜湖人。
明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反对阉党阮大铖。
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
崇祯十一年(1638),士柱与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顾杲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
南明灭后,士柱“归寓南湖,自号寓公”。
隐居芜湖,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
绝密照片,百年宿州的真实面目
绝密照片,百年宿州的真实面目1916年,宿县,城东门魁星楼。
布克/摄。
宿州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四县。
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
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闵子骞、子张、嵇康、嵇绍等历史名人。
周朝时期始建邑,隋唐年间,因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段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本期老照片从宿州1916年一张照片说起,娓娓道来宿州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
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德兰/文宿县县政府正门,沦陷后为日军驻地。
照片大约拍摄于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之间。
小野正男/摄。
1938年,宿州,砀山县城东门,日军从这里入城。
宿县,城西门内被毁的建筑。
照片大约拍摄于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之间。
小野正男/摄。
1938年11月8日,宿州,泗县的城门和城墙,此时泗县已经沦陷。
松村一德/摄。
1938年11月8日,宿州,泗县城外中日两军激战之后的大桥,依稀可见一些防御工事。
松村一德/摄。
1938年11月8日,宿州,泗县县政府。
松村一德/摄。
宿县城门,照片大约拍摄于1938至1939年之间。
松村一德/摄。
1949年7月,宿州,砀山县解放,解放军入城仪式。
宿州,砀山县大隅口,照片大约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1978年,宿州,市区主干道胜利路。
1980年代末,宿州,小隅口。
1980年代,宿州,萧县主干道。
1980年代,宿州,站前广场的大公鸡。
1990年代初期,宿州城北,小隅口。
1990年代,宿州,灵璧县政府大门。
1990年代,宿州,呵泉啤酒厂正门。
1990年代,宿州,灵璧的'灵西闸',那时候情侣经常去的地方。
1990年代,宿州,灵璧百货公司。
1990年代,宿州,淮海路。
1990年代,宿州,埇桥楼。
1990年代,宿州,供销大楼。
1990年代,宿州,砀山县西关振兴市场。
1990年代,宿州,萧县新华书店。
名胜安徽·芜湖古城
名胜安徽·芜湖古城⼀块块青⽯板映着⼀层层浅浅的天光,淡淡的雾⽓隐现着冬⽇的朝晖,⼀同在淡⾦的光晕中浮现着古街遥远的过往,蔓延⾄安徽芜湖古城这⽚静默处。
⼀些勤快的店主⼈早已开始活动起来,稀稀落落地散布在古城的街头巷尾,他们裹着严严实实的暖⾐,搓搓⼿、跺跺脚,哈出⼀⼝⼝热⽓⼉,搅动着古城的宁静。
⼀块块拼接的板搭门整整齐齐地摞在屋⾓。
长虹门花街⽵篾铺河鲀巷⾃春秋战国时期,芜湖便以鸠兹、襄垣、祝兹等别称见于史籍之上,⾄明清时期芜湖⽇渐繁荣,《县城碑记》记载当时世⼈皆赞芜湖城:“负⼭为郛,⾯江为堑,树屏翰,拥⾦汤,不劳⽽功多,不费⽽惠⼴,勿亟⽽事速成,殆亦百城之冠也。
”从如今仅存的部分芜湖古城的建筑中,可窥见芜湖的千年⽓韵。
清末官府2007年,芜湖市政府开始着⼿策划芜湖古城保护建设⽅案。
为了最⼤程度修复古城原貌,重现古城的⼈⽂风貌和昔⽇繁华,芜湖市镜湖区政府⼀直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包括6处⽂保单位在内的70余栋历史建筑都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位于镜湖区南部的芜湖古城,由环城北路、环城东路、沿河路、九华中路围合,共有独楼城门四座:东宣春门、南长虹门、西弼赋门、北来凤门。
依着弯弯的青⼷江,⽆论是春⽇沐歌,还是雪后登楼,⼈们都能触摸到这座2500年历史的江城的城脉、商脉和⽂脉。
古城中,整体完好的建制精⼼还原旧时古城“夹河迤逦⾄江⼝廛市熙攘之所”的胜景,⾏政、军事、司法、官府、教育、宗教、书院、商业等⼀应俱全,包括天下第⼀座城隍庙、⽂庙⼤成殿、⼩天朝、能仁寺、安徽省第⼆模范监狱等,再现了⽼芜湖⽔陆交通和商贸的特⾊。
⽽区别于其他古城,芜湖古城是长江流域现存极少的位于市中⼼却依然完整保存的古城。
2020年12⽉31⽇,修复后的芜湖古城正式开放。
古⾊古⾹的建筑、各式各样的⽼⾏当重新⾛⼊现代⼈的⽣活中。
在明清古街的马头墙上,在花街夜市的流光溢彩中,芜湖⼈民丰富多彩的烟⽕⽣活穿越千年,如约⽽⾄,昼夜不息。
漫步古城花街古坊——⽼茶馆。
一组罕见老照片!带你重温记忆深处的芜湖!
一组罕见老照片!带你重温记忆深处的芜湖!为展现镜湖区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成就,芜湖传媒集团与镜湖区委宣传部合作举办“镜眼看变迁”——纪念改革开发40周年新老照片征集活动第一阶段老照片征集活动已经结束,这次老照片征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收到老照片600多张,一幅幅过去的画面,让老芜湖人感到熟悉与亲切,同时也让新芜湖人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给芜湖带来的沧桑巨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芜湖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你记得多年前江城的面貌吗?一组老照片,带您重温记忆中的芜湖!经过专家评选,活动组委会从600多张老照片里精选了40张有代表意义的照片登载出来,进行有奖竞猜。
这40张老照片是哪里?照片中都有谁?想参加活动请往下看↓↓↓昔日繁华的“南正街” 你可还记得?昔日繁华的“南正街” 你可还记得?南正街呈"一"字形,南北走向,南起环城南路,紧邻弋江桥,北至南门湾,和儒林街相连,长80米,宽3米多,路面用花岗岩条石铺设,条石下面是排水沟,路肩原用鹅卵石垒成。
清乾隆年间,小巷则用碎石铺成弹石路面。
南正街原为南门湾的一段,因位于城之正南,街口正对城的南门——长虹门,故在民国八年(1919年)之前,南门湾这一段被取名为南门大街,后一度又易名为南门正街。
图为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南门大街”的记载南正街曾是芜湖古城内繁华的一条商业大街,有着浓郁的古风古韵。
昔日,走过南正街,穿过长虹门,便是青弋江上的老浮桥,过了老浮桥便是河南(今弋江区)南市。
图为芜湖古城南门“长虹门”南正街尽管不太长,但给人一种非常古老的感觉,不仅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而且许多芜湖街上很少见到行当,在这里都能看到,例如补锅的,打铁的,修雨伞的,还有布店,药店,陶瓷店,土产日杂店,店堂一律地简单而陈旧,但身临其境,却能让人看到历史的旧貌,领略芜湖古城当年的辉煌情景。
南正街街道两旁多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门楣上方的徽派木雕栩栩如生。
芜湖原来镜湖、中江塔是这么来的
芜湖原来镜湖、中江塔是这么来的传说,以前船只经过芜湖的时候,总是会“翻”船。
人们说是有个“黄鳝精”在作怪,妖怪一不高兴,芜湖就要发大水。
所以,当时的人们便建造了这一座塔(也就是现在的中江塔)来“镇压”妖魔鬼怪。
传说中,塔下面被“压”着的是“黄鳝精”的头,而身体的中段在“赭山”塔下面,尾巴则是在“四合山”塔下面。
而且当时修塔的道士说必须在一夜之间完工,可是天快亮的时候,塔顶还没有,这时候道士就找来一个巨大的锅反扣在塔上。
还有传闻称,庙会时塔顶会有菩萨光影飞出。
干将莫邪淬剑池干将相传为春秋末吴国人,与欧冶子同师,善铸造兵器。
春秋末著名冶匠。
曾为吴王阖闾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金铁不销,其妻莫邪断发剪爪,投入冶炉,于是“金铁乃濡”,成剑两柄,即名为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神山铸剑”的传说流传已久。
一位芜湖老人这样讲述过赤铸山上淬剑池的故事:“神山上干将莫邪的淬剑池,面积很小,水量也不大,但从未干涸过。
至今也是。
过去山上还有个罗汉寺,寺里的和尚从来不下山挑水,总是舀淬剑池里的水用。
”女娲补天石变身镜湖古时候,芜湖赭山脚下住着一户石匠,这石匠养的两个女儿,是芜湖城顶刮刮的大美女。
这天,石匠家来了一个老头,老头拿出一块大石头要请石匠的两个女儿把石头磨成一颗珠子。
说完便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
两个女儿接了石头认真打磨起来。
就这样,一连磨了四十九天,两个姑娘的肚子却一天天鼓了起来,像是有孕在身一般,正在石匠一家焦头烂额束手无策时,那个送石头来的老头又现身了。
老头说,那石头是女娲补天时留的补天石,历经千万年早已得道,只因看上了芜湖这个地方,想下凡来逛一逛。
后来两个姑娘各产下一枚晶莹的珠子,而且两个珠子落地就会说人话。
这一年,干将莫邪在芜湖神山(赤铸山)造剑。
火炉山上架的大火炉每日每夜,火焰飞腾,加上长年无雨,小小的芜湖城旱了个底朝天,百姓颗粒无收。
见此光景,两颗神珠按捺不住了,向母亲说出了化身救民的想法。
第二天,大姑小姑带着两颗神珠来到了赭山脚下的两个泉眼旁。
老照片解说芜湖百年大变化
老照片解说芜湖百年大变化1882年,芜湖范罗山,英驻芜领事署内,芜湖海关税务司许妥玛·休斯的长女和她的保姆。
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芜湖最早的照片。
芜湖是安徽省地级市,辖芜湖县,南陵县、无为县、繁昌县四县。
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
他也是南京和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
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安徽开放的先锋,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孙中山语)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本期老照片从芜湖1882年一张照片说起,娓娓道来芜湖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
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1880年左右,芜湖,中江塔附近救生局和芜湖最早的气象台。
1890年左右,芜湖,广济寺。
1890年代,芜湖,船工的水上生活。
清末,芜湖,繁昌县城。
1900年,芜湖弋矶山,芜湖医院。
1900年代,芜湖,晒挂面。
1910年代,芜湖,天主教堂。
1910年前后,芜湖,中江塔。
1911年,芜湖长街,水灾。
1911年,芜湖商务总会。
1911年,芜湖雨耕山,英驻芜领事官邸。
1920年代,芜湖暴雨后的街景。
1920年代,芜湖,行人过浮桥。
1920年代,芜湖二马路(今新芜路)。
1924年,芜湖城南门——长虹门。
1929年,芜湖,新青年。
女性短发高领、柳眉细腰;男性身着长衫、头戴礼帽。
1929年,芜湖,某村子里的民居。
1929年,芜湖,街头黄包车。
1930年代,芜湖,老浮桥又叫便民桥、通津桥,是芜湖的水上交通要道。
1934年,芜乍铁路芜湖总站,这是芜湖最早的火车站,位于芜湖海关北面,坐东朝西,面朝长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照片,百年芜湖的真实面目
1882年,芜湖范罗山,英驻芜领事署内,芜湖海关税务司许妥玛·休斯的长女和她的保姆。
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芜湖最早的照片。
芜湖是安徽省地级市,辖芜湖县,南陵县、无为县、繁昌县四县。
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
他也是南京和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
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安徽开放的先锋,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孙中山语)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本期老照片从芜湖1882年一张照片说起,娓娓道来芜湖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
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德兰/文1880年左右,芜湖,中江塔附近救生局和芜湖最早的气象台。
1890年左右,芜湖,广济寺。
1890年代,芜湖,船工的水上生活。
清末,芜湖,繁昌县城。
1900年,芜湖弋矶山,芜湖医院。
1900年代,芜湖,晒挂面。
1910年代,芜湖,天主教堂。
1910年前后,芜湖,中江塔。
1911年,芜湖长街,水灾。
1911年,芜湖商务总会。
1911年,芜湖雨耕山,英驻芜领事官邸。
1920年代,芜湖暴雨后的街景。
1920年代,芜湖,行人过浮桥。
1920年代,芜湖二马路(今新芜路)。
1924年,芜湖城南门——长虹门。
1929年,芜湖,新青年。
女性短发高领、柳眉细腰;男性身着长衫、头戴礼帽。
1929年,芜湖,某村子里的民居。
1929年,芜湖,街头黄包车。
1930年代,芜湖,老浮桥又叫便民桥、通津桥,是芜湖的水上交通要道。
1934年,芜乍铁路芜湖总站,这是芜湖最早的火车站,位于芜湖海关北面,坐东朝西,面朝长江。
1934年,芜湖海关关廨大楼。
1936年,芜湖狮子山,广益中学教学楼。
1930年代,俯瞰芜湖城区。
自左至右依次为:广济寺与广济寺塔、中山堂、明远电厂、铁山烟岚楼。
1938年2月,安徽芜湖,站岗的日军和拉车的人力车夫。
1938年2月,安徽芜湖,日占后返回家乡的农民。
抗战时期,被日军占领的芜湖中学。
1945年9月,中国第三方面军高级参谋曹大中视察芜湖日军投降集中地,向放下武器的日军官兵训话。
1949年4月11日,芜湖,无为县解放,县政府机关设在城隍庙内。
解放后无为县隶书巢湖专区管辖,2011年划归芜湖市管辖。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经过老浮桥、长街进入芜湖市区。
1949年5月10日,芜湖市人民政府宣告正式成立。
1950年代,芜湖,中江塔。
1950年代,芜湖体育场,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
1950年代,芜湖,三八妇女节新娘婚纱照。
1950年代,芜湖中山路,因孙中山先生在此演讲而得名。
1950年代,芜湖中山桥。
1950年代,芜湖老花街。
1955年左右,芜湖,公私合营时期中山路。
1958年9月20日,毛主席冒雨视察芜湖造船厂。
1958年10月21日,刘少奇视察芜湖裕溪口码头,观看皮带运输机的情况。
1960年代,皖南大学校门。
1960年3月,安徽师范学院改为皖南大学。
1972年12月改名“安徽师范大学”。
刘少奇为'皖南大学'题写校名,这是他唯一一次为高校题写校名。
1970年代,芜湖,繁昌县得胜桥,右上方楼房为渡江旅社。
1970年代,芜湖,繁昌县,繁昌中学大门。
1970年代,芜湖,芜湖县城湾沚老街。
1970年代,芜湖青弋江畔。
1980年代,芜湖,芜湖县火车站。
1980年代初,芜湖青弋江。
1980年代初,芜湖长江的渔民们。
1980年代,芜湖,繁昌县金峨市场。
1980年代,芜湖,伟星商务楼所在地。
1980年代,芜湖,鸟瞰镜湖。
1980年代,芜湖,芜湖饭店门前的街道。
1980年代,芜湖长街,可见青石板路。
1996年,芜湖西站。
1990年代,芜湖,芜湖县化肥厂。
1990年代,芜湖,芜湖县芜湖路与荆江路十字路口的荆江旅社。
1996年8月,芜湖,新芜路。
1990年代,芜湖,南陵县陵阳路。
盛因/摄。
1990年代,芜湖,南陵县米市。
盛因/摄。
1990年代末,芜湖·繁昌县迎春路。
2000年,芜湖,无为县登瀛街。
2013年,芜湖沿河路。
2013年,芜湖镜湖传统与现代交织一体。
2016年,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今日的芜湖。
芜湖是安徽东部沿江城市,也是安徽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近代工商文明最早吹进这座城市,赋予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文化韵味。
也正因如此,今天我们才有机会见到如此多的19世纪末的芜湖影像。
这100多年芜湖影像,无法展现和呈现芜湖的真实的、全部魅力。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江城芜湖的强大魅力和它特有的韵味,这魅力与韵味有且只属于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