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投入的分析
安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分析和对策建议

入 结构 ,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在促进安 间各地 市科 学事 业 费 出现缓 慢 的 上 北 、黄 山 、池 州在 3个 五年 计 划 时期
要部 分 , 由于财 力的有限性 , 但 政府 不 入 水平。 “ 十五” 期间 , 各市都维持在
对 安 徽 各 地 市 的 GDP总 量 分 析
19 — o 7年 间各 地 市 出现 比 能进行 盲 目的投入 ,必须制定科 学合 20 0 0万 元 以 下 的 支 出水 平 , 有 大 的 显 示 , 9 6 2 0 没
DP总量 都 保 持 一 定 比例 的增 长 , 只 徽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作 用等 方面 , 对 升 ,∞6 ( 7年 间各 地 市科 学事 业 G 2 —2 0 )
九 十一 五 ”时期 九 期 有 合 肥 市在 “ 五 ”到 “ 未来一段 时间 内如何通过 改善财政科 费均 出现较 大 幅度 的上 升 。“ 五 ” 并 十 十 阜 技 投 入 以 更加 有 效地 促 进 安 徽 经 济增 间, 阳和滁州两市科 学事业费最高 , 加 速 增 长 , 且 在 “ 五 ”时 期 和 “
I —— — —一
2 1第 期 t年 2 , 1
决策 参 考
2 回归 分 析 .
结 构 方 面 的 原 因 , 比如 对 基 础 研 究投 发展 的潜 力和后劲 所在 , 以从根 本 可
从 以上 的分 析 可 以看 出 ,安 徽 省 入 的 增 加 可能 产 生 暂 时暂 用 资金 的现 上提升地 区的科研 实力。而应 用与试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实证分析与绩效评价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oeeo cnm c。 ua o a n e i , uhu Fj n3 00 . hn ) C lg oo i Fj nN r l i rt F zo 。 u, 5 18 C i l fE s i m U v sy i a a A s atT o g e o l un t o f ac ln u t i c dtcnl yhs enic ae cn y tepoot ni sa bt c:huht t aty f nn i p tos e ea hoo a e rs dr e d -h rpro fcl r h taq i i ai cn n e g b ne e i ni
e p n i r a e n i c e e lw y F o t e p rp c v f it r ain o ai o x e dt e h s b e n ra d s l . r m s e t e o n e t a c mp r n-C i a S f a ca n u o s in e a d u s o h e i n ol s h n n n ili p tt c e c n i t h o o y i infc n l o e h e c mmo e e n t e w d .I hs p p r g e o r lt n me o s ae a pid t v l ae c e n lg s s i a t l w rt a t o g i y n h n lv li h o d n t i a e 。 r y c r a o t d r p l e au t e i h e o t e o t u f01 f a ca p t o s in e a d t h oo y h c h ws h t h r c d x so o t u r r n e8 eh g e t a h up t o 1 " n n i i u e c e n lg 。w h s o a t ed e t n e e f up t f ma c r ih r h .i 1 l n tc n c i t i i e p o n h n e t d x s h r o t e i d rc n e e .T e fr -t e i p t f c x n t r ce c d t h oo y s o l n r a e h l e sr cu p i i e e h u i a e p d u e t s in e a e n lg h u d b i c s d w e t tu t r o - n f o sl e i o n c e e i h e t z d-a d e ots o l ad t u d e fn s i e w oe s c ey t ul e p u ait ce c d t h oo n e t n i e mi n f r h ud b p i o g i e t u d n t h l o it b i t l r l i s in e a n l g iv sme t e h h o dh sc n c e y s se 。a d c a g h c n mi r w h mo e t n r a e t e s in i c c n r u o ae t c n m c g o h y tm n h n e te e o o c g o t d o ic s c e t o ti t n r t o e o o i rwt . e h i f bi Ke r s f a ca n u o s in e a d t c oo ;R y wo d : n n ilip t c e c e h lg i t n n y &D;p r r a c v u to e fm n e e a a n;g e or lt n me o s o l i r y c r ai t d e o h
县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汇报

县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县财政局的要求,我们对科技投入情况进行了汇报,现将汇报情况如下: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贵县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财政预算中对科技投入的比例有所提高,科技项目的支出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各级科技部门也积极组织科技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科技项目支出情况。
今年以来,财政资金对科技项目的支出情况良好。
在县财政的支持下,各类科技项目得到了充分的资金保障,为科技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重点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果。
三、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财政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在财政的支持下,科技成果得到了更多的推广和应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了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科技人才培养情况。
财政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在财政的资金支持下,我们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强对科技项目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科技创新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对贵县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此致。
敬礼。
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

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研发投入不仅能够带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由于研发活动的高风险与高成本,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财政补助作为政府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一种重要政策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
财政补助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减轻企业财务压力,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影响机制与影响因素,以及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实际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更科学的财政补助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为企业合理利用财政补助,增加研发投入提供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深入探讨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为依据,进一步总结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财政补助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财政补助对研发投入的潜在影响,为企业研发投入的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对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提供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参考,促进财政补助政策更好地发挥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通过研究目的的设定,本文旨在全面掌握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和效果,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的作用。
财政补助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意愿,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财政补助还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等特定类型的企业施加影响,有助于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政策。
研究财政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发展趋势。
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的问题与优化

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的问题与优化【摘要】当前,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现行财政投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投入不足、效益不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如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
文章强调了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步伐。
展望未来,本文呼吁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科技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财政投入,科技创新,问题,优化,建议,重申重要性,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投入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种手段,财政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实际效果和成果。
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阻碍了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
这些问题包括财政投入不够精准、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紧密、决策缺乏长期性等。
如何优化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合理制定财政投入政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优化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提升财政投入的效果,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1.2 问题陈述在当前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财政投入被视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行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现行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往往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
对于科技创新而言,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实验和推广,而现有的财政投入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导致科技创新的进程受阻。
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分配不够精准和有效,存在着浪费和低效问题。
有些资金可能被用于不太有前景的项目,或者被浪费在繁文缛节的审批和管理上,导致本应有更大价值的科技创新项目无法得到充分支持。
科技投入分析报告

科技投入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科技投入是指企业、政府或个人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和支出。
科技投入的规模和效益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某国家的科技投入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政府科技预算:通过研究该国家的政府财政预算,了解政府对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情况。
2.企业研发支出:分析该国家重要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获取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支出情况。
3.科研院所经费:调查该国家的科研院所,了解其研究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规模。
4.学术论文产出:对该国家的学术期刊进行统计,获取该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学术产出情况。
三、数据分析1.政府科技预算:通过对政府科技预算的分析,可以了解政府对科技领域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
关注以下几个指标:–政府科技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该比例反映一个国家对科技的整体投入水平。
–政府科技预算的重点领域:分析科技预算在不同领域的分配情况,评估政府对不同领域的重视程度。
2.企业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支出是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企业的研发支出,可以评估企业对创新的投入程度。
关注以下几个指标:–企业研发支出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该比例反映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企业研发支出的变化趋势:比较多年的数据,看企业的研发支出是否呈现增长或下降的趋势。
3.科研院所经费: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通过分析科研院所的经费支出,可以了解该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情况。
关注以下几个指标:–科研院所经费占总科技投入的比例:该比例反映科研院所在科技投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研院所经费的使用效益:评估科研院所经费的使用情况和科研成果的产出情况。
4.学术论文产出:学术论文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输出。
通过分析学术论文的产出情况,可以评估该国在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实力。
关注以下几个指标:–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分析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评估该国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学术论文的研究方向:分析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产出情况,了解该国在不同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特长。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陈玉佩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29期摘要:我国财政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还存在区域差异、结构差异等问题,阻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文章通过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据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R&D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中毫无疑问的证实这一点。
当前,科技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逐步把科技投入当作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大力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使其不断增长。
财政科技支出由2000年的57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185亿元,2014年则达到6840亿元,短短十几年实现了近12倍的增长。
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值从2000年的3.6%到2006年首次突破4个百分点再到2014年的4.5%,实现了近0.9个百分点的增长。
①尽管我国对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视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还需认识到财政科技支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2.1 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对量不足虽然我国的财政科技支出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规模相比仍然不足,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高且增长缓慢,财政科技支出占GDP的比例偏低。
在R&D经费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R&D经费支出偏少。
如美国在2011年时R&D经费支出为4152亿美元,我国为1345亿美元,相差了3倍之多,美国2011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7%,我国为1.84%,低于同时期的韩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及GDP的比值逐步得到提升。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辽 宁省 财政科技 拨款总额 ,从 19 年到 2 1 91 0 0年 ,除了 19 94年之外 , 大体上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 1 9 年 的 31 从 91 . 2亿元
-
【 摘要】本 文首先对辽宁省的财政科技 支出现状进行分析 ,
而后 运 用 数 据 包络 分 析 模 型 对 辽 宁 省 财 政 科 技 投 入 产 出效 率 进 行 研 究 。 实证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宁 省 财 政 科 技 支 出效 率 总体 辽
上 较 低 , 乏健 全 的 财 政 科 技 投 入 增 长机 制 , 础 研 究投 入 不 缺 基
足 , 研 成 果 推 广 与 转化 能 力有 待 提 升 。最后 依 据 分析 结 果 , 科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与建 议 。
技产 出指标 。选定的评价指标数据获取情况如表 1 所示。
效率分析 数据 包络分析
2 模 型构 建 、
【 关键词 l财政科技投入
一
、
辽 宁 省 财 政 科技 投 入 现 状
根据指标选择的一般原则 , 并考虑所选指标数据 的可获得
性、 辽宁省财政科技 支出的具体情况 以及数据包 络分析方法的
特 点, 本文选取地方财政科技拨款 ( 作 为财政科技投 入指标 , x)
选取专 利申请授权量 ( ) 国内中文期刊 科技论文数 ( 2 、 Y1 、 Y )技
术市 场成 交合同金额 ( ) Y3 和高技术产品 出口额( 4 为财 政科 Y )
资源比较有限的条件下 , 研究探索财政科技投入产 出效率 的问 题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为此 , 下面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 法
[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370a429af78a6529657d5387.png)
[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各级财政部门对科技的投入有了明显增长,促进了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但在实际操作中,在科技经费管理中也存在着薄弱环节,存在着部分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
如何管好、用好财政科技投入资金,避免损失和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宝贵的科技资金能够对 __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当前财政科技投入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1、机制不健全,科技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机制不健全,管理错位。
由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人员少,有的地方同一个科室担负着立项、管理以及评价三重职能,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二是招投标、评估评审等管理制度实施不力,影响了科技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资金投向和使用存在误区。
一是财政科技投入中真正用于研发活动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政科技拨款由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基建费三部分组成。
科技事业费主要是保证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有些地方财政尚没有能力更多地支持预算单位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相比而言,科技三项费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活动的主要财政性资金。
但在有些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中,科技事业费所占比例仍然很大,科技三项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而且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二是投入环节错位。
财政科技投入应重点扶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高新技术领域,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而不应过多介入经营性、竞争性等本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
有的科技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监管不力。
有的科技管理部门未建立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经常性监督机制,一些项目承担单位没有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对科技资金的使用疏于管理,导致科技资金脱离监管,直接影响了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发挥,甚至导致科技资金流失。
二、加强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科学管理1、强化责任意识。
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
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汇报

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财政对科技投入情况的要求,我将对我单位最近一段时间的科技投入情况
进行汇报。
首先,我单位在过去一年中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我们加强了与科研
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加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这些举措,我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单位在科技投入方面注重了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我们对科研项目
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合规合理,提高了科研项目的效益和成果转化率。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和运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再次,我单位在科技投入方面加强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我们重视人才的创
新创业能力,加大了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激励力度,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我单位在科技投入方面还加强了对科研设施和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我们
不断优化科研设施的布局和配置,提高了科研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财政对科技投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
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
国外财政科技投入研究报告

国外财政科技投入研究报告摘要本篇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国外各国在财政科技方面的投入情况。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政策、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评估财政科技在提高经济效益和政府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为我国财政科技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财政科技的应用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
财政科技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因此,了解国外各国在财政科技方面的投入情况对于我国财政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财政科技投入情况分析美国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一直处于财政科技的前沿。
美国政府在财政科技方面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研发经费: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财政科技的研发,涵盖了财务管理系统、税务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方面。
- 政策支持: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鼓励财政科技的发展,包括减税优惠、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 创新合作:美国政府积极与科技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共同研发财政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财政科技的创新发展。
日本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国家,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研发:日本政府投资大量资金用于财政科技的技术研发,包括开发财务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管理系统等。
- 国际合作:日本政府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财政科技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财政科技的发展。
- 政策创新: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支持财政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包括科技创业基金、创新孵化器等。
英国英国是欧洲科技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资金投入:英国政府不断增加财政科技的投资,推动财政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 开放政策:英国政府鼓励公私合作,允许私人科技公司参与财政科技的开发和实施,促进财政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国外财政科技投入效果评估经济效益财政科技的投入可以提升财政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财政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不仅是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投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措施和成效值得总结和肯定。
首先,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在资金投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等方式,大幅度增加了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的投入,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经费,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其次,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在政策支持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科技项目评审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再次,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在项目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项目的管理力度,加强了科技项目的资金使用监管,提高了科技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这些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最后,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在资金投入、政策支持、项目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在科技上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多少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对科技的财政支持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一、引言马克思曾指出,财富的创造主要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技术和技术进步,[1]简言之,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设置为内生变量,认为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在我国,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向全国人民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研究财政在科研技术上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使用计量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对于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认识,并证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即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的相关理论协整理论(Co-Integration)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数量经济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建模理论。
Engle 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协整”概念,以有效地衡量序列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序列自身的变化是非平稳的,但序列与序列之间的关系却可以是长期且均衡的。
在本文的协整分析中采用扩展的Dickey-Fuller t检验法,简称ADF检验。
本文依据协整理论,研究财政科技投入与国民收入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通过EG两步法可以简便地对协整向量进行检验和估计,并且能够得到一致的参数估计。
(一)单整(Integration)与协整(Co-Integration)如果一个时间序列需要进行d阶差分才能实现平稳,则说明原序列存在d 个单位根,那么便称原序列为d阶单整序列,记为xt~I(d)。
财政科技支出指标解析

• 引言 • 财政科技支出指标概述 • 财政科技支出指标解析方法 •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指标现状分析 • 国际财政科技支出指标比较分析 •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指标优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1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2
财政科技支出是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优化科技支出结构
我国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注重科技成 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我国应加强科技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投入产出 比。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 经验,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06
效率。
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益
加强项目前期论证
01
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具有较高创新性和可行性,避免
无效投入。
强化项目过程管理
02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
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03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发挥财政科技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加强财政科技支出监管
应用研究支出
应用研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环节,我国应用研究支出的比重 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技术开发支出
技术开发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的重要手段,我国技术开发支出 的比重相对较低,仍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效益评估
01
科技成果产出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效益在科技 成果产出方面表现显著,专利申 请量和授权量逐年攀升。
财政科技支出是政府履行其科技职能 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财政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还存在区域差异、结构差异等问题,阻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文章通过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据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体系的对策。
标签:财政;科技投入;R&D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中毫无疑问的证实这一点。
当前,科技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逐步把科技投入当作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大力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使其不断增长。
财政科技支出由2000年的57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185亿元,2014年则达到6840亿元,短短十几年实现了近12倍的增长。
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值从2000年的3.6%到2006年首次突破4个百分点再到2014年的4.5%,实现了近0.9个百分点的增长。
①尽管我国对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视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还需认识到财政科技支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2.1 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对量不足虽然我国的财政科技支出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规模相比仍然不足,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高且增长缓慢,财政科技支出占GDP的比例偏低。
在R&D经费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R&D经费支出偏少。
如美国在2011年时R&D经费支出为4152亿美元,我国为1345亿美元,相差了3倍之多,美国2011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7%,我国为1.84%,低于同时期的韩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及GDP的比值逐步得到提升。
2.2 财政科技投入地区差异大我国R&D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几个省份,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科技支出水平差异大。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摘要】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入手,探讨了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不规范、资金流向不清晰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和管理完善建议,包括加强预算监管、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等。
与国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了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亟需改进的地方。
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并展望未来,强调了未来应注重科技创新和规范管理。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在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仍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现状、问题、改革、完善、建议、国外对比分析、总结、展望、强调。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涉及国家财政和科技领域的重要调配和管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涉及到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需要协同合作,实现科技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科技领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给财政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加强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亟需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发展形势和经济发展需求。
如何提高财政科技支出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如何解决科技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和科技项目评价标准的问题,都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探讨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对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提出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科技支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监管机制,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二是财政科技支出过于分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难以实现科技发展的协同效应;三是财政科技支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腐败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
2 财政科技支出指标解析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科技拨款新旧科目 的关系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制定了《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并从2007年1 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 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建立了全新的政府支出功 能分类体系,以便更加客观清晰地反映政府 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目标取向。
见表3.2 2007年科学技术功能财政预算科目
见表3.3 财政科技拨款新科目与旧科目对照 表
财政科技支出科目改革
旧科目
三项费 事业费 基建费 其他
新科目
科技管理事务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条件与服务 社会科学 科技普及 科技交流与合作 其他
19
国家财政支出 89857亿元
中央、地方财政支出构成
财政R&D 1341亿元
地方R&D 22.7%
政府资金 1358亿元 23.4 %
24
财政科技支出
中央财政 1728亿元 53.2 %
地方财政 1522亿元 46.8 %
相关R&D科目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条件与服务 科技交流与合作
财政R&D支出
中央财政R&D 1037亿元、77.3%
支出按功能分类后再按经济分类,除了要细 化预算,说明政府各项职能的具体支出差别 ,如是发了工资,购置低值易耗的办公用品 ,还是购置资本性资产外。重要一点,就是 方便对政府的支出进行经济分析。
(四)新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与原支出科目 对应衔接
由于分类标准、科目涵盖内容不同,新的支 出功能分类科目与原支出科目之间并不存在 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旧的支出类、款、项 科目是按基本建设、事业费、行政管理费等 经费性质设置的,而新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完全按政府职能活动确定,由此导致新旧科 目之间必然存在内涵上的差别。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摘要】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指出存在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接着探讨了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包括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等。
论述了完善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即加强监督、完善政策法规等。
结论部分展望了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未来发展,并再次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改革与完善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面临挑战,需要不断改革完善,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现状、改革、完善、重要性、分析、必要性、方向、措施、展望、前景、再强调、必要性。
1. 引言1.1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现状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政府对科技支出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资金使用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
由于科技支出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现状还体现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信息共享不足等方面。
由于科技支出涉及到多个领域和部门,如果各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就容易导致资源重复使用或者错失发展机会的情况发生。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现状虽然有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只有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透明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支出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改革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改革是当前财政领域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迅速进步和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增长,财政科技支出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必须正视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相关改革。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4
对策和建议
章节副标题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
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比例, 提高科技研发经费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的支持
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 管理,提高投入效益
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科研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 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 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不足,缺乏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资金监管不力,挪用侵占时有发生
资金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资金使用不当
挪用侵占:部分资金被挪用或侵占,导致科研项目无法正常进行
中国财政科技 投入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及对 策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国 财 政 科 技 投 入 管 理 现 状
03
中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
04 对 策 和 建 议
05 案 例 分 析
06 结 论 和 展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绩效评价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不公开 等 改进措施:加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推动财政 科技投入的优化和提升。
03
中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章节副标题
投入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
财政科技投入占 GDP比重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差距
财政科技投入结 构不合理,基础 研究投入不足, 应用研究投入过 多
财政科技投入的来源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目前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式和影响
【摘要】财政科技投入的领域主要是科技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领域和市场发育不完善领域。
财政投入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财政资金投入所发挥的效能,即从符合性、创新性、成熟性、经济性与带动性等方面来评估财政资金投入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产出却不尽如人意。
原因在于缺乏绩效管理理念,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通过全面系统地评价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产出效益和使用效率,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的思路。
对财政科技投入的功能、绩效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为实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财政科技投入的功能与绩效剖析
财政科技投入的功能剖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科学产品带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特征,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知识时,必然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①。
政府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职能从制度上加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以及应用的规划和指导,增加市场所需科技产品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失灵现象。
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还存在着市场发育不完善问题,即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大政府、小市场”现象②。
就科技领域
而言,所谓的“小市场”是指发展中国家市场一般存在着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即使本应由企业发挥作用的领域,企业也不一定会进入;所谓“大政府”是指发展中国家政府已习惯于介入科技活动的各个领域,如果处于“赶超阶段”,就更需要依靠政府“集中力量”、“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科技发展。
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政府财政在生产性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是完全退出的问题,相反还需要加强投入力度,适当提高比例,使政府对全社会的科技总体投入起到引导作用。
因此,财政科技投入不仅要投向市场失灵领域,而且要投向因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企业投入不足但又亟需发展的技术领域。
根据以上分析,财政科技投入重点领域应确定为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科技领域,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技术领域以及一些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主导产业等竞争性领域。
同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
中央财政作为国家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投入重点领域为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共性研究及航空航天、国防等战略性技术领域等公共科技领域。
这些领域的研究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对综合国力和国家威望的提升之外,这些研究还能促进应用研究的发展,从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而地方财政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主要机构,其投入的方向应该是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能够迅速产业化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关系到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关系到地方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的应用技术
研究。
通过对应用技术和地方重点产业的投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特征。
财政投入的基本目标是追求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益性(Effectiveness),简称“3E”目标③。
财政投入的经济性。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限,而社会公共需求却有其无限扩张性。
在收入规模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即公共财政支出内部各构成要素要符合社会共同需要的目的,且各构成要素占公共支出总量的比例协调、合理。
财政投入的效率性。
财政收入进入分配领域后,初次分配由各级政府行使分配职能的财政部门完成,对财政资源总量进行整体安排;再分配则由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根据本单位预算具体耗用。
财政投入的效率性以支出使用环节为重点,考察财政支出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财力等要素的比较关系。
财政投入的效益性。
财政投入的效益性是指财政投入与所产生效果之间的关系。
由于财政分配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
为此,财政支出的效益也要从不同领域的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可以表现为财政支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以表现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还可以表现为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等。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财政科技投入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
建立在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并结合科技绩效的特征,遵循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绩效评价的时限应该从立项下拨经费到结题出成果的全过程,绩效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技术目标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等多个方面。
一、分类评价原则。
科技活动具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目的,呈多样性,科技项目是以科技活动作基础的,所以亦具有多样性。
项目评价如果不分类,则纷杂无章,很难进行可比性评价。
二、价值导向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体现绩效目标实现价值的,既定的绩效目标就应该通过设计的指标及其评价得以实现。
三、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项大量的、经常的、长期的活动,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又是科技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保证绩效评价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使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方法简便易行,指标应易于采集数据和具有可操作性。
四、整体性和合理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对象全过程,指标取自立项目标、投入、运作、产出乃至结果的构成部分,并筛选其构成多因素中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特征要素,在权重上予以科学的赋值。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可以从符合性、创新性、成熟性、经济性、带动性几个方面来衡量,以这5个特性为基础构成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二级指标,在每一项二级指标下面分设各项三级指标,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结论
通过绩效评价来衡量财政科技投入的成效,进而建立基于绩效评价的预算控制制度,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的有效性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全过程的财政资金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中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政府部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制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