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叠合梁细则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ab5e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e.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的安全技术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在开始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的审核,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区域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安全管控措施,如搭设安全防护网、警示标识等;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合理的施工道路、施工平台和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出行和作业空间的安全。
4.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钢和混凝土是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材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 对施工工艺的控制: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包括预埋件的安装、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控制、钢筋的布置等,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6. 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同时,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
管理,包括对施工人员的身份审核、安全用具的配备、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等。
7. 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制定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具体的施工安全技术规定应根据当地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定和执行。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二篇)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eaf34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4.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安全责任主体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相关监理单位。
第三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质量、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应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第五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七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
第八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标准,达到使用要求。
第九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三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指示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合理设置施工通道和临时保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行。
第十三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对焊接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等特殊施工环节进行专项技术培训,设立专业人员负责操作和监管。
第十四条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勘探、临时工程设施和材料堆放等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监督,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第十五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的安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第十六条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七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依法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章施工质量和安全检查第十八条施工中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劣质材料和偷工减料。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2)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e43eba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0.png)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是一种结构形式,由钢梁和混凝土组成,常用于大跨度、大荷载的桥梁和建筑物。
下面是一个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方案:
1.预处理:确定设计方案,包括梁的尺寸、钢材规格、混凝土配合
比等;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流程。
2.材料准备:采购符合要求的钢材和混凝土原材料,包括钢板、钢筋、混凝土等。
3.钢梁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将钢材切割、焊接成相应的梁形;进
行质量检测,确保钢梁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
4.模板安装:根据钢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钢砼叠合梁的模板,并
进行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稳定和精确度。
5.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部铺设钢筋,包括纵向钢筋
和横向钢筋,同时进行固定和连接。
6.混凝土浇注:预留好浇注口,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准备好混凝土,
使用抽水机进行浇注,同时进行振捣和密实处理。
7.养护: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保持梁体湿润、避免受到外力和热
量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模板拆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进行钢梁表面
的处理和防护。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具体施工过程还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在施工中要注意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9199e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c.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一、前言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在建筑和桥梁中广泛应用。
然而,在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保障工程安全和人员安全,我们需要制定规范和技术规定,为施工提供保障。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合适的材料。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质量稳定可靠。
2.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
3.配置专业人员。
施工团队必须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
4.设计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分配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5.安全措施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准备,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防护等。
三、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全程注意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具体安全注意事项如下:1.确定安全区域。
在施工区域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区域,并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并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防护。
3.做好防护措施。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保险绳等,确保工人的安全。
4.注意防火防爆。
在作业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禁止使用明火操作,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
5.检查材料质量。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材料质量。
6.确保设备齐全。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必须齐全,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需提前完成。
四、施工后的验收工作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查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4c8f9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a.png)
1. 叠合柱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
2. 采用实配法确定叠合柱框架柱端弯矩设计值及叠合柱、框架梁剪力设计值;
3. 叠合柱、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最小抗剪截面验算时剪力设计值扣除钢管抗剪强度,受剪承载力计算时考虑钢管抗剪强度;
4. 偏心受压叠合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5. 叠合柱轴压比计算方法;
6. 叠合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7.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8. 偏心受压、偏心受拉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9.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轴压比计算方法及轴压比限值;
10. 叠合柱、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构造措施;
11. 钢筋混凝土梁与叠合柱连接;
12. 叠合柱柱脚设计;
13. 叠合柱结构施工及验收。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5b9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3.png)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1.材料准备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
钢材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设计强度等参数进行确定。
2.钢梁安装首先,要对标高进行测量和标定,确定钢梁的位置和高程。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桥墩或支座上预先安装好悬臂钢梁,并进行初步校正。
校正方式可以采用水平仪、经纬仪等工具进行调整,确保悬臂钢梁的位置和高程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在钢梁安装完毕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首先,要将脚手架搭设在悬臂钢梁的下方,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和脚手板。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设和钢筋的布置。
模板应按照要求搭设牢固,不得有漏筋、空隙等现象,钢筋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流动性,保证其在模板内均匀流动,并避免空隙和气泡产生。
其次,要控制好浇筑间隔时间,避免出现冷缝和浇筑接口不良的情况。
最后,在浇筑完成后,要对浇筑面进行养护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5.钢砼叠合梁连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砼叠合梁的连接工作即可进行。
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法。
焊接方法要求焊缝均匀牢固,焊缝的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螺栓连接时,要选用合适的螺栓规格和型号,确保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6.防水处理7.验收与维护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梁体的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梁体的规格、尺寸、强度等参数的符合程度,焊缝、螺栓连接等的质量情况。
同时,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要定期对梁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位,以确保梁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本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63a6c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7.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本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并确保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得到充分考虑和解决。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包括设计、材料选取、施工组织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设计方案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结构计算、梁的尺寸、质量要求等内容,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2 材料选取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前,必须对所需材料进行检查和选择。
钢材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必要的检测。
3. 施工组织与安全措施3.1 施工组织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应包括工人的组织、分工和安排、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等。
3.2 工人安全培训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前,必须对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梁的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内容,以确保工人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3 施工现场管理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及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通风。
同时,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3.4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工人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同时,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
4. 质量控制措施4.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对钢材、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把关,以及对梁的尺寸、构造和表面质量进行检查。
4.2 质量验收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梁的质量进行验收。
质量验收应包括对梁的尺寸、构造和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叠合梁产品标准
![叠合梁产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47e8f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3.png)
叠合梁产品标准类别:标准编制:审核:批准:版次:A01.目的本标准规定叠合梁的构造、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吊装存放和运输。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将钢筋混凝土梁下部结构事先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制,后期在其上部浇筑一定高度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梁。
3.标准内容3.1产品构造叠合梁基本构造形式(见图1)图13.2要求及检验方法3.2.1外观质量叠合梁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目测外观质量,必要时用钢直尺和放大镜测量板面裂缝的长度,掉角、蜂窝的大小等数据,并做记录。
表1 叠合梁外观质量标准检验项目公司要求国标要求GB50204-2002(2011 版)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构件内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出厂不允许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它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泥浆而形成的石子外露出厂不允许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它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出厂不允许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它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出厂不允许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它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出厂不允许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它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不允许有害裂缝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它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铁件松动出厂不允许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阳角破损 ≤30mm)缺棱掉角(阳角破损≤ 30mm ),其它不允许 清水混凝土构件内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 陷其它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色差、油污、起皮、麻面、脚印等,外立面为一级面;其它面为二级面;出厂不允许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其它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清理 泡沫、胶带、飞边清理出厂不允许//产品标识 准用证、盖章(喷码) 标识 内容根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文件执行,具体位置见 3.2.23.2.2 准用证、盖章标识(喷码)位置:3.2.2.1 准用证张贴位置:侧边靠左,距左及下方200mm ,且牢固,如下图示; 3.2.2.2 盖章标识位置:侧面剪力槽上方,如下图示;3.2.2.3 喷码位置:构件侧面右下角,距底边50mm ,距端面200mm ,如下图示:盖章位置示意图准用证/喷码位置示意图200mm200mm200mm注:准用证和盖章标示为标准要求,如项目有特殊要求进行喷码,则取代盖章标示。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f05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是指在梁的截面上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材来构成梁的结构形式。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施工方案:
1. 设计方案:根据梁的跨度、荷载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确定钢砼叠合梁的主要尺寸和结构形式。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钢筋、混凝土和钢材。
3.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方案,将钢筋进行加工,包括剪切、弯曲等工艺,制作出符合梁的要求的钢筋骨架。
4. 钢材加工:根据设计方案,将所需的钢材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5. 预制混凝土构件: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骨架置于模具中,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构件。
6. 焊接:将预先加工好的钢材焊接到混凝土构件上,形成钢砼叠合梁。
7. 安装:使用吊装设备将钢砼叠合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
8. 检查和修整:安装完毕后,对钢砼叠合梁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整,确保梁的质量和安全。
9. 防护和维护:根据要求,对钢砼叠合梁进行防护和维护,延长梁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可能会因梁的具体要求和工程条件而略有不同,上述只是一个基本的施工流程参考。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进行具体操作,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ad5ab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5.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必须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施工准备。
(2)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查和修整,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无杂物和障碍物。
(3)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安全规范和具体操作要求。
2.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施工安全警示标志,并明确标示危险区域,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安全护栏,封锁危险区域,并设置合理的进出口,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现场应配备合格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
3.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耐磨手套等。
(2)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禁止吸烟、乱丢垃圾、携带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现场遵守安全规范,切实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组装和安装(1)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组装和安装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严禁无经验、无资质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
(2)梁体的吊装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吊装工具和设备,严禁以梁体的螺栓连接或焊接处作为吊装点。
(3)梁体的安装要按照施工方案和图纸的要求进行,严禁随意操作和修改。
(4)在梁体安装过程中,要保持梁体的稳定,避免振动和位移,防止因不当操作而导致梁体的破损或坍塌。
5.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浇筑施工(1)浇筑前,要确保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工作符合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验收。
(2)浇筑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流动和填充,避免出现空洞和缺陷。
(3)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控制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和高度,避免因流动过快而造成的边坡坍塌和意外伤害。
(4)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防止因养护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3)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c4b398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3.png)
知识创造未来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是一种结构组合形式,它是由钢板梁和砼梁组
成的。
以下是一种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方案:
1. 梁砼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和梁截面尺寸,制作钢板
梁的模板,并在模板底部设置隔离层,以避免钢材与砼粘结。
2. 钢筋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制作钢筋
并进行预埋。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构造要求和受力要求。
3. 钢板安装:在预埋钢筋的基础上,安装钢板梁。
根据设
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正确安装钢板梁,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4. 砼浇筑:在钢板梁安装完成后,进行砼浇筑。
砼浇筑应
按照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并注意振实和密实。
5. 养护:砼浇筑完成后,对梁体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应符
合砼强度要求,并设置适量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梁体的质
量和使用寿命。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的具体细节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措施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合理性。
1。
钢混凝土叠合梁细则
![钢混凝土叠合梁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6c647df76eeaeaad1f33042.png)
目录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1)1.1工程概况 (1)1.2专业工程特点 (1)1.3监理依据 (1)2.监理工作流程 (2)3.监理工作要点 (2)3.1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2)3.2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 (3)3.3测量控制 (4)3.4临时支墩、压重区支撑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4)3.5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5)3.6部件组装、防腐涂装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6)3.7运输、吊装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9)3.8成梁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10)3.9混凝土桥面板控制要点 (11)4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11)4.1 监理工作方法 (11)4.2 监理工作措施 (11)钢箱梁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1.1工程概况1.2专业工程特点1.2.1为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钢梁的有关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必须严格遵守《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的有关要求,对各主要工艺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细则。
需研究优化焊接工艺、组拼工艺技术要求,细化工艺流程,并严格执行。
1.2.2施工时先搭设临时墩。
工厂分别预制钢梁、横梁,运至现场后,吊装中段钢梁。
再整体吊装端段钢梁,钢梁安装就位后,拼装钢梁间的横梁、桥面板。
绑扎桥面板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墩,施工桥面铺装及护栏,成桥。
1.2.3主体结构板材采用Q345qD低合金钢;剪力键采用普通碳素特种钢,其技术标准应符合(GB10433-2002)的规定;高强螺栓为M22高强螺栓,采用大六角高强螺栓,机械性能等级为10.9S级,其设计预应力为190KN,高强螺栓为摩擦型,连接接触面做喷砂并涂无机富锌漆,要求摩擦系数不小于0.4;现浇混凝土桥面板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防水W8),每立方混凝土内掺50kg钢纤维。
1.3监理依据1.3.1《城市桥梁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3.3《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1.3.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3.5《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1.3.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1.3.7《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1.3.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3.9已经审批的《监理规划》1.3.10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图设计2.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流程图图1 3.监理工作要点3.1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3.1.1工程准备工作控制要点3.1.1.1施工单位资质审查:由于钢结构工程专业性较强,对专业设备、加工场地、工人素质以及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及检验制度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资质和管理水平相当重要。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文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3aa2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4.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的安全性,加强施工管理,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应按照本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本技术规定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第五条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六条相关人员应持有效的安全操作证书,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作业。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机械的选用、操作方法、施工工期等内容,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方可施工。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选用符合要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察,了解隐患及工程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为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包括警示标志、警示标牌、安全网等,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第三章施工操作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操作知识。
第十三条施工人员在操作钢与混凝土迭合梁前,必须了解梁体结构特点和相关要求,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第十四条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相关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五条施工人员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浇筑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浇筑,并及时进行振动和压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第十六条施工人员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焊接时,应熟悉焊接工艺,确保焊缝的质量。
第十七条施工人员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搭接时,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搭接,并进行必要的固定,确保梁体的稳固性。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597b9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c.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据很紧要的地位。
由于它具有优异的抗弯承载本领,因此在大跨度荷载大的地方有侧紧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由于它的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工人必需实行一些安全技术措施来保护本身和建筑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钢和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的安全技术规定。
一、梁体制作1.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加工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017的规定,加工过程中必需检查钢材完好性和钢筋质量。
要充分利用设备的自动掌控功能,避开人工高空作业。
2.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模具制作时必需符合国家标准GB50017的要求,如要用留矾锚章或其他固定措施加固模具,确保模具的稳定。
3. 浇筑混凝土时,要遵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规定和要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合格,同时避开混凝土漏浇和凹凸不平的情况发生。
二、基础工程1. 在梁基础施工现场要设立安全标志并分开安装钢筋和混凝土生产区域。
要对基础的承载本领进行评估,确保基础的强度充足施工要求,并严格掌控其变化。
2. 基础施工前应严格依照构造设计文件的规定并进行放样、检查和验算。
同时,要避开基础中的土方坍塌。
3. 应使用地震勘查结果为依据,在建设地点上安置耐震设备,为求防地震服务。
三、梁吊装与安装1. 钢和混凝土迭合梁的吊装和安装时,必需重视吊装工作的安全和质量问题,确保吊装过程平稳和安全。
2. 吊装方案的实在订立应表述吊装场地平台的建立、监控现场、露天安置演练区等内容。
并且,订立承重锁定规定。
3. 吊装时必需依据混凝土梁的尺寸和重量,细心订立吊装计划,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和吊具,保证吊装时重心稳定,防止意外事故。
4. 在完成吊装后,必需进行检查和调整混凝土梁的水平和垂直度。
特别是,在多个梁体叠置的情况下,必需充分估量它们之间的支撑和相互作用。
四、混凝土梁加固1. 混凝土梁加固前,应依据设计要求和实在情况选择加固方案。
工人必需了解加固方案的每一个步骤,力求每一步都正确无误。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f7a152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9.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其施工安全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做好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工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规定来指导施工现场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基础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安全技术规定。
一、基础准备1.地基处理在施工钢与混凝土迭合梁前,首先需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包括土壤平整、坑槽清理和地基加固等工作。
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应确保场地平稳,并清理坑槽内的杂物和泥土。
2.材料准备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和施工用具等。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准备时,应检查其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规定标准,并派专人对材料进行储存。
二、施工过程1.钢筋组织与焊接在进行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前,需要对钢筋进行处理。
首先,要确保钢筋的相互垂直和平行,以保证钢筋的布置准确。
其次,要进行钢筋的焊接工作,保证焊工的技术水平,并严格按照焊接规程进行操作。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的关键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
首先,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防护措施,避免漏浆和混凝土外流。
其次,应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合理选择浇筑方法,避免浇筑过厚或过薄。
最后,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协同作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固结钢与混凝土迭合梁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固结工作,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固结包括悬挂固结和支撑固结两种形式。
悬挂固结主要是通过悬挂装置将钢与混凝土迭合梁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支撑固结则是通过支撑装置来支撑梁体,使其稳定。
三、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设施在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包括安全围挡和警示标识等,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工作区域,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在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钢混叠合梁设计施工要点
![钢混叠合梁设计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ddacf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d.png)
钢混叠合梁设计施工要点1结构设计要点1.1主梁结构设计50m跨径叠合梁,顶板统一采用12mm,底板采用16mm、30mm、腹板采用12、20mm,牛腿底板采用30mm,普通横隔板采用12mm,支座横隔板采用20mm;顶板加劲采用12x140mmⅠ字肋加劲肋;底板采用12x160mmⅠ字肋加劲肋,腹板水平加劲10x150mmⅠ字型加劲肋;腹板横向加劲12x160mm半环型加劲肋。
60m跨径叠合梁,顶板采用20mm、12mm,底板采用20mm、36mm、腹板采用14、20mm,牛腿底板采用30mm,普通横隔板采用12mm,支座横隔板采用20mm;顶板加劲采用12x140mm Ⅰ字肋加劲肋;底板采用12x160mmⅠ字肋加劲肋,腹板水平加劲10x150mmⅠ字型加劲肋;腹板横向加劲12x160mm半环型加劲肋。
1.2焊缝设计A. 焊缝质量等级:纵、横向对接缝:I 级;角焊缝:II 级。
B. 钢箱梁焊缝说明a) 顶板、底板、腹板的横向和纵向焊缝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b) 腹板与顶底板的焊接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c) 标准横隔板与顶底板、腹板的焊缝采用双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8mm;d) 墩顶处的支承横隔板与顶底板、腹板的焊缝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e) 挑臂腹板与挑臂翼缘、主梁顶板和腹板的连接采用双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9mm;f) 顶板纵向U形加劲肋与顶板的连接为部分熔透坡口焊与角焊缝组合焊接,坡口深度6.4mm,总有效焊缝厚度不小于8mm;g) 底板纵向加劲肋与底板的连接为普通双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8mm(加劲肋板厚12mm)、12mm(加劲肋板厚18mm);h) 挑臂外侧封板与顶板的焊接、封头横隔板与顶底板及腹板的焊接均为普通单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9mm;i) 普通横隔板加劲肋与隔板的连接为普通双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6mm;支点横隔板加劲肋与隔板的连接为焊脚尺寸10mm普通双边角焊缝;j) 腹板水平、竖向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为普通双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8mm(加劲肋板厚12mm)、11mm(加劲肋板厚16mm);k) 其他的一般加劲板件与母板的连接为普通双边角焊缝,焊脚尺寸为6mm;l) 图中焊脚尺寸与本焊缝说明有不符者,以本说明为准;m) 抗震挡块加劲与底板及隔板的连接为双边坡口角焊缝,坡口深度、钝边厚度、坡口角度参照相关规范执行;1.3防腐涂装设计本工程钢箱梁及槽型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按《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执行。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模版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169e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0.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规范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作业,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作业。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指的是在混凝土梁的顶部设置钢梁,两者相互迭合的一种结构形式。
第三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的制定、应用和监督,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规程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第四条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本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第五条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各项任务、分工、要求。
第六条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材料、技术要求等。
方案应经有关专业人员审查并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七条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勘察,确定地基、地质、环境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第八条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改造和加固工作,确保设施的稳定可靠。
第三章施工安全措施第九条临时设施的搭设和拆除必须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并按照规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施工现场周边的临时设施应设置警示标志,保证施工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第十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十一条当需要进行危险作业时,应按照相关工程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进行施工。
必要时应设置临时防护措施和安全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高处作业时,应安装并使用合格的安全网,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并正确使用安全带。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安全监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上报项目负责人。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应按照规定的工程质量及安全技术标准进行验收。
验收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并做好相关记录。
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梁技术规程
![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梁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3452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1.png)
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梁技术规程一、概述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梁是由钢梁和混凝土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梁的设计、制作和安装,确保其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二、材料1.钢材采用Q235、Q345或Q420等碳素结构钢,其机械性能符合GB/T 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标准要求。
2.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30-C60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080-200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的要求。
3.螺栓和焊接材料采用符合GB/T 5782-2000《螺栓连接结构用高强度六角头螺栓》和GB/T 5117-1995《焊接用气体保护焊丝》标准要求的材料。
三、设计1.受力分析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梁在使用中会受到自重、荷载、温度变化等多种作用力的影响,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大小。
2.截面设计截面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梁截面设计应符合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2)混凝土板厚度不得小于60mm,砂浆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3)混凝土板与钢梁焊接处应设置锚固件。
3.连接设计连接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梁与混凝土板采用螺栓连接,螺栓直径不得小于M20。
(2)螺栓连接应设置垫圈,厚度不得小于3mm。
(3)螺栓连接应均匀布置,间距不得大于300mm。
(4)焊接应符合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四、制作1.钢梁加工钢梁加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梁应进行除锈处理,表面清洁干净。
(2)钢梁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公差不得大于±2mm。
(3)钢梁的切割、钻孔等加工应使用专业设备进行。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以下要求:(1)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模板检查,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2)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严格控制水灰比。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振捣措施,保证混凝土密实。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2)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d1550b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4.png)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是一种结合了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梁体结构,它具有钢筋混凝土梁和钢梁的双重优点,既能满足大跨度
和大荷载要求,又能充分利用钢结构的高强度。
下面是一
个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方案:
1. 施工准备:确认梁的型号和尺寸,准备好所需的钢筋、
板材和混凝土等材料。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安全、整洁。
2. 钢梁加工与预制:根据设计要求,将钢梁进行加工,包
括切割、焊接、打孔等工艺。
同时将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
部位的孔位进行预制。
3. 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梁的预留孔位中安
装钢筋,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和间距。
同时根据需要,在
钢梁上安装斜撑和连接件等附属构件。
4. 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将预制的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部
位卡入预留孔位,然后用螺栓等固定件固定钢梁与混凝土
梁的连接。
5. 现浇混凝土:在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现浇混凝土作业。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模板支撑系统或者喷涂混凝土方式进
行混凝土浇注。
6. 确保固结: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前,进行定型支撑,保证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稳定性与强度。
7. 后续施工: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后续的拆模、检验和修
补等工作。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防水、防腐、防火等处理。
以上是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方案的一般步骤,具体的施工方
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
时,需要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和相关设备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文(二篇)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591c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d.png)
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范文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定,以下是一份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安全技术规定的范文,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本技术规定制定。
第二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施工,包括设计、材料采购、制造、安装、验收等全过程。
第三条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指导钢与混凝土迭合梁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第四条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负责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第五条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制度,确保安全工作贯彻到位。
第六条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设计要求第七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经过合理的结构优化,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第八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设计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设计要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保证构件之间的一体化。
第十条钢与混凝土迭合梁的设计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明确相关的临时支撑和防护措施。
第三章材料采购及质量控制第十一条施工单位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钢材和混凝土等材料。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质量满足施工的要求。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要对采购的钢材进行防腐处理,以保护钢材的使用寿命。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要对混凝土进行拌和工艺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材料使用台账,记录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备查验。
第四章施工安全措施第十六条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和措施。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划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畅通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1)1.1工程概况 (1)1.2专业工程特点 (1)1.3监理依据 (1)2.监理工作流程 (2)3.监理工作要点 (2)3.1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2)3.2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 (3)3.3测量控制 (4)3.4临时支墩、压重区支撑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4)3.5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5)3.6部件组装、防腐涂装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6)3.7运输、吊装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9)3.8成梁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 (10)3.9混凝土桥面板控制要点 (11)4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11)4.1 监理工作方法 (11)4.2 监理工作措施 (11)钢箱梁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1.1工程概况1.2专业工程特点1.2.1为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钢梁的有关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必须严格遵守《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的有关要求,对各主要工艺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细则。
需研究优化焊接工艺、组拼工艺技术要求,细化工艺流程,并严格执行。
1.2.2施工时先搭设临时墩。
工厂分别预制钢梁、横梁,运至现场后,吊装中段钢梁。
再整体吊装端段钢梁,钢梁安装就位后,拼装钢梁间的横梁、桥面板。
绑扎桥面板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墩,施工桥面铺装及护栏,成桥。
1.2.3主体结构板材采用Q345qD低合金钢;剪力键采用普通碳素特种钢,其技术标准应符合(GB10433-2002)的规定;高强螺栓为M22高强螺栓,采用大六角高强螺栓,机械性能等级为10.9S级,其设计预应力为190KN,高强螺栓为摩擦型,连接接触面做喷砂并涂无机富锌漆,要求摩擦系数不小于0.4;现浇混凝土桥面板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防水W8),每立方混凝土内掺50kg钢纤维。
1.3监理依据1.3.1《城市桥梁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3.3《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1.3.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3.5《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1.3.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1.3.7《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1.3.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3.9已经审批的《监理规划》1.3.10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图设计2.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流程图图1 3.监理工作要点3.1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3.1.1工程准备工作控制要点3.1.1.1施工单位资质审查:由于钢结构工程专业性较强,对专业设备、加工场地、工人素质以及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及检验制度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资质和管理水平相当重要。
因此,资质审查是重要环节,其审查内容:施工资质经营范围是否满足工程要求;施工技术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及检验制度是否满足工程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考察施工企业生产能力是否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3.1.1.2焊工素质的审查: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施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3.1.1.3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方案审核审批。
结合专家评审意见重点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源组织、技术可行性、安全性。
重点审核专项方案中的图纸转换、胎架拼装、施工测量、钢箱梁制作拼装工艺、焊接工艺、临时支墩稳定性、交通组织、地下设施保护、吊装、涂装工艺、施工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保证专项方案的指导性、可操作性,保障施工的安全。
3.2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3.2.1钢板材料:钢板材料必须按不同等级、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确认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准投入使用。
进场时由监理按照规定频率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试验,按合同和相关标准要求,承包方应对进厂钢材,按批号抽取一定比例(一般应不少于总批数的10%)进行复验。
监理对复验的抽样、加工、试验过程旁站,对试验结果和抽样数量审查认可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3.2.2板单元制造前需先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监理检查焊工是否有焊工证,要求持证上岗。
在制备焊接工艺评定试板时,除选择试板厚度符合评定试件厚度对工程厚度的有效适用范围,母材材质、焊接材料、坡口形状和尺寸符合工程设计图要求,试板焊接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要求外,试板的尺寸还应满足所制备试样的取样位置和数量的要求。
3.2.3试板施焊后,焊接检验员作试板外观检查,合格后,按照规定:有无损探伤要求的试板,焊接检验员开出“无损检测委托单”,由焊接试验室将试板送无损探伤室。
探伤合格后,仍由焊接试验室将试板送金加工工序加工试样。
无损探伤报告交焊接试验室。
无无损探伤要求的试板,焊接试验室将试板直接送金加工工序加工试样。
试样加工完毕,由焊接试验室送理化室进行试验,理化室将试验报告连同试样送焊接试验室。
焊接试验室焊接技术员整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资料,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
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不合格的,应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召集有关人员分析原因,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3.2.4焊接材料:焊接用的焊条、焊剂、焊丝和施工用的保护气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焊接的专门规定,应符合GB/T 5293-1999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 10045-2001 《碳钢药芯焊丝》的标准。
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观察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按要求抽查1%且不少于10 包。
3.2.5涂装材料:钢结构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的型号、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观察按桶数抽5%,且不应少于5桶。
3.3测量控制3.3.1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控制审核测量仪器的校对时间是否有效日期内,审查校对保报告。
测量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具备测量能力和测量员资格。
3.3.2永久性控制点控制定位测量时,以所提供的有等级的两个控制点坐标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利用其余控制点标反向测量校核;属控制点坐标有误时,应及时通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甲方代表进一步证实;属放样本身轴线有误,应重新放样。
所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施工单位应妥善保护,当坐标控制点位于建筑物内或施工过程可能会破坏时,应在单体定位后,引至安全地方固定好。
3.3.3验线控制部位定位放线的验线,首先检查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再检查四廓尺寸以及轴线间距,最后要检查各轴线,特别是主轴线的控制桩位是否准确和稳定。
3.4临时支墩、压重区支撑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3.4.1临时支墩扩大基础质量控制3.4.1.1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临时支墩扩大基础验算》及设计尺寸,确保基础的稳定和安全性;督促组织施工技术交底会。
3.4.1.2垫层必须铺筑均整密实,扩大基础、临时支墩中心位置放样后复查坐标,确保坐标的准确性,要核验扩大基础、临时支墩之间的相互关系。
3.4.1.3浇注混凝土前对所有模板、支架的、加固支撑位置、尺寸、顶面高程进行检查,防止鼓模、变形。
3.4.1.4在混凝土浇注时,监理进行旁站检查并要求施工单位有专人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应有应急措施,准备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处理,确保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浇注过程中重点对到场砼坍落度、和易性、砼浇注振捣工艺、砼抽检试块制作等进行监控。
3.4.2临时支墩钢桁架质量控制3.4.2.1审核钢桁架临时支墩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保证临时支墩安全可行性。
3.4.2.2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桁架节的制作质量,运往安装现场后必须经过进场检验和验收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对连接点、平整度、垂直度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控制,保证该支墩的安全可靠。
3.4.3压重区支架体系质量控制3.4.3.1审核《压重区碗扣式支架搭设专项方案》,审查支架基础验算、支架计算书及施工图。
3.4.3.2为减小支架变形、保证结构安全和线路线形,支架施工前需对支架基础进行处理。
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为保证支架的承载力,基础回填夯实达到95%后方可在其上面搭设支架。
3.4.3.3支架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监理审查支架施工方案时重点审查其安全可靠性,初始间隙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因素对支架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有效措施,以防止支架的变形量,经监理核查认定后予以实施。
支架设计、模板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受力明确,便于安装和拆除。
检查支架剪力撑的设置和搭设质量。
3.5焊接工程质量控制3.5.1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如发现焊缝检验中同一焊工钢印经常缺陷,应发监理通知及时处理,以避免工艺缺陷发生。
3.5.2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表表13.5.3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3.5.4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3.5.5不合格焊缝要进行返修,且返修次数不宜多于2次;第二次返修后,若仍不合格,应查明原因,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第三次返修。
3.6部件组装、防腐涂装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要点3.6.1部件组装3.6.1.1板单元及零部件必须经过全面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参与梁段组装,构成各梁段的板单元及零部件应编号并记录清楚其所在的部位。
梁段制造的各阶段报验单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后,进行各部组装,各部件组装应设置专用平台和装配胎具,组装的零部件点焊应先用与焊接同等的焊丝或焊条,定位焊缝长度一般控制在40~60mm,间距400~600mm,定位焊缝高度为设计焊缝高度的1/2。
组装允许偏差如下表:组装允许偏差表2箱形梁组装允许偏差值(mm)表33.6.1.2为确保钢箱梁顺利架设,钢箱梁在预拼装场进行预拼装,若发现梁段尺寸有误或预拱度不符时,即可在预拼装场进行尺寸修正和调整匹配件尺寸,从而避免在高空调整,减少高空作业难度和加快吊装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