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排斥反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
AMR是肾移植后期常见的排斥反应类型,严重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和患者的预后。
制定防治专家共识的必要性
针对AMR的防治,制定专家共识有助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防治效果,改善患者 预后。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
AMR的发病机制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AMR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抗体、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危险因素
包括供受者HLA配型不合、多次输血 、妊娠、既往移植史、免疫抑制不足 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AMR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寒战、移植肾区疼痛、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 。严重者可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DSA检 测、补体活化产物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辅助评估移植肾结构和功 能。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副 作用,如感染、肝肾毒性 、高血糖等,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免疫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免 疫球蛋白等指标,以指导 药物治疗。
新型药物研发趋势及前景
生物制剂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生产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更低的副作 用,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
小分子抑制剂
针对免疫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设计的小分子药物,具有口服活性、高选择性等 优点,如JAK抑制剂等。
细胞疗法
通过改造和培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回输体内以调节免疫反应,如间充质干细胞( MSC)疗法等。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与实 践
免疫吸附技术原理及应用范围
AMR是肾移植后期常见的排斥反应类型,严重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和患者的预后。
制定防治专家共识的必要性
针对AMR的防治,制定专家共识有助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防治效果,改善患者 预后。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
AMR的发病机制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AMR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抗体、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危险因素
包括供受者HLA配型不合、多次输血 、妊娠、既往移植史、免疫抑制不足 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AMR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寒战、移植肾区疼痛、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 。严重者可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DSA检 测、补体活化产物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辅助评估移植肾结构和功 能。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副 作用,如感染、肝肾毒性 、高血糖等,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免疫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免 疫球蛋白等指标,以指导 药物治疗。
新型药物研发趋势及前景
生物制剂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生产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更低的副作 用,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
小分子抑制剂
针对免疫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设计的小分子药物,具有口服活性、高选择性等 优点,如JAK抑制剂等。
细胞疗法
通过改造和培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回输体内以调节免疫反应,如间充质干细胞( MSC)疗法等。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与实 践
免疫吸附技术原理及应用范围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03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预防策略
术前免疫评估与干预措施
免疫风险评估
在肾移植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免疫 风险评估,包括既往病史、免疫相关 指标等,以识别潜在的高风险患者。
免疫干预措施
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术前免疫干预 措施,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免疫 调节治疗等,以降低术后抗体介导排 斥反应的发生率。
01
免疫吸附
利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吸附剂吸附并去 除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降 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02
03
再次移植
在严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 的情况下,可考虑再次进行肾移植手 术。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综合考虑患者因素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免疫状态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AMR发生机制
AMR的发生涉及抗体、补 体、炎症细胞等多种免疫 成分,导致移植物功能受 损。
AMR临床表现
AMR的临床表现多样,包 括发热、蛋白尿、血尿、 移植肾功能减退等。
专家共识的目的和意义
提供防治指导
通过总结专家经验和最新研究成 果,形成针对AMR的防治共识, 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指导。
降低AMR发生率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遵医嘱 按时服药、定期随访、保持健康生活 方式等,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并促 进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04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方案及选择依据
免疫抑制剂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抗代谢药、烷化剂 、激素等,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 和功能,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严 重程度。
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多发生在移植数月或数年后,症状逐渐加重, 包括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
肾移植术后护理ppt课件
当尿量<200ml/h ,应控制补液速度;
尿量在200~500ml/h时,补液量等于尿量的70% 。葡 萄糖与林格液之比为1:1; 尿量 >500ml/h ,补液量等于尿量的50%。葡萄糖与林 格液之比为1:2~3;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补充钾和钙,以防止电解质平衡
失调
术后一般观察与护理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切口感染 真菌感染
术后如患者高热不退、咳嗽、咳 痰,应考虑肺部感染。护理中注 与长时间留置导尿有关,表现为 意加强病房管理,做好消毒隔离, 发热、尿路剌激征、尿检有白细 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有效咳嗽、 胞。在导留置尿管期间,保持引 排痰。用生理盐水 20m1加庆大 护理中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保 流系统密闭完整,更换引流袋时 霉素 4万单位雾化吸人,每日2— 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液及时 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注意无菌操作。保持会阴清洁, 3 次 更换。对移植肾区出现红、肿、 极易并发真菌感染。应合理使用 早晚2次会阴擦洗,预防泌尿道 热、痛炎性症状时给予红外线灯 抗生素,反对盲目预防用药,根 感染发生 照射 据病原选用抗生素,注意用最小 剂量及最短疗程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排斥反应的护理
最常见是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突起高热、寒 战、移植区胀痛、血压升高、尿量减少或无尿、体
重增加等症状。早期正确地发现移植肾排斥反应是
有效治疗和提高移植肾存活的关键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排斥反应的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性质,有否移植肾区
胀痛等情况
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 尿量减少是早期发现排
4、引流管的护理
若引流液为清黄色,量多,则有可能是尿漏、
淋巴漏或腹水,应及时将引流液送检,或诊断性
尿量在200~500ml/h时,补液量等于尿量的70% 。葡 萄糖与林格液之比为1:1; 尿量 >500ml/h ,补液量等于尿量的50%。葡萄糖与林 格液之比为1:2~3;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补充钾和钙,以防止电解质平衡
失调
术后一般观察与护理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切口感染 真菌感染
术后如患者高热不退、咳嗽、咳 痰,应考虑肺部感染。护理中注 与长时间留置导尿有关,表现为 意加强病房管理,做好消毒隔离, 发热、尿路剌激征、尿检有白细 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有效咳嗽、 胞。在导留置尿管期间,保持引 排痰。用生理盐水 20m1加庆大 护理中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保 流系统密闭完整,更换引流袋时 霉素 4万单位雾化吸人,每日2— 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液及时 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注意无菌操作。保持会阴清洁, 3 次 更换。对移植肾区出现红、肿、 极易并发真菌感染。应合理使用 早晚2次会阴擦洗,预防泌尿道 热、痛炎性症状时给予红外线灯 抗生素,反对盲目预防用药,根 感染发生 照射 据病原选用抗生素,注意用最小 剂量及最短疗程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排斥反应的护理
最常见是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突起高热、寒 战、移植区胀痛、血压升高、尿量减少或无尿、体
重增加等症状。早期正确地发现移植肾排斥反应是
有效治疗和提高移植肾存活的关键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排斥反应的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性质,有否移植肾区
胀痛等情况
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 尿量减少是早期发现排
4、引流管的护理
若引流液为清黄色,量多,则有可能是尿漏、
淋巴漏或腹水,应及时将引流液送检,或诊断性
移植排斥反应ppt课件
移植术前后的PRA高低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明 显有关。
-
33
(二)排斥反应的防治
1、HLA配型(组织配型) 2、免疫抑制剂 3、移植耐受的诱导 4、移植物等的预处理
-
34
1、HLA配型— 越接近,成功率越高。
HLA配型应包括对HLA-Ⅰ类分子和其Ⅱ类分 子的配型。尤其Ⅱ类分子的匹配与否,更关系到移 植物能否长期存活问题。
活化- 血栓形成- 缺血性坏死~ 血型不符、多次妊娠、反复输血、移植过~
-
13
2、急性排斥反应: 时间:数周~数月内 机制:①残留于供体移植物中的APC对受体的
免疫系统提供最初的抗原性刺激,激 活免疫应答~(direct path) ②通过受体的APC对移植物抗原的识别 后,再刺激并激活免疫应答反应~ (indirect path) 分类: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免疫学机制参与(感染、并发症等)
-
18
GVHR( GVHD)
发生的前提: ①受、供者HLA型不匹配,②移植物 中存在足够量的免疫细胞(成熟T),③受者免疫 无能或极低。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表现 为急性/慢性,难以逆转死亡率高
T细胞是介导GVHR的主要效应细胞,去除骨髓中成 熟T细胞有效预防GVHR的发生。
关注点(一)排斥反应的监测 (二)排斥反应的防治
-
31
(一)排斥反应的监测
1、细胞免疫学监测①T淋巴细胞数量、功能以及亚群 比例等,②杀细胞活性(CTL和NK)。
2、细胞因子监测:Th1型/ Th2型 Th1型包括IL-2、TNF-a、IFN-r等 Th2型包括IL-4、IL-10等
3、抗HLA抗体检测 4、蛋白、酶类、补体检测
-
33
(二)排斥反应的防治
1、HLA配型(组织配型) 2、免疫抑制剂 3、移植耐受的诱导 4、移植物等的预处理
-
34
1、HLA配型— 越接近,成功率越高。
HLA配型应包括对HLA-Ⅰ类分子和其Ⅱ类分 子的配型。尤其Ⅱ类分子的匹配与否,更关系到移 植物能否长期存活问题。
活化- 血栓形成- 缺血性坏死~ 血型不符、多次妊娠、反复输血、移植过~
-
13
2、急性排斥反应: 时间:数周~数月内 机制:①残留于供体移植物中的APC对受体的
免疫系统提供最初的抗原性刺激,激 活免疫应答~(direct path) ②通过受体的APC对移植物抗原的识别 后,再刺激并激活免疫应答反应~ (indirect path) 分类: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免疫学机制参与(感染、并发症等)
-
18
GVHR( GVHD)
发生的前提: ①受、供者HLA型不匹配,②移植物 中存在足够量的免疫细胞(成熟T),③受者免疫 无能或极低。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表现 为急性/慢性,难以逆转死亡率高
T细胞是介导GVHR的主要效应细胞,去除骨髓中成 熟T细胞有效预防GVHR的发生。
关注点(一)排斥反应的监测 (二)排斥反应的防治
-
31
(一)排斥反应的监测
1、细胞免疫学监测①T淋巴细胞数量、功能以及亚群 比例等,②杀细胞活性(CTL和NK)。
2、细胞因子监测:Th1型/ Th2型 Th1型包括IL-2、TNF-a、IFN-r等 Th2型包括IL-4、IL-10等
3、抗HLA抗体检测 4、蛋白、酶类、补体检测
移植肾排斥反应
• 慢性排斥反应 chronic rejection, CR
编辑版ppt
2
超急性排斥反应
• 是一种不可逆性的体液性排斥反应 • 常发生在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 • 也可在术后24~48小时内发生
编辑版ppt
3
超急性排斥反应 发病机制
• 预存抗体
– 天然抗体:血型抗体、异种抗体
– 非天然抗体:移植前致敏的原因有输血、 妊 娠和以往的移植
编辑版ppt
10
加速性排斥反应 临床表现
• 发热 • 少尿、无尿 • 高血压 • 移植肾肿胀、疼痛、压痛 • 肾功能急剧减退 • 移植肾破裂
编辑版ppt
11
加速性排斥反应 诊断
• 移植后早期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高度 怀疑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
• 穿刺活检,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病变
• FNAB不能区分血管性和细胞性排斥反应,对
– 动脉炎:动脉管腔内和内皮细胞下淋巴细胞与单核 单核细胞浸润,但很少侵及肌层,内皮细胞变性, 但不发生动脉壁坏死
编辑版ppt
16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1)
肾小管壁和腔内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及炎症
细胞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2)
小血管内中性粒细胞附壁,内皮细胞空泡 形成和增殖,炎症细胞内膜下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3)
• 必要时手术探查
编辑版ppt
12
加速性排斥反应
• 是一种以体液性免疫反应为主的排斥反应 • 一般在术后3~5天内发生 • 现有治疗方法仅能使不到一半的加速性排
斥反应逆转
编辑版p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 ATG(ALG)或OKT3治疗 • 血浆置换或吸附 • FK506与MMF • 移植肾切除
编辑版ppt
2
超急性排斥反应
• 是一种不可逆性的体液性排斥反应 • 常发生在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 • 也可在术后24~48小时内发生
编辑版ppt
3
超急性排斥反应 发病机制
• 预存抗体
– 天然抗体:血型抗体、异种抗体
– 非天然抗体:移植前致敏的原因有输血、 妊 娠和以往的移植
编辑版ppt
10
加速性排斥反应 临床表现
• 发热 • 少尿、无尿 • 高血压 • 移植肾肿胀、疼痛、压痛 • 肾功能急剧减退 • 移植肾破裂
编辑版ppt
11
加速性排斥反应 诊断
• 移植后早期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高度 怀疑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
• 穿刺活检,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病变
• FNAB不能区分血管性和细胞性排斥反应,对
– 动脉炎:动脉管腔内和内皮细胞下淋巴细胞与单核 单核细胞浸润,但很少侵及肌层,内皮细胞变性, 但不发生动脉壁坏死
编辑版ppt
16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1)
肾小管壁和腔内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及炎症
细胞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2)
小血管内中性粒细胞附壁,内皮细胞空泡 形成和增殖,炎症细胞内膜下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3)
• 必要时手术探查
编辑版ppt
12
加速性排斥反应
• 是一种以体液性免疫反应为主的排斥反应 • 一般在术后3~5天内发生 • 现有治疗方法仅能使不到一半的加速性排
斥反应逆转
编辑版p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 ATG(ALG)或OKT3治疗 • 血浆置换或吸附 • FK506与MMF • 移植肾切除
肾移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护理PPT课件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移植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护理要点
药物使用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01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等因素确定药物剂量
02
药物用法: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按时、按量给药
03
药物副作用: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04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4
紧急情况处理:如出现严重排斥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5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与疏导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抗排斥药物,并观察药物反应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倾听并给予回应
提供有关肾移植和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
4.
3.
2.
1.
4
护理效果评估
指标选择
01
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
02
免疫抑制剂浓度: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
03
患者症状: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
评估方法:定期检查、记录数据、对比分析
02
评估结果:移植肾功能恢复、尿量增加、血压稳定、血肌酐下降等
03
护理措施:加强观察、及时调整、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
04
谢谢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03
保持患者体液平衡,预防电解质紊乱
紧急处理
肾移植术PPT课件
9
捐献活体器官条件
年满18岁 以书面形式同意捐献 不危害生命安全 只能移植于最近的亲属 (如想捐献活体器官,上述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10
捐献遗体器官条件
死者生前以书面或遗嘱形式同意捐献 死者最近亲属书面同意,且死者生前没有不同意捐献的表示 死者生前有同意捐献的表示,并有不参与该器官移植的两名以上医师的证明,但死者身
4肾动脉重建:供肾动脉与受体的髂内动脉端端或髂外动脉 端侧吻合 5开放肾血流(先开放肾静脉,再开放肾动脉)
6输尿管重建(与膀胱吻合或自体输尿管吻合)
准备好无损伤侧壁钳、心耳钳、血管夹、镊子,肝素盐水、 11#刀片血管吻合线、
准备好心耳钳、肝素盐水、血管吻合线,巡回护士遵医嘱输 入甲强龙、白蛋白、甘露醇、钙剂、速尿
22
供肾修整与保存
目的:整理出完整的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 准备好手术器械桌、修肾器械包、缝线、输液架、输血器、无菌冰屑 在修肾的整个过程,供肾一直保持低温, 修整好的供肾装入盛有保存液的容器中备用
23
移植配合
24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
25
移植部位
部位
优点
缺点
原位肾移植
异位肾移植 首选右 侧髂窝
递剪刀剪开肾袋,检查血管有无扭曲、输尿管有无倒置,备 热生理盐水纱垫压迫吻合口和肾门止血
备双J管,可吸收缝线,膀胱肌层包埋输尿管2cm
7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备好引流管,按常规清点物品,特别是血管吻合针,
28
29
注意事项
供肾的保护 严格无菌操作
4
移植技术三个突破难关血管源自合——1903年A.卡雷尔创制 器官保存——1967年由F.O.贝尔泽、1969年由G.M.科林斯(均为美国人)
捐献活体器官条件
年满18岁 以书面形式同意捐献 不危害生命安全 只能移植于最近的亲属 (如想捐献活体器官,上述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10
捐献遗体器官条件
死者生前以书面或遗嘱形式同意捐献 死者最近亲属书面同意,且死者生前没有不同意捐献的表示 死者生前有同意捐献的表示,并有不参与该器官移植的两名以上医师的证明,但死者身
4肾动脉重建:供肾动脉与受体的髂内动脉端端或髂外动脉 端侧吻合 5开放肾血流(先开放肾静脉,再开放肾动脉)
6输尿管重建(与膀胱吻合或自体输尿管吻合)
准备好无损伤侧壁钳、心耳钳、血管夹、镊子,肝素盐水、 11#刀片血管吻合线、
准备好心耳钳、肝素盐水、血管吻合线,巡回护士遵医嘱输 入甲强龙、白蛋白、甘露醇、钙剂、速尿
22
供肾修整与保存
目的:整理出完整的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 准备好手术器械桌、修肾器械包、缝线、输液架、输血器、无菌冰屑 在修肾的整个过程,供肾一直保持低温, 修整好的供肾装入盛有保存液的容器中备用
23
移植配合
24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
25
移植部位
部位
优点
缺点
原位肾移植
异位肾移植 首选右 侧髂窝
递剪刀剪开肾袋,检查血管有无扭曲、输尿管有无倒置,备 热生理盐水纱垫压迫吻合口和肾门止血
备双J管,可吸收缝线,膀胱肌层包埋输尿管2cm
7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备好引流管,按常规清点物品,特别是血管吻合针,
28
29
注意事项
供肾的保护 严格无菌操作
4
移植技术三个突破难关血管源自合——1903年A.卡雷尔创制 器官保存——1967年由F.O.贝尔泽、1969年由G.M.科林斯(均为美国人)
《移植肾排斥反应》PPT课件
– 动脉炎:动脉管腔内和内皮细胞下淋巴细胞与单核 单核细胞浸润,但很少侵及肌层,内皮细胞变性, 但不发生动脉壁坏死
整理课件ppt
16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1)
肾小管壁和腔内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及炎症
细胞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2)
小血管内中性粒细胞附壁,内皮细胞空泡 形成和增殖,炎症细胞内膜下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 穿刺活检
core needle biopsy
• 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方法 • 是公认的最可靠的诊断排斥反应的方法
• 可准确区分急性排斥反应与环孢素肾毒 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移植肾肾病 和肾小球疾病复发等
• 并发症有血尿、肾周血肿、动静脉瘘、 肾破裂、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
整理课件ppt
– IvIg与OKT3相比,治疗耐激素的急性排斥反 应的成功率分别为73.3%和86.6%;治疗后再 次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6%和75% ;2年移植肾存活率都是80%
– IvIg组无不良反应
– IvIg抗排斥反应的机理不明
整理课件ppt
29
急性排斥反应 治疗
5、顽固性排斥反应
– 在激素冲击或抗体治疗的情况下仍有排异
整理课件ppt
5
超急性排斥反应 临床表现
• 发生在术中
– 移植肾暗紫色或花斑状,质地变软,明显缩小 – 输尿管蠕动消失,停止出尿
• 发生在术后
– 血尿、少尿或无尿
– 肾区疼痛
– 寒颤、高热等全身反应
– 血压生高,血肌酐持续升高
整理课件ppt
6
超急性排斥反应 诊断
• 非常少见
• 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
• 需要排除低血压、低血容量、血管吻合口 狭窄、血栓形成、输尿管梗阻等因素
肾移植排斥反应ppt课件
.
16
AR的治疗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肾功能变化。 • 预防感染。 • 最好住院治疗。 • 排除引起排斥反应的可能原因,如自己减
药、 严重腹泻等。
.
17
治疗方法
• MP冲击治疗。 • ATG 、ALG 、CD3 应用-主要针对MP效
果差。
• CTX • 药物调整,由于患者某些药物浓度一直不
• 对于已经发生的HAR,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 疗方法。
.
4
HAR表现
• 主要表现为突然的血尿少尿 或无尿,移植肾胀痛,血压 升高,彩超检查可以对上述 症状进行鉴别。
.
5
超急性排斥反应(HAR ) 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长期反复输血 长期的血透
多次妊娠
再次肾移植
ABO血型不合 某些感染致敏
.
6
预防
9
ACR的治疗
• 因ACR常发生在术后早期大剂量激素冲击 治疗期,故再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无效。
• 应尽早使用ATG ALG CD3 CD4 约2/3病人 可以得到扭转。要强调的是这些强效免疫 抑制剂使用的早与晚,关系到排斥反应能 否及时被控制,影响到移植肾以后功能的 恢复及恢复程度。
.
10
ACR的治疗
.
14
但是,随着大量新型强效免疫抑 制剂的出现和使用,使AR的症状 不典型,要根据患者表现和自身 经验判断,尽早抑制排斥反应。
.
15
AR的治疗原则
• 尽早抗排斥治疗。 • 首次抗排斥治疗的剂量要大,足以控制排
斥反应的发展。
• 治疗要至少3天以上,使排斥反应症状基本 消失。
• 适当调整或加大常规免疫抑制剂药物剂量。
理想,可考虑换药。 • 局部放疗,血浆置换已应用较少。
监测ABO不相容性肾移植的ABO血型抗体滴PPT课件
ABO血型抗体滴度在器官移植中具有 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ABO不相容性 肾移植,抗体滴度的监测是评估排斥 反应风险的重要手段。
ABO血型抗体滴度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
在ABO不相容性肾移植中,受者体内产生的针对供体A或B抗原的抗体可引起超 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
ABO血型抗体滴度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干预排斥反应,通过调整免疫抑制治 疗方案,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案例二
患者A型血接受O型血肾移植,术后 ABO血型抗体滴度波动异常,发生慢 性排斥反应。
利用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在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检测细胞表面或组 织中的抗原。
细胞学检测方法
01
02
03
血型血清学试验
通过将受检者的红细胞与 标准血清进行交叉配血, 判断是否存在血型抗原抗 体反应。
红细胞吸收试验
利用吸收剂吸收红细胞上 的抗原,再与标准血清进 行交叉配血,判断是否存 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监测ABO不相容性肾移植的 ABO血型抗体滴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血型抗体滴度基础知识 • ABO血型抗体滴度的监测方法 • ABO血型抗体滴度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 ABO血型抗体滴度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案
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3 ABO血型抗体滴 度的监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方法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
用于检测红细胞上的抗体,可判断是否发 生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可判断是否存在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技术(IFT)
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酶标记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检测血清中的抗 体。
ABO血型抗体滴度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
在ABO不相容性肾移植中,受者体内产生的针对供体A或B抗原的抗体可引起超 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
ABO血型抗体滴度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干预排斥反应,通过调整免疫抑制治 疗方案,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案例二
患者A型血接受O型血肾移植,术后 ABO血型抗体滴度波动异常,发生慢 性排斥反应。
利用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在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检测细胞表面或组 织中的抗原。
细胞学检测方法
01
02
03
血型血清学试验
通过将受检者的红细胞与 标准血清进行交叉配血, 判断是否存在血型抗原抗 体反应。
红细胞吸收试验
利用吸收剂吸收红细胞上 的抗原,再与标准血清进 行交叉配血,判断是否存 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监测ABO不相容性肾移植的 ABO血型抗体滴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血型抗体滴度基础知识 • ABO血型抗体滴度的监测方法 • ABO血型抗体滴度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 ABO血型抗体滴度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案
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3 ABO血型抗体滴 度的监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方法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
用于检测红细胞上的抗体,可判断是否发 生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可判断是否存在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技术(IFT)
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酶标记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检测血清中的抗 体。
《移植肾排斥反应》PPT课件
应。
治疗与监测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评估治
疗效果。
04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治疗与预 防
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
一旦怀疑出现移植肾排 斥反应,应立即进行诊 断,以便尽早开始治疗
。
强化免疫抑制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强化免疫抑制,以控制
排斥反应的发展。
恢复肾功能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 移植肾的肾功能,减少
病理学诊断标准
总结词
病理学诊断标准是诊断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重要依据。
详细描述
病理学诊断标准包括肾组织活检的形态学改变和免疫学检查。形态学改变包括肾小管坏死、肾间质水肿、肾小球 基底膜断裂等;免疫学检查包括检测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以及补体激活程度等。根据病理学诊断标 准,可以将移植肾排斥反应分为不同的级别,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THANKS
血钾、血钠、血糖 等。
04
血流动力学指标
肾血管阻力、血流
03
速度等。
免疫学指标
抗体水平、细胞因 子等。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移植肾排斥
反应。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 疾病,如感染、药物性肾损伤等
。
组织病理学诊断
进行肾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检查,确诊移植肾排斥反
分类
根据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可分 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 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发生机制
1 3
免疫机制
移植肾排斥反应主要是由受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对供肾产生特 异性免疫反应所致。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2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治疗与监测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评估治
疗效果。
04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治疗与预 防
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
一旦怀疑出现移植肾排 斥反应,应立即进行诊 断,以便尽早开始治疗
。
强化免疫抑制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强化免疫抑制,以控制
排斥反应的发展。
恢复肾功能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 移植肾的肾功能,减少
病理学诊断标准
总结词
病理学诊断标准是诊断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重要依据。
详细描述
病理学诊断标准包括肾组织活检的形态学改变和免疫学检查。形态学改变包括肾小管坏死、肾间质水肿、肾小球 基底膜断裂等;免疫学检查包括检测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以及补体激活程度等。根据病理学诊断标 准,可以将移植肾排斥反应分为不同的级别,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THANKS
血钾、血钠、血糖 等。
04
血流动力学指标
肾血管阻力、血流
03
速度等。
免疫学指标
抗体水平、细胞因 子等。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移植肾排斥
反应。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 疾病,如感染、药物性肾损伤等
。
组织病理学诊断
进行肾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检查,确诊移植肾排斥反
分类
根据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可分 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 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发生机制
1 3
免疫机制
移植肾排斥反应主要是由受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对供肾产生特 异性免疫反应所致。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2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肾移植的内科处理ppt课件
ATG/ALG(7~14天) IL-2R抗体(2~5次),作诱导治疗。 肝功能异常:用FK506代替CsA。 糖尿病:慎用FK506。 高血脂:慎用 Rapa。
20
作用机理
CsA与环孢亲合素结合 形成复合物,后者作用 在钙调蛋白,抑制活化 T细胞核因子(NF-ATc) 的去磷酸化,使其不能 进入细胞核,影响IL-2 转录。
21
2. 用法: 口服给药:术日开始10~6mg/kg/d,分二次服, 12小时一次,3~7天后根据血浓度调节剂量。 谷值浓度:1~3个月300~150ng/ml 3~6个月150~130ng/ml 6~12个月130~120ng/ml 1~2 年120~100ng/ml
RPM阻断CD28共刺激信号传递起免疫作用。
42
雷帕霉素作用机制
TOR:雷帕霉素靶蛋白 43
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44
用法:术后即服6mg / d
2mg/d
血谷值浓度 12 ~ 6ng / ml
用途:预防急性排斥
副反应:高脂血症 50%
高血压
消化道症状
感染
45
十、其他: 15-Deoxsypergualin (DSG),Mizoribine (咪唑里宾),
32
33
2. 用法: 5mg/d. iv 3. 应用: 预防急性排斥
抗排斥治疗,第一次80~100%逆转 对激素无效的急性排斥,80%可逆转 4. 副反应: 发热、寒战、腹泻
急性肺水肿 感染,尤其CMV感染
34
七、抗白细胞介素-2受 体(IL-2R)抗体 是 一种单克隆抗体 的免疫抑制药
25
1. 作用机理: 通过非竞争性,可逆转性抑制次黄嘌呤
单磷酸脱氢酶而抑制次黄嘌呤单磷酸鸟嘌呤的 转换,后者是细胞分裂嘌呤合成中必不可少的 成分。T细胞、B细胞在嘌呤合成中主要依靠 这一途径。抑制T细胞分化、增长
20
作用机理
CsA与环孢亲合素结合 形成复合物,后者作用 在钙调蛋白,抑制活化 T细胞核因子(NF-ATc) 的去磷酸化,使其不能 进入细胞核,影响IL-2 转录。
21
2. 用法: 口服给药:术日开始10~6mg/kg/d,分二次服, 12小时一次,3~7天后根据血浓度调节剂量。 谷值浓度:1~3个月300~150ng/ml 3~6个月150~130ng/ml 6~12个月130~120ng/ml 1~2 年120~100ng/ml
RPM阻断CD28共刺激信号传递起免疫作用。
42
雷帕霉素作用机制
TOR:雷帕霉素靶蛋白 43
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44
用法:术后即服6mg / d
2mg/d
血谷值浓度 12 ~ 6ng / ml
用途:预防急性排斥
副反应:高脂血症 50%
高血压
消化道症状
感染
45
十、其他: 15-Deoxsypergualin (DSG),Mizoribine (咪唑里宾),
32
33
2. 用法: 5mg/d. iv 3. 应用: 预防急性排斥
抗排斥治疗,第一次80~100%逆转 对激素无效的急性排斥,80%可逆转 4. 副反应: 发热、寒战、腹泻
急性肺水肿 感染,尤其CMV感染
34
七、抗白细胞介素-2受 体(IL-2R)抗体 是 一种单克隆抗体 的免疫抑制药
25
1. 作用机理: 通过非竞争性,可逆转性抑制次黄嘌呤
单磷酸脱氢酶而抑制次黄嘌呤单磷酸鸟嘌呤的 转换,后者是细胞分裂嘌呤合成中必不可少的 成分。T细胞、B细胞在嘌呤合成中主要依靠 这一途径。抑制T细胞分化、增长
初步了解肾移植PPT课件
新型免疫抑制剂
研发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的免疫抑 制剂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以降低术 后排斥反应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新型供体选择
探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动物器 官,或利用人工器官作为移植器官 的来源,为患者提供更多可用的器 官资源。
免疫抑制剂的研发
新型免疫抑制剂
研发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的免疫抑制剂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以降低术后排斥反应 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疫系统疾病
患者患有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可能会增加术后排斥反应的风险。
其他健康问题
患者存在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病等,可能 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评估与筛选
评估病情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医学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
状况、用药情况等。
配型检查
肾移植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肾移植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早期的移植效果并不理 想。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和技术的不 断改进,肾移植才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医学技术。
发展
肾移植技术经历了从尸体肾移植到活体肾移植,从开放手术 到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 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供体选择与匹配
供体选择
选择合适的供体至关重要,通常优先考虑血型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 程度高的供体。
匹配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配型试验,确保供体肾脏与受体之间的免疫相容性,降低 排斥反应的风险。
手术过程
手术准备
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 术环境无菌,并对受体 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和
准备。
肾脏取出
年龄在12-65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无其 他严重疾病,是肾移植的适应症之一。
《移植肾排斥反应》PPT课件
急性排斥反应 放射性核素检查
上图: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99mTc DTPA成像,显示肾灌注不 良,背景放射性活性增强,无示踪剂排泄入膀胱。下图:急性排
斥反应逆转后移植肾灌注、分泌及排泄恢复正常
精选ppt课件
22
急性排斥反应 细针抽吸活检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
– 动脉炎:动脉管腔内和内皮细胞下淋巴细胞与单核 单核细胞浸润,但很少侵及肌层,内皮细胞变性, 但不发生动脉壁坏死
精选ppt课件
16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1)
肾小管壁和腔内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及炎症
细胞浸润
急性排斥反应-病理(2)
小血管内中性粒细胞附壁,内皮细胞空泡形 成和增殖,炎症细胞内膜下浸润
• 需要排除低血压、低血容量、血管吻合口 狭窄、血栓形成、输尿管梗阻等因素
精选ppt课件
7
超急性排斥反应 防治
• 移植前常规交叉配型可有效预防超急性排
斥反应的发生
– 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试验 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
– 流式细胞仪交叉配型
flow cytometry crossmatch, FCXM
• 预存抗体与血管内皮抗原结合,激活补体 ,引起多形核和单核细胞趋化,导致内皮 细胞损伤,启动凝血反应
精选ppt课件
4
超急性排斥反应-病理(1)
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广泛血栓形成,周围肾小管坏死
超急性排斥反应-病理(2)
肾小管坏死和肾小管炎,间质出血
超急性排斥反应-病理(3)
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坏死、上皮细 胞脱落
精选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但是,随着大量新型强效免疫抑 制剂的出现和使用,使AR的症状 不典型,要根据患者表现和自身 经验判断,尽早抑制排斥反应。
.
15
AR的治疗原则
• 尽早抗排斥治疗。 • 首次抗排斥治疗的剂量要大,足以控制排
斥反应的发展。
• 治疗要至少3天以上,使排斥反应症状基本 消失。
• 适当调整或加大常规免疫抑制剂药物剂量。
肾移植排斥反应
.
1
影响肾移植存活的最 主要因素
排斥反应
.
2
分类
1 超急排斥反应(HAR) 2 加速性排斥反应 (ACR) 3 急性排斥反应 (AR) 4 慢性排斥反应 (CR)
.
3
超急性排斥反应(HAR ) 特点及预防措施
• 是体液免疫的结果。
• 发生时间从开放血流至术后48小时内。大 多发生在手术过程中,而需当场切除肾脏。 所以又叫手术台上的排斥反应。
理想,可考虑换药。 • 局部放疗,血浆置换已应用较少。
.
18
慢性排斥(CR)的特点及预防
• CR一般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后,是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之 一。由于它发展缓慢,早期容易被 忽视,而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 段,所以这个课题一直是医生研究 的热点。
.
19
CR的表现
• 肌酐逐渐升高,伴有蛋白尿, 高血压,贫血
• 近来对发生ACR,应用ATG ALG等治疗的效果欠佳的难治 性排斥反应的病人,应用FK- 506+MMF+Pred组合免疫抑制 方案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
11
急性排斥(AR)反应的特点及治疗
• 是最常见的排斥反应。由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共同参与反应。一般发生在术后6天至 3个月内,也有的放宽至6个月内。这也是 我们对患者,尤其是非上海患者要求在上 海密切观察3个月的原因。
• 对于已经发生的HAR,目前还没表现
• 主要表现为突然的血尿少尿 或无尿,移植肾胀痛,血压 升高,彩超检查可以对上述 症状进行鉴别。
.
5
超急性排斥反应(HAR ) 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长期反复输血 长期的血透
多次妊娠
再次肾移植
ABO血型不合 某些感染致敏
.
6
预防
.
13
AR的表现
• 肾区肿大和压痛-应密切注意,防止破裂和出血。 • 血压升高 • 血肌酐升高一一般讲,超过原来的25%有意义 • 尿蛋白呈阳性反应。由原来的阴性变成+~++尿
红细胞增多。 • Hb轻度下降 • CD4/CD8>1.2 正常值<1 • 彩超 表现为血流阻力指数增高 • 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9
ACR的治疗
• 因ACR常发生在术后早期大剂量激素冲击 治疗期,故再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无效。
• 应尽早使用ATG ALG CD3 CD4 约2/3病人 可以得到扭转。要强调的是这些强效免疫 抑制剂使用的早与晚,关系到排斥反应能 否及时被控制,影响到移植肾以后功能的 恢复及恢复程度。
.
10
ACR的治疗
.
16
AR的治疗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肾功能变化。 • 预防感染。 • 最好住院治疗。 • 排除引起排斥反应的可能原因,如自己减
药、 严重腹泻等。
.
17
治疗方法
• MP冲击治疗。 • ATG 、ALG 、CD3 应用-主要针对MP效
果差。
• CTX • 药物调整,由于患者某些药物浓度一直不
.
20
CR的预防
• 由于对CR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研究 CR可能与早期排斥 高血压 高血脂 等有关, 所以降低早期排斥率,抑制高血压 高血脂 降低胆固醇,应用潘生丁 丹参等活血药物, 可能会有预防作用。
.
21
谢谢大家
.
22
• ACR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3-5天。
.
8
ACR的表现
• 患者术后可以恢复很好,甚至肾功能很快 就正常了。
• 突然出现发热39Ċ以上,伴有乏力恶心腹胀 肾区胀痛。
• 出现明显的血尿,继而少尿发展到无尿。 肾功能很快减退和丧失。
• 少数病人可以出现移植肾破裂。 • 肾穿刺活检和彩超可以帮助鉴别。
.
• 有少部分病人因AR而移植肾失功,所以一 年的移植肾存活率一般约80%,我科达到 90%以上。
.
12
AR的表现
• 尿量减少-AR的重要指标,最早出现的症 状,约80%,常可减少一半以上,或每天 少于1000ml
• 体重增加-与少尿相应,眼部肿胀,下肢 水肿,腹水。
• 发热-从低热开始,37.5Ċ-38.5Ċ之间。常 在后半夜或凌晨时发生。
• 避免输血 • 避免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品 • 血型相配 • PRA试验(群体抗原反应) • HLA相配(人类白细胞抗原)
.
7
加速性排斥(ACR) 的特点及治疗
• ACR的免疫机制与HAR相似,可以看作 是一种延迟的HAR,它是由于受者体内 存在大量非补体抗体,当接触新肾脏 后发生的体液免疫反应,造成肾脏大 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