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人类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
结构主义人类学--------亲属结构、神话的新分析方法一、结构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新民族国家的建立导致西方人类学难以在原殖民地进行田野工作,这使得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困境及对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重新思考。
而这种重新思考促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派的诞生,即结构人类学或结构主义人类学(structural anthropology)。
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理论范式,甚至可以说是整个20世纪唯一真正的原创性科学范式。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人类学理论框架有两种主要的范式构成,分别是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传统下的英国结构-功能主义,以及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等人传统戏爱的美国文化与人格研究,或心理学派。
)作为一个理论流派的结构主义几乎是列维-斯特劳斯个人的独创。
二、列维-斯特劳斯生平及著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法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他早年在巴黎学习法律、哲学和心理学。
1934年第一次阅读了专业文化人类学著作——罗维《初民社会》,遂将兴趣转向了人类学研究。
在此之后,列维-斯特劳斯曾去巴西进行了5个月的调查。
1938-1939年再次前往巴西中部高原和亚马逊河流域调查印第安人生活。
这些田野工作经历使他得以写出那本风靡一时的迷人游记《热带闲愁》。
这些经历对他最重要的影响是:他感到人类社会的不同经验背后存在着一种基本的一致性,而且人类的思维在各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
主要著作《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热带闲愁》1955 结构主义思潮产生的标志《结构人类学》(第一卷)1958《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4卷)1964-1971三、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思想来源(一)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思想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完整)当代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复习
名词解释:❖1、结构主义人类学:20th40’s~50’s,在反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口号下,兴起的人类学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
该派主张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从隐藏行为的背后的层次去寻找根源,这个所要寻找的层次就是结构。
它是一种基本的关系,反映的是文化意识形态在内涵上的对立统一。
结构主义主张象征系统决定论,通过对人类象征符号的分析和概括,可以认识决定人类行为的东西,即人类行为由文化的深层结构决定。
❖2、列维-斯特劳斯: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代表作《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结构人类学》❖3、新进化论学派:二战结束后,以怀特、斯图尔德为代表的一些人类学家重提、修正和改进文化进化论学说,创立了新进化论学派。
该学派在原有进化论基础上,把更多的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其中,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路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整体性的民族志研究作为研究基础,对不同生态和社会体系下的文化变迁的路线作出了新的探索,在这些探索中隐含了对不同文化的人性一致性的怀疑。
❖4、怀特:美国知名人类学家,文化进化理论、社会—文化进化论以及新进化论的代表人。
他对创建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发挥了关键作用.于1964年任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
对人类学的贡献,第一是复兴进化论;第二是澄清文化的概念。
代表作《文化的科学》、《文化的进化》.❖5、斯图尔德:新进化论学派代表人物,多线进化论的提倡者.1921年入加州伯克利分校,选修过克娄伯、罗维的课程,一年后转入康奈尔大学,那时该校还没有人类学系,于是1925年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伯克利分校,并进入人类学研究所,1929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密歇根大学任教,1930年转任犹他大学,1933年又到伯克利分校任讲师。
1935年进入史密森研究院,后来于1943年在该院建立了文化人类学研究所;1946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接替林顿退休后留下的位置;1952年他受聘为伊利诺伊大学研究教授。
结构主义人类学..
特雷
• 结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中决定因 素是存在的,在社会关系的结构或生产 的政治组织中,人类学家能发现生产方 式的社会关系结构的重大意义。结构马 克思主义的“结构”,指的不是英国社 会人类学的所理解的“社会结构”。在 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社会结构”一般 与宗族、氏族等社会表层组织相联系, 而在结构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些只是社 会组织的“土著模式”,而社会组织的 实质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 论,它可以用来解构不同社会的组织方 式,因而是超越“土著观念”的观念。 • 结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特 雷和戈德里耶。
后结构主义人类学
一、后结构主义理的论源起
• 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产生于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法国 ,70 年代即流行于法、美众多人文社科领域 , 为后现代主义其 他理论流派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 是西方从现代主义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转折点。后结构主义滥觞于欧陆学 术界多学科理论流派的互动中 ,直接来源于结构主义 , 它否 定结构的存在,是对结构的解构,它以结构主义为出发点 ,又 超越了结构主义。 • 后结构主义是结构主义内部的衍化,作为一种分析解决问 题的方法,后结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方法论 ,是理论 化的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反对真理的绝对性 , 结构的 稳定性,能指、所指的统一性,提倡非中心化和阅读多元化, 削弱主体地位,表现了强烈的反理性主义倾向。
•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 学学科内的各个分支领域 异常活跃,新观念、新方 法、新学派层出不穷。它 们没有相互取代,而是各 自延续发展下来,但互相 之间的共有语言话语减少 了。可以认为,这种理论 多元化面貌正是结构主义 之后人类学者失去对大范 式的信任的表现。一些人 类学者将这一特定时代称 之为人类学的“后结构主 义”时代和“后现代主义” 时代。人类学的后结构主 义时代
人类学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
人类学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人类社会结构是指人类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形式。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通过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人类学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成果和洞见。
一、人类社会结构的多样性探究人类社会结构的多样性是人类学研究的一大重点。
通过考察不同地区和文化群体的社会结构,人类学家发现人类社会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例如,一些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组织,而另一些社会以部落或氏族为单位组织。
人类学家还发现在农业社会和狩猎采集社会中,社会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
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我们拓宽对社会结构的认知。
二、社会等级和社会角色的研究社会等级和社会角色是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
人类学通过对不同社会的考察,发现不同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等级和社会角色的分化。
这些社会等级和社会角色往往基于个体的年龄、性别、血缘关系、财富和权力等因素。
例如,一些社会中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更多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
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社会等级和社会角色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遍存在和作用。
三、社会团体和社交网络的分析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还包括对社会团体和社交网络的分析。
社会团体是指人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共同活动的集体组织。
人类学家发现社会团体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和归属感,也可以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等领域发挥重要的功能。
社交网络则是指个体之间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关系网络。
人类学家通过对社交网络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千丝万缕的人际联系,以及社交网络对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四、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演变人类社会结构在历史和地理上都会发生变迁和演变。
人类学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社会结构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变迁和演变的规律和机制。
例如,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
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
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
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结构人类学第二卷读后感
结构人类学第二卷读后感
我看完《结构人类学》第二卷发现作者在文中提到研究的不是巫术宗教与文艺的关系,而是巫术的结构,功能的机制和效应及宗教神话的结构,非常著名的俄铴狄浦斯神话分析,我认为认为巫术是与科学平行的两种思维方式,从巫术思维到科学思维并不是什么进步,二者之间亦没有质的高低之别,这些见识,对注重共时性和结构稳定的结构主义来说,是很典型的。
首先介绍下作者一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这位大师,他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
生于1908年,法国人,国际著名人类学家。
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
2009年去世,享年101岁。
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
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作者注意研究对象间的共性,且善于在表面上完全相反的对象之间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结构人类学》中,作者认为,艺术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中介,它把存在于自然与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化系统、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减弱到一定程度,他认为艺术具有“自然”和“文化”两个层次,艺术应在这两个层次之间保持平衡。
当代艺术危机的原因就在于这一平衡
遭到破坏,如抽象绘画由于忽视了作品的文化层次,损害了绘画的能指语义功能,而无调性音乐则由于视了作品的“自然”方面而丧失了表现为。
本书论理透彻,化艰深于通俗,作者的结构主义共时性分析原则,为我们提供了跨学科的经验和方法的借鉴。
结构主义人类学
(三)、结构、实践与能动性趋向的人 类学
• 20世纪60年代是人类学理论革新的时代,70年代是马克 思主义人类学盛行的时代,而80年代则是人类学研究方向 从理论探索转向对行为者的实践和实践理念的研究。人类 学者对“实践”概念的重新强调意在解决社会理论史上关 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理论可 以说是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人类学的压制而提出的, 它旨在回归现实主义人类学的民族之信念中去。这一理论 呈现的图景是结构与人的关系。而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 再以简单的文化独立论或社会决定论为理由为人类学的简 单化描写找借口,而是力求在结构与人的行动之间寻求能 动的机制。 • 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迪厄 和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 萨林斯。
•
政治经济学重视历史方法也值得一提,虽然人类学领 域重视历史的学派不止一个,但政治经济学派对历史人 类学的探究最为系统和深入。
政治经济人类学的缺陷
• 1、首先,政治经济学的缺陷表现在偏于“经济”。由于 频繁地使用工资、市场、货币联系、经济剥削、不发达这 类词汇,较少使用权力关系、支配、操纵、调控这类术语, 对政治术语背后的经济现象揭示不多,因而显得经济成分 太强而政治力度不足。 • 2、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本主义已占绝对支配地位, 世界上再没有世外桃源。这个假设值得怀疑。 • 3、世界一体化的模型对政治经济学派的历史研究产生了 不可估量的影响。什么叫历史?历史就是所谓从外部驶来 一艘航船。人们只须挖掘大民族对小民族、西方对东方、 外部对内部的冲击所引起当地变迁的材料就足够了。这对 于关注地方知识的传统人类学说来绝对不能接受。
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 1、结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和修正了文化生态学和英国社 会人类学。同时,把注意力转向文化现象。以更加严肃的 态度对待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承认文化(信仰、 价值和分类体系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 把文化转换成“意识形态”,揭示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是使现存秩序合理化、调和阶级矛盾、美化剥削制度及不 平等现象。 • 2、主张事物各有其位,化解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使研究 者可以把物质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种种现象通过社会的、经 济的和政治的过程联系在一起,某种程度上调和了60年代 “唯物”和“唯心”两大阵营的对立。 • 3、结构马克思主义汲纳了相对强大的社会学把英国社会 人类学的范畴和马克思主义的范畴结合起来,把“生产方 式”作为社会组织的模型扩展到特定案例的研究。
解构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法国人类学家李维-史陀在文化人类学中开创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并认为可以按照其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
根据他的理论,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
在李维-史陀所提出的体系中,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
对立的两种成分,可以分开,各成单一成分,这些单一成分又可构成新的对立成分。
李维-史陀在分析亲属关系名称和亲属关系系统时,曾提出其基本结构或基本单位有4种类型︰兄妹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舅甥关系,其他所有亲属系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李维-史陀强调指出,对亲属关系结构的分析,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类的意识上,而不是放在客观的血统联系上或者亲族关系上。
李维-史陀认为,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都体现为普遍法则的作用,而此种普遍法则是可以控制思维活动的。
似乎是离很远的东西。
即使是一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如果不太接触西方理论,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结构主义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广义的革命。
结构主义诞生之后,它像一把利剑一样改变着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文化思潮,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部门,如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作为文艺思潮,结构主义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创作,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
这一思潮还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扩展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并对苏联、东德、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影响。
它是战后继英美新批评派和法国现象学派而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第三大思潮。
有人认为,从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的人”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人”。
那么,是谁制造了结构主义这么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呢?谁制造了结构主义?没有一种思潮可以在一夜间形成并名震天下,结构主义也不例外。
结构主义人类学
·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的
结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直接影响下形 成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生 活的符号系统,其由音素、音节、词素、词组 和句子等组成。这些要素并不重要,只有置于 一定的语言结构中才具有意义(并不强调各部 分的功能)。列维-施特劳斯把这种思想引进文 化研究领域,认为应从混乱的文化现象中找出 其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不是实际存在的, 而是隐藏在实际社会关系背后的,它不能被直 接观察到,只有通过文化人类学家建立的模式 才能元对立思想
思维的陷阱: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上帝在设计人 脑的时候,留下了斧凿的痕迹,这个是人类思维集体 性的一个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过阴阳、01来进行编 码的,大脑的神经元有冲动(1)和抑制(0)两种状 态,这样的编码也决定了人喜欢二元对立思维。二元 对立思维、分别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会 产生好恶、美丑,我想这样不想那样,非得这样不能 那样,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现象。 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容易制造内心冲突,让人有种 种痛苦和焦虑的体验。二元对立思维不仅体现在个人 的内心世界,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通常人与人之间 的分歧、吵架、争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源于这种 二元对立思维的泛化。
结构主义人类学
关于亲属结构、神话的新分 析方法
一、结构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新民族国家的建立 导致西方人类学难以在原殖民地进行田野工作, 这使得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研究困境及对理论的重新思考。而这种重新 思考促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派的诞生,即结 构主义人类学(structural anthropology)。结构 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理论范式,甚至可 以说是整个20世纪唯一真正的原创性科学范式。 • 作为一个理论流派的结构主义几乎是列维-施特 劳斯个人的独创。
浅谈当代人类学理论中“结构”与“能动性”问题
浅谈当代人类学理论中“结构”与“能动性”问题[摘要] 无论是结构理论还是能动性理论,都具有自身的缺陷。
结构理论过于强调外在的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制约,而能动理论则忽视了社会的存在。
但是人类学理论中的结构流派和能动流派都并非极端的决定论者,结构理论不乏对能动性的关注,能动性理论同样也在探索社会结构这一问题。
[关键词] 结构; 能动性; 文化人类学结构与能动性问题的社会学追溯结构与能动性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理论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
唯实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倾向。
因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正统派理论唯实论有相通之处而得名。
唯名论因渊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非正统派理论唯名论而得名。
在唯名论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特殊、殊相)才是实际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与之相应,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二、结构理论在早期的人类学理论中,从人类学的第一个学派古典进化论开始,到传播学派,以及历史特殊论和新进化论学派,并未涉及到强烈的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历时性分析范式的影响。
在以因果决定论的历时分析研究方法中,没有主体能动性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当地人观点的表达。
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研究范式从历时性向共时性偏移过程中被凸现出来的。
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的出现,使人类学研究范式从历时性向共时性转移。
历时性研究强调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研究:共时性强调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等,是横向性研究。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Radcliffe-Brown,Alfred Reginald)建立了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这一学派是法国涂尔干社会学主义在英国的延续。
涂尔干反对用个人或是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他认为,社会现象只能从社会本身的研究去解释。
结构人类学视野下的安达曼岛人和努尔人
结构人类学视野下的安达曼岛人和努尔人结构人类学视野下的安达曼岛人和努尔人王斯恬摘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功能主义学派“大行其道”,马林诺夫斯基、摘要拉德克里夫·布朗,以及埃文斯·普理查德都是其代表人物。
但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和普理查德在研究取向上又有差异。
这也反映出了结构主义对于功能主义学派的补充和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安达曼岛人》和《努尔人》两部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作,以此剖析出布朗和普理查德师徒二人在结构研究取向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功能分析;结构分析;记叙方式;田野调查关键词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从英国人类学界诞生的功能主义学派“横行”已久。
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还有他们的学生埃文斯·普理查德,三人的代表作分别是《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安达曼岛人》和《努尔人》。
功能学派的最大特点是在分析问题时讲述功能如何,即大家常说的“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者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对其社会都是有功能的”。
三部著作皆有明显体现,如《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库拉贸易在氏族社会中起着凝聚宗族的作用,《安达曼岛人》中仪式习俗和神话传说的作用,《努尔人》里亲属制度的功能等。
但是,三人之间及其三部著作又有显著的差异。
与马林诺夫斯基相比,布朗则更注重结构分析,埃文斯·普理查德也继承了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可以说,《安达曼岛人》、《努尔人》与《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体现了结构主义对于功能主义的补充和发展,结构功能主义便是在原有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然而,有着师徒关系的布朗与普理查德虽然皆秉持着结构主义,其代表作《安达曼岛人》和《努尔人》又有几分相像几分不同呢?本文就通过二者的比较着力讨论这一点。
著作概述一、著作概述《安达曼岛人》是拉德克里夫·布朗在1906—1908年在安达曼群岛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民族志巨著。
人类学中的人类社会结构
人类学中的人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结构是人类学中一个核心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
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揭示出人类社会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学中的人类社会结构。
1. 社会组织形式与层级结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家庭、部落、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组织。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它由父母和子女组成,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部落是由一群有着共同血缘关系或文化传统的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
而国家则是在更大范围上对人类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形式,它包括政府机构、法律制度等。
在这些社会组织形式中,存在着明显的层级结构。
家庭中,父母通常担任着权威和决策的角色,而子女则处于从属地位。
部落中,部落首领拥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而其他成员则根据血缘关系和贡献程度在部落中有不同的地位。
国家中,政府首脑拥有最高的权威和决策权,而其他公民则根据法律和社会地位在国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2. 社会关系网络与互动方式人类社会的运作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网络。
社会关系网络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依存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亲属关系、友谊关系、工作关系等。
人类社会的关系网络是复杂而多样的,它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联系,还涉及到群体之间的互动。
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人们通过交流、合作、竞争等方式来建立和维持关系。
交流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互动方式,通过语言、肢体语言等表达方式,人们可以传递信息、分享经验和情感。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同努力,例如在工作中的合作、家庭中的分工合作等。
竞争则是人们为了争夺资源、地位或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这些互动方式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
3. 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是人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特定身份和角色。
社会角色可以是家庭成员、职业角色、社会地位等。
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这些角色会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
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与解读
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与解读社会结构是指人类社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关系组织起来的整体形态,以满足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交往需求。
人类学作为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的科学研究,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和解读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结构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对个体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特征社会结构是社会整体的组成和组织方式,包括人们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
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包括稳定性、分层性和相互依存性。
稳定性指的是社会结构的相对固定性,即社会结构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保持不变的趋势;分层性指的是社会结构中存在层次关系,包括阶级、职业、家族等不同层次的组织;相互依存性指的是社会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社会结构的形成原因社会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一是生物因素,人类天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群居性,这决定了人类在社会中需要相互依存和协作;二是地理因素,不同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形成和结构;三是历史文化因素,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三、人类学的视角与社会结构的分析人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人类学可以通过探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来了解不同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其次,人类学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差异,揭示不同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此外,人类学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等方法,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社会结构,以及其与主流社会结构的关系。
四、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的解读在对社会结构进行解读时,人类学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权力结构、亲缘关系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权力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人类学可以研究权力结构的形成和运行机制,揭示权力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亲缘关系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社会纽带,人类学可以通过研究亲属关系的演化和功能,探讨家族、氏族等亲属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
试述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特别是语言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试述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特别是语言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列维斯特劳斯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他提出了结构主义的理论,将人类文化视为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
北大人类学历年考题【原文】
2001年试题人类学理论一。
概念解释1。
马林诺斯基2。
新进化论3。
文化相对论4.《江村经济》5.结构人类学6.社区研究法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8。
田野工作二。
简述题1试论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异同2.试论50年代至70年代(二战后)英,法,美国人类学的基本变化情况3。
简述解释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三。
论述题1。
试从社会文化人类学分支领域(亲属制度,宗教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之一论述本学科的研究特色2.举例说明民族志对于社会人类学的重要性3。
略析人类学者在研究中国中面临的认识论挑战人类学方法一。
概念解释1.民族志2。
参与观察3.跨文化比较研究4。
“浓厚的描述”5。
整体论二。
简述题1.简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2.简述”主位法"和”客位法”的方法论差异三。
论述题1。
试比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共时方法和历时方法的结合2。
论述经验事实与理论阐述之间的关系四。
问答题1.《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1)泰勒(2)摩尔根(3)马林诺斯基2.结构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1)格尔茨(2)列维_斯特劳斯(3)埃文思_普里查德3.弗里德曼是()(1)汉学人类学家(2)非洲人类学家(3)美洲印地安人类学家4田野工作是指( )(1)实地社会实习(2)地理学实地测量工作(3)民族志研究的核心过程(4)社会学的整体论方法2002年试题人类学理论一。
概念解释1.进化论2。
博厄斯3。
米德4.结构主义5.利奇二。
简述题1.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2。
简述宗教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政治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三。
论述题1.试述马林诺斯基的《文化论》的基本内容2。
试述20世纪初期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内容3。
试述二战以后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变化人类学方法一. 概念解释1.田野工作2。
民族志3.跨文化研究4。
人类学5.民族中心主义二。
简述题1.简述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差别2。
你对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看法3。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浅析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浅析作者简介:廖梦溪(1991- ),女,广西百色人。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
摘要:列维- 斯特劳斯是伟大的文化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大师。
他通过结构主义来研究人类学问题,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和方向。
本文对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主要内容进行阐释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影响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西方人类学学派中,结构主义最为重要的学术思潮之列维-斯特劳斯是这场结构主义思潮的主要领导人物,因此被称为“结构主义之父”、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来源和产生列维-斯特劳斯对人类学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通过在巴西印第安部落调查研究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并以这些资料为例,开始了对人类学新的探索。
和其他人类学家有所不同,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部落氏族社会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其特定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组织,他主要通过结构主义的方法对原始部落进行探究。
因此他主张的人类学被称为“结构人类学” 。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概念是他结构人类学的认识论的核心,他在《社会结构》一文中认为,首先,结构表现了某 制度的特征。
其次, 任何特定模式都有其制约因素。
不同因素之间有相关性,一种发生改变时,另一个也会发生 相应的变化。
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是在吸收总结过往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在过去的大多数的人 类学和社会学相关研究中,并没有把语言学作为研究的本质和重点。
因此,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语言学当成其研究的基 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由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内容和特点 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成就是在语言学结构主义的基础,把它发展成为人类学的结构主义方法论,从而开启了 个新的人类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在他所写的《语言学和人 类学中的结构分析》一文中,开始阐释其结构主义方法论, 随后他出版的《结构人类学》一书中具体详细地介绍了自己 的结构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开始拥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 学术地位。
列维 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浅析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浅析【摘要】现代人类学发展的100多年以来,出现过多种人类学流派。
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流派,在人类学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观点进行阐述,以期梳理人类学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
【关键词】人类学流派;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发端于十九世纪的一种方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成为社会的重要思潮之一。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是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百岁法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于2009年11月4日与世长辞。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萨林斯(Sahlins)①说:“我们失去了最后一位世界级的人物,最后一位有世界眼光的人物。
”②2019年是列维斯特劳斯逝世10周年,重温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对现实仍有重要意义。
一、结构主义的思想渊源结构主义这一概念并非列维-斯特劳斯所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结构主义已在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中流行。
瑞士作家、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后世学者公认的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结构主义思潮肇始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
③二、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大批新民族国家的建立,西方人类学难以在原殖民地进行田野工作,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困境及对理论的重新思考。
而这种思考促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派的诞生,即结构人类学或结构主义人类学(structuralism anthropology)。
列维斯特劳斯对人类学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通过在巴西印第安部落调查研究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并以这些资料为例,开始了对人类学新的探索。
和其他人类学家有所不同,列维·斯特劳斯将索绪尔提出的结构主义的思想引入了人类学研究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人类学(structural anthropology)是文化人类学的其中一个学派,概念来自克劳德·李维-史陀的构思。
他认为人类会把世界上的东西以二元方式表述,譬如高低、内外、人和动物、生死。
这些概念在不同的文化领域都能够被了解。
“From the very start," he wrote, "the process of visual perception makes use of binary oppositions.”[结构主义及生态学, 1972]
目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为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
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下称“文集”)中文版在作者将届百岁高龄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遂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简言之,“文集”的出版标志着中法人文学术交流近年来的积极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所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在与世界学术接轨的实践中又前进了一大步。
关于作者学术思想的主旨和意义,各位译者均在各书译后记中作了介绍。
在此,我拟略谈列维斯特劳斯学术思想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整体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发展所可能具有的意义。
列维斯特劳斯的学术思想在战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作为专业人类学家和作为结构主义哲学家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上。
在人类学界,作为理论人类学家,50年来其专业影响力几乎无人可及。
作为“结构主义哲学家”,其声势在结构主义运动兴盛期间竟可直逼萨特,甚至曾一度取而代之。
实际上,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第一创始人,其后结构主义影响了法国甚至西方整整一代文化和学术的方向。
比萨特更为重要之处则表现在,其影响不限于社会文化思潮方面,而是同时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领域,并已成为许多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诸相关学科领域内促成了各种多学科理论运作之交汇点,以至于以其人类学学科为中心可将其结构理论放射到许多其他相关学科中去;同时作为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评者,其理论方法又可直接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思考。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合辑,代表了作者在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
这些文章的选取和安排都是为了让不熟悉人类学的读者能够对这门学科的问题获得一个框架式的认识,而且,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介绍了人类学的发展方向和能够解决的问题本书讨论了民族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美洲印地安人社会的习俗和制度,人类学与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关系,考察了人类学在社会科学
整体中的地位,人类学的教学问题。
阐释了这个学科的过去和将来,界定了人类学的工作领域,描绘了它所提出的问题的前景。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
早年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并从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
1948年返法,1959年出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
主要著有《结构人类学家》(1~2)、《神话学》(4卷)、《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