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伊东丰雄多摩艺术大学(Tama Art University)图书馆如果有天堂

合集下载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建筑案例分析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建筑案例分析
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陈泽石 5140159035 陈钰 5140159014
形式

结构
材料

空间布局

其他细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理位置
建筑设计
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八王子校区
T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
基地/建筑面积
设计/建设
结构形式:浮动网格
连续拱形结构将整个建筑空间划分成 多个方形和三角形区域
材料:钢框架外浇混凝土
地上部分为钢框架混凝土结构 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功能解读
门口休息室
休息室
一层平面
实验室 新期杂志处
多媒体
封闭式阅读区
开放式阅读区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内部交通路线图
读者路线 工作人员路线
Q &A
机房
书籍存储室 地震隔层
空气调节
通风道
参考资料:

EI croquis 147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8-01- Peter Zumthor 传统的新生-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结构体系和材料运用评析-杨菁 http://library.tamabi.ac.jp
159 184.87 m² / 2 224.59m²
2004.4—2005.10 / 2005.11—2007.2
总平面图 \ Site plan
一层平面示意图
二层平面示意图
外轮廓:
呈四边形,东、南两边呈直角相交,北、西两面则为流线型
地势:
基地从北到南逐渐升高 倾斜度为1/20

国际设计名品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国际设计名品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国际设计名品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是伊东丰雄的作品。

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相当具有特色,他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

一场关于日本后现代建筑演讲上这样描述了伊东丰雄:“在后现代艺术运动里,伊东释放了建筑学的古老角色,让它不再仅是人类社会当中高效率的机器,在伊东的建筑语意中,我们可以看到软而透亮的疆域逐渐形成了一股强而有力的群体;伊东的建筑显现了都会中的人文环境关系,将今日高度发展的大都会风景描绘的更加具体。

在这些建筑里念发展过程中,介于高度经济发展和建筑学理念的达成间,伊东有顺序的探索了其中丰富的层次。

”而伊东也曾说过:“20世纪的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著功能,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但到了21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

”这个项目是由日本极其知名的伊东丰雄为多摩美术大学建成的图书馆,书在此刻被赋予了更为珍贵的意义。

伊东丰雄,作为当代日本极其知名的建筑师,同时是多摩美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对图书馆倾注的心血可见一斑。

日本对公共空间的历来非常重视,通过各种大空间的建筑和人性化的运营方式,得以吸引广大民众的向往。

比如东京大学柏校区图书馆,在管理上就非常考虑读者的需求:如果有需要,一个人可以占用一大张桌子,外校的借阅者可以享受比本校学生更长的借阅时间……自然,我们可以从图片上看到拱门型的建筑风格,以及非常广阔的休息空间,都是让人感到自由而且随性的。

拱门型的风格,除了成为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色之外,也成为吸纳好风景的平台。

注重建筑整体性的打造,在配套景观上也十分完善,坐在床边阅读,疲倦的时候看窗外的风景,也许不用特意而为之,有这样一扇超大的窗户阅读心情也好到极致了。

伊东丰雄--从他的外表看内在

伊东丰雄--从他的外表看内在

古拉·奥罗索夫他没有库哈斯那种令人生畏的、有英雄色彩的外表;也没有哈迪德女士那种艳丽的仪态。

相比之下,伊东丰雄是不招摇的。

他有少见的才智,总是用挑剔的眼光考虑他的项目寻找一种似乎对立的价值之间的平衡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Toyo Ito)工作40年之后,在全世界的建筑师中赢得了一群狂热的追随者。

但他在他的祖国日本并不出名。

通过他的奇特和虚幻的建筑——从为城市场隐居者设计的简朴的住房,到用精美的墙纸装饰的拱形的图书馆,他创造了一批无与论比的、具有独创性的多样化作品。

在过去的10年中,流行建筑繁荣,他的许多同行在世界各地获得了许多设计项目,但伊东丰雄很大程度是还是作为旁观者。

在人们关于建筑界的名流的谈话中,他很少像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或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那样被提及。

他一再被建筑业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忽略。

甚至在他们祖国,他被安滕忠雄(Tadao Ando)的阴影遮住。

安滕忠雄的混凝土建筑已成为当代日本建筑的陈词滥调。

伊东丰雄的情况可能最终会改变。

前不久,他为台湾高雄世界运动会设计的一个运动场投入使用。

这个运动场的像巨蟒一样的形式,至少会在建筑界引起轰动,就像赫尔佐格和梅隆为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设计的“鸟巢”一样。

甚至更加雄心勃勃的是他设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Taichung opera house)。

这个项目安排在明年开工建设。

这是一个很有独创性的作品,它已经被作为一个杰作向公众介绍。

它的有孔的外表,类似于一个巨大的海绵,就像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为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个项目的设计,是伊东丰雄最近被授予他的第一个美国项目的主要理由。

这个美国项目是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erkeley Art Museum)。

东京Tama艺术大学图书馆整体分析

东京Tama艺术大学图书馆整体分析

拱形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做成,这些拱形结构相互交汇,这样 可以让拱形的底部非常苗条,而顶部可以承住二层的重量度是统一的200毫 米。
这些交汇的拱形把空间柔和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加上书架, 不同形状的学习桌以及可用作公告牌的玻璃隔断等等,给划 分而成的区域带来即有个体性又和整体空间保持连续的感觉。
14.多媒体
2.咖啡区
草莓 般随 意散 落的 球凳
这样上重下轻的设计理念,让一层的位置如 同在一棵树下享受凉爽与安静。伊东丰雄提 到:“在图书馆建造以前,校园里的咖啡站是 惟一师生和职员共享的空间,设计图书馆的 时候,我们就考虑,让这个建筑的底层尽可 能的开放,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给所有人的公 共空间。哪怕人们只是路过,无心去图书馆 看书,也一样可以看到里面正发生些什么。
Tama 艺术大学图书馆
新建成的Tama 艺术大学图书馆(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来自Toyo Ito的设计。
这个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在东京郊区,位于一个公园后面,略 微倾斜的斜坡上。
第一个点子就是 底层开阔的长廊 式空间,为人们 穿越校园提供一 条活动道路,即 使他们目的不是 为了走进图书馆 的。为了让人们 的流动和视觉自 由地贯穿建筑, 他们开始考虑使 用随机排布的拱 形结构来营造一 种感觉,让倾斜 的地面和外面的 公园风景和建筑 保持连续。
从楼梯走向第二层,装有大本艺术书籍的矮书柜穿插在 拱形之间,在书柜之间是不同大小的学习桌和摆有复印机 的大桌子。 再向里走,是视听室,休息区,行政区,甚 至还有一个小的实验室。所有空间的格局如同在树冠上横 向生长出的大小不一的枝桠,完成不同的使用功能。其中, 面积最大的区域留给了阅读区,在拱型的宽大玻璃下,是 同样蜿蜒的几排长桌,同样的玻璃表面,小小的书凳,让 每个来此的学生都有充足的空间,享受阅读时阳光从室外 的正中方向徐徐落到山的那边的时光。到了夜晚,你会注 意到头顶上一个随机垂吊下来的灯具,它如同树上生长出 的一颗颗大的蘑菇,沐浴在这样的灯光里,你会有被静谧 与安详包围的感受。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目录一、选择理由 (1)二、平生简介..........................................1~2三、他人评价..........................................2~3四、自我评价........................................3~4五、设计理念 (4)六、作品集.........................................4~5七、重要作品.........................................7~9一、选择理由内敛含蓄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建筑理念与建筑风格,既非极简主义、也非参数化设计。

1971 年他从著名建筑师、日本新代谢派成员菊竹清训的建筑事务所脱离,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URBOT。

这个名字并非表达了他对工业技术的尊崇,更多的是失望。

新代谢派在20 世纪60 年代盛极一时,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在70 年代的衰弱,新代谢派也由60 年代的积极乐观,转向欧美式的颓废迷茫。

这一阶段伊东丰雄的建筑呈现出一种极为内向、收敛的姿态。

1976 年他为姐姐设计的私人住宅——白色U 形房代表了伊东丰雄内心的态度。

消融界限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一片繁荣,房地产市场的兴盛推动了一栋栋混凝土钢结构建筑的诞生。

伊东丰雄用轻质材料设计的住宅并不太受瞩目。

“整个80 年代,我很少能有机会接受公共建筑项目。

这令我有些愤世嫉俗。

”也因此,他有大把时间来思考建筑。

“城市千篇一律,建筑毫无特点,它们呆滞、没有表情。

我希望能用不一样的材料、思维来构造建筑。

”重叠空间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日本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目光从西方转向本土,力图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

但伊东丰雄并未简单地模仿传统建筑,他认为决定自己的建筑有别于西方建筑的根本因素在于语言。

“日语松散、开放的语法结构对我的建筑理念有很大影响。

从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解读伊东设计思想

从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解读伊东设计思想

从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解读伊东设计思想1.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概况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坐落在东京多摩艺术大学八王子校区内,位于一座公园后略微倾斜的草坪上,设计师伊东丰雄,因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现有的共享公共场所是学校的自助餐厅,所以,希望利用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画廊,既可以用来吸引人们进入图书馆,也可以作为一个连接学校主要入口和公园的通道,同时,图书馆一层地坪随基地自然起坡,使得建筑的内外空间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如图1)。

图书馆的拱形结构体系,囊括了多种不同弯曲角度的弧线,这些弧线的核心是浮动网格,他希望不断变化的结构体系打破传统静态形式的束缚。

这些连续的拱形弧线将整个完整的空间划分为多个方形和三角形区域,不通过隔墙,自然而然的划分空间,保证了空间穿透性,满足多样、动态、三维的复杂形体,使整个图书馆室内空间具有一种“流动与静止”的空间特质。

该图书馆于2007年2月落成,由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入则建筑和设备设计,佐佐木睦朗构造计画研究所进行结构设计。

基地面积159184.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39.46平方米,占地面积2224.59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上部分为钢框架混凝土结构,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1:图书馆外部形态2.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创作思想的解读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立面采用清水混凝土和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内部充满自然光,同映射了室外的景观,且回廊式的空间塑造了一种隧道感,使人们在穿过不同拱形空间时有不同的体验。

建筑师伊东丰雄在设计图书馆时希望在首层为校园内所有人设计一个完全开放的画廊,使之成为一个穿行的通道。

且伊东丰雄对于暂时性、流动性、透明性空间的创造也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

对此,笔者尝试从时代背景以及日本传统建筑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尝试解读伊东丰雄对流动性理论与古典元素结合的图书馆设计,分析伊东丰雄设计思想变化的影响因素。

2.1时代背景的影响伊东丰雄1965年毕业与东京大学建筑系,至69年任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范例解析之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分析

建筑范例解析之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分析
对美学的追求。
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读者的使用习惯和舒适度。书架 排列有序,阅读区宽敞明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建筑的功能与布局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图书借阅、阅 览和研究服务。此外,还设有自习区、讨论室、多媒体阅览 区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图书馆的布局充分考虑了人流走向和功能分区,使得读者可 以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源。同时,建筑师还注重空间的利 用和拓展,使得图书馆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还能适应未 来的发展变化。
环保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设计者尽可能 地选择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 料,如木材、竹子等,这些材料的使 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03
建筑材料与技术解析
主体结构材料
01
02
03
主体结构材料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采用 了钢结构和混凝土作为主 体结构材料,以确保建筑 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
钢材的特点
该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摩艺术 大学建校初期,随着学校的发展,图 书馆也不断进行扩建和改造,以满足 日益增长的需求。
建筑特点与风格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著称,与校园内的 其他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筑外观采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呈现出一种现代感。同时,建筑 师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用心,如窗户的设计、材料的选用等,都体现了
建筑与社区的互动
图书馆作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其设计充分考虑了与社区的互动,如开放式的内部空间、便捷的借阅服务等,使建筑成 为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中融入了日本传统建筑元素,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尊重和传承,提醒人 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7个创意经典的图书馆设计案例

27个创意经典的图书馆设计案例

27个创意经典的图书馆设计案例中国·三联海边图书馆——直向建筑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

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

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伊东丰雄事务所图书馆坐落在东京郊区。

场地穿过校园的主要入口,伸展成一个缓坡,前面则是一片种植着各种大小树木的花园。

拱形相互交汇的建筑结构使整体建筑轻盈剔透,犹如一件镂空的艺术品。

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Lluis Clotet&Ignacio Paricio这是巴塞罗那水库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建筑经由西班牙建筑师Lluís Clotet和Lluís Clotet之手,成为了大学的总图书馆。

室内空间是压倒性的、令人惊叹的、粉碎的……严肃地说,没有什么词能恰当地描述这座非凡的建筑。

建筑师尊重原结构,使用预制的材料来形成中间板,使所有的东西都能保持原有的形状。

Selexyz Dominicanen Bookstore——Merkx+Girod Architecten这家多米尼加教堂内的书店赢得了2007年建筑师室内设计奖。

建筑师们想要强调建筑的高度和非凡的建筑风格,通过在教堂中不对称地设计出一个多层的、有纪念意义的、黑色的、步入式的书柜。

书柜是一种宏大的姿态,是一种与教堂的巨大规模相匹配的陈述,并给予了额外的空间。

由于有孔道、透视和使用穿孔钢的使用,该平面尽管有其大小,却显得轻而透明。

Laudense图书馆——Michele De LucchiLaudense图书馆曾位于Lodi历史中心的著名机构。

该项目将寺院转化为生活场所,除了专门用于阅读和学习的房间外,还有报刊杂志的读书角,互联网书桌,文艺咖啡馆,举行婚礼和会议的公民大厅,音乐房间和电影院。

Trinity College Library——AVA Architects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建立于1592年。

日本建筑史

日本建筑史
筑主体结构开始由混凝土转向钢结 构。
1984 年,日本建筑师伊东 丰雄所设计的“银色小屋” 银色小屋用了大量的玻璃、 铝合金和钢结构制作的格 子屏障,这些透明和半透 明的材质使建筑具有一定 的开放性,使得小屋看上去 象是私人聚会场所或是周 末用的临时度假屋和工作 室,不象是定居的房屋。
随着科技 的进步, 日本当代 新建筑的 设计中, 以强调建 筑的结构 设计为主。
矶崎新的空间结构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是伊东丰雄设计 建造的,它采用拱形用钢结构和混 凝土做成,这些连续的拱状弧线将 整个建筑空间分成了多个方向和三 角形区域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重视怎样使人的活动更亲近自然更少的 带来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设计首要考虑的问 题。

非对称格局(寝殿式) 平等院
清凉殿 凤凰堂
桧树皮铺成的桧树茸,这是1300年 前,日本传下来的独特的建造技法。
中世建筑
• 镰仓时代 • 室町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1333年)

西行庵
室町时代(公元1333年~1600年)

这一时期,禅宗更广为流布,并走向日本化。建筑开始受 到禅宗“五中晚班有”的文化精神的影响,继承本土原初 神社建筑简素性的传统,并发扬光大。
东京中银舱体大楼

黑川在1972年设计的东京中银舱体大楼,就是新陈代谢理 论影响的作品。
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为了他的商标,中银舱体 大楼是位于东京银座区的集体住宅,由140个外壳 为正六面体的舱体组合而成,这些六面体就是在工 厂预制建筑部件,然后在现场组建。其中的双塔是 服务中心,

它内藏有电梯、机械设备和楼梯等。 所有的家具和设备都单元化,在作为 主要功能空间的居室空间单元

展厅设计PPT课件

展厅设计PPT课件
剑桥大学三年级学生
精品课件
25
•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
桁架结构
精品课件
26
•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
桁架结构
上海浦东机场
精品课件
27
•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
桁架结构
关西国际机场 伦佐·皮亚诺
精品课件
28
•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
桁架结构
法国加尔纸桥(Cardboard-bridge)坂茂
精品课件
29
•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
Shigeru ban + Hermès纸房子 roof structure
Shigeru ban + Hermès纸房子 roof structure
Shigeru ban + Hermès纸房子 interior views
Shigeru ban + Hermès纸房子 details
Shigeru ban + Hermès纸房子 architect shigeru ban
建构:建造的诗学。更强调“再现”和“本体”在 “结构理性主义”原则下的统一。
再现和本体:结构具有象征因素和技术因素。基座、 构架和屋顶具有本体性,壁炉和轻质围合表膜具有 再现性和象征性。(森佩尔)
结构理性:建筑形式要忠实于结构体系,忠实于材料 力学性能。
精品课件
4
• 关于建构(Tectonic)和建造教学
精品课件
35
•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
悬索结构
雷诺汽车公司产品配送中心
诺曼 福斯特
精品课件36ຫໍສະໝຸດ 结构体系的表现形式悬索结构
毕尔巴鄂步行桥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精品课件
37

建筑范例解析之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分析

建筑范例解析之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分析
结构拱形倾斜地面给人怡人舒适的空间体验家具与建筑的融合采光材质二层的书架呈s型与建筑融为一体让整体视觉效果获得延伸桌椅脚有高低差让桌面在一层倾斜地面上呈现水平采光自然采光被吊在天花板上的铁盘将日光灯的光线通过混凝土天花板柔和地反射出来材质混凝土和玻璃的混合使用简约却不简陋没有过多的装修耗材绿色一个流动的场一个悬浮轻盈的空间
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伊东丰雄
1986年风之塔
风之塔在2006年获得了英国国家建筑师协会的大奖,列为 1990年代重要的建筑作品之一
仙台媒质中心
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 年展的终身成就金狮奖
基地及环境
位于一个公园后面,略微倾斜的小山坡上。
使建筑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结构(拱形、倾斜地面) ●功能分区(隔而不断)
结构(拱形、倾斜地面)
●外观“拱”,内部也“拱”
●“拱”做承重结构,非完全 分割,产生流动感——“一个 流动的场,一个悬浮轻盈的空 间”
●互相交织的“拱” ,在营造 开放式空间的同时不乏趣味性
结构(拱形、倾斜地面)
倾斜的地面和外部的公园风景, 保持一种连续性。

功能分区(开阔式的长廊、“隔”而不断)

● △Biblioteka ●●给人怡人舒适的空间体验
●家具与建筑的融合
●采光 ●材质
二层的书架呈“S”型,与建筑融为 一体,让整体视觉效果获得延伸
桌椅脚有高低差,让桌面在一层倾斜 地面上呈现水平
家 具 设 计

采光
⒈自然采光 ⒉被吊在天花板上的铁盘 将日光灯的光线通过混凝 土天花板柔和地反射出来

材质
混凝土和玻璃的混合使用, 简约却不简陋

2013年 第三十五届 伊东丰雄 Toyo Ito 日本

2013年 第三十五届 伊东丰雄 Toyo Ito 日本

2013年第三十五届伊东丰雄 Toyo Ito 日本伊东丰雄出生在东京,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之后在Kiyonori Kikutake工作。

1971年他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Urban Robot,8年后改名为伊东丰雄联合事务所。

他受到早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用最少化的方法来去除作品中的常规的东西。

”在这一阶段里,他设计了很多项目,包括1976年的White U和1984年的Silver Hut,发展出用纤维、穿孔铝板和延压金属板组成的轻型可渗透膜结构的建筑美学。

例如1986年的Tower of Winds和Restaurant Nomad以及1991年的八代市市立博物馆。

他的其他知名作品有日本的仙台多媒体图书馆(“几乎没有墙体的独特结构”),2002年获得了世界建筑奖的“亚洲最佳建筑奖”。

伊东丰雄目前的工作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和私营项目,如巴黎的Hpital Cognacq-Jay、西班牙Torrevieja的休闲公园和新加坡的VivoCity。

伊东丰雄的作品可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

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尽管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

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

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

这些城市没有如同欧洲城市的真正持久的建筑,相反它们却保留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宏观基础建设。

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传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室制或砖制,于是由于材料易于坏,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要重新翻盖。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功能简介与结构
1.功能 首先该建筑第一功能特点就是 底层开阔的长廊式空间,为人们穿 越校园提供一条活动通道,即使他 们不是为了去图书馆,这里也可以 作为过路时休闲放松或是遮阳避雨 的好地方。 为了让人们的流动和视觉自由 地贯穿建筑,设计师们开始考虑使 用随机排布的拱形结构来营造这种 通透延绵的感觉,让倾斜的地面和 外面的公园风景和建筑保持连续。
Hale Waihona Puke 概况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是日本建 筑大师伊东丰雄(Toyo Ito)的新作, 坐落在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八王子校 区内,位于一座公园后略微倾斜的 草坪上。 图书馆的拱形结构体系,囊 括了多种不同弯曲角度的弧线。这 些接续的拱状弧线将整个建筑空间 划分成多个方形和三角形区域。馆 内设施的摆放以保证空间穿透性为 根本原则,令阅览区具有一种“流 动与静止”并存的充满矛盾性的空 间特质。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让每个人在他 与书和影视媒体打交道过程中发现 自己的风格,如同走进一座树林或 一个山洞,穿梭中柔和的相互关系 在这个拱廊的空间中形成,创造力 从此散发到整个校园。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项目设计秉持融自然地势之起伏为建筑构造所利用的原则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并为其平添流畅随形的自由特色照明设计与灯光的运用也是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一大亮点顶面上的圆盘遮住了可见光源使光线通过顶面漫反射均匀柔和地照亮每个觊落桌子和书架上的台灯提供学生们看书的照明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组员:汪碧玉 贺文鑫 路冠丞 李浩源
2.结构 拱形门洞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做 成,这些拱形结构相互交汇,这样 可以让拱形的底部非常纤细,而顶 部足矣承受住二层的重量,这些拱 形的跨度从1.8米到16米不等,但厚 度始终保持200毫米。
空间设计
1.室内 这些交汇的拱形把空间自然柔 和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加上书架, 不同形状的学习桌以及可用作公告 牌的玻璃隔断等等,给划分而成的 区域带来即有个体性又和整体空间 保持连续的感觉。在底层倾斜的地 面上,有盖着大玻璃的置书柜,里 面放有最新期杂志,这样又便于让 在图书馆等待公车的学生快速浏览 书籍。 从楼梯走向第二层,装有大本 艺术书籍的矮书柜穿插在拱形之间, 在书柜之间是不同大小的学习桌和 摆有复印机的大桌子。人们穿梭在 这些拱形之间会体验到时刻变幻的 视觉效果,丰富的光线使人感受不 到犹如进入隧道的黑暗恐惧感。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建筑案例分析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建筑案例分析

Q&A
钢框架外浇混凝土地上部分为钢框架混凝土结构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功能解读一层平面休息室新期杂志处多媒体实验室门口休息室开放式阅读区封闭式阅读区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内部交通路线图读者路线工作人员路线机房书籍存储室地震隔层通风道空气调节参考资料
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陈泽石 5140159035 陈钰 5140159014
形式
结构
材料
空间布局
其他细节
地理位置 建筑设计 基地/建筑面积 设计/建设
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八王子校区 T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 159 184.87 m²/ 2 224.59m² 2004.4—2005.10 / 2005.11—2007.2
材料:钢框架外浇混凝土
地上部分为钢框架混凝土结构 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功能解读门口休息室新期杂志处实验室一层平面
多媒体
休息室
封闭式阅读区
开放式阅读区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内部交通路线图
读者路线 工作人员路线
机房 书籍存储室 地震隔层
空气调节
通风道
参考资料:
EI croquis 147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8-01- Peter Zumthor 传统的新生-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结构体系和材料运用评析-杨菁 http://library.tamabi.ac.jp
总平面图 \ Site plan
一层平面示意图
二层平面示意图
外轮廓:
呈四边形,东、南两边呈直角相交,北、西两面则为流线型

第四章 拱结构

第四章 拱结构

• 二、钢筋混凝土拱 • 钢筋混凝土拱一般采用实腹式,拱身截面一般为矩形或工字形,如图
4.3.4所示。也可做成折板拱、波形拱,或网状筒拱,成为梁板合一 的结构,以进一步节省材料,又可达到较好的室内视觉效果。 • 图a)为湖南省游泳馆,跨度为47.6m,采用装配式折板拱;图b)为无 锡体育馆,跨度为60m,采用钢丝网水泥双曲拱;也有采用装配整体 式钢筋混凝土网状筒拱结构。
• 彩板拱形屋顶
• 拱形金属波纹板材局部
• 秦始皇兵马俑,西安
• 拱形网架
固原体育馆由美国国际设计公司设计,屋盖采用相贯连的空间钢管桁架结构, 由中央呈拱形三维曲面的聚酯膜采光通廊和两边平面呈月牙的弧线落地挑蓬屋 面组成,挑檐屋面一部分为带铝板装饰层的钢板屋面,最边缘部分为聚酯膜装 饰挑檐,正面两侧屋面呈上仰趋势,上仰的角度为13.55度,侧面整个屋盖呈 一个平坦落地拱形曲面。
• 它是以受轴向压力为主的结构,这对于混凝土、砖、石等脆性材料是 十分适宜的,在没有钢材的年代,它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抗压强度高 的特点。因而很早以前,拱就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 拱式结构最初大量应用于桥梁结构,在混凝土材料出现后,逐渐广泛 应用于大跨度房屋建筑中。我国古代拱式结构的杰出例子是河北省赵 县的赵州桥,跨度为37m,建于1300多年前,为石拱桥结构,经受历 次地震考验,至今仍保存完好。在房屋建筑中也有许多成功的实例。
轴向受压
要想理解拱结构的奥妙,需对拱开展深刻理性探究
拱结构
似梁非 梁,似 柱非柱
曲线杆件
梁柱归一
轴向受压
曲线的柔 美价值
水平推力
绝无仅有, 不可轻视
应力分布 均匀
国外某散盐仓库室内图示
无水平推力 无水平推力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建筑背景及思想
背景: 西方--城市有其自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 .
东京--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城市特征。, 城
市的形象总是在变化之中,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在 日 本文化中,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建筑的理念从
来不存在。
思想: 伊东丰雄发展了短暂建筑的理念,短暂建筑是表 现这些无背景大都市的最佳方式。伊东的建筑材 料的坚固性被减到最低程度。他使用技术把结构 及细节的尺寸几乎缩减到尽头。
仙台媒体中心最初构思草图
仙台媒体中心的形最早来自于伊东对建筑剖面的思考(图左)。 而这个洞穴空间般的剖面又被伊东激进地于1995年1月23日在机场 发展为“海草鱼缸图”(图右)——“仙台媒体中心建筑的所有设计 都是从这个草图开始的。” 这张草图同时也包含了伊东对现代性场所的思辨。战后 的仙台几乎被夷为平地,而重建过程中大量现代建筑“楼房
这实际上也是从仿 生的角度思考,通 过模仿植物的茎干 的作用(支撑,保 护,通道)而得出 的合理设计。
结构减震设计的思路:是在设置减震装置的同时,将整个结 构进行抗震考虑,通过增加贯通的“管”的柔度形成“可晃 动楼层”,从而形成“具有减震性质的结构”。建筑建成后 经历了日本311九级大地震后只有外部玻璃和部分天花板脱 落,建筑的主体结构却安然无恙。
种概念,一是建筑可 以改变都市空间,二 是建筑可改变街道风 貌,三是建筑可以赋 予人自由的感受。
伊东丰雄在建筑上面用太阳能板遮阳,下面做成树枝状网格框架承 重结构,使公园周围的凉风能通过下面通透的表皮进入体育馆。
这个体育场有两个亮点:世界首座开口式体育场。从高 处俯瞰,体育场像一条蟠曲的大龙;体育场14155平方米的屋 顶覆盖了8844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110万度的发电量, 是全世界第一座完全由太阳能供电的运动场馆。开放式的体育 场,不需空调,自然通风。体育场闲置时,85%的电力可向 周围输送。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自银色小屋起至八代市立博物馆的一系列作品中,伊东丰雄通过对轻型钢框 架、金属隔断的使用,继续表达出开放性、轻快性、临时性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0年巴黎日本文化会馆竞赛方案中,伊东丰雄已开始了 显露出对“轻快性、临时性”以外的兴趣,即对流动性所表达的意义的关注,这 一点在之后也将引发了他在创作过程中又一次重要转变----即从抽象、非物质感 轻快性向具体、可感知的流动性的转变。
如果将菊竹清训、筱原一男 及矶崎新等人对伊东丰雄的影 响看作是对其初期影响的话, 柯布西耶和密斯两位现代主义 大师对他的影响就可以说是终 其一生的。在仙台媒体中心的 柯布西耶 来源:Colin Rowe. The Mathematics of 设计中,他们的影响得到了集 中体现,不过伊东丰雄谨慎地 Maison Domino the Ideal Villa 选取了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创 造出“流动空间”的密斯,和 在进行“多米诺”体系研究的 柯布西耶。
自动扶梯上看曲线墙面
中野本町的家
镶嵌磨砂玻璃的曲线墙面
2、建筑的非线性设计探索--从蛇形画廊展厅到TOD’s表参道大楼
蛇形画廊展厅内部
蛇形画廊展厅外观 来源:www. architecture. com
来源:arts. guardian. co. uk
2004年建成的TOD' S表参道大楼位于东京涉谷区,是意大利名牌 TOD'S的东京旗舰店。底层功能为商店,上层为办公及举办活动的空间。 这座建筑作为布鲁口展亭和伦敦蛇形画廊展亭在设计上的延伸,也是伊 东丰雄明确尝试非线性设计表达的代表案例。
现代主义建筑在日本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常明确的师承脉络。这里有必要对 伊东丰雄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几位前辈做出回顾,其中包括:菊竹清训、筱 原一男和矶崎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容 在整体建筑内,也被这美丽的环境所

图书馆的拱形结构体系,囊括了多种不同弯曲角度的
弧线。这些连续的供状弧线将整个空间划分成多个方
形和三角形区域。馆内设施的摆放以保证空间穿透性为根
本原则,令阅览区具有一种“流动与静止”并
存的充满矛盾性的空间特质。
图书馆一层地坪随基地动势自然起坡,
从而使建筑较好的融于环境,也使建筑的内外空
能够静静的体会前辈们的知识给养, 激发自己的灵感, 最终,
给思想一个栖息地。”
——设计师对于Tama艺术大学图书馆的定位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 《天堂,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巴别图书馆》(博尔赫斯)
图 多摩艺术大学(Tama Art University) 书馆
- by 伊东丰雄
地点:Tama位于东京郊区,略微
倾斜的山坡上
要求:Tama艺术大学之前一直缺少学生
和学校职员共享信息的公共场所,Tama艺术 大学新图书馆的首要诉求就是考虑如何让图书 馆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开放且兼容自然与人文环 境的公共空间。
间保持连续性。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项目设计秉持融自然地势之 起伏,
为建筑构造所利用的原则,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
并为其平添流畅随形的自由之气。
这个图书馆的设计手法可以在伊东丰雄以前的作品找到递进的关系。图书馆最终形成了
“树”的设计哲学,通透和自由仍然是大主题。
功能分区开阔式长廊,“隔”而不断
“对于现在正在这里学习的人, 我希望这个图书馆能吸引他们在这里长时间的安静的阅读,
设计进一步精简了多余的建筑体量,使整座建筑成为由一系列拱顶和 拱廊构成的大空间结构体系。
上下两层的格局,
以随机排列的拱形结构拼接而成。
这样的结构就如同山坡上的一排小树林,虽然材料使用的是钢 筋、混凝土,大面积的玻璃,
供 拱 外观“ ”,内部也“ ”但是感觉与草地和
融合 外面公园的风景完全
在一起,将它们包容
设计伊始,伊东丰雄团队计划将整座图书馆的建筑体量藏匿于
地下,从而营造出洞穴般的空间效果,但此种创意构思因多方面原
因而搁浅。
虽然图书馆在地上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但设想团队仍试图将这个原
本隐匿于地下的空间构想搬到地表之上。
连续的拱形空间设计正是通过削减这——“地上隐匿地下空间”
的体量创意,契合初始的设计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