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二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七年级(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1.“学习”一次最早出自《礼记•月令》(p15)2.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

(p15)3.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内容、渠道、表现、态度、观念)(p15--17 5点)①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②渠道: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③表现:学习不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④态度;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⑤观念: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学习没有终点,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4.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终身学习?(p17 3点)①人有学习的天性,我们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②我们终身都在学习,终身都需要学习③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5.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学习?(p18-19 3点)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能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学习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6.为什么说学习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p18 4点)①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④学习,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7.如何理解学习苦与乐/学习带给我们哪些感受?(p20-21 3点)①学习中有快乐②学习中有辛苦③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8.学习中的快乐有哪些?(p20)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9.为什么说学习是辛苦的?(p21)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框架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 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 选举方式的选择: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2.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 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3.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 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4.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 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 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高中政治(必修2)第2课 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2)第2课 知识点汇总
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2.宏现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
(2)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注意:“看得见的手” ——计划(宏观调控)。)
4.市场机制的优点:
①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城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二、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内容、含义和地位
(1)内容:商品和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等。
(2)含义:各类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3)地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 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目的)
表现特征
顺口溜
危害
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
唯利是图
不择手段
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商标侵权等。
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
盲目性
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职能
作用
1.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框题一 : 民主选举:1. 选举方式: P16(1)直接选举(优点: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缺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比较高。

适用范围:县或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村委会、居委会选举)( 2)间接选举(优点: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缺点: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不直接,可能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适用范围: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乡镇级以及乡镇级以上工作人员)(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 =应选额;优点: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优点: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若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①采取何种选举方式,由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决定。

P16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P173.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4.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17-18①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直接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5. 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 P18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框题二:民主决策: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P20(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识点总结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课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背景(1)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罗网,取得日新月异进步时,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艰难探索(1)历程:①阶级: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②形式: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2)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打压民族资产阶级。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1.开端:五四运动(1)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2)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2.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4. 四个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5.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争和解放战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是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6.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7.体现特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1)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高一政治第2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政治第2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政治第2课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政治第2课主要涉及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

本文将对该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1.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当时激进思想家们开始在中国推广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并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团体。

2.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中国共产党最初是在1921年由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的。

当时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政治觉醒的开始。

3. 党的先锋队作用的确立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和坚持武装斗争的方式,成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先锋队。

4. 党的发展与分裂在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若干次严重分裂和思想斗争,但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5.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坚持和壮大的重要基础。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组织调整和制度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1.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

2. 党的纲领和路线党的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固定和明确的政治主张和行动指南,党的路线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总体方针、政策和任务。

3.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领导作用,通过推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党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和有力的组织架构。

5. 党的核心价值观党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价值追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和其性质和作用是高一政治第2课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围绕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的知识点展开总结,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方面。

一、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建设的内涵民族国家的内涵是由具有共同生活区域和经济生活基础的人民建立起来的具有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共同意愿的国家。

民族国家建设的内涵是推进先进文化和科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是由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与之共存。

我国56个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人口也相对集中。

少数民族文化的财富和同汉族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成为多民族国家。

三、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是新时代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对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尊重和保障,通过各类措施促进各族之间的隔阂消解和和谐相处。

同时,运用现代化思维应对发展压力,共同推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是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管理已然成为新时代基本制度来源,可结合先进科技及互联网技术手段,定义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供公共服务需求。

通过广泛开展平等教育,实现破除贫困,革除歧视相关政策,创造现时代价值观和效益。

五、学生自治与学生会组织和管理学生自治与学生会组织和管理,是新时代学校和学生教育得以蓬勃发展和创造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学生自治的最大优势在于积累自主能力,以表达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为以后做好自己打下基础。

学生会的组织和管理则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召唤、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

六、总体知识点汇总本次政治第二课的总体思想是“民族国家建设和发展,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理解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内涵,强化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互补,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人本关怀,时刻铭记学生自治与学生会组织和管理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主要内容是政治统一和政治多元,其中涵盖了政治统一和政治多元的基本概念、产生政治统一的条件、维护政治统一的方法以及政治多元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政治统一与政治多元的基本概念政治统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主权完整,政治制度统一,法律统一,宪法威严,国家政权统一,统一行政管理体制,保持国家统一与统一政权的状况。

政治多元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允许多个政治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政治多元化包括政治多党制、政治多组织、政治多派别、政治多层次等。

二、产生政治统一的条件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指两岸均认同“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以及两岸属于“一个中国”的原则,以及两岸同属中国大陆的不可分割部分。

2.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产生政治统一的基础,只有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社会福利得到提高,才能让人民更加满意。

3.加强民生保障。

政府要注重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实现公共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4.促进民族团结。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消除民族斗争、民族歧视等问题,推动建设一个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和谐国家。

三、维护政治统一的方法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在国际上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遏制“台独”势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2.推进两岸交流与合作。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

3.加强法治建设。

加强法治意识,促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四、政治多元的发展趋势1.多党制的发展。

政治多党制是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可以实现政治权力的分散,增加政治竞争,提高政府的决策质量。

2.多组织的发展。

民间组织对社会治理实践起到积极作用,它们通过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行为等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七年级政治课第二课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课第二课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课第二课知识点政治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七年级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第二课中,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政治课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以帮助您更好的理解政治课的内容。

一、国家和国家元素国家是由人民、领土和主权三个元素组成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拥有主权。

1.人民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领土领土是国家主权的物质基础。

它包括陆地、内水、领海、领空和地下。

国家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任何人或国家都不能侵犯。

3.主权主权指国家在其国境内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自治权。

国家的主权是不可侵犯的,任何国家或组织都不能干涉国家内部事务。

二、国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了实现国家的权力清晰和分立,中国采用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了中国的国家机构设置、工作方式和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国家机构设置: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和审判机关。

2.工作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而政府则实行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采取例行性别名投票方式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等职务。

3.职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和决策权。

国务院领导人可以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委会的会议。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由中国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党派。

共产党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的人民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人民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革命的理论、革命的实践和革命的道路。

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掌握和使用生产力的制度。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文化领域。

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一项政策。

改革开放以开放和自由的精神为主导,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点整理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4、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5、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心骨诞生)(1)成立条件: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重要知识点总结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有哪些积极影响?(利)(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2.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弊)(1)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会误导大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网络中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及其危害:(1)行为: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2)危害: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如何正确认识网络?(1)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3)网络具有消极影响。

(4)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1.我们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最新)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最新)

1、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3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管用性(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4)新型的专政(国家的专政职能):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6)(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二课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二课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2课
第2课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 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
-政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集体行动来处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政权制度以及政治思想的学科。

-政治学的目的:了解政治的规律,提出政治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政治活动提供科学指导。

2.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8上政治第二课知识点

8上政治第二课知识点

8上政治第二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的知识点包括: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公民既是享
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同时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些义务
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3.履行法定义务的意义:公民履行法定义务是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之一。

4.道德义务的含义和意义:道德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德义务是指基于道德规范产生的义务,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

履行道德义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
献。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思维导图

知识脉络: (1)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特征 (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的宏 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3)明确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尝试绘制第二课的主要知识点
我国的社 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 制
根 基
坚持基本 经济制度
使市场在 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 性作用
双 轮 驱 动
更好发挥 政府作用
第一目:市场调节
资源、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手段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机制及其优点
第二目: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与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
第三目:市场缺陷
市场调节的弊端 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
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目:我国政府 的经济职能
六大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
含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思维导图
第二课 基本框架
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目 市场调节
第二目 市场体系
第三目 市场缺陷
我国的基本 经济制度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目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知识脉络: (1)阐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介绍市场调节机制的优点和缺陷 (2)介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基础,明确现代市场体 系的特征及形成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识的知识框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识的知识框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识的知识框架【知识整合】一、和朋友在一起1.我的朋友圈(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

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1.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2.友谊的澄清(1)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吗?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会伤害友谊吗?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政治必修二·第二课

政治必修二·第二课

必修二·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壹·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知识点:①民主选举方式
(a)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优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
情况下不适用(缺点)。

(b)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出的代表来代表选民选举;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优点);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
心目中的当家人,影响意愿表达(缺点)。

(c)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等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
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优点);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
导,积极性受影响(缺点)。

(d)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优
点);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易引发虚假宣传、
贿赂选民的现象。

②我国的选举制度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必须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内,
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③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重要性:公民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认真行使这一权力,是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要求: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慎重投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人大制度造福人民
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即国家性质,它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归属,即哪个或哪些阶级掌握国家权力;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国体与政体紧密相联,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5)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

3.人民代表会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突出人民的权力为核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为人民通过民主渠道管理国家事务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整个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国家的任何其他具体制度的产生都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依据,不准违背,不准抵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中既坚持又不断加以完善。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具体制度、机制、程序和工作方式,将不断得到改革和完善。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政治体制。

6.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要关心全国人大和本地区人大有关的新闻:
(2) 要积极参与人民代表的选举活动;
(3) 了解社情民意,向人民代表提出合理的建议;
(4) 要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

7.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1)人大代表的性质: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是人民意志的表达着,使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2)人民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表、受委托与委托的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①人民代表权力的源泉在于人民;
②人民与人民代表权力委托关系的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③人民对人民代表的权力委托是有期限的。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每届任期5年。

实行任期制,可以不断更新人民代表队伍,使其永葆青春活力,也有利于加强人民代表的责任感和淘汰不称职的代表。

8.人民代表应具备的素质
人民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权力的实现程度,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法制意识和文化修养,有较高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且具有强烈的代表意识、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人,才能担任人民代表。

9.人民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是通过履行代表的职责来完成人民的重托的。

人民代表严肃认真地执行职务,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自身代表价值的实现。

人民代表执行职务包括两方面内容:
(1) 人民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民代表应该行使好与会权、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调查权、表决权、建议批评和意见权以及提议权等。

人民代表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职权,是人民的期望所在,也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

(2) 人民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也是执行代表职务,这是会议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延续。

在闭会期间人民代表在自己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人民代表在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活动加强了人民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了人民代表与人大常委会、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联系,有利于人民代表知情、参政和议政,更好地行使职权,发挥代表的作用。

10.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执行职务享有法律规定的特殊的保障。

①如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②没有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不得对人民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③享受国家给予的补贴和物质上服务上的便利等。

人民代表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的机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同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回答他们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提出的问题;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