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共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考点版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重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1.公共事业: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事业单位: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3.公共事业组织: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或有关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4.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简述)①组织性②非政府性③非营利性④自治性5.志愿失灵:个人或集体资源的非政府组织在其志愿活动运作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使得志愿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6.志愿失灵的表现(简述)①行政化严重②组织性质杂乱③立法滞后④经费不足⑤自律机制不健全7.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内在的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8.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内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9.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就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外延上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10.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的特征(简述)公共事业人力资源除具备一般人力资源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共性:①能动性②高增值性③社会性④时效性自身特点:⑴主体智能性(2)领域约束性⑶价值公益性⑷影响扩张性(5)功能持久性(6)服务大局性11.公共事业财务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框架下,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所进行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12.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简述)公共事业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复习题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名词1.公共问题: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或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2.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3.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4.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5.公共事业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之外的影响因素,如政治、经济、地理、人口、文化、民族、宗教等。
6.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7.非政府组织:就是依靠社会权力,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费官方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显然,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非营利的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非政府组织。
8.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9.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为了有效地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使之更好地提供事业产品,即必需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发展公共利益,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而形成的一整套有关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0.公共事业管理的协调(职能):就是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在一定的范围如组织或群体运动中将不同的力量组合起来,是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各个主体功能的有机结合。
11.公共事业管理的控制(职能):就是按照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指标实现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1)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2)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治原则。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法。
(4)公共产品: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和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5)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6)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7)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8)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公共需求(根本因素);主体意识;政府能力;社会发育程度。
(9)当代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公共提供(纯公共产品,如气象、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平设施等);市场提供(如:水,电,煤气,城市公共交通,电信,邮政,铁路运输等);混合提供(教育,卫生,医疗,体育,出版,广播)(10)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多元构成;政府主导和统筹;以市场为基础;法制化与规范化。
(11)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保证公共事业领域内的公共需求与公共事业产品供给的宏观平衡。
基本方式是间接管理。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基层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基本方式是直接管理。
(1)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政府的基本属性;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要点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要点(我也只是大概记了一下,自己对照一下哈,仅供参考)讲师:彭峰(由于土管班里有大类三四班的同学,以下的考试时间与地点可能不一样,请以自己的老师讲的为准)考试时间:17周星期二第二小节至第四小节考试地点:综C306题型:名词解释(3组,6个词,2个一组,主要答区别与联系,共24分)简答题(3个,共36分,要根据书上内容作答,不能只答要点,要对要点略加阐述哈)案例分析(40分,作答要有自己的见解哈)要点:1、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概念与联系,以及特征,P3-9(这里我估计考察名词辨析)公共性: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公共需要:就是具有公共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
公共需要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其中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
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满足和保证工作基本生活的需呀。
公共问题:具有广泛性、分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公共问题与公共需要的区别在于: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客观事务共有的、具有共享性的需要,而公共问题则是共同的需要形成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主观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公共事务: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
2、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以及分类,P16-24 (这里听老师说是重点,必考,仔细看一下哈)公共产品:用于满足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特征:非排他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类产品时,你也没办法排斥)、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原因是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可分割性,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只拥有其中一个单元,不会痛其他消费者的利益相冲突)分类:纯公共产品(国防,行政管理,立法,司法,环境保护等)与准公共产品(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精选复习题5篇
公共事业管理精选复习题5篇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精选复习题公共事业管理精选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是()A、气象、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B、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C、教育、卫生、医疗、体育D、动植物检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2、下面属于公共组织的是()A、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B、团体组织、集体组织、社区组织C、私人集团、集体组织、社区组织D、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专业性组织3、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有()A、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制原则B、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公平原则、法制原则C、以人为本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D、以人为本原则、降低成本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4、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层次。
A、高B、低C、中级D、任何5、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的特点是()。
A、间接迂回B、复杂直接C、巨大D、没有影响6、社会发展程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
A、生态环境B、文化环境C、政治环境D、经济环境7、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竞争性的公共事业产品的配置效率,哪种最好()A、公共提供B、市场提供C、混合提供D、企业提供8、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原则中,()是非政府组织宗旨的一个最基本的表现。
A、非营利原则B、安全原则C、稳定原则D、效益原则9、所谓具有非竞争性和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指的是:()A、指在某一区间内,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而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B、在某一区间内,边际效用为零,而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C、在某一区间内,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D、在某一区间内,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10、整个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两大类别A、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B、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C、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D、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11、()主要是指涉及到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如农业方面的种子改良技术等,这类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性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复习重点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1、公共事业的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超前性2、公共产品的概念: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公共品或事业产品)3、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组合4、准公共产品的内涵和特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外部性。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区别:从管理的目的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是盈利性的。
从物质资源看,公共事业管理所需资源部分来自于收入,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企业管理所需资源来自于投资回报。
从绩效评估看,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评估偏重于经济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
与公共事业管理有许多相通之处。
管理目的相同。
即维护社会秩序,维持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管理范围上有联系。
两者在特定公共事务管理上是重合的。
管理主体上有联系。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而行政组织即政府居于公共组织的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有决策性职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侧重服务性和执行性职能。
管理方式不同。
行政管理主要依靠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公共事业管理随着管理层次由高向低的不同,还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其他柔性手段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管理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不同。
行政管理主体不具有独立性,整个行政系统就是一个等级组织;公共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性。
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多样性社会公共事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首先,社会公共事业是维系现代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1公共事业:是为了解决一定公共问题以满足相应的公共需要的产物,是一个处理特定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性,指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①人生活的群体性或社会性②人所具有的生物性共属性③随国家的产生而生成,国家是公共性的集中体现④公共性随历史的发展,有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⑤公共性与公共权利、公共资源相联系⑥公共性与人的理性、效率以及节约资源相联系3公共需要:具有公共性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
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秩序的公共需要②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③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设施与公共管理的公共需要④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的公共需要⑤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⑥自由人权的公共需要4公共问题,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问题。
①主管需要与客观滞后的矛盾②公共供给中的费用分摊资源汲取问题③公共供给的享用与分配问题④公共供给的服务质量问题⑤公共供给中的公平正义问题⑥公共供给谁提供、服务谁的问题5公共事务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社会事务,企业和家庭不愿做也做不了的、对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事务,其特征①公共性:a政府代表公众承担,具有公益性b基础性和长远性②劳务性:即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劳务产品,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③非营利性:目的是为了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④阶级性⑤规模性6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特点: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非排他性、劳务性、阶级性7公共产品特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整体规模性8公共组织,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9公共权利的特征:社会性、政治性、综合性、约束性10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1.公共事务的类别有: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
2.公共产品的特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服务性。
4.公共产品一般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5.纯公共产品: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如气象,国防,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司法,环境保护等。
6.准公共产品指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比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以及基础设施等。
特点是:(1)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准公共产品的分类)(2)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第三者的福利的影响。
两种表现形式:生产的正外部性,即生产的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消费的正外部性,即消费的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
)7.私人产品是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一大类产品,私人产品按其性质可以分成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
从社会总角度看,一个社会的产品可以分成: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和纯私人产品。
8.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性,强制性,非营利性,服务型。
9.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基本关系:(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
(2)公共事业管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10.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1)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
(2)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人口的知识和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社会科学,技术状况等。
11.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比如:一定的社会的思想,信念,习惯,风俗,心理,人类的精神产品,宗教,艺术,法律,政治等观念。
12.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是指在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多政治因素之和。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公共物品的特点:①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②非竞争性:一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使用者),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并不增加成本。
一是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和质量,并不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限制。
(2)准公共物品理论:①具有非排他性且非竞争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教育)。
②具有非竞争性且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道路)。
③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的公共产品(文化,医药,教育)。
(3)公共物品的分类 (4)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事务,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必不可少的事务,这里的共同利益,一方面是指体现全体公民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体现现实中的全局利益,因而是全体公民都十分关注的事务。
(5)公共事务的分类:①政治事务 主要包括涉及国家主权、政权、社会安定、民族利益等事务。
②经济事务 是指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的经济管理。
③狭义的公共事务(社会事务) 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民政、计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也就是公共事务中非政治的部分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
(6)公共事业:就是指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也就是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也可以说是公共事务中的社会事务。
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公共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几大事业。
(7)公共事业的特征:①公共性;②劳务性;③非营利性。
⒎公共事业管理:就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公共事业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满足社会共同需求,依法对公共事业的生产供给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8)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不具有独立性,在经费上依赖于国家财政,它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一种间接管理,是一种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社会活动的管理,它这个概念产生由来已久,是随着“守夜人”国家向“行政国家”的转变而逐渐兴起。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多项选择题公共事业特征:1.公共性2.非营利性3.专业性4.基础性公共事业管理特征:1.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非营利性4.服务性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1.法律手段2.行政手段3.经济手段4.宣传教育手段5.技术手段政府体制的局限性:1.公共政策失效2.政府行为存在低效率3.政府活动易滋生寻租行为,出现不公正现象4.政府在解决垄断和外部性问题时可能造成新的垄断、外部性问题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责任:1.为公共事业组织的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和行政管理的框架2.通过指导与协调为公共事业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直接或间接提供部分公共事业产品4.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组织活动的监督机制5.与公共事业组织建立制度化的合作伙伴关系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1.相对独立性2.非营利性3.低成本、高质量4.专业性5.接近性6.灵活性7.在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事业体制的局限性:1.行政化严重2.组织性质杂乱3.立法滞后4.经费不足5.自律机制不健全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招聘的原则:1.政治和业务相结合的原则2.学以致用的原则3.按需施教的原则4.分级分类原则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预算管理2.资产管理3.负债管理4.收入管理5.支出管理6.结余管理7.清算管理8.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基本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2.节约支出,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合理分类,科学管理4.严格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的原则:1.紧扣组织宗旨,以目标群体为导向2.重视申请环节,强化过程监督3.关注社会效益,兼顾项目运行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监控的方法和策略:1.保留控制权2.让决策者及时了解情况3.充分利用决策层的协调能力加强监控4.加强沟通5.根据修改后的计划进行监控属于公共事业组织监管内容:1.进行进退监管,把好进出关2.进行信息监管,增加服务透明度3.实行价格监管,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效率4.加强财务和产权管理,防治财务违法违规和资产流失5.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服务品质6.进行分配政策监管,落实非营利原则7.实行专项监管,解决待定事业问题8.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公共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属于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监管措施:1.完善事业组织法律、法规2.明确政府各监管主体的责任3.对公共事业的经营和从业实行认证制度4.改善对公共事业日常运行的监管5.加强监管制度建设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1.强化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2.多元化3.法制化与规范化西方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基本动因:1.缓解财政压力2.因公众舆论的变化和要求3.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1.高度行政化2.主体单一化3.资源配置非社会化4.职能扩大化中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1.机构重叠、人员膨胀2.政事不分、职责不明3.管理僵化、缺乏活力4.结构失调、效率低下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1.教育预测2.教育决策3.教育计划4.教育组织5.教育评价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1.集中而又直接的管理特征2.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特征3.以封闭式管理为主的特征美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特点:1.组织上的多元化2.计划管理与自由研究相协调3.重视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实现有效管理4.企业是科技投资的主体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1.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弊端突出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然没有完全理顺3.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4.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5.科技评价制度与学术氛围尚待改善卫生事业的基本特征:1.知识密集性2.价值终极性3.经济依赖性4.服务性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1.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完善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配置失衡4.药品供应体系尚需深化5.医疗保障体系仍不健全6.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1.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国家文化事业发展2.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3.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4.引导文化消费倾向,提高社会生活水平5.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1.进一步理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2.进一步理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3.进一步理顺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主导型体育事业管理的弊端:1.容易造成行业垄断2.容易阻塞社会团体参与体育管理的渠道3.容易陷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削弱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4.体育的诸多重要管理领域往往分散于不同的政府机构,造成资源管理的浪费我国体育事业管理改革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体育事业发展主体和体育服务的多元化2.体育事业资源配置和运用的社会化3.体育事业活动的产业化与市场化4.体育事业管理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名词解释公共事务:广义:国家立法部门授予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所有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如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等。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重点内容
考点1、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进行管理,提高活动效率,并进而保证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的过程。
2、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3、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或服务。
4、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如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中心等;卫生行业,如各类民办医院、康复中心等;文化体育行业,如各类艺术培训中心、运动俱乐部等;劳动类,如各类职业培训中心等;民政类,如各类民办敬老院、老人服务中心等;还有建设类、科技类以及各类社会中介机构等。
5、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的物品。
6、事业单位法人的特征所谓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
(1)以公益为目的,而非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事业单位所取得的利益只能用于其目的事业,不能分配给出资人。
(2)事业单位法人的独立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集资入股或者由集体出资等方式取得。
比如说民办大学、民法研究所等。
(3)事业单位法人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公益事业活动。
(4)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行政命令组建的事业单位,从成立之日起,具备法人资格;由自然人或者法人自愿组建的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方可取得法人资格。
7、公共物品的特征(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即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厂商或个人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
即某一个人或厂商对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并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其他厂商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其他厂商享用的数量或质量。
公共事业管理学—期末复习总结.docx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事业与公共事业物品概念:1、公共物品:2、私人物品:3、准公共物品:事务概念:1、公共事务: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2、私人事务:生产私人物品的活动3、准公共事务: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物品、事务及管理三者之间的联系?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管理一、公共事业组织的含义2、公共事业组织定义为: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3、公共事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4、公共事业组织相当于国外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的五个特点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2、公共事业组织与其它组织区别(1)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第一,有无抽象行政行为第二,是否进行有偿服务第三,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第四,是否全额拨款(2)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第一,组织冃标是否追求投资收益第二,服务是否具有独占性第三,是否按供求关系确定价格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物进行协调,从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1.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2.客体是准公共事务。
3.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效益,公共事业管理长久存在。
4.职能是通过调节控制使准公共事务表现出有序、有效、可控制的特点。
5.负有社会责任和义务。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一)与企业管理的区别1.企业管理特点⑴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企业管理具有经济理性(4)企业管理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2.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1)从管理的冃的:是否以营利为目的(2)从管理的运行轨道:法律轨道和利益轨道(3)从物质资源来源:是否是投资冋报(4)从效绩评估:社会效绩评估和经济效绩评估(-)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1.管理主体不同: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组织2•管理方式不同:等级制和非等级制3.管理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不同:依法行政和承担具体管理行为4•管理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不同:非独立核算和独立核算5•阶级性和社会性:重点不同(三)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1 •管理的范围不同:包含与被包含2•管理的主、客体不同: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3.管理教育的重点不同:公务员教育和公共事业组织人员教育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爭业管理学的特点:1 •跨学科与专门化的统一2.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3 •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出大题) 第一节、现代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1)信息传递的效率。
公共事业管理考点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公共性:社会共同体基本的、共同的需求。
2、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追求公共利益、解决公共问题的活动。
3、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和劳务。
4、公共组织:服务公共利益,目标和活动方式具有公共性。
5、公共事业管理: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6、实体分析法: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时,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即公共组织,如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作为一个实体来看待,重点分析该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得对这一实体活动的条件和规律等的认识。
7、案例分析法:又叫问题法,在公共事业管理中,案例分析法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真实或假定的公共事业管理场景,要求人们去思考和寻求答案。
8、公民社会:介于国家与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
9、绩效管理:成绩和效果的管理,属于结果导向型、目标导向型。
二、简答1、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答:1)管理的对象和范围上的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行政管理的对象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所以,行政管理的范围要大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2)管理主体上的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整个的社会公共组织,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
3)管理方法和手段上的区别。
①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比较丰富,不仅具有行政管理手段,而且随着管理层次由高向低的不同,还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
②行政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监督、检查等。
2、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答:1)管理目的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公共利益,其目的是公益性的。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营利。
2)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权力是社会权力和一定的经济权力的综合,在权力主体上主要表现为行政权、社团权。
【精】公共事业管理期末复习
年11月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一. 名词解释题(每题7分,共35分,共5道题) 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记忆程
度。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考核学生分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共2道题) 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记忆程度。
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名核词学 解生释对题基答本出概念、重基点本即知可识。的记忆程度。
论来阐述观点,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三. 论述题(每题25分,共25分,共1题) 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原则、规律
的识记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回答考试题型的具体要求
1. 名词解释题答出概念重点即可。 2. 简答题要求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来准确表
达问题的基本含义。 3.论述题则是要求运用所学过的某些基本理
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的理解 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期词末解 考释试题(型每与题分数7分比,例共35分,共5道题) 期名末词考 解试释题型(与每分题数7分比,例共35分,共5道题)
程度。 《考公核共 学事生业分管析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复 考习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期考末核考 学试生题对型基与本分概数念比、例基本知识的记忆程度。 《期公末共 考事试业题管型理与分》数比例 期《末公复 共习事业管理》 《期公末共 复事习业管理》 期考末核复 学习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的理解程度。 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的理解程度。 期《末公考 共试事题业型管与理分》数比例 考期核末学 复生习对基本概念、理论、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点)
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点)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点)复习提纲第一章一、基本概念1、事业单位P22、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准公共物品)P3~43、公共事业的含义与特征P54、公共事业组织与特征P6~75社会团体P66、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P10~117、公共事业管理P128、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P14~159、公共事业管理学(内涵)P1710、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P19~20第二章1、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与局限性P23~24信息传递效率高、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强、能够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2、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与局限性P27~283、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与局限性(如何克服志愿失灵)P30~32第三章1、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的种类P41~42职务权力与个人权力之间的关系P422、什么是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P423、公共事业组织领导者的特征(综合性(重点)、层次性(记))P42~434、素质的基本内容(具体记)P43~445、最合理的领导体制(原因)6、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P467、沟通的作用、原则P47P49~508、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沟通的方法9、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含义P5110、激励的原则、方法P52~53P5511、控制的含义、方式P56P57~59(如何把各种方式有效地整合起来进行有效控制)12、效率的含义P5913、提高效率的措施P62~65第四章1、公共责任的含义P68~692、监督机制的组成P693、监督的原则P79~804、完善监督机制的措施P81~84第五章1、MAE法的内容P90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P97~993、如何完善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P100~1064、事业单位成立的条件、步骤P1095、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P110~1116、社会团体登记的条件与程序P113~1147、社会团体管理体制P1138、社会团体要提交的文件P1149、对社会团体行政管理的方式P11810、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P12211、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的程序P12412、基金会的概念P12813、基金会设立的条件P13014、基金会资助的领域P132第六章1、公共事业伦理的内容P1392、伦理建设的原则P1393、加强伦理建设的途径P1434、公共事业道德的内容P1455、道德的养成机制(公共事业良心)P148第七章1、财务管理的任务、内容P152~1532、财务管理的含义P1583、财务管理的种类P159~1614、财务监督的含义P158第八章1、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P171~174第十章1、科技行政管理的内容P222~2232、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P2273、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P227~2284、教育事业的公共事业管理只要包括方面P2285、文化事业的行政管理P2316、文化事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P2317、教育事业的行政管理P2348、卫生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P236第十一章1、目标管理的含义P2502、制定目标的依据P251~2523、人力资源测评的含义P2554、绩效分析的方法P2575、素质测评的方法、原则P260~261第十二章1、社区的含义P2752、社区的功能P276~2773、社区管理的内容P278~2794、社区管理组织的类型P2835、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P2846、我国社区管理的模式P287~2897、社区服务P2908、社区服务的种类(服务方式)P290~293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考点复习与整理公共事业管理考点复习与整理名词解释公共事业: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3331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要点
公共事业管理第一章绪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线在于经济效益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公益性3.准则意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4.和公共事务及企业事务相比,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中介性5.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政府具有抽象的行政行为,而公共事业组织一般不具有抽象的行政行为;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不允许进行有偿服务的,而公共事业组织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是允许进行有偿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而公共事业组织经费是由财政全额拨款的6.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全体成员的物品7.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8.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是准公共事务9.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从行政学的母体上分离出来的10.我国第一部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调整的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11.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一般可认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12.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13.正确界定和划分政府机构和事业组织各自的职责,是实现政事分开的一个基本依据14.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一种直接性管理15、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16、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
17、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和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为依托,为促进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和有效实现公共利益,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18、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19、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产品】那些按照私人市场观点来看待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相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物品或劳务。
特性:非排她性、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理论】当代公共产品理论重要通过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概念和范畴对社会中不同属性产品进行把握,从而明确公共事务边界。
【公共产品及其类型】1、纯公共产品:完全具备非排她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产品,如国防、行政管理、基本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司法、环保等2、准公共产品:具备两个特点中一种,另一种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备较大外部收益产品。
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公共产品。
【审计】审计是由专职机关通过对公共组织各机关一切财务事项记录、报告与验证,以鉴定其收支事项对的限度以及财务行为与否忠诚,并考核其绩效专门工作。
【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职责和功能。
它揭示了政府管理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
政府职能作为国家基本职能一种重要构成某些,是行政机关根据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权力来实现。
【直接调查法】调查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基本办法有两大类: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
直接调查法: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直接与公众接触,面对面地进行调查。
最惯用有:1)观测法:一是无构造(不控制)参加观测法。
二是无构造(不控制)非参加观测法。
三是有构造观测法,又称有控制观测。
2)访谈法3)问卷法【公共事业管理及其特点】在一定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增进社会整体利益协调发展,采用一定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
特性:1)公共性: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2)强制性; 3)非营利性4)服务性:服务内容是实现公众利益【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基本经费来源。
所谓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一切费用总和。
换言之,公共支出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成本,如果从公共产品角度看,就是执行政府一定(即以多大规模、以什么质量)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决策成本。
【公共满意评价】公众满意限度评价,通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服务对象,融经济、效率、效果和公正为一体所作出评判,主线上是对公共管理机构绩效全面、综合和终极性评价。
条件:第一、必要建立新型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体制。
第二、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公司有竞争自由和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公众有选取自由和必要民主意识【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依照政策而采用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
公共项目是公共事业管理中最直接可见对象。
确立和实行公共项目,是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最重要任务之一。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及类型】存在于某一事物周边一切状况和条件总和。
普通所说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外部条件总和,或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外部要素总和。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分类】1以层次为原则: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中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2以国别区域为原则:国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3以作用和影响为原则:为积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良性环境)和悲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4)以内容为原则: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行政监察基本特点】1)从属于政府但有相对独立地位,不受任何机关限制;2)有独立监督权限,涉及检查权、调查权、纠正权、弹劾权甚至逮捕权;3)均有行政监察立法,对行政监察作出明确规定;4)监察工作重点是反腐倡廉,维护政府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要承担和履行职责。
性质: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或者说是公共责任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体现,公共性以及以公共性为基本效率原则是其最基本特性。
【公共事业管理基本内涵】(一)从将行政责任分为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看,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也可相应地分为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1)公共事业管理主观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对所从事公共事业忠诚、良心及认同2)公共事业管理客观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法律规定,以及上级交付客观应尽义务责任,重要是指负责任和义务。
(二)从以公众对政府但愿和规定来结识并划分行政责任观点角度看,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应当去做并做好某些事情,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可以分为:1)回应,即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迅速理解公众对公共事业产品需求。
2)弹性,即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对不同公共事业产品不同限度需要。
3)胜任能力,这规定公共事业管理者必要有进行管理必要具备能力。
4)根据合法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即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必要是依法进行管理,并对成果负责。
5)廉洁,这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进行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过程中要坦白公开,不能运用权力谋取不合法利益。
【拟定方案基本原则】1、可行性原则。
就是在拟订方案过程中,必要从实际出发,依照公共项目实行客观环境条件,来制定公共项目运作方案,从而使运作方案具备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接近管理目的。
2、详尽性原则。
科学决策以为,如果面临问题只有一种方案可供选取,那么必然不是最佳方案。
多方案比较,是作出科学决策基本。
因而,在拟定方案过程中,应当尽量地拟出涉及所有事实上可以实行方案,不能将有也许通向目的任一途径漏掉。
3、互不兼容原则。
即规定所拟订各种备选方案之间必要要有原则区别,是不可兼容,也就是说,各个备选方案在内容上应是各自独立、互相排斥,不能只是在形式上或细节上不同而无实质上不同。
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决策,即才干进行选取也有必要进行选取,选取也才故意义。
【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体现】政府资金免费单方面转移,涉及各种财政补贴、补贴、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债务利息等。
其最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且后者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直接有关。
【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类别】整个公共事业管理费用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前者属于政府投资,重要来源于税收,后者属于社会投资,重要由非政府组织收入及承担公共事业管理产品生产公司资金构成。
(一)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公共支出: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防止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普通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二)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非政府组织投入:溢余;社会捐赠;政府拨款(三)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公司资金投入:投资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公司;通过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组织。
类型: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办法】实践抽象法:对管理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和抽象,以获得新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实体分析法: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即公共组织、政府等作为实体,分析其存在和发展前提和环境关系等;案例分析法(问题法)比较研究法:横向和纵向实验法:典型实验法和跟踪实验法【公共事业管理基本原则】公共性是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特性。
1)公众为本:必要以公共事业为本,也即以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利益为本,这是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性本质特性最集中反映,也是贯穿公共事业管理全过程基本规定。
这一基本原则有如下规定:1、必要以维护和提高公共利益为管理出发点,也作为管理归宿;2、必要以公众特点和需要水平为根据进行管理;3、以维护和提高公众利益为基本规定勉励管理者积极性2)服务原则:1、在宏观层面,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必要清晰地结识到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本质上是服务而非管制,服务是公共事业管理内核和基本;2、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着管制服务形式,但在主线上服从于服务,即管制是为了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主线利益;3、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其最基本职能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1、在成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统一基本上,注重成果管理。
(过程更多强调效率,成果管理更多强调公平);2、在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基本上,这是外部管理;3、必要在对公共事业管理评价中,将社会效益作为绩效评估原则重要内容4)市场化原则:1、必要对的树立公共事业管理市场化观念,以此为取向,采用必要办法调节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特别是政府管理系统;2、在详细操作上,对可以进行经营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领域,如出版发行、大众娱乐项目及体育项目以及原油营利性老式公共事业等,交给社会资本经营,对不完全适当市场化经营领域,可交给民营公司承包【公共事业产品生产方式与提供方式】当代社会公共事业产品提供重要涉及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基本方式。
1、公共提供:指公共事业产品由政府免费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求;2、市场提供:指重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事业产品单位经费;3、混合提供: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本,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方式来提供公共事业产品【公共事业产品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组合】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既环绕着生产和提供两个核心环节,生产者和提供者之间关系和构造。
公共事业产品生产与提供组合方式是公共事业管理经费配备方式:1、公共生产、公共提供。
2、公共生产、混合提供。
3、公共产生、市场提供。
4、私人生产、公共提供。
5、私人生产、混合提供。
6、私人生产、市场提供。
【公民参加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方式】公开听证。
民意调查。
征询委员会。
利益群体。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提出主体】作为涉及公众基本生活利益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其最也许提出者就是以公共领域为自己基本工作或事业平台个人和组织。
重要是:1、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政治领袖是指通过法宝途径占据国家或各种政党或政治组织高层权力地位人,也即政治领导人;2、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就前者而论,当代政治都是以政党组织为运营依托,以夺取政权或执掌政权核心政党政治,政党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作为当代政党,往往是跨地区、跨行业组织,是超血缘联系社会群体政治代表。
就后者而论,利益集团普通是以特定行业或职业代表为特性。
3、大众传媒。
一方面,大众传媒以社会上大多数人代言人形象定位和浮现,加之大多数从事者社会良知和敬业,普通能比较精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非常重要公共性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转换为政策问题。
4、此外,当代西方社会广泛存在各类政策分析研究组织,由于专门从事政策分析研究职业所致,通过其所掌握较为广泛社会资源和信息,通过其集多学科知识和人才所形成专业化政策研究,也成为公共政策问题一种重要提出者。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基本构成因素及影响方式】指在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组织并列且对公共组织发生作用诸种政治因素之总和。
从理论上看,重要是政治制度、政治构造、政治关系等等因素,其中也涉及公共事业管理所拥有政治权力,从现实实体看,重要是同一国家或社会中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