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李清照词两首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教学李清照词两首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 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其 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 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 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高中语文课件 之
李清照词两首
● 醉花阴 ● 声声慢

壹贰叁




李醉声 清花声
照阴慢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
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 富,从小打下良好文学基础。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 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 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 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哪宋
——
里词 ,坛
的 高 峰
宋 执 群
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有个统计:“公元一世纪开始,两 千年中华大地上一共出现二十九位著名女作家”,但他们大多为业余的,只有少 数作品留了下来。只有李清照的作品实现了经典化,为后人所师法。
纵观李清照的人生,她是个人天赋与时代风云共同成就的大家。不,岂止是 大家。她出道近千年来,获得赞誉无数:从女性词人中的第一,到婉约派宗主, 直至顶级的“词国皇后”……可以一言以蔽之,她就是南宋词坛当之无愧的一面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3篇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3篇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3篇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说课这一概念提出于1987年,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1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我说课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说教学理念;2说教材;3说学情;4说整合点,5说教学设计;6说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借助信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缩短作品与学生的时代差距,以最新鲜的画面和最生动的感官冲击,将学生直观形象地带入知识的殿堂.我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情制定以下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和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交流合作通过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空间,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为此我制作了《李清照声声慢》专题网站,我网站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包括关于,同学们在网站上可以了解到李清照的生平,词的常识,欣赏到优美的Flash朗读。

图片中心,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李清照故居的图片,诗词赏析包括点绛唇赏析、蝶恋花赏析、声声慢赏析、醉花阴赏析等。

研究论文精选近年来李清照研究方面的论文,给有探究能力的学生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例如《浅谈李清照诗词的情感色彩》、《论李清照词之用典》等。

还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的《百家讲坛》栏目。

配以优美画面的李清照词全集。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的:(一)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浏览网页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搜集的图片,影音资料和赏析文字,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清照,从而把握作品与生平之间的联系。

为合作探讨打下基础。

(二)拓展知识空间利用网络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声声慢》一人一篇,而能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以点带面,深入走进李清照,走进宋词,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积淀(三)有利于创设自由浓厚的研讨氛围。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 (1)

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
谁是旧时相识?为什么呢?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征鸿过尽,指南雁北 飞,当时其夫在汴京, 作者居南,所以所万 千心事难寄。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 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 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 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
而本词是南渡后所作, 万千心事难寄。 北雁南飞,李清照北 …… “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 人南来,以比独处凄 (1116年) 识者,寄怀乡之意。” 寂。
情感基调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沉郁
《声声慢》
预习问题

1.叠词赏析:三组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2. 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 1981 )》中提出,上下两阙各有三层 可伤之事,你能找出来吗?


3.俞平伯在《唐宋词选释》中曾提出,“晚来风急”在多个版本 中都做“晓来风急” ,你怎么认为。
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
紧扣悲秋之意
守着窗儿,独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得黑
写独坐无聊、内心苦 闷之状。
“无一语,对方樽,安排肠
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
雨打梨花深闭门。”
——秦观《鹧鸪天》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滴梧桐之愁笔直情 切。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
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内外媒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头三句,用七组叠 字构成,是词人在艺 术上大胆新奇的创造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 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 者又云……点点滴滴,又 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天净沙》
元·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

最新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1)

最新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1)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嘉峪关市一中张红丽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李清照词两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代表作品;2. 能够正确理解和诵读《如梦令》和《如梦令·春景》两首词;3. 能够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手法,对词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认识;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如梦令》和《如梦令·春景》两首词的字词和句式;2. 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生平和代表作品的相关资料;2. 《如梦令》和《如梦令·春景》两首词的课文;3. 录音或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激发学生对李清照的兴趣。

2. 学习诗词(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小组成员认真阅读《如梦令》和《如梦令·春景》两首词。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词进行分析,包括意象、情感和表达手法等方面。

3. 分享分析结果(2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分析结果,并和其他小组进行互动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引导大家发现诗词中的美和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4. 理解诗词意境(30分钟)播放录音或视频资源,带领学生欣赏李清照的词曲演唱。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理解词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5. 诵读和表演(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并展示词曲表演的示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词的理解和表演能力进行小组或个人表演。

6. 总结和拓展(10分钟)教师简要总结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和美学魅力,让学生对文化传统有更深的认识。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词作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板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李清照的词和词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

这种综合了文学、音乐和表演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可以说,这堂课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3.写法领悟
(3)借景抒情。
抒情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 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 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 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 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楚,也更能感染人。
4.近义词辨析
(1)氛围·气氛 辨析: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 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①人们在欢乐的__氛__围____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双方在友好的___气__氛___中进行了会谈。
4.近义词辨析
(2)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辨析: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不绝如 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 艺等濒临失传。 ①风声如__泣__如__诉__,墓地凄然悲凉。 ②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__绝__如__缕__。
2.结构图解
2.结构图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写法领悟
(1)巧妙的比喻。 比喻的巧妙是《醉花阴》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首词的 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 读之亲切。 (2)烘云托月的手法。 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 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2.作品背景
声声慢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 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 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 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 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 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docx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docx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 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李清照词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李清照词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第1篇李清照词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理念】1.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托。

新课标提出鉴赏古典诗词的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在了解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思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以有效课堂为原则。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本着有效课堂的原则,进行一切设计。

【文本与学情】文本:此词是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是词人熔铸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流离之苦、怀乡之思、寡居之凄写成的。

因词人生活的变化,词的风格已由前期的清新明快发展为哀婉凄凉、忧愤深沉。

而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一方面是借助直接抒情的字句,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营造富于深蕴的意境,加之创造性的连用叠词等来渲染和传达的。

学情:1.作为高二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2.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并掌握叠词的效果及作用。

2、捕捉词中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并结合意象特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难点】1、品味意象丰富内涵、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别样“愁”情。

2、运用诗词鉴赏基本技巧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

自主方能突显个性解读,合作弥补个性之不足。

【教学流程】一、导入设计:(多媒体出示李清照画像及其词园对联,请同学猜是谁?)词采秀千秋,看风雅流传,才情自古无男女;生年交两宋,究悲欢转换,命运从来系国家。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清 照
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具体内容。为什么?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 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诗人主要是借助了哪些意象表露这种情感的呢? 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将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 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 冷萧瑟的画面。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 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飘孀 晚 亡 零居 景 国 之之 之 之 苦悲 凄 痛
深广厚重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李清照说: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 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 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 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 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 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 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 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 可评价。”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而这首词当中的“黄花”,花香早已消散,堆积满地 的,却只是败损的花瓣。枝条上的花,看起来也是憔悴无 比,实在教人无可采摘。这里的“黄花”其实也是词人心 境的反映。它象征着遭逢家国巨变、丈夫离世、四处漂泊 的词人凄愁惨淡的晚景。
与《醉花阴》里的黄花相比,这里的黄花显然也已经到 了衰败之时,不仅让人伤感,更牵扯着词人内心的隐痛愁 苦。这时的凄苦,比起《醉花阴》时的闺怨具有更丰富的 内涵,而且更彻入心脾,极富于感染力。
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 的生活和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 射一道特别瑰奇的光芒。
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 过安逸、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 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 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
韵味与格调也就有别。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李清照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 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 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还有 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 天气转冷。玉枕纱厨, 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 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 觉孤独凄凉。
感受李词不同时期的作品 风格及家国情怀;
体会两首词中重要意象的 暗示性作用。
•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 人,济南章丘人,婉约 派代表词人。有《易安 居士文集》《漱玉词》 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 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 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 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 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枯坐于秋窗下,独在异 乡以酒御寒浇愁。最伤心的是, 又见北雁南飞,而这雁儿,或 者就是当年相识在北方故园的 旧友!作者于是感叹:大雁可 以北往南来,而自己却滞留在 南方不能北归中原!借“过雁” 这一细节,表现了词人无可遏 止的思乡之情和沦落异地的漂 泊之感。
南 渡 前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凉、低沉
前期代表作
《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如 梦 令(婚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 梦 令(婚后)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 清 照
精读 鉴赏
作者是如何 来表达“愁 处处生愁, 鸿雁 物物助愁,
景景牵愁,
黄花 一个“愁”的世界!
梧桐 细雨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在这首词里,有一句话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 古绝调,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一连用十四个叠字, 富有音韵美;层进式地揭
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动作
孤苦无依
冷冷清清
情景
萧杀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愁情
凄然寡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1129年:李清照46岁时,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死,从此她 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 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 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 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
① 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 “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 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 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 的形象。③内容上,末了一个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 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 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 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诗人由愁生凉,满怀寂寞之意;因凉而形瘦,一片 忧郁之情,由此,我们知道了,词人的愁是一种闺 怨之愁,是因相思而致的寂寞忧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 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 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 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正易安作也。”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首词中的菊花和《醉花阴》中 的“黄花”有什么不同?
《醉花阴》中的黄花正值胜放之时,所以才会“有暗香 盈袖”。其后,作者又借花写人,写道“人比黄花瘦”。 一个“瘦”字,点出词人思念丈夫极苦时的消瘦之态。虽 然如此,但当时作者和黄花一样,依然拥有生命中最美好 的年华。作者心里有愁,但仍未至彻心入髓的地步。
我们来看黄花、西风是经常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 我们同学能不能再说出几句利用这两个意象渲染氛 围的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 因此,我们要知道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 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
幼时:李清照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出生书香门第。能诗词,善书画,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少时: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 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赵明诚很晚才出 仕,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 中焚为灰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