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1.地理景观》1
3.3世界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应用课件-六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沪教版(上海)
![3.3世界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应用课件-六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沪教版(上海)](https://img.taocdn.com/s3/m/2db0b03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9.png)
01 水稻的生长习性 ? 喜高温、喜湿、短日照
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水稻主要产区分布
02 非洲适合种植水稻吗?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说一说非洲的 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非洲的哪些地区 适合种植水稻?
印有杂交水稻图案的马达加斯加新版纸币
世界气候类型小结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冬季风
夏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源地
太平洋
偏北风
风向
偏南风
使寒冷干燥
影响
使温暖湿润
2019年5月7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在马达加斯加挂牌, 中心工作重点包括栽培技术本土化和当 地农技人员培训等。
此项目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旨在 利用马达加斯加多样的生态环境,选 育出适合不同非洲国家的杂交水稻品 种,计划到2030年,帮助非洲基本解 决粮食问题。
中非水稻技术合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
第3课时
3.3世界气候类型
The climate of the world
第3章第3节
赤道山峰上的雪冠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895 米,气势 宏伟。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死火山, 山顶火山灰和终年不化的冰雪凝结 在一起,整个山峰犹如戴上了一顶 银光闪闪的雪冠。
5895m
高原山地气候 高山地区的气候明显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阿尔卑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可以明显看到不同的地理景观。
Learning objectives源自010203
水稻的生长习性? 非洲适合种植水 稻吗?
选育的杂交水稻 品种应该具有哪 些特点?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21《地图的语言》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21《地图的语言》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771fd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9.png)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21《地图的语言》word教案《景观·地图篇》——2.1地图的语言一、本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是学习地理的开始。
本章主要包括几个内容:1、形式多样的地图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阅读和运用。
2.地位与作用:公式是数学的语言,乐符是音乐的语言,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学科,地图也就是地理的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所以就如学音乐先要学习什么是8分音符一样重要。
掌握了地图的阅读方法,会使接下来的地理学习事半功倍。
3.学生分析:我校中预学生是来自全市各区县较为优秀的小学毕业生。
很大一部分学生各方面的百科知识涉猎较广,数学底蕴和空间感等都较强。
同时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对于陌生的知识有一定的渴望。
但是每班人数较多,大型的活动开展不便,效率较低。
所以教学可以适当增加一定难度和深度,同时教学方法主要以师生互动辅以PPT的形式展开。
4、设计说明:综合以上各点,本教学设计将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地图的基本要求作为内涵融入到以绘制地图为任务的教学主线中去,最后所有学生在课后完成绘制本校地图的作业,教师进行批改,点评。
这样的形式符合本校学生实际能力和需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分享所知道的地图形式和用途;2、了解地理学三代语言,以及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地理学语言的认识;3、了解比例尺的三种形式,以及相互间的转换;4、能熟练的比较比例尺的大小;5、能分析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程度呈正比,与展现的实际面积的大小呈反比;6、能够通过有比例尺的地图计算图上两地间的实际距离;7、在自己制作地图中确定比例尺;8、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9、掌握在室外判断方向和使用地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熟记地图册第2页的图例,进行熟记比赛,认识和区分主要的图例和注记;2、解决如何将地理景观画在地图上的任务,掌握画图例和注记的方法;3、教师在黑板上画学校各种建筑的图例有大有小,学生发现比例失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使用比例尺;4、通过对指南针的实际操作,学会运用指南针在户外使用地图。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地理上册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工业强国——德国)新课件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地理上册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工业强国——德国)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022d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f.png)
德国人的性格:认真、严谨,永不屈服
德国名人:
马克思
爱因斯坦 贝多芬
勃兰登堡门
柏林墙
汉堡港
慕尼黑啤酒节
地理景观
一、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日月星辰 天气变化
海洋、山脉 风景……
观察地理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上 海
人
外文
滩景
夜观
景
帕
自然景观
米 尔
高
原
练习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工业强国
德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 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 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 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国徽:为金黄色的盾徽。盾 面上是一头红爪红嘴、双翼 展开的黑鹰,黑鹰象征着力 量和勇气。
这就是德国!
你 找 到 德 国 了 吗 ?
地理位置
北海
荷 兰中
丹麦
基尔运河
易 北
想一想:
哪些地理景观的发展与变化是比较显著的? 那些地理景观的发展与变化比较缓慢?
练习
一般说来,人文景观的发展与变化比较显著; 自然景观的发展与变化比较缓慢。
雨
风
天文 地理
➢1.地理景观的差异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2.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生活的地理环 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 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差异的学科。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地理 景观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小组讨论:
谈谈你所知道的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想一想:
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除了表 现在植被、民居上以外,还表 现在哪些方面?
四、地理景观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之中
1199现2800在年年的的的上上上海海海外外外滩滩滩
1.1地理景观 课件(沪教版六上) (共27张PPT)
![1.1地理景观 课件(沪教版六上)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5c3b170066f5335a8121b8.png)
地理景观
云南石林
海蚀拱桥
帕米尔高原
撒哈拉沙漠
长江
恒河
层云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长颈鹿
黑种人
苏州园林
上海浦东
法国乡村
发电厂
青藏铁路
地理景观有什么特点?
• 千姿百态
• 不同地区景观有差异
– 自然景观 – 人文景观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加拿大居民
巴西居民
水城威尼斯因纽特人捷来自人汤加人印第安人
江南水乡
陕北窑洞
地理景观的变化与发展
• 珠穆朗玛峰的长高 • 潮涨潮落 • 酸雨的危害 • 浦东的变化 • ......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语言》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4841d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2.png)
北斗七星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2、利用植物判断方向
果子先染色 的一面是南方。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树叶生 长茂盛的方 向是南方。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即 是南方。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北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4、影钟法
O
北
试判断B、C、D三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C
D
北
西
A东
B
南
50°N 40 °N
30 °N
20 °N 10 °N
40°E
60°E
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方向 ?
80 °E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 按经纬线方向标注东西南北。 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地图上的方向
在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野外判断方向
第五页,共三十五页。
北 西北
东北
西北 西 西南
北西
东北
西南
南 东
东
东南
在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 方法:
东南 南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十 字坐标,按自然方位标注 东西南北。
A 西
B东 南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5、简易指南针:一截铁丝 (缝衣针即可)反复同一 方向与丝绸磨擦,会产生 磁性,悬挂起来可以指示 北极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2019年11地理景观 课件(沪教版六上) 共27张PPT语文
![2019年11地理景观 课件(沪教版六上) 共27张PPT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ea59142af90242a995e51b.png)
• 地理位置 • 地图 • 天气、气候 • 山川河流 • 湖泊、海洋 • 交通 •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 国家和地区 • 城市和乡村 • ......
地理景观
云南石林
海蚀拱桥
帕米尔高原
撒哈拉沙漠
长江
恒河
层云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颈鹿
黑种人
苏州园林
上海浦东
法国乡村
发电厂
青藏铁路
地理景观有什么特点?
• 千姿百态
• 不同地区景观有差异
– 自然景观 – 人文景观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加拿大居民
巴西居民
水城威尼斯
因纽特人
捷克人
汤加人
印第安人
江南水乡
陕北窑洞
地理景观的变化与发展
• 珠穆朗玛峰的长高 • 潮涨潮落 • 酸雨的危害 • 浦东的变化 • ......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小结
• 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 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 • 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 地理景观的变化与发展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中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f391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0.png)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中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中的知识点
本文档将介绍沪教版六年级地理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以
下是其中的一些内容:
1. 中国的自然地理
-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 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2. 气候和天气
- 中国的气候多样,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和热带季
风气候等。
- 不同地区的天气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
3. 地理标志
- 地理标志是指某个地区特有的产品,具有特殊的地理属性和品质特点。
- 中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如武夷山的铁观音茶和四川的蚕豆等。
4. 交通运输
-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国家之一。
- 主要的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
- 中国的高铁网络发达,方便人民出行。
5. 旅游资源
- 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 例如,长城、故宫和西湖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是沪教版六年级地理学科中的一些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
六年级上册 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第二弹
![六年级上册 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第二弹](https://img.taocdn.com/s3/m/dc51b1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f.png)
一、大地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2. 昼夜变化与时间计量3. 四季交替与气候变化4. 地球的倾斜与赤道气候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 水资源与地理环境2. 地球的岩石与土壤3. 植被与动物资源4.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三、我国的地理环境1. 自然地理环境2. 人文地理环境3. 地域资源利用4. 城市与乡村发展四、世界的地理环境1. 世界自然地理环境2. 世界人文地理环境3. 世界地域资源利用4. 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五、地理实践与地理研究1. 地图与地图阅读2. 地理信息与地理技术3. 考察与实践探究4. 地理研究与学科竞赛六、地球村的和谐发展1. 人类文明与地球家园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 地域差异与地球和平4. 地球村共同命运与梦想七、地球科学与地理教育1. 地球科学概念与认识方法2. 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要求3. 地理学科素质与学习方法4. 地理学科素质评价与教育改革八、地理空间与地理思维1. 地理空间概念与认知方式2. 地理思维方法与表达能力3. 地理学科思维素质与核心素养4. 地理学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九、跨学科的地理知识1. 地理与科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自然科学有着紧密的通联。
在地球科学领域,地理学常常与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相交叉,共同探讨地球的形成与变化,气候与环境的演变,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分布与变迁等诸多问题。
地理学也积极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对地球表面的形态与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展示。
2. 地理与人文学科地理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塑造,探讨地理条件对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政治演变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地理学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也有所重叠,相互借鉴与交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理学研究范式。
十、地理科学的发展与前景1. 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古代的地理探索为起点,地理科学经历了地图绘制、地理学说的形成、地球科学的整合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的介入等阶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f70f0f50e2524de4187eba.png)
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景观地图篇(一)地理景观1、地理景观: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
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一条如何使人类和地理环境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地理景观更加靓丽,是家园更加美好。
(二)地图2.1地图的语言1、地图的基本要素:①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②方向(指向标、经纬网)③图例④标记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运用地图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2经纬线北–N 南-S 西-W 东-E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180°主要的线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4、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第1节《地理景观》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第1节《地理景观》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7d6d07284ac850ac024265.png)
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徐倩一、引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地理景观(《地理(六年级第一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中的内容,包括引言,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和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根据上海市地理课程标准,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是:1地理景观的千姿百态;2地理景观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3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四个教学活动:1导入;2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3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区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学生能够了解地理景观之间存在着地区差异,并能举例说明;3学生能感受到地理景观的千姿百态,并开始喜欢地理;4学生有进一步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环境本节课需要的教学设备如下:电脑,投影仪,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地理。
地理到底讲些什么呢?有的同学可能通过书本和网络媒体已经有一些了解了,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你觉得地理会讲些什么呢?学生:……(可合适举例激发学生思维,如:地理就是讲大地上的山川与河流等。
)2、老师:大家都说了很多。
那么地理到底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想知道答案就跟着老师一起看下去。
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先请大家欣赏。
[逐张播放幻灯片——老师念出图片边上的问题。
]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这里为什么这样冷?你可知道哪里四季如春?为什么同一座山的下面是草地,上面却是皑皑白雪呢?怎样使被污染的江河变得清晰?人类应该怎样去呵护和爱惜我们的地球?老师:刚才那些问题就是地理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学习地理这门学科,你就能知道它们的答案了。
(二)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1、老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各种地球上的景象被称为地理景观。
地理景观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上还有哪些地理景观。
[播放幻灯片图片——河流、山地、古迹、工厂、城市和乡村]老师:看完这些图片后,你们有没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老师:原来地球上的地理景观是这样的千姿百态,我们居住的城市是一种地理景观,乡村也是一种地理景观。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地理景观》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地理景观》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605beb0912a216147929dc.png)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地理景观》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在一组景观图片中区分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扫瞄《地理景观》光盘,认识到地理景观之间存在着差异;了解地理世界的千姿百态,并开始喜爱地理。
二、教学流程三、要紧教学过程设计(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教师提问:你们明白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吗?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因而他们的回答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甚而是错误的。
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急于给出结论: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地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老师先不给出答案,看看上完课之后大伙儿有没有什么新的方法。
【评析】学生的思路专门开阔,明白的远远比教师想象中的要多。
他们的表达有专门多不准确的地点,但教师并不打断他们急于纠正,而是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查找答案。
过渡:研究是从观看开始的,我们就先从大伙儿眼睛看到的到处充满着地理景观的世界说起吧。
(二)观看图片,体会区别教师出示“帕米尔高原”和“上海外滩夜景”景观图片提问:这两张地理景观图片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个同学内心有一个判定标准,答案也就各种各样。
老师用生活的眼睛看这两张景观图片,比较同意第一个同学的意见;用画家的眼睛看着两张图片,比较同意第二位同学的意见;假如用地理的眼睛看这两张图片,我比较同意第三个同学的意见。
第一张景观图片表现的是自然现象,这种景观地理学家称之为自然景观。
第二张景观图片上海外滩夜景差不多看不出自然本来的面目,人类活动的痕迹专门明显,这种景观我们称之为人文景观。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这两张图片中体会一下什么是自然景观,什么是人文景观。
学生观看图片,摸索2分钟。
教师出示10张景观图片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哪些属于自然景观,哪些属于人文景观?学生的答案确信会不同,分歧会要紧集中在第3和第6两张景观图片上。
教师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那个地点能够确信的是1、2、5、7属于自然景观,大伙儿对此没有争议。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第1节《地理景观》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第1节《地理景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5b1bf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8.png)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第1节《地理景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理景观》是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一单元第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上海的地理景观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城市特色、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上海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城市和乡村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上海这一具体城市的地理景观,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上海的地理景观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地理景观特点,包括城市建筑、道路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上海的地理景观特点。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上海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上海的地标建筑、城市道路等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上海的地理景观。
2.案例分析法:以上海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地理景观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上海地理景观的认识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上海地理景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投影幕等。
3.教学用具:地图、地球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上海的图片,如东方明珠、外滩等,引导学生关注上海的地理景观特点。
提问:“你们对上海的地理景观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上海的地理景观图片,如城市建筑、道路布局等,同时简要介绍上海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上海的地理景观特点。
高中地理新课程《地理1》4个版本教科书内容及其特点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地理1》4个版本教科书内容及其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b9f26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6.png)
高中地理新课程《地理1》4个版本教科书内容及其特点分析丁尧清; 许少星【期刊名称】《《地理教学》》【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高中地理课标; 课本; 地球系统科学教育【作者】丁尧清; 许少星【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一、建构地球科学基础新体系2013年3月,地学部多名院士提出“将地球科学基础纳入中学课程”建议。
2013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就此邀请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第一届教育部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牵头进行可行性论证。
最终决定由地理学科承担,以“融入”的方式落实建议[1],体现在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1中,但没有相应的课时。
在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模块结构中,“地理1”的定位是地球科学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这三部分的综合。
增加或恢复地球演化过程、土壤、植被、地貌、海洋等内容,首次覆盖自然地理五大要素(图1),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考察地球的视角,在具象的情境中获得对地球家园的感知、感情,并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图1 “地理1”的内容结构(数字是内容要求条数)必修课程面向全体高中生,“地理1”在编排时遵循宽而浅的原则。
宽即尽量涵盖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内容或要素较为全面;浅是相对选必1“自然地理基础”而言,它为选必1打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上升和拓展。
这种知识量上的“偏少”“偏低”是为了给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留出空间,让他们到生活生产环境中观察和体验,培养地方感和空间感。
二、4个版本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地理1”包括地球本体、自然要素、自然灾害、地理信息技术4个部分,分别涉及3条、7条、1条、1条内容要求。
在课本内容编排上(表1),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保持原有风格,湘教版[2-5]有所调整。
其中人教版和湘教版选择按照自然要素来铺陈学习内容,鲁教版仍基于一定的视角“从…看…”来组织内容,中图版仍遵循课标结构来组织内容。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国家概述》教案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国家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6853eaa00b52acec7ca57.png)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国家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领土是由领空、领陆、领水和底土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问,领悟领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明确国界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几种划定国界的形式,在世界政治地图上快速辨识国界;在学习中感受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简单了解常见国家国旗所代表的含义;能说出国家和地区的区别,初步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介绍和观看短片“严重关切钓鱼岛撞船事件”,知道领土是由四部分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树立国家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国界及课堂练习,在实践中认识国界并熟悉常见的几种划分国界的形式;通过了解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国旗含义,以及通过举例,感受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通过概念和举例,说出国家和地区的区别,知道国家和地区是一个约数,了解国家和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区别;简述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体会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含义,形成居安思危的民族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一定政治意识,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土的组成,形形色色的国界;各式各样的国家。
2、难点国家、地区的区别,国家和国家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四、板书设计1、国家概述领空立 f —'\一、形式多样的国界领陆体1)领土的构成领土领水空,2)多样的国界底土间二、国旗一国家的象征1)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教学过程国家、地区知多少五、1、导只折棵家、地区的区别国家:主权、政府、领土、居民(PPT呈现'2^/!^^海橱隅J")地区:殖民地和属地等(没有独帅・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钓鱼岛«于台湾省的东北部,它利也1凡外几个岛屿共同组成了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都是领土,但是日本对钓鱼岛垂涎已久,不时在钓鱼岛海域附近挑衅我国。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景观·地理篇 2.1 地图的语言 教案2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景观·地理篇 2.1 地图的语言 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83f67f8dd88d0d232d46a45.png)
地图的语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分享所知道的地图形式和用途;2.了解地理学三代语言,以及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地理学语言的认识;3.了解比例尺的三种形式,以及相互间的转换;4.能熟练的比较比例尺的大小;5.能分析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程度呈正比,与展现的实际面积的大小呈反比;6.能够通过有比例尺的地图计算图上两地间的实际距离;7.在自己制作地图中确定比例尺;8.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9.掌握在室外判断方向和使用地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熟记地图册的图例,进行熟记比赛,认识和区分主要的图例和注记;2.解决如何将地理景观画在地图上的任务,掌握画图例和注记的方法;3.教师在黑板上画学校各种建筑的图例有大有小,学生发现比例失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使用比例尺;4.通过对指南针的实际操作,学会运用指南针在户外使用地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预新生刚进入初中,通过课程绘制母校地图,新生增加了对学校各个角落的了解;2.了解最新的3S技术,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的新进展,更为认同地理学;3.通过使用指南针增强对地理进一步认识,认识地理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认识和区分主要的图例和注记;2.认识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以及相互间的转换;3.比较比例尺的大小;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二)难点:1.能分析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程度呈正比,与展现的实际面积的大小呈反比;2.在地图上按照比例尺两算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3.为自己制作的地图确定比例尺;4.户外判断方向和使用地图的方法;5.绘制学校地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介绍过了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学科。
教师:那么如何能够让人迅速知道地球表面事物哪里有什么呢?学生:地图。
1.1地理景观 教案(沪教版六上)
![1.1地理景观 教案(沪教版六上)](https://img.taocdn.com/s3/m/974ceca669eae009591bec27.png)
1.1地理景观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能区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看图说出不同区域地理景观的差异,并能解释原因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比拟景观图,感受地理景观不断开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懂得地理景观是不断开展与变化的。
二教材分析“地理景观〞一课是初中学生接触地理这门课程的“入门篇〞,也是学习地理的“探路石〞。
可以说,这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预备班学生熟悉大多数地理景观图像,对大自然感兴趣,有探究的热情,但他们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求胜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他们对学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互相影响等问题有困难。
通过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解读,老师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多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动态性。
同时把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互相影响。
通过各种活动、游戏老师希望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因为在师生互动的、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师生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老师的教学效能感都在提升。
老师坚信“教学相长〞的教学观。
三教学流程Array四、主要教学过程设计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有关地理的名称。
老师归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许多形态各异的地理景观。
所以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欣赏各种有趣的地理景观。
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讨论地理景观。
一、景观的千姿百态课堂活动一:观察——景观的千姿百态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世界各地的景观,让学生观察所看到的地理事物。
并引导学生描绘所观察的世界各地的景观特征;其他学生对他的描绘进展评论。
提问一 :测测你们的记忆力,我们欣赏了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哪些是自然景观,哪些是人文景观。
老师归纳:自然景观(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和人文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地球外表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人文景观。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语言)课件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语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fdc2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1.png)
2.四幅地图中,哪幅地图中没有显示出浦东新区?
3 和4
3.四幅地图中,哪幅地图内容最详细,哪幅最简略?
1
4
4.以上结论说明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 ?
内容表现得也就越 ?(简略、详细)
小
详细
课堂笔记
➢ 比例尺的大小:分母大的,比例尺小。
➢ 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学生:读四幅图,讨论: 1. 哪幅比例尺最大,哪幅最小? 2. 将各图比例尺转换为线段式,画在各图的边上; 3. 哪幅图最详细?哪幅图最粗略? 4. 详细、粗略与比例尺的大小有何关系?
算一算: 假如我们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 现在,老师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 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 那这幅图是用多大的比例尺画出的呢?
大
小
详
小
大
略
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选用地图时,应根 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如 去上海市区游玩,可以选用 大 比例尺 的上海市区景点分布图,而要找某个国 家比如说中国的位置时,则应查阅小 比 例尺的世界政区图。
思考
如何在下面两幅图中确定方向?
► 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西北
北( North) 东北
3、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 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即:1km=100000cm;1m=100cm。
课堂笔记
• 地图语言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1、比例尺 ➢ 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单位换算: 1km=100000cm;1m=100cm。 )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