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第二版 (潘永湘 杨延西 赵跃 编著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1

合集下载

基于组态软件的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组态软件的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组态软件的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研究摘要: 通过组态软件,结合实验设备,按照定值系统的控制要求,依据较快较稳的性能要求,采用单闭环控制结构和PID控制规律,可以设计一个包含组态画面、并且应用组态控制程序的液位单回路模拟过程控制系统。

该文就是以工控组态软件MCGS为载体,为用户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平台。

应用组态软件来检测、控制液位,设计简单,控制灵活,应用性很高。

关键词:液位单回路控制组态PID 调试工业控制深入各个领域,比如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行业。

在各种控制领域中最基本的控制就是过程控制系统,即便是复杂、高水平的过程控制系统,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也要占70%以上。

基于组态软件的过程控制系统直观、简单、特别适用于教学。

1 液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图1)这是一个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它的控制任务是使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值;并设法减小或消除干扰,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电机运行参数、仪表指示误差等等)。

当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

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导致控制质量变坏,甚至会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当一个单回路系统组成以后,如何整定好控制器的参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

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2 组态软件应用设计2.1 数据库的创建新建MCGS工程文件,命名为“液位控制系统”。

在实时数据库窗口页创建数据对象,实时数据的定义一句工作需要可分为以下几部分:通信、控制变量和参数、控制方式、控制算法、存盘数据、报警等。

2.2 画面设计与动画连接2.2.1 液位控制系统流程根据工艺和功能要求设计,由水箱、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2.2.2 系统流程制作与控件的动画连接应用绘图工具绘制水箱和储水箱:从对象元件库中选出显示仪表、调节阀、水泵、传感器和手动阀,插入到用户窗口;插入位图:PC机和RS-232转换器;从对象元件库插入水路管道,并在其上面覆盖有流动块;各电器元器件之间进行电气连接。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潘永湘配套二精品PPT课件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潘永湘配套二精品PPT课件

仪表精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业上应用时,对检测仪表精确 度的要求,应根据生产操作的实际情况和该参数对整个工艺过程的影响程度所提供的误 差允许范围来确定,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p9
参数检测与变送概述——仪表基本特性
例1-1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200~700℃,校验该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 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引用相对百分误差与准确度等级。
'
100%
x
③引用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百分比。
100 %
xmax xmin
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的标准工作条件下所具有的误差。
标准条件:220V±5%、(50±2)Hz、(20±5)℃、湿度65%±5%
附加误差-----指仪表超出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时所增加的误差。 允许误差-----指仪表的示值或性能不允许超过某个误差范围。
p11
参数检测与变送概述——仪表基本特性
变差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在仪表全部测量范围内 进行正反行程(即被测参数逐渐由小到大和逐渐由大到小)测量时,被测量值正行和反 行所得到的两条特性曲线之间的差值。
变差
最大绝对差值 标尺上限值 标尺下限值
100 %
仪表的变差不能超出仪表精度允许的误差, 否则应及时检修。
• 疏忽(粗大)误差-----指观察人员误读或不正确使用仪器与测 试方案等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p8
参数检测与变送概述——仪表基本特性
固有特性:精确度、非线性误差、灵敏度、分辨率、变差、漂移 、动态误差。
仪表精度= 绝对误差的最大值 仪表量程
100 %= (x x0 )max 100 % ab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五章ppt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五章ppt

将式4与式2相比,多了一个滤波项。这表明干扰多经过一次滤波才对被控参数产生动态影 响。从动态看,这对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有利的。因此干扰进入系统的位臵越远离被 控参数,对系统的动态控制质量越有利。但从静态看,这会使干扰引起被控参数偏离给定 值的偏差相对增大,这对系统的控制品质又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权衡它们的利弊。
p20
(3)控制通道纯滞后时间 0 的影响


• 造成系统滞后的主要原因有:
• 被测对象滞后:测量点不能及时反映参数的变化。存在容积 滞后和/或传递滞后。 • 检测元件滞后:因热容、热阻等惯性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 仪表的输出不能及时反映参数的变化。 • 信号传递滞后:主要是气动信号传递较慢导致系统反映滞后。
Wc (S )
Wr (S )
Y (S )
W0 (S )
p15
设传递函数分别为:
调节器: Wc (s) Kc Kf 扰动通道:W f (s) Tf s 1 Ko 被控过程: Wo ( s) To s 1
则被控量对扰动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W f ( s) C ( s) F ( s ) 1 Wc ( s )W0 ( s ) ......... K f (T0 s 1) (T0 s 1)(T f s 1) K c K 0 (T f s 1)p9Biblioteka 系统被控变量的选择•
• • • • •


假定在工艺过程整体优化基础上已确定了需要恒定(或按某种规 律变化)的过程变量,那么被控变量的选择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例 如生产上要求控制的工艺操作参数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 等,很明显被控变量就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但也有如下 一些情况,需要对被控变量的选择认真加以考虑: (1) 表示某些质量指标的参数有好几个,应如何选择才能使所选的被控变 量在工艺上和控制上是合理的,而且是独立可控的; (2) 某些质量指标,因无合适的测量仪表直接反映质量指标,从而采用选 择与直接质量指标之间有单值线性对应关系而又反应快的间接指标作为被 控变量的办法; (3) 虽有直接参数可测,但信号微弱或测量滞后太大,还不如选用具有单 值线性对应关系的间接信号为好。

过程控制仪表 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仪表  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仪表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011Z10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仪表/Instruments for Process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 (其中实验学时:4)先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材、教学参考书:1.潘永湘、杨延西、赵跃编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2.林德杰主编.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3.王再英,刘淮霞,陈毅静编著.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潘永湘、杨延西、赵跃编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为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了解过程控制仪表的发展概况和分类方法,重点掌握包括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在内的模拟及数字式的调节仪表和装置,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过程控制仪表和装置构成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过程控制仪表、系统的概念、组成、分类和发展概况;掌握变送器、执行器、单元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电路分析;掌握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及智能变送器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防爆安全常识与防爆安全栅原理;掌握P、PI、PD、PID调节器的调节原理及特性;掌握基型PID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掌握数字调节器设计方法与参数整定;掌握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能力:将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及相关先修课程知识综合应用于一般工程问题,正确表达符合需求的工艺过程中参量测量问题及其转化测量问题的能力;依据功能与性能要求和应用环境提出可满足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学习、讨论和解决工业生产应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知识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第2版)》第00章 引言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第2版)》第00章 引言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
1
第0章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目的 学习要求 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2
课程介绍
《过程控制》是由化工自动化,化工过程控制发展而来的; 是自动化专业、测控专业的核心课程。 《过程控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以工艺过程分析、仪表 和计算机为两翼,以控制原理为基础,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 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应用的综合性工程应用课程,是自动 化等专业为了培养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自动化技术而开设的 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安排
– 控制PID--6学时 • P规律;PI规律;PID规律;
– 执行--6学时 • 气动薄膜阀原理; • 电动薄膜阀原理;
– 单回路--12学时 • 设计方法;影响因素; • 设计方法;系统投运; • 设计例子;
学时安排
– 串联--6学时 • 串联原理; • 串联例子;
– 特性--6学时 • 前馈控制 • SMITH预估 • 比例控制; • 选择控制; • 均匀控制; • 集散控制;
3
课程目的
•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 技术基础课。
• 该课程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系统地介绍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参数整定 等内容。
4
学习要求
• 通过学习过程控制课程,要求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概 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 为设计调试自制对象、被控量、调节器和执行器以及检 测装置等主要环节。
课程考试
– 平时成绩——30% – 考试成绩——70%
学习方法
– 加强预习与复习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学习与批判相结合 – 注重实际控制方法和控制效果
•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理论、设计方法,以保证过 程控制系统达到工业要求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指标。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2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2版)》课后答案

V / cm3
P / ( Pa / cm2 )
54.3 61.2
61.8 49.5
72.4 37.6
88.7 28.4
118.6 19.2
194.0 10.1
试用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确定参数 α 和 β 。要求: (1) 写出系统得最小二乘格式。 P / ( Pa / cm 2 ) (2) 编写一次完成算法得 MATLAB 程序并仿真。 解: (1) 因为 PV
(2)该过程的框图如下:


Q1 (s )

1 C1S
H 1 (s )
1 R12
Q12 (s )

1 C2S
H 2 (s )
Q2 (s )
1 R2
Q3 (s )
1 R3
(3)过程传函: 在(1)中消去中间变量 ∆q2 、 ∆q3 、 ∆q12 有:
∆h1 ∆h1 ∆h2 d∆h1 ⎧ ⎪ ∆q1 − R − R + R = C1 dt (1) ⎪ 2 12 12 ⎨ ⎪ ∆h1 − ∆h2 − ∆h2 = C d∆h2 (2) 2 ⎪ R3 dt ⎩ R12 R12
H (s )
Q1 (s )

R1 q1 h
R2
q2
R3
q3
解:假设容器 1 和 2 中的高度分别为 h1 、 h2 , 根据动态平衡关系,可得如下方程组:
d ∆h1 ⎧ (1) ⎪∆q1 − ∆q2 = C dt ⎪ ⎪∆q − ∆q = C d ∆h2 ( 2 ) 3 ⎪ 2 dt ⎪ ∆h ⎪ ( 3) ⎨∆q2 = R2 ⎪ ⎪ ∆h (4) ⎪∆q3 = 2 R3 ⎪ ⎪∆h = ∆h − ∆h (5) 1 2 ⎪ ⎩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六章pp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六章pp
p19
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
1.能迅速克服二次干扰
定量分析:
G02*2
G02 s sGv sG02
s Gm2
s
p20
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
1.能迅速克服二次干扰
给定信号传函
Y1 s X1 s
1
Gc1 sGc2 sGv sG02 sG01 s Gc1 sGc2 sGv sG02 sG01 sGm1
s
扰动信号传函
Y1 s F2 s
1
Gc1
s
Gc2
G02*
s Gv
sG01 s G02*
s s
G01
s
Gm1
s
p21
控制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综合定义为:

趋于0好
趋于1好
Y1 s Y1 s
X 1 s F2 s
Gc1 sGc2 sGv s
若据比例控制
GC2(s) KC2 GV (s) KV
Y1 s Y1 s
• 副被控过程(副对象):由副被控变量为输出的过程。为副变量表征其特性的 工艺生产设备,如上例中执行器至炉膛温度检测点间的工艺生产设备,主要指 燃料油燃烧装置及炉膛部分.
p10
串级控制系统
• 主控制器:按主变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而工作,其输出作为 副变量给定值的那个控制器。上例中的温度控制器T1C。
第32讲
学时:48 主讲教师:孙晓东
串级控制系统
• 方案C:根据炉膛温度的变化, 先改变燃料量,然后再根据原 料油出口温度与其给定值之差, 进一步改变燃料量,以保持原 料油出口温度的恒定。模仿这 样的人工操作程序就构成了以 原料油出口温度为主要被控变 量的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的 串级控制系统,右图。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七章ppt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七章ppt
_
Gc1(s)
Kr' +
_
Gc2(s)
Gv2(s)
G02(s) Gm2(s)
Q2(s)
G0(s)
Y(s)
K'
÷ Gm1(s)
Q1(s)
图6.23 变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Gm(s)
工作过程:当系统处于稳态,GC1 ( s )输出不变,主副流量恒定, 比值不变;当系统受到干扰,比值虽不变,但由于流量的变化, 使主参数偏高了设定值,致使GC1 ( s )的输出X 2 ( s )产生变化,改 变了GC 2 ( s )的设定值,相当于修正了两个流量的比值,使系统在
'
得换算公式: K ' K Q1max Q2max
说明:当物料流量的比值一定、流量与其测量信号呈线性关系时,比值器的参数与物 料流量的实际比值和最大值之比的乘积也呈线性关系。
p18
(2)流量与测量信号之间成非线性关系 利用节流原理测流量时,流量计输出信号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I=CQ2

2 Q1 I1 2 16 4 Q1max
p23
4.比值控制系统的实现 比值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案有两 种: 一、把两个流量的测量值相除,其商 作为调节器的反馈值,称为相除控制 方案。
二、把一个流量的测量值乘以比值系 数,其乘积作为副调节器的设定值, 称为相乘控制方案。
p24
在工程上,具体实现比值控制时,通常有比值器、乘法器或除法器等 单元仪表可供选用,相当方便。
4)在常规状态下,如何保证安全生产问题,即当操作条件达到安全极限时,通过选 择器,选用不安全情况的备用控制系统自动取代正常工况下的控制系统,待工况恢 复正常后,备用控制系统自动脱离,正常工况控制系统又自动投入运行。 —自动 选择性控制

第7章_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_第二版-潘永湘

第7章_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_第二版-潘永湘

中性 碱性 酸性
PH 7
一般的过程控制系统是在正常工况下,为保证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能 量平衡和生产安全而设计的,它们没有该考虑到在事故状态下的安全生 产问题,即当操作条件到达安全极限时,应有保护性措施。如大型透平 压缩机的防喘振,化学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及锅炉燃烧系统的防脱火、防 回火等。
事故状态的保护性措施大致可分成两类:
2 p 2 2 kq 2 max
采用DDZ-Ⅲ型仪表将差压信号 线性地转换为电流信号:
p2 I2 (20 4) 4 p2 max
测量变送环节是非线性的,其静态放大系数为:
K
2
I 2 q 2

q 2 q 20
32 q
2 2 max
Q 2 max 20 m / h
3
K
Q2 1 .4 Q1
试计算不加开方器与加开方器后仪表的比值系数K’。 解: 不加开方器时: 加开方器后:
2 Q 1 max ' 2 2 12 . 5 K K 1 .4 0 . 766 2 2 20 Q 2 max 2
K ' 1 .4
12.5 0.875 20
2、比值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补偿 比值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是指被控过程的静态放大系数随负荷变化而 变化的特性,在设计比值控制系统时必须要加以注意。 (1)测量变送环节的非线性特性 流量与测量信号无论是呈线性关系还是 呈非线性关系,其比值系数与负荷的大 小无关,均保持其为常数。但是,当流 量与测量信号呈非线性关系时对过程的 动态特性却是有影响的。 其输入-输出关系有:
二、把一个流量的测量值乘以比值系 数,其乘积作为副调节器的设定值, 称为相乘控制方案。
在工程上,具体实现比值控制时,通常有比值器、乘法器或除法器等 单元仪表可供选用,相当方便。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第二版 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潘永湘 杨延西 赵跃 编著 著)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第二版 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潘永湘 杨延西 赵跃 编著 著)

则有:
∆h2
=
⎛ ⎜⎜ C ⎝
d∆h dt

∆q1
+
2
∆h R2
⎞ ⎟⎟R3 ⎠
消去中间变量 ∆h2 可得:
C 2 R3
d 2∆h dt 2
+
⎛ C⎜⎜

2R3 R2
⎞ + 1⎟⎟

d∆h dt
+
1 R2
∆h
=
∆q1
+
CR3
d∆q1 dt
可得:
G0(s) =
H
(s
)
Q1
(s
)
=
S
所用仪表为:控制器(例如 PID 控制器)、调节阀、液位测量变送器。
2.(4) 解: 控制系统框图:
液位设定
液位控制器
上水调节阀
蒸汽流量变化
汽包
实际液位
被控过程:加热器+汽包 被控参数:汽包水位 控制参数:上水流量 干扰参数:蒸汽流量变化
液位变送器
第二章 过程参数的检测与变送 1.(1) 答:在过程控制中,过程控制仪表:调节器、电/气转换器、执行器、安全栅等。
2.(5) 解:
调节器选气开型。当出现故障导致控制信号中断时,执行器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加热, 使设备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发生事故或危险。
液位设定值
PID 控制器
气动执行器
液位实际值 加热器
液位变送器
2.(6)
解:
(1)直线流量特性:
22.7 −13.0
10% :
×100% = 74.62%
13.0
61.3 − 51.7
= 12.5s2
7.992 + 2.5s +11.96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2版 课件 第7章第2节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2版 课件 第7章第2节
Q 1.在觅知网出售的PPT模板是免版税类(RF:Royalty-Free)正版受《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法》和《世界版权公约》的1
用比值器联系; 保护,作品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觅知网所有,您下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 控制目标:Q =K Q ; F T F C 2.不得将觅知网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销、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
料和空气量成一定比例,以保证燃烧经济性。
1.在觅知网出售的PPT模板是免版税类(RF:Royalty-Free)正版受《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法》和《世界版权公约》的
定义:实现两个或多个参数 满足 (主要为流量) 保护,作品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觅知网所有,您下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觅知网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销、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
F2C
总流量不稳定。
Q2
第7章 复杂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3.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单闭环比版值权控声制明中主流量不受控制的缺
点,增加了主流量控制回路。 感谢您下载觅知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觅知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
➢ 有两个闭环控制回路, 律责任!觅知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不得将觅知网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销、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
➢ 控制目标:Q =KQ ; ,不得转授权、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2 议中的权利1。
Q1
➢ 对Q 只测量、不控制。 1
Q2跟随Q1成比例变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四章ppt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 潘永湘-配套课件-第四章ppt

dh q q A 2 则有: 1 dt
h q2 R2
d h q1 q2 A dt
带入增量式中可得单容液位过程的微分方程增量式
d h R2 A h R2q1 dt
其中:
H (s) R2 K G( s) Q1 (s) R2Cs 1 Ts 1
p4
被控过程的特性


依据过程特性的不同分为自衡特性与无自衡特性、单 容特性与多容特性、振荡与非振荡特性等
1.有自衡特性和无自衡特性
当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过程出现干扰时,其输出量在无人或无控制装置的干预下, 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或新的平衡状态,则称该过程具有自衡特性,否则,该过程则被 认为无自衡特性。
p2

静态数学模型
动态数学模型
• • • •
集中参数过程-----单个控制参数的过程控制 分布参数过程-----多个控制参数的过程控制 多级过程------控制过程有多个控制步,(相当与离散系统) 例:单输入—单输出的过程模型数学模型
• 线性时间连续模型(可用微分 • 方程或传递函数表示)
• 线性时间离散模型(可用差分方程或脉冲传递函数表示)
p16
解析法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解析法建模的一般步骤 1) 明确过程的输出变量、输入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 2) 依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和有关定理、定律以及公式列写 静态方程或动态方程; 3) 消去中间变量,求取输入、输出变量的关系方程; 4) 将其简化成控制要求的某种形式,如高阶微分(差分) 方程或传递函数(脉冲传递函数)等;
1
,则此时传递函数为
K0 G( s) e1s (T1s 1)(T2 s 1)
若将槽2和阀门3改为定量泵,使得 的高低无关,则响应的传递函数为:

(完整版)《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标准

(完整版)《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标准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修读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合作开发企业一汽轿车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执笔人杨华、陈刚审核人杨华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构建过程控制系统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课程通过前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基础、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的学习,将传感器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应用和电学相关的简单电路知识融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的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前修课程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等控制方案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的原理,并能进行初步设计。

为后续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实训、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

1.2设计思路整个课程设计一个大的总体项目——电加热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实施。

设计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的认识与描述、检测变送仪表、控制仪表、执行器及安全栅、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控制质量的控制系统、满足特定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共计六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熟悉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学会仪表的使用、掌握系统调试方法,综合应用知识与各种方法,最终具备能够分析设计符合各种要求的综合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

学习项目一预计参考学时为4学时,学习项目二预计参考学时为12学时,学习项目三预计参考学时为4学时,学习项目四预计参考学时为12学时。

学习项目五预计参考学时为10学时,学习项目六预计参考学时为6学时。

达到本学习领域的能力培养目标可获3学分。

2.课程目标在掌握过程控制基本理论和常用控制仪表知识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使用与维护常用控制仪表,能熟练地运行与维护常用过程控制系统,较熟练地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实施能力。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一、内容简介本教学大纲参照了相关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动化专业关于《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要求,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的。

本课程的内容有:过程控制概述和自动化仪表概述、过程参数的检测与变送、过程控制仪表、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典型生产过程控制与工程设计等。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本课程在系统简明地阐述常用过程量测控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介绍自动调节系统设计和整定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典型的过程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并能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控制要求,选用适当的自动化仪表或计算机,组成实用型过程控制系统。

使学生初步掌握系统工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过以下课程:·高等数学·自动控制理论本课程与高等数学的关系本课程要用到的数学工具(微分、积分、微分方程求解、傅立叶级数等),应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解决。

本课程与自动控制理论的关系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等控制方案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的原理,并能进行初步设计。

本课程在此基础上教学,像前馈控制系统方框图、反馈控制系统方框图等内容应在自动控制理论系统中解决。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及设计步骤,并掌握自动化仪表的信号制以及防爆系统的构成。

2、熟悉变送器的构成原理和它的信号传输方式,熟悉二线制接线方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3、掌握压力、流量、物位等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熟悉压力变送器和成分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适用范围;熟悉智能式变送器的特点及硬件构成。

4、掌握SLPC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

5、熟悉DDZ-Ⅲ型调节器的基本构成、电路原理及其应用特点;熟悉SLPC可编程控制器的模块指令及工作原理;熟悉智能式电动执行器的功能特点和安全栅的基本类型及构成原理。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第二版 (潘永湘 杨延西 赵跃 编著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2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第二版 (潘永湘 杨延西 赵跃 编著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2

第一章绪论2-(1)简述下图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2q 解:本图为液位控制系统,由对象水箱、液位检测、反馈控制回路组成,为了达到对液位(h)控制的目的,对液位进行检测,经过液位控制器来控制调节阀,从而调节1q 的流量达到液位控制的作用。

系统框图如下:控制器输入输出分别为:液位设定值与反馈值之差()t e 、控制量()t u ;执行器输入输出分别为:控制量()t u 、进水流量()t q 1;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为:进水流量()t q 1、出水扰动量()t q 2,被控量液位h ;2-2-((3)某化学反应过程规定操作温度为800℃,最大超调量小于等于5﹪,要求设计的定值控制系统,在设定值作阶跃干扰时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

要求:1)计算该系统的稳态误差、衰减比、最大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

2)说明该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课w.kh da .c o m解:1)由上图可得()810y ∞=℃,设定值r =800=800℃℃,185081040B =−=,282081010B =−=稳态误差()∞e ()r y =−∞=800800℃℃-810-810℃℃=10−℃衰减比:1:4104021===B B n 最大超调量:()()850810100%100% 4.938%()810p y t y y δ−∞−=⋅=⋅=∞过渡过程时间s t :大概在17min 左右2)虽然该系统最大超调满足要求,然而在规定操作温度为800℃,而最后趋于稳定的值却为810℃,因此不满足工艺要求。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1-1-((2)某比例积分调节器的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DC ,若设100%δ=,12min T =,稳态时其输出为6mA;若在某一时刻输入阶跃增加1mA,试求经过4min 后调节器的输出。

解:由式%1001×=CK δ可得:1=C K 课后答案网 ww w.kh da w .c o m比例积分作用下u ∆可由下式计算得出:()()mAdt dt t e T t e K u I c 3211140=+=⎥⎦⎤⎢⎣⎡+=∆∫∫mAmA mA u u u 963)0(=+=+∆=经过4min 后调节器输出为mA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2.(1)解:图为液位控制系统,由储水箱(被控过程)、液位检测器(测量变送器)、液位控制器、调节阀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为了达到对水箱液位进行控制的目的,对液位进行检测,经过液位控制器来控制调节阀,从而调节1q (流量)来实现液位控制的作用。

系统框图如下:控制器输入输出分别为:设定值与反馈值之差()t e 、控制量()t u ;执行器输入输出分别为:控制量()t u 、操作变量()t q 1;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为:操作变量()t q 1、扰动量()t q 2,被控量h ;所用仪表为:控制器(例如PID 控制器)、调节阀、液位测量变送器。

2.(4)解:控制系统框图:被控参数:汽包水位控制参数:上水流量干扰参数:蒸汽流量变化第二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变送1.(1)答:在过程控制中,过程控制仪表:调节器、电/气转换器、执行器、安全栅等。

调节器选电动的因为电源的问题容易解决,作用距离长,一般情况下不受限制;调节精度高,还可以实现微机化。

执行器多数是气动的,因为执行器直接与控制介质接触,常常在高温、高压、深冷、高粘度、易结晶、闪蒸、汽蚀、易爆等恶劣条件下工作,选气动的执行器就没有电压电流信号,不会产生火花,这样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和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气动仪表的输入输出模拟信号统一使用0.02~0.1MPa 的模拟气压信号。

电动仪表的输入输出模拟信号有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四种。

各国都以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作为统一标准信号。

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直流电流信号为4~20mA DC,负载250Ω;模拟直流电压信号为1~5V DC。

1.(2)解:课后答案k h da w .c o m由式%1001×=CK δ可得:1=C K 比例积分作用下u ∆可由下式计算得出:()()mAdt dt t e T t e K u I c 3211140=+=⎥⎦⎤⎢⎣⎡+=∆∫∫mAmA mA u u u 963)0(=+=+∆=经过4min 后调节器的输出9mA.2.(5)解:调节器选气开型。

当出现故障导致控制信号中断时,执行器处于关闭状态,停止加热,使设备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发生事故或危险。

2.(6)解:(1)直线流量特性:10%:22.713.0100%74.62%13.0−×=50%:61.351.7100%18.57%51.7−×=80%:90.380.6100%12.03%80.6−×=线性调节阀在小开度时流量的相对变化量大,灵敏度高,控制作用强,容易产生振荡;而在大开度时流量的相对变化量小,灵敏度低,控制作用较弱。

由此可知,当线性调节阀工作在小开度或大开度时,它的控制性能较差,因而不宜用于负荷变化大的过程。

(2)对数流量特性10%:6.58 4.67100%40.90%4.67−×=50%:25.618.3100%39.89%18.3−×=80%:71.250.8100%40.18%50.8−×=对数流量特性调节阀在小开度时其放大系数v K 较小,因而控制比较平稳;在大开度工作时放大系数v K 较大,控制灵敏有效,所以它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过程。

(3)快开流量特性10%:38.121.7100%75.58%21.7−×=课后答案网 ww w.kh d50%:84.575.8100%11.48%75.8−×=80%:99.0396.13100% 3.02%96.13−×=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小开度时候就有较大的流量,随着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达到最大,快开流量特性的调节阀主要用于位式控制。

第四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1.(4)解:(1)由题可以列写微分方程组:1232233d h q q q Cdt h q R h q R ⎧∆∆−∆−∆=⎪⎪⎪∆∆=⎨⎪⎪∆∆=⎪⎩(2)过程控制框图(3)传递函数01()()/()G S H S Q S =0123()()/()1/(1/1/)G S H S Q S CS R R ==++2.(1)解:首先由题列写微分方程⎪⎪⎪⎪⎪⎩⎪⎪⎪⎪⎪⎨⎧∆−∆=∆∆=∆∆=∆∆=∆−∆∆=∆−∆2132322232121hh h R h q R h q dt h d Cq q dth d C q q 消去2q ∆、3q ∆,得:dth d CR h q 121∆=∆−∆课后答da w .c o mdth d C R h R h 2322∆=∆−∆可得:dth d CR h R h q ∆=∆+∆−∆32212则有:32122R R h q dt h d C h ⎟⎟⎠⎞⎜⎜⎝⎛∆+∆−∆=∆消去中间变量2h ∆可得:dt q d CR q h R dt h d R R C dt h d R C 1312232232112∆+∆=∆+∆⎟⎟⎠⎞⎜⎜⎝⎛++∆可得:()()()2232323101121R S R R C S R C S CR s Q s H s G +⎟⎟⎠⎞⎜⎜⎝⎛+++==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1.(13)解:(1)只讨论系统干扰响应时,设定值0r T =。

由01 5.4K =,021K =, 1.48d K =,015min T =,02 2.5min T =,则被控对象传递函数:5.4(51)(2.51)T s s =−+扰动传递函数:5.41.48()7.992(51)(2.51)5.4()1(51)(2.51) 5.41(51)(2.51)d c cck T Y s s s F s k T s s k k s s ⋅⋅−+===+⋅−++⋅+⋅−+当10F ∆=, 2.4c K =时,则有:2()7.992()()12.5 2.511.96Y s G s F s s s ==++1122121223()()()()()()7.9921079.92()()()12.5 2.511.9612.5 2.511.96F Y s G s F s Y s G s F s T Y Y Y G s F F G s F s s s s s s⎧⎪=⋅⎪=⋅⎨⎪⎪=∆=−=−=⋅∆=⋅=++++⎩经过反拉氏变换之后可得出:系统干扰响应0.10.1() 6.682cos(0.9730)0.6867sin(0.9730) 6.682t t F T t e t e t −−=−⋅⋅−⋅⋅+a)同理可得出当10F ∆=,0.48c K =时,则:2()7.992()()12.5 2.5 1.5920Y s G s F s s s ==++12122327.9921079.92()()()12.5 2.5 1.592012.5 2.5 1.5920F T Y Y Y G s F F G s F s s s s s s=∆=−=−=⋅∆=⋅=++++经过反拉氏变换之后可得出:系统干扰响应0.10.1()50.2050.20cos(0.3426)14.65sin(0.3426)t t F T t e t e t −−=−⋅⋅−⋅⋅(2)只讨论系统设定值阶跃响应时,干扰输入0F =课后答案网 ww w.k h da w.c o m5.4()()()1(51)(2.51) 5.4c cr c ck T k Y s G s T s k T s s k ⋅===+⋅−++已知2r T ∆=a)当 2.4c K =时,325.42.4225.92()(51)(2.51) 5.42.412.5 2.511.96R r T G s T s s s s s s⋅=⋅∆=⋅=−++⋅++反拉氏变换:系统设定值阶跃响应:0.10.1() 2.167cos(0.9730)0.2227sin(0.9730) 2.167t t R T t e t e t −−=−⋅⋅−⋅⋅+b)当0.48c K =时,325.40.482 5.1840()(51)(2.51) 5.40.4812.5 2.5 1.5920R r T G s T s s s s s s⋅=⋅∆=⋅=−++⋅++系统设定值阶跃响应:0.10.1() 3.256 3.256cos(0.3426)0.9505sin(0.3426)t t R T t e t e t −⋅−⋅=−⋅⋅−⋅⋅⋅3)c K 对设定值响应的影响:增大c K 可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加速系统的响应速度。

c K 对干扰的影响:增大c K 可以对干扰的抑制作用增强。

2.(6)解:由图可以得到,40τ=,023040190T =−=,()()039/1000 1.560.02/0.10.02K −==−⋯对象增益对应0111.56K ρ==,再查表得PI 控制器参数结果。

01.1401.1 1.560.361190T τδρ==××=;1 3.3 3.340132T τ==×=s1)液位变送器量程减小,由公式minmax minmax 0u u uy y yK −∆−∆=,此时Ymax 减小,y ∆不变,对象增益0K 放大1倍,相应ρ缩小1倍。

此时查表得到的δ应加大。

课后答案网 ww w.kh da w .c o m3.(1)解:1、被控参数:热水温度2、控制参数:蒸汽流量3、测温元件及其变送器选择:选取热电阻,并配上相应温度变送器。

4、调节阀的选择: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与安全角度的考虑,选择气开阀;调节器选PID或PD 类型的调节器;由于调节阀为气开式(无信号时关闭),故v K 为正,当被控过程输入的蒸汽增加时,水温升高,故0K 为正,测量变送m K 为正,为使整个系统中各环节静态放大系数乘积为正,调节器c K 应为正,所以选用反作用调节器。

第6章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1.(12)解:1)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2)调节阀:气开形式;这是因为当控制系统一旦出现故障,调节阀必须关闭,以便切断蒸汽的供应,确保设备的安全。

3)主调节器:反作用方式;副调节器:反作用方式。

对于副回路,v k 气开为正,02k 为正,2m k 为正,所以有2c k 为正,即副调节器为反作用方式;对于主回路,v k 为正,01k 为正,1m k 为正,所以有1c k 为正,即主调节器为反作用方式。

1.(13)解:按4:1衰减曲线法测得数据,由表5-3(P162页)得:副调节器采用P 调节规律,查表得:2244%s δδ==主调节器采用PID 调节规律,查表得:%648.011==s δδ,min 33.01==s I T T ,min11.01==s D T T 2.(4)课后答案网 w.c o m解:1)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取进料流量)(s F 作为前馈信号,经前馈控制器输出控制作用到调节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