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定理
初中竞赛物理必背公式
![初中竞赛物理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ffb80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3.png)
初中竞赛物理必背公式
初中物理竞赛中需要掌握的公式较多,以下是一些核心公式:
1. 速度:$V= \frac{S}{t}$
2. 重力:$G = mg$
3. 密度:$\rho = \frac{m}{V}$
4. 压强:$p = \frac{F}{S}$
5. 液体压强:$p = \rho gh$
6. 浮力:
$F_{浮} = F^{\prime} - F$(压力差)
$F_{浮} = G - F$(视重力)
$F_{浮} = G$(漂浮、悬浮)
阿基米德原理:$F_{浮} = G_{排} = \rho_{液}gV_{排}$
7. 杠杆平衡条件:$F_{1}L_{1} = F_{2}L_{2}$
8. 理想斜面:$\frac{F}{G} = \frac{h}{L}$
9. 理想滑轮:$F = \frac{G}{n}$
10. 实际滑轮:$F = \frac{G + G_{动}}{n}$ (竖直方向)
11. 功:$W = FS = Gh$(把物体举高)
12. 功率:$P = \frac{W}{t} = FV$
13. 功的原理:$W_{手} = W_{机}$
14. 实际机械:$W_{总} = W_{有} + W_{额外}$
15. 机械效率:$\eta = \frac{W_{有}}{W_{总}}$
16. 滑轮组效率:
$\eta = \frac{G}{nF}$ (竖直方向)
$\eta = \frac{G}{G + G_{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eta = \frac{f}{nF}$ (水平方向)
以上是初中物理竞赛中必须掌握的公式,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以便在解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55020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55020](https://img.taocdn.com/s3/m/b7edc6765f0e7cd185253658.png)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 0△t →△t△r =dt dr1. 3速度v=dtds ==→→lim lim△t 0△t △t△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a v v av v y x sin cos 00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av 2sin 20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t a a +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1.28 ωΦR dtd R dt ds v===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 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完整资料).doc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4ac5a161aef8941ea66e055e.png)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 0△t →△t△r =dt dr1. 3速度v=dt ds==→→lim lim 0△t 0△t △t △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t →△t △v =dt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gyv at y gt v 22122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x sin cos 001.18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 av 2sin 20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1.28 ωΦR dt d R dt ds v ===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 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a t =αωR dt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2022年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2022年物理竞赛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5bdde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0.png)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t →△t △r =dtdr1. 3速度v=dtds ==→→lim lim△t 0△t △t△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gy v at y gtv 22122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x sin cos 00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av 2sin 2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旳向心加速度相似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变化速度旳大小a t =dtdv1.28 ωΦR dtd R dt ds v ===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旳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变化这种状态。
物理竞赛联赛公式大全
![物理竞赛联赛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774bc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时质点的受力,对制约着对象运动状态的各个力的情况作出准确判断
♠ 非惯性系与惯性力 规律
质点系各质点受系统以
Fi
F1i Fi1
m1
F1
mi
F31
外力F1 F2、……
对质点1
F13
m3
… F21
F12
F3
F 1 F 2 1 F 3 1 F i 1 m 1 a 1
对各质点
m2
F 2 F 1 2 F 3 2 F i 2 m 2 a 2
恒.引力是保守力,引力场是势场,在平方反比力场
中,质点的引力势能取决于其在有心力场中的位置.
在中心引力场中;m从A1
rn
移至无穷远处,引力做
负功为:
M
r1 mA1 A2 A3
An
n GMm
Wlim ni1
ri2
ri1ri
n
GMmlim ni1
ri1ri ri ri1
n 1 1
GMmlim n i1
mv2 R
当FN =0时;v 临界= Rg sin
FN
轨
道
在水平直径以上各点
不脱离轨道的条件是 : v gRsin
mg
♣ 机械能守恒 mg2R12mv下 2 12mv上 2
v上 FN上
♣ 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弹力差
F下
mg
mv下 2 R
mg
F上
mv上 2 R
mg FN下
v下
F下F上6mg mg
mg2R1 2mv下 2 1 2mv上 2
体在同一时间内的位移比,便确定了两者加速 度大小关系.
2x
x
问题情景 F
a
a
m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定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e93cc9be23482fb4da4cc0.png)
针对于玻璃球而言
A为齐明点, (即从任何位置看A点的像在同一位置)
9.望远镜的放大率
10.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1.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即艾里斑)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近代物理学公式
一、洛伦兹变换及其推论:
(这两个公式最好不要用,最好用最基础的洛伦兹变换来进行推导,否则容易在确定不变量的时候出现问题)
5.有效势能及其应用
( 为传统意义的势能,如引力势能、静电势能、弹性势能, 是惯性离心力的势能)
振动的角频率满足: (物体在 附近振动,但应该满足 ,否则轨道不稳定)
任意物体在 附近做简谐振动的条件为:
其中求简谐振动的角频率的办法为: (即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电学公式
一、静电场:
1.高斯定理:
2.安培环路定理:
5.透镜
以上所有:
6.光楔
二、波动光学
1.杨氏双缝干涉
2.菲涅尔双面镜
3.菲涅尔双棱镜
4.牛顿环干涉公式
注意关注牛顿环干涉的原理,尤其是注意是在球面上反射的光线(没有半波损失)与在最低的平面处反射的光线(有半波损失)进行干涉,而不是在最上面的平面反射的光线进行干涉!而且牛顿环作为一种特殊的等厚干涉,光在空气层中的路径要计算两次!所以可以得到牛顿环的公式如下:
小心推导钟慢效应与尺缩效应的时候不要弄反了
一定要分析到底在哪一个参考系中x或者t是不变的
速度变换:(这个可以由洛伦兹变换求导推出)( )
正向: 逆向:
时间与空间距离变换:
二、相对论力学:
动量: 能量:
动能满足:
又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热学公式
一、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d285467844769eae109ed62.png)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 0△t →△t △r =dt dr1. 3速度v=dtds==→→lim lim△t 0△t △t△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gy v at y gtv 22122 ⎪⎪⎩⎪⎪⎨⎧-=-=-=gy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x sin cos 00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 av 2sin 2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1.28 ωΦR dtd R dt ds v ===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物理竞赛公式大全
![物理竞赛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0ea47b844769eae109ed50.png)
2.18 L mvr sin 同上
2.21 M Fd Fr sin F 对参考点的力矩
1.43 胡克定律 F= — kx (k 是比例常数,称为弹簧的劲度 系数 )
1.44 最大静摩擦力 f 最大=μ 0N ( μ 0 静摩擦系数)
2.22 M r F 力矩
2.24 M
dL
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
v2
an=
R
(Rω) 2 R
Rω2
a
dv
t=
dω R
Rα
dt dt
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所获得的加速 度 a 的大小与外力 F 的大小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 m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1.37 F=ma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 A 以力 F1 作用与物体 B,则同 时物体 B 必以力 F2 作用与物体 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 引力, 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与两质点间的 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
1.39
2.33 Mdt dL 冲量距
(m1v10+m2 v20) 左面为系统所受的外力的总动量,第一项为系统的
t
L
2.34 Mdt
dL L L0 I I 0
t0
L0
末动量,二为初动量
2.35 L I 常量
n
2.13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Fi △t
i1
n
mi vi
i1
n
mi vi 0
物理竞赛必备公式整理
![物理竞赛必备公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7669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5.png)
物理竞赛必备公式整理在物理竞赛中,公式是解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有一个良好的公式整理能够帮助竞赛选手迅速回忆和应用相关公式,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对物理竞赛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整理,希望对竞赛选手有所帮助。
1. 力学1.1 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1.2 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₁ × m₂) / r²1.3 动能定理:E_k = 1/2 × m × v²1.4 动量定理:F × Δt = m × Δv1.5 弹性势能:E_p = 1/2 × k × x²2. 热学2.1 热传导:Q = k × A × ΔT / d2.2 热容量:Q = m × c × ΔT2.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 V = n × R × T2.4 等温过程:Q = W2.5 绝热过程:P₁ × V₁^γ = P₂ × V₂^γ(γ为绝热指数)3. 光学3.1 光速:c = 3.00 × 10^8 m/s3.2 光的折射定律:n₁ × sin(θ₁) = n₂ × sin(θ₂)3.3 薄透镜公式:1/f = 1/d₁ + 1/d₂3.4 光的衍射公式:nλ = d × sin(θ)3.5 球面镜公式:1/f = 1/d₁ + 1/d₂4. 电学4.1 电流定义:I = Q / Δt4.2 电阻定律:R = V / I4.3 欧姆定律:V = I × R4.4 等效电阻(串联):R = R₁ + R₂ + R₃ + ...4.5 等效电阻(并联):1/R = 1/R₁ + 1/R₂ + 1/R₃ + ...5. 声学5.1 声速:v = √(γ × p / ρ)5.2 管道共振频率:f = n × v / (2L)5.3 波长与频率关系:v = f × λ5.4 声强:I = P / A5.5 声级:β = 10 × log(I / I₀)6. 原子物理6.1 瑞利-里斯公式:1/λ = R × (1/n₁² - 1/n₂²)6.2 能级间距:ΔE = hf6.3 波粒二象性:p = h / λ6.4 库仑定律:F = k × (q₁ × q₂) / r²6.5 阻尼振动的衰减:A = A₀ × e^(-bt)以上只是物理竞赛中常见的一些公式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竞赛公式大全
![物理竞赛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44e105cf84b9d528ea7aaf.png)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 0△t →△t △r =dt dr1. 3速度v=dtds ==→→lim lim△t 0△t △t△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 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gyv at y gtv 22122⎪⎪⎩⎪⎪⎨⎧-=-=-=gy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x sin cos 00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av 2sin 20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 1.28 ωΦR dtd R dt ds v ===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高中物理竞赛公式及结论
![高中物理竞赛公式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d80b24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6.png)
高中物理竞赛公式及结论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物理竞赛中,掌握并灵活运用物理公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竞赛公式及结论,并简要解释其应用。
1. 力学部分1.1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其中最基本的公式是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加速度也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1.2 动量守恒定律在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适用:m1v1 + m2v2 = m1v1' + m2v2'其中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是碰撞前的速度,v1'和v2'是碰撞后的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热学部分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物理系统中是守恒的。
对于一个封闭系统,它的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外做的功。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描述了热能的自发传递方式,即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其中最著名的表达方式是卡诺循环的效率公式:η = 1 - T2 / T1其中η表示卡诺循环的效率,T2表示低温物体的温度,T1表示高温物体的温度。
这个公式表明,卡诺循环的效率随着温差的增大而增大。
3. 电磁学部分3.1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描述了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电场强度的公式为:E = k * Q / r^2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k表示电场强度与电荷之间的比例常数,Q表示电荷的大小,r表示距离电荷的距离。
3.2 电势差电势差描述了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所做的功,电势差的公式为:ΔV = W / q其中ΔV表示电势差,W表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电荷所做的功,q表示电荷的大小。
关于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关于物理竞赛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3ea5bae6294dd88d0d26b7a.png)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平均速度 v =t△△r瞬时速度 v=lim△t →△t △r =dtdr1. 3速度v=dtds ==→→lim lim△t 0△t △t△r 平均加速度a =△t△v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t →△t △v =dtdv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d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 x sin cos 00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射程 X=g av 2sin 2射高Y=gav 22sin 20飞行时间y=xtga —ggx 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向心加速度 a=Rv 2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ωΦR dtd R dt ds v ===角速度 dtφωd =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1.37 F=ma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 以力F 1作用与物体B ,则同时物体B 必以力F 2作用与物体A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物理竞赛所需三角公式总表
![物理竞赛所需三角公式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5e0e904ffe4733687e21aa17.png)
物理竞赛所需三角公式总表1.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A cos b 2=a 2+c 2-2ac B cos bca cb A 2cos 222-+=3.同角关系: ⑴商的关系:①θtg =x y =θθcos sin =θθsec sin ⋅ ②θθθθθcsc cos sin cos ⋅===y x ctg ③θθθtg ry⋅==cos sin ④θθθθcsc cos 1sec ⋅===tg x r ⑤θθθctg r x ⋅==sin cos ⑥θθθθsec sin 1csc ⋅===ctg y r ⑵倒数关系:1sec cos csc sin =⋅=⋅=⋅θθθθθθctg tg ⑶平方关系:1csc sec cos sin222222=-=-=+θθθθθθctg tg⑷)sin(cos sin 22ϕθθθ++=+b a b a(其中辅助角ϕ与点(a,b )在同一象限,且abtg =ϕ4.函数y=++⋅)sin(ϕωx A k 的图象及性质:(0,0>>A ω) 振幅A ,周期T=ωπ2, 频率f=T1, 相位ϕω+⋅x ,初相ϕ 5.诱导公试 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6.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①θθθθθ212cos sin 22sin tg tg +==②θθθθθθθ22222211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tg tg +-=-=-=-= ③θθθ2122tg tg tg -= ④22cos 11sin 222θθθθ-=+=tg tg ⑤22cos 1cos 2θθ+=7.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2θ所在的象限确定) ①2cos 12sin θθ-±= ②2cos 12sin 2θθ-= ③2cos 12cos θθ+±= ④2cos 12cos2θθ+=⑤2sin 2cos 12θθ=- ⑥2cos 2cos 12θθ=+⑦2sin2cos )2sin 2(cos sin 12θθθθθ±=±=± ⑧θθθθθθθ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tg8.和差角公式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③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 1)( ④)1)((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⑤γβγαβαγβαγβαγβα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1)( 其中当A+B+C=π时,有:i).tgC tgB tgA tgC tgB tgA ⋅⋅=++ ii).1222222=++Ctg B tg C tg A tg B tg A tg9.积化和差公式:[])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sin(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os )cos(21sin sin10.和差化积公式: ①2cos2sin2sin sin βαβαβα-+=+②2sin 2cos 2sin sin βαβαβα-+=- ③2cos 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 ④2sin 2sin 2cos cos βαβαβα-+-=-。
关于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关于物理竞赛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cf94a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2.png)
关于物理竞赛所有公式物理竞赛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和各种公式。
以下是一些与常见物理竞赛相关的公式:力学: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表示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2. 动能公式:K = 1/2mv^2,表示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势能公式:Ep = mgh,表示物体的势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4.弹簧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m/k),表示弹簧振动的周期等于2π乘以根号下质量除以弹簧常数。
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等于两物体质量乘积除以两物体距离的平方,乘以万有引力常数G。
热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表示系统内部能量的改变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示理想气体的压强乘以体积等于物质的摩尔数乘以理想气体常数乘以温度。
3.热传导公式:Q=kA(ΔT/Δx),表示热传导的热量等于热导率乘以传导面积乘以温度差除以传导距离。
电磁学:1.电流公式:I=Q/t,表示电流等于电荷通过其中一点的数量除以通过的时间。
2.电阻与电流关系:V=IR,表示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
3.欧姆定律:V=IR,表示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
4.电容器公式:C=Q/V,表示电容等于电荷与电压的比值。
5.电场强度公式:E=F/q,表示电场强度等于电力与电荷的比值。
光学:1.光速公式:c=λf,表示光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2.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表示入射角的正弦乘以第一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出射角的正弦乘以第二介质的折射率。
3.薄透镜公式:1/f=1/u+1/v,表示薄透镜的焦距的倒数等于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竞赛公式,但物理竞赛的内容广泛且多样化,所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公式和背景知识对于竞赛取得好成绩非常有帮助。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d3d15c0740be1e640e9a34.png)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平均速度 v =t△△r瞬时速度 v=lim△t →△t △r =dtdr1. 3速度v=dtds ==→→lim lim△t 0△t △t△r 平均加速度a =△t△v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t →△t △v =dtdv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rd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x sin cos 00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射程 X=gav 2sin 20射高Y=gav 22sin 20飞行时间y=xtga —ggx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向心加速度 a=Rv 2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ωΦR dtd R dt ds v ===角速度 dt φωd =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
![物理竞赛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8db3685727a5e9846a611c.png)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v =t△△r1.2瞬时速度v=lim△t →△t △r =dtdr1. 3速度v=dtds==→→lim lim△t 0△t △t△r 1.6a 1.71.81.111.121.131.141.151.171.181.19射程X=g 0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1.23向心加速度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加速度数值a=22n t a a +1.26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dvαR = B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 1.39 F=G221r m m G 为万有引力称量=6.67×10-11N ∙m 2/kg 21.40重力P=mg(g 重力加速度)1.41重力P=G 2rMm1.42有上两式重力加速度g=G2rM(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而紧随它到地心的距离而变)1.43胡克定律F=—kx(k 是比例常数,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1.44最大静摩擦力f 最大=μ0N (μ0静摩擦系数) 1.45滑动摩擦系数f=μN(μ滑动摩擦系数略小于μ0)第二章 守恒定律 2.1动量2.22.3动2.4⎰21t t Fdt 2.5冲量I=2.62.72.92.12—(m 1v 10+m 2v 2.13质∑∑∑===-=n i i i i n i ii ivm v m t F 111△作用在系统上的外力的总冲量等于系统总动量的增量2.14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为零)∑=n i ii v m 1=∑=ni i i vm 1=常矢量2.16mvR R p L =∙=圆周运动角动量R 为半径 2.17mvd d p L =∙=非圆周运动,d 为参考点o到p 点的垂直距离 2.18φsin mvr L =同上2.21 φsin Fr Fd M ==F 对参考点的力矩 2.22F r M ∙=力矩2.24dtdLM =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2.26⎪⎪⎬⎫==常矢量L dt dL 0如果对于某一固定参考点,质为相应2.36θcos Fr W =2.37r F W ∙=力的功等于力沿质点位移方向的分量与质点位移大小的乘积2.38ds F dr F dW W b L a b L a b L a ab θcos )()()(⎰=∙⎰=⎰=2.39n b L a b L a WW W dr F F F dr F W +++=∙++⎰=∙⎰= 2121)()()(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2.40tWN ∆∆=功率等于功比上时间2.41dtdWt W N t =∆∆=→∆0lim2.42v F v F tsF N t ∙==∆∆=→∆θθcos cos lim 0瞬时功率等于力F 与质点瞬时速度v 的标乘积2.4320221210mv mv mvdv W v v -=⎰=功等于动能的增量2.44221mv E k =物体的动能2.450k k E E W -=合力对物体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动能定理) 2.46)(ab h h mg W -=重力做的功 2.47ab W 2.48ab W 功2.49W ab 保2.50E p =2.51E p =2.52E p =2.53W 外2.54W 外保守内力2.55p p p E E E W ∆-=-=0保内系统中的保守内力的功等于系统势能的减少量2.56)()(00p k p k E E E E W W +-+=+非内外 2.57p k E E E +=系统的动能k 和势能p 之和称为系统的机械能2.580E E W W -=+非内外质点系在运动过程中,他的机械能增量等于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的总和(功能原理)2.59常量时,有、当非内外=+===p k E E E W W 00如果在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一小段时间内,外力对系统所作总功都为零,系统内部又没有非保守内力做功,则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系统的机械能不随时间改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波尔相关理论:
(m为电子的质量,M为相当于电子的粒子的质量,比如 子)
2.阈能
(最好用资用能来进行推导,这个比较保险,公式容易记错)
3.康普顿散射
4.不确定关系
1. 2.
(另有说法为 )
5.光电效应
光子携带能量:
光电子的动能:
反向截止电压:
[附]三角函数公式
3.能均分定理
二、固体液体气体和热传导方式
4.热传导定律
5.辐射
6.膨胀
7.表面张力
8.液体形成的球形空泡(两面都是空气)由于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为:
3、特殊准静态过程
9.等容过程
10.等压过程
11.等温过程
12.绝热过程
(1)状态方程(泊松方程)
完整的应为:
(2)做功
(整个方程实际的意义就是: ,本来是很简单的,所以对于绝热过程来说,一般不要乱用泊松方程,否则会误入歧途,因为泊松方程好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加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完全等效)
……)(指的是第k级明纹的位置,中央为暗纹)
5.等倾干涉
(注意等倾干涉的半波损失有两种情况)
( 指的是第一次进入 介质的折射角)
6.等厚干涉(略)
7.牛顿物像公式
(其中 与 为以焦距计算的物距和像距)
对于物方与像方折射率相同的透镜有
牛顿公式的符号规则为:
以物方焦点的远离光心的距离为牛顿物距(即当经典物距小于焦距的物体的牛顿物距小于零);以像方焦点的远离光心的距离为牛顿像距。
13.热力学第一定律
( 指系统吸收的热量, 指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14.特殊过程的有关关系列表如下:
特殊过程
摩尔热容
等压
等容
0
绝热
0
0
等温
15.卡诺循环
16.热力学第二定律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1.简谐振动的判定方法
(1)
(2)
(3)
2.简谐振动中的量的关系
3.驻波
(x为相邻的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即驻波的图形中一个最小重复单位的长度)
4.多普勒效应
(1)宏观物体的多普勒效应
①观察者运动,波源不动
②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
③观察者与波源都运动
(2)光的多普勒效应
注:多普勒效应中的速度的正负单独判断后带入公式中,其实只用记住观察者的运动影响在分子上,而波源运动的影响在分母下。
6.焦耳定律的微分形式:
7.微观电流
8.电阻率对电子产生的加速度:
9.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布:
三、磁场与电磁感应
1.洛伦兹力
2.毕奥-萨伐尔定律:
3.无限长直流导线产生的磁场:
4.无限长密绕螺线管内部磁场:
5.安培环路定理: (可用此轻易推出无限长直导线的磁场)
6.高斯定理:
7.复阻抗:
8.安培力产生的力偶矩:
2.柯尼希定理
(Ek’为其在质心系中的动能)
3.约化质量
4.资用能(即可以用于碰撞产生其他能量的动能(质心的动能不能损失(由动量守恒决定)))
资用能常用于阈能的计算
(u为两个物体的相对速度)
5.完全弹性碰撞与恢复系数
(1)公式
(2)恢复系数来表示完全弹性碰撞
(用这个方程解比用机械能守恒简单得多)
5、角动量
当然力偶矩的大小与所旋转轴无关,甚至所选转轴可以不在线圈平面内,只要满足转轴与力偶矩的方向平行即可(即与力的方向垂直)
即
9.磁矩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10.自感: 磁场能量:
11.变压器中阻抗变换: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光学公式
一、几何光学
1.平面镜反射:
2.平面折射(视深公式)
3.球面反射
4.球面折射
(圆心在像方半径取正,圆心在物方半径取负)
5.透镜
以上所有:
6.光楔
二、波动光学
1.杨氏双缝干涉
2.菲涅尔双面镜
3.菲涅尔双棱镜
4.牛顿环干涉公式
注意关注牛顿环干涉的原理,尤其是注意是在球面上反射的光线(没有半波损失)与在最低的平面处反射的光线(有半波损失)进行干涉,而不是在最上面的平面反射的光线进行干涉!而且牛顿环作为一种特殊的等厚干涉,光在空气层中的路径要计算两次!所以可以得到牛顿环的公式如下:
10.静电场的能量:
11.电场的极化: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 (不论是否有介质,用这个公式计算出的是自由电荷的密度,而极化电荷密度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总是满足: ,如果有多个介质在板中串联或并联,将它们分开为许多个电容,然后将电荷密度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最终的自由电荷的密度及极化电荷的密度。)
12.电像法:无限大的接地平板的电像法略
1.定义
2.角动量定理
(I为转动惯量)
3.转动惯量
4.常见物体的转动惯量
(1)匀质球体
(2)匀质圆盘(圆柱)
(3)匀质细棒绕端点
(4)匀质细棒绕中点
(5)匀质球壳
(6)薄板关于中心垂直轴
5.平行轴定理
(Ic为相对质心且与需要求的轴平行的轴)
6.垂直轴定理
(1)
(2)推论:一个平面分布的质点组,取z轴垂直于此平面,x,y轴取在平面内,则三根轴的转动惯量之间有关系
8.齐明点
针对于玻璃球而言
A为齐明点, (即从任何位置看A点的像在同一位置)9.望远镜的放大率来自10.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1.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即艾里斑)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近代物理学公式
一、洛伦兹变换及其推论:
(这两个公式最好不要用,最好用最基础的洛伦兹变换来进行推导,否则容易在确定不变量的时候出现问题)
小心推导钟慢效应与尺缩效应的时候不要弄反了
一定要分析到底在哪一个参考系中x或者t是不变的
速度变换:(这个可以由洛伦兹变换求导推出)( )
正向: 逆向:
时间与空间距离变换:
二、相对论力学:
动量: 能量:
动能满足:
又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热学公式
一、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5.有效势能及其应用
( 为传统意义的势能,如引力势能、静电势能、弹性势能, 是惯性离心力的势能)
振动的角频率满足: (物体在 附近振动,但应该满足 ,否则轨道不稳定)
任意物体在 附近做简谐振动的条件为:
其中求简谐振动的角频率的办法为: (即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电学公式
一、静电场:
1.高斯定理:
2.安培环路定理:
接地的球体:
可以看做将距离和电荷量都乘上一个比例系数 只不过电荷的性质相反!
二、稳恒电流
1.法拉第电解定律:
2.电阻定律: (t为摄氏温度)
3.△-Y变换:
即△-Y为下求和,Y-△为上求和
电容的△-Y变换与电阻的恰好相反,△-Y为上求和,Y-△为下求和
4.电流密度的定义:
5.欧姆定律的另一表达形式:
(由此可以推出长方形薄板关于中心垂直轴的转动惯量 )
7.天体运动的能量
(a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当然,抛物线轨道的能量为0,双曲线轨道的能量大于0)
8.开普勒第三定律:
6、静力学
1.利用矢量的叉乘来解决空间受力平衡问题
例如x方向上的力矩:
选一点为轴的话,可以直接列三个力矩平衡的方程来解决问题
7、振动与波动
3.均匀带电球壳表面的电场强度: (在计算相互作用的时候应该用这个公式)
4.无限长直导线产生的电场强度:
5.无限大带电平板产生的场强:
6.电偶极矩产生的场强
①沿着两点连线方向:
②垂直方向: 其中p为电偶极矩=ql
7.实心球内部电势:
8.实心球内部场强:
9.同心球形电容器:
即电解质会使电场强度变小但让电容变大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力学公式
一、运动学
1.椭圆的曲率半径
2.牵连加速度
3.等距螺旋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牛顿运动定律
1.科里奥利力
3、动量
1.密舍尔斯基方程(变质量物体的动力学方程)
(其中v为主体的速度,u为即将成为主体的一部分的物体的速度)
4、能量
1.重力势能
(一定有负号,而在电势能中,如果为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电势能,则应该为正号,但在万有引力的势能中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定是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