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研究摘要: 中小户型住宅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套内使用空间相对较少,因此充分发挥有限空间的作用,提高空间利用率是中小户型住宅具有较高舒适性的关键。
空间的可变性设计正是以满足居住者的多种需求变化、充分利用空间为目标的设计方式,它对于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促进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从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阐述了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可变性设计的必要性,并通过设计实例的分析,提出从住宅的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厨卫空间设计三方面入手来实现空间的变化。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多变性设计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area limit, comprising the use of space is relatively small, so make full use of limited spac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pace is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with high comfort residential key.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esign is to meet the occupants of the variety of demand changes, make full use of the space as the goal of the design mode, it can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people,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uses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rom the society, economy, life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necessity of the design, and through the design example analysis, put forward from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and kitchen space design three aspects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space.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space; design for variety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自2006年《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城市商品住房的主体已变成90 m2以下的中小户型住宅。
探讨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方法
表1
蒜
面积 ( ) m2
A
≤9 0
一 卫
B
9-0 0 15
( 卫 二)
一
C
l5 10 O~3
1 】
D
≥ 1O 3
卫
结构
两卧 ( 两厅 、 三 卧、 半) 两厅、 三卧 ( 两厅、 一 半) 四卧+ 两厅、 二
14 , l4 , 14 , 14 ,
2 住宅设计可能存在 的问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人们对人居环境与住宅 品质 的要 求也 一定会越来越高 。 因此。 开发商要想赢得市场. 在任
不再 仅仅只是 人们遮风避 雨 的栖 身之所 .舒适 、 ‘ ‘ 愉悦 、 健康 ” 已
成为人们对居住 的普遍要求 。因此。 的“ 0 ” 现在 9 m2住宅建筑 设计 也必然不能是简单地回归过去七八十年代的 中小户型 。正视存 在 的问题 . 发设计既适应国家关于房地产调控 政策的大方 向 研 又符合现代 生活方式的 中小套型住宅。这是 当前住 宅建设非 常
1 现状分析
环境、 面积 、 型是判定住宅产 品品质 优劣最重要 的基本 因 户 素 。例如 , 某社区人居环境优越. 环境设计注重让人 们充分接近 自然和亲和 自然。 尽管各期容积率 2 ~ . .4 0 0不等。 但每期建筑密度 均控制在 2 %以下。 地率超过 4 %。小 区景观 序列丰 富. 间 0 绿 0 空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何情况下 . ‘ ‘ 低建筑密度。 高绿化率 ” 的开发理念不容动摇 。 为了保 持上述 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理想 的户型.又使新开发 的项 目能够 符合新 的政策对面积 的要求.最简单 的办法就是在现状基 础上. 仍保 留一梯最 多四户 并保 持较 低建筑密度 . 简单地压缩 套 内 只
基于居住主体需求的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
t e p i c p eo d v d a i f e i e t l p c n e p i c p eo ’ o lt n s f h rn i l f n i i u l y o r s n i a e a dt rn i l f mp e e e so i t d as h c p b i s p o t g f cl iso e i n o l a d me i m wel g sz o sn , n u l u p ri i t f sg f ma l n d u d l n — ie h u i g a d c n a ie d s i p t o wa d t ed sg t o so l a d me i m we l g sz o sn . u sf r r e in me h d fs h ma l n d u d l n — i eh u i g i
0引 言 中 小 户 型 住 宅 主 要 是 指 套 型 面 积 在
9 m 以 下 的套 型住 宅 3 我 国 目前 的 0 1 o
现 实情 况是 人 多地 少 ,土地 资源 匮 乏。 然而 ,居住 用地 占城 市建 设用地 总规模
的 2 % ~3 % ,随 着 我 国城 市 化 进 程 的 O 2 加 快 ,人 口 不 断 向城 市 集 中 ,城 市 用 地 的规模 将越 来越 大。从世 界上 一些 “ 人 多 地 少 ” 国 家 的 发 展 经 验 来 看 ,他 们 大 多 通 过 开 发 中 小 户 型 住 宅 来 缓 解 这 一 压
■ 李 丽 LL i i郑庆 和 Z e gQig e h n n h
【 摘 要 】通过 对 中小户型 居住主体 居住 需求及 生活方式 的调 研 分析 ,总结 出
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通过分析现状、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利用家具、软装、隔断和隔墙来实现空间优化。
研究发现,中小户型住宅面临空间狭小、功能单一等问题,因此空间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着重强调了家具和软装在空间优化中的作用,以及隔断和隔墙在改善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方面的重要性。
未来,应注重整合多种设计手段,提升中小户型住宅空间的舒适度和实用性,更好地适应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提升居住质量和生活体验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设计原则、家具、软装、隔断、隔墙、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是针对当前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不足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住房面积逐渐减小,导致了许多家庭面临空间狭小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居住舒适性的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中小户型住宅空间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现有中小户型住宅空间的分析与探讨,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不同户型和家庭结构的需求,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设计师和业主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在实际装修过程中,利用家具、软装、隔断和隔墙来进行空间优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空间的潜力,使居住者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设计和布局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居住者的生活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多样性和高品质需求的提高住宅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中小户型住宅成为主流选择。
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实现多功能、舒适和美观的居住环境,是当前设计领域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智慧建筑理念下中小户型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
智慧建筑理念下中小户型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中小户型住宅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主要选择。
然而,由于面积的限制,中小户型住宅常常面临着空间紧张、功能单一等问题。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样化的功能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慧建筑理念为中小户型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智慧建筑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设备将建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中小户型住宅中,智慧建筑可以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智能化的家居设备,最大限度地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智慧建筑可以利用可变隔断、折叠家具等设计手段,实现多功能区域的灵活转换。
例如,客厅可以通过活动隔断变成卧室,或者通过折叠床实现白天与晚上空间的转换。
这样一来,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和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在家居设备上,智慧建筑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居住环境的精细化调节。
例如,利用智能家居系统,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者语音控制设备来调节室内温度、照明亮度等,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智能化的家居设备还可以自动感知居民的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最后,在社区层面上,智慧建筑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共享。
例如,通过智能社区平台,居民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组织共同的社区活动,提高居住的社交性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智慧建筑理念为中小户型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智能化的家居设备,中小户型住宅可以实现多功能区域的灵活转换,提供个性化的居住环境。
同时,智慧建筑还可以通过智能社区平台实现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共享,提高居住的社交性和归属感。
未来,随着智慧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小户型住宅的适应性设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居住体验。
现代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
现代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摘要:中小型住宅建筑相继诞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现阶段我国在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中还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难题,于开发商和消费者都产生着一些负面影响。
基于此,本文现代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存在问题;优化策略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也应与时俱进,更好地协调,提高其适应能力,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和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并尽可能发挥其潜力。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舒适的生活,保证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小空间已成为室内设计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基于此,本文现代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现代中小户型住宅优点(1)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在国家生产力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设推动着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的住宅问题,开发新居民楼是基本解决方法,但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市来讲,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人均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成为所有人最关注的事情。
建筑户型改革,中小型户型的出现,无疑是对大需求人群的最好的解决方式。
(2)受众广,需求量大。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人群的存在使中小户型的开发建设更具意义,他们主要以丁克族、空巢老人、未婚上班族为代表,相比较大面积房屋带来的经济压力,他们更喜欢中小户型的住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减少了因家务带来的压力与困扰,中小户型可以带给他们舒适的体验以及安全感。
三、目前中小户型空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目前中小户型空间设计中基本都考虑到公私分区、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和时差分区等问题,但是实际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功能分区和组织安排上缺少创新的规划和空间利用率提升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
探讨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摘要:本文主要对住宅楼的中小户型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列举一些户型的设计类型,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户型;小面积住宅;住宅设计;空间组合设计;1 前言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部分消费者对居住面积的追求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和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小户型的住宅建筑,对其精细化、舒适性及实用性的设计有着不同需求。
就使用而言,中小户型住宅即是面积在80m2左右的住宅,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安居型住宅。
当前的住宅建筑设计除了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办公、教育、娱乐、休闲、收藏、展示、会客、健身、停车的需要。
在今后,小户型将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如何在这种面积要求下设计出舒适实用、经济合理的住宅,将成为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
2 小面积住宅设计历史早期的住宅规范对住宅面积有很严格的要求,1977年国家对住宅标准的规定是:“新建厂矿企业楼房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34~38m2;老厂矿企业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39~42m2 ;整个矿区住宅建筑面积总平均控制在每户40m2。
1978年,国家对此又进行了调整:每户平均面积不得超过50m2 。
1981年再次提高标准,规定了四类不同的住宅标准以适应不同的居住对象:一类住宅42~45m2 适用于矿业企业职工;二类住宅45~50m2适用于一般干部;三类住宅60~7om2适用于中级职称的知识分子和正副县级干部;四类住宅80~90m2适用于高级知识分子和厅局级干部。
到了90年代后期,住宅的设计标准基本上是40m2左右做一居室,60~70m2 做两居室.95m2 左右做三居室。
8o年代的一些住宅设计与目前以人为本的小康住宅设计相比较,套型面积偏小,难以满足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和专用空间的要求,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公共空间过小,储藏空间等也相对不足。
3 规范对住宅设计的一些要求小户型的概念是针对住宅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使用空间而言的,1985年中国住宅建设技术政策规定住宅要按照“套型”进行设计。
关于中小户型住宅规划设计
关于中小户型住宅规划设计的研究摘要: 我国目前小康社会初期住宅的主体消费群是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生活舒适度”是住宅设计着力解决的问题。
中小户型无疑成为市场主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存在问题,并重点分析了如何规划设计中小户型的住宅。
关键词:中小户型;存在问题;核心原则;规划设计1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存在问题:1.1 设计人员缺乏对中小户型的认同在建筑模式上,目前对中小户型缺乏足够的研究,没有相应的体系去支撑它。
现在对于小户型的抵制不仅仅存在于消费者以及开发商的观念中,有的设计人员也在抵制。
在设计上,许多设计人员觉得小户型是一种限制,认为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无法展开,而且会对自己的设计创作产生限制。
同时现在没有很好的示范项目,消费者对于小户型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偏差,认为会影响生活质量,但小户型的设计也有许多可以深入的地方,如果设计规划好的话,也会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1.2 缺乏合理详细的设计规范标准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各地缺乏相对应的设计细则,但要在新政策下做好中小户型,与原有规范标准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说在住宅规范里对于双人卧室、单人卧室,还有起居室的规定,为了提高舒适度,目前的设计规范都是低限要求的,各个房间的面积不得小于一定面积,在加大中小型户型设计力度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触犯这个规范,因此,中小户型要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房地产产业化进程,迫切需要一系列相关的设计标准。
2 中小户型的住宅规划设计:2. 1 合理的规划尺度与配套安排90m2这一个指标的改变 ,必然会牵涉到许多其它指标的调整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城市规划。
中小套型的比例加大 ,必然造成户数的增多 ,这又导致配套设施需要更改。
如家庭的增多必然带来小孩的增多 ,则这个地区的学校配套必然要作修改;还有设计的停车位必然要增加 ,以及商业配套、绿化率的更改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 ,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重新规划协调。
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城市内的人口数量也在逐年上涨,中小型住宅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并逐渐成为住宅市场上的主体产品。
本文将结合中小型户型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讨论规划内部结构、灵活利用收纳空间、增强协调性、重视用户需求等设计策略,致力为使用者打造温馨和谐、舒适经济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引言:虽然目前对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范围仍没有明确的划分,但是通常我们将90m2以下、30m2以上的住宅叫作中小户型。
此类住宅建筑主要分为四种户型:独居公寓、一居室、两居室、紧凑三居室。
中小户型目前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住宅种类,其兼具了实用性和功能性,居住起来舒适性较高,而且还能缓解用地形式紧张的问题。
1.中小型户型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如今我国房价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中小型住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加上政府给出的扶持政策。
中小型住宅已经打下来一片可观的交易市场。
相比较于其他户型来说,中小型户型具有经济性、节能性等优势。
但是目前,中小型住宅产品的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受住宅面积的影响,内部功能容易缺失,例如:住宅内部的功能区域布局比较冗余,下水道和房间之间保留了走廊,这些空间无法利用,还减少了住宅的使用面积,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不足。
而且中小型住宅也要兼具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这就考验了设计人员的规划能力。
要尽可能的减少空间浪费,在保证公私分离的基础上扩大住宅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长远发展,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其使用特点,开发内部结构,不断开发住宅的功能性,将空间利用率提到最大。
做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工作,降低公摊面积,保证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在居住的过程中感到舒适[1]。
二、中小型户型住宅建筑设计的策略(一)科学规划内部结构在小户型住宅设计期间,需要确保住宅内部具有卧室、餐厅、厨房及卫生间等功能,为用户提供私密休息区、公共活动区、辅助生活区等服务。
为使小户型内部住宅功能更加完善,应该实地调查小户型住宅结构特征,依照结构安排情况在功能区位置。
小户型住宅设计论文(5篇可选)
小户型住宅设计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小户型住宅设计论文摘要:阐述了户型住宅设计的一些基本理念,并针对小户型住宅内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合理的功能布置、可变的室内空间,提出了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小户型;住宅设计;城市青年节约型的设计理念住宅是价值最大的消费品,特别是对于城市青年的住宅,由于他们刚工作不久,积蓄不多,还有其他更多的地方需要花钱,所以每一寸面积都关系到居住者的切身利益,在尽量降低公共分摊面积的前提下,对城市青年住宅的套内面积的每一处都要精心设计,在保障居住的舒适性的基础上,节约每一寸面积。
空间的高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住宅的使用系数要高,分摊的公共面积要小,经对多层及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统计分析:一般多层一梯两户的约9平方米/户;11层一梯两户的约14平方米/户;11层一梯三户的约11平方米/户;18层两梯两户的约19平方米/户;18层两梯三户的约17平方米/户。
就多层来说,可能不存在太大问题,是所有类型中户均公摊面积最少的,所以首先应推低层高密度的规划;但对于高层来说,首先肯定要考虑一梯几户的问题。
一梯两户虽然从通风、舒适等角度来说比较容易设计,但对于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来说,两户公摊一个电梯间是不经济的;而一梯四、五户虽然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但通风度、舒适度又降下来了。
这就需要权衡一些要素,建议选择一梯三户或四户;另一方面在室内使用面积的基础上可利用性的提高。
具体包括房间的门窗设置的位置应适当,有利于家具布置;墙面尽可能整洁、完整、不零碎;厨房,卫生间的空间比例合适,尽量少出现虽有面积却无法利用的现象。
提高面积利用率提高套型面积利用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可以使用过的方法,设置吊柜等节省地面空间的家具,扩大人的活动空间,还可以利用床下空间的储藏功能,节约住宅的建筑面积。
(2)在不同时段赋予同一空间不同的使用功能。
比如客厅可以同时兼作餐厅和会客之用,卧室可以兼作起居室之用,这些都己经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日本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
6.结构形式多为框架式 :承重墙少,空间使 用多变灵活(高层可采用框筒式)。
7.日本传统户型
8.韩国基本户型
中、日、韩主流户型尺度比较表
人体空间感受指标表
中国中小户型发展方向
1. 多样化——家庭人口结构不同 针对不同人口结构,各使用空间的配置方 式及面积配比更趋于合理化。
2. 精致化——户型结点细致,利用日本已有 成果,合理利用。例如玄关、卫浴及衣柜 间等的合理布置
中国、日本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初探
日本中、小户型特点分析
1. 卫生间按使用功能分开设品收纳系统的巧妙设计:利用壁橱、挂 柜等充分创造储藏空间。
3.暗厨房设计:厨房一般位于户型中部。
4.小开间,大进深:面宽5~8m,进深11~ 13m。
5.通风不采用竖向管井:卫生间和浴室使用 独立的横向排气技术,避免了不同楼层住 户间的串气现象。
3. 人性化——老年人、残疾人设计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问题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问题探讨摘要:中小户型是针对目前国内房地产业出现的城市房价过高,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
对中小户型住宅进行设计,要求设计师要在相对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各种功能的需求,这要比大户型住宅更需要精细化设计。
本文就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做简要阐述,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设计;指导原则;空间布局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is aimed at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appeared in the city housing prices are too high, housing supply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and put forward the land supply and demand is prominent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several problems on this small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design should focus on doing briefly, for the majority of reference.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design; guiding principle; space layout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大量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住宅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中小户型是针对目前国内房地产业出现的城市房价过高,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新老八条、国六条及国十五条,来调控房地产,进一步调整住宅结构,引导合理消费。
探讨中小户型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思路
探讨中小户型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思路发布时间:2023-02-03T01:53:01.17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9月18期作者:艾达[导读]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我国的国情分析居民关于住宅设计的要求,可以满足于生活方面的基本要求。
艾达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528000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我国的国情分析居民关于住宅设计的要求,可以满足于生活方面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要重视土地资源短缺问题,避免不能够有效开发以及利用土地资源等情况。
中小户型设计师要做好本职设计工作,最大限度使用空间,创造功能齐全且品质偏高的住宅建筑。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工作可谓任重道远,需要各专业设计师结合现场需求和政策等有关因素,展开精细化设计,以便真正提升中小户型住宅设计品质。
关键词:中小户型;建筑设计;同等居住权;改善思路;居住空间兼容中小户型住宅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泛指在居住区住宅中居住空间数量偏少,居住及配套房间面积偏小,且户型总建筑面积为中等及中等以下住宅的统称。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小户型所指向的范畴也不断在演进。
当前泛指居住区中“二居室”及“小型三居室”的住宅,建筑面积介于65-110平米户型的住宅,其中小户型建筑面积多为65-80平米,中户型建筑面积多为75-110平米。
(65平米以下的户型更多出现在普通公寓、Loft、SOHO、STUDIO公寓等形式的建筑中,暂不在本次论述的范围中;以上建筑面积均含公摊)建设部曾于2015年发布《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规定要求90平米以下中小户型比例需要达到70%。
但随之市场供需机制的调节,按目前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住宅户型建筑面积划分,中小户型占比达到40%-50%,也是市场中的主要供给产品。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在地块小的住宅项目中,比例甚至更高。
因此对于中小户型的历史由来及未来走向,就十分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于城市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与发展的探讨
一
中小 户 型住 宅 中 的 各个 功 能 是 由 交 通 空 间 联 系 起 来 ,再 通 过 合 理 紧 凑 原 则进 行 流 线 型 布 局 , 进 而 将 住 宅 空 间 划 分 成 不 同功 能 的 区域 , 而且空 间之 间还 具 有 一定 的 转 换 功 能 ,可 以 满 足 不 同人 群 在 实 际以及 需 求
1 . 中小 户 型住 宅 的特 点 以及 分 类
求 。中小户型 的住宅面积 由于面积小的限制 , 推荐在走道并人客厅或者餐 程 中, 根据空 间的不 同性质来进行 划分 , 尽量 不要 用墙体等等硬体来进行 隔断 , 可以将 餐厅 、 门厅与 客厅进行有效 的融合 , 厨房 与无烟 区兼 的方式
规 划 设计
。
囝圈四
关于城 市中小户型住 宅设计与发展 的探讨
杨 森 晖
昆 明 民用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6 5 2 2 O 0
摘要 : 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的高速 发展 , 人们 的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 , 而且城 市化进程加快, 土地资源随之 日趋紧 张, 伴随着房 价 日益上升 的趋势 , 功能齐全 、 交通方便 的中小 户型住宅越来越得到人 们的青睐, 尤其是工薪 阶层。为 了满足广大人们 的各种 住 宅需求, 在城 市 规 划 的过 程 中 , 应 该 注 重 中小 户型 住 宅 的设 计 , 其中要必须控制其实用性 、 经 济性以及舒适性 、 多样 性 . 在 不 断结 合实际情况进 行优化设计, 进而对功能进行详细 的分 区, 充分发 挥多用方式的优势 , 将无效 空间逐渐降低 , 最 大限度 提升 中小 户型住宅空间的利用率, 并 努力结合众 多先进技术不断丰富 中小户型住 宅的设计 , 为人们提供 更好的住 宅单位。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研究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研究摘要: 中小户型住宅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套内使用空间相对较少,因此充分发挥有限空间的作用,提高空间利用率是中小户型住宅具有较高舒适性的关键。
空间的可变性设计正是以满足居住者的多种需求变化、充分利用空间为目标的设计方式,它对于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促进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从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阐述了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可变性设计的必要性,并通过设计实例的分析,提出从住宅的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厨卫空间设计三方面入手来实现空间的变化。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多变性设计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area limit, comprising the use of space is relatively small, so make full use of limited spac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pace is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with high comfort residential key.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esign is to meet the occupants of the variety of demand changes, make full use of the space as the goal of the design mode, it can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people,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uses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rom the society, economy, life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design, and through the design example analysis, put forward from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and kitchen space design three aspects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space.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space; design for variety自2006年《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城市商品住房的主体已变成90 m2以下的中小户型住宅。
对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现状的探讨
对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现状的探讨摘要:本文研究问题的模式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对目前中小户型住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提出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要点,对中小户型设计前景进行展望,以此对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以及保障房建设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保障房建设1 中小户型住宅的概念界定和现状1.1 中小户型的概念界定目前对于中小户型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
狭义的认为中小户型住宅是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具有厨、卫和卧室功能的一居室,居住空间狭隘,设计标准低,居住的舒适性差。
广义的认为中小户型是一种与目前开发的户型相比,建筑面积较小的一种户型。
户型面积小至20多平方米,大则80到100平米。
本文所指的中小户型是指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
具有平面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经济合理特点,是当下较受欢迎的产品。
1.2 中小户型住宅的现状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十五条),要求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保障房建设也提出了35平米至85平米的标准。
毋庸置疑,“70/90政策”的出台对规范市场,提高土地利用率,调节城市住房结构,缓和房价涨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住宅也逐渐成为了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主力产品。
因此,9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户型因其舒适、经济合理和功能齐全等优点成为市场的主流。
特别是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要求。
因此,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中小户型是当下业内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2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中小户型群众认同率比较低在建筑模式上,目前对中小户型缺乏足够的研究,没有相应的体系去支撑它。
在大多数人眼中,中小型住宅面积狭小,设计不标准,简陋不舒适。
因而都一味的追逐大户型的住宅户型。
中小户型住宅室内可变性设计研究
中小户型住宅室内可变性设计研究摘要中小户型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不仅需要符合户型内部空间配置的一般原则,而且需要进一步考虑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巧妙布局达到“节约面积”、“扩大空间感”、“保证舒适性”、“提高适应性”等设计目标。
本文分析了中小户型室内的可变性设计方法。
关键词中小户型;可变性设计;空间配置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9-0075-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拔地而起,不但可以节约城市的土地,也能满足人们各项日常生活的需要。
在城市中,由于中小型住宅具有面积小、占用土地面积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如今小户型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所谓的小户住宅是指居住面积小于90m2以下的户型,这种户型不应该是大户型住宅的缩小版,不应该是简单的面积减少而忽视居住质量,相反的应更加具有宜居性和舒适性。
设计者要在有限的居住面积里,合理进行空间、位置的组合,使空间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并能适应未来变化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中小户型的潜力,提高中小户型空间利用率。
在我国,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中小户型得到了中等和低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所青睐,在对中小户型的设计中,要既能满足当前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样需要增强中小户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因此,研究人员要从中小户型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这样不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同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空间可变性设计的必要性1)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要求:一般刚参加工作,或中低等收入家庭一般选择中小户型,因为他们的职业、兴趣、经济收入决定着他们的选择,有些独立生活的老年人由于生活方式简单,社交范围局限,选择中小户型的也比较多。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加,生活习惯的变化、家庭规模的变化、健康状况的变化,住宅的功能需求就会相应的做出变化,以适应这种情况的变化。
2)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种高科技、电气设备等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住宅的使用需求也相应的变化;同样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得到了提高,审美观念也向多元化发展,不断展现出个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