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千金翼》)、炙(《外台》)、烧灰(《千金》)等法。宋代有微炒(《圣惠方》)、醋煮(《总录》)、醋炒(《局方》)等炮制法。元代增加了盐炒(《宝鉴》)的方法。明代则有酒炒(《奇效》)、酒醋制(《普济方》)、香附酒醋制(《济阴》)、枣制(《准绳》)、泔制(《宋氏》)等法。

【现代炮制方法】

1.艾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醋艾叶:取净艾叶,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及时摊晾,凉透。艾叶每100kg用米醋15kg。

3.艾叶炭:取净艾叶,置炒置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炒微干,取出摊开晾干。

4.醋艾叶炭:取净艾叶,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米醋,灭尽火星,炒干,取出,及时摊晾,凉透。艾叶每100kg用米醋15kg。

【饮片性状】生艾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醋艾叶形如艾叶,清香气淡,略有醋气。艾叶炭为焦黑色,多卷曲,破碎。醋艾叶炭,形如艾叶炭,略有醋气。

【质量标准】艾叶水分不得过15%,总灰分不得过1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含桉油精不得少于0.050%。

【炮制目的】艾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肾经。具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作用。生品芳香,可以人血,辛热可以解寒,擅于理气血,散风寒湿邪,多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皮肤湿疹瘙痒。醋艾叶温而不燥,并能增强逐寒止痛作用,多用于虚寒之证。炭药辛散之性大减,温经止血力强,多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应用选择】

1.生用

(1)行经腹痛:常与当归、香附等同用,可增强温经通脉作用,常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及带下等。

(2)寒客胞宫:常与香附(醋制)、当归(酒洗)、吴茱萸等同用,具温经通脉,逐寒止痛作用,可用于寒客胞官,经脉不调,面色无泽,肚腹时痛,如艾附暖宫丸(《仁斋直指方论》)。

(3)血热妄行:常与鲜生地、鲜荷叶等同用,具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妄行的衄血,咯血,如四生丸(《妇人》)。

(4)湿疹瘙痒:配伍雄黄等煎汤外洗,或单味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

(5)寒性痛证:将艾制成艾条、艾炷,用以烧灸,具有温煦气血,透达经络的作用,可用于各种寒性痛证,如脘腹疼痛,关节疼痛等症。

2.制用

(1)醋制

①崩漏带下:常与阿胶(蛤粉炒)、当归、赤石脂(火煅醋淬)、肉桂、炮附子等同用,具有温经补血作用,可用于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月经不调,腰腹冷痛或崩漏带下,如紫桂丸(《准绳》)、胶艾四物汤(《古今医鉴》)。

②官冷不孕:常与四制香附、熟地、川芎、当归(酒洗)、白芍(酒洗)等同用,功能理气补血,调经种子,可治月经不调,经前作痛,子宫虚冷,不能孕育。如艾附暖宫丸(《古今医鉴》)。

(2)制炭:配伍藕节、棕榈炭等,可治咯血;配伍侧柏叶等,可治衄血;配伍参三七、伏龙肝等,可治吐血;配伍槐角、地榆等,可治便血及血痢;配伍蒲黄、蒲公英可治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

【现代研究】艾叶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油酚、侧柏酮、α-水芹烯、香芹酮和侧柏醇等。另含倍半萜类、环木菠烷醇型三萜及黄酮醇类化合物等。艾叶挥发油动物实验有平喘、镇咳、祛痰及消炎作用,并有利胆、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对艾叶的炮制研究主要是以艾叶挥发油、水浸出物、鞣质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其生品、炒炭品、砂烫品、煅炭品及不同温度、时间下的烘制品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比较。

艾叶挥发油、鞣质及小鼠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为指标,对艾叶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时间下的烘制品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艾叶经加热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大量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艾叶炒炭或烘制后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中以180℃烘10、20分钟和200℃烘10分钟所得样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显。艾叶生品鞣质含量最高,却无明显的止血作用,180℃烘10、20分钟和200℃烘10分钟的样品止血作用较强,鞣质含量却未见相应增加,相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艾叶止血作用的强弱与鞣质含量的高低关系不大。

艾叶水浸出物、挥发油、小白鼠凝血时间等为指标,对生艾叶、炒艾叶炭、砂烫艾叶炭及煅艾叶炭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砂烫艾叶炭浸出物的量明显高于炒炭品和煅炭品。认为与砂烫艾叶炭质地疏松,炭化部分少有关。艾叶中主含挥发油,对胃有刺激性,并且油中含神经毒物质&mdash;&mdash;侧柏酮,制炭后可大部分破坏。艾叶挥发油含量,砂烫品与炒炭品无显著性差异,而较煅炭品则明显降低(P<;0.01)。实验结果还表明,3种不同艾叶制品其止血作用与生理盐水及生品组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砂烫品与炒品止血作用无差异(P>;0.05),较煅品止血作用略差。生艾叶、炒焦艾叶、炒艾叶炭、醋炒艾叶炭、焖煅艾叶炭中的挥发油、鞣质、止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油含量是生品最高,其次为焖

煅品,认为制炭时采用焖煅的方法,有效成分损失可减少。鞣质含量除炒焦品较生品低外,3种制炭品均较生艾叶相对增加。

止血实验结果表明,小白鼠给药前后凝血时间比较,生艾叶、焦艾叶无显著性差别(P>;

0.05);炒艾炭、醋艾炭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焖煅炭与生艾叶比较,则具有极显著性差别(P<;0.01)。因此,可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可加强止血作用,其中以焖煅炭止血作用最强。还从艾叶中提取出2种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beta;-谷甾醇和5,7-二羟基-6,3&rsquo;,4&rsquo;-三甲氧基黄酮,前者较后者作用更强。对艾叶和醋艾叶炭两个剂量组的止血、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醋艾炭各剂量组均能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并对热板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艾叶仅低剂量组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各剂量组均未表现出明显镇痛效果。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炒焦、醋炒焦、制艾绒等。

2.文献摘录“烧作灰”(《千金》)。“烧存性,为灰”(《万氏》)。“用米醋洒湿,压一宿,以文武火焙干为末”(《总录》)。“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纲目》)。“调经加醋艾”(《集解》)。“醋炒治其燥偏,酒制益其焰性”(《尊生》)。“煎服宜鲜者生用,或烧炭入女科”(《害利》)。“芳香可以入廊,辛热可以解寒,故生者能理血气,解散风寒湿邪。或炒黑,或揉熟,能温暖下元……生者能散,熟者能守”(《便读》)。

【总结】艾叶的炮制方法始见于唐代。经历代发展至今,记载艾叶的炮制方法有十余种。近年来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艾叶、艾叶炭和醋艾炭。《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艾叶和醋艾炭。

艾叶经制炭后,其挥发油含量降低。油中所含成分侧柏酮为神经性毒物,经炮制后,大部分被破坏,毒性降低。艾叶制炭后其止血作用增强,但其鞣质含量的变化报道并不一致。提示鞣质可能不是艾叶中唯一的止血成分,制炭过程其所含成分是否发生转化,或有新的成分产生,这有待进一步验证。

艾叶炭的炮制方法自古以来多采用武火清炒至外表焦黑色,喷水灭火星,取出放凉。但艾叶质轻,易燃烧。在炒制过程中,火候不易掌握,造成受热不均,易出现“不及”或“太过”现象,甚至燃烧而“灰化”,且在炒制时产生大量浓烟,对操作人员产生不良刺激。因此,近年来有人将清炒改为砂烫和烘制。特别是烘制法,控制适宜的温度,能保证制品质量,叶片无灰化,成品收率高,且较炒炭法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刺激;较煅炭法可缩短炮制时间,节约能源等。但欲代替传统的炒炭法尚需积累工艺参数,建立客观质控标准。

药理实验表明,艾叶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血液凝固、抗菌、利胆及清除自由基作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炮制对其所含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何变化,有待继续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