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073a025a8102d276a22f97.png)
15
LOGO
应急预案运作5中心
指挥协调中心
现场处理中心(事故初始评估、危险物质的现 场探察、事故控制区域的建立、实施应急行动、 事故现场的净化和恢复)
支持保障中心 媒体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
16
LOGO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一级文件——总预案 二级文件——程序5W1H 三级文件——说明书 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2
LOGO
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领域中危害因素类别 和辨识方法的掌握程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预案的制定、预案的 演练以及国家和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掌握程 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方法 及技术措施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LOGO
危险、危害、事故隐患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 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危险、危害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
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
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
LOGO
危害因素的辨识主要内容
厂址 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线路及码头)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
施
7
LOGO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名词解释(2)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上PPT)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上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a0501b10a6f524ccbf8548.png)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辨识与控制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根据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3中类第一大类: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行为性。
第二大类: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第三大类:环境因素—室内、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第四大类:管理因素—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与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所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所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光照不足●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水●冲击地压●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其他(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2.危险因素辨识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2017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2017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20421ade80d4d8d15a4f8c.png)
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2008年6月16日16时30分左右,淄博中轩生化有限 公司黄原胶技改项目提李国奕 进行检修完毕,试车过程中发生闪爆,并引起火 灾,造成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 • 1.事故经过 • 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位于临淄区东外环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史正富,总经理杜金锁,现有职工人 400人,主要产品黄原胶。该公司6000吨/年黄原 胶技改项目于2007年7月5日取得设立和安全设施 设计审查手续,2007年12月21日取得试生产方案 备案告知书。事发时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 2.事故原因 • (1)据调查分析,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 术员李国奕,违反离心机操作规程,对检修的离 心机各进出口没有加装盲板隔开,也没有进行二 氧化碳置换,造成离心机内的乙醇可燃气体聚集, 且对检修的离心机搅龙与外包筒筒壁间隙没有调 整到位,违规开动离心机进行单机试车,致使离 心机搅龙与外包筒筒壁摩擦起火,是导致事故发 生的直接原因。 • (2)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落实设备检修 管理规定,未制定检修方案,未执行检修操作规 程;未落实对外来人员入厂安全培训教育;主要 负责人杜金锁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督促、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 3.防范措施 • (1)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工作,重点抓好试生 产环节安全监管。企业严格按照《山东省化工建设项目安 全试车工作规范》,规范试生产环节的工作程序,落实试 生产前和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确保试生产环节 的安全。 • (2)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企业内部严格开展培训教 育。企业严格执行化工安全生产41条禁令;认真组织宣贯 学习《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 令教育读本》,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和杜绝"三违" 现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3)借鉴国外大公司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应用危险与 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技术,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 在风险辨识能力。 • (4)逐步拓展行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建立企业异常活动 报告制度,突出异常活动(检、维修作业、停复产、开停 车、试生产、废弃物料处理和废旧装置拆除)等重点环节 监管。 返回
事故案例分析 1 ppt课件
![事故案例分析 1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11f99ec8d376eeaeaa3182.png)
2020/11/29
2
2020/11/29
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9
7
警钟长鸣
民医院急救车18时40分许到达现场,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开关柜正面
开关柜后面
2020/11/29
8
警钟长鸣
三、事故原因及暴露问题 这是一起由于安全措施落实不全、监护不到位、现场工作 人员安全意识淡泊造成的人员伤害责任事故。 1.是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没有认真核对设备名称、 编号就打开柜门进行工作,导致误入带电间隔,是事故的直接 原因; 2.是检修人员擅自改变设备状态,强行打开触头盒挡板, 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3.是工作许可人在本次工作许可前未再次核对检查设备, 未及时发现仙霞343开关已被拉出,误认为设备维持原有冷备用 状态,安全措施不完备;
2020/11/29
4
案例一
2020/11/29
警钟长鸣
5
警钟长鸣
二、事故经过: 2015年3月17日21时28分,宣城公司110kV梅林站35kVⅠ段 母线故障,造成1号主变301开关后备保护跳闸。 3月18日上午,经变电检修人员现场检查测试后,最终确 定35kV狮桥341开关柜A、B相、南极347开关柜C相及Ⅰ母压变C 相共4只上触头盒绝缘损坏,并制定了检修方案。 3月18日16时00分,宁川运维站值班人员洪××许可工作 负责人曹××150318004号变电第一种工作票开工(工作任务为: 在备用345开关柜拆除上触头盒;在35kV狮桥341开关柜、南极 347开关柜、35kV#1压变柜更换上触头盒),许可人向工作负责 人交代了带电部位和注意事项,说明了临近仙霞343线路带电。
2017年事故案例分析
![2017年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9f619089eb172dec63b708.png)
针对性措施。31深来自次原因分析:3、模板拆除作业管理
按正常程序拆模作业前必须将砼试块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砼强度检测,合格后,由施工部 下达拆模作业指令。事实上,他们从未到第三方实验室送检,偶尔送拌合站实验室检测。11月 23日,试验员在进行7号冷却塔第50节模板拆除前的试块强度送检时,发现第50节、51节同条 件试块无法脱模,试验员将2块烟囱工程的试块(早于50节、51节浇筑时间)送去检测,强度值 低于1MPa。试验员将结果报告给了工程部长,事发时,工程部长未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间接原因:(施工单位-亿能公司)
1、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2、对项目部管理不力。 3、现场施工管理混乱。 4、安全技术措施存在严重漏洞。 5、拆模等关键工序管理失控。
33
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
对31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对38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对5家事故企业及相关负责人给
予行政处罚。
29
事故直接原因:
经调查认定,施工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第50节 模板,致使第50节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支护,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从底部最薄弱处开始坍塌, 造成第50节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体系连续倾塌坠落。坠落物冲击与筒壁内侧连接的平桥附着 拉索,导致平桥也整体坍塌。
7
“2.25” 事故间接原因:
初步分析: 1、业主和承包商违法分包,以包代 管。 2、现场混乱,安全管理缺失。
3、野蛮作业不履行动火作业审批程 序。
4、施工人员入场作业前,没有经过 消防教育培训及消防演练,没有掌握必 要的逃生技能。
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ppt课件
![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3247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d.png)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发出噜噜声和叭叭异常声响,仅持续几秒钟,紧接着2号机突然发出爆 炸声,值班室屋顶被砸塌(3时37分),将班长和司机压在值班室里面, 司机助手将司机拉出来,班长爬出来跑到1号机打掉危急保安器。
3号机司机张某某听到爆炸声回到值班室,见负荷到零,令助手李 某打危急保安器。
设备损坏情况: 1. 汽轮发电机轴系断裂成12节(按主油泵到励磁机顺序) ➢ 一、二段:主油泵及齿形联轴器段,在轴的台阶处快速断裂,落在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令电气停止加负荷。 汽机加负荷时,2号机司机张某某、助手李某某去就地调整凝结水、
主抽汽器和汽封压力,在调整过程中看到2号机管道间冒白汽,怀疑疏 水门破裂,司机对助手说:快去报告班长。班长向外一看白汽已到主 汽门,就喊道:过水了,赶快停机。并冲出去打了2号机危急保安器, 随即往回跑,同时喊:启动油泵,关电动主汽门。李在关电动主汽门 时见到转速为3007r/min,随即按下发电机事故按钮。2号、3号机司机 均看到2号机励磁机处冒尘土状物质。1号、2号机值班人员听到2号机
ppt课件.
12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钟后运行人员才停止油泵运行,共有20t重油喷出。17时30分大火被扑 灭,这次事故造成12炉钢结构被烧后严重变形,炉整体后倾10°,后 移5.3m,汽包下降2m无法修复,同时大 火烧塌了控制室和大量电缆、仪表等设 备,大火致4人窒息死亡,伤2人,撤出 42人,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 一次性伤亡10人上的重特大事故25起,死亡342人,较大事故
613起,死亡2332人。
人生不易,不要成为官方的统计数据!
ppt课件.
4
二、生产安全事故等级与分类 ➢ 事故等级划分
序号
2017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2017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8a46bf242336c1eb95e8c.png)
事故案例分析
第16页
(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国际上是根据危险、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期限量出发 来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在欧盟的塞维索法令中列出了180 种危险、危害物质及其限量。 我国于2000年颁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2004年 国家安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 的指导意见》,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和 指导意见。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事故案例分析
第11页
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2.2 重大危险源辨识
2.3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事故案例分析
第 6页
1 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1.1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 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
事故案例分析
第 7页
(2)失控
故障
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臵和辅助设施等
事故案例分析
第13页
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
2.1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厂址
厂区平面布局
总图 运输线路及码头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事故案例分析
第14页
生产设备、装臵
化工设备、装臵 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 危险性较大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臵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共60张PPT)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01062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d.png)
3)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 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
4 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两种。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有害物质
能量
危害物质
— 锅炉、爆炸危险品产生的
冲击波、温度、压力;
— 高处作业的势能; — 带电导体上的电能;
— 行使车辆或运动部件的动能; — 噪声的声能; — 辐射能
— 有毒物质 — 腐蚀性物质;
— 有害粉尘;
— 窒息性气体;
(2)危害类型2 — 失 控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GB/6442-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6.2 事故材料的收集
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2)受害人和肇事者情况 ——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
1).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 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2)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工资的
形式;
——技术状况: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出事当天情况: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 操作时的动作;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7)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7)](https://img.taocdn.com/s3/m/62ffe6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3.png)
人为因素与管理缺陷
人为因素
分析事故中人为因素的作用,如操作人员技能水 平、安全意识等。
管理缺陷
深入剖析企业管理层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决策、组 织、协调和监督等方面的不足。
责任追究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 责任,并提出改进措施。
操作失误
调查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分析是否存在操作失误。
物料问题
检查事故现场物料的质量、存放和使用情况,分析物料是否存在 问题。
间接原因剖析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应急预案缺失
检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分析是否 存在漏洞或不完善之处。
检查企业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分析 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培训不足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 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
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目标设定 、风险评估、安全策划、安全实施和安全检查等环节。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 全技能,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能力。
民事责任
对事故受害者或其家属,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医疗费 、丧葬费、抚恤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05
预防措施建议与改进方 向
针对事故原因的预防措施建议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因素的辨识主要内容
厂址 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线路及码头)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基本要求(预防——包括生产过程中及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 的危险危害因素、排除、处理和降低、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人员自 救条件) 预防对策原则(1事故预防对策与经济效益矛盾,优先考虑事故 预防对策;2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消除、预防、减弱、隔 离、连锁、警告) 针对性、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能量、为害物质的存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过 程中客观存在的,也是不能完全消除的(能量、为害物质)。 失控(故障——生产、控制、安全装置、辅助设施等;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客观因素)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物理性危险、危 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 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6类,(1)物体打击(指落物、 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 伤害(指包括挤、压、撞、倾覆等);(3)机械伤害(包括绞、辗、碰、割、戳等)等: (4)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有缺陷或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5)触电(包括电 击);(6)淹溺;(7)灼烫(包括化学灼伤);(8)火灾;(9)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上、屋 顶上以及平地坠入坑内等);(10)坍塌(包括建筑物倒塌、土石、堆置物倒塌); (11)放炮;(12)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13)化学性爆 炸(14)物理性爆炸; (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冒顶片帮、透水、扭伤、跌 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应急预案的类型(1)
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应急响应预案 互助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预案(4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应急预案的类型(2)
特定应急预案 行动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Fra bibliotek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应急设备与设施 能力与资源 保护措施程序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维护
直观经验法(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件树、事故树) 规范反馈法-法律、法规、标准对照分析 案例分析法-根据发生事故案例 系统分类法-按物理、化学特性;危害程序、形式进行系统分析
危险因素辨识主要资料
化学物质资料-MSDS、毒性资料、允许暴露浓度、物化性质 工艺设计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最大储存量、参数 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资料
应急培训与演习
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加强重点、突出重点、逐步提高 应急培训与演习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 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和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 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预案培训的范围: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社区居民培训;企业全员培训;专业应急救 援队伍培训 营救培训内容:报警、疏散、火灾应急培训、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初级意识水平、初级 操作水平、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危险物质专家水平、事故指挥者水平) 训练和演习类型: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自选课目训练
应急预案运作5中心
指挥协调中心 现场处理中心(事故初始评估、危险物质的现场探察、事故控制 区域的建立、实施应急行动、事故现场的净化和恢复) 支持保障中心 媒体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一级文件——总预案 二级文件——程序5W1H 三级文件——说明书 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定义、基本特性
事故: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 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简单来说即 凡是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统称为事故。 事故特性: 因果性 偶然性与必然性 潜伏性
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领域中危害因素类别和辨识方法的 掌握程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预案的制定、预案的演练以及国家 和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掌握程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方法及技术措施基 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危险、危害、事故隐患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 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危险、危害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 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 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设置安全装置 机械强度试验 电气安全对策 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 个人防护用品
应急预案的级别
Ⅰ(企业) Ⅱ(县、市/社区级) Ⅲ(地区/市级) Ⅳ(省级) Ⅴ(区域级) Ⅵ (国家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名词解释(1)
危险化学品:1、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装 机、震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与性能相抵触物 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 故发生的化学品。2、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 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腐蚀品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一种或数种化学品或其能量以外释放造成的人身 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救援: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 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 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