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论WTO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何维达(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指出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地区工业趋同化严重,此外还存

在独特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布局不合理,体制改革

滞后,市场化进程缓慢等。因此,在加入WTO背景下,本文中西部地区产业调整

应重点发展原材料加工工业和深加工工业,同时强调科技在产业高级化过程中的作

用,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培育新兴的主导产业,同时要大力改革现有体制,培育市场,重视人才建设。

关键词:WTO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一、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

分析近几年中西部地区GPP三次产业的构成,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2)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偏低,特别是西部各省市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2001年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占GPP比重分别为19.6%、44.0%和36.4%,而全国平均水平则为15.2%、51.1%和33.7%,即在第一产业中,中西部地区高出4.4%,在第二产业中,中西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出7.1%,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

从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构成来看,劳动力就业构成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则相对较低。具体构成情况可见表7—1。值得指出的是,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说明企业下岗人数增加。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

(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和基础产业发展滞后

(1)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

农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初级产业部门,农业发展落后既是其他产业部门不能很快发展的原因,也是其他产业部门相对落后的表现。中西部地区农作物产量虽然占全国产量的很大比重,但技术水平低,产品单一,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2)基础产业滞后

中西部地处内地,远离沿海和发达地区,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基础建设历来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计划经济基础观念根深蒂固,并受各自地区利益的驱动,不注重基础产业以及与主导产业相辅助行业的发展,而竞相盲目发展投资少、短期回报快的一般性行业,这加深了产业结构性的矛盾。

2、地区工业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中西部的轻重工业结构、加工工业结构以及工业产品结构都具有高度的趋同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大国经济特征所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地区工业结构趋同是指工业部门构成比重的趋同,并不意味着地区之间工业增长水平的接近。另外,工业结构趋同在较大程度上包含着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这妨碍了行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易引起过度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

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区在强调建立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都要求产业齐全,产品样样都有,排除了地区间的合理分工。20世纪80年代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不惜花费巨额投入,追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造成了大量低效的重复建设。如20世纪80年代末,当东部沿海地区从事电视、冰箱、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生产而获得高回报之后,中西部地区也竞相从国外引进相应的生产线,结果造成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竞争激烈,最后导致很多企业破产。这种不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搞“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式地区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分工利益和规模效益的双重损失。

3、高效益的经济综合区尚未形成

改革开放后,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区际流动趋于活跃,区域间的经济协作和联合本可得到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习惯于自我循环和封闭运转,并通过财政、投资、税收等手段来加强对地方经济的保护,这就限制了区域间的要素正常流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大型经济综合开发区的发展,使其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干道的功能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应。目前存在的中西部产业发展区,如三峡开发区、西南“三江”资源开发区等,与东部沿海的珠

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

另外,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并呈粗放型发展。目前,中西部地区缺乏具有核心功能的大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建设也不足。主要表现在:(1)在中西部城市中,基础型重工业部门占相当比重,这些行业科技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不高。(2)城市土地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中西部城市化发展仍处于所谓的“集中城市化阶段”,即表现为人口、资本、技术等向城市中心区集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和规划控制,城市建设呈简单的平面式拓展,而基础设施却不配套。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和环境的破坏,而且使得原本不足的城建投资效益低下。

4、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突出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和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工业化的推进中,形成了中西部经济独特的“双层二元经济结构”,即中西部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和中西部地区内部城乡差距二者并存的局面。

总之,中西部工业发展是国家指令计划建设的产物,不是地区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在“二五”到“四五”期间,国家对中西部建设大幅度倾斜,但由于受原有的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尤其是受“三线”建设方针的影响,区内工业布局比较分散,各类工业区不能在地理上联成有机的整体,结果是中西部工业化在自我封闭中进行,与农业发展相脱离,不具有现代工业增长的扩散效应。

在中西部二元总体二元结构的内部,还存在着独特的第二层二元结构。这表现在:第一,在以城市为整体的现代工业中,中央投资发展的现代工业与地方投资兴办的地方工业并存,二者形成相互封闭的系统,中央企业和三线企业的下游产业链设在区外的东部加工区,其发展独立于西部地方区域经济的运行,与地方工业投资主体缺乏分工协作联系;第二,在以广大农村为载体的传统农业经济中,农村工业和传统农业各自为阵,且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部门的关联度不高,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效率比较低。这种“二元封闭结构”机制对中西部经济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有序转化。

(三)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的成因

1、产业布局政策不合理

长期以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布局的计划色彩浓厚,致使不少产业在向市场机制转换中的难度加大,适应能力差,竞争能力弱。从1953—1978年,国家实施了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平衡战略,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中西部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内迁了许多大中型项目,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工业项目没有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并远离经济发达的城镇,分散在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之中,同当地的经济关联度效应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梯度发展战略的逐步展开,国家投资的重点逐渐集中在东部沿海,从“六五”到“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