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 敦煌进奏院报是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两件残页),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偷走,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和法国巴黎。

2. 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是《急选报》。

3. 近代第一份报纸是于1815年在南洋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4. 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于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5. 《申报》的创办者是美查,创办于1872年。

6. 《循环日报》的创办者是王韬,创办于1874年。

7. 维新派最早的报刊是由康有为创办的《中外纪闻》。机关报是《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8. 维新派在澳门办的《知新报》,于1897年创刊,是戊戌政变后幸存的屈指可数的几家维新派报刊之一。

9. 严复的《国闻报》,在天津创刊,是维新派在华北地区出版的唯一报纸。

10. 同盟会第一个大型机关报是《民报》,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刊。

11. 于右任的“竖三民”是《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12. 《大江报》著名时评是詹大悲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

13. 戊戌政变之后的在国外的第一份报刊是《清议报》、于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

14. 天津《大公报》的四不原则: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15. 戴季陶的“横三民”是《民权报》、《民国新闻》、《中华民报》。

16. 民初“三杰”: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

17. 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8. 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

19. 现代第一份报纸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

20. 三个评论是《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评论》。

21. “四大副刊”是《学灯》、《觉悟》、《晨报副镌》、《京报副刊》。

22. 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刊是1922年创办的《向导》。

23. 《劳动周刊》是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

24.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主编瞿秋白。

25. 新记公司“三杰”: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

26. 成舍我的“世界报”系:《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

27.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奥斯邦台(1920年)

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私营商业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28. 中央第一个通讯社是红色中华新闻社。

29. 《红星》是长征途中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事委出版的唯一一份报纸。

30. 范长江的代表作是《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31. 斯诺的代表作是《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32.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改版社论为《致读者》。

33. 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代表刊物是《观察》周刊。

34. 1948年,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作出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重要谈话。

35.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由华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

刘少奇发表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二、名词解释

1.开元杂报:中国最早的原始报纸,最迟不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

孙樵(字可之)的《孙可之文集》(又名《经纬集》),在该书中收录了他的一篇《读开元杂报》的文章。

2.黄皮京报:就是加有黄色纸张封面的京报。

3.马礼逊:英国传教士,先文化、经济渗透,努力的“习华文,学华言、衣华服,食华食”。在华25年,1815年办英华书院、印刷所。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考》。

4.《察世俗每月统记考》:简称《察世俗》,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宗教刊物。

内容:(1).基督教义、圣经。(2).封建伦理道德。(3).各国新闻、天文地理。

编辑方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短、教化作用。主要在平民百姓间进行传教。

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人、主编郭世立,普鲁士人。

目的: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和思想,增进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

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以传教为次;主要介绍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为重点。编辑:文字通俗,文风简短。

宣传策略:附会儒学。

6.《万国公报》:前身是美国传教士自费创办的一家中文周刊《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教会新报》)。是当时最典型、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刊。

内容及影响:

(1)A.不遗余力推广、普及“西学”、“新学”。这又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内容。

B.在社会科学方面,注重新学说的介绍,大量介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文章,《回头看》是我国报刊上最早出现的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文字。

(2)及时反映中外时局变化,注重介绍世界大势。

林乐知、蔡尔康两人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报道和评价。

《中东战纪本末》八卷及《续集》四卷。

(3)倡导新政,鼓吹变法。

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孙中山《上李傅(李鸿章)相书》长达7000字,分两期刊登。“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斌之远略”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7.林乐知:1836~1907,美国传教士,以创办和主编《万国公报》而知名的。1859年来到中国,死于上海。

对外国传教士的评价:

传教士在华办报,是对半殖半封中国的“攻心”策略,早期西学是手段,目的是传教,后期由“教”而“政”,实际也是“攻心”,但形式有开化中国人头脑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文明的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8.《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由英国商人美查(183?~1908)同伍华特、普莱亚、麦基洛集资合办,后来股权归美查一人所有。(1872~1949),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

9.王韬:(1828~1897)《循环日报》的创办者,1874年集资在香港创办。

王韬与《循环日报》: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名来“天道循环,国家亦然”“弱击强之机,强制弱之渐”

青年时期

上海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